房树人电子教案
心理绘画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心理绘画疗愈课程课程目标:1. 通过绘画活动,帮助学员表达和探索内心世界。
2. 增强学员的自我认知,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3. 培养学员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4. 促进学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课程时长: 90分钟课程对象:心理咨询爱好者、心理治疗从业者、学生等课程准备:1. 纸张:A3或A4大小,彩色或黑白均可。
2. 画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3. 心理测试问卷(可选)。
课程流程:一、导入(10分钟)1. 主持人简要介绍心理绘画疗愈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员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解释心理绘画的基本原理,如潜意识表达、心理投射等。
2. 介绍常见的心理绘画技术,如房树人测验、曼陀罗等。
三、绘画活动(45分钟)1. 分组:将学员分成小组,每组4-6人。
2. 题目选择:主持人提供几个绘画题目供学员选择,如“我心中的家”、“我的未来”等。
3. 绘画创作: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
4. 作品分享:每组轮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简要说明创作意图。
四、心理分析(20分钟)1. 主持人对学员的作品进行心理分析,引导学员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2. 学员之间互相分析作品,增进彼此了解。
五、总结与反馈(10分钟)1. 主持人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心理绘画疗愈的重要性。
2. 学员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 收集学员反馈意见,为后续课程改进提供参考。
课程内容:一、导入1.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绘画疗愈课程。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内心世界,通过绘画表达自己,提升自我认知。
请大家放松心情,准备好迎接这个美好的旅程。
”二、理论讲解1. 主持人:“心理绘画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心理绘画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技术。
”三、绘画活动1. 主持人:“请大家选择一个题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
完成后,请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意图。
房树人绘画教学计划

Teaching Plan for House-Tree-Person DrawingThe House-Tree-Person (HTP) drawing is 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tool commonly used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sessions. It involves asking individuals to draw representations of a house, a tree, and a person, which can then be analyzed for insights into the drawer's personality, emotions, and subconscious thoughts. In this teaching plan, we aim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fundamentals of HTP drawing, its applications,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Objectives: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concept and purpose of HTP drawing.To teach students the basic techniques and steps involved in HTP drawing.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HTP drawings. To cultivate students' observational and analytical skills through practical exercises.Contents:Introduction to HTP Drawing: Explain the origins and purpose of HTP drawing, its use in counseling sessions, and the importance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Basic Techniques: Cover the basics of drawing, including basic shapes, perspectives, and techniques for representing different elements (e.g., trees, houses, people). Step-by-Step Guide: Provide a step-by-step guide for drawing a house, a tree, and a perso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细节 and expression.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meaning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elements in HTP drawings, such as the size, color, and shape of the house, tree, and person.Practical Exercises: Conduct practical exercises where students draw their own HTP images and then analyze them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discussed. Encourag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drawings and observations with classmates for feedback and discussion.Assessment:Asses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HTP drawing techniques through their practical drawings and analyses.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and open discussion to foste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HTP drawings.Conclusion:The House-Tree-Person drawing is a powerful tool for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emotions, thoughts, and personalities. Through this teaching plan, students will acquire the skill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use HTP drawing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sessions, enabling them to gain deeper insights into their clients'内心世界.房树人绘画教学计划房树人(HTP)绘画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评估工具。
打造树上房子教案

打造树上房子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树上房子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树上房子的建造原理和方法;了解树上房子的历史和现状。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团队合作的重视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树上房子的概念和特点;树上房子的建造原理和方法;树上房子的历史和现状。
2. 教学难点。
树上房子的建造原理和方法;树上房子的历史和现状。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树上房子的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树上房子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树上房子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树上房子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建造材料、结构特点、生态环境等内容。
3. 探讨树上房子的建造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树上房子的建造原理和方法,包括选址、结构设计、安全保障等方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交流。
4. 学习树上房子的历史和现状。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视频观看,让学生了解树上房子的历史渊源和现状发展,包括国内外的案例和应用情况。
5. 设计树上房子。
让学生分组进行树上房子的设计,包括选址、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内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6. 展示和分享设计方案。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出改进建议。
7.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和环境特点,为后续的树上房子建造做准备。
8. 制定树上房子建造计划。
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让学生制定树上房子的建造计划,包括选址、材料准备、施工流程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9. 实践操作。
让学生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践操作,包括选址、搭建结构、安全保障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教案教学设计(教材课文四篇)

第三单元教案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 1 -7.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 7 -8中国建筑的特征......................................................................................................... - 10 -9说“木叶”................................................................................................................... - 14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
2.体味作者为科学献身的崇高情感,理清文章结构。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层次,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课文内容,探究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境界。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明确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科学精神,培养探索精神,树立热爱祖国文化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了解屠呦呦的科学研究历程,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屠呦呦是著名药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说:“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
屋树人测验PPT教案

第
一、基 本 理 论
一
部
在临床心理学中,给被试铅笔、 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
分 上描绘一些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
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
释,以此来了解被测验者的心理现象、
功能,判定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
问题,为临床心理上的诊断和治疗服
务。有关这种形式和类型的心理测验
部 释,如“这是房顶……这是墙壁……
分 等等,也需要进行记录。
总之,要严密地观察被测者在绘画
过程中是连续性描绘还是停顿性描绘;
描画过程中情绪状态怎样,是平稳的,
还是烦燥的;是心安理得的,还是烦
恼的;对绘画是合作的,还是抵制的。
第15页/共219页
16
第
二 四、描画以后的提问:
部
分
H 关于房子?
T 关于树?
第21页/共219页
22
第 15、这棵树比你大呢,比你小? 二 16、(伤痕)这是什么?怎么会有的? 部 17、(特殊的树)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 分 树并画成的?
18、(难以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 什么这样画? 19、还想添点什么? 20、画得成功吗?什么部分难画?画得 不好?
第22页/共219页
分 计划性。
2> 画面过分远离:提示回避现实, 或过度批判的,焦虑不安,自卑感。
3> 画面无远近感:缺乏调整力, 只看到问题表面,心理水平未成熟。
第31页/共219页
32
第
三 4、使用画面之大小
部
1> 过大:画面>2/3纸——显示强 调自我存在、活动过度、对环境感知
分 无压力、但内心充满紧张、躁狂、妄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1)

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学会阅读自然科学类小论文1、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文章观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作者,体会文章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借助思维导图快速整合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难点分析本文简洁明晰生动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解决了一些重要的建筑术语的问题。
根据单元导读,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课件展示):1、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文章观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3、了解作者,体会文章的人文精神。
二、研讨方法这类自然科学类小论文我们常在试卷中的第一大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里遇到。
每每听到同学抱怨不喜欢,看不懂,读不进去。
那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捕捉到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下面请同学谈谈自己有什么办法。
三、思维导图1、大家总结得很有实用性,思维也很活跃。
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大家总结了刚才说的方法之上的。
就是思维导图。
(课件展示思维导图1)下面是第1、2段的思维导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75个字。
2、下面是整个文章的的思维导图,(课件展示思维导图2).这里老师留下了四个空,请大家锁定位置,快速阅读,填空作答。
A.平面布置,通过第五段第一句我们能够确定答案,后面文字都是对它的解析,那中国建筑的平面是如何布置的那?建筑群,“一所房子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
我们可以称它为建筑群。
比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这几个名词我们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接触过。
出示《林黛玉进贾府》课文。
平面布置还讲究左右对称。
出示图片。
房屋朝南。
采光、冬季避风、取暖。
④庭院砖石墁地。
文中称他为“户外起居室”。
起居室是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的空间,同理屋内起居室就是客厅。
最新《变态心理学》全套课件精品教案 实验课 房树人测试教学讲义ppt课件

有时人物倾向于符号画,有儿童 画的表现但又缺乏儿童画的表达 妄想型分裂症
四 综合性房树人与心理病理之间的关系
神经症的HTP测验
强迫性神经症的病人 焦虑性神经症病人 歇斯底里、心因性反应 综合性房树人测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积极的
有水果的树; 描绘山的多见于男性,描绘花草的多见于女
性,描绘动物以狗、鸟多见; 人物画 男性、女性是一个的占91%,在人际关系描
绘上以夫妻、恋人、兄妹、姐弟、一群孩子 等多见; 在场面上,儿童以游戏为主,成人以相互交 谈、散步、运动为主。 健康人的描绘模式,房子和树为背景,人的 姿态为主体的占整体的61%;房树为舞台, 人的姿态为主体的占30%,树为主体占3%, 房树人并列画的占7% 。
位置:失去比例,失去比重时有意 义。(空白部分>2/3)
1>、中心画
2>、左侧画
3>、右侧画
4>、上 部
5>、下 部
6>、与分内容的分析
有关房屋中窗的描绘, 有关门的描绘
有关部分质的分析
树木画中 树枝是否残缺,伤痕折断,枯枝
意义。 对精神病理方面的洞察,以及深入地了解病人
内在的世界具有良好的作用。 应用房树人测验还可以进行治疗,每周安排2-3
次绘画,不断地指导和矫正,病人在绘画表达 中的异常部分, 无论从形式内容上加以指导和 矫正 只要在绘画中具有变化性,病情和症状也会得 到相应的改变, 如果缺乏变化性,绘画具有刻 写症状重复表现,矫治的难度提示着精神病理 的严重性
现出接受处界的接纳器官。
一 正常健康人的统合型HTP
相对正常人标准,贝克指出个体的智力水平 与绘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房树人

盐城景山中学心理辅导课《房树人HTP》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在A4纸上绘画统合性“房树人”测验,动态地掌握学生心理,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2、通过学生讲述自己绘制的“房树人”,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
3、通过绘画,老师能够发现学生的心理创伤、心理问题,平时予以关注、辅导。
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测验纸(A4纸),1支铅笔(2B)、橡皮、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导入】欣赏:教师播放几张房树人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绘画的激情。
老师进行简单的放松训练,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场景:有房、树木、人等,时间5分钟。
在课前发放的A4纸上,画出房树人。
时间20分钟。
教师讲述测验指导语:请拿铅笔,认真的画一幅包括房子、树木、人物在内的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要求你认真地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不限,也允许涂改。
教师强调:只要你努力地画,就可以了,自己觉得画得不满意,可以用橡皮修改,在时间上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你认认真真的画。
同时教师指出可以画一张任何人的画,可以画任何种类的人,但不能是卡通、火柴人或木偶之类的人物。
可以画一个人,也可以画两个、三个,甚至多个人。
期间,老师巡视,注意观察,看看特殊的学生:特别好的、明显有问题的画。
对于画得比较好的画,小声的予以鼓励。
明确的告诉学生,“房树人测验”不是一个有关艺术能力的测验,在描绘的时候,并不要求你画得跟画家一样,只要是他们能够认真的配合、顺利进行描绘就行;如果有的被测者提出要求用尺,要明确告诉他们,画这些画不能使用尺等工具,请采用手描的方式进行。
画好后,请同学们展示,并请愿意交流的学生走到前台,讲述画里的故事。
教师在一边给予肯定,并通过询问画里的细节,使得故事丰满。
最后请学生写上姓名、年龄、性别、绘画时间,交给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左面部分(房、树的左面部分)代表着个体的过 去、既往的生活经历,具有心理防御方面的退行或精神活 动后退的象征意义;
4、右面部分(房、树的右部分)代表着个体的将来、 发展、未来的状态等方面的象征意义。
内容分析——房子
• 房子表示个体出生、成长的家庭,也是指个体对一般家庭、家族 关系的想法、感情、态度。通过对屋顶、窗户、门和地面线等构 成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个体在家庭中的自我形象,空想与现 实之间的关系,家庭亲子关系,安全感,家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等。
测验时间
房树人平均时间在10分钟左右,描绘时间过长而 描绘出的图像比较好,除智力因素外要考虑那些注意 细节、追求完美的人;描绘时间短而图新质量比较差, 除心智问题外,可能有对测验的漫不经心。
描绘形式
空间象征的意义:
“上为天,下为地,左为过去,右为将来”
1、上面部分(房顶、树冠)象征着天、宇宙,个体 的精神领域等;
人格的完整性。 • 树皮:这意味着个体与外界或他人接触的部分。 • 树干的伤痕:提示心理创伤的体验和不安。 • 树枝:表示追求环境的满足,与他人的交际,象征着实现目标的力
量、能力,适应性。 • 树冠:象征个体性格方面的内容。 • 根:表示个体与现实关系,对自己支配现实能力的一种认识。 • 地面线:与安全、现实相关的内容。 • 其他附加物:从各种象征化的意义上去理解。
房树人描绘后的提问
关于人的提问
1、这人大约几岁? 2、结婚了吗?家里有几个人?什么样的人? 3、这个人干什么的? 4、他正在干什么? 5、他正在想什么?感到什么?
测验评定
总体印象:主要通过观察测验中的行为来判断测验的 态度,测验结果的有效等。
形式分析:测验的时间、描绘的顺序、远近感、使用 画面大小、位置、画纸对画面的切断、笔画压力和线 条的浓淡、线条长短、影子和阴影、擦消、画面对称 性、画面透明性、立体性、方向、详细性、省略、运 动、地面线。
内容分析——树
• 树表现的是个体自己几乎无意识感到的自我形象、姿态,表示其内 心的平衡状态,由此可显示出个体的精神及性的成熟性;当然树还 具有的直接含义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具有生命意义的象征,所以 可称为生命树,表现出个体生命成长的历程。
• 树的类型:象征生活态度,人格倾向。 • 树干:生命的活力,有关冲动的表达,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房树人描绘后的提问
关于房子的提问
1、这间房子是在城里,还是在郊外? 2、这间房附近,有别的人家吗? 3、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天气? 4、这是你从远处看到的房子呢?还是近处呢? 5、住在房子里的主人是怎样的人?
房树人描绘后的提问
关于 树的提问
1、这是什么树?(常绿树、落叶树) 2、这是种在什么地方的树? 3、是孤零零一棵呢?还是森林中的一棵? 4、这画上的天气如何? 5、有风吗?如果有风,会从什么方向吹向什么方向?
民警俞xx 房屋 房顶 在房顶的地方有窗 画墙壁,上面带有门廊“要配一个好的过道”(苦笑了一下) 门廊的柱子 窗户 画二间房的右边窗户 画另一间房左边窗 二间房的中央窗 屋顶的瓦片 地基 18秒停顿 “再画二棵树” 在房的左侧画一棵树,在右侧画一棵数 在门的下面画一个步行道 结束,整个时间为五分十三秒。
的表达。 • 躯干:身体自我形象的表达,原始和成熟心理的区别。 • 下肢:与人格的安定性和性的态度有关。 • 附加物品:从象征化的意义上去分析、理解。
质的分析和解释
1.有关部分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显示个体对日常生活的关心和认识,对现实生活事
件的关注和相互影响。 (1)从图画质的方面看,缺少本质部分与智力有关; 强调某个部分与人格有关。 (2)在描绘中添加与主题无关的事物,提示内在的欲 求和人格的复杂性。 (3)对绘画部分的强调,积极的强调和消极的强调。 (4)描绘部分的顺序和规律不同与心理异常有关。 (5)部分描绘显示性象征。
在内的画,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是要求你必须认真地 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 间方面不限,也允许涂改;画完以后请写上自己的姓名、 性别、年龄、文化和职业!
测验记录的方法
1、首先记录每一幅画的描绘时间。 2、记录每幅画描绘的先后顺序。 3、描绘过程中,是连续性的描绘还是停顿性的描绘。 4、描绘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平稳的、烦躁的、心安理 得的、烦恼的;合作的还是抵制的。
• 房顶:显示一种幻想空间,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 墙壁:表示一种自我的坚强性,抵抗和防御外界攻击的能力,保
护自我的能力。 • 门:显示家庭与环境直接的积极的通道,反映出潜意识中的人际
交往关系。 • 窗:这象征人的眼睛,象征着美和与人被动接触的方式,内在的
防御状态。 • 烟囱:性的适应问题,阉割焦虑,同一性。 • 各种附加物:与环境关系和象征化意义。
2、树的图画可反映被试的无意识; 3、人反映被试的自我形象以及与人相 处的情形。
测试方法
1、测试前准备 2、测验指导语
请你拿起铅笔,认真地画一座房屋,画任何结构的房 屋都可以,只要你努力地去画就可以了,如果你自己觉得 不满意,可以用橡皮修改,在时间上没有特验指导语: 请你用铅笔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房子、树、人物
房树人
基本假设——投射机制
重在探讨人的无意识心理特征,按精神分析 理论的无意识观点,个人无法单凭自己的意识功 能了解到自己的人格特征。如果以某种无确定意 义的刺激情境作为引导,受测者就会在不知不觉 中将自己无意识结构中的意愿、要求、动机、心 理冲突等特征投射在刺激情境的解释中。
基本构思
1、房屋作为人居住的地方,可以引起 对于家庭及亲人的联想;
内容分析——人
• 最明显地反映人的形象,所以画人时,会自发动用心理防御机制。 人反映的是自我现实像,心理上的和躯体上的自我,当然还表现 着个体的理想像,印证着自我的人格内容。
• 人物性别:提示着性取向的问题。 • 头部:智力之源泉,自我存在的关键器官,是幻想和对人关系的
象征。 • 面部:表示对外界现实世界的接触、交往。 • 上肢:个体自我与环境、事物的关系,控制的还是被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