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心得体会
端午节心得体会及感想(精选13篇)

端午节心得体会及感想(精选13篇)端午节及感想篇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呷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这样的儿歌,唱出了端午节的习俗,也唱出了属于端午的味道。
中华民族的很多传统节日都与吃相关,譬如元宵节的元宵,譬如中秋节的月饼,又譬如端午节的粽子。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粽子的香气里既是民俗风情,更是浓到化不开的家国情怀。
除了粽子之外,端午节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吃的讲究,尽管因为地域差别这些吃食略有不同,但是煮鸡蛋、饮雄黄酒等风俗还是比较普遍的。
尤其是关于饮雄黄酒,看过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人,一定会对这种让白娘子现出原形的酒印象深刻,进而也就对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印象深刻。
当下,早已经不是物质匮乏的年代,不管是粽子、鸡蛋还是雄黄酒,都可以随时买来吃喝。
不过,这些东西的味道,只有在端午节里才更独特,因为那时候我们不只是在吃一种食物,更是在吃一种文化和传承。
那一刻,端午的吃食在滋养着我们的胃,更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香甜的粽子在滋养着我们的胃与心灵,端午的习俗和活动更在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求吉、纳祥、辟邪,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普遍主题。
端午节的最初只有仲夏入暑时节祛病强身的意味,后来加入的.祭祀和纪念屈原的元素,实际上传说的成分更多。
热播剧《思美人》中,有屈原过端午的场景,对此很多人口诛笔伐,说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本人怎么可能过端午呢?事实上,这还真不是编剧在戏说,在先秦古书《穆天子传》等古籍中,就有关于划龙舟、吃粽子等端午习俗的记载,可见端午节要比屈原的出现更早。
纪念屈原说之所以广为流传,其实是中华儿女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同。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却一再遭到佞小人的陷害排挤,更被楚王赶出朝廷流放他乡,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屈原悲愤交加,毅然投江殉国。
正是因为屈原对国家赤诚忠贞的爱,后世才愿意相信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且将这样的纪念延续了20__多年。
2024年端午节的心得体会模版(五篇)

2024年端午节的心得体会模版端午节在农历五月的第五日,此节庆也被称为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以及诗人节等,拥有多种别称。
端午节的起源与对屈原的纪念相关,据传,屈原在五月初五日投江自尽,因担忧其身体受蛟龙侵扰,人们便在当日向江中投放五色丝粽子以驱赶恶龙。
此外,有传说指出,当屈原投江的消息传开,当地居民立即驾船搜救,直至洞庭湖未寻得其踪,此事恰逢雨季,湖面船只汇集于岸边亭子附近。
为表达对屈原的哀思,人们开始在江河上划船,逐渐演变成现今的龙舟竞赛活动。
因此,吃粽子和赛龙舟成为了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其中佩戴香包的印象尤为深刻。
香包由五色丝线编织或碎布缝制而成,内含香料,如白芷、川芎、芩草等。
佩戴香包的习俗有着特定的含义,老年人常选择象征鸟语花香和家庭和睦的梅花、菊花、桃子等形状,而小孩则偏爱飞禽走兽造型的香包,如虎、豹、猴子等。
端午节被视为避邪驱疫的日子,因此家家户户会在门口悬挂艾草、菖蒲或石榴。
这些植物常被捆绑成束,挂于门上,艾草寓意招福避邪,菖蒲等植物也各具象征意义,以此祈求平安健康。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关注与研究。
2024年端午节的心得体会模版(二)提及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华民族承载着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其灿烂的文化底蕴令世界瞩目。
端午节,作为其中的一个璀璨明珠,更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色彩。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如期而至,人们如同迎接春节一般,早早起床,开始忙碌地准备粽子这一节日特色美食。
而在午后,人们会纷纷前往江边,观赏那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盛况。
当日中午,我迅速用过丰盛的午餐,便急匆匆地赶到江边。
只见江边早已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人们或背着孩童,或端着凳子,或手持小红旗,或捧着五彩斑斓的气球,各种形态各异,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节日画卷。
为了更好地观赏比赛,我挤到了人群的最前方。
江边停靠着九条装饰精美的龙舟,每艘龙舟上都坐着身着鲜艳服装的赛手和锣鼓手。
端午节习俗活动心得体会通用5篇

端午节习俗活动心得体会通用5篇端午节习俗活动心得体会(精选篇1)5月22日13:30,“缅怀屈原精神,弘扬民族气节”——学院20__年学生端午节活动于成功举办。
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活动伊始,教授为本次活动致辞,他提到弘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继承中华精神和中华气节。
当代大学生要做有气节、有精神、有文化的新一代的知识分子。
接下来,焦艳副校长宣布活动开始,焦艳副校长在开场中说道:“这栋大楼是我们学院入驻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所修建的楼,能在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拥有一栋研究楼的__高校是很少的,这栋研究楼以后会承接我们学校各文科类学院有关传统文化传承的各类活动。
”据悉学院是学院首个获得来这里举办学生活动资格的学院。
接着,是节目表演时间。
第一个朗诵节目《屈原祭》由学院老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共同表演,最后一句“呜呼哀哉,尚飨。
”后全场寂静,为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默哀。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舞蹈《礼仪之邦》,一袭红色汉服学院的女生们用舞蹈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了中华的礼仪文化。
最后引起全场注目的节目是古筝独奏《渔舟唱晚》,一曲毕后,应全场观众要求又加弹了一曲,表演者方得下舞台。
最后,赵教授为本次活动作总结。
到此,本次活动顺利结束。
端午节习俗活动心得体会(精选篇2)一年一度端午至,又是龙舟飞渡时,我校决定以此为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
意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此活动,将端午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期待我们的孩子们能沐浴着丰厚多彩的传统文化,经典文化阳光地成长。
我们一年级的小学生们也行动起来了,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我班决定开展“画端午”为主题的.绘画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尚小的特点,收集资料有困难,我们老师齐心协力帮学生找到了很多资料和图片。
结合这些资料,每个学生构想出自己想要画的内容,然后再画在纸上,最后选拔出优秀作品。
学生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把端午节的特色“赛龙舟”“吃粽子”以活泼可爱的姿势展现出来。
端午节的心得体会心得感悟5篇大全

端午节的心得体会心得感悟5篇大全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心得体会心得感悟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相关内容推荐↓↓↓端午节的心得体会心得感悟1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慈祥的奶奶,亲爱的妈妈,和蔼可亲的幼儿园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
这些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
下面就让我说一个我所知道的民间传说吧!——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有个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因为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弃自己的祖国,然而又有心无力,一气之下,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忧伤,纷纷涌到汨罗河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体滑来滑去,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米饭捏成团蒸熟扔进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们的节日。
端午节的心得体会心得感悟2每逢端午节,就会放一天假,家家会包粽子,看赛龙舟比赛。
可是,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过端午节又为什么要包粽子、赛龙舟呢?原来,端午节起源于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楚国王室贵族,可因为楚王身边遍布奸佞,屈原屡次被流放。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接到了楚都沦陷的消息,他万念俱灰,来到汨罗江边,跳江自尽。
沿江的百姓知道这个噩耗,纷纷驾船来到江心,将一筒筒米倒进江里面喂鱼,以防鱼吃掉屈原的遗体。
后来,划小舟演变为赛龙舟,竹筒倒米演变成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成了中国人民为纪念屈原而特定的节日――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吃粽子。
刚一进屋,一阵清香就扑鼻而来,是粽子的香味,诱人的香味把我肚子中的小馋虫一下子就勾了出来,搅得我一个劲儿流口水,毕竟一年吃不了几回粽子。
开饭了,看着餐桌上的鱼和炒土豆,我和小弟弟谁也没动筷子,我们都在等那香喷喷的粽子。
有关端午节的心得体会5篇

有关端午节的心得体会5篇端午节的心得体会篇1端午节,又是我去参加游学营的日子,一大早,我就期待今天会有什么样的特别收获呢?果然,出发前集合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端午节插艾叶、挂香包的原因和故事。
原来,插艾叶是为了驱虫,防止毒虫跑进我们的家里。
艾蒿的茎、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老师还说书院院子里杏树底下的草,就是艾叶,我们仔细看了看,噢,原来艾草就长这个样子呀!我摘了片叶子,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好难闻呀,怪不得放在家门口能把毒虫熏跑呢。
还有因为端午节时处于小满与夏至之间,值阴阳交接时,也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之时,预防疾病是当务之急。
恰巧自然界艾花未开而枝叶茂,其有效的药物成分便被大家所充分利用起来。
看来,端午采艾插艾习俗从卫生学看来也是大有道理的。
挂香包也是端午节风俗之一,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人都会为小孩子们带上香包,以示驱邪恶,保平安。
我突然想起来,这段时间大街上总有老奶奶推着挂满各种各样的、花花绿绿的香包的小车子,原来是端午节了。
回家我也想要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个漂亮的香包喽。
在去小河的路上,我们居然还看见了野生的木耳,她虽然跟我们家里吃的不太一样,但长的也非常像耳朵,老师还告诉我们了一些关于木耳的知识。
他们生长在腐烂坏掉的木头上,形状又很像耳朵,就像木头长出了耳朵,所以叫木耳。
我还想着是不是木头看见我们参加快乐的游学营活动,想听我们在说什么就让自己长出了耳朵呢!下午,我们像往常一样,读了故事书,下了围棋,只是回家的时候,我更是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游学营。
端午节的心得体会篇2“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喜洋洋!”端午节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习俗。
其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习俗,那就是包粽子和赛龙舟。
一大早,奶奶就去商场买回了一堆粽叶、糯米、红枣、肉和绳子,打算包粽子。
一回到家,爷爷就在厨房里忙了起来。
他把一片片粽叶冲洗干净,再把糯米泡在一碗水里,“哒哒哒哒”地几刀把肉切成丁,把红枣去核。
2024年端午节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24年端午节心得体会范文"粽子之香,弥漫厨房;艾草之气,充盈厅堂。
桃枝插于门扉,出门远眺,麦田金黄。
此端阳之景,彼端阳之景,处处皆洋溢端午之氛围。
" 这是我在年幼时,奶奶于端午节之际传授予我的歌谣。
忆及父亲昔日与我分享的童年回忆,端午节于他而言,是一个既充满好奇又满怀期待的节日:在初夏的夜幕下,剥开粽子,香气四溢,众人围聚,孩童缠着长辈讲述那耳熟能详、百听不厌的古老故事:两千余年前,古老的中国战火连天,农历五月初五,一位心怀家国的爱国诗人眼见国家陷入亡国危机,心中抱负无法实现,悲痛至极,怀抱巨石,投身波涛汹涌的汨罗江,他便是屈原。
渔民划船,四处寻觅他们敬爱的屈原,为防鱼儿侵食屈原遗体,他们将糯米包裹于清香的竹叶之中,投入江中……每当故事至此,长辈们常指向天际,言:“看,那最明亮的星辰,即为屈原所化。
”孩童们则抬头仰望深邃的夜空,寻觅那颗闪耀的星星。
又是一年粽香四溢之际,你是否对端午节怀有期待?品尝粽子之时,是否能品味其中蕴含的古老故事?仰望苍穹,透过朦胧的工业雾气,是否还能目睹那颗璀璨的星辰?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大片麦田消失无踪,城市的边缘,我们已难以再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
是的,随着时空的变迁,端午节是否在钢筋水泥的挤压下渐行渐远?喧嚣的都市,承载着人们的无尽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于城市的霓虹灯海之中?我们已难以体会父辈们儿时的期待,粽子于我们,随时可得,其味却愈发乏味。
而我们更偏爱的是麦当劳叔叔的笑容,肯德基爷爷的慈眉善目;对于古老的故事,我们也渐失兴趣,只需轻点鼠标,便可观赏米老鼠与唐老鸭的动画。
对于奶奶传授的歌谣,我也觉稍显过时,只需一键,便可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乐曲。
2024年端午节心得体会范文(二)端午节,作为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其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据传,楚国有一位杰出的爱国者,名为屈原,他不仅是朝廷重臣,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
端午节粽子心得体会(精选18篇)

端午节粽子心得体会(精选18篇)端午节粽子篇1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
所有地方的人都在为这快乐的节日做准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的气氛。
在我们家的端午节那真是既充实又温馨的哦!记得本年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商量着本年要来点什么呢?这时,我脑子里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来,来办一个包粽子大赛,说干就干,我连忙把亲朋好友全部都请来参加包粽子大赛。
正在大家都手忙脚乱忙着包粽子的时候。
突然,我抬头一看,这些粽子不是破了,就是没包好。
唉,怎么样可以获胜呢?忽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为何不做一个心形的粽子呢?我先把棕叶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里面,将棕叶包扎起来,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心形的粽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陆陆续续包好的粽子,我感觉我这个心形的粽子很特别。
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放入锅中,不一会儿,美味的粽子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自己的成果,本年的端午节既特别又开心!端午节粽子心得体会篇2“吃粽子,吃粽子喽!”终于盼到奶奶这清脆甜美的声音了。
我告别了亲爱的小伙伴,一个箭步跑回家,笔直地站在奶奶身边喊道:“报告,我回来了。
”妈妈在边上点着我的鼻子说:“你这速度都快赶上火箭了。
”笑声在院子里回荡着。
我特别喜欢吃奶奶包的红枣粽子,香香的,甜甜的,真是好吃极了。
当一层一层的苇叶摊开来,江米的醇香也越来越浓的扑到鼻子,流进了我心田。
看着手里的粽子,白得透明,鲜得诱人。
我迫不及待地吃着粽子,不一会儿,粽子就只剩一个角了。
“慢慢儿吃,细细儿嚼,听爷爷给你讲讲端午节吧。
”爷爷蒲扇一摇,故事就开始了:“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
当年的五月五日,楚国被秦国打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投汨罗江而死。
端午节就是因此得来。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听到消息,马上把船划进茫茫的洞庭湖进行捞救。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端午实践活动心得7篇(端午节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端午实践活动心得7篇(端午节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下面是我分享的端午实践活动心得7篇(端午节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供大家参阅。
端午实践活动心得1根据省县文明办的`通知精神和教体局的安排要求,在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我校高度重视,积极安排以“我们的节日·端午”的主题系列活动。
一、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学生宣传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当代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当代学生接受了各种文化的洗礼。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峻挑战,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奇,所以,过洋节成了青年人的新时尚,民族传统的节日反而慢慢地被当代青年淡化了,民族文化受到了冷落,针对这一偏颇的现象,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将传统节日改为法定假日的有利时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接受传统教育,从而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在今年端午节到来前夕的国旗下讲话上,专题安排,宣讲端午节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习俗、古人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从而产生浓浓的民族情怀。
二、组织各班级开展主题班会、黑板报、书画展各班级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端午”的主题班会、黑板报,主题班会以端午节的相关知识为素材,进行知识竞赛、传统节日与外来节日主题辩论赛、诗歌朗诵等形式,学生以主题黑板报来介绍各地风俗习惯、学生节日心得体会、绘画等形式,通过书画展,既展示了我校的艺体特色教育成果,又给学生创造展示个人才艺的平台。
三、网上签名寄语,弘扬雷锋精神为了使雷锋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众兴中学积极响应县文明办要求,政教处召开七、八年级班主任会议,具体组织安排“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登录中国文明网“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进入网上签名寄语系统。
同学们纷纷在签名区填写个人信息,在寄语区输入了自己的寄语。
在传统节假日期间,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总之,各项活动生动活泼,将纪念传统节日、弘扬民族精神变成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感受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
子,洒雄黄酒,佩香囊??在家乡,端午不仅仅是因为要纪念屈原了,还有包粽子的乐趣,吃
粽子的甜蜜,赛龙舟的振奋??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
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豆沙馅的,
蜜枣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
妈妈将糯米
洗了,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压就紧了,拿出馅儿按入米里面,随后缠成一
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
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
用了。
撕开叶片,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
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要去买那些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
今天,每家每户的门前,必定都
要插上艾草辟邪。
其实,悬挂艾草,还可以驱虫蚁。
用完餐,妈妈会烧那艾草给我们洗洗,
听说它有去寒湿消炎等作用。
这时候,满屋都是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轻气爽。
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可是爸爸说我们这已经好久没划了。
于是他给我们讲
往年的龙舟竞渡。
“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
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
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
鼓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
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让你目眩神移。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没
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
”
在这天,人们可以放肆地欢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
用考虑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个平民的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
篇二:端午节感悟端午感悟
唐荣福 2011013570 暮春已过,盛夏未至,六月是一年中最温暖的季节,而六月最古风的日子莫过于每年的
端午,《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古人有在端午浴兰的雅致,今人有端午
赛龙舟的习俗,但我们如今还记得的恐怕只有不尽东流的汨罗江水和万古悲风的屈原了。
古
人留下的东西,经过数千年的变迁,到了我们手里,或许早已面目全非,但每逢佳节或纪念
之日,几千年民族的情感还是依然涌上心头不曾变迁的。
节日对于我们来说,亦是难得的休
憩时光,也只有每年的节假日里,我们才能从庸庸碌碌的生活里把自己抽出来,让时光闲置
下来,所以如今的节日除了纪念之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意义就在于它把我们对古人的情
感和现世的生活连接了起来,这种感觉是非常奇妙的。
如今也有幸和老师同学们在端午的第一缕阳光里怀古叹今,出奇的安静的校园,大学三
年极少见的六点钟的师大,如今也才有幸得以静心欣赏它的晨景。
越是安静的时候,我们就
越看到真切的自己,三年前来到师大的时候,还是一个初秋的早晨,跋涉千里从国境之南来
到这陌生又逐渐熟悉的地方的时候,对着校园除了疲倦没有一些新鲜感,大概见识过许多的
大学也早已司空见惯,放下行李便两眼一黑瘫软在了宿舍的床板上,后来除了军训也极少在
大学里早起过,相比每天被梦想叫醒的人,在起点上我就比别人落后了很远,可惜时至今日
看到六点钟的师大也才幡然醒悟何谓“被窝是青春的坟墓”的真理。
时光荏苒,三个春夏秋
冬悄然流逝,我虽然不爱感慨时光,甚至一度感觉感慨时光这种老梗只是一些失意之人用滥
的陈词滥调。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它就像一个小偷,把我经过的生命变成了一把刀,押在了
我的脖子上问我服不服,我却已经丧失了选择的余地。
端午的早晨凉风习习,静湖边的垂柳
招展着它的枝桠,同学们带着朦胧的睡意和惺忪的睡眼三五成群陆续到了静湖边的凉亭。
这
个季节也是万物复苏之后的兴盛之际,柳树飘起了飞絮,静湖的春天被柳絮染成了半冬,地
上一片雪白,柳树上的虫子也开始活动起来,它们下了树,在凉亭里慢悠悠的蠕动着,有些
还调皮地趴到了女生的衣服上,偶尔迎来胆小女生的一阵阵尖叫,我们的端午怀古就在这尖叫声中开始了。
哲学系的学生们总是有太多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女生们大多倾向于柔情的诗句,在诗人的思念之情亦或是闺怨之中畅谈自己对爱情的感悟,而作为我们班极少数的男生,我选择了关于人的快乐和幸福的诗句,结合社会现实表达了现实的人何以得到快乐的想法,庆幸的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由此我也想起自己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古人留下的诗句,时过境迁,千百年之后的我们为何还依然能从他们的一觞一咏之中获得情感的认同,如今我得到了答案,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诗句里大多表达了关于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而时过境迁迁走的只是时间和客观世界,人作为人内含着自身的理性,对于世界,对于人本身,我们和古人还是可以得到情感的认同的,也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端午怀古活动才得以在老师的组织之下获得了极好的效果,以至于从6点到9点持续了三个小时到最后大家还意犹未尽。
伴随着这次活动的圆满结束,端午假期也就离去了,大学四年里能和老师同学们与古人在诗句里进行对话,是大学之中的一次幸事,也是人生里的一件幸事,明年的端午,面临着离别,不知我们还有没有这样的深情聚在一起谈谈人生谈谈自己,同时也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个机会。
这次端午怀古叹出了大家的文艺之情,叹出了大家的心声,在这样浮躁喧闹的社会环境下,校园之中能得到这样一份宁静实非易事,不知几时我们才能再次安静下来,用对生活的审美的体验去感悟生活,感悟自己走过的生命,不知何时,我们能停下脚步问问自己,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沿着自己喜欢的脚步去追寻自己的人生,这才是幸福。
篇三:端午节活动心得
杜慧颖学号: 10208047 端午节活动心得
端午节活动心得
端午节在中国人的心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传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为不满统治者的统治,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自杀,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今年的端午节是我在海南过的第三个端午节,以前的端午节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们只是窝在宿舍里,也没有什么活动,但是今年的端午节国的很不一样。
今年,我们两个班的同学在文珍老师、刘文霞老师还有吴超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三亚市四马村一家黎族人家,过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端午节。
我们租了三辆车,从学校7点半出发,差不多半个小时之后,来到了四马村。
这一家黎族人非常好客,因为我们的人特别多,所以,那一家人也请了很多人来帮忙。
我们今天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怎么样包粽子,我们大家在家里基本上都没有包过粽子,所以大家都不怎么会,只有几个海南的同学会包,我就觉得特别羡慕和佩服。
文珍老师也教我们怎么样包粽子,我们一共包了两种粽子,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弦的。
甜粽里面包了蜜枣、花生和葡萄干,而咸粽里加了猪肉,这可能是因为南北的文化差异,南方人喜欢吃咸粽,尤其是海南人,而我们北方人大多喜欢吃甜粽。
一开始学习包的时候,包了半天也没有把它包上,不是米放太多,就是粽叶被折坏了,然后后来都弄好了之后,就是绑绳子的时候怎么绑不出四个角,一开始就是特别灰心,不过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总算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粽子,虽然样子不是特别好看,可是,还是觉得心里很高兴。
后来我一共成功包了四个粽子。
大家都包完了之后,我们就开始煮了,大家烧火、煮粽子,洗菜、切菜忙的不亦乐乎,我们大家一直忙到了中午1点多,然后才开始吃饭。
感觉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尤其是和这么的同学在一起,感觉真的很好,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人这么全的在一起吃饭,所以这是一段很是珍惜的时光。
中国古代的节日,现在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现在的端午节,赛龙舟都很少看到了,所以,我们今天这个活动我觉得特别的有意义,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学习了怎
么样包粽子,然后也会牢牢的记住这个很难忘的日子。
1篇四:05月感受端午曹敏敏
感受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那时候当然也不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只知道端午节有粽子鸡蛋吃,手腕脚踝上要系好看的五丝扣儿,还有赛龙舟等。
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
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
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
于是,他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走进了自己立志为国的那座圣洁殿堂。
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
虽然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
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
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
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
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
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从此,人们便于每年的端午包粽子享亲人团聚之乐,赛龙舟表国泰民安的举国之乐。
汨罗江人还将粽子置于江河中,以拜祭屈原的亡灵,追忆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