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合集下载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及仿真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及仿真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及仿真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及仿真近年来,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壳作为一种保护外壳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手机壳的外观设计和注塑模具的精准制造对于手机壳的质量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和仿真的过程及方法。

一、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1.确定产品要求:首先需要确定手机壳的设计要求,包括壳体形状、尺寸、配色等。

这些要求将为注塑模具的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2.模具结构设计:根据手机壳的设计要求,进行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结构设计包括注塑机的选择、模具的分型方式、流道系统设计等。

注塑机的选择根据产品尺寸和材料特性确定,模具的分型方式包括平板分型、拉伸分型、侧分型等。

3.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确定的分型方式,进行模具零件的设计。

模具零件包括模腔、模芯、顶出杆、定位销、模板等。

4.模具加工工艺设计:根据模具零件设计,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包括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参数等。

5.模具装配和调试:将模具的各个零件进行组装,进行模具调试。

模具调试包括合模试模、开模试模、调整流道系统等。

二、注塑模具的仿真分析注塑模具仿真分析是模具设计中的重要一步。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对模具的结构和工艺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模具的性能和质量。

常用的注塑模具仿真分析软件有Moldex3D、ANSYS、AUTODYN等。

这些软件可以对注塑过程进行材料流动分析、温度场分析、残余应力分析等。

在注塑模具的仿真分析中,首先需要进行材料流动分析。

材料流动分析可以预测注塑过程中熔融塑料的流动情况,帮助优化流道设计。

流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

其次,进行温度场分析。

温度场分析可以预测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帮助优化冷却系统设计。

冷却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模具的冷却效果和产品收缩性能。

最后,进行残余应力分析。

残余应力分析可以预测注塑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帮助优化模具的结构设计。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下面以手机外壳为例,说明分型面的建立及填补靠破孔的方法,继而说明设计手机外壳的凸模与凹模的流程。

第一步建立新的文件夹,设置工作目录①在用户目录下建立新的文件夹,文件夹名为mobilephone_mold。

②将练习文件夹下的mobile.prt复制到该文件夹下。

③打开Pro/E系统。

④选择文件/设置工作目录。

⑤在对话框中选择目录mobilephone_mold,单击。

第二步创建一个新的模具实体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文件夹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在类型框内选择【制造】,在子类型中选择【模具型腔】,输入名称之mobile_mold,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按钮。

②在【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mfg_mold模板(使用单位为毫米的模板),单击按钮。

③画面显示坐标系MOLD_DEF_CSYS、开模方向PULL DIRECTION与基准平面MOLD_FRONT、MAIN_PARTING_PLN与MOLD_RIGHT。

第三步引入参照模型①单击模具菜单管理器中的【模具模型】/【装配】/【参照模型】,系统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参照模型mobilep.prt,单击按钮。

②系统弹出放置参照模型操控面板,单击下拉菜单,选择方式装配参照零件,单击操控面板中的按钮。

③系统弹出【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同意默认参考零件名称MOBILE_MOLD_REF:单击确定按钮。

画面如图1所示。

④隐藏基准平面与基准坐标系。

单击模型数上的按钮【显示】,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层树】;先选择01_PRT_DEF_DTM_PLN,然后按【Ctrl】键加选02_PRT_ALL_AXES与05_PRT_DEF_DTM_CSYS;在其中选择的任一个面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隐藏】隐藏基准平面与基准坐标系,画面如图2所示。

图1引入的参照模型图2 隐藏后的参照模型⑤恢复显示模型树:单击模型树上的按钮【显示】,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模型树】,结束图层设置。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
手机外壳成型是手机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手机的外观和质量。

手机外壳通常采用注塑成型工艺,下面将介绍手机外壳成型的工艺流程。

首先,为了生产手机外壳,需要设计并制造一套注塑模具。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设计模具结构、制造模具零件、组装模具、进行出模试验等。

只有制备好模具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注塑成型工艺。

其次,进行注塑成型工艺。

这个过程需要将塑料颗粒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通过注射机将熔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中。

在模具内部,塑料会冷却凝固,并且形成手机外壳的形状。

整个注塑成型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注塑压力、温度和注塑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

最后,进行除模和后处理工艺。

在注塑成型完成之后,需要将成型好的手机外壳从模具中取出,这个过程称为除模。

除模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工艺,比如去除外壳表面的毛刺和余料,以及进行打磨和喷漆等工序,最终得到光滑、亮丽的手机外壳。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通过精心设计模具、严格控制注塑工艺和精细的后处理工艺,才能生产出外观漂亮、质量可靠的手机外壳。

手机
外壳成型工艺的不断完善,也为手机制造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塑胶手机外壳注塑加工的操作步骤流程介绍

塑胶手机外壳注塑加工的操作步骤流程介绍

塑胶手机外壳注塑加工的操作步骤流程介绍现在大多数手机外壳采用的是abs材产,它的流通性介入ps与pc中间,其流通性与打针溫度和工作压力常有关系,所以手机壳ABS塑料注塑加工工艺都会选用注射压力以减少溶体黏度,提升手机壳注塑加工充模特性。

下面兄辉小编介绍一下具体的操作步骤:1.塑料的解决ABS的含水率大概为0.2%-0.8%,针对通常级別的ABS,生产加工前要烘干箱以80-85℃烘2-4钟头或用干躁料仓以90℃烘1-2钟头。

针对含PC双组分的耐高温级ABS,风干溫度适度调大至100℃,实际风干時间能用对空挤出确定,再生颗粒的应用占比不可以超出30%,电镀工艺级ABS不可以应用再生颗粒。

2.注塑机采用可采用的规范塑料机(挤出机螺杆长径比20:1,压缩比超过2,注射压力超过1500bar)。

假如选用色母粒或工艺品外型规定料高,可采用小一級直徑的挤出机螺杆。

锁模力依照4700-6200t/m2来明确,实际需依据塑料等級和工艺品规定而定。

3.模具及浇口设计方案磨具溫度应设为60-65℃。

过流道直徑6-8mm。

进胶口宽约3mm,薄厚与工艺品相同,进胶口长短要低于1mm。

排出气孔宽4-6mm,厚0.025-0.05mm。

4.熔胶溫度的等级能用对空注射法精确判断。

等級不一样,熔胶溫度亦不一样,提议设置给出:抗冲级:220℃-260℃,以250℃为宜电镀工艺级:250℃-275℃,以270℃为宜耐高温级:240℃-280℃,以265℃-270℃为宜阻燃性级:200℃-240℃,以220℃-230℃为宜透明级:230℃-260℃,以245℃为宜玻璃纤维提高级:230℃-270℃针对表层规定高的工艺品,选用较高的熔胶溫度和模温。

5.注射速率防火安全级得用慢速,耐高温级用迅速。

如工艺品表层规定较高,则得用髙速及多用注塑加工的弹速操纵。

6.背压通常状况下背压越低越高,常见的背压是5bar,染色剂料要用较高的背压令其混合色匀称。

毕业设计——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对手机的需求不断增加,手机壳行业不断兴起。

手机壳的保护功能和个性化的设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

而手机壳的制作离不开注塑技术,因此设计一款手机壳注塑模具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对手机壳注塑模具进行设计。

二、注塑模具设计流程1、确定产品设计要求确定手机壳的基本要求:大小、厚度、材质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研究市售手机壳的设计风格,在设计时要尽可能的符合市场需求。

2、模具结构设计手机壳注塑模具包含模具本体和模具部件两部分。

模具本体是模具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模具底板、模腔、压条、定位、排气以及冷却通道等部分。

模具部件是辅助模具本体进行注塑成型的部分,主要包括开口部件和射出部件两大类。

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模具的可维护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

3、绘制模具零部件图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完成模具各部件零件图的制作。

4、进行模具三维设计根据模具零部件图,通过3D建模软件进行模具的三维设计,同时对模具进行优化、调整和修改,直到达到设计目标要求为止。

5、进行模具加工根据手机壳注塑模具零部件图进行模具的加工,包括车、铣、钻、刨等。

6、进行模具装配和调试将已经加工好的模具零部件进行组装,同时进行注塑试模操作,检查模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没有,则进行调整和修改。

直到模具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的手机壳为止。

三、模具设计思路1、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材料是模具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模具材料的选择不仅关系到模具的寿命和维修成本,还关系到产品生产的成本。

本文中,为了保证模具质量,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采用H13钢作为模具材料。

2、模具结构的设计本文中的手机壳注塑模具采用单面四滑块+自动脱模结构。

在注塑成型时,四个滑块沿着方向板铰链方向向内滑动,使得塑料材料可以充分填充模腔,并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表面光滑度。

同时,采用自动脱模结构可以减少模具的脱模时间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模具冷却通道设计模具冷却通道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加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

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一般分为模具制造、注塑成型、表面处理等几个步骤。

以下是手机外壳成型的一般工艺流程:首先,模具制造是整个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模具的制造需要根据手机外壳的设计图纸进行,利用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制造出模具的零部件。

模具制造包括精确测量、立体设计、加工、组装和调试等环节。

其次,注塑成型是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的核心步骤。

首先,将待注塑材料(通常为塑料颗粒)装入注塑机的料斗中,然后通过加热和高压的方式将塑料熔融。

熔融的塑料经过注射装置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融化的塑料在模具中通过冷却水迅速冷却并固化,最终形成手机外壳的形状。

注塑成型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对手机外壳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有电镀、喷涂和丝印等。

电镀是将手机外壳浸泡在特定的化学液中,经过电解作用,使金属薄层沉积在外壳表面,增加外壳的光泽和耐磨性。

喷涂则是将手机外壳涂上特定的漆料,增加外壳的颜色和质感。

丝印是通过丝印机将特定的油墨印刷在外壳表面,实现文字、图案的印刷。

最后,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手机外壳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这一步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功能测试等。

外观检查是检查外壳是否有划痕、凹陷、色差等缺陷;尺寸测量是测量外壳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数据是否符合要求;功能测试是检测外壳的可操作性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制造、注塑成型、表面处理和质量检验等多个环节。

这些步骤相互配合,通过精确的制程控制和质量检验,最终产出质量良好的手机外壳产品。

在现代手机制造中,手机外壳成型工艺流程已经得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随着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手机壳也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配件。

同时,手机壳也是一项广受欢迎的DIY 活动,许多人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风格来制作独一无二的手机壳。

那么,手机壳是如何注塑成型的呢?模具设计又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旨在介绍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注塑成型工艺。

注塑成型是目前手机壳制造的主流工艺之一。

注塑成型是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制品的加工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注塑成型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模具设计。

模具是注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决定了制品的形状、尺寸和质量。

模具的设计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注塑机的型号、生产数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设计模具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外观,同时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流动性和收缩率,以保证制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第二步:原料准备。

在注塑成型中,制品是由熔化的塑料制成的。

因此,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塑料原料,并在注塑机上设定合适的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第三步:注塑成型。

将已经熔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中,并进行冷却。

冷却时间取决于所使用的原料和模具的大小。

注塑成型过程需要保证原料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同时要避免出现压力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第四步:制品取出。

当制品冷却后,需要将其取出并进行后续处理。

这通常包括去除多余的料边、打磨表面、标记等。

虽然注塑成型的步骤比较简单,但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如果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手机壳,模具设计和原材料选择、注塑参数掌控、品控都需要得到严格管控和相关专业技术支持。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手机壳注塑成型中模具设计的相关内容。

手机壳注塑模具主要由模具座、模具芯和模具套组成。

模具座是指固定模具芯、模具套的部分。

它需要具备一定强度和刚度,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加工精度。

模具芯是指制品的内部结构部分,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刚度和硬度,保证制品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修改版)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修改版)
4 本文将围绕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进行阐 述
2
目的与意义
目的与意义
3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
1. 模具材料选择
模具材料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模具的使用要求 和生产成本。通常,注塑模具的材料包括钢 材、铝合金、锌合金等。在选择材料时,需 要考虑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导热性以 及经济性等因素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
2. 考虑流动性
在设计浇口和型腔时,应考虑塑 料熔体的流动性。过小的浇口或 型腔可能会造成塑料熔体的流动 不均匀,导致塑料制品出现缺陷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
3. 适应塑料收缩率
在设计模具时,需要考虑塑料的 收缩率。不同的塑料材料收缩率 可能不同,合理的考虑塑料收缩 率可以保证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
4. 提高生产效率
在满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生产 效率。这可以通过优化模具结构、缩短冷却 时间和简化操作步骤等方式实现
5
总结
总结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 虑模具材料选择、结构确定、 浇口设计、冷却系统设计和
脱模系统设计等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 量、高效率的手机壳
手机壳注塑模具 设计
汇报人:xxx
-
1
背景介绍
2
目的与意义
3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
4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
5
总结
1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1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
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手机壳作为手机的保护装置,需求量也 在不断增加
3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手 机壳的注塑模具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Pro/E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2010年01月18日|[字体:]|关键词:在手机外壳的注射模具设计中,经过认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定了具体设计方案,在产品造型上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深入钻研每个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

采用Pro/E+EMX建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受力分析,模拟模型在现实情况下的使用情况,并得出模型检验结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整个注塑模设计的全过程,具备了设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调研报告1.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

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

在此期间,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

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移动电话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

2.材料确定PC/ABS合金在汽车、机械、家电、计算机、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如移动电话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仪表盘〔板)等。

资料显示:PC/ABS已广泛应用于制造手机外壳。

3.薄壳制品与模具设计薄壳制品成型时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成型薄壳制品时需要特别设计的薄壳件专用模具。

与常规制品的标准化模具相比,薄壳制品模具从模具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脱模系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本也增加了30%---40%4.塑件选择据调查,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用户对于翻盖手机却相当青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中,翻盖手机的数量超过了一半。

国产手机厂商了解本土消费者的心理,摒弃欧美崇尚的直板机而主推折叠机,开发出符合东方人审美趣味的机型,款式漂亮,内容丰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针对以上情况,选用翻盖式手机壳注塑模设计。

二、产品工艺分析1.产品造型设计塑件的选择:女性翻盖手机本人负责的部分是翻盖部分,翻盖部分的特点是上盖采用复杂曲面设计,上下盖的分型面都比较复杂,而且下盖需要侧向抽芯。

见图1:a)装配图 b)爆炸图图1 塑件造型2.塑件制品的工艺分析(1)尺寸和精度尺寸:塑件尺寸的大小受到塑料材料流动性好坏的制约,塑件尺寸越大,要求材料的流动性越好,流动性差的材料在模具型腔未充满前就已经固化或熔接不牢,导致成品缺陷和强度下降。

尺寸精度:影响塑件制品尺寸精度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如模具各部分的制造精度,塑料收缩率,成型工艺及模具加工表面质量等等。

手机机壳属于高精度的塑件,选用3级精度。

(2)壁厚对于手机机壳本身尺寸向着轻巧化发展,属于高级薄壳制品(壁厚小于1.2mm ),选用壁厚1mm ,均匀抽壳。

(3)脱模斜度结合本塑件的形状,设定脱模斜度为40分。

(4)加强筋和凸台针对本塑件,在壳体转角处设置距壁面有一定距离的凸台,并设加强筋。

同时在复杂曲面凸起的地方设置加强筋防止变形。

三、模具结构设计与参数计算1.塑件制品分析(1)产品要求从对本产品进行的工艺分析中可以得知,所设计的塑件材料为,材料收缩率为:0.005,精度要求高,故一次注塑四个,采用圆形分布的流道布置。

塑件立体图如下所示:(2)计算制品的体积重量:材料采用PC/ABS ,查找GE 公司网页得知其密度为1.12,收缩率为0.5%。

上盖部分:使用pro/engineer 软件对三维实体产品自动计算出产品的体积,当然也可以根据实体尺寸手动计算出它的体积。

下面是部分计算过程:通过计算塑件的体积为:V 1=2737.24mm 3塑件的重量:M 1=3.07g浇注系统体积:V 2=4413.07mm 3浇注系统重量:M 2=ρ.V2=1.12×4.41=4.94g故V 总=4V 1+V 2=4×2737.24+4413.07=15362.03mm 3故M 总=V 总×ρ=1.12×15362.03=17.21gρ—塑料密度g/ m 3下盖部分:通过计算塑件的体积为:V 1=2230.86mm 3塑件的重量:M 1=2.498g浇注系统体积:V 2=3857.89mm 3浇注系统重量:M 2=ρ.V2=1.12×3857.89=4.32g故V 总=4V 1+V 2=4×2230.86+4320.84=12781.35mm 3故M 总=V 总×ρ=1.12×12781.35=14.315g2.注塑机的确定根据制品的体积和重量查《塑料模具设计》(表5—3)选定注塑机型号为:JPH150A 。

注塑机的参数如下:注塑机最大注塑量:186g 锁模力:1500KN注塑压力:194MPa 最小模厚:180mm最大开距:800mm 顶出行程:80mm注塑机定位孔直径: 125mm 注塑机拉杆的间距:410×410(mm ×mm)喷嘴球半径:10mm 喷嘴前端孔径:3mm3.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采用一模四腔两板式结构,考虑到壳体表面美观性,采用潜伏式胶口。

根据<<塑料模具设计>>(附录B )所提供的标准模架图例选模架型号为:大水口,4040。

4.注塑机参数校核对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锁模力、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开模行程等进行校核,校核结果是满足要求的。

5.浇注系统的设计(1)主流道的设计主流道是塑料熔融体进入模具型腔时最先经过的部位,它将注塑机喷嘴注出的塑料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

其形状为圆锥形,便于熔体顺利地向前流动,开模时主流道凝料又能顺利地拉出来。

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塑料和注塑机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通常不直接开在定模板上,而是将它单独设计成主流道衬套镶入定模板内。

浇口套的选用:进料口直径:D=d+(0.5~1)mm=3+0.5=3.5mm式中d 为注塑机喷嘴口直径。

球面凹坑半径:R=r+(0.5~1)mm=10+0.5=10.5mm式中r 为注塑机喷嘴球头半径。

所选浇口套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图2 浇口套(2)冷料井设计选用底部带有推杆的的冷料井,倒锥孔冷料井的底部由一根推杆组成,推杆装于推杆固定板上,因此它常与推杆或推管脱模机构连用。

(3)分流道的设计分流道的尺寸:分流道尺寸由塑料品种、塑件的大小及流道长度确定。

大多数塑料所用的分流道的直径为6mm -10mm,先预定用6mm ,通过塑料顾问分析再决定。

分流道的布置:选用平衡式的圆形分流道布局,即分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长度、断面形状、尺寸都相同。

(4)浇口设计浇口又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流道,其截面积约为分流道的0.03~0.09,长度约为0.5mm~2mm。

具体尺寸通过Pro/E塑料顾问分析确定。

通过Pro/E塑料顾问分析可知最佳浇口位置在壳体内侧。

再加上考虑手机外壳的美观性,决定用潜伏式浇口。

选用图3浇口图3 推杆式浇口潜伏式浇口的可以是圆形或半圆形,一般尺寸:长L=1.5-2mm,浇口直径d=0.5-1.5mm,分流道与点浇口交界处过度圆角R=1.5-3mm6.分型面的选择定模和动模相接触的面称为分型面,分型面的形状有平面、斜面、阶梯面和曲面等。

分型面的选择就有利于脱模,取在塑件尺寸最大处,并使塑件留在动模部分,有利于塑件的外观质量和精度要求。

a)上盖 b)下盖图4 分型面由于下盖还有侧向抽芯,所以还要做型芯分型面图5 分型面7.排气系统的设计由于本模具属小型模具,可利用型芯、顶杆、镶拼件、分型面等的间隙排气8.成型零件的设计凹模结构:由于按钮形状复杂,故选用局部镶拼式凹模;凸模:选用镶拼式凸模。

其结构见图8,图9所示。

9.导向机构设计模具设计通常购买标准模架,其中包括了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套和导柱,根据模架的尺寸结构选用φ40的导柱,然后选用相对应的导套。

其结构见下图所示:图6 导套图7 导柱10.型腔的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通常模具设计中,型腔壁厚及支承板厚度不通过计算确定,而是凭经验确定。

参考《塑料模具设计》中的经验数据表可以得知:型腔侧壁厚度S的经验值为:S=0.2L+17=0.2×190+17=55mm支承板厚度h的经验数据:h≈0.12b≈0.12×190≈38mma) 凹模 b) 凸模图8 上盖部分a) 凹模b)凸模图9 下盖部分11.脱模机构设计(1)薄壳制品的顶出颇具技术性。

因为壁和筋都很薄,非常容易损坏,而且壁薄沿厚度方向收缩就很小,使得加强筋和其他小结构很容易粘合,同时高保压压力使收缩更小。

为避免顶穿和粘模,TWM应使用比常规成型数量更多、尺寸更大的顶出销。

脱模机构的设计:设计成顶杆脱模机构,选用φ4顶杆,具体结构见图2-25。

由于采用推杆式浇口,还应采用特殊推杆放置在浇口位置,推杆形状如图10。

图10 顶杆图11 特殊推杆12.侧向抽芯机构设计塑件的侧面有孔或凹槽,应采用侧向成型芯才能满足塑件成型上的要求。

通过查阅资料,确定采用斜导柱抽芯,它是利用注塑机的开模力,通过传动零件,将活动型芯抽出。

结构原理是斜导柱抽芯机构由与模具开模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斜导柱和滑块组成,并有保证抽芯动作稳妥可行的滑块定们装置和锁紧装置。

根据<<注塑模具设计>>中公式表算出抽拔力、斜导柱受弯曲力、抽芯距、斜导柱直径、斜导柱长度等,之后在Pro/E数据库中选取合适的型号,入加模具中,见图12。

四、CAE 分析1.模流分析本次设计采用塑件顾问(Plastic Advisers)进行模流分析,塑件顾问是Pro/E系统的外持程序之一,属于CAE分析软件,专门用来处理塑料射出成形的模流分析,使设计者能在模具设计的阶段,对塑料在型腔中的弃填情况能够有所掌握。

能检测出你所做出来的铸件的质量,而且塑料顾问工具能模拟浇铸塑料零件的铸模填充动作。

高级特征提供了有用的工艺性知识,它们可以大大减少后期的设计更改和重新设计铸模的成本。

分析过程:(1)对产品造型分析出最佳浇口位置,在最佳浇口位置设置浇口,查看填冲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选材,得出最佳材料及最佳浇口位置。

(2)铸件模流分析,确定浇口,分流道形状。

同样通过上盖部分来确定。

(3)通过质量预测结果,分析结构问题,看是否能使情况改善。

以下是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塑件模流分析出来的质量还是不错的。

a) 填充情况 b) 质量预测图13 上盖部分a) 填充情况 b) 质量预测图14 下盖部分2.有限元分析MSC.Patran软件对可直接从各CAD软件中抓取几何模型,然后,MSC.Patran可以最大限度地创建一个模型供多个程序进行分析,例如,直接读取Pro/ENGINEER,CATIA,Unigraphics,SolidWork核心等几何模型,创建分析模型供MSC.Nastran作结构强度及动力响应分析,同时又供MSC.Patran作高度非线性分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