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的提取工艺研究 张学谦 于丽娜

合集下载

益母片的提取及其制剂工艺研究

益母片的提取及其制剂工艺研究
安 徽 医 药
A h i dc l n h r a et a o ra 2 0 p ;3 4 n u Me i dP am cui l un l 0 9 A r1 ( ) aa c J
。7 3 7・
益 母 片 的提 取 及 其 制 剂 工 艺 研 究
张 安元 杨 士豹 刘 一, ,
药材 : 益母草 、 当归 、 川芎 、 木香 ( 购置亳 均
(. 1 南京中 医药大学 , 江苏 南京
兵 吴 德康 ,
20 2 14 ;
203 ) 3 0 8
2 0 4 ;. 苏先声 药物研 究有限公 司, 10 6 2 江 江苏 南京
3 安 徽 安科 生 物 3 程 ( 团 ) 份 有 限 公 司 安 徽 合 肥 . - 集 . 股
摘要 : 目的

益母片提取制剂工 艺研究 。方法
e ce nd s ia l o n sra r d to i f inta ut b e fri du tilp o uci n.
Ke r s ymu tb e ; x rc in p o e s o t o o a e in; r p rt n y wo d : i a ls e t t r c s ; rh g n ld sg p e a ai a o o
ZHANG An.ua YANG hib o LI Bi , U . a g y n一 S — a , U ng W De k n
(. af gU i r t o hns Mei n , aj gJ n s ,10 6 2 J ns icr Me insRsac o , 1 N n n n e i i v sy fC i e d ie N ni i gu 20 4 ;. i guSm ee dc e e rhC . e c n a a i e

益母草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益母草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益母草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研究【摘要】益母草为传统妇科良药,现有益母草制剂中多采用水提法进行提取生物碱,但制剂提取工艺条件不统一,本文采用平行实验法对传统的水提法的工艺参数进行考察,确定益母草水提工艺最佳工艺参数为:加水煎煮3次,分别为15倍量2h,12倍量1.5h,10倍量1.0h。

本文还对益母草新提取工艺酸醇提取法进行试验和工艺参数进行研究,通过对多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并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工艺参数,得到优于水提法提取益母草的工艺。

【关键词】益母草生物碱提取工艺水提法酸醇提取法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 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 切段晒干。

益母草为传统妇科良药,其制剂在临床上主治月经不调、妇女产后子宫复原不全和产后子宫出血等症,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

具有调理月经, 收缩子宫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及产后子宫出血, 子宫复原不全。

益母草现有制剂多采用水提醇沉、浓缩干燥为制剂工艺。

在对各制剂的具体工艺研究中发现,益母草流浸膏和益母草口服液采用的是同一工艺,与其它工艺相比,该工艺条件较成熟。

另外,《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植物油脂和提取物中收载的益母草流浸膏亦采用该工艺,为确保原料来源,该工艺可作为各种益母草制剂的提取工艺。

为保证产品的临床疗效及其稳定性,在原制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平行实验法对原工艺未有的工艺参数进行考察。

一、水提法工艺优化1.仪器与试药1.1仪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Aglinet8453-E紫外分光光度计。

1.2试药:盐酸水苏碱对照品(712-200105,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各种益母草制剂均为市售。

乙睛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

2.益母草水提工艺溶媒用量筛选以提取物干膏得率和益母草总生物碱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平行实验法对益母草水提工艺的溶媒用量进行筛选。

2.1平行实验表称取益母草药材100g,按上述平行实验表进行实验,益母草水提液浓缩至50OmL,量取2m0L置水份测定仪中进行水份测定,根据水份值计算提取物的干膏率。

益母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益母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o ep lschr e rm en rs ao i s H ut igef t x e me t t n o h gn l ft oyac a d sf h i o L o uu p n u ot.A s l a o epr n wi a  ̄ oo a j c . n -c r i h
水 比 、 取 温 度 、提 取 时 间 、 乙醇 浓 度 对 益 母 草 多 糖 提 取 率 的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提 取 温 度 对 益 母 草 多糖 的 提 取 提 具 有 明显 影 响 ,水 提 醇 沉 法 提 取 益 母 草 多 糖 的 最 佳 工 艺 条 件 为 :料 水 比 1 3 ,提 取 温 度 9  ̄ ,提 取 时 间 2h :5 0 C , 乙 醇 浓 度 7%,在 此 条 பைடு நூலகம் 下 益母 草 多 糖 提 取 率 可 达 4 8% 0 .6 。 关键词
e p rm e t d sg a a e t n l z te i fu n e f tm p r t r , t e f e ta t n a d eh no xe i n e in w s m d o a ay e h n e c o e e au e i o xr ci n t a l l m o c n e tai n a s l —i u d a i o t e x a to r t o h p l a c rd s T e ta t n o c n r t , nd o i l i r t o d q o n h e t cin ae f t e oys c hai e . he x ci r r o
t ea r a ra if ec p n teet c o fp lschr e o L jp ncs H ut h e rt ehd aget n un eu o xr t no o ac a d sf m . ao i ot mp u l h ai y i r u .T e

益母草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益母草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

Vol.7 No.1Feb. 2021生物化工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第 7 卷 第 1 期2021 年 2 月益母草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胡慧慧,纪昂,张明慧,冯亚莉*(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药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新郑 451100)摘 要:目的:探讨益母草的最优提取工艺。

方法:以益母草总生物碱及盐酸益母草碱的含量为指标,研究水提、回流、超声等不同提取方法对二者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益母草的最优提取工艺。

结果:酸性乙醇回流提取法得到的总生物碱和盐酸益母草碱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14 mg/g 和0.282 mg/g。

结论:采用酸性乙醇回流提取法对益母草药材进行提取为最优方案。

关键词:益母草;生物碱;提取工艺;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TQ464.4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Alkaloid MotherwortHU Huihui, JI Ang, ZHANG Minghui, FENG Yali *(School of Pharmac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Henan Xinzheng4511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of motherwort. Methods: taking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 and hydrochloric acid of motherwort as indexe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such as water extraction, reflux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motherwort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total alkaloid and leonurine hydrochloride obtained by acid ethanol reflux extraction were the highest, 2.14 mg/g and 0.282mg/g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cid ethanol reflux extraction is the best method to extract motherwort.Keywords: Motherwort; Alkaloids; Extraction process; Content determination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a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1],又称茺蔚、坤草、月母草、旋风草、益母蒿等,归心、肝、膀胱经,其味苦、辛,性微寒。

益母草的提取工艺研究 张学谦 于丽娜

益母草的提取工艺研究  张学谦  于丽娜

益母草的提取工艺研究张学谦于丽娜摘要】目的: 对益母草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工艺研究。

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益母草中的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

以提取溶剂水和益母草的重量倍数比,提取煎煮时间和提取煎煮的次数作为正交实验设计的三个考察因素,以益母草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每个因素选用三个水平进行实验。

结果:提取溶剂水和益母草的重量倍数比为10,提取煎煮时间为三小时,提取煎煮3次。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作为对益母草中总黄酮物质提取的方法,为益母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益母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正交试验【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030-02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植物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1]。

其味辛、微苦,性微寒,入心包肝经。

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疾病。

益母草全草含生物碱、黄酮、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脂、抗血栓、抗氧化、降糖等多种生理活性。

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调经止血,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等作用。

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痛经、流产后出血、冠心病、心肌缺血、高黏血症、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疼痛等疾病,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2]。

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他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3]。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消炎镇痛、免疫调节、降血糖、治疗骨质疏松、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4]。

益母草分布广泛,益母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黄酮[5]~[8]。

因此,益母草具有广泛开发和利用价值,值得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发。

1 仪器与材料1.1仪器UV-755B紫外线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DZF-150小型真空恒温干燥箱(郑州长城科工贸易有限公司);80-2离心沉淀器(上海分析器械厂);旋转蒸发器(上海申生科技公司);KDM型控温电热套(耶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

益母草有效成分及提取技术

益母草有效成分及提取技术

益母草有效成分及提取技术摘要:本文对益母草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刚定含童方法及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益母草,提取工艺,有效成分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 益母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益母草碱和水苏碱.一、有效成分:益母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类、二萜类、黄酮类、挥发油及微量元素二、提取:2.1.1 煎煮法益母草药材6份,每份100 g,分别以水、1%盐酸溶液为溶媒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10倍量2.0 h、6倍量1.5 h、5倍量1.0 h,每种溶媒各提取3份,提取物浓缩,备用。

2.1.2 回流提取法益母草药材6份,每份100 g,分别以95%乙醇、0.1%盐酸乙醇溶液为溶媒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10倍量2.0 h、6倍量1.5 h、5倍量1.0 h,每种溶媒各提取3份,提取物浓缩,备用。

2.1.3 超声提取法益母草药材12份,每份100 g,分别以10倍量的水、1%盐酸溶液、95%乙醇、0.1%盐酸乙醇溶液为溶媒在59KHz的超声发生器中提取2次,每次40 min,每种溶媒各提取3份,提取物浓缩,备用。

2.1.4 SFE-CO2法益母草药材3份,每份100 g,均用氨水湿润碱化,置超临界萃取装置内,加入夹带剂(95%乙醇)0.5倍量,于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70 ℃,解析压力10MPa,解析温度45 ℃的条件下萃取4 h,萃取物备用。

三、益母草的药理作用1、抗炎镇痛的作用:益母草碱具有抗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镇痛, 有效抑制炎症增殖反应, 对于药流后的止血及子宫复旧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从动物实验证实抗炎作用。

机理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分析法, 分别检测大鼠口服后血液雌、孕激素及子宫平滑肌。

、及、含量的变化, 可通过抑制痉挛子宫的活动, 抗炎, 降低子宫平滑肌上。

益母草颗粒工艺改进及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

益母草颗粒工艺改进及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

别益母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结果 改进了颗粒的制剂工艺,薄层色谱法鉴别明显,盐酸水苏碱线性
回 归 方程 为 :Y = 0.605 6X - 0.003 1,r = 0.999 4,线 性 范 围 为 0~8.153 6 mg,样 品 的 平 均 回 收 率为 98.5%(n = 9),
RSD = 1.03%,平均含量为 21.5 mg/袋,含量限度为每袋中含有盐酸水苏碱不得低于 18.0 mg。 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
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益母草颗粒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益母草颗粒;工艺改进;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R94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a)-0121-03
取 本 品 5 g,研 细 ,加 乙 醇 50 mL,超 声 30 min,滤 过 ,滤 液 蒸 干,残 渣 加 入 0.1 mol/L 盐 酸 溶 液 10 mL 使 溶 解 ,滤 过 ,
万方数据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 121
· 药品检验 ·
2012 年 2 月第 9 卷第 4 期
按照益母草提取 工 艺 ,提 取 浓 缩 后 浸 膏的 比 重 为 1.36~ 1.38,浸膏较黏稠,浓缩过程黏附在浓缩罐中的浸膏较多 ,损 失 较大,采用沸腾制粒技术,浸膏比重调整在 1.15~1.30 范围 1.20~1.25 时 ,制 粒 效 果 较好。 2.1.2 药物、辅料比例的确定
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5 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除 去益母草,按益母草颗粒工艺制备的阴性样品,照供试品溶 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 另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 加乙醇制成每 1 mL 含 2 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 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分别吸 取供试品溶液、阴性样品溶液各 10 μL 及对照品溶液 5 μL, 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正丁醇-盐酸(3∶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105℃烘干 10 min,晾凉。 喷以碘 化 铋钾-碘 化 钾 碘 (1∶1)试 液 ,供 试 品 色 谱 中 ,在 与 对 照 品 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阴性样品无干扰。 2.2.2 方法学考察 2.2.2.1 线性关系考 察 精 密 吸 取 盐 酸 水 苏 碱 对照 品 溶 液 (1 mg/mL)4、6、8、10、12、14 mL, 分别置 25 mL 容量瓶中,加 0.1 mol/mL 的盐酸溶液使成 20 mL,另取盐酸溶液 20 mL,置 另一 25 mL 容量瓶中 ,作为空白样 品 溶 液 ,采 用 含 量 测 定 的 方 法 测 定 ,以 盐 酸 水 苏 碱 的 浓 度 (X )为 横 坐 标 ,吸 收 度 的 差 值 (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测得盐酸水苏碱的线性回归方程: Y = 0.605 6X-0.003 1,r = 0.999 4,线性范围为 0~8.153 6 mg。 2.2.2.2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上述对照品溶液 6 份,各 8 mL, 按照样品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测定的平均吸收度值为 0.283 6,RSD 值为 0.26%(n = 6)。 2.2.2.3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的供试品溶液,分别在放 置 0、2、4、6、8 h 后,测定其吸收度,结果样品溶液在 8 h 内稳定 性良好,样品吸收度值的 RSD 值为 1.34%(n = 6), 2.2.2.4 重 复 性 试 验 取 益 母 草 颗 粒 (批 号 :080508)40 g,研 细 ,精 密 称 取 9 份 ,分 为 三 组 ,每 组 分 别 为 1.6、2.0、2.4 g,按 “2.2.1”项 下 供 试 品 溶 液 的 制 备 方 法 制 成 供 试 品 溶 液 ,另 取 对 照品溶液,按上述样品测定方法分别测定盐酸水苏碱的吸收度, 记录吸收度值,计算样品含量。 样品平均含量为 18.7 mg/袋, RSD 值为 1.81%(n = 9)。 2.2.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益母草颗粒 (批号:080508)40 g, 研细 ,精 密 称 取 9 份 ,每 份 约 1.0 g,精 密 加 入 不 同 量 的 盐 酸 水 苏 碱 对 照 品 溶 液 ,按 “2.2.1 ” 项 下 供 试 品 溶 液 的 制 备 方 法 制 成供试品溶液,按上述测定方法测定各样品的吸收度,计算 回 收 率 ,盐 酸 水 苏 碱 的 平 均 回 收 率 为 98.5%(n = 9),RSD = 1.03%(n = 9)。 2.2.2.6 专属性试验 按照处方配比,除去益母草,参照“2.2.1” 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 按上述样品 测定方法进行测定,阴性样品与空白试剂的吸收度无显著性 差异,说明辅料不干扰盐酸水苏碱的测定。 2.2.2.7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 105℃干燥至恒重的盐 酸 水 苏 碱 对 照 品 适 量 ,用 0.1 mol/L 盐 酸 溶 液 溶 解 ,制 成 每 1 mL 含盐酸水苏碱 1 mg 的溶液,即得。 2.2.2.8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研成细粉,精密称取 2.0 g, 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 50 mL,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滤 过,精 密 量 取 续 滤 液 25 mL,置 蒸 发 皿 中 ,水 浴 蒸 干 ,精 密 加 入 0.1 mol/L 盐 酸 溶 液 10 mL, 使 溶 解 , 加 活 性 炭 0.5 g, 置 水 浴 中 加 热 半 分 钟 ,搅 拌 、 滤 过 , 滤 液 置 25 mL 量 瓶 中 , 用 0.1 mol/L 盐酸溶液分次洗涤蒸发皿及滤器,洗液并入同一量 瓶中,备用。

中药益母草中黄酮抑菌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

中药益母草中黄酮抑菌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

中药益母草中黄酮抑菌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
张英;李娜;张桂臻;王彩萍;张洪林
【期刊名称】《临沂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028)003
【摘要】从中草药益母草中提取其中的黄酮成分,用瑞典产微量热活性检测仪(3114/3236TAMAir)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黄酮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的热功率一时间曲线,运用1ogistic方程计算出细菌生长的速率常数,建立了速率常数与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了药物的最佳抑菌浓度.
【总页数】3页(P56-57,61)
【作者】张英;李娜;张桂臻;王彩萍;张洪林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465;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465;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465;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465;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山东,曲
阜,2734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
【相关文献】
1.采用微量量热法研究苹果多酚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J], 孙建霞;孙爱东;白卫滨;王文亮;庞庆芳
2.地肤子提取液抑菌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 [J], 孔凡元
3.恒温微量热法研究N,N-二烷基咪唑磷酸酯类离子液体的抑菌作用 [J], 于游;郑燕
4.北豆根生物碱抑菌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 [J], 李晶;毕红艳;杜保同;孙艳芝;张洪林
5.中草药麻黄和益母草中的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作用的微量量热法研究[J], 聂毅;张洪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母草的提取工艺研究张学谦于丽娜
摘要】目的: 对益母草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工艺研究。

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
提取益母草中的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

以提取溶剂水和益母草的重量倍数比,提取煎煮时间和提取煎煮的次数作为正交实验设计的三个考察因素,以益母
草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每个因素选用三个水平进行实验。

结果:提
取溶剂水和益母草的重量倍数比为10,提取煎煮时间为三小时,提取煎煮3次。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作为对益母草中总黄酮物质提取的方法,为益
母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益母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030-02
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植物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1]。

其味辛、微苦,性微寒,入心包肝经。

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效。


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疾病。

益母草全草含生物碱、黄酮、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脂、抗血栓、
抗氧化、降糖等多种生理活性。

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调经止血,保护心肌缺血再
灌注损伤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等作用。

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痛经、流产
后出血、冠心病、心肌缺血、高黏血症、肾炎水肿、风湿关节疼痛等疾病,具有
广泛的药理活性[2]。

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他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3]。

黄酮类化合
物具有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消炎镇痛、免疫调节、降血糖、治疗骨质疏松、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4]。

益母草分布广泛,益母草中含
有较为丰富的黄酮[5]~[8]。

因此,益母草具有广泛开发和利用价值,值得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发。

1 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UV-755B紫外线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总厂);DZF-150小型真空恒温干燥
箱(郑州长城科工贸易有限公司);80-2离心沉淀器(上海分析器械厂);旋转蒸发器(上海申生科技公司);KDM型控温电热套(耶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

1.2材料
益母草(经鉴定为唇形科益母草植物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的干燥地上部分)。

95%乙醇AR;亚硝酸钠CP;硝酸铝CP;正丁醇CP;氢氧化钠CP;芦丁标
准品(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2.1 工艺的设计
根据预试验的考察结果,我们对水提取益母草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进
行了评估,从而确定以提取溶剂水和益母草的重量倍数比,提取煎煮时间和提取
煎煮的次数作为正交实验设计的三个考察因素,以益母草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
为考察指标,每个因素选用三个水平(见表1),按照正交实验设计表L9(34)
的安排进行实验。

表1 因素水平表
A B C D
水平料液比(倍)煎煮时间(h)煎煮次数空白
1 6 1 1
2 8 2 2
3 10 3 3
2.2 操作步骤
2.2.1 样品的制备
依据正交设计实验安排表,取益母草药材适当粉碎,取益母草粗粉约10g,称定,放人
已编号的圆底烧瓶中,加水适量,回流,再冷却、过滤,滤液旋转真空浓缩(80℃,68.0rpm)
至一定体积。

待滤液冷却后,加入等体积95%乙醇,再放入冰箱内冷藏,过滤得滤液,弃去
滤渣。

滤液旋转真空浓缩(80℃,68.0rpm)至乙醇蒸发完全,将流浸膏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成疏松固体,粉碎得终产物。

2.2.2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200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95%乙醇溶
液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称取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95%乙醇使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含有无水芦丁0.2mg)。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2.0、4.0、6.0、8.0、10.0、12.0ml分置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95% 乙醇12m l,加10%亚硝酸钠溶液2.0ml,混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2.0 ml,放置6分钟加5%氢氧化钠试液20ml,最后用9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第一瓶
为空白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00nm处测定吸光度。

得一回归方程:A=10.33C-0.0116,r=0.9996(n=6)。

2.2.3 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精密称定提取物,置索氏提取器中,加95%乙醇回流至无色,将提取液置于烧杯中,沸
水浴加热浓缩至干,再用热水洗涤3次。

将洗液滤至分液漏斗中,并加入饱和正丁醇液萃取
3次。

合并萃取液于小烧杯中,沸水浴蒸干,再加95%乙醇至使之溶解,并移于50ml容量瓶中,再加95%乙醇至刻度,摇匀。

精密取1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95%乙醇至刻度摇匀,按
标准曲线的制备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2.3 结果
试验安排及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本
实验提取益母草中的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A3>C3>B3,即提取溶剂水和益母草的
重量倍数比为10,提取煎煮时间为三小时,提取煎煮3次。

表2 试验安排和结果
3 讨论
从本文实验结果看出提取益母草中的总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中,提取溶剂水与益母
草的重量倍数比和提取次数较关键,可能是因为水提取过程中药材的浸润过程需要耗费大量
的溶剂,这样才可以使得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充分的被溶剂浸润、溶解、置换出来;提取次
数的要求说明药材在提取过程中浓度梯度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而充分的煎煮时间也是水提取
药材有效成分的不可忽略的条件。

益母草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药,《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血家之圣药”, 被视为治疗妇科疾病的良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它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能够治疗多种疾病, 有广阔的应用
前景。

4 结论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供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是提取黄酮类物质的便
捷途径,对益母草的工艺研究和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阮金兰,杜俊蓉,曾庆忠,等.益母草的化学、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3,
34(11):15-19.
[3] 韩公羽,沈企华.植物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4] 姚小敏,覃成箭,羊金梅,等.茶叶中总黄酮的提取、鉴别及其含量测定[J].右江民族医学
院学报,2005 ,27(6):779-781.
[5] 黄锁义,黎海妮,余美料,等.益母草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5,
16(5):398-399.
[6] 夏杏洲,张辉,魏传晚.榕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23(5):35-37.
[7] 李冬菊,林阳.山楂叶黄酮的提取及其鉴别[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7):578-579.
[8] 魏永生,王永宁,石玉平,等.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的实验条件研究[J].青海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3,21(3):6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