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中花青素的提取
花青素的生产工艺

花青素的生产工艺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
它具有良好的色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健康的食品添加剂。
花青素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花青素的主要原料是植物中的花青苷,可以从紫色或蓝色植物中提取获得。
这些植物包括紫菜、蓝莓、黑莓等。
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清洗等预处理工作,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2. 溶剂提取: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与适当的溶剂(如乙醇、甲醇等)混合,进行溶剂提取。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花青苷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得到溶剂中的花青素溶液。
3. 浓缩和分离:将花青素溶液进行浓缩,使其浓度增加。
随后,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将其它杂质和溶剂从花青素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花青素提取物。
4. 结晶和干燥:将花青素提取物进行结晶处理,使其形成结晶体。
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花青素的纯度和稳定性。
结晶后,将花青素进行干燥,去除结晶体中的残余水分,得到稳定的花青素产品。
5. 精制和包装:对花青素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规格和质量标准。
然后,将花青素产品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在整个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原料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高品质的原料,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确保花青素的质量和纯度。
2. 溶剂选择和提取条件:选择适当的溶剂,并控制提取条件,使得溶剂提取过程高效、稳定。
3. 结晶和干燥条件:控制结晶和干燥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花青素的纯度和稳定性。
4. 精制和包装过程:注意处理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控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花青素的生产工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对花青素的生产工艺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需求。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原理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及原理花青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紫色色素,主要存在于花朵、水果和蔬菜中。
花青素对人体有很好的益处,包括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为了提取花青素以及利用其功能,科研人员需掌握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和原理。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酶法提取法等。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提取方法,并讨论其原理。
1. 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一种常见的花青素提取方法。
该方法通过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与植物材料(如花朵、水果等)接触,使花青素从植物材料中溶解进入有机溶剂中。
然后,通过蒸发有机溶剂,得到花青素的提取物。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有机溶剂与花青素的亲和性,使花青素从植物材料中转移到有机溶剂中,再通过蒸发有机溶剂得到花青素。
2.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荡作用,破坏植物细胞结构,使得花青素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与有机溶剂提取法不同的是,超声波提取法不需要外部溶剂,更加环保。
超声波提取的原理是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作用,形成空腔和液相的动态变化,使得植物细胞壁瞬间破裂,释放出其中的花青素。
3. 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利用微波在分子中的振动作用,来破坏细胞壁,促进花青素的溶解和迁移。
相比传统的提取方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
其原理是微波能够使植物材料中分子的振动增加,导致分子相互摩擦和碰撞增加,进而破坏细胞壁,有利于花青素的提取。
4. 酶法提取法:酶法提取法是利用酶的特异性作用,去除植物材料中的蛋白质、多糖等杂质,从而提高花青素的提取率。
该方法的原理是酶能够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地降解植物材料中的蛋白质和多糖成分,使得花青素得以更快、更高效地提取。
以上几种提取方法各有其原理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来进行。
除了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外,还需要注意提取条件的优化,包括提取温度、时间、溶剂比例等因素,以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花青素提取方法

*花青素的提取:花青素的提取是目前花青素研究发展的热点问题,也是花青素生产、投入使用的关键性环节。
近年来,在传统提取方法的基础之上,一些凭借新技术或经过改良后的提取方法也开始崭露头角。
1有机溶剂萃取法这是目前国内外最广泛使用的提取方法。
多数选择甲醇、乙酮、丙酮等混合溶剂对材料进行溶解过滤,通过调节溶液酸碱度萃取滤液中的花青素。
国内吴信子等用盐酸一甲醇溶液提取,然后用纸层析法(中号)和柱层析法(聚乙酰胺)进行花色苷的分离。
目前,有机溶剂萃取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诸如葡萄籽、石榴皮、蓝莓等绝大多数含花青素物质的提取分离。
有机溶剂萃取法的关键是选择有效溶剂,要求既要对被提取的有效成分有较大溶解度,又要避免大量杂质的溶解。
该方法原理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不足之处是大多数有机溶剂毒副作用大且产物提取率低。
2水溶液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的花青素多有毒性残留且生产过程环境污染大,有鉴于此,水溶液提取应运而生。
该方法一般将植物材料在常压或高压下用热水浸泡,然后用非极性大孔树脂吸附;或直接使用脱氧热水提取,再采用超滤或反渗透,浓缩得到粗提物。
它是Duncan和Gilmour(1998)发明的提取花青素的方法,此方法设备要求简单,但产品纯度低。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进行提取。
这种方法产品提取率高,但设备成本过高。
孙传经采用超临界CO:萃取法从银杏叶、黑加仑籽及葡萄籽中提取花青素工艺进行了研究。
该工艺中CO 和改性剂可循环使用,对环境无污染。
4微波提取法该法于1986年被Ganzlert E9]等人首先用于分离各种类型化合物。
国内李风英探讨了微波技术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量和分子结构的影响。
为微波在葡萄籽中有效成分浸提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微波提取法是利用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具有较小介电常数、微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差的萃取溶剂中。
花青素提取方法

花青素提取方法
花青素的常规提取方法是溶剂提取,选择甲醇、乙醇、丙酮、水或者混合溶剂等。
为了防止提取过程中非酰基化的花青素降解,常在提取溶剂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或者甲酸,对于提取物中可能含有脂溶性成分的样品,需采用有机溶剂如正己烷、石油醚、乙醚等进行萃取。
花青素又称花色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是花色苷水解而得的有颜色的苷元。
水果、蔬菜、花卉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大部分与之有关。
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值条件下,花青素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
自然状态的花青素都以糖苷形式存在,称为花色苷,很少有游离的花青素存在。
花青素主要用于食品着色方面,也可用于染料、化妆品等方面。
花青素的提取及对织物染色的应用进展

花青素的提取及对织物染色的应用进展王继真;姜展【摘要】文章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花青素提取和纯化的常用方法,研究了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和染色方法.旨在对国内外花青素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整理分析,为花青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科技》【年(卷),期】2019(060)004【总页数】7页(P50-56)【关键词】花青素;功能;提取;纯化;应用【作者】王继真;姜展【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 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621 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化学染料会对人体的安全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另外煤炭、石油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化学染料的原材料受到限制。
植物染料提取于植物的根、茎、叶等,大部分无毒性、可自然降解、可再生且具有一定的保健性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1.1 花青素的种类结构与性质花青素,又称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茎、叶中,其含量会随着品种、季节、气候、成熟度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1]。
在27个科,73个属植物中均含花青素,如紫薯、紫甘蓝、洋葱、桑葚、茄子、萝卜、黑米、玫瑰茄、野阳合等。
花青素的基本结构母核是2-苯基苯并吡喃,即花色基元。
大多数花青素在花色基元的3-,5-,7-碳位上有取代羟基。
由于B环各碳位上取代基的不同(羟基或甲氧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花青素,自然界已知的花青素有22大类,250多种[2]。
花青素溶于水及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遇醋酸铅试剂会沉淀,并能被活性炭吸附,其颜色随pH值的不同而会改变[3]。
花青素分为可见光区和紫外光区两个吸收波长范围,可见光区吸收波长为465 nm~560 nm,在紫外光区吸收波长为270 nm~280 nm[4]。
1.2 花青素的功能1.2.1 抗氧化性花青素属于生物类黄酮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可以减缓人体衰老。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和步骤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和步骤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营养学价值。
提取花青素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步骤。
一、酸碱法提取花青素1. 材料准备:将需要提取花青素的植物材料(如紫苏叶、蓝莓等)洗净,晾干备用。
2. 粉碎植物材料:将晾干的植物材料用粉碎机或者研磨器研磨成细粉末。
3. 提取溶剂的准备:准备酸性和碱性的溶剂,如乙酸、盐酸和氢氧化钠等。
4. 酸性提取:将粉碎的植物材料与酸性溶剂混合,加热搅拌一段时间,使花青素溶解在溶剂中。
5. 碱性提取:将酸性溶剂中的混合物与碱性溶剂混合,再次加热搅拌一段时间,使花青素从酸性溶剂中转移到碱性溶剂中。
6. 分离花青素:用分液漏斗将混合溶液分离,花青素会被碱性溶剂提取出来。
7. 萃取花青素:将碱性溶剂中的花青素进行浓缩和纯化,可用醇类溶剂进行萃取。
8. 干燥花青素:将提取到的花青素溶液经过过滤和浓缩后,用低温真空干燥仪将溶剂去除,得到干燥的花青素。
二、醇法提取花青素1. 材料准备:将需要提取花青素的植物材料(如紫薯、葡萄皮等)洗净,晾干备用。
2. 粉碎植物材料:将晾干的植物材料用粉碎机或者研磨器研磨成细粉末。
3. 提取溶剂的准备:准备醇类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4. 醇提:将粉碎的植物材料与醇类溶剂混合,加热搅拌一段时间,使花青素溶解在溶剂中。
5. 过滤:将醇提液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杂质。
6. 浓缩: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浓缩,可用旋转蒸发仪等设备进行浓缩。
7. 纯化:对浓缩后的花青素溶液进行纯化处理,如用硅胶柱层析等方法进行纯化。
8. 干燥花青素:将纯化后的花青素溶液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得到干燥的花青素。
三、超声波法提取花青素1. 材料准备:将需要提取花青素的植物材料(如紫甘蓝、蓝莓等)洗净,晾干备用。
2. 粉碎植物材料:将晾干的植物材料用粉碎机或者研磨器研磨成细粉末。
3. 提取溶剂的准备:准备酸性和醇类溶剂,如盐酸和乙醇等。
桑葚提取物中花青素分析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桑葚提取物中花青素分析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王晗; 朱华平; 李文钊; 阮美娟【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9(045)015【总页数】6页(P170-175)【关键词】桑葚提取物; 花青素;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体外抗氧化活性【作者】王晗; 朱华平; 李文钊; 阮美娟【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7; 天津食品安全低碳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天津 300457; 天津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天津 300457【正文语种】中文桑葚(mulberry)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聚花果,又名桑果、桑枣[1]。
桑葚很早就被当作水果和中药材使用[2],国家已将其列入药食同源物品[3]。
桑葚不仅富含营养物质,如有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等[4],还含有花青素和酚类等功效成分[5]。
研究表明桑葚对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6-7],还具有抗癌[8]、降血糖[9]、减少脂肪[10]等多种生理功能。
传统中医认为,桑葚具有滋阴、明目、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抗疲劳、防治便秘等功效[11]。
桑葚提取物是以成熟的桑葚果实或者其加工余料为原料经提取得到的紫黑色粉末,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
花青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水溶性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蓝紫色果蔬中[12]。
自然界中存在于植物中的花青素主要有6种:矢车菊素、飞燕草素、牵牛花素、天竺葵素、芍药素和锦葵素[13],其中桑葚中主要为矢车菊素类花青素[14-15]。
目前,主要使用液质联用法对花青素中的各组分进行分离鉴定,XIANG等[16]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桑葚中花青素进行分离与鉴定,发现桑葚中的花青素主要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等。
且已有研究表明,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缓解视觉疲劳、护肝、抗肿瘤和保护神经等作用[17-22]。
本研究使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方法对桑葚提取物中的花青素进行定性分析,并以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为标准品,测定花青素各组分的含量。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
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提取:
1. 酸性提取法:将植物材料(如花瓣、果皮等)加入酸性溶液中,在较低的pH值下进行浸泡和加热。
酸性条件可以帮助破
坏细胞壁,释放并溶解花青素。
接着使用沉淀、过滤等技术将花青素分离出来。
2. 酮提取法:将植物材料与酮类溶剂(如乙酮、己酮等)进行冷浸提取。
这种方法对保护花青素结构和色素稳定性非常有效,并且能够提取出较高纯度的花青素。
3. 水提取法:将植物材料与水进行浸泡和煮沸,使用水溶性色素分离和提取技术将花青素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对热稳定性较好的花青素。
4.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将植物材料与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进行萃取,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温度和压力的调节,来提取和分离花青素。
这种方法对花青素的提取效果较好,但设备和操作要求较高。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花青素提取方法,具体的提取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葚中花青素的提取与检测
桑椹所含花青素色价高、抗氧化能力强,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强化剂和着色剂[1]。
桑椹最大加工品为桑椹汁。
为了去除生长过程和收获环节原料沾带的杂质及微生物,桑椹汁加工前需对原料进行有效清洗。
花青素易极溶于水,更易溶于乙醇等亲水有机溶剂,因此,桑椹清洗水呈浓重的紫黑色,表明桑椹果实中的一部分花青素已溶于清洗水。
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盐酸、柠檬酸等溶液对花青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
由于桑椹汁加工中原料需经历灭酶、浓缩、杀菌等诸多强热处理以及冗长的加工过程,产品中的花青素损失、劣化严重。
如能在热处理以前的清洗过程提取分离出部分花青素,既避免了有效成分的破坏,又可获得高品质的副产品,使桑椹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
为此,依据桑椹汁加工流程,设想在不影响主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通过选择对桑椹花青素溶出效率高的浸提介质和对原料整体性破坏较小清洗方法,在桑椹汁加工前分离出部分高品质花青素。
1 实验材料、流程及检测方法
1.1 实验材料
桑椹为北京大兴区产,品种为黑珍珠。
采集完熟果实并剔除烂果及杂质,低温贮藏。
1.2 实验试剂和主要仪器
无水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柠檬酸、柠檬酸钠购于北京化学试剂公司;AB-8 大孔树脂购于南开大学化工厂;ZFQ85A 旋转蒸发器,上海医械专机厂;SHB-Ⅲ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JA1003N 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ZX-9023MBE 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PHS-25 型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仪器有限公司。
高效液相色谱,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1.3 实验流程
依据主要产品为桑椹浓缩汁的加工流程,在清洗水中提取桑椹花青素的试验工艺流程确定为:桑椹果实——强化清洗——洗水精滤——上柱吸附——解吸——浓缩脱溶——干燥——花青素粗提物为了保持桑椹鲜果的完整性,避免因破损造成的糖和酸的溶出损失,增加花青素浸提量,提高浸提液中花青素含量,降低果胶等胶体物质进入,清洗过程将采用对原料损伤较轻的模拟移动床逆流淋浸原理,以阶段浸泡、逆流阶段浸泡、逆流淋洗为浸提单元组合浸提流程。
并尝试使用蒸馏水及对花青素具有良好溶出和保护效果,且对主产品生产无明显不利影响的柠檬酸和乙醇溶液为浸提介质。
在吸附分离工序将比较、优选分离花青素常用的AB-8、D101、NKA、X-5 中的优者为吸附介质[3]。
1.4 实验方法
清洗介质:5%柠檬酸溶液、5%乙醇溶液、蒸馏水。
清洗方法:以1:1 料水比循环喷淋5min、浸泡2min、逆流淋浸(3 级以上,2min/级)。
精滤介质:0.45μm 微滤膜。
吸附介质:大孔树脂AB-8、D101、NKA、X-5。
吸附解吸参数:上样流量2BV/h,0.1%HCL 的80%乙醇洗脱[4]。
色价的测定[5]:用分光光度计测定10g/L 色素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后,依据郎伯—比尔定律计算色价。
桑椹色素的色价E1cm1%(λmax)为:E1cm1%(λmax)=色
素溶液的浓度A×稀释倍数/色素重量(g)总花色苷的测定[6]:pH 示差法:A = (A510–A700)pH 1.0 –(A510 –A700)pH 4.5。
总花色苷(mg/100g 鲜桑椹):TAC = (A ×MW ×DF×1000 )/ε 其中,MW 为分子量,以矢车菊-葡萄糖苷计算,449.2g/mol。
DF 为稀释倍数。
ε 为摩尔吸收率为26900。
1 为比色皿光程为1cm。
花青素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安捷伦C18(4.6×250mm),填料5μm。
HPLC 分析条件:流动相A 为5%甲酸,流动相B 为甲醇。
流速是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520nm,进样量10μL。
洗脱梯度为0-4 min,3-7.5% B;4-13 min,7.5-12.5% B;13-20min,12.5-25%B;20-35 min,25-30% B;35-40 min,30-40% B;40-60 min,40-100% B。
(发布时间:201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