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地名》((综合实践活动课) )
四年级《地名》优质课ppt

安 如泰山 西 ____ 声东击____
西 ____ 宁 死不屈 说东道____ 天 ____ 津 津有味 一步登____
1.查找资料,介绍一个 地名。
2.将地名串成西宁、济南 方向 北京、南宁、西安…… 天津、海口 上海、杭州、香港…… 地理位置 颜色 青岛、黑河、黄山……赤峰、青城 物产 铜陵、桂林、铁岭……大理、玉门 中山市、秦皇岛 人名 中山路、张自忠路、赵一曼路 姓氏 田村、赵家庄、孙家屯徐州、张家口 景观遗迹 古塔胡同、知春里、三家巷 九江、佛山
观察丁丁家乡的地图
1、找一找丁丁 的家、第一小学 的位置
2、为丁丁设计 上学的路线 3、从他上学路 上经过的地名你 们发现了什么? (以城市名称、 人名命名)
你了解这些地名的文化人文内涵吗?
如“中山路”: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者孙中山。
向阳路
向阳小学 教育局 育才小学 盘旋路 平川二中
立交桥 长征小学 立交桥
绿城—— 郑州 石头城—— 南京 风筝城—— 潍坊
海 底捞月 上 ____ 至高无____
填 成 语 组 地 名
天 ____ 人定胜____ 水 落石出 春 暖花开 长 ____ 语重心____ 开 ____ 封 官许愿 金石为____ 贵 ____ 阳 春白雪 难能可____ 济 ____ 南 征北战 人才济____ 海 ____ 五湖四____ 口 诛笔伐
接着往下写
读一读
一马平川 千山万壑hè 亭台楼阁 断壁残垣yuán (地理山川)
崇山峻岭 连绵起伏 山明水秀
沟壑纵横 冰天雪地 一碧千里
群山环绕
碧水青天
你知道这是哪儿吗 泉城—— 济南 山城—— 重庆 羊城 —— 广州
冰城—— 哈尔滨 水城—— 苏州 日光城 —— 拉萨
地名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地名,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信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名变迁现象日益普遍。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地名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背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开展地名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名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背景,增强学生对地名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内容1. 地名知识讲座邀请地名专家或当地历史文化专家为学生进行地名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名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地理特点。
2. 地名调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地名调查,要求学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名,了解其历史变迁、文化内涵和地理背景。
调查内容可包括:(1)地名由来及变迁(2)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3)地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4)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 地名资料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地名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所选地名的调查报告。
4. 地名文化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地名文化展示,包括:(1)制作地名文化展板(2)举办地名知识竞赛(3)进行地名文化演讲5. 地名保护宣传引导学生关注地名保护问题,了解地名保护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开展地名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地名保护的意识。
四、活动实施1. 活动前期准备(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等工作。
(2)邀请专家进行地名知识讲座。
(3)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
2. 活动实施阶段(1)组织学生进行地名调查,收集资料。
(2)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进行地名文化展示。
(3)开展地名保护宣传活动。
3. 活动总结阶段(1)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分享活动成果。
(2)评选优秀调查报告、优秀展板、优秀演讲等。
单元1有趣的地名.走进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单元1有趣的地名.走进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让学生在读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中,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发现地名的由来,鼓励学生找本地的地图,经过读图的活动,发现地名的特点,协助学生了解地名的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地名为线索展开一系列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学习水平。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涵的文化。
课前准备:1.家乡的地图一幅。
2.布置学生收集本地的地名、全国其他地区的地名及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CAT播放音乐:《三湖恋歌》师:同学们,当我们漫步美丽的三湖连江,沐浴在温暖的春光中感受嘉鱼的美好,展望嘉鱼的明天时,你是否知道你正爱着你的家乡。
那清澈的江水环绕着美丽的三湖连江,勾起我们对家乡的屡屡深情。
带着这种深深的爱我们前行,去触摸一草一木,你会觉得那是多么幸福!师:从歌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2. 三湖连江的确是个美丽的地方,对于三湖连江这个地名你有什么想问的?指名说。
师:真是一个“有趣的地名”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研究“有趣的地名”板书课题。
3.在嘉鱼还有哪些美丽的地方?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引导鼓励学生说出大家熟悉的二乔公园等等。
)4.在你周围还有哪些你所熟悉的地名,能一口气说三个或三个以上吗?(先同桌说,再举手说)你知道他为什么叫这个地名吗?学生大胆说。
5.在这么多地名中老师最喜欢嘉鱼,嘉鱼猜猜看这个地名让你想到了什么?是否真像你们猜的那样吗?7.除了嘉鱼地名,你还对那些地名变化感兴趣呢?8.根据你的爱好自由分组,准备展开活动。
三.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教师指名学生说二.研究准备师:大大小小的地名包罗万象,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相信对他一定很有兴趣。
小学四年级语文《地名》教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地名》教学教案《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的产物。
它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环境的变化。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地名》教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地名》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草原美丽景色的段落,并且能背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意思较深的句子。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1.激情导入。
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赏吗(想)请让我带大家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
欣赏完了,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景色美丽,草原辽阔)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疑问,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12.《草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草原二、整体感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1.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初略地读了课文,我可以向大家提个问题吗(可以)课题是草原,课文写了草原什么呢板:景色美丽热情好客。
2.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喜欢“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右手,喜欢“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左手。
(看来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内容呢(景色美丽)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带大家去感受这部分内容。
三、自主、合作、探究“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1.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相互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2 .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议疑问。
①先让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情况。
小组中的同学找出哪些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还有不能解决问题吗其它组的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谁能评一评回答的问题②除这组的同学所提出问题外,其它组同学还有问题吗谁来帮忙解决谁能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未能解决或解决不理想时,教师启发、解疑,学生对“翠流、勾勒、渲染”等词理解不深刻,教学中采用“实物感悟法”(翠流),操作演示法(勾勒、泻染)加深对词意思理解。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地名》教案、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关注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人文素养。
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地名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感恩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们。
四、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熟悉的地名。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吗?这些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
3.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地名》这一课,一起探究地名的奥秘。
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交流等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提升语文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总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本章节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名知识。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我国各地的地名特点、历史背景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课堂互动,提高表达能力:设计课堂提问、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业量适度,避免过度负担学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课外活动。
综合实践教案9

王里堡寄宿制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课题第三单元地方特色家乡地名调查备课王孝忠课时第2课时教师教学目标:1、知道“山西”名称的由来,能说出太原曾经叫过的名字的来历。
2、通过读书交流,能说出两三个地名的命名方式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的家乡叫什么?一起说生齐:太原师:你还知道太原的哪些名称啊?生:我知道太原以前叫“晋阳” ,后来改名叫太原的。
师:看来你课前收集资料了,但老师问的是太原的名称,注意听清老师的问题。
谁再来说说?生:略师:还有许多同学想说,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知道的地名,还要说清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小组交流师:好了。
刚才老师听见同学们说了许多地名,课前老师还给每个人发了一张太原市地图。
能不能试着把刚刚小组内提到的地名在地图上找一找圈画出来呢?试试看。
生:圈画师:有些地名可能这张地图中没有,如果感兴趣的话课后再去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
我们太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奇特好听的地名。
比如太原的县市区光看这些名字就已经很吸引人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我们身边的社区街道的名称也非常有意思。
那这些地名都是怎么来的呢?生:书中还提到了太行山以东叫山东,以西叫山西师:这是根据什么来命名的?生齐:地理位置师:非常好。
(板书)还有吗?生:师:原来地名的命名有这么多的方式,通过同学们的课前调查和搜集,你知道我们“太原”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吗?生:关于太原名称的由来有多。
二、新授师:同学们,一个城市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除了通过可那些能看见的文物古迹之外,通过地名也能体现出来。
你还知道我们太原哪些名称的来历?小组交流一下。
交流的时候最好能对照地图来说,听的人要认真听,还可以在地名旁边写一写他是根据什么来命名的。
生:略三、课时小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 第七单元《地名》教学案

第七单元《地名》教学案四年级语文教案二. 单元教学目标:1、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物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在读题目、调查报告、收集资料等活动中,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撰写调查报告,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丁丁冬冬的吐白启发学生发现地名的由来,鼓励学生寻找本地的地图,经过读图的活动发现地名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地名的文化内涵。
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文化,懂得地名中蕴涵的文化跟老师一起学:1、同学们,我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名字?北京的哪些地方是我们熟悉的?想不想知道我们的好朋友丁丁的家乡有哪些地方?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2、看课文中丁丁家乡的地图(找一找地图感受地名的特点)3、联系家乡的地名,启发学生思考、猜测图中地名的由来。
4、看自己家乡的地名:说说家乡熟悉的地名由来?你知道北京的哪些地名有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何感想?5、列举地名分类,找规律地名含有方位词的:北京南宁西安地名含有和水有关的词:上海杭州香港表示颜色的:青岛黑河黄山含有地方特产的:铁岭桂林含有人名的:张自忠路佟麟阁路中山路含有姓氏的:赵家庄苏家坨孙家屯地名的分类:古塔胡同知春里三家巷6、查找一个地名的资料,把了解的知识(有关地名的来历、变迁、特点)介绍给大家。
7、说说自己从地名中掌握了什么知识。
8、猜城市名编地名谜语。
(1)老师出谜面。
金银铜铁(无锡)倾盆大雨(天水)四季温暖(长春)双喜临门(重庆)风平浪静(宁波)戈壁滩(长沙)(2)小组间出题看谁答得多。
银河渡口——天津一望无际的大地——广州相差无几——大同见面不见发——包头大家都笑你——哈尔滨船出长江口——上海觉醒了的大地——苏州东西北三面堵塞——南通不冷不热的地方——温州两个胖子——合肥烽火堡——烟台拆信——开封日近黄昏——洛阳夸夸其谈——海口9、说出三条以城市命名的路名:中山路北京路南京路10、说出三个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城市名: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11、说出带“阳”字的三个城市名:岳阳衡阳洛阳。
[配套k12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7地名教案1北师大版
![[配套k12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7地名教案1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0a5c26763231126edb11f7.png)
《地名》《地名》问题导读——评价单一:学习流程:预习课文,完成以下习题。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接着往下写。
(1)北京、南宁、西安(2)上海、杭州、香港(3)青岛、黑河、黄山(4)铜陵、桂林、铁岭(5)中山路、张自强路、赵一曼路(6)田村、赵家庄、孙家屯(7)古塔胡同、知春里、三家巷3、连一连。
泉城昆明春城济南山城哈尔滨石头城重庆冰城南京老师评价学科长评价《地名》问题生成——评价单同学们,针对下列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吧!问题一:看看丁丁家乡的地图,你从中认识了那些地名?问题二:说一说在我们学校和你的家庭周围,你都知道那些地名?问题三:根据你搜集到的资料,选择一个地名说一说它的来历。
《地名》问题训练——评价单同学们,请认真完成下列各题。
一、读拼音,写字词。
Chuān gé一马平()亭台楼()bì cán yuán qiān shān wàn shuǐ断()()二、照样子,把你知道的地名写下来。
1、以颜色为首的红河、白水、黑山、、。
2、以方位为首的东莞、南宁、中卫、、。
3、包含人名的、、。
三、修改病句。
1、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2、公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
3、我们一定要养成讲卫生。
4、再过两年以后,我就升入初中了。
三、在空格里填上一个字,完成成语组成省名。
万事大()()林总总寿比南()()山再起一技之()()风化语声东击()()居乐业四、填空。
1、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有、、、等,还要在报告结尾写明。
2、“故人西辞黄鹤楼,。
”此句中,有两个地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地名》((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白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
2. 通过地图、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游艺活动等活动,透过地名,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学会整理资料、提取信息,体会其中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 在收集、介绍地名的过程中,用自己获得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
教学重点:
1. 课前师生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2. 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变化,懂得地名蕴含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地名的变化与历史、社会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让他们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 掌握更多相关地名的知识,学会整理信息,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家乡地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中国地图,了解祖国的基本情况:
二、检查前节课所学知识。
三、第一关:猜城市名称,编地名谜语。
四、第二关:找一找诗里的地名。
五、第三关:抢答,说地名:
六、第四关:填成语,找朋友,组地名(完成自主学习第3题)。
七、第五关:给地名归类。
北峰石狮南京铜陵马甲鲤城铁岭青阳金谷青海东海兴安岭
八、第六关:回答问题(完成导学案探究知识一、二题)。
九、知识拓展(有趣的地名)完成自主学习材料中的当堂检测及巩固提升内容。
十、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