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功率放大器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第五章 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BTL有个优势 桥接状态时 电路本身的底噪会抵消同时最大电流加倍 效果要比单独使用好很多 不过传统电路接成BTL有些麻烦 有些需要用运放换相 有的电路相对复杂
现在有很多效果不错的IC连接成BTL很简单 效果也不错 比如TDA7377
精选ppt课件2021
13
5.2单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OTL电路) ( P119)
大器的输出信号反相而已。
精选ppt课件2021
11
OTL
OCL
BTL
OTL电路采用单电源即可工作,所以在便携式功放中很常用,如果不加输出电容, 则稳态时输出电压为0.5Vcc,所以输出电容不可省去。但是输出电容也影响了电 路的低频响应。为了提高低频响应,OCL电路使用对称双电源供电,使稳态输出 为0V,省去输出电容。这时,加在负载上的最大电压为Vcc。这样电源电压利用 率偏低,因为整个电源电压为2Vcc。提高利用率的方式是使用BTL电路,负载接 在电桥中,两端的最大电压可达2Vcc,相同供电电压下输出功率是OCL的四倍, 但是元件数量翻倍。下图示出了BTL电路的原理。每次都是电桥对侧桥臂上的管 子同时导通和截止。由于负载中点精电选压pp始t课件终2在0210V,我们可以把BTL电路看成是12 两 个等效负载为0.5RL的OCL电路。
由两个相同的OCL电路组成一个功率更 大的功放电路,无论使用单电源还是双电源 供电都不需要输出电容,理想输出功率是单 个OCL电路的4倍。优点是功率做得更大,缺 点是电路比较复杂。BTL结构常应用于低电压 系统或电池供电系统中。在汽车音响中当每 声道功率超过10w时,大多采用BTL形式。 BTL形式不同于推挽形式,BTL的每一个放大 器放大的信号都是完整的信号,只是两个放
精选ppt课件2021

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功率放大器电路(OLC)》课程设计说明书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日期前言(1)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为了获得大的功率输出,要求攻防的电压和电流都有足够大的输出幅度,因此器件往往在接近极限运用状态下工作。

(2)效率更高由于输出功率大,因此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也大,这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

所谓效率就是负载得到有用信号功率和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的比值。

这个比值越大,意味效率越高。

(3)非线性失真功率放大电路在打信号下工作,所以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非线性失真,而且同一功放管输入越大,非线性失真越严重。

目录一.性能指标二.设计任务与要求1. 根据设计指标选择电路形式,画出原理电路图;2.画出PCB图;3.估算元件的参数并选择元件,列出材料清单,利用万能板焊接元器件;4.拟定测试内容及步骤,并记录表格三.总体方案设计1. 设计思路2.OCL功放各级的作用和电路结构特征四.安装调试要求五.参考文献六.报告总结一.性能指标最大输出功率:P0>10W输出负载:R L=8欧二.设计任务与要求1.2.3. 1-1材料清单如下:材料数量单价/元型号可调电阻 1 1 22kΩ电阻 6 0.1 3个100kΩ、1个150kΩ、1个4.7kΩ、1个1Ω电容7 0.25 1个2200μF、2个22μF、1个100μF、1个0.22μF、1个0.1二极管 2 0.25 2个1N4001运放 1 0.5 D2003喇叭 1 1.5 R L电路板 1 16导线 1 10数字万用1 80表指针万用1 60表钳子 1 8电烙铁 1 10锡30吸锡器 1 59V电池 1 21.5V电池 2 0.5接头 1 11-2 电路板的制作与焊接注意事项:1.焊接前,必须对焊件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如果焊件表面被氧化或玷污,可用酒精擦洗或用细砂纸砂磨,以去掉氧化物或污物,然后沾上松香焊剂并镀上锡。

2.合适的焊接温度是提高焊点质量的保证。

最新第5章低频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最新第5章低频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当ui 0时,VT2 导通,VT1 截止,情况一样。
U (B)R CE O2U CC
(3)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指功放管导通时,流过管子的最大电流。
I C M U ce /R m L U C/R C L
结论:为确保晶体管安全工作,必须同时满足上面的三个条件。
图示的双电源供电的互补推挽功率放大器称为
OCL(Output Capacitor Less)电路。
个意思。实际输出功率与激励信号的大小有关。
定义电压利用系数
结论:当 1时
即忽略晶体管的饱和压降
Ucem /UCC
Pomax
U2 CC 2RL
P o 1 2 U R 2 c Le m 1 2 (U C R C L u C) E 2 S U 2 R 2 C LC 2
*
3.直流电源供给晶体管集电极的直流功率
实际电路1: 在该电路中,VT1 是放大级,
VT2 和 VT3 构成互补推挽功放, 正向偏压是利用流过 R1 的直流 电流I C1在 R1 上产生的压降提供的。
U B1 E U E3B R 1 IC 1
UB2 EUE3 BR12 IC1
电容 C 1是保证在交流时,加在 VT2 和 VT3 基极的输入信号是相同的。
在信号穿越过零点时产
生的失真。
*
2.交越失真及消除方法
(3)消除交越失真的方法
a.改为甲乙类工作状态 由图看出,交越失真是由晶体管发射
结门限电压引起的,因此,若能给两个晶
体管发射结加入适当的正向偏置电压, 使 每个管子导通时间略超过T/2,以克服两管发
交越失真
射结死区电压的影响,就可以消除交越失真。 图中,给两个晶体管加入了同样
u C1E uE2 C 2U CC

g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g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ppt课件
5.2.1 根本电路构造 5.2.2 任务原理分析 5.2.3 功率关系
晶体管的任务情况与频率有极其亲密的关系,把其任务频率范围划分为三个区域:
低频区: 中频区: 高频区:
f 0.5f
0.5ff 0.2fT 0.2fTf fT
fT f
低频区可以不思索其等效电路中的电抗分量等影响,可以用与分析电子管高频功率放 大器类似的方法来分析。
( 1 ) 集 电 极 电 源 提 供 的 直 流 功 率 : P V C I C 0 C
(2) 集 电 极 输 出 交 流 功 率 ( 负 载 上 得 到 的 功 率 )
P 02 1V C1m IC1m 2 1I2C1m R PV 2 2 R C P 1m ( 注 意 R P 为 回 路 谐 振 阻 抗 )
工作状 分析方法 态
质量指标
高频功率 放大器
高频大 从失真的集电极电流脉冲中选 信号 出基波、滤除谐波,从而得到
不失真的信号输出
丙类
图解法或者 解析近似分 析法
功率和效率
高频小信 高频小 抑制干扰信号 号放大器 信号
甲类
线性等效电 路
增益、通频带、选择 性、稳定性和噪声系 数
5.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任务原理
5.1.1 功放的分类
按任务形状分:
A ( 甲 ) 类 : 导 通 角 为 1 o80
A B ( 甲 乙 ) 类 : 导 通 角 为 9 o0
B ( 乙 ) 类 : 导 通 角 为 9 o0 C ( 丙 ) 类 : 导 通 角 为 9 o0
甲类放大器适用于小信号低功率放大;乙类和丙类适用于大功率放大;甲乙类放大器 当小信号时任务在甲类,当大信号时任务在乙类。
V CC
g1 c

《功率放大器》课堂教学设计

《功率放大器》课堂教学设计

按静态工作点位置分,即三极管在一个正弦波周期内的
导通状态,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丙类、丁类。按放大电
路与负载间耦合方式分类,重点讲解 OCL、OTL 核心电路的 组成。对于本层次的学员,简单介绍交越失真。
③讲解集成功率放大器。
按照输出功率发展变革,放大器从初始的 1W 小功率发 展为 10W 以上的中功率,到 25W 的厚膜集成功率放大器。
2.3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以实际应 用作为重点
我们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能够通过实际应 用来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加强,但即使这样一旦我们选择了运 用实际应用这一教学思路的话就需要对这一内容进行认真的 对待,使实际应用能够得到极为充分和形象的展现出来。结 合这一思路在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 要以实际应用作为关注的重点,由此来使实际应用能够得到 有效的落实。
图 2:扩音系统的组成结构 接着明确电压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并没有本质区别, 都是能量的控制与转换。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依负载情况强调了某一方面,自追求 的指标不同:前者要求负载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其输出功 率不一定很大;通常为小信号放大电路。后者要求获得尽可 能大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通常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 功放须满足的性能指标:要有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效率 要高;非线性失真要小;功放管加强散热和保护。通俗来讲, 好的功放,在放大过程中音质损失少,散热好,输出功率大,推 动的音箱不吃力。 ②讲解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①首先明确功率放大器的定义。 电子系统中,模拟信号经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并被放大
础知识了解较少;但同时他们喜爱动手操作,擅长实验环节。 后,往往要推动实际负载工作。如扬声器发声、继电器工作、
结合上述特点,在设计本节课时,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仪表指针偏转等。而推动实际负载需要的功率很大。能输出

功率放大器教案一

功率放大器教案一

授课学科:音响设备授课班级:15电子技术冠名班授课教师:田丽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体验2、功率放大器的要求(1)、根据负载的需求,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

(2)、具有较高的效率。

(3)、非线性失真要小。

(4)、三极管的散热问题。

任务二:OTL电路组成特点工作原理1、电路特点(1)、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2)、有输出电容(3)、单电源供电2、工作原理正半周:+VCC→T1→C→RL→地 C 充电。

讲,理会教师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认真听讲,理会教师的思路和方法教师注重方法的讲解负半周:C 的“+”→T2→地→RL→ C “ -” C 放电。

T1、T2两个管子交替工作,在负载上得到完整的正弦波。

电路优点:OTL电路不再用输出变压器,而采用输出电容与负载连接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使电路轻便、适于电路的集成化,只要输出电容的容量足够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也能保证,是最基础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

缺点:需要能把一组电源变成了两组对称正、负电源的大电容;低频特性差。

任务三交越失真1、交越失真产生的原因:ui <死区电压,晶体管不导通2、克服交越失真的措施为了消除交越失真,我们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让三极管处于微导通的状态,我们可以加两个二极管使两晶体管处于微导通的状态。

这样就可以使输出信号为完整的波形。

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OTL电路)学生自行推导,理会教师的思路和方法教师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

功率放大器教案

功率放大器教案

功率放大器教案教案标题:功率放大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和特点。

3. 理解功率放大器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4. 能够设计和搭建简单的功率放大器电路。

教学重点:1.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和特点。

3. 功率放大器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功率放大器的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功率放大器的实验设备和电路元件。

3. 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些常见的电子设备,如音响、电视机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放大声音或图像的。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输入信号、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等要素。

2. 介绍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如A类、B类、AB类等,并详细解释各类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展示一些功率放大器的实际应用案例,如音响系统、汽车音响、无线电通信等,并分析其中的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和应用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放大器类型和参数。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发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进行功率放大器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2.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电路元件和参数,搭建出一个工作正常的功率放大器电路。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功率放大器知识要点,并与之前的知识进行对比和联系。

2. 评价学生对功率放大器的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功率放大器的相关实验研究,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功率放大器在现代电子技术领域的最新应用和发展趋势。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电路搭建、调试和实验数据记录等。

《功率放大器》课堂教学设计

《功率放大器》课堂教学设计

《功率放大器》课堂教学设计作者:崔婧娜文丽贺岳星高鑫伟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7期摘要模电作为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晦涩难懂。

本文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理实结合的方法,对“功率放大器”一堂课进行设计,学员全程参与教学过程,体会制作的成就感,真正把理论知识落到实处。

关键词功率放大器理实一体音响自功率放大器问世以来,在各种数字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作为音箱等数码产品的后级放大电路,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前级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推动负载工作,获得良好的声音效果。

1教学起点分析本次课堂教学设计选自《电子与通信技术基础》这门课程,针对的教学对象为军校预选士官学员,学制为5个月。

他们具有如下学习特点:文化基础较弱,对通信电路的基础知识了解较少;但同时他们喜爱动手操作,擅长实验环节。

结合上述特点,在设计本节课时,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教学方案本门课程学时少,任务重,模电部分仅有8个学时,同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员学会基本焊接技巧。

基于上述原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大量的理论分析和推导,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知识放到实验中。

2.1教学目标(1)功率放大器的特点、分类;(2)典型功率放大器的介绍。

2.2教学思路考虑到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和学员现有的知识水平,本次内容以下列主线组织教学活动:引入主题(小音箱)——提出任务——个人实践(焊接小音箱套件)——观察分析,提出问题(音量为什么会被放大)——概念讲解——讨论应用方法,经验分享。

(1)引入部分:播放设备连接音响时,声音就会被放大。

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大家想过有什么电学原理吗?结合之前放大知识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想到这是放大的过程。

为了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让他们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

用2学时的时间带领学员焊接小音箱套件,体会到自己制作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习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点位置: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电路特点:功放管始终导通,输出波形无失真。
但静态电流大,效率低(最高50%)。
Q 点位置:在交流负载线和 IB = 0 输出特性
曲线交点。 电路特点:静态电流几乎为零,效率高(最高
78.5%) 。但输出波形失真大(只有半个波形)。
Q点位置:Q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略高于乙类
工作点处。 电路特点:静态电流较小,效率较高(介于甲 类和乙类之间)。输出波形失真比较大。
2、按耦合方式分类
1.阻容耦合功率放大电路。 2.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电路 3.直接耦合功率放大电路
推挽放大器
在功率放大器电路中大量采用推挽放大器电路,这种电路中用两 只三极管构成一级放大器电路,两只三极管分别放大输入信号的 正半周和负半周,即用一只三极管放大信号的正半周,用另一只 三极管放大信号的负半周,两只三极管输出的半周信号在放大器 负载上合并后得到一个完整周期的输出信号。 推挽放大器电路中,一只三极管工作在导通、放大状态时,另一 只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当输入信号变化到另一个半周后,原先 导通、放大的三极管进入截止,而原先截止的三极管进入导通、 放大状态,两只三极管在不断地交替导通放大和截止变化,所以 称为推挽放大器。
三、工作原理
1、静态时: 由于V1和V2参数一致,A点和B点的电压都是电源电压Vcc的一半。
VA= Vcc /2 。V1和V2管的发射结电压
VBE=VB — VE=VB — VA= Vcc /2 — Vcc /2 =0。 因此,发射结零偏, V1和V2都截止。
2、 动态时: A、 Vi正半周: V1管(NPN型)导通, V2管(PNP型)截止。直流 电源Vcc通过V1管向耦合电容C1充电。负载RL上输出正半周波形。 B、 Vi负半周: V1管(NPN型)截止, V2管(PNP型)导通。耦合 电容C1放电(容量足够大),向V2管提供电源,并在负载RL上输出 负半周波形。 因此,在一个周期内, V1和V2管交替工作,负载上有完整的波形 输出。
第五章-功率放大器
二、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1、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PO; 2、效率高(η= PO /PDC);
效率η越高,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越少。
3、非线性失真(波形失真)小; 4、散热性能好。
三、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1、按照功放管(三极管)静态工作点 设置分类
根据三极管静态工作点Q在交流负载 线上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甲类、乙类、 甲乙类三种。
克服方法:在两个功放管的基极之间串入两个二 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压降为两个三极管提供正向 偏置电压,使两个三极管处于微导通状态,即工 作在甲乙类状态,克服了交越失真。
五、输出功率、电源功率、效率
1、最大输出功率:
(A)忽略2个功放管的饱和压降VCES:
(B) 考虑2个功放管的饱和压降VCES:
Pom
四、交越失真及克服方法
讨论电路工作原理的时候是理性状态,未考虑三 极管死区电压(硅:0.5V,锗: 0.2V )的 影响。实际上由于两个功放管之间没有偏置电路, 在输入交流电压小于死区电压的时候,两个功放 管都是截止的。在输出电压波形的正、负半周交 替处出现一段没有电压的区域,这种现象叫交越 失真。
二、电路结构
1、单个、正直流电源(+Vcc)供电,将直流 能量转换成交流信号功率。 2、 V1和V2是一对型号不同,特性对称的配对 管。都是共集电极连接方式(基极输入,发射 极输出),都是射极输出器。输出电阻小,能 与低阻抗负载较好匹配。 3、不使用输出变压器,输出端用电容耦合, 所以该电路又称为OTL电路。
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反相而已。
OTL
OCL
BTL
OTL电路采用单电源即可工作,所以在便携式功放中很常用,如果不加输出电容, 则稳态时输出电压为0.5Vcc,所以输出电容不可省去。但是输出电容也影响了电 路的低频响应。为了提高低频响应,OCL电路使用对称双电源供电,使稳态输出 为0V,省去输出电容。这时,加在负载上的最大电压为Vcc。这样电源电压利用 率偏低,因为整个电源电压为2Vcc。提高利用率的方式是使用BTL电路,负载接 在电桥中,两端的最大电压可达2Vcc,相同供电电压下输出功率是OCL的四倍, 但是元件数量翻倍。下图示出了BTL电路的原理。每次都是电桥对侧桥臂上的管 子同时导通和截止。由于负载中点电压始终在0V,我们可以把BTL电路看成是两 个等效负载为0.5RL的OCL电路。
V
2 G
8RL
Pom
1
(Vcc 2
2
VCES)2 RL
3、效率:
η=
PO P DC
理想最大效率为 m=
互补推挽放大器
互补是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极性的三极管,利用不同极性三极管的 输入极性不同,用一个信号来激励两只不同极性的三极管,这样 可以不需要有两个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激励信号。 利用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互补特性,用一个信号来同时激励两 只三极管的电路,称之为“互补”电路,由互补电路构成的放大
器称为互补放大器电路。
BTL有个优势 桥接状态时 电路本身的底噪会抵消同时最大电流加倍 效果要比单独使用好很多 不过传统电路接成BTL有些麻烦 有些需要用运放换相 有的电路相对复杂
现在有很多效果不错的IC连接成BTL很简单 效果也不错 比如TDA7377
5.2单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电路(OTL电路) ( P119)
一、基本电路图
3、按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特点分类
A、有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 B、无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 (简称OTL功放电路)。 C、无输出电容功放电路 (简称OCL功放电路)。 D、桥接无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 (简称BTL功放电路)
BTL功放电路:
由两个相同的OCL电路组成一个功率更 大的功放电路,无论使用单电源还是双电源 供电都不需要输出电容,理想输出功率是单 个OCL电路的4倍。优点是功率做得更大,缺 点是电路比较复杂。BTL结构常应用于低电 压系统或电池供电系统中。在汽车音响中当 每声道功率超过10w时,大多采用BTL形式。 BTL形式不同于推挽形式,BTL的每一个放 大器放大的信号都是完整的信号,只是两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