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复习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单元知识要点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以后改名为辽)。

2.辽与北宋的和战:(1)战:宋辽之战(宋真宗时,主战大臣是寇准)(2)和:双方签订澶渊之盟”。

3.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

第8课金于南宋的对峙1.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5 年,金灭辽。

3.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4.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5.南宋与金的和战:(1)战:岳飞抗金(“岳家军”)(2)和: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1)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表现: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南方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瓷器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3.商业贸易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的财政,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第11课元朝的统治1.元朝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复习一、知识清单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1.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

3.宋朝的治国策略是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它的影响是(1)利于政权巩固、社会安定。

(2)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4、宋代商业的繁荣(1)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店铺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3)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5、宋代的都市生活市民生活丰富,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出现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6、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

其原因是:(1)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劳动力和技术(主要原因))(2)南方社会安定(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4)统治者重视7、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

1271年,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实现了中华各民“再次统一”。

8、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元世祖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行省制度。

制度的影响是: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9、元朝形成的新的民族是回族。

10、“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讲的是岳飞抗金的故事。

11、(1)元朝设立的宣政院,标志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2)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2、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景德镇。

13、(1)“史学两司马”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2)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14、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15、古代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对世界文明的主要贡献:印刷术:利于文化传播火药:推动欧洲社会变革指南针;促进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二、知识过关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4.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_________________5.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_________,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单元知识点总结第⼆单元:辽宋夏⾦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政权政权更迭⽰意图⼀、北宋的的建⽴1、960年,,建⽴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陈和“黄袍加⾝”)(⼀)措施1、军事上: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统调分离;③将领定期换防。

(杯酒释兵权)2、政治上:⑴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⑵在地⽅,①派⽂⾂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并实⾏三年⼀换的制度;②设通判分知州权⼒。

3、经济上: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②设置转运使,把地⽅财税收归中央。

(⼆)措施的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加强。

1、⽬的(原因):防⽌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弊端重现。

2、措施:A、采取抑制武将、提升⽂官地位政策,形成⽂⾂统兵的格局。

B、注重发展⽂教事业,改⾰和发展科举制。

3、影响:A、扭转了五代⼗国时期尚武轻⽂的风⽓,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稳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化昌盛、⼈才辈出的⽂治局⾯。

C、(消极作⽤)宋朝重⽂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削弱,政府⾏政效率下降,⼈民负担加重。

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经济上:经济重⼼南移(南宋完成)⼀、两宋时期各族政权⽐较表: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第⼀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时期第⼆个阶段:⾦与南宋的对峙时期各政权关系特点:“战”与“和”⼆、重要事件:统治时,寇准⼒主宋真宗亲征,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

战后双⽅订⽴盟约,史称为“澶渊之盟”。

内容: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

意义:此后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

内容:元昊向宋称⾂,宋给西夏岁币。

意义:此后宋夏贸易兴旺。

(1(2宋⾦和议内容:(1)南宋向⾦称⾂,并给⾦岁币;(2)意义:宋⾦对峙局⾯形成。

1、经济重⼼南移的过程:①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开发②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开始南移;③到南宋最后完成南移。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高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高效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 期末复习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五代 十国
你能看到哪些信息?
西夏 辽 西夏 金
北宋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南宋

多民族政权并立 民族融合加速 。。。。。。
统一是大势所趋 北乱南安,经济重心南移
识记技巧
建立顺序 灭亡顺序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1) (1) 契丹 耶律阿保机
(3)灭亡他国的政权:金灭辽和北宋;蒙古灭金、西夏,元灭南宋
北宋时: 1. 开国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 ) 谐音联词识记:
2. 支持王安石变法的:( 宋神宗 )
安神
3. 辽宋澶州之战,澶渊之盟的是( 宋真宗 ) 真馋
------------------------------------------------------------------------------------------------------------------------------------------------------------------------
长短句,便于歌唱 豪放派: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婉约派:两宋之间李清照 关汉卿《窦娥冤》
活 发明者
字 印 传播
刷 术
影响
北宋平民毕昇 经波斯人传入欧洲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发展
战国时期:制成“司南”;北宋:制成罗盘;
指 应用
南 针
传播
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为明朝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
C.巡检司主要职能是收税
D 5. “元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梳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梳理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梳理一、单元课程结构1.单元地位这一时期从北宋建立开始,至元朝灭亡结束。

与北宋同时,在东北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在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灭掉了辽和北宋,随后形成了金与南宋的对峙局面,至蒙古灭金,建立元朝,继而灭南宋,统一了中国。

无论是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权并立,还是元朝这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都在进一步交融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更取得了很大成就。

2.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在民族关系方面: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政权统一全国。

在社会变化方面包括:经济重心南移,商业贸易繁荣,繁华的都市生活,多彩的文学艺术(宋词、元曲流行),极盛的传统科技(中国古代科技的典范和高峰,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发达的中外交通。

二、单元知识梳理1.课标解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新增“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一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宋朝经济繁荣而综合国力不强,总屈服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原因;二是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文官制度的渊源和重文轻武的民族性格的形成。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新增“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一是因为“岳飞抗金的事迹”在民间影响较大,符合“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课程设计思路;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元时期是商业贸易的繁荣时期,宋朝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所以课文着重介绍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要求“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突出强调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题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重点解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题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重点解析)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聆听琵琶弹奏的情形。

请问这是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现象?(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两宋时期2.宋代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都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

这里的“专门机构”是指( )A.中书省B.门下省C.蕃坊D.市舶司3.为便于南粮北运,元世祖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车轨,设置市舶司B.疏通大运河,缩短航线C.设置驿站,改修粮站D.修整黄河,开辟海运航线4. 1004年,辽国承天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米真宗赵恒也在寇准的软硬兼施之下御驾亲征。

但是,这场灭国级大战中,双方都觉得自己要满盘皆输了。

材料所述史实为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C.郾城大捷D.澶州之战5.《宋史》卷368《杨再兴传》记载:“飞败金人于郾城,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兵逼之。

飞遣子云当敌,鏖战数十合,敌不支。

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

”历史上称这次大战为A宋金大战 B.郾城大捷 C.宋西夏之战 D.宋辽之战6.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

为此宋代实行文治。

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②增加科举名额③让文官担任要职④设立进士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根据下列消息,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

四川地区交子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交子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A.经济重心的南移B.统治阶级的需要C.印刷术的改进D.商品经济的发展8.“他用武力和意志扫平了东亚。

专题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文字材料类】-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材重要史料解读与研析

专题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文字材料类】-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材重要史料解读与研析
2024年七年级期末冲刺复习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教材史料
1.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 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 行”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通判的职权涉及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 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可见,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 的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
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 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教材史料
13.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
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几时休”三个字责 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何时才能着手? “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末句“直把杭州 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竟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整 首诗描写了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过着苟且偷安、粉饰太平的日子。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
做针。”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
军为荣?
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削夺武将兵权、 抑制武将地位的措施,武将们不仅平日不受重视,连带兵打仗都处处受到 掣肘,感觉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发出这样的感叹。社会上,人们看到 武将不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也是败多胜少,因此不再以从军为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课件(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课件(21张PPT

c.契丹、女真等族汉化 d.回族开始形成
蒙古人 畏兀儿
(2)意义:元朝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宋 代
农业的发展

济 原因

南方战乱较少;北人南迁;自然 条件优越;政府重视。


(1)传入占城稻

经 济
表现
(2)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
重 心
粮仓
商业贸易的繁荣
▪ (1)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
▪ (2)都市繁荣的表现:人口百万;店铺增加; 到处开设; 早市夜市出现;草市出现;市镇商贸 区;商品琳琅满目。
▪ (3)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 港;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南宋外贸在财政收入 中占有重要地位。
▪ (4)最早的纸币:交子 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 川地区。
战国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大一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交融时期
建 社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政权并立、民族关系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萌芽--建立--巩固--完善--加强-战国--秦 ----西汉--隋唐--北宋 发展--强化皇权--进一步强化 元朝---明朝 ---清朝
民族政权并立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916年)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960年
汉族
11世纪前期 (1038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 宋元 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在13
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推
动了 欧洲 社会的变革。
4.交通:(1)古代著名的 丝绸之路 ,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
方的交通要道。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 驿站
制度。
(2)宋代的海路形成多条航线,远至波斯及东非海岸 。
“ 勾栏 ” 。 3. 宋朝 传统节日受到
人民的重视,如: 春节 、
中秋节、元宵节等。
宋元文化
姓名
生活时代
风格
苏轼
北宋
豪迈飘逸
李清照 辛弃疾
两宋之交
南宋
委婉、细腻、清秀 雄奇阔大、气势磅礴
元曲包括散曲、 杂剧 和南戏等。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关 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被称为“ 元曲四大家 ”
B.加速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 D .开启了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
A
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 巩固
七上第四单元
重文轻武
导致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 族交融
妥协求和
七下第二单元
经济基础
稳定环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
经济发展 社会变化
经济基础
七下第三单元 技术支持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北宋著名史学家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 编年 体的通 史巨著。这部史书记述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1300多年历史。
宋元科技和交通
1.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 雕版 印刷术。北宋时, 毕昇 发明
了 活宇印刷术 。
2. 北宋 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 指南针 。阿拉伯
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
多重机构; 地方: 文臣 任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制度;设置 通判 以分知州的权力;取 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 转运使 。
五代十国
D D A
(2019·山东潍坊)4.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 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 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 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 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 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C
( 2019.湖北黄冈) 2.“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 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 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 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这里,马克 思主要强调了印刷术( )
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
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 1125金灭辽
1127金灭北宋 1127南宋建立
西夏 辽
西夏 金
西夏 金
北宋
北宋
南宋
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趋向统一
1真2建06蒙铁古木政春秋战国 → 秦

魏晋南北朝1→234隋蒙古灭金
12灭2西7蒙夏古辽蒙宋古夏金金→元
蒙古
南宋
南宋
1276南宋灭亡 1279元攻灭南 宋残部
元朝 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 2019-山西中考) 1.《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 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 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 了宋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C.城市商业的繁荣
B.达官贵人的需要 D.海外贸易的兴盛
早市
夜市
广州
泉州
B C
B D
宋元都市
1.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
有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
重文轻武
的 临安 元朝时的大
导致
都等,开封最为繁华的是
经济基础
妥协求和
稳定环境
经济发展
大相国寺 。 2.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 营商业的场所,叫 “ 瓦子 ”。这里有许
经济基础
技术支持 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
都市文化科技
都市文化科技 和发展
民族交融
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点:
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辽宋夏金元时期三大特点: 政权并立、民族交融、 经济重心南移
辽宋夏金元时期分项特点:
政 治:中央集权强化发展、政权并立到统一 经 济: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民族关系:和与战到统一、民族关系发展交融 对外关系:对外贸易频繁、中外交通发达 科技文化:科技突出、文化灿烂
女真族 汉族 蒙古族 蒙古族
阿保机 上京
赵匡胤 东京(开封) 元昊 兴庆
阿骨打 会宁 赵构 临安(杭州) 铁木真 忽必烈 大都(北京)
1.本单元中涉及 政权更替的有哪 几课?
2.你能写出这些
时 序
政权建立的三要
素吗?(时间、
建立者、都城)
3.你能用示意图 来表示这一时期 的政权更替吗? (年代尺、关系 图、扇形图)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宋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对象

和Leabharlann 重文轻武导致宋辽 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 宋夏 连年战争 宋夏和约
妥协求和
(南)宋金 岳飞抗金 宋金和议
经济基础
稳定环境
经济发展
支付岁币!!!
占城稻 水稻
造船
棉纺织业 瓷器
北宋
苏湖熟,天下足
景德镇
交子 市舶司
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 新的商业区,叫做 草市

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
庭 行省制度管理地方
宣政院管理西藏
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重文轻武
导致
妥协求和
宋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对象


宋辽 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
宋夏 连年战争 宋夏和约
(南)宋金 岳飞抗金 宋金和议
重文轻武
导致
妥协求和
文臣统兵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调动、
定期换防; 中央: 分化事权 ,削弱相权:副宰相、
1.本单元中涉及 政权更替的有哪 几课?


2.你能写出这些
政权建立的三要
素吗?(时间、
建立者、都城)
民族政权并立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蒙古 元
10世纪初 (916年) 960年
11世纪前期
(1038年)
1115年 1127年
1206年
1271
契丹族
汉族 党项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