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及答案
(2019部编)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含课堂作业及答案)

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阅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形成,续写诗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一( )小花一( )汗水一( )谷粒一( )秋风一( )大树2.选词填空。
寂静安静(1)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 )。
(2)深夜,田野里一片( )。
希望期望(3)小红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 )。
(4)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殷切( )。
3.想想看,你在秋天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参考答案:1. 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滴)汗水一(颗)谷粒一(阵)秋风一(棵)大树2.(1)安静(2)寂静(3)希望(4)期望3.我还能听到“哗哗哗”的声音,这是秋雨在快活地笑着跳着。
我还能听到“嘿呦嘿呦”的声音,这是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我还能听到“呱呱呱呱”的声音,这是青蛙在加紧挖洞建造房屋。
【板书设计】黄叶道别可感的蟋蟀告别声音美妙大雁叮咛7 听听,秋的声音田野歌吟叶子无声的小花秋天美好汗水谷粒【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以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再播放有关秋天的声音的乐曲,配乐朗读全诗。
教师读的同时鼓励学生仔细倾听,边听边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
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自编小诗,或者读些有关秋天的小诗,引导学生想象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说。
不足之处: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2019最新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 课时作业及答案

7* 听听,秋的声音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叶子一( )小花一( )汗水
一( )谷粒一( )秋风一( )大树
2.选词填空。
寂静安静
(1)自习课上,教室里非常( )。
(2)深夜,田野里一片( )。
希望期望
(3)小红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 )。
(4)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殷切( )。
3.想想看,你在秋天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
参考答案:
1. 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滴)汗水一(颗)谷粒一(阵)秋风一(棵)大树
2.(1)安静(2)寂静(3)希望(4)期望
3.我还能听到“哗哗哗”的声音,这是秋雨在快活地笑着跳着。
我还能听到“嘿呦嘿呦”的声音,这是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我还能听到“呱呱呱呱”的声音,这是青蛙在加紧挖洞建造房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听听,秋的声音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一、初读课文,我会填。
1.一排排大雁,
撒下一阵。
一阵阵秋风,
送来一片。
2.秋的声音,
在,
在,
在,
在。
二、再读课文,我知道。
这首诗主要写了秋天的四种声音,分别是:
三、连一连,看看秋的风景。
一片一朵一滴一颗一排一阵
小花汗水叶子大雁秋风谷粒
四、连一连,听听秋的声音。
大树振动翅膀
蟋蟀抖抖手臂
大雁掠过田野
秋风追上白云
五、仿写秋的风情。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参考答案:
一、1.追上白云;暖暖的叮咛;掠过田野;丰收的歌吟;
2.每一片叶子里;每一朵小花上;每一滴汗水里;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二、黄叶飘落;蟋蟀歌唱;大雁鸣叫;秋风吹过田野;
三、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滴汗水;一颗谷粒;一排大雁;一阵秋风;
四、大树抖抖手臂;蟋蟀振动翅膀;大雁追上白云;秋风掠过田野;
五、蛐蛐拨动琴弦,“瞿瞿”,是和夏日告别的乐曲。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7 听听,秋的声音 类文阅读及答案

7 听听,秋的声音-类文阅读秋天的树叶醉了李德民秋天的阳光是一种酒你看,树叶可能醉了摇摇晃晃的脸还有些红这些树叶真逗喝醉了话就特别多沙沙、沙沙一遍一遍不停地说着好像在炫耀着什么顺着它手指的方向我看见大地一片金黄(选自《发芽的铅笔》万卷出版社)1.“这些树叶真逗”的“逗”字意思是()①引逗②招引③有趣;可笑④停留2.照样子,写词语。
像“沙沙”这样的拟声词还有、等。
像“摇摇晃晃”这样的AABB式的词语还有、等。
3.作者说“秋天的树叶醉了”的依据是()(可多选)A.树叶摇摇晃晃的。
B.树叶的脸有些红。
C.树叶的话特别多。
4.秋天的树叶在炫耀着什么呢?从诗中找一找,写出你的理解吧。
【参考答案】1.③2.示例:哗哗呼呼蹦蹦跳跳匆匆忙忙3.ABC4.秋天的树叶在炫耀着大地一片金黄,庄稼丰收了。
可爱的秋娃娃明秋秋娃娃挥舞着彩笔来了,它淘气地一画,大地神奇地变了颜色。
一片片树叶黄了,一个个果子熟了。
稻子一片金灿灿,五彩的秋菊乐得笑开了怀。
秋娃娃,多待会儿好吗?我多想把这些美妙的景象永远留住,可是来不及了,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
那么,再见吧,秋娃娃,咱们明年再相会!(选自《小学生学习指导》 2012年第10期)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树叶()的果子()的稻子()的秋菊2.“我”不能把这些美妙的景象留住,是因为( )A.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
B.因为秋娃娃太淘气了。
C.因为我不喜欢秋娃娃了。
3.从“秋娃娃你多待会儿,好吗”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感情。
4.想象一下,第二年秋娃娃又来了,“我”会对秋娃娃说些什么呢?5.在你的眼中,秋天又是什么呢?她又是如何把秋天打扮得更美丽的呢?【参考答案】1.黄色成熟金灿灿五彩2.A3.对秋天的留恋,舍不得秋娃娃离开4.示例:秋娃娃,你走了以后我好想你,我一直在等着你再次来到人间呢!5.示例:秋天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是神奇的化妆师。
她给柿子抹上了腮红,她给树叶染了金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件(附练习题)

主题延伸
小朋友,你觉得秋的声音在哪里?写一写、画一画。 秋天的声音在果实成熟的炸裂中,农民丰收后的欢 笑中。
推荐阅读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乘着凉爽的风来了, 骑着洁白的云来了, 踏着落叶来了, 唱着秋歌来了。
秋天手捧一个宝瓶, 把神奇的颜色向大地挥洒:
金黄泼向田野, 雪白注入棉花, 天蓝涂给大海, 紫红染給葡萄。 美丽的大自然, 展露着丰收的笑脸。
四、读诗歌片段,回答问题。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 是黄
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
”,是和
阳台告别的歌韵。
1.找出诗歌中表示声音的词语,画上“____”。 2.仿照选文的句式,写一写你知道的秋天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蜜,蜂__抖__抖__翅__膀_____,嗡_嗡___,是和小花道别的话音 _________________苹_。果摇动身体 扑通 是和大树告别的歌韵。 听听,秋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吟.唱(jīn yín)
振.动(zhèn chén)
歌韵.(yù yùn)
掠.过(lüè jīnɡ)
辽.阔(liáo liǎo)
二、选字组词。 【到 道】 【振 震】
( 道 )别 ( 振 )兴
( 到 )达 地( 震 )
三、照样子,填词语。 1.( 道别 )的话音 ( 暖暖 )的叮咛 2.( 抖抖 )手臂 ( 追上 )白云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2.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1)“叮咛”的意思是_反__复__地__嘱__咐___________。能和“叮咛” 搭配的词语有很多,除了“暖暖的叮咛”外,我还可以说 ________深__切__的叮咛、_______轻__声___的叮咛。 (2)读了这句话,我好像听到大雁在说: “___白__云__,__我__们__要__到__南__方__过__冬__了__,__你__们__多__保__重__。________”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 》

7*听听,秋的声音【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学情分析】通过对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友人的怀念,孩子在秋天感受到的美,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了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练,跳跃性强,但是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不过学生对秋天声音的直观感受不强,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
【教学过程】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
出示字卡或小黑板: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_”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_”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_”(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7 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与答案

7* 听听,秋的声音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我会用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1.叮咛:2.歌韵:3.歌吟:4.道别:二、我会积累文中的量词。
一排排( ) 一片( ) 一朵()一阵阵( ) 一滴( ) 一颗()三、我知道这些词的近义词。
道别—()掠过—()辽阔—()阅读能力大提升四、课文整体梳理:我能读懂诗歌意思。
1.作者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用诗的语言,赞美了。
2.诗歌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声音,一种是能听到的声音,如、、、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如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这种声音藏匿于秋天的万物中。
思维创新大拓展五、拓展思维,仿写诗歌。
1.想想我们身边的事物和景象,它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他们好像在说些什么呢?赶快与同学交流一下。
2.我会按照这篇诗歌的形式写几段诗歌。
听听,秋的声音,,“”,。
参考答案一、1.叮咛:再三嘱咐。
2.歌韵:歌曲的音节旋律,歌曲的韵味。
3.歌吟:歌唱吟咏。
4.道别:分别时与人打招呼。
二、一排排(大雁) 一片(叶子 ) 一朵(小花)一阵阵(秋风) 一滴(汗水) 一颗(种子)三、告别拂过广阔四、1.声音秋天2.落叶昆虫大雁唱歌五、听听,秋的声音,苹果从树上落下,“咚咚”,是对大树妈妈说感谢的声音。
【素材积累】1、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第7课 听听秋的声音 (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部编三上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一、初读课文,我会填。
1.一排排大雁,撒下一阵。
一阵阵秋风,送来一片。
2.秋的声音,在,在,在,在。
二、再读课文,我知道。
这首诗主要写了秋天的四种声音,分别是:三、连一连,看看秋的风景。
一片一朵一滴一颗一排一阵小花汗水叶子大雁秋风谷粒四、连一连,听听秋的声音。
大树振动翅膀蟋蟀抖抖手臂大雁掠过田野秋风追上白云五、仿写秋的风情。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听听,秋的声音,参考答案:一、1.追上白云;暖暖的叮咛;掠过田野;丰收的歌吟;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每一片叶子里;每一朵小花上;每一滴汗水里;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振.动(zèn zhèn)蟋蟀.(suài shuài)
掠.过(nüèlüè)歌吟.(yín yínɡ)
二、照样子,填空。
1.例:一滴汗水
____________叶子____________小花
2.例:一排排大雁
____________秋风 ____________大树
三、选词填空。
(填序号)
①辽阔②宽阔
1.秋风吹过()的大地。
2.()的公路上,一辆辆汽车在飞快地行驶。
四、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蟋蟀振动翅膀,“㘗㘗”,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蟋蟀唱道:“再见,亲爱的阳台,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我们还会回来的。
”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大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秋天在歌唱
听秋天在歌唱。
迷人的旋律划破夏日的惆怅(chóu chànɡ),
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
勤劳的农民,
扶着锄头,
沉醉在这丰收的乐章。
听秋天在歌唱。
一年的收获,
无限的梦想。
在歌声中,
播下了浓浓的希望。
1.联系诗歌,猜一猜“惆怅”的意思。
()
A.欢乐。
B.舒畅。
C.伤感;失意。
2.不符合“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这句话的意思的是()A.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
B.秋天来了,所有绿色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金黄色。
C.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稻子金灿灿的。
3.这首诗歌表现了秋天是一个()的季节。
A.多彩B.收获C.快乐
4.秋天的声音有很多,请你展开想象,描写秋天的一种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zhèn shuài lüèyín
二、1.一片一朵 2.一阵阵一棵棵
三、1.① 2.②
四、【示例】再见,可爱的白云,请你和蓝天一起等我们回来。
五、1.C 2.B 3.B 4.高粱在秋风中哗啦啦地响,那是它们在为丰收而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