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磁兼容法规介绍解读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目前,适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准种类繁多,本文将从国际标准、地区法规及指令、国家标准选取与电磁兼容相关内容,以方便业界研究与应用。
一、国际标准1.CISPR 25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该标准由CISPR/D技术委员会发布,对汽车电子零部件的辐射骚扰和传导骚扰的参考限值要求、测量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进行了论述。
2. ISO 11452 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产生的电骚扰——零部件试验方法。
该标准是研究汽车电子零部件抗扰度测试方法的系列标准,依据ISO官方网站的最新信息,共分为11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则和定义,2005年颁布,版本为3.0。
第二部分为装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2004年颁布,版本为2.0。
第三部分为横向电磁波小室,2001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四部分为大电流注入,2005年颁布,版本为3.0。
第五部分为带状线,2002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六部分为平行板天线,1997年颁布,版本为1.0,但是该标准已在2002年9月17日撤销。
第七部分为射频功率直接注入,2003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八部分为磁场抗扰度,2007年颁布,版本为1.0版。
第九部分为便携发射机,文件编号是ISO/DIS 11452-9,DIS代表该部分还处在国际标准草案阶段。
第十部分为对扩展音频范围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性能,2009年颁布,版本为1.0。
第十一部分为混响室,文件编号是ISO/DIS 11452-11.2,该部分亦处于草案阶段。
ISO 11452系列标准主要研究不同频率范围,汽车电子零部件度电磁骚扰的抗干扰能力,针对耦合路径的不同,测试设备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测试方法,厂家和实验室在标准使用上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
3. ISO 10605:2008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安装在道路车辆内的电子模块的静电放电(ESD)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放电情况:装配过程中的静电放电、维护人员产生的静电放电、司乘人员产生的静电放电。
汽车电磁兼容性——GB18655-2002发展

谈汽车GB18655-2002及发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徐立研究员级高工EMC 标准GB18655-20022目录1.概述2.主要内容3.试验手段4.适用产品5.TEM小室方法6.与相关标准的关系7.发展变化8.结束语GB18655-200231、概述国家标准GB18655-2002:•名称:《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是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技术标准之一,主要用于考查汽车及其零部件产生的各种电磁骚扰对车内无线电接收机的骚扰程度,并以骚扰限值形式加以限制GB18655-20024概念理解•车载接收机:是指在有电磁骚扰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正常工作或运行的各种承受体。
如:声音和电视接收机、无线电话、地面移动通讯等设备;•车辆的含义包括:轿车、客车、乘用车、载货车、电动车辆、农用拖拉机、工程机械车辆等。
GB18655-200252、主要内容2.1 标准概述–国家标准GB18655-2002于2002年02月22日批准发布,2003年03月01日开始实施,属国家强制性标准,等同采用CISPR25第一版;–本标准规定了150kHz ~1000MHz 频率范围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适用于任何车辆和大型装置及其电子或电气零部件,其限值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免受同车内的零部件或电子模块产生的电磁骚扰。
GB18655-20026标准主体内容•第一部分:概述•第二部分:车载天线接受到的发射的测量•第三部分:车辆零部件和模块的测量•附录A :天线匹配单元——整车试验•附录B :零部件试验屏蔽暗室的校准过程•附录C :电流探头要求•附录D :抑制骚扰的说明•附录E :TEM 小室尺寸•附录F :人工电源网络原理图GB18655-20027电磁骚扰的特性分类•在本标准中,按电磁骚扰的特性和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了分类,将骚扰分成宽带骚扰和窄带骚扰,•将骚扰源按其特点、持续时间长短划分成三种类型,并给予不同的限值要求。
R10关于就电磁兼容性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

仅供学习,不做为指导生产依据。
ECE R10 关于就电磁兼容性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目录1 适用范围 (3)2 定义 (3)3 认证申请 (3)4 认证 (4)5 认证标志 (5)6 技术要求 (6)7 增加或者替换电子部件(ESA)后,对车辆型式的认证更改和认证扩展 (8)8 生产一致性 (8)9 生产不一致性的处罚 (9)10 正式停产 (9)11 对车辆或电子部件(ESA)的型式的认证更改和认证扩展 (9)12 过渡规定 (9)13 进行认证试验的技术服务部门及认证管理部门的名称和地址 (10)附件1 车辆宽带电磁辐射参考限值 (11)附件2 车辆宽带电磁辐射参考限值 (12)附件3 车辆窄带电磁辐射参考限值 (13)附件4 车辆窄带电磁辐射参考限值 (14)附件5 电子/电气零部件宽带电磁辐射参考限值 (15)附件6 电子/电气零部件窄带电磁辐射参考限值 (16)附录1 认证标志的布置示例 (17)附录2A 数据文件 (18)附录2B 数据文件 (21)附录3A 按照10号法规对车辆/元件/单个技术单元的认证批准、认证扩展 (22)附录3B 按照10号法规对车辆/元件/单个技术单元的认证批准、认证扩展 (24)附录4 检测车辆产生的宽带电磁骚扰的方法 (26)附录4-附件1 (29)附录5 车辆产生窄带电磁骚扰的检测方法 (33)附录6 车辆抗电磁辐射性能的检测方法 (35)附录6-附件1 (39)附录6-附件2 (40)附录6-附件3 (41)附录6-附件4 (42)附录6-附件5 (43)附录6-附件6 (44)附录6-附件7 (45)附录7 检测由电子/电气部件产生的宽带电磁骚扰的方法.......................................................46 附录7-附件1 电子/电气零部件检测场地. (49)附录7-附件2 (50)附录8 电子/电气部件产生的窄带电磁骚扰的检测方法 (52)附录9 检测电子/电气部件抗电磁辐射性能的方法...................................................................54 附录9-附件1 150MM 带状线路检测.. (60)仅供学习,不做为指导生产依据。
试论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

试论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摘要: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电子设备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电子技术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汽车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无论是在汽车的制动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系统还是行驶系统中,电子设备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汽车的可靠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目前,和汽车电子相关的电磁兼容标准有很多,文章将从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车厂企业标准这四个方面对汽车电子主要的一些电磁兼容标准进行论述。
关键词: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不管是汽车制动系统还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电子设备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显著,其决定着汽车的可靠性及舒适度。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通常分为以下几类,主要包含着国际标准,如ISO和IEC等,地区标准则主要包含着欧洲的EEC指令及ECE法规,国家标准如美国汽车工程学会等。
一、影响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因素影响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在此篇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车外的电磁干扰首先,车辆外部的电磁干扰,影响汽车电子兼容性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遇到的各种外部电磁干扰。
如高压输电线路,高压变电站和大功率无线电发射站的电磁干扰,即使是附近的两辆车也会造成干扰。
(二)车内的电磁干扰汽车内的电磁兼容性的干扰有很多方面,其中例如汽车中的电磁干扰,例如当车辆高速行驶时,由于汽车的速度非常快,车身和空气都被高速摩擦。
在汽车的表面会形成分布包围的静电,静电放电的话就会影响汽车电子兼容性的干扰。
(三)车内电子设备干扰在汽车驾驶内的干扰不仅仅包括了静电的干扰,而且还包括了车内各个电子设备的互相干扰,这包括电子元件产生的电子噪声和汽车电机运行产生的干扰。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来源于汽车点火系统。
所以说,车内的电子设备的干扰对于汽车电磁兼容性的干扰有很大的原因,这种干扰却是汽车中最为常见的干扰的类型,所以需要我们来进一步的研究去解决这一问题的发生,来减少车内电子设备对于汽车电磁兼容性的影响。
汽车部件电磁兼容

汽车部件电磁兼容
1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EMC)是指一个系统之间的可互操作性。
它是汽车部件
可以与其他设备和系统兼容,不受到任何影响的能力。
E-MC是一种复杂的技术,以确保一个设备不会破坏另一个设备或者另一个系统所产生的电磁场,从而提高汽车部件的体验和安全性能。
这是一个系统或者部件可以在受到电磁能量暴露来自其他源的环境中
安全可靠运行的能力。
E-MC也叫做静态和动态电磁兼容。
静态电磁兼容指的是汽车部
件不会影响干扰周围的其他设备和系统的功能,而动态电磁兼容则是
指在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汽车部件仍能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电磁兼容的重要性表明,在生产汽车零部件的时候,必须进行严
格的测试,以确保该部件不会对其他系统和设备构成任何电磁污染。
任何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部件在进行测试后,都必须更换或者维修,以
保证汽车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磁兼容在汽车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今天汽车系统和设备
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也使汽车部件的体验性和安全性能受到更大的
保障。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极大地促进了各类电气、电子和信息设备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对于今天的汽车产业,应用电子技术的程度已成为提升汽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自动变速系统、制动系统、调节系统以及行驶系统中,对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随着汽车电气设备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内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
同时,汽车上的电子设备和器件,特别是半导体逻辑器件对电磁干扰十分敏感,经常发生汽车内部电子设备相互干扰的情况。
当电磁干扰发生时,轻则导致受干扰的敏感电子设备功能发生降级,重则导致其功能失效,给汽车的安全行驶造成严重影响。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国外对汽车的电磁兼容问题非常重视,很早就开始了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制订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汽车电子EMC标准体系及其应用情况,并就我国目前的汽车电子EMC标准和发展方向提出了见解,希望对完善国内汽车电子EMC标准体系有一定的益处。
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类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地区、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现国际上制定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化组织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地区标准主要是欧洲ECE法规和EEC指令。
国家性标准协会有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AE),德国邮电部(FTZ),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英国标准协会(BSI),日本民间干扰控制委员会(VCCI),上述标准协会的作用是与国际标准协调,并且制定各国家自己的标准。
国际上各大型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电磁兼容标准,如美国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德国大众、宝马、梅塞德斯-奔驰公司,法国的标致-雪铁龙公司等,其企业标准比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要严格很多,例如通常国际标准对于汽车抗扰度的要求通常为24V/m,而一些汽车公司则规定为100V/m—200V/m。
汽车电磁兼容国标

汽车电磁兼容国标
汽车电磁兼容(EMC)的国际标准通常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等组织制定。
常见的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包括:
1.ISO 11452系列标准:这一系列标准覆盖了车辆和其零部件在
电磁环境中的性能测试,包括耐受电磁干扰、发射电磁干扰等方面。
2.CISPR 25:由国际特种委员会电磁兼容(CISPR)制定,涵盖了
车辆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包括车辆的发射和抗扰度。
3.SAE J1113系列标准:由SAE International制定,包括一系列
有关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标准,涵盖了从电子设备到整个车辆的范围。
请注意,这些标准的版本和适用范围可能随时间而变化,而且可能有新的标准发布。
因此,在寻找最新的国标时,建议查阅最新版本的标准文档或咨询相关的标准制定组织。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极大地促进了各类电气、电子和信息设备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对于今天的汽车产业,应用电子技术的程度已成为提升汽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自动变速系统、制动系统、调节系统以及行驶系统中,对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随着汽车电气设备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内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
同时,汽车上的电子设备和器件,特别是半导体逻辑器件对电磁干扰十分敏感,经常发生汽车内部电子设备相互干扰的情况。
当电磁干扰发生时,轻则导致受干扰的敏感电子设备功能发生降级,重则导致其功能失效,给汽车的安全行驶造成严重影响。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国外对汽车的电磁兼容问题非常重视,很早就开始了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制订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汽车电子EMC标准体系及其应用情况,并就我国目前的汽车电子EMC标准和发展方向提出了见解,希望对完善国内汽车电子EMC标准体系有一定的益处。
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类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地区、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现国际上制定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化组织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地区标准主要是欧洲ECE法规和EEC指令。
国家性标准协会有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AE),德国邮电部(FTZ),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英国标准协会(BSI),日本民间干扰控制委员会(VCCI),上述标准协会的作用是与国际标准协调,并且制定各国家自己的标准。
国际上各大型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电磁兼容标准,如美国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德国大众、宝马、梅塞德斯-奔驰公司,法国的标致-雪铁龙公司等,其企业标准比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要严格很多,例如通常国际标准对于汽车抗扰度的要求通常为24V/m,而一些汽车公司则规定为100V/m—200V/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定义
一般干扰源: 例如:发动机、雨刮电动机、冷却风扇电动机、发电机、各种电 机、电子燃油喷射控制器、中央门锁控制器、各种电子模块、信 号线缆、安全气囊控制器、倒车雷达/影像系统、GPS、巡航系统 等等
汽车电气设备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照明与信号装置、仪表装置、刮水器与洗 涤器、起动系统及点火系统等组成。 第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 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例如电 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 自动变速器、电子动力转向等,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 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它们包括汽车 信息系统(行车电脑)、导航系统、汽车音响及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设 备等。
五、技术要求
车辆抗电磁干扰
五、技术要求
ESAs (Electrical/Electronic Subassembly)电气/电子
五、技术要求
电气/电子部件电磁干扰
五、技术要求
电子/电气零部件宽带电磁 辐射参考限值
五、技术要求
电子/电气零部件窄带电 磁辐射参考限值
五、技术要求
电气/电子部件的抗干扰
三、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本法规适用于由车辆制造厂提供的L、M、N 及O 类车辆(此后均用车辆 来表示)的电磁兼容性能并适用于打算在车辆上安装的元件或单个电气/电子技 术单元。
四、电磁兼容技术分类
Automotive EMC 汽车电磁兼容
Vehicle EMC 整车电磁兼容
ESAs EMC ESA部件抗电磁兼 容
汽车电磁兼容法规介绍
产品准备室 2016年6月
1
目录
一、前言 一 、 EMS系统概述 二、定义 三、适用范围 四、电磁兼容技术分类 五、技术要求 六、测试方法
2
一、前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先进电子技术应用到汽车工业领域,并逐渐 形成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已成为提高汽车技术 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种电子电器产品已占汽车总成本 40%,甚至更多, 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便派生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门新 兴技术——汽车电磁兼容技术 汽车电磁兼容技术涉及整车对外的辐射干扰防治,车内的传导、 耦合、辐射干扰的防治技术,汽车电子部件的抗干扰技术,整车的 抗辐射干扰技术,各种电子电器部件的相互兼容技术,整车与环境 电磁兼容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标准化 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设备所产 生的电磁干扰会给汽车本身装备的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它电子产品的 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保证诸如ABS、发动机燃油电子控 制等系统和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可靠工作,就必须重视对电磁兼容 技术的研究和设计,为了避免互相干扰,车辆必须具有优良的电磁 兼容性能。
测试时车辆状态:1、发动机应该在正常的运行温度下运行并且变速器置于空挡
六、测试方法
附录4 检测车辆产生的宽带电磁干扰的方法
测试目的:该试验用来检测火花点火系统发出的宽带辐射。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应该符合国际无线电干扰协会(CISPR)的序号为16—1(93)的公告的有关要 求。 应该借助于半峰值探测器来检测本附录中的宽带电磁干扰,或者使用峰值探测器,应 根据火花脉冲重复频率使用适当的校正因子。
四、电磁兼容技术分类
EMC 电磁兼容
EMI 电磁干扰
EMS 抗电磁干扰
四、电磁兼容技术分类
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抗扰(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六、测试方法
Vehicle EMC 车辆电磁兼容
radiated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车辆宽带辐射
radiated narrowband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车辆窄带辐射
immunity to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车辆抗电磁干扰
二、定义
电气/电子系统 指一个电气和/或电子设备或带有关电路的一套设备。作为车辆 的一部分并且不进行单独认证。(车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进行型 式认证的) 电气/电子部件(ESA) 是指具有一项或多项指定功能,作为车辆部件的一个电气和/或电 子设备及设备包含相关连接线路。根据制造厂或其授权代表的要求, ESA 可以作为“元件”或“单独技术单元(STU)”进行认证。
五、技术要求
五、技术要求
车辆电磁干扰
五、技术要求
车辆宽带电磁辐射参考限值:
车辆与检测天线间距离:10m
五、技术要求
车辆宽带电磁辐射参考限值:
车辆与检测天线间距离:3m
五、技术要求
车辆窄带电磁辐射参考限值:
车辆与检测天线间距离:10m
五、技术要求
车辆窄带电磁辐射参考限值:
车辆与检测天线间距离:3m
二、定义
电磁兼容性能: 指在电磁环境下,车辆或元件或单个电气/电子技术单元正常工 作而不引入不相容的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干扰: 指可能对车辆或元件或单个电气/电子技术单元的性能造成不良影 响的电磁现象。电磁干扰可能是电磁噪声或者对传播介质本身的改变 抗电磁干扰性能: 是指车辆元件或单个电气/电子单元存在规定的电磁干扰的情况 下,保持良好工作性能的能力。电磁干扰包括来自车辆内部或外部的 不受欢迎的无线电频率信号、医疗装置发射的频带辐射。
二、定义
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定义: 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定义:车辆或零部件或独立技术单元在其电 磁环境中能令人满意的工作,又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造成不应有的 电磁干扰的能力。即在汽车及其周围的空间中,在一定的时间内(运 行的时间),在可用的频谱资源条件下,汽车本身及其周围的用电设 备可以共存不致引起降级。 电磁环境: 是指存在于一个指定位置的电磁现象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