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02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ppt

七.道路红线宽度及横断面的形式
• 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其他用地的分界 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 线。(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 单幅路:也称为一块板,指车行道上不 设分割带,以路面划线标志组织交通, 或虽不做划线标志,但机动车在中间行 驶,非机动车在两侧靠右行驶。
• 优点:占地少,投资省,机动车,非机动车高 峰小时错峰时路面利用率高。
三.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
• 城市有大量的交通吸引点,吸引的车辆和行人 交通错综复杂。
• 城市大部分交通的流动路线和流量经常变化、 不稳定。
• 城市道路上的交通运输工具类型多、速度不一。 • 人流和车流以及车流和车流交叉多,相互干扰大。 • 城市道路交通需要大量的附属设施和交通管理设
施。
四.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 缺点:车种混杂,不安全。 • 适用情况:用地困难,拆迁量大或双向交通量
不均匀的路段以及车流量不大,出入口较多的 生活性道路。
• 双幅路:也称为两块板,指在车行道中间设置分 车带分隔对向机动车流,将车行道一分为二。
• 优点:解决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
• 缺点:机动车外侧行驶非机动车时,仍属混 行;当交通量双向不均匀系数较大时,这种 断面车辆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 当车到宽度不够时,超车易发生交通事故。
–垂直式:车辆垂直于通行道的方向停放。单 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最多,用地比较紧凑, 但停车带占地较宽,进出车位时需要倒车一 次,因而要求通道至少有两个车道宽。
• 两者是同步形成的,城市的形成必包含城市 交通的因素,一般先有过境交通,再沿交通 线形成城市。
• 现代交通发展的历史:
• 利用天然河湖水系,开凿一定数量的运河。(产 业革命初期)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幻灯片PPT

2021/5/13
14
4.3各种场站布置形式简介
1、中间站
小城市比较多见,多是客货合一,横列式布 置。
2021/5/13
15
➢ 客货对侧布置,适合货运量大且用地 受限的情况
2021/5/13
16
➢ 货城同侧,客对侧,适合工业货运大,职 工多的情况
2021/5/13
17
2、客运站的位置选择
➢ 服务对象为旅客,布局原则是要方便旅客,位 置适中,靠近市中心,中小城市可在城区边缘。
概念: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空间(其他城市、乡村)进 行联系的各种交通运输的总称。
➢ 交通工具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
各种对外交工具的比较
运输方式 运价低 速度快 运载量 连续性 灵活性
大好强
铁路 2
2
2
1
2
备注
公路 4
3
5
2
1 短途高速可高于
铁路
航空 5
1
4
3
3
内河 3
5
3
5
4 运价可低于铁路13源自4、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
4.1铁路线路与城市的关系 ➢铁路线路选择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铁路应从城市边缘通过 不应包围或分割城市 4.2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
铁路场站的数量和位置与城市的性质、规模、 地形、总体布局、铁路方向等因素有关 ➢场站的数量与形式 ▪大城市可布置数个场站,均匀布置,组成枢纽 站 ▪大城市可布置专业场站 ▪小城市可布置客货混合站
一般在市区外围; (3)不为本市服务的中转站应在郊区接近编组站和
联运点;
(4)危险性或有有碍卫生的货运站设在市郊。
➢减少干扰,便利生产生活
城市道路设计第二章PPT课件

计等。
施工图设计
根据详细设计要求,绘 制施工图纸,明确各项
施工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市商业街改造项目,重点考虑 人行交通和景观设计,提升商业
氛围。
案例二
某市快速路建设项目,强调交通疏 导和土地开发,优化区域交通结构。
案例三
某市地铁接驳道路项目,结合地铁 建设,完善公交和步行系统,提高 交通可达性。
近代城市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 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道 路设计开始注重交通效率 和舒适性。
现代城市道路
现代城市道路设计更加注 重环保、可持续发展和人 行道的规划等方面,强调 绿色出行和人性化设计。
02
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素
道路线形设计
直线段设计
直线段是道路的基本组成 部分,设计时应考虑车辆 行驶的安全、舒适和经济 性。
舒适原则
城市道路设计应注重行车的舒 适性,合理控制车速、减少噪 音和振动,提高道路使用的舒 适度。
绿色原则
城市道路设计应注重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材 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城市道路设计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城市道路
古代城市的道路设计主要 基于实用性和安全性,如 罗马帝国的道路网和中国 的驿道。
交叉口信号灯设计
根据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合理设置信号灯,控制交通流,提高交叉 口的安全性。
道路排水设计
雨水排放设计
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放,防止路面积水。
污水排放设计
对于城市道路,应考虑污水的收集和排放,以保护环境。
道路交通设施设计
交通标志标线设计
通过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线设计,提供 清晰明确的交通信息,指导驾驶者安 全行驶。
施工图设计
根据详细设计要求,绘 制施工图纸,明确各项
施工要求。
城市道路设计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市商业街改造项目,重点考虑 人行交通和景观设计,提升商业
氛围。
案例二
某市快速路建设项目,强调交通疏 导和土地开发,优化区域交通结构。
案例三
某市地铁接驳道路项目,结合地铁 建设,完善公交和步行系统,提高 交通可达性。
近代城市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 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道 路设计开始注重交通效率 和舒适性。
现代城市道路
现代城市道路设计更加注 重环保、可持续发展和人 行道的规划等方面,强调 绿色出行和人性化设计。
02
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素
道路线形设计
直线段设计
直线段是道路的基本组成 部分,设计时应考虑车辆 行驶的安全、舒适和经济 性。
舒适原则
城市道路设计应注重行车的舒 适性,合理控制车速、减少噪 音和振动,提高道路使用的舒 适度。
绿色原则
城市道路设计应注重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采用生态友好的材 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城市道路设计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城市道路
古代城市的道路设计主要 基于实用性和安全性,如 罗马帝国的道路网和中国 的驿道。
交叉口信号灯设计
根据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合理设置信号灯,控制交通流,提高交叉 口的安全性。
道路排水设计
雨水排放设计
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放,防止路面积水。
污水排放设计
对于城市道路,应考虑污水的收集和排放,以保护环境。
道路交通设施设计
交通标志标线设计
通过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线设计,提供 清晰明确的交通信息,指导驾驶者安 全行驶。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ppt课件

❖ 一站枢纽 ❖ 十字枢纽 ❖ 三角形枢纽 ❖ 顺列式枢纽 ❖ 环形枢纽 ❖ 尽端式枢纽
二 城市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之2:公路
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公路与城市的联结方式
1. 公路从城市外围通过 2. 公路远离城镇 3. 公路与市中心区相切 4. 外环路 5. 多条环路 6. 结合功能分区
公路站场的位置选择
铁路站场数量的确定和位置的选择 3 货运站
数量: 小城市1个,大城市多个 位置:302页图7-3-8
●按其性质分设于服务区内
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站,伸入市区 专业性货站,市区外围 中转货运业务为主的货站,郊区 危险品或有碍卫生的货运站,郊区,设防护带
●与城市货运干道联系
●与编组站之间有便捷的联系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三 现代交通的构成
现
按空间分布 对外交通
对内交通
代
轨道交通 机动车交通
城
道路交通 非机动车交通
市
按运输方式
水上交通 步行交通 空中交通
货运 为主
客运 为主
车道 宽度 宽
稍窄
行人 数量 少
多
两旁布置 要求
避免布置吸引 大量人流的建筑
为生活服务的 公共建筑停车场
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区别
1)交通性道路主要解决城市中各用地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
其特点是:行车速度快,车流量大,交通性质以货运为主, 车道宽,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要符合高速行车的要求,道路两 侧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二 城市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之2:公路
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公路与城市的联结方式
1. 公路从城市外围通过 2. 公路远离城镇 3. 公路与市中心区相切 4. 外环路 5. 多条环路 6. 结合功能分区
公路站场的位置选择
铁路站场数量的确定和位置的选择 3 货运站
数量: 小城市1个,大城市多个 位置:302页图7-3-8
●按其性质分设于服务区内
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站,伸入市区 专业性货站,市区外围 中转货运业务为主的货站,郊区 危险品或有碍卫生的货运站,郊区,设防护带
●与城市货运干道联系
●与编组站之间有便捷的联系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三 现代交通的构成
现
按空间分布 对外交通
对内交通
代
轨道交通 机动车交通
城
道路交通 非机动车交通
市
按运输方式
水上交通 步行交通 空中交通
货运 为主
客运 为主
车道 宽度 宽
稍窄
行人 数量 少
多
两旁布置 要求
避免布置吸引 大量人流的建筑
为生活服务的 公共建筑停车场
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区别
1)交通性道路主要解决城市中各用地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
其特点是:行车速度快,车流量大,交通性质以货运为主, 车道宽,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要符合高速行车的要求,道路两 侧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1)、车辆停车与发车方式
前进式停、后退式发;
后退式停、前进式发;
前进式停、前进式发;
2)、车辆停放方式
平行式、垂直式、斜置式(30度、45度、60度)
3)、停车指标
露天停车场
25~30平方米/小车位
室内车库
30~35平方米/小车位
路边停车带
16~20平方米/小车位
自行车
1.5~2.0平方米/辆
混合交通 400
辆/小时.车道
多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
中央车道 1.00、第二条 0.80~0.89、
第三条 0.65~0.78
自行车道
800~1000 辆/条.小时
人行道
1800~2可1编0辑0课件人PP次T /米.小时
13
2、道路宽度的确定
a .车道宽度:车道数×每条车道宽度(3.0~4.0米)
路缘高度:10~20厘米
可编辑课件PPT
15
3、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与组合
a . 形式
一块板:混合式
两块板:分向式
三块板:分车式
四块板:分车分向式
b . 选择依据
道路性质
交通特征
用地条件
管线综合
远近结合
可编辑课件PPT
16
三、道路平面设计
1、道路平曲线(园曲线+缓和曲线)
园曲线最小半径:保证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不横向滑移、不
倾覆;
包括: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小半径
设超高的推荐半径
设超高的极限最小半径
机动车的受力情况
平直路段基本受力:牵引动力、阻力(空气阻力、地面摩阻力)、
( 重力、地面支撑力)等。
弯道路段:基本受力+离心力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精讲PPT)

运输方式 运价低 速度快 运载量 连续性 灵活性 大 好 强 2 2 2 1 2 铁 路 公 路 航 空 内 河 海 洋 4 5 3 1 3 1 5 4 5 4 3 1 2 3 5 4 1 3 4 5 运价可低于铁路 备注
短途高速可高于 铁路
2、城市与对外交通的紧密联系
1)城市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兴衰 ----石家庄由于正太铁路、京汉铁路交汇而发展 ----河南朱仙镇的兴衰 原为我国四大名镇,联系 淮河与中原的水陆枢纽,明末清初20万人,超过 开封、洛阳。但是,京汉、陇海铁路建成后,加 上河流阻塞,沦为小村。
R中明黄 居住用地
C大红
M熟褐 W紫色 T中灰 S白 U赭石 D草绿 E淡绿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 其他用地
E1淡蓝 水域
G中草绿 绿地
三、公路交通规划
1、公路交通的特点和现状
1)汽车运输的特点 机动灵活 可以直接运输到用户门口 装卸方便 短途速度较快 2)我国公路建设现状 以北京和各省会城市为中心,形成全国性的公路网 国道 各省域内,各城市间形成区域性公路网 省道 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形成基本骨架 ,2000年达到1万公里以上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过境交通的布置: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对景、借景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 直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管线综合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廊坊由于京津高速公路而发展
2)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变小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 ----信息的传播
短途高速可高于 铁路
2、城市与对外交通的紧密联系
1)城市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兴衰 ----石家庄由于正太铁路、京汉铁路交汇而发展 ----河南朱仙镇的兴衰 原为我国四大名镇,联系 淮河与中原的水陆枢纽,明末清初20万人,超过 开封、洛阳。但是,京汉、陇海铁路建成后,加 上河流阻塞,沦为小村。
R中明黄 居住用地
C大红
M熟褐 W紫色 T中灰 S白 U赭石 D草绿 E淡绿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 其他用地
E1淡蓝 水域
G中草绿 绿地
三、公路交通规划
1、公路交通的特点和现状
1)汽车运输的特点 机动灵活 可以直接运输到用户门口 装卸方便 短途速度较快 2)我国公路建设现状 以北京和各省会城市为中心,形成全国性的公路网 国道 各省域内,各城市间形成区域性公路网 省道 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形成基本骨架 ,2000年达到1万公里以上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过境交通的布置: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对景、借景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 直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管线综合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廊坊由于京津高速公路而发展
2)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发展而变小 ----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 ----信息的传播
城市规划7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53页PPT

44
二.港口布置与工业区布局的关系 港口与工业的布置类型包括岛港、内港。 岛港的布置形式是以外围为港区,内部是工业(以
及生活居住等其他设施),即港区包围工业的方式。
45
内港的布置则相反, 是以外部的工业用地包 围中心的挖人式港池, 形成了工业包围港区的 方式。
46
三.岸线的分配
深水岸线 中深水岸线 浅水岸线
城市道路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
公路将主要连接各城镇、乡村和工矿的郊外道路称为 公路; 城市道路主要承担城市各功能分区内和各功能分区之 间交通的道路。
28
一、公路线路的布置 1.穿越式:公路等级较低、通过城市的车流入境比例较
大时。这一布置型式由于分割城市,故只适用于小城 市。
29
2.绕行式:当城市规模较大或公路等级较高及入城交通 量少时,则宜采用绕行式布置型式,可离开城市布置 公路,用入城道路联系城市道路。
50
51
52
13
二.客运站的位置选择(位置,数量,与城市交通关系,站前广场)
1.客运站的位置 通过式:通过能力较大;难以深入城市,旅客距离车站
较远; 尽头式:通行能力受限;易深入市区,能布置到市中心
边缘,方便旅客。 混合式:优缺点介于两者之间,适宜于有大量长途、市
郊列车始发、终到的车站。
14
中小城市位于市区边缘,选择通过式形式; 大城市则位于市中心边缘,采用混合式或尽头式布置, 客运站距市中心2~3km内比较便利。
11
1)客站、货场对侧,客站和城市同侧 适用情况: 将铁路运输量大、职工人数少的工业
企业有组织地安排在货场同侧;而将城市市区的主要 部分仍布置在客站一边。
12
2)客站、货场对侧,货场和城市同侧 适用情况:当工业企业货运量与职工人数都比较大时, 也可采取将城市市区主要部分设在货场同侧,而将客 站设在对侧。
二.港口布置与工业区布局的关系 港口与工业的布置类型包括岛港、内港。 岛港的布置形式是以外围为港区,内部是工业(以
及生活居住等其他设施),即港区包围工业的方式。
45
内港的布置则相反, 是以外部的工业用地包 围中心的挖人式港池, 形成了工业包围港区的 方式。
46
三.岸线的分配
深水岸线 中深水岸线 浅水岸线
城市道路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
公路将主要连接各城镇、乡村和工矿的郊外道路称为 公路; 城市道路主要承担城市各功能分区内和各功能分区之 间交通的道路。
28
一、公路线路的布置 1.穿越式:公路等级较低、通过城市的车流入境比例较
大时。这一布置型式由于分割城市,故只适用于小城 市。
29
2.绕行式:当城市规模较大或公路等级较高及入城交通 量少时,则宜采用绕行式布置型式,可离开城市布置 公路,用入城道路联系城市道路。
50
51
52
13
二.客运站的位置选择(位置,数量,与城市交通关系,站前广场)
1.客运站的位置 通过式:通过能力较大;难以深入城市,旅客距离车站
较远; 尽头式:通行能力受限;易深入市区,能布置到市中心
边缘,方便旅客。 混合式:优缺点介于两者之间,适宜于有大量长途、市
郊列车始发、终到的车站。
14
中小城市位于市区边缘,选择通过式形式; 大城市则位于市中心边缘,采用混合式或尽头式布置, 客运站距市中心2~3km内比较便利。
11
1)客站、货场对侧,客站和城市同侧 适用情况: 将铁路运输量大、职工人数少的工业
企业有组织地安排在货场同侧;而将城市市区的主要 部分仍布置在客站一边。
12
2)客站、货场对侧,货场和城市同侧 适用情况:当工业企业货运量与职工人数都比较大时, 也可采取将城市市区主要部分设在货场同侧,而将客 站设在对侧。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市 道 路
(3)交通工具不同,对道路的要求也不同
交
(4)应提高通行能力
通 特
(5)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组成部分
征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
路系统
(二)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四)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三)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1. 道路宽度 (1)路幅宽度 (2)道路宽度
2.道路断面组织型式 A 一块板式 B 二块板式 C 三块板式 D四块板式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四、停车场布置
停车场的分布应根据不同
(一)停车场分类
类型的车辆的要求分别考
配公车((二短建共1停停停))时停停车车车对停间车车场场场外车停场场的的的交场泊为 在位服通分的的居道置务设布露分住路半选施布天区外径择附与停或独近车位企立场置务••服并地事机自或选在于一3半务不虑外车位的的业段0动行停在停择市0般2径半得位停道。的5单为0车车0在市m车中地0:径大数车路%5位社公公城中%。m库心区为于~约位的会的共共~市心7;地不52占应出01上内停停00外和%0区应~0城占入%的部车 车围 分1。m大不口市 全0。机停场 场靠 区0。于得附全 部动车m服 的近 中大部 停近,车场城 心停 车。和市 地其车 位自对 区行
城市各种管道一般沿道路敷设,当几种管道平行附设 时,管道之间应保证一定的距离,有利施工。道路纵坡设 计应配合重力管的纵坡要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
(一)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
(二)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 1.改善旧城道路系统首先要和城市用地布局同时考虑 2.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
• 1、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主干路外,其它道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 2、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
过境道路 生活性道路 旅游性道路 公共汽车专用路 交通性道路 工业区道路 自行车专用路 步行专用路
• 3、交通系统分类
–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 – 货运、客运(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通) – 公共交通系统 大巴、中巴、出租、地铁 (轻轨)
– 定义
城市道路用地的界线
与道路的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的关系、街景设计 的要求有关 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 分隔带 不同于建筑红线
– 红线宽度
快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的宽度
– 配景
• • • •
城市道路景观中对主景起衬托作用、创造环境气 氛的视觉对象
山形 水面 绿地 雕塑
在景观构图中形成背景轮廓线 在景观环境中作为借景对象 成片的绿地和花卉作为景观环境的背景 在街道景观环境中起呼应、点缀作用
• 2、城市道路景观的组织设计方法
是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 道路坡度
• 机动车最大坡度 • 非机动车坡度 3% 2%
• 4、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设计
– 交叉口交通分析 –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 • • • 渠化交通和导流布置 左转弯车辆组织 环形交叉口 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其它方法
• 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 – – – –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立体交叉的组成 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 立体交叉的净空 立体交叉的间距
– – – –
4000辆/小时以上
4.5米—5米
立交尺寸 300—500米 交叉与交织 交织距离 150—200米 交织一次,观察交通标志 300—500米 间距1—1.5公里
五、城市广场和停车场
• 1、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人流、车流停留的静态场地和枢纽点,是城 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布局的中心之一, 是反映城市面貌的重要地区。
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基本原则
– 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
• 联系各功能用地 • 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交通体系 • 路网间距
主干路 600—1000米,次干路 300—500米, 支 路 200—300米
• 道路密度
道路线密度 主干路:中心区≥4公里/平方公里,一般2.0~3.3 道路面密度 国标:8—15%,国外:20%以上
第六讲
城市道路广场规划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道路规划 ★ 城市交通规划 ★ 城市广场规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于学文
1
一、城市道路交通概述
• 1、城市道路交通概念
– 道路与交通
• 城市道路的功能
– – – – 城市内部的交通载体 城市四大功能之一 城市的骨架 城市避难的场所
• 交通 车流、人流、物流 • 各国汽车保有量和普及率的比较
•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 管线综合 –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 2、城市道路系统基本形式
– 方格网式
棋盘格式 唐长安、纽约
– 方向性好、建筑容易布置
– 放射式
– 放射环形 – 自由式 – 混合式
华盛顿
– 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 – 锐角地区不易建设、方向性差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 – – – –
公共活动广场 集散广场 商业广场 交通广场 纪念广场
• 2、停车场库
– 停车场的布置 – 机动车停车位的确定
公共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六、城市交通规划
• 1、城市交通调查
– 交通量调查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础
人均自行车占用面积是公交的10倍
• 交通量调查的对象
机动车、自行车、人行
• 交通流量调查分析
• 2、公共交通规划
– 公共交通的种类
公共汽车、中巴、出租汽车、地下铁道(轻轨)
– 各类交通工具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 2、公共交通规划
– 公交系统规划
根据出行调查的分析进行规划 – 满足市民出行要求 – 提高服务面积,使流量均匀 – 开辟直通线路,减少换乘次数 – 线路平均长度 中小城市的直径、大城市的半径
东京、北京 青岛 成都
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 人车分行系统
• 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 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四、城市道路设计
• 1、城市道路红线
– 概念 单位时间(小时、日)内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 双向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流量 – 典型区域、典型时间进行调查 – 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 交通量的种类分布 – 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分布
– 交通出行调查
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优化交通
• 人流、车流、物流 • 出行目的 • 交通预测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 红线宽度的确定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性质、流量、形式
• 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
– 公交场站规划
• 公交车场 • 公交枢纽站
– 地下铁道规划 – 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七、城市道路景观规划
• 1、城市道路景观组成要素
– 主景
• • • •
城市道路景观中起主导作用的视觉对象
山景 比较独特的山峰、山上的建筑物(亭、台、楼、阁、塔) 水景 独具特色的水面及水中的岛屿、岛上的建筑物等 树木 古树名木,比较突出的绿化群 建筑物 文物建筑、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