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区别概述
热轧与冷轧的区别

热轧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
冷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
热轧板强度相对较低,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
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
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
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
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热轧,顾名思义,轧件的温度高,因此变形抗力小,可以实现大的变形量。
以钢板的轧制为例,一般连铸坯厚度在230mm左右,而经过粗轧和精轧,最终厚度为1~20mm。
同时,由于钢板的宽厚比小,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低,不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以控制凸度为主。
对于组织有要求的,一般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来控制带钢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冷轧,一般在开轧前是没有加热工序的。
但是,由于带钢厚度小,很容易出现板形问题。
而且,冷轧后为成品,因此,为了控制带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了很多很繁琐的工艺。
冷轧的生产线长,设备多,工艺复杂。
随着用户对带钢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轧机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统、板形控制手段相对热轧要多。
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的优缺点

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的优缺点热轧和冷轧都是型钢或钢板成型的工序,它们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钢的轧制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
1.热轧,顾名思义,轧件的温度高,因此变形抗力小,可以实现大的变形量。
以钢板的轧制为例,一般连铸坯厚度在230mm左右,而经过粗轧和精轧,最终厚度为1~20mm。
同时,由于钢板的宽厚比小,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低,不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以控制凸度为主。
对于组织有要求的,一般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来控制带钢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2.冷轧,一般在开轧前是没有加热工序的。
但是,由于带钢厚度小,很容易出现板形问题。
而且,冷轧后为成品,因此,为了控制带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了很多很繁琐的工艺。
冷轧的生产线长,设备多,工艺复杂。
随着用户对带钢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轧机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统、板形控制手段相对热轧要多。
而且,轧辊和带钢的温度也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控制指标。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
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
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
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
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简单点说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的做工工艺区别1.热轧用连铸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粗轧料经切头、尾、再进入精轧机,实施计算机控制轧制,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计算机控制冷却速率)和卷取机卷取、成为直发卷。
直发卷的头、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厚度、宽度精度较差,边部常存在浪形、折边、塔形等缺陷。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冷轧的定义是再结晶下的轧制,但一般理解为使用常温轧制材料的轧制.铝冷轧分为板轧和箔轧.厚度在0.15~以上的称为板,0.15~以下的称为箔.欧美多采用3~6台连续式轧机作为冷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进行加热,所以不存在热轧常出现的麻点和氧化铁皮等缺陷,表面质量好、光洁度高。
而且冷轧产品的尺寸精度高,产品的性能和组织能满足一些特殊的使用要求,如电磁性能、深冲性能等。
规格:厚度为0.2-4mm,宽度为600-2 000mm,钢板长度为1 200-6 000mm。
牌号:Q195A-Q235A、Q195AF-Q235AF、Q295A(B)-Q345 A(B);SPCC、SPCD、SPCE、ST12-15;DC01-06性能:主要采用低碳钢牌号,要求具有良好的冷弯和焊接性能,以及一定的冲压性能。
应用领域冷轧板带用途很广,如汽车制造、电气产品、机车车辆、航空、精密仪表、食品罐头等。
冷轧薄钢板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板的简称,也称冷轧板,俗称冷板,有时会被误写成冷扎板。
冷板是由普通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经过进一步冷轧制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
由于在常温下轧制,不产生氧化铁皮,因此,冷板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再加之退火处理,其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都优于热轧薄钢板,在许多领域里,特别是家电制造领域,已逐渐用它取代热轧薄钢板。
适用牌号:Q195、Q215、Q235、Q275;SPCC(日本牌号);ST12(德国牌号)符号:1、Q—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点(极限)的代号,它是“屈”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195、215、235、255、275—分别表示它们屈服点(极限)的数值,单位:兆帕MPa(N/mm2);由于Q235钢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在普通碳素结构钢中属最好,能较好地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所以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2、S-钢(Steel)、P-板(Plate)、C-冷轧(cold)、第四位C-普通级(common)。
冷轧钢板与热轧钢板性能的区别

冷轧钢板与热轧钢板性能的区别热轧,顾名思义,轧件的温度高,因此变形抗力小,可以实现大的变形量。
以钢板的轧制为例,一般连铸坯厚度在230mm左右,而经过粗轧和精轧,最终厚度为1~20mm。
同时,由于钢板的宽厚比小,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低,不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以控制凸度为主。
对于组织有要求的,一般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来控制带钢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冷轧,一般在开轧前是没有加热工序的。
但是,由于带钢厚度小,很容易出现板形问题。
而且,冷轧后为成品,因此,为了控制带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了很多很繁琐的工艺。
冷轧的生产线长,设备多,工艺复杂。
随着用户对带钢尺寸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要求的提高,冷轧机组的控制模型、l1和l2系统、板形控制手段相对热轧要多。
而且,轧辊和带钢的温度也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控制指标。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
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
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
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
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区别:简单点说1、冷轧板表面有一定的光泽度手确摸起来比较光滑,类似于那种用来喝水的很常见的钢水杯。
2、热轧板如未经酸洗处理,则与市场上很多普通钢板的表面相类似,生了锈的表面为红色,没生锈的表面为紫黑色(氧化铁皮)。
冷轧板与热轧板的性能优点在于:1、精度更高,冷轧带钢厚度差不超过0.01~0.03mm。
2、尺寸更薄,冷轧最薄可轧制0.001mm的钢带;热轧现在最薄可达到0.78mm。
3、表面质量更优越,冷轧钢板甚至可以生产出镜面表面;而热轧板的表面则有氧化铁皮,麻点等缺陷。
不锈钢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不锈钢热轧和冷轧的区别热轧和冷轧都是型钢或钢板成型的工序,它们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钢的轧制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
一.热轧优点: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
缺点:1.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
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
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2.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残余应力也越大。
残余应力虽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对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
如对变形、稳定性、抗疲劳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利的作用。
二.冷轧是指在常温下,经过冷拉、冷弯、冷拔等冷加工把钢板或钢带加工成各种型式的钢材。
优点: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
缺点:1.虽然成型过程中没有经过热态塑性压缩,但截面内仍然存在残余应力,对钢材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产生影响;2.冷轧型钢样式一般为开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转刚度较低。
在受弯时容易出现扭转,受压时容易出现弯扭屈曲,抗扭性能较差;3.冷轧成型钢壁厚较小,在板件衔接的转角处又没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载的能力弱。
三.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区别是:1.冷轧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
2.热轧型钢和冷轧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
冷轧与热轧的区别

冷轧与热轧的区别热轧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
冷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
冷轧产品主要分为热轧酸洗、轧硬卷、普通冷轧、镀锌(电镀锌、耐指纹、热镀锌)、镀铝锌、电镀锡、彩涂、电工钢(矽钢片)等。
热轧板强度相对较低,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
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
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
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
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热轧,顾名思义,轧件的温度高,因此变形抗力小,可以实现大的变形量。
以钢板的轧制为例,一般连铸坯厚度在230mm左右,而经过粗轧和精轧,最终厚度为1~20mm。
同时,由于钢板的宽厚比小,尺寸精度要求相对低,不容易出现板形问题,以控制凸度为主。
对于组织有要求的,一般通过控轧控冷来实现,即控制精轧的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曲温度来控制带钢的微观组织和机械性能。
冷轧,一般在开轧前是没有加热工序的。
但是,由于带钢厚度小,很容易出现板形问题。
而且,冷轧后为成品,因此,为了控制带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采用了很多很繁琐的工艺。
热轧钢与冷轧钢区别【详解】

热轧和冷轧都是钢板或型材成型的工序,它们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钢的轧制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通常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等尺寸精密的钢材。
常见钢材冷热轧情况:线材:直径5.5-40毫米,盘卷状,全是热轧材。
经过冷拔后就属于冷拔材。
圆钢:除了尺寸精密的光亮材以外一般都是热轧,也有锻材(表面有锻造痕迹)。
带钢:热轧冷轧都有,冷轧材一般较薄。
钢板:冷轧板一般较薄,比如汽车用板;热轧中厚板较多,有与冷轧类似厚度的,外观明显不同。
角钢:全是热轧。
钢管:焊接热轧和冷拔都有。
槽钢及H型钢:热轧。
钢筋:热轧材。
热轧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
热轧的终止温度一般为800~900℃,之后一般在空气中冷却,因而热轧状态相当于正火处理。
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
热轧状态交货的钢材,由于高温的缘故,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铁皮,因而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可露天存放。
但这层氧化铁皮也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要用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冷轧生产。
优点: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
缺点:1.虽然成型过程中没有经过热态塑性压缩,但截面内仍然存在残余应力,对钢材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产生影响;2.冷轧型钢样式一般为开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转刚度较低。
在受弯时容易出现扭转,受压时容易出现弯扭屈曲,抗扭性能较差;3.冷轧成型钢壁厚较小,在板件衔接的转角处又没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载的能力弱。
冷轧冷轧,是指在常温下,用轧辊的压力挤压钢材,改变钢材形状的轧制方法。
尽管加工过程也会使钢板升温,但仍然称为冷轧。
具体一点说,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压力加工,其成品为轧硬卷。
冷轧钢板和热轧钢板的区别

冷轧钢板和热轧钢板的区别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1) 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
热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热轧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
3)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
4) 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热轧: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相近5)不电镀的热扎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板.1、热连轧钢板产品简介:热连轧钢板、带产品,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
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由于热连轧钢板产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及良好的可焊接性等优良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桥梁、建筑、机械、压力容器等制造行业。
随着热轧尺寸精度、板形、表面质量等控制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新产品的不断问世,热连轧钢板、带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在市场上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一般说明热连轧钢板产品,钢种规格品种繁多,用途广泛,从一般的工程结构至汽车、桥梁、船舶、锅炉压力容器等制造,都得到大量使用。
各种不同用途,对钢板的材质性能、表面质量及尺寸、外形精度等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对热轧钢板产品的品种、材质、特性及其用途有所了解,才能做到经济、合理利用。
2、力学性能考虑要点力学性能名词术语(1)力学性能:钢板的力学性能式指钢板在受力作用下所显示与弹性或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区别热轧钢板含碳量可比冷轧钢板略高些。
在成份相持不大的情况下密度是一样的。
但如果成份相差悬殊,如不锈钢不论冷轧、热轧钢板密度都在7.9g/cm3左右。
具体还要看成份,热轧钢板只是延展性更好,钢材同样受到压力作用。
热轧钢板分为结构钢、低碳钢、焊瓶钢,接着再根据各种钢材查找你所需要的钢材,在查特定的钢材的密度和成分。
热轧钢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
冷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
热轧钢板强度相对较低,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
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的生产工艺不同。
热轧钢板是在高温下轧制而成,冷轧是在常温下炸至。
一般来说,冷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强度,热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延性。
冷轧的一般厚度比较小,热轧的可以有较大的厚度。
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外观、尺寸精度均优于热轧板,且其产品厚度右轧薄至0.18mm左右,因此比较受欢迎。
对于产品的验收,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1) 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
热轧钢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热轧钢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
3)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钢板,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
4) 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
热轧钢板: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5)不电镀的热扎钢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钢板。
热轧卷板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
热轧板卷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由于热连轧钢板产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及良好的可焊接性等优良性能,因而北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桥梁、建筑、机械、压力容器等制造行业。
随着热轧尺寸精度、板形、表面质量等控制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新产品的不断问世,热连轧钢板、带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在市场上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产品分类热连轧钢板产品包括钢带(卷)及有其剪切而成的钢板。
而钢带(卷)可以分为直发卷及精整卷(分卷、平整卷及纵切卷)。
主要产品热连轧按其材质、性能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合金钢。
按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冷成型用钢、结构钢、汽车结构钢、耐腐蚀结构用钢、机械结构用钢、焊接气瓶及压力容器用钢、管线用钢等。
热轧板卷生产工艺热镀锌热轧板机组采用的是改良森吉米尔法退火工艺,原料是热轧酸洗板卷,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热轧酸洗板卷→开卷→切头尾→焊接→入口活套→改良森吉米尔法卧式退火炉→热镀锌→镀后冷却→锌层测厚仪→光整拉矫→钝化处理→检查台→静电涂油→卷取→称重打包→成品入库。
热轧板脱锌的主要原因(1)基板表面残留杂质颗粒,在浸入锌锅前未被除去,影响了锌层的附着。
(2)基板上附有氧化铁层,证明在退火炉内基板没有被完全还原成镀锌需要的海绵状纯铁。
(3)合金层中Al含量较少,没有生成合理的、对锌层附着性起决定作用的Fe2Al5合金层,或者这层合金层被过度生长的铁锌合金层破坏。
基于上述分析认为,为解决锌层脱落问题,应当从提高基板表面清洁度、确保退火炉内气氛控制、保证基板完全还原和调整锌液成分温度等几方面人手,提高热镀锌热轧板的产品质量。
冷轧钢板和热轧钢板的区别热轧板与冷轧板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1) 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
热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热轧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3)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4) 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热轧: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相近5)不电镀的热扎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板.6)热轧板强度相对较低,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7)热轧钢板分为厚板(厚度大于4mm)和薄板(厚度为0.35~4mm)两种;冷轧钢板只有薄板(厚度为0.2~4mm)一种。
1、热连轧钢板产品简介:热连轧钢板、带产品,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
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由于热连轧钢板产品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及良好的可焊接性等优良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桥梁、建筑、机械、压力容器等制造行业。
随着热轧尺寸精度、板形、表面质量等控制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新产品的不断问世,热连轧钢板、带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在市场上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一般说明热连轧钢板产品,钢种规格品种繁多,用途广泛,从一般的工程结构至汽车、桥梁、船舶、锅炉压力容器等制造,都得到大量使用。
各种不同用途,对钢板的材质性能、表面质量及尺寸、外形精度等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对热轧钢板产品的品种、材质、特性及其用途有所了解,才能做到经济、合理利用。
2、力学性能考虑要点力学性能名词术语(1)力学性能:钢板的力学性能式指钢板在受力作用下所显示与弹性或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应变关系的性能。
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及冲击吸收功是表示热轧钢板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
其大小表示钢材抵抗各种作用的能力的大小,是评定钢板材料质量的主要判据,也是钢板制件设计时选材和进行强度计算的主要依据。
(2)力学性能实验:测定热轧钢板力学性能的实验主要有拉伸试验及冲击试验等。
(3)屈服强度: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负荷不增加或开始有所降低而试样仍能继续伸长(变形)时的应力。
钢材的屈服强度愈低,产生永久变形所需的力愈小,即愈容易成形加工。
(4)抗拉强度: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当材料所受的外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时,将会发生破裂,因此,钢板材料的抗拉强度愈大,则表示它愈能承受大的外应力而不断裂。
(5)伸长率:试样在拉断后,其标距部分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
伸长率的比数愈大,则表示材料在受力破坏前可以经受永久变形的性能(塑性)愈好;反之则塑性愈差。
(6)冲击功(冲击吸收功):冲击试验时,规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冲击力一次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冲击功的大小,表示金属材料对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
冲击功愈高,则材料抗突然脆断的能力愈强。
热连轧钢板产品的选用1)力学性能与可成形性及使用性能的关系要使钢板获得所需的形状,必须使其永久变形,所采取的工艺可以是局部或整体弯曲、深冲、张拉或这些成型方法的组合。
(1)薄钢板的屈服强度表示出成形后的可成形性和强度,对普通碳素钢板的成形,屈服点值过高,常常有可能发生过大的回弹、成形时容易破断,磨具磨损快以及由于塑性不良而出现缺陷。
然而材料的屈服点小于140Mpa时,又可能经受不住成形过程中施加的应力,对用于较复杂或复杂成形加工或冲压加工的钢板,通常要求具有比较低的屈服强度值,而且屈服比值愈小,由钢板的成形性能愈好。
(2)中厚板的冷态可成形性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伸长率有直接关系。
屈服强度值愈低,产生永久变形所需的应力愈小;伸长率值愈高,高的延展性可以允许承受大的变形量而不致断裂。
(3)对用于建筑结构、桥梁及机械结构件的钢板,为防止构件断裂,要求钢板材料具有特点的抗拉强度,而为防止构件变形,又要求钢板材料具有一定的屈服强度,因此对这类用途的钢材都要求规定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的最小值或范围值。
(4)对用于承受冲击负荷变形,例如船舶、桥梁、石油、天然气管线用钢板,为防止其使用中发生脆性断裂,又要求其具有一定足够高的冲击韧性-冲击功值。
2)钢板品种类别的选用.热连轧钢板产品包括带(卷)及由其剪切而成的钢板。
而钢带(卷)又可分为直发卷及精整卷(分卷,平整分卷及纵切带卷)。
由于直发卷未经重卷,未切除钢带头尾尺寸变化部分并且未经矫直和平整,因此直发卷带有舌头和鱼尾,并且容易发生头尾厚度、宽度不均,边部浪形,折边、塔形以及开卷后出现折皱(腰折)等缺陷,因此对钢板的表面质量,板形要求比较高的用途而言,不宜选用热轧直发卷,而应选用经过精整线重卷、平整的平整卷。
热轧,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
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带卷,冷却后的钢带卷,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经过不同的精整作业线(平整、矫直、横切或纵切、检验、称重、包装及标志等)加工而成为钢板、平整卷及纵切钢带产品。
冷轧: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
轧硬卷可作为热镀锌厂的原料,因为热镀锌机组均设置有退火线。
轧硬卷重一般在6~13.5吨,钢卷在常温下,对热轧酸洗卷进行连续轧制。
内径为610mm。
产品特点:因为没有经过退火处理,其硬度很高(HRB大于90),机械加工性能极差,只能进行简单的有方向性的小于90度的折弯加工(垂直于卷取方向)。
****名词解释就是上面那个啦,简单点儿来说,一块钢坯在加热后(就是电视里那种烧的红红的发烫的钢块)精过几道轧制,再切边,矫正成为钢板,这种叫热轧。
冷轧,是在热轧板卷的基础上加工轧制出来的,一般来讲是热轧---酸洗---冷轧这样的加工过程。
冷轧是在常温状态下由热轧板加工而成,虽然在加工过程因为轧制也会使钢板升温,尽管如此还是叫冷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