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艺术作品赏析
平面广告设计作品赏析

60
和平 鸽子是国际和平的形象,怎样以中国心表 现主题呢?靳氏的家人共同参与设计。各自绘画 和平鸽子,深信世上每个家庭都爱和平,这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
香港设计师靳棣强作品
61
国际舞蹈节 以彩笔绘成如蝶似押者的 形象,表现舞蹈的美感,一 张推广演出的 海报,深藏着 庄周梦蝶的道家思想。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3/23/2
022 8:07:40 AM08:07:402022/3/23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3/23/2
谢 谢 大 家 022 8:07 AM3/23/2022 8:07 AM22.3.2322.3.23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23-Mar-2223 March 202222.3.23
香港设计师靳棣强作品
62
“民俗博物馆50周年展”海报 韩国设计家作 品
63
第十七届米兰三年展海报“汉城” 韩国设计师作品
64
65
德国设计师作品
66
67
68
德国设计师作品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2.3. 2322.3. 23Wed nesday, March 23, 2022
14
深思——反对破坏公共建筑 福斯.黑格曼
15
SOLARIS小说
16
第一届大学生摄影节
17
自然与艺术展
18
法国AIX 第50届国际音乐节
19
今日南非书展
20
纬线45度音乐、戏剧、舞蹈节(法国)
21
因特网上的当代艺术
芬兰邮政博物馆
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岗特兰堡作品赏析--《书籍》
14
岗特兰堡作品赏析--《土豆》
15
西摩·切瓦斯特
• 西摩•切瓦斯特是 美国观念形象设 计的代表人物之 一,他的设计理 念及其设计作品 所取得的成就, 对当代平面设计 界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切瓦斯 特是除德国的岗 特•兰堡、日本的 福田繁雄之外的 现代世界平面设 计大师之一。
《1945年的胜利》
• 《京王百货宣传 海报》--1975年
11
《福田繁雄招贴 • 《UCC咖啡馆》海
展》--1987年
报—1984年
12
岗特兰堡
• 岗特兰堡的艺术 植根于他的民族 文化,包豪斯思 想是他的艺术根 基,土豆文化是 他的灵魂,60年 代西方的学 潮则 奠定了他视觉设 计的革命性。兰 堡被成为当代世 界最杰出的视觉 诗人,他以其丰 富的阅历,超群 的智慧和卓越的 想象力,不断地 更新和塑造自己 的设计风格。
19
3
陈幼坚设计中国元素的茶馆
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计到茶 具的选用,都堪称是陈幼坚设计艺术精髓
4
陈幼坚作品赏析
蓝月亮品牌标志 LOGO设计
• 竹叶青品牌标 志LOGO设计
5
• 香港国际机场标
国家大剧院LOGO 志LOGO设计 设计
6
靳埭强
靳埭强,男,1942年 生于广东番禺。中国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 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 的专业精神,他认为 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 是好的设计,最好的 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 适合产品的设计。
设计观:一、企业就是品牌 二、设计要了解市场 三、融合中西的设计理念
四、未来的设计在大陆 五、设计是为他人度身订做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布鲁克曼

system,Zurichairport,late 1970 ) ? 20世纪70年代,瑞士联邦铁路视觉传达系统 (Swiss Federal Railways,SBB) ? 1967-1988 年为IBM的顾问 ? 1996年8月 去世
8邦铁路视觉传达系统都有很高的功能性和简单易懂的特性是他设计哲学的最好范例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hermes打字机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瑞士汽车俱乐部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苏黎世音乐厅演唱会海报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1955年作品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苏黎世音乐厅海报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苏黎世音乐厅海报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作品赏析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osefmllerbrockmann视觉传达系统谢谢
人物简介
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 Josef Müller-Brockmann )
优秀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优秀平面设计作品赏析::1注:作品简洁大气,层次感分明,纯粹运用明暗的交织创造了一幅雄鹰的图案。
但是这给人的感觉不是翱翔天际的空中霸王,却有一种寻觅归处的悲壮感。
:2注:这一栋奇幻的楼栋很难配色,有黑白能增添它的神秘感和降,下端简便的点犹如中国的墨画一般,慢慢散去,给人分在空间消失的感觉,而黑白的计又突出了中部的光临,使整团的中部碎而不断。
10/ 1:3注:这些图案都是纯粹用黑白的线条勾勒出来的,它们生的纯粹,给人无限遐想,它们随遇而安,你可以将它们运用到很多地方,却不会显得突然与浮躁,因为黑白是很随和,和任何场景、色彩都能相配。
它们是极致,包容一切。
:4注:亚历山大?麦昆的设计往往溶合两极的元素,如传统与时尚,力与柔弱。
这款黑白购物袋可简约而不简单,采用大热的骷头印花最是时尚的甜心,搭配色链条肩带,朋克风很是流行:510/ 2注:这是一部波兰电影史上最辉煌的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的波兰差点遭受亡国之痛。
在看起来玄妙的神秘海报中,表达了设计师对国家前途的憧憬,对现实命运的无奈。
那些对蔷薇温文尔雅的伤感、匪夷所思的详细,表现海报的精神,恰到好处的提现了一种无限的、史诗般的宏伟观念和理想。
:6注:这只手平如图A中的书被手握住,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在空中投下投影,营造出了一种失重的间感。
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图中有了力量的设计理念上的手只有笔,这支笔将书的一空间向整幅画面的三维空间转化自然而有力。
:710/ 3注:作者追求的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
通过元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
我们在感知这些画面不动的式样时,又感受到了一种运动的倾向性的张力。
图中密密麻麻的人头让人感觉压抑,人群似乎在有远而近的蠕动,并有向纸边涌出的运动趋势。
这种“不动之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8:没有拘泥于电灯泡的状,用色块的大小间隔制造出激情奔放的火焰这些火焰好像在跳舞,要像在逃离着。
强烈的觉冲击,给人以心理暗示启迪着人们渴望光:910/ 4注:用英文字母完成的一幅作品,只是简单的用了点颜色,就让人产生无比的想象空间。
平面设计大师霍尔格·马蒂斯-作品赏析

除此之外,马蒂斯还是 个极富热情的老师,他 担任了德国柏林艺术大 学(HDK)视觉传达系 教授,拥有一个很大的 教授工作室。他把坐在 工作室里,目不暇接地 看着那些试验艺术作品, 当成一种愉快的经历。 他经常组织学生在工作 室里开展设计讨论,在 平时的教学传授过程中, 特别强调图形设计中创 意的重要性,也特别注 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鼓励学生不断运用 新的元素,展开新的联 想。
马蒂斯的大部分作品主题 都与戏剧和音乐有关,其 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和各 种奇妙的形式组合,给海 报作品打上了深深的个性 风格烙印。他用海报作品 向人们展示图形、文字和 音乐、戏剧之间的协调默 契,创作没有固定的思维 模式,他知道如何合理组 织图形中的元素,从而产 生丰富的内容和视觉张力。 马蒂斯善于利用各种各样 的媒体和手段丰富自己的 作品,他总希望通过自己 的艺术创作能使自己不觉 得无聊,使工作变得充满 乐趣。
在这里,马蒂斯很好地利用 了材质肌理的特征,使得纸 材料在画面中简单生动,还 有一定的情趣性,显示出丰 富的肌理效果,让海报有了 新的语言和生命。马蒂斯创 造的立体海报画面简洁,能 够很伟大的创意, 但至少在我之前没有人做过 如此的尝试”。在平面中表 达立体效果的方法可能很多 设计师有过尝试,而通过合 理改变平面中的材质肌理状 态达到真实的立体效果马蒂 斯首创了这个先例。
从马蒂斯作品使用最多的三种 手法:借代类比、异质同构以 及肌理转换,可以看出他十分 注重图形中一些细节问题的处 理,反对一切模棱两可的没有 内涵的作品,并注重事物之间 的关联性。各视觉元素之间通 过关联组合很好地揭示出作品 的主题和内容,其中借代手法 主要体现出了画面的趣味性, 趣味效果能够带给观众一种视 觉享受。而异质同构的表现手 法能够将两个不同属性的事物 结合组成一个全新的形象,给 人以丰富的联想。合理地利用 材质肌理转换增强了海报作品 的可塑性,特别是通过改变材 质肌理状态取得了新颖巧妙的 离奇效果。
田中一光作品赏析

获奖:
• 曾获得沙 国际海报 双年展银 奖、 • 东京ADC (广告联 盟)优秀 奖。
简介
作品带有的个性
优雅、素净和 单纯,富有一 定的表现主义 色彩
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视 觉语言,以及鲜明的个性
现代设计观念 揉和到日本传统 艺术中
设计语言简洁洗 练、意境清新、 形式优美
在融合东西方 传统美学观念 与东西方文化特 征之间,有独到 的思路与手法
在日本设计界掀起了一场 对传统精神的再创造运动
作品赏析
《日本舞蹈》
田中一光在创作中格外注意视觉元素的表意功能,以脸作为表现对象.画面以 方块等分,用几何性等分的形状,按理说是机械的、理性的,而田中在处理时 却把代表眼睛的两个半圆同时向内侧倾斜,这一斜就产生了表情,形成满脸微 笑的动的造型。嘴的大小两个圆稍微一错,就不仅与眼部的表情统一起 来, 而且使眼部的半圆形和嘴的半圆弧形的统一节奏有一个装饰音。长久地凝视这 张脸,仿佛真能聆听到佳人的莺莺细语。
田中一光作品赏析
学生:聂世俊 学号:5203013025
日本"国宝级"平面设计师田中一光
历史:
• 1950年毕 于日本京都美术 学院,后与人合 作创办日本设计 中心 • 1960年成 该中心的艺术指 导 • 1963年成立 了田中一光 设计工作室
身份:
• 日本卓有成 就的平面设 计家田中一 光是日本设 计协会、 AGI(国际平 面设计协会) 成员
《第五回产经观世能》
从空间构成图式上看,色彩造型在先生的作 品中,已经成为一个有力的视觉符号,一个 表现各种内在情绪的机会。是写实的还是抽 象的,是复杂的还是单纯的 于此已不重要, 设计家关切的是一种对内在的生命精神无言 的洞察力和不可名状的直觉。极力于要在设 计的语言尺度允许范围内运用各种造型因素 去达到对于一种完 整的精神性世界的显现。 不断强化和反复出现的二次元的结构样式, 也使作品获得了一种极为单纯大方富有量感 和沉思意味的视觉效果,让观者感觉到一种 堂堂正正洋洋大观的情绪。
国内外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二、(9)靳埭强作品赏析——《自在》
“一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 格”。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自在》系列,行云流水般的水墨元素与表达 主题的物体共同出现在画面中,其画面元素安排风格各异,或行云流水, 或憨态可掬,或自由自在,或木讷若拙,无不契合“行”、“坐”、 “睡”、“吃”、“玩”等生命之真谛,给人以气韵生动之感。
一、(6)陈幼坚作品赏析——香港 品牌标志 LOGO设计
“香港品牌”更新后的形象标志保留了原来的飞龙图案,但看起来更富现代 感。带有神话色彩,充满力量的飞龙,把这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动力和时代气息 结合起来,并巧妙地嵌进了香港英文名称的缩写“香港”。 由飞龙延伸出来的蓝,绿彩带,分别代表蓝天绿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红 色彩带则勾划出狮子山山脊线,象征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彩带飘逸 灵动,代表香港人应变灵活。而缤纷的色彩则代表这个城市多元化,富活力。这 套新的形象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完成。
一.(4)福田繁雄《UCC咖啡馆》 海报 1984年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 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主 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互回转展开 的动态意味的手法,称之为"放射状图底反转"。
一.(5)福田繁雄1986年作品展 海报
国内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一、(1)陈幼坚作品赏析——上海 外滩美术馆LOGO(标志)
陈幼坚设计公司(ACDC)为美术馆设计之标识字体,以Rockbund Art Museum的简写RAM组成,利用简洁的线条反映美术馆简约、充满空间感的 建筑特色;标识的设计稳重之余亦不失亲切感,体现美术馆与城市及生 活互动的特色。其现代简约的风格不论映衬旧建筑,或是与当代艺术一 同展示都表现出和谐与大气。 标识设计亦配合美术馆作为永久文化机构的属性,其中性的风格令 标识历久常新。RAM简写的A字特意镂空,令字体的线条更简约之余,亦 反映美术馆宽阔的空间,以及David Chipperfield所创造的建筑风格。
大广赛平面作品赏析2012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作 品 名:“发”系列:《馨香篇》《山巅篇》《果林篇》 作 者:许亮 周柳娑 杨丽 指导老师:涂志初 范汉成 学 院:湖北美术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作 品 名:芦芽山海报招贴设计 作 者:纪群 指导老师:刘岩 刘佳 学 院:大庆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作 品 名:蒙娜丽莎 作 者:张姚 指导老师:李彦彬 侯志刚 学 院: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作 品 名:早起篇 作 者:张强 指导老师:倪鹏飞 学 院: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作 品 名:WE ARE LOVE NESCAFE 作 者:邝耀源 招凤钰 指导老师:苏建明 学 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作 品 名:1 MOMENT, 1 NESCAFE 作 者:杨晓杰 张骏 指导老师:刚强 学 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 代设计艺术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作 品 名:囧囧爱雀巢 作 者:郑玉婷 指导老师:周丹丹 学 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作 品 名:精彩每一刻 作 者:刘畅 帅静泉 指导老师:陆红阳 汤晓山 学 院: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作 品 名:熊猫篇 睡佛篇 作 者:何贯东 指导老师:宁大鹏 付志晴 学 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作 品 名:一天好开始 作 者:胡文茜 魏静雯 伍文通 学 院: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导入
4.作品四(“反对日本捕鲸”海报)
在大圆的下面压着一个小小 的鲸鱼,这与我们大脑中鲸的形 体概念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反差。 同时,大圆和小鲸两个构图元素 又在位置、大小、色彩和重心等 方面形成对比和对立之势,突出 了强势与弱势的反差。以强烈的 视觉刺激传达出一个呼声—— “日本,停止捕杀鲸鱼!”。
理论探究
形式美法则如下:
1、对称与平衡
(1)对称:形体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 为对称。 特点:他们是等量等形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 是具有良好稳定感的基本形式。
对称的形式: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回旋对称、反转对称、移动对称、 扩大对称。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4、 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一对辩证的矛盾关系,光统一而无变化会使作品流于简单、呆 板、单调与乏味;光变化而无统一则会使作品过于杂乱、琐碎。因此,在构成中 要求既统一又变化,既主题鲜明、基调一致,又变化丰富、具体鲜活。
理论探究
(1) 可以用一根直线、曲线或 折线把各种不同的形态不断地连 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轮廓就能 够得到统一。
项目训练
4.要点提示 (1)可以从摄影作品、书籍装帧、海报、平面广告、杂志封面、插画等方面 搜集作品。 (2)搜集的作品如果色彩、大小等不理想,要使用图形软件进行整理和优化。 (3)搜集作品的过程也是培养艺术观察力和敏感性的过程,要逐渐养成勤看、 勤想、勤动手、勤总结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艺术素养。
能力拓展
理论探究
(2)韵律: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加入某种情调和渐变趋 势,如加上数量、距离等排列处理,使组合形式富于有律动 感的变化美和旋律感,增强画面的魅力。给人带来精神上的 满足。
特点:韵律常伴与节奏同时出现, 通过有规则的重复变化,数比、 等比处理使之产生音乐诗歌般的 旋律感。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工作任务1
平面构成
基础篇 平面艺术作品赏析
内容
一、案例导入 二、理论探究 三、项目训练 四、能力拓展
案例导入 1.作品一(清人高奇峰的《双牛图》)
一、案例导入
这幅作品运用了平衡的形式美 法则,左侧的小麻雀与右侧的双牛 在形体大小上有较大差异,小,却用墨浓。墨 的浓淡使两者在重量感上形成了相 反的差异,正好抵消和平衡了两者 大小的差异。作品构图大胆,却不 失平衡效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 美学中的和谐之美。
案例导入
2.作品二(天津滨海图书馆中庭设计 )
滨海图书馆的中庭设计为 “书山”和“滨海之眼”造型。其 中,“书山”的造型是由一层层白 色的阶梯和真假图书交错重复,重 复中又自然地以波浪状辅开,使整 个空间充满了重复的节奏和变换的 韵律,既营造了一种音乐般的美感, 又体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队梯”的设计 内涵。
(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和不等形的力的平衡 状态。如均衡、适称。
特点:它没有对称的结构,但有平衡的重心。与对 称相比,平衡显得更为新鲜活泼、富于变化,体现了一种 动感的生命活力。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2、 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 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对称形式摄影作品
能力拓展
1.任务描述 搜集并分析体现形式美法则的平面艺术作品。 2.任务目标 通过搜集作品,丰富视野并学会运用形式美法则欣赏和分析作品,从而提高审美 情趣。
项目训练
3.任务要求 (1)从各类媒体中搜集运用形式美法则的平面艺术作品,然后进行分析,图片和 文字放在一个Word文档中,上交电子版。 (2)搜集的作品要求最少4个,而且分别运用了4种形式美法则。 (3)搜集的作品在运用形式美法则上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4)对作品的分析要准确、全面,分析内容包括:作品名称、有哪些构图元素、 运用何种形式美法则、具有什么特点、产生什么视觉效果、表达什么主题、如何设 计完成等等。
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 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 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进行艺术 加工,采用加入对比双方的近似形、过渡形或使对比双方 相互渗透等调和方法,来弱化对比性,达到调和的目的。
理论探究
近似元素组合在一起, 既有形 状的变化又有较多的共同性,使画 面达到了调和的目的。
特点:缺少对比设计会显得乏味,而对比过分强烈,也会使人眼花缭乱, 恰当的对比会给人带来美感。对比的内容主要有形象、大小、明暗、方向、肌理 等方面。如动--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等形成对比。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2)调和:对比的反面就是调和,调和的作用是使矛盾 着的双方趋于平衡,通过调和来协调双方的对比关系。
理论探究
(2)可以将不同形态的某些要素进行类同或接近的变化 ,使它们在局部形态、大小、色彩、肌理、位置等方面的 造型特性相一致,也可以达到统一的效果。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3)可以将不同形态的造型要素,按一定规律排列拼贴起来 形成另外一整体形态,从视觉上也达到了统一的效果。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项目训练
案例导入
3.作品三(“一带一路” 公益广告片《共创繁荣》 )
这个作品虽然是一个视频广告,但 从画面的构图来看,是采用分屏对仗的 方式,将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真实生活 场景分置在左右或上下两个部分,然后 运用统一的表现手法,把两部分连接为 一个完整统一的画面,传达出求同存异, 协同发展,共创繁荣的广告创意,非常 形象地宣传了“一带一路”对于开创我 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地区及 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意义。
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
对比双方在位置、色彩等方面相互渗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减小对 比的强度。
理论探究
3、 节奏与韵律 (1)节奏:同一要素在一定的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从而产生节奏感和运动感。 强调节奏感,会使构成的形式富于机械的美和力量的美。
特点:如果在构成中单纯地运用节奏,不加 入其它的组合方式,就容易产生单调感,使 人感到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