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名山县农村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研究1 精品

基于“3S”技术的名山县农村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研究1 精品
基于“3S”技术的名山县农村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研究1 精品

基于―3S‖技术的名山县农村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付成威

(指导教师:倪福全职称:教授)

摘要:饮用水水质与人类健康密不可分,不良的饮用水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健康风险评价是以风险度为评价标准,定量描述饮用水水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方法。本文以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为基础,以饮用水水水质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水质采样、水质检测、健康风险计算和GIS专题地图制作等步骤,对名山县41个检测的饮用水中铜、铁、六价铬、硝酸盐和氟化物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

1. 名山县41个检测点饮用水中,六价铬污染情况最严重,有97%的地点六价铬含量超标。硝酸盐污染情况其次,49%的地点六价铬含量超标。铁污染程度一般,13%的地点超过了标准。氟化物污染程度较低,2%的氟化物含量超标。41个监测点中,铜含量全部符合标准要求。

2.名山县的饮用水中,六价铬致癌风险的属于VI极高风险等级,铜非致癌健康危害等级为III级中风险,铁非致癌健康危害等级为II级中——低风险,六价铬非致癌健康危害等级为VI级极高风险,硝酸盐非致癌健康危害等级为IV级中——高风险,氟化物非致癌风险健康危害等级为IV级中——高风险。

3.名山县东南地区铁、铜风险较高;名山县东部地区硝酸盐风险较高;名山县南部氟化物风险较高。

关键词:名山县;水质;健康风险评价;GIS;

The health risk assessment for quali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 in Mingshan county based on “3s” technology

Special field: Agriculture hydraulic engineering Name: Fu Chengwei

Tutor: Ni Fuquan

Abstract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are inseparable, poor drinking water directly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Health risk assessment is a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for th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on human health based on risk degree evaluation criteria.In this paper, based on EPA health risk assessment model, we detected and evaluated hexavalent chromium copper iron nitrate and fluoride in drinking water at 41 detection in Mingshan by field surveys, water sampling, water quality testing, health risk calculations and GIS thematic map production. It turned out that:

1. In Mingshan 41 test points in drinking water, hexavalent chromium, the most serious pollution, 97% of the locations exceeded the hexavalent chromium content. Followed by nitrate pollution, 49% of the locations exceeded the hexavalent chromium

content. General degree in pollution of iron , is 13% more than the standard location.

Low level of fluoride pollution has exceeded 2% of the fluoride content. 41 monitoring points, the copper content in all standard requirements.

2. Mingshan drinking water, hexavalent chromium is carcinogenic risks of VI risk level, copper non-carcinogenic health hazard rating of risk level III, non-carcinogenic health hazard Iron II level in grade - low-risk, non-carcinogenic chromium VI level health hazard rating of high risk, non-carcinogenic health risks of nitrate levels in the IV class - high risk, fluoride and non-cancer health hazard rating of risk level IV Medium - high risk.

3. Risk of iron and copper in Southeastern of Mingshan is higher; Risk of nitrate in east of Mingshan is higher; Risk of fluoride in South of Mingshan is higher.

Key words: Mingshan; water quality; health risk assessment; GIS;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水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和人类生存的命脉,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然而,全球每六人中有一人不能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人类90%的癌症是由化学致癌物引起的[1],饮用不良水质导致的消化疾病、传染病、皮肤病、糖尿病、癌症、结石等多达50多种,世界上贫困地区80%的疾病是由饮水不安全引起的,每天约有2.5万人因此而死亡[2],全世界发展中国家1/3的城市人口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3]。在中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五十多种。要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安全的饮用水。

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迫切需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这件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70%以上居住在农村(包括镇)[4]。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东南多,西北少。北方大部分地区资源性缺水,南方部分地区季节性缺水。再加上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许多农村地区饮水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目前我国农村供水设施、规模普遍较小且简陋,仍以传统、落后的分散式供水

为主,自来水普及率低,供水水质低劣,管理落后。广大农村地区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有机物污染水、血吸虫等,造成全国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5],其中,1.9亿人饮水中有毒物质含量超标。因此,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农民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这个综合性政策文件,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6]。文件中讲到,我国要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文件为全面规划和实施―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近年来,健康风险评价正逐渐兴起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7-10]。健康风险评价是把水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其目的在于估计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化学或物理因子对人体、动物或生态系统造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大小。目前,健康风险评价主要用于评价各种气、液、固态物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影响,水质健康风险评价的主要特点是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把水环境污染和人们身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污染物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的风险。水质风险评价目的是在于估计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化学或物理因子对人体、动物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大小。全面开展农村水质健康风险评价十分必要,通过饮用水源水质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评价,可以直接得到以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表示的水源水质的综合结论。

1.2 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

1.2.1 选题目的

获得安全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让每个人都得到安全饮水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研究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为丰富农村饮水安全理论,指导农村饮水安全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项目选题目的是:

(1)深入理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

(2)探索―十二五‖期间,本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水质健康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如何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其它类似区域,探索―十二五‖民生水利发展方向,确保农村水质安全,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

(3)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等切身利益,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体现。

(4)密切党群、干群的关系,增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农村居民饮水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

1.2.2 选题意义

本项目的选题意义是:

(1) 构建适于本区农村饮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估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模式;

(2) 探索农村饮水水质健康风险的动态性、方向性和过程性;

(3) 揭示农村饮水水质健康风险的成因机制,为寻找避免和削减农村饮水水质健康风险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为强化农村饮水水质健康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促进农业生态水文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正确的科学决策依据。

(6) 对指导农村水源地的管理、饮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水质分级风险控制,促进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成果可以为四川―512‖汶川地震灾后变迁水源地的水质评价提供科学的示范,切实做到确保水质安全、人群健康,实现人水和谐。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健康风险评估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几个工业发达国家,尤以美国独领风骚。在短短20多年中,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20世纪的70~80年代初,萌芽阶段,风险评价内涵不甚明确,仅仅采取毒性鉴定的方法;80年代中,为风险评价体系建立的技术准备阶段;从1989年起,风险评价的科学体系基本形成,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水质健康风险评估正逐渐兴起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主要特点是以风险度作为评价指标,把水环境污染和人们身体健康联系起来,定量描述污染物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的风险。水质风险评估目的是在于估计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化学或物理因子对人体、动物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大小。全面开展农村水质健康风险评估十分必要,通过饮用水源水质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评估,可以直接得到以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表示的水源水质的综合结论,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主次及治理的优先顺序。

1.3.2 国外研究进展

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1976年首先公布的风险评价准则,被很多环境立法机构所接受,也引起了学术界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使风险评价的方法在各个方

面得到了应用和发展。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规范化程序,不同研究者的评价方法各有千秋。美国环保局制定和颁布了有关饮用水环境中地下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价与应用研究风险评价的一系列技术性文件、准则或指南等。当今,风险评价方法己被欧洲、美洲、亚洲等许多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所采用。现在,在国外很多国家健康风险评价已经上升为重要的跨学科间的一门学问,而且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数学模型为工具综合各学科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阶段,其成果亦越来越丰富。

Evens Emmanuel[11]等学者利用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了医院排放废水的微生物和污染物对地下水的影像情况。Said Muhammad[12]等学者在巴基斯坦北部利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饮用水水源地中砷元素对人体的健康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Derya Baytak[13]等学者在伊兹密尔对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季节变化性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Marie-Claude Besner[14]等学者建立了微生物对公众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评价了评价了抵押和负压状态下的微生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Syam S.Andra[15]等学者对烟草中特有的亚硝酸胺水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Christelle Legay[16]等学者通过研究特定地区的饮用水水质,研究了人体健康风险CBP的曝光的空间变异性。

1.3.3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的风险评价研究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近年来主要是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或在某个区域进行应用研究。属于适合我国的健康风险评价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有待更多的学者开拓创新。

钱家忠[17]等学者在2004年简要介绍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并根据某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实测资料,进行分析与评价。耿福明[18]等学者在2006年介绍了饮用水水源受到化学致癌物、放射性污染物以及非致癌性污染物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计算模型,并应用于某市受污染地下水水源的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分别计算出了各类污染物的风险度。王东红[19]等学者在2007年建立了1种可以应用于饮用水中有毒污染物的筛查和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应用此方法对北京市自来水厂进出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定性筛查到113种有毒有机污染物,并对其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挥发性有机物和酚类物质等62种污染物进行了定量分析,闰欣荣[20]等学者介绍了饮用水水源受到基因毒物质和躯体毒物质所致的健康危害的风险度计算模型,并应用于西安市饮用水源地饮水途径健康风险评价,分别计算出了各类污染物的风险度。倪福全[21]等学者在2009年基于GIS技术对四川盆地西缘农村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胡春华[22]等学者在2010年运用目前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环鄱阳湖区农村饮用水中重金属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

尽管健康风险评价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总体来说健康风险评价依然还是一门新生的科学,很多方面的应用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说美国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属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其很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并没有涉及到健康风险,一

部分考虑了健康风险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也仅仅只研究了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性物质引发癌症的风险。所以健康风险评价的普及应用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广和该领域学者的不限努力。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健康风险评价需要做的工作更多,政府和该领域研究机构及学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4 研究内容

以水土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探索该区农村水源水质健康风险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发生机制为目标,以协调人水关系达到人水和谐为主线,以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综合方法为指导,以系统分析为手段构建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应用研究等三个方面(图1-1)。

图1-1 主要研究内容

本项目具体研究内容有:

(1) 监测本区农村居民地表水源、地下水源水质,开展流行病的定性调查分析,确定主要污染物;

(2) 定量计算本区水质健康风险分布水平及动态变化特征,确定主要治理对象及其优先顺序;

(3) 应用GPS、GIS制作致癌物和非致癌物的健康风险专题地图;

(4) 探讨水质健康风险形成原因、发生条件、形成过程,为确定改水方案及风险管制提供科学依据。

(5) 厘清本区农村水质健康风险与原生环境及次生的农村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村水质健康风险的成因机制、水平和整治方法。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总体思路

基于对四川盆地西缘典型区-雅安市名山县的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全面检测、关键

的致癌物、非致癌物的筛选、来源识别、流行病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本区饮用地下水风险污染物筛选方法,形成四川盆地西缘典型区-雅安市名山县居民饮用水消费数据库及饮用地下水健康暴露评价方法,系统分析该区不同消费者经饮用水暴露水平、暴露特征、潜在风险及成因机制。

1.5.2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野外调研、水质检测、室内计算分析等综合研究手段进行科学研究。研究中将人体健康与水源地水土环境相结合,宏观环境与人体微观环境相结合,水土环境中元素的地球化学性与生物学特性相结合,人体病因研究与综合防治相结合,水土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环境地球化学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评估、预警与调控相结合,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分析的专业知识与GPS、GIS技术相结合,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分析的时间和空间分析相结合。

1.5.3 实施步骤

(1) 检测源水水质

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水系与饮水水源、饮水型疾病分布、供水工程类型及前期研究基础条件,确定检测村屯地下井泉水、地表坑塘水、集中式供水及池水源水.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应用美国YSI9500、GPS仪器检测源水水质中的水化学指标(PH、COD、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硫酸盐)、毒理学指标(铁、锰、氟化物、As、Hg、Cd、Cr、Pb、硝酸盐)、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总数)等和检测点的大地坐标。

(2) 对本区农村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物进行筛选和甄别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成果,依据检测的水质指标中致癌物和非致癌物的分布水平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筛选并甄别确定需要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的致癌物和非致癌物指标项目。

(3) 农村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定量评价及分析

应用美国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NAS)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源水水质中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健康风险定定量计算。

(4) 制作GIS专题图

在进行室内的数据分析前,首先收集研究区相关图件及数据、文字资料,利用ArcGIS将有关图件数字化,经过编辑、配准,使其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下(北京1984坐标系),利用GIS专题图层组织和存储空间数据,并将相关属性数据入库,添加必要的注记,如山川、河流、村庄等,建立起研究区基础空间数据库。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野外水土检测时,记录下检测点的大地坐标(GPS测量),以便在ArcGIS中根据监测点坐际自动生成采样点图层,与统一坐

标系统相匹配,减少因人工输入而带来的位置误差,并将采样点的水土监测数据与采样点图层属性表进行联接(图1-2)。

图1-2 基础数据库建库流程图

第二章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

2.1 农村饮水安全的概念

农村饮水安全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23],即: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相关标准,水量要满足人畜基本用水标准,水源要确保供水一定的百分率,取水要达到要求的方便程度。

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2004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卫生部、水利部在全国开展农村饮水安全调查。将农村饮用水安全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分成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

水质指标以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低于农村实施《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不安全。

水量以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常年水量不足的,属于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在我国,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划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安全饮用水量标准有所不同。安全饮用水水量标准从一区到五区分别是每人每天40、45、50、55、60升。基本安全饮用水量标准从一区到五区分别是每人每天20、25、30、35、40升。

用水方便程度为,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为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的为基本安全。多数居民需要远距离挑水或拉水,人力取水往返时间超过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即可认为用水方便

自来水质标准及水源保护区

自来水水质标准及水源保护区 为了保证人民健康,自来的水质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并且这一标准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面不断更新和提高,自来水的水质好坏不能凭眼看出,需要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分析检验,方可评《生活饮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对出厂水水质进行感官性状指标、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毒理学指标近20项分析,因此我司的供水水质完全能满足广大居民生活饮用。 水源的保证是安全供水的基础,我司在杨陆取水头部,根据2008年通过的《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规定设置水源保护区;其中: 1.一级保护区。规定以取水口上游一千米至下 游五百米,及其两岸背水坡堤脚外一百米范围内 的水域和陆域为一级保护区。 2.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二千米、 下延五百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 3.准保护区。二给保护区以处上溯二千米、下 延一千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准保护区。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体污染后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1.肠道传染;2.寄生虫病;3.引起急慢性中毒;

4.致癌作用等。 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1.饮用水中不得含有任何种类的病源微生物,如寄生虫、 幼虫、虫卵不得因饮水不洁而造成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2.饮水的化学组成对人有益无害,水中并没有含有适量 的地对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物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含量控制在安全阈值似内。 3.感观性状良好,生活饮用水水质应透明无色,无异臭、 异味、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自来水消毒原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目前我司采用的是氯消毒法,氯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主要是依靠水解后产生的次氯酸,次氯酸是分子量很小的细胞壁和细胞内部的酶发生作用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导致细菌糖代谢障碍死亡。 管网水七项指标标准 1.浊度≤3NTU,特殊情况不超过5NTU。 2.色度不得超过15度,并不得显观其它异色。

地表水水质检测

地表水水质检测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事业 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政府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客观公正的评估鉴别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 服务内容: ●土壤环境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 ●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监测评估; ●重点企业隐患排查 ●地表水水质检测 ●环境风险评估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 ●在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 VOCs减排及监测一站式解决方案 ●固体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 ●危险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 ●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 ●地表水水质检测 ●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 ●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分析

●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模型分析与评估 ●地球物理勘探 ●协助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相关法规、规范、政策、文件: (1)《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5-2000);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地表水水质工作内容: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标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河流水质检测 必测项目: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六价铬、总汞、总砷、镉、铅、铜、大肠菌群。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发布时间:11-01-20 来源:点击量:1856 字段选择:大中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指标、水质分级、标准限值、水质检验以及标准的监督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包括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分散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亦应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161 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铍卫生标准 GB11729 水源水中百菌清卫生标准 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级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为二级,其两极标准的限值见表1。 表1

3.3水质浓度超过二级标准限值的水源水,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GB5749规定,并取得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及主管部门批准。 4 标准的限值 4.1 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不应超过表1所规定的限值。 4.2 水源水中如含有表1中未列入的有害物质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5 水质检验 5.1 水质检验方法按GB5750执行。铍的检验方法按GB8161执行。百菌清的检验方法按GB1729执行。 5.2 不得根据一次瞬时检测值使用本标准。 5.3 已使用的水源或选择水源时,至少每季度采样一次作全分析检验。 6 标准的监督执行 6.1 本标准由城乡规划、设计和生活饮用水供水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主管部门、卫生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6.2 各级公安、规划、卫生、环保、水利与航运部门应结合各自职责,协同供水单位做好水源卫生防护区的保护工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水质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广祥、江运通。 本标准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负责解释。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物理性水质标准 感官物理性状指标:如温度色度臭味浑浊度透明度等 其他物理性水质指标:总固体悬浮行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等 ●化学性水质指标 一般化学性水质指标如:PH 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 ●有毒化学性水质指标: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 ●氧平衡指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需氧量等 1 浑浊度 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一般来说,水中的不溶解物质越多,浑浊度越高,但两者并没有固定的定量关系。气大小与不溶解物质的数量与浓度有关系,而且,还与这些不容颗粒物的颗粒尺寸,性状和折射指数有关。 浊度单位即在蒸馏水中含有1mg/L的SiO2称为一个浑浊度单位或1度。 散射浊度单位(NUT) 一种由一定浓度的硫酸肼[(NH2)SO4·H2SO4]和六甲基四胺[(CH2)6N4]混合而成的化合物,配制的浑浊液作为测定散射光强度的标准参考浑浊液。 2 色度 水的色度有真色和假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表色指包括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测定方法是铂钴标准比色法。先用氯铂酸钾(K2PtCl2)和氯化钴(CoCL.6H2O)配成与天然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系列,1L水中含有相当于1mg铂时所产生的颜色规定为1 度,已成为1 个真色单位。 3 固体(solids) 水中固体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发至干时所剩余的固体总量,也叫蒸发残渣。常用的蒸发温度为103-105°C,在此温度下烘干的残渣保留结晶水和部分吸着水,重碳酸盐转变为碳酸盐,而有机物挥发较少,这样所得的残渣总量为总固体,单位mg/L计。 水中固体按溶解性可分为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如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则滤液(包括溶解物质和部分胶体物质)在103-105°C下烘干后的残渣就是溶解固体残量也称“总可虑残渣”。过滤方法有石棉古氏坩埚法和孔径0.45μm的滤膜,两种方法的结果会有出入。 挥发行固体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600度)将水中经蒸发干燥后的固体灼烧而失去的质量,故也称“灼烧减重”。 4 电导 水中溶解盐类都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它们都有一定的导电能力。水的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来衡量。水中的溶解盐类越多,水中的离子数目也越多,水的电导也越高。比电导也称为电导率。它是指25摄氏度时长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水中的电导值。单位是mS/m或μS/cm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电阻率越大说明水中的溶解盐类越少。电阻率的单位是Ωcm 对于天然水,溶解固体浓度与电导有以下经验公式: TDS=(0.55-0.70)γ 式中TDS-水中溶解固体的量,mg/L γ-25°C时的电导率,μS/cm 5 总含盐量与离子平衡 水中所含各种溶解性矿物盐类的总量称为水的总含盐量,也称总矿化度.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价与公布方案

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价与公布方案 2002-10-15 1、水质月报发布范围 全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所有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含地下水,不包括备用水源)水质状况。 2、采样点位的布设 (1)河流: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处设置监测断面;同一河流有多个取水口,且取水口之间无污染源排放口,可在最上游100米处设置监测断面。 (2)湖、库:原则上按常规监测点位采样,但每个水源地的监测点位至少应在2个以上。 (3)地下水:在自来水厂的汇水区(加氯前)布设1点。 (4)采样深度:水面下0.5米处。 3、评价标准 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的Ⅲ类标准(见表1);地下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Ⅲ类标准(见表2)。 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Ⅲ类标准限值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表2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限值(部分项目) 单位:mg/L 序号项目标准值1pH值(无量纲) 6.5~8.5 2总硬度(以CaCO3计)≤450 3硫酸盐≤250 4氯化物(以Cl-计)≤250 5铁≤0.3 6锰≤0.1 7铜≤1.0 8锌≤1.0 9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0.002

4、采样时间 每月上旬采样一次。如遇异常情况,则必须加密采样一次,两次监测结果均报送总站。5、监测项目和频次 新颁布的地表水标准中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共29项,其中CODCr 适用于污染较重水体的评价,不纳入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评价,故总监测和评价项目28项;地下水标准中规定的监测项目为23项。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见表3。 10阴离子合成洗涤剂≤0.311高锰酸盐指数≤3.012硝酸盐(以N 计)≤2013亚硝酸盐(以N 计)≤0.0214氨氮(NH 3-N )≤0.215氟化物(以F-计)≤1.016氰化物≤0.0517汞≤0.00118砷≤0.0519硒≤0.0120镉≤0.0121铬(六价)≤0.0522铅 ≤0.0523 总大肠菌群(个/L) ≤3.0

生态风险评价案例(美国)

主要内容 一、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 二、生态风险评价一般过程及关键性问题 三、流域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案例) 四、健康风险评价一般过程及关键性问题 五、国内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介绍

案例 美国国家环保署(1994)EPA/630/R-94/009

主要工作 -问题提出阶段 ?流域概况 ?工作目标 ?评价终点与测定终点的选择?概念模型描述 ?制定分析计划

工作1 —流域概况调查 ?DB河流域位于俄亥俄州的中心地区,共流经7个县,主要由DB河、LD河及20几条小的支流组成,面积为1443 km2。 ?该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水资源主要用于灌溉农田以及市郊城镇生活、商业、工业使用。 ?流域内物种丰富。 ?该流域为国家级自然风景观光河之一。 ?自1986年以来,各河流河中贝类的种类明显下降。其中三条河流的动、植物栖息地质量下降,并且这三个地区鱼类指标也不能达到州标准。

?生态系统质量下降(水质和生物学)原因?已引起当地政府、州政府、联邦政府对此该流域的兴趣; ?该流域面临或可能面临的胁迫因子及其来源?目前正在实施的和将来要实施的管理措施会对水域生态系统的风险? ?此类型流域(小河流)问题在美国普遍存在;未来需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恢复生态系统或维持现有生态系统? ?DB河流域已有大量的数据。

工作2 —工作目标的制定 ?Darby河协会 ?当地政府办事处和官员(镇、城、县) ?俄亥俄州计划委员会、资源、环境 ?俄亥俄州州立大学 ?私人企业 ?农民 ?自然管理局 ?国家环境、地质、农业、资源●确定明确的风险 评价目标; ●在风险评价的范围、复杂程度上达成一致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1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园内水质监测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与监管,切实履行职责,推动全面解决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我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时提供技术支撑,保障饮用水安全。 二、监测范围 全国31个省(区、市)行政区域内338个地级以上城市、2862个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的所有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乡镇集 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由各省(区、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 三、监测实施安排 (一)2012年12月,对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约86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所有在用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 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监 测项目及推荐方法详见附表1),共61项,进行1次试监测,并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监测总站”)报送数据。

(二)2013年1月起,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约861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的所有在 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测,并向监测总站报送数据。 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任务原则上由 所在县级环境监测站承担,所在县级环境监测站不具备能力的监测指标,由所属地市级监测站承担或由所在县委托其他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完成。 (三)已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的地级以上城市、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若监测频次多于本方案的,可按本地区要求进行,但监测项目应与本方案一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前开展监测,并向监测总站报送数据。 (四)地级以上城市、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备用水源以及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方式、时间、频次等由各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自行确定,监测项目可参照本方案进行。 四、监测时间与频次要求 (一)地级以上城市 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每月上旬采样监测1次,由所在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监测站承担。如遇异常情况,则须加密监测。 (二)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 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的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采样监 测1次,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每半年采样监测1次。如遇异常情况,

水质与水污染标准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 填空题: 1、水的循环包括:和。 2、按水中杂质的尺寸,可以将杂质分为、、三种。 3、含磷物质存在形式:、、; 溶解性的磷:、、;悬浮性的磷:。 4、按处理程度污水处理分为:、、。 5、污水的最终出路:、、。 6、城市污水:包括以下四部分、、、。 7、污水复用分:、。 8、有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物:、、、、、 。 9、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指标可分为、、、四类。 10、通常采用、、、等水质指标来表示水质耗氧有机物的含量。 名词解释: 1、合流制 2、分流制 3、 BOD 4、 COD 5、 TOC 6、 TOD 7、总残渣、总固体或叫蒸发残渣

8、水体富营养化 ( eutrophication ) 的定义 9、水环境容量10、水体自净 问答题: 1、污水中含氮物质的分类及相互转换 2、什么是水体自净?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最有力的生态因素之一? 3、在研究水体污染问题时,为什么除毒物外,还要考虑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这两个问题?在进行水体自净的计算时,关于溶解氧一般是以夏季水体中不低于 4mg/L为根据的,但在北方严寒地区, 对于溶解氧的要求往往提高,这是什么原因? 4、进行水体污染的调查,主要应采取哪些步骤? 5、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有哪些危害? 6、 BOD 的缺点、意义? 7、什么是“水华”现象? 8、什么是“ 赤潮” 现象? 9、氧垂曲线的意义,使用时应主意哪些问题? 10、写出氧垂曲线的公式,并图示说明什么是氧垂点。 11、河水:最旱年最旱月平均时流量(保证率 95% )(水速为0.25m/s),生化需氧量

=3mg/L,亏氧量Da<10%,水温T=20,耗氧常数 ,复氧常数。 城市污水:最大流量,生化需氧量 =300mg/L,溶解氧DO=0。要求污 水排放口下游6km处溶解氧不小于4mg/L,生化学氧量 不大于 4mg/L ,确定此城市污水所 需处理的程度。你认为需采取怎样的处理方法才能满足要求? 12、求某种废水20度的一日生化需氧量和第一阶段最终生化需氧量,已知该水五日,20度生化需氧 量为200mg/L,此时。 13、某城市将温度为20,的废水排入最小流量为的河 流中。废水为200mg/L, 废水不含溶解氧,河水水温为15,河水为 1.0mg/L。混合后河水流速为3.2km/h, 15水中饱合溶解氧为10.2mg/L,排放口上游的河水中溶解氧浓度为饱合度的90%。20时, 。15.5—16时水中饱和溶解氧取 10.1mg/L。试求临界亏氧量发生的 时间、地点以及临界亏氧量的数值。 第二章水的处理方法概论

地表水水质标准

地表水水质标准

您的位置:首页>>法律法规>>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GB 3838-2002 代替GB 3838-88 GHZB 1-1999 批准日期2002-04-26 实施日期2002-06-01 目次 前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4 标准值 5 水质评价 6 水质监测 7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制 表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制 表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制 表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表5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分析方法 表6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分析方法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良好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标准项目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本标准项目共计109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 与GHZB 1—1999相比,本标准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增加了总氮一项指标,删除了基本要求和亚硝酸盐、非离子氨及凯氏氮三项指标,将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调整为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修订了pH、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铅、粪大肠菌群等七个项目的标准值,增加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40项。本标准删除了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按本标准对地表水各类水域进行监督管理。 于近海水域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根据水环境功能按本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近海水功能区水域根据使用功能按《海水水质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进行管理。 《地面水环境标准》(GB 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为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地面水环境标准》(GB 3838—83)和《地表水环境标准》(GHZB—199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4月26日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

全省供水水源地水质指数评价方法之浅析 1. 水质评级方法简述 水质评价就是根据水的用途,按照统一的水质标准(或准则),对水体进行水质定量和定性的评定,科学地说明该水体的质量等级的工作。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水质评价方法主要分为水质标准法和水质指数法两大类,此外还有生物和卫生学等方法。前者是按照预定的水质标准将水体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再评定水体水质,即水质符合哪一级的水质标准即为哪一级的水体。此法优点是评价方法简单,评价结果直观。缺点是当所考虑的要评价的水质参数并不完全符合同一等级的水质标准时,评价成果难免有时出现不符合水体客观实际的质量等级;后者是综合若干个水质参数进行模式计算,得出综合评价指数,以指数值的大小对水体所受的污染程度或原来质量状况进行分级,而后再评价水体水质。此法的优点是能从整体影响上反映水体的质量状况,还可以用来互相评比不同的水体质量,综合性和可比性强。缺点是确定和选用数学模式难。其中,往往有时所选择的参数未能反映水体水质的全貌,有时对污染物或水体中重要指标的权值评分计算时又存在着较大主观误差等。 水体作为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尤其是最珍贵的价值─为人类所饮用。因此,寻找一种较客观真实地反映饮用

水源质量的评价方法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2. 我省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法 随着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统一的需要,便于社会公众参与了解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由水利部水环境监测中心研制了一种采用水质指数法来描述和比较水资源质量用途的一种新的水质评价方法,现介绍如下: 2.1 评价标准 水质指数评价法,其水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主要依据是该水源地以供水质量为主要用途及其污染程度划分而确定的。评价标准紧紧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为基础,并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为依据,参照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统一进行综合调查,编制了比较符合供水水源地的现实需要和客观实际的综合评价标准和水质分级指数。其水质标准和分级指数见表1。 2.2 评价项目 为综合反映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将评价项目分为三类:⑴第一类为水源地易污染项目;⑵第二类为饮用水一般化学指标;⑶第三类为饮用水中毒性项目。 2.3 评价方法 评价时首先按上述三个项目分类,先计算各类中单项份指数值I L,并确定其相应分级指数;然后再作综合评价,

怀远县2019年度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采购需求

怀远县2019年度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采购需求 一、本次水源地水质监测服务。 二、监测频次 地表水1次/季度,4次/年;地下水1次/半年,2次/年。(季度第一月1-5号采样,每月12号前上报) 三、检测项目及断面点检测项目及频次 (一)地表水 地表水监测点位:淮河4个,荆涂大桥断面、一水厂取水口、新城区自来水水厂取水口及其上游1000米处;茨淮新河3个,唐集水厂水源地取水口、万福镇水厂取水口、白莲坡镇水厂取水口;芡河5个,兰桥水厂水源地、万福大桥断面、河溜镇水厂取水口、三水厂取水口、芡河大桥断面;涡河1个,涡河龙亢大桥断面;北淝河1个,褚集镇水厂取水口;怀洪新河2个,小集水厂水源地取水口、魏庄镇水厂取水口,共16个点位。 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异丙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硝基苯、二硝基苯、硝基氯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滴滴涕、林丹、阿特拉津、苯并芘、钼、钴、铍、硼、锑、镍、钡、钒、铊共33项),共61项,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共4次,其中6月份或7月份一次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109项全分析。另水质良好湖库2个监测点(万福大桥、芡河大桥),为2个监测项目(硫化物、石油类)共12次/年,1次/月,与怀远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同步采样。 (二)地下水

监测点位:分别为榴城镇1处、经开区1处、双桥集镇2处、常坟镇、龙亢镇、古城镇、包集镇、陈集乡、淝河乡、淝南乡、徐圩乡各1处地下水水源地,共12个点位。 监测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39项,半年监测1次,全年监测2次,其中榴城镇1处、经开区1处7月份做《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93项全分析。 四、供应商应具有独立采样能力、样品保存能力、现场测试能力、留样复测能力、全程序质量控制能力,所有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要求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和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科函【2012】1420号)文件执行,怀远县环境保护局要求对检测工作进行全程序质量控制,对可疑检测结果(如出现超标项目,以往检测中未检测出的项目检测出等)及时再测(再次采样分析时用多种方法比对检测,其中一水厂取水口、新城区自来水水厂取水口三水厂取水口3个断面要求全项目复测)并及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分析报告。检测能力最低满足饮用水源地水质检测项目61项、地下水常规39项(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除外)的能力要求,如有特殊原因需分包检测项目,需经怀远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同意并提供分包单位相应资质,同时满足1、条款对供应商资质的要求,分包项目仅限全分析中扩展项目。 五、所有采样及现场分析项目均由检测单位负责。在采样结束后10天内提供监测报告。 六、供应商可以在报送报价文件前向怀远县环境保护局咨询或现场勘察每个水源地的位置。 七、采购人仅对预成交供应商提供一次确认点位,如再需提供确认点位所发生的费用由供应商承担。

地表水水质评价

地表水水质评价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 作者简介:周怀东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为全面了解我国地表水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分析水污染程度、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我们从污染源评价、地表水化学特征、河流湖库现状水质、水质变化趋势、底质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以及供水水质评价等8个方面系统评价和分析了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 本次地表水水质评价以水利、环保等部门的大量监测资料为基础,并进行了补充监测,评价收集数据的规模是我国水水质评价中最大的一次。水化学特征分析选用2442个测站。现状水质评价测站数6981个,其中河流现状水质评价测站个数为5952个,湖泊水质评价测站个数为237个,水库水质评价测站为813个。水质变化趋势选用测站846个。底质污染评价对881个断面进行了取样分析。饮用水水源地评价个数1073,其中重点水源地评价个数467,评价有毒有机物水源地个数630。 本次水质评价体现了8个结合:点面源结合、污染成因与污染表征结合、天然与现状结合、水质水量结合、历史(趋势)与现状结合、常规项目与特定项目结合、水资源质量与功能使用结合、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分区结合。首次明晰了全国点面源贡献率、水功能区达标比例、底质污染状况、有毒有机物污染特征、供水水质合格比例等关系我国地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参数。本次评价完成了与先进国家在水质评价方法和内容上的全面接轨,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全面、真实地反映全国地表水水质状况的一次评价,对今后中国水资源管理保护及水质评价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一、污染源调查

乌鲁木齐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报告

乌鲁木齐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报告 (2018年11月) 一、监测情况 11月,乌鲁木齐市共监测了6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其中地下水饮用水源地5个,地表水饮用水源地1个。 1、监测点位 乌鲁木齐市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取样点位详见表1。表1 乌鲁木齐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明细表 2、监测项目 乌鲁木齐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详见表2。 表2 乌鲁木齐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

3、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对监测的全过程(包括布点、采样、样品贮存、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进行了质量控制。 (1)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工作。 (2)采样人员严格遵守采样操作规程,认真填写采样记录,按规定保存、运输样品。 (3)监测人员持证上岗,测试仪器均按检定规程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每月做一条校准曲线,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截距和斜率,所有项目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水样分析过程中采取10%平行双样、10%加标回收样及加测标准曲线点等质控措施,其偏差均在合格范围内。 (5)采样记录和分析结果按国家标准监测技术规范有关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

二、评价标准与方法 1、评价标准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评价方法 (1)地下水评价方法 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规定的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 (2)地表水评价方法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执行。 三、评价结果 1、地下饮用水源地 三屯碑-燕儿窝水源地、柴北水源地和西山水源地参与评价的24个项目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Ⅱ类标准限值,柴西水源地参与评价的24个项目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水质均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用水要求。水磨河水源地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硫酸盐浓度分别超标0.36倍、0.32倍和0.96倍,但源水经水厂软化处理后3个项目均达到饮用水标准供给居民饮用,详见表3。 2、地表饮用水源地 乌拉泊水库水源地参与评价的21个基本项目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限值,5个补充项目全部达到集中式生活

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自来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

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自来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 系统概述: 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自来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可应用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实现对饮用水及生产、生活污水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该系统在及时掌握水源地水质状况、预警重大或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保障饮水安全、控制污水达标排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系统拓扑图: 江、河、湖泊、水库 水源地取水口 自来水厂 加压泵站 排污口 污水处理厂 水质监测设备 DATA-9201 服务器 水质监测中心 远程访问客户端 GPRS/CDMA/ 3G/4G/光纤 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自来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拓扑图

系统功能: ◆ 实时监测水源地及饮用水的水温、溶解氧、pH 、电导率、盐度、浊度、蓝绿藻,氨氮离 子、余氯等参数,并可扩展其它监测功能。 ◆ 实时监测排污口及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浊度、PH 、COD 、氨氮离子、溶解氧、重金属离子 等参数,并可扩展其它监测功能。 ◆ 水质监测数据超标、水质分析设备故障、现场供电异常时,自动报警。 ◆ 具备监测数据、报警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可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和趋势曲线。 ◆ 具备现场设备的实时监控、远程维护、远程诊断等智能管理功能。 ◆ 可扩展远程拍照或视频实时监控功能。 ◆ 可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对泵、阀或其它设备的就地、远程控制功能。 ◆ 平升系统软件支持与其它平台对接,实现多系统联动,以快速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自来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现场及软件界面: 江苏太湖水质监测现场 吉林小区加压泵站水质监测现场 北京水厂水质监测现场 北京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现场 河北企业排污水质监测软件界面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简介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简介 随着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我国地表水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可统计、处理监测数据;打印输出日、周、月、季、年平均数据以及日、周、月、季、年最大值、最小值等各种监测、统计报告及图表(棒状图、曲线图多轨迹图、对比图等),并可输入中心数据库或上网。收集并可长期存储指定的监测数据及各种运行资料、环境资料以备检索。系统具有监测项目超标及子站状态信号显示、报警功能;自动运行、停电保护、来电自动回复功能;远程故障诊断,便于理性维修和应急故障处理等功能。 实施水质自动监测,可以实现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达到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排放达标情况等目的。 1、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选址: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所选择的水域首先要有明确的水域功能,具有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与时间代表性,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2、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需考虑: 必须保证电力供应、通讯畅通、自来水供应。 站房设计建设时要考虑站房内的监测仪器和其他辅助设备的安全。 周围环境的交通便利。 站点建设费用较大,在选址是考虑长期使用性。 3、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基本功能: 仪器基本参数和监测数据的贮存、断电保护和自动恢复 时间设置功能、设定监测频次。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最新)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最新)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101834发表时间:2013-08-26 10:50:00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 ——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 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 ——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删除了水源选择和水源卫生防护两部分内容。 ——简化了供水部门的水质检测规定,部分内容列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增加了附录A。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为准备水质净化和水质检验条件,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三卤甲烷、微囊藻毒素-LR等4项指标延至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卫生监督所、浙江省卫生监督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城镇供 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标 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银龙、鄂学礼、陈昌杰、陈西平、张岚、陈亚妍、蔡祖根、甘日华、 申屠杭、郭常义、魏建荣、宁瑞珠、刘文朝、胡林林。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 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 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GB 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GB 12997—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4581—93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GB 50179—93 河流流量测量规范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 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ISO 555—1: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一部分恒流注射法 ISO 555—2: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二部分 积分法 ISO 555—3: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第三部分恒流

积分法和放射示踪剂积分法 ISO 748:1979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速度面积法

ISO 1070: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斜速面积法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定义 3.1 潮汐河流 指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 3.2 水质监测 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 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3.3 流域 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水区域总称。 3.4 流域监测 指全流域水质及向流域中排污的污染源监测。 3.5 水污染事故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3.6 瞬时水样 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 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 3.7 混合水样 3.7.1 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 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3.7.2 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 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3.8 采样断面 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 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