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本初中八年级下 第1单元作文 “学习仿写”写作教案2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一学习仿写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一学习仿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仿写的概念,掌握仿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根据给定的例文,进行有效的仿写练习。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仿写的方法和技巧。
2.仿写练习的指导。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仿写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在仿写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写作技巧——仿写。
你们知道什么是仿写吗?2.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对仿写的理解。
二、讲解仿写概念1.仿写,就是模仿已有的文学作品进行创作。
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创新思维。
2.仿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模仿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
三、分析例文1.我们先来分析一篇例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进行仿写的。
例文:《假如我是孙悟空》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挥舞金箍棒,打败一切妖魔鬼怪。
我会乘坐筋斗云,畅游天地之间。
我会七十二变,变出无数的分身,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用火眼金睛,看穿一切邪恶。
我会用金箍棒,驱散黑暗,带来光明。
我会用紧箍咒,约束那些为非作歹的人。
2.请同学们分析这篇例文的仿写技巧。
四、仿写练习1.请同学们根据例文,仿写一篇《假如我是诸葛亮》的文章。
2.在仿写过程中,注意模仿例文的结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仿写技巧,并完成了一篇仿写练习。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大家觉得自己的仿写作品怎么样?2.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在仿写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评价与指导1.教师对同学们的仿写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针对同学们在仿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三、仿写进阶1.除了模仿例文,我们还可以尝试仿写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
2.请同学们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尝试进行仿写。
四、课堂小结1.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仿写的技巧和方法。
2.仿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阶段目标】1.初步领会形同神似的仿写要求。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训练要求】了解仿写的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写作指导】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
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
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不出“宽”和“严”两方面,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
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其次,还要注意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
比如《安塞腰鼓》中的“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
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
其次,可以模仿语言风格。
我们的语文课本汇聚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作家作品。
接触、解读、领悟这些不同的语言艺术,学习模仿他们的语言风格,增强自身的语言韵味,久而久之,我们的语言便能自成风格,创新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
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有这样一段话:“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学习本文后,有同学这样描绘班级里的“小丑”:“他一到班,所有的同学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成是非,你眼上又挂黑圆圈了!’他不回答,对同桌说:‘给我眼镜,再来一瓶滴眼液。
’说完便掏出一本小说看了起来。
他们又故意嚷道:‘你一定又去网吧了!’成是非瞪大眼睛说:‘你们怎么这样凭空损人名誉?’”仿句轻松而又诙谐,仿出了鲁迅原作的语言神韵,极富生活情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品好的地方,其他同学也可以指出其好
的或者不好的地方。
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形成文案,进行发表。
老师将学生的作品编辑成文字,发表出来并截图展示在投屏上。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对比、合作中去理解如何进行仿写)
总结: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善学者,得鱼忘筌;不善学者,刻舟求剑。
”可见,模仿不是目的,在模仿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再提高,从而到达创新才是目的。
希望大家能观察生活,借他人的树枝开自己的花,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成都还有其他的民俗文化,请你再选择一个民俗,结合《安塞腰鼓》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再来描写一个场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学习仿写作文指导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探究单元课文的写作特色,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方法。
①以《安塞腰鼓》为例仿场景描写。
②懂得心理描写的常用方法,并学会运用。
③仿《秋天的怀念》续写平凡事件,传达真挚情感。
2.参照课文的句段,学习仿写。
3.通过仿写,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变化。
学法指导1.品读语句法:阅读课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比较分析法:通过不同课文的片段比较,分析写作的多种表达方式。
3.实践训练法:通过当堂学习,指导学生现场仿写,提高学生的仿写实践能力。
了解仿写仿写,就是模仿范例作文,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
“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
”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进行的总结。
的确如此,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成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
由此可见,仿写是多么的重要。
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仿写仍然是提高写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仿写1、《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
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
200字左右。
写作指导:(1)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
(2)想想你要描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概括仿写的要点:活动一回顾课文,提炼方法教学过程场面描写1.读写结合,从阅读《安塞腰鼓》中找到场面描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信心。
导入: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
出示图一:同学们,我们背过王勃的这句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王勃实际上是化用了庾信的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好诗也是模仿来的。
模仿无处不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领会形同神似的仿写要求。
2.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仿写的技巧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进行的总结。
的确如此,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成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可见仿写是多么的重要。
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仿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写作指导(一)仿照课文结构,学会谋篇布局师导入:作文结构是否合理,写作顺序是否恰当,是决定一篇作文好坏的关键因素。
模仿典型范文的篇章结构,可以快速地掌握谋篇布局的技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应从哪些方面去模仿范文呢?活动一:学生阅读写作指导相关段落,并思考问题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结构上有哪些特点?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明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结构上的特点:(1)整体上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2)围绕人物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
2.读后讨论,应从哪些方面去模仿范文的结构?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明确:模仿范文结构,先要认真分析范文结构的特点,如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再细致探寻该类结构要领,以及该类结构的适应范围、对象和注意事项。
活动二:归纳写作特点,学习写作技巧学生阅读写作指导相关段落,并思考:1.从《安塞腰鼓》和《列夫·托尔斯泰》两文中,可以借鉴哪些写作技巧?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明确:《安塞腰鼓》:运用比喻手法,喻体放在本体的前面,突出其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二例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二例例一:课题学习仿写教学目标1.能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
2.能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仿写,不仅形似更求神似,在模仿中有所创造。
3.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仿写的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学情分析学生熟悉此种写作类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么写的很好,要么就很糟糕,主要原因是对例文的写法分析不够,阅读的面窄,没内容可写,联想想象不足。
教学方法讲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1课时重在写作指导,2时完成学生习作,集体评议。
)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二、文题展示1.《安塞腰鼓》中运用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
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
200字左右。
2.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描绘人物形象,给人印象深刻。
选择一个人物,模仿这种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三、例文引路掌握要点流年匆匆,母爱相随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
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母爱,又何只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小时候,母亲是那温馨的小屋——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
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那么神奇地出现。
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
“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
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
“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蹲下,紧紧搂住我。
“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学习仿写教案(通用3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学习仿写教案(通用3篇)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学习仿写篇1教学目标:体味优美语言的魅力,掌握塑造语言美的方法。
教学设想:能化抽象为具体,化直白为含蓄,化无形为有形。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点拨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学步骤:一、导入:决定中考成绩的因素尽管很多,但从评卷实践来看,制约作文成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语言表达”。
因为,在审题、结构、内容等方面不出现“硬伤”的前提下,语言成为感动“特殊读者”(评卷人)的主要因素。
试想,赤日炎炎,挥汗如雨之时,评卷教师每天要评阅大量的试卷,难免身心疲倦。
读着语言无味的文章,更加重了疲惫感。
评卷时“一个读者,两三分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要打动评卷人,文采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科学备考中考作文,就不能不重视文采训练。
而且,文采训练也易见成效。
那么,如何进行文采训练最有效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二、满分作文展示:黄山松,我读懂了你!你能读懂黄山峭壁上的那株迎客松吗?云缠它,雾绕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大自然仿佛容不得它的存在,定要除之而后快。
然而,它不低头,不让步,不畏风刀雪斧的剔抉,在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声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逃遁;它以刚硬驱逐雷电远避它方……一切生之渴望、生之奋斗、生之抗争,都在这由苍松摇出的命运交响曲中展现出来了。
读黄山松,你不觉得我们的安徽正是一棵伟岸挺拔的劲松吗?安徽,襟江带淮,千年激荡,几经兴衰,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曾上演过多少群雄逐鹿、惊心动魄的故事啊!这里曾经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老庄道学,三曹华章,新安文学,桐城……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出了多少人世沧桑;一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道出了安徽人民的勤劳和艰辛。
“相看两不厌,独有敬亭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些,不正印证了文人墨客们对江淮秀丽景色的向往吗?众人皆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却有几人清楚那倚门而立翘首遥望、“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正是咱安徽潜山姑娘呀!“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开芙蓉”令诗人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而那“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的焦刘之恋不也跨越时空感动今人吗?文房四宝,徽派建筑,芜湖铁画,黄梅戏,凤阳花鼓……这些,全是江淮儿女智慧的结晶啊!千年前*了秦王朝残暴统治的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千年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无数勇士可歌可泣的事迹,无不印证了江淮儿女不畏压迫、抵御欺凌的铮铮铁骨。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仿写》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仿写》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仿写》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仿写》教学设计1【目标导航】1.收集、诵读课内外经典作品,培养阅读经典作品的爱好,提高欣赏经典作品的能力;2.领悟课内外经典作品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掌握仿写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句式、结构和写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来进行表达;3.能在对范文进行批注的基础上,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激发习作者的热情,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
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
200字左右。
二、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
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都德写“我”上课时的心理,方法不一,却都做到了真实可感。
选择其中之一加以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
200字左右。
三、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
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新课导入】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篇好文章,在写法上总有值得模仿、借鉴的地方。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课文是不是这样的。
【写作要求】1、找出所选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写作学习仿写
【导学目标】
1.初步领会形同神似的仿写要求。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仿写的基本类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重在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习作,集体评议。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有一位哲人说过:“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这么重要的仿写,我们该如何去写呢?先看一篇例文。
二、例文引路掌握要点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天空依旧蔚蓝,远山依旧爽朗。
踏着羊肠小道,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加快了脚步……哦,我日夜思念的慈母,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母爱,又何只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的涓涓细流静静淌过,我发现,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小时候,母亲是那温馨的小屋——
我静静地坐在小屋内,小脑袋不时向窗外探望着。
每天的此时,妈妈总会那么神奇地出现。
脚步声!我惊喜地跑到门前。
“吱——”门被轻轻推开,门外是那熟悉的身影。
虽然夜色已深,我却感觉到那身影带着光亮,带着温暖。
“我回来喽——”妈妈快步向我走来,微笑着,轻轻蹲下,紧紧搂住我。
“肚子饿了没?”“冷不冷?”“一个人在家想妈妈吗?”妈妈的双眸中充满无尽的担忧与心疼。
温馨的小屋内,无尽的母爱在荡漾。
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我拒绝一切光亮,关掉所有的灯,独自忍受着考试失利的心痛……“啪”,灯照亮了眼前的试卷,我又一次看到了那刺目的分数。
于是,我再也无法忍耐,放声大哭。
泪眼朦胧中,妈妈的身影悄然走近,伴我而坐。
抬头,妈妈的眼眸中分明满含着疼惜……“妈妈——”我更加心痛。
突然,一双印记着劳累的手慢慢伸向我,瞬间,我的脸好温暖。
妈妈的手指轻轻在我的眼角滑过,带走那已变凉的泪水,带来了那满是鼓励的话语:“从头再来,哭泣不属于你,要赢得微笑,妈妈相信你!”
那双手,总在黯淡的日子里为我擦亮心情。
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吃完早餐,妈妈早已为我拿好了书包,在清晨的阳光中,笑着送我。
她阳光下的笑容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我被幸福地触动着。
“到转弯处要小心啊”“中午早点儿回来吃饭啊”……于是,我带着清晨阳光般的幸福,奔向学校……
时光点滴逝去,母爱如泉涌来!
思绪从记忆中回到现实,猛然发现,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想一下子飞到家中,依偎着母亲,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永随着我……
点评:巧化名诗领片段,镜头分呈著华章。
像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为我们截取了三幅简单小巧、温情弥漫的画面:“小屋守望,母爱荡漾”“痛哭流涕,母亲拭泪”“离别之际,叮咛不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选用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的三个经典句子“小时候……”“后来啊……”“而现在……”领起下文,完美和谐地将几个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片段串接起来,线索清晰洋溢着浓浓的流年匆匆之感叹、母爱相随之幸福。
三、文题展示
1.《安塞腰鼓》中运用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
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景。
200字左右。
2.在《阿长与 山海经 》中,作者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描绘人物形象,给人印象深刻。
选择一个人物,模仿这种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四、写法指导
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
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两方面展开叙述。
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围绕“宽”和“严”两方面选材,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
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其次,还要注意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
比如《安塞腰鼓》中的“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
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
总之,学习仿写,要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
对于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然后再想想自己怎样去仿写,最好还能有些变通和创新。
仿写只是写作入门的途径之一,真正学会写好文章,还有待自己进一步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