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合成的概念,掌握合成运动的方法和条件。
2. 让学生理解运动分解的概念,掌握分解运动的方法和条件。
3.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合成的概念及其方法2. 运动分解的概念及其方法3.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条件4.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合成的方法,运动分解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条件。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定义、方法和条件。
3. 案例分析: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如物体抛掷、碰撞等。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和经验。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实时解答和反馈,评估学生对运动合成与分解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以及运用运动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物理学家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分享运动合成与分解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案例。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科研机构,直观感受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实际应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方法。
3.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和掌握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运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的方式,巩固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理解和运用。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方法和经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和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目:布置一些有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练习题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2. 练习题目:提供一些有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实际案例:收集一些与运动合成和分解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4优质教案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合运动、分运动、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不影响,能在具体的问题中分析和判断.2.理解运动的合成、运动的分解的具体意义.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3.会用图示方法和教学方法求解位移,速度合成、分解的问题.(二)能力训练点培养观察和推理的能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三)教育渗透点辩证地看待问题(四)美育渗透点学生在学习过程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能体会到物理学科中所渗透出的逻辑美.二、学法引导1.充分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等效的含义.2.师生共同讨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原则.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明确一个复杂的运动可以等效为两个简单的运动的合成或等效分解为两个简单的运动,理解运动合成、分解的意义和方法.2.难点认识分运动和分运动相互独立、互不相干;分运动和合运动的同时性.理解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曲线运动.3.疑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与力的合成和分解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解决办法要充分利用实验,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注意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析.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教材实验装置课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多媒体设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利用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手段来展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等效性和基本规律.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得出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解的思想,通过例题的分析,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略)(二)整体感知本节的地位比较特殊.为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作为方法的介绍,体会把较复杂的运动看作是几个简单运动的合成;作为能力的培养,提高观察和推理能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什么是分运动、合运动?演示实验(具体操作见课本)学生观察蜡块的运动:由A 到B 沿玻璃管竖直向上匀速直线运动;由A 到D 随玻璃管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蜡块实际的运动是上述两个运动的合成.即由A 到C 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图5-2所示.图5-2演示课件,指出蜡块的实际运动可以看成同时参与上述两个运动,是这两个运动合成的结果.结合实验指出分运动、合运动,说明分位移、分速度;合位移、合速度,强调两点:(1)合运动是实际发生的运动,是分运动的合成;(2)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所用的时间相同.2.怎样求解运动的合成、分解?(1)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是矢量,运算时矢量运算,要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或分解.(2)已知分运动求合这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分运动的分解. 注意说明分力、合力和分运动、合运动的异同.从实际存在和等效替代的角度分析讨论. 例题分析:教材84P [例1]求蜡块合速度有两种方法:求出合位移,再求合速度;求出分速度;再求合速度;提醒学生注意,后一种解法是基本解法,适合于不是匀速运动的一般情况.例题分析:教材85P [例2]分解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说明两个分速度的实际作用:水平分速度使飞机前进;竖直分速度使飞机上升.3.两个互相垂直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怎样的运动?(1)两个互相垂直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曲线运动.演示课件: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用直角坐标系,采用描点法说明.结合课件分析:①定性分析:由于分速度的矢量是恒定的,故合速度的矢量也是恒定的,所以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②定量分析,在x 方向运动方程是x =x v t ,在y 方向运动方程是y =y v t ,相比约去时间t 得x y v v xy = 由于x v ,y v 是定值,故二者比值为定值,即有y =tx ,此值为直线型方程,表明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演示课件:竖直方向的匀速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是曲线运动,用直角坐标系,采用描点法说明.结合课件说明:①定性分析,由于水平分速度矢量不再是恒定的,故合速度的矢量也不是恒定的,大小、方向都在改变,所以不再是直线运动,而是曲线运动.②定量分析,在x 方向有x =21a 2t ,在y 方向有y =y v t ,约去时间t 得 k y a v x y y222= 故2y =kx .此为抛物线型方程,表明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定量分析可结合学生情况留给学生课后思考)(2)一个曲线运动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既然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反过来,一个曲线运动可以用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也就是说,分别研究这两个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弄清楚分运动是直线运动的规律,就可以知道作为合运动的曲线运动的规律.(四)总结、扩展1.在进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时,一定要明确合运动是物体实际的运动.分运动是假想的,这与力的合成和分解是有区别的,如图5-3所示.通过一定滑轮拉一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是讨论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物体实际运动即合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水平的,沿绳方向的速度是分运动的速度;如果是讨论力的合成和分解,沿绳方向的拉力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沿水平方向的力是拉力的分力.图5-32.合成和分解的精髓是“等效”的思想.学习时要深刻体会,可以结合课本“思考和讨论”进一步说明.八、布置作业练习二 (1)(2)(3)(4)九、板书设计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什么是合运动?分运动?(1)分运动:A→B、A→D的运动(2)合运动:A→C的运动(3)合运动是实际发生的运动,是分运动的合成;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所用的时间相同.2.怎样求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运动的合成: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例题)(3)运动的分解: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例题)3.两个互相垂直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怎样的运动(1)可以是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曲线运动.(2)曲线运动可以用两个直线运动等效替代.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古诗中的热学问题题1唐朝岑参在《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中写道“五月山雨热,三烽火云蒸,侧闻樵人语,深谷犹积冰”.火云指的是夏天的热空气,为什么高山的峰上那么热,而深深的山谷里却积着冰呢?解释:产生对流的条件是下层空气温度高,上层空气温度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对流,但诗句反应的情况却相反,对流不能产生,冰不会受热熔解.题2古诗“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大意是劝游人不要因为天气稍阴就怕雨淋湿了衣服,而失去游览的机会,就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登上云雾笼罩着的山顶,也会把衣服沾湿的,这是为什么?解释:高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得多,地表的水蒸气升到高空,便液化成小水球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水珠或小冰晶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便形成了云,大片的云形成了美丽的云海,游客上山时,遇到温度较高的衣服,云中的小水滴便沾在衣服上,小冰晶也在衣服上熔化,弄湿衣服也就正常了.十一、随堂练习1.如图所示,如果在定滑轮端拉绳的速度为v,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如果是匀速拉绳,物体在做什么运动?2.一只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以恒定的速度渡河,当船运动到河中央时,河水的流速突然增大,则船渡河的时间将()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3.关于运动的合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分运动的速度B.合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C.合运动的时间一定跟分运动的时间相等D.合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一定跟合运动的速度方向相同4.关于两个互成角度的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直线运动B.一定是曲线运动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D.一定是匀变速运动答案:1.物体是速度是v/cosθ,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2.B 3.BC 4.CD。
高中物理合成和分解教案

高中物理合成和分解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合成和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合成和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能够区分合成和分解反应并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
合成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分合成和分解反应并举例说明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入化学反应的概念,并通过实验现象引出合成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二、讲解(15分钟)
1.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区分和举例
三、实验(20分钟)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合成和分解反应的实验现象,并总结实验结果。
四、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合成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和区别,并讨论合成和分解反
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答合成和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和区别,并列举几个生活中的合成
和分解反应的例子。
【板书设计】
合成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教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合成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在区分合成和分解反应方面还有一些困难,需要继续加强练习和巩固。
同时,实验环节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方面还有待改进,可以增加更多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第五章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二册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规律。
2. 能够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法则。
2. 教学难点: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复杂的曲线运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2. 搜集相关案例和实际问题,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3.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4. 安排实验或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概念,例如两个分运动合成得到合运动,以及物体做斜上抛运动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分解等。
2. 讲解概念: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复杂运动问题的重要方法,同时介绍平行四边形定则,即两个分运动合成时,其效果要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分组实验:进行一次分组实验,让学生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模拟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以直观的方式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方法。
4. 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探究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分解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分解方式。
同时,介绍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即一个分运动不会改变另一个分运动,每个分运动有自己的规律。
5.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7. 总结回顾:在课程的最后,总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主要内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回顾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8. 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定义。
2.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3.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
4.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3. 进行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定义、原理和方法。
3. 演示与练习: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进行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与实验:让学生分组讨论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应用,并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过程。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给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演示:制作一些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演示文稿,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2. 实物演示:准备一些实物的模型或器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物演示。
3. 练习题库:整理一些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后练习和测试。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导入和理论讲解。
2. 第2周:演示与练习。
3. 第3周:分组讨论与实验。
人教版必修2 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学生间的对蜡块的运动讨论,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以及谦虚好学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教学难点】具体问题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判定。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对于直线运动中,建立一维坐标,据运动规律,就可以确定任意时刻的位置,进而知道它的运动轨迹。
出示图片:小车在一维坐标上的运动出示图片:小球的抛体运动如果研究复杂的运动,我们怎么办呢?本节所学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如果研究复杂的运动,我们怎么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题讲授新课一、红蜡块在平面内的运动演示:观察蜡块的运动1.实验器材红蜡做的小圆柱体、一端封闭长约1m 的玻璃管、清水2.实验步骤(1)在一端封闭、长约1m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的小圆柱体A,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橡胶塞塞紧。
(图甲)(2)把玻璃管倒置(图乙),蜡块A沿玻璃管上升,观察玻璃管上升的速度。
学生了解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学生观看视频总结实验结论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如何建立坐标系?蜡块的位置P的坐标是通过对实验的仔细观察,了解蜡块的运动情况锻炼学生观察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理解蜡块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原因。
帮助学生(3)在蜡块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紧贴着黑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图丙),观察蜡块的运动情况。
说明:蜡的密度略小于水的密度。
在蜡块上升的初期,它做加速运动,随后由于受力平衡而做匀速运动。
出示蜡块运动的视频教师归纳实验结论3.实验结论(1)水平方向:蜡块随管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2)竖直方向:蜡块相对管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黑板的背景前我们看到蜡块相对黑板是向右上方运动的。
那么,蜡块向右上方的这个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呢?要想定量地研究蜡块的运动,就要建立坐标系,具体分析。
必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必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札记一、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合、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不互相影响。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过程和方法3.掌握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体会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意识二、重点难点:1.重点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
2.难点具体问题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判定。
三、导学流程:前置复习: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什么法则合力与分力是什么关系①同方向上的两力F1、F2的合力的求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互成夹角的两力F1、F2的合力的求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合运动与分运动1.演示实验2.分析实验:①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红蜡块可看成是同时参与了哪两个运动②总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合运动轨迹是直线吗腊块的合运动是匀速运动吗为什么说明原因札记3.理论探究①红蜡块在某时刻t的位置怎么确定红蜡块的运动轨迹为什么是直线请证明 _______________②红蜡块的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__位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红蜡块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速度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论:从实验和理论都表明: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5.归纳:①如何确定一个具体运动的合运动及分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a.合运动——对象实际发生的运动,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b.从图示上看合运动在中央,分运动在两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一、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合、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不互相影响。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
形定则。
过程和方法
3.掌握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体会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意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对一个运动能正确地进行合成和分解。
2.难点具体问题中的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判定。
三、导学流程:
前置复习: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什么法则?合力与分力是什么关系?
①同方向上的两力F1、F2的合力的求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互成夹角的两力F1、F2的合力的求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合运动与分运动
1.演示实验
2.分析实验:
①红蜡块实际发生的运动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蜡块可看成是同时参与了哪两个运动?
②总结:什么是合运动?
札记
什么是分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以速度V o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另一个同方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
物体经过时间t
反之初速度为V o
3
速度的表达式)
4.合运动的性质
(1
(2
一定为直线运动吗?
(3
例题.
A.有可能是直线运动
C.有可能是直线运动
练习:
1.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位移为分运动的位移的矢量和。
B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其中一个分速度大。
C .合运动的时间为分运动时间之和。
D .合运动的时间与各分运动时间相等。
2.课本第1题 (三)体系构建
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原则是化曲为直。
概念:运动的合成、运动的分解、合运动、分运动
遵循的法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小结:
1.研究曲线运动时,往往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上(一般取两个垂直方向)的直线运动,分别研究这两个方向上的运动情况,就可以知道曲线运动的规律。
这是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2.判断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依据是
3.运动分解的原则是:必须分解实际运动
四:巩固练习
1.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可能是直线运动 ,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分运动的速度大
B.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也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也是直线运动
D.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3.民族运动会上有一个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驰的马背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目标,运动员要射中目标,他放箭时应
A.直接瞄准目标
B. 瞄准目标应有适当提前量
C.瞄准目标应有适当滞后量
D.无法确定
4.某人骑自行车以4m/s 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驶,当时是北风,风速也是4m/s ,则骑
札 记
成)
现在6
81
0cm °,
9
札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