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查体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8
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 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正常 或弥散(3分)。
6
叙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二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2分);剑突下搏动(2分);心 底异常搏动(2分)。
6
心脏叩诊
叩诊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 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1.5分),或被检查者取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1.5分),当被检杳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 平行(2分)。
2
心 脏 触 诊
触诊手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站在其右侧(2.5分), 先用右手掌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2.5分)
5
触诊顺序正确:从心前区开始(2分),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 (1分)、主动脉瓣区(1分)、第二主动脉办区(1分)及三 尖瓣区(1分)。
6
在心尖搏动区触诊,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能够正确指出心 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 内、外(3分)。
5
心脏叩诊顺序正确: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而 内(3分),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间向 上,直至第二肋间(3分);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2分), 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 肋间(2分)。
10
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叩诊手法同前, 自左侧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叩诊(2分),由外 向内轻叩,由轻变浊时作出标记(1分),再逐一肋间向上叩 诊,直至第二肋间(1分),右侧同上。方法正确(2分);结 果基本正确(2分)。
5
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
8
精品文档

心脏查体评分标准

心脏查体评分标准

心脏查体评分标准
心脏查体是一项重要的身体检查项目,可用于评估心脏的健康状态。

下面将介绍心脏查体的评分标准。

一、一般情况评分
评分标准:不是疲乏、无水肿为2分,有轻度疲乏或轻度水肿为1分,有明显疲乏或中度水肿为0分。

评分解析:一般情况评分主要是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反映出患者疲劳与水肿的情况。

评分高低也反映出心功能的好坏程度。

二、面容评分
评分标准:面色红润、充血为2分,发绀、苍白、黄染为1分,灰暗、浮肿为0分。

评分解析:面容评分主要用于反映出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评分高低也反映出心脏的心输出量。

三、颈部静脉压评分
评分标准:颈静脉充盈,振幅>3cm为2分,振幅<3cm且有充盈为1分,无充盈为0分。

评分解析:颈部静脉压评分反映出右心房内血容量的大小,评分低于一定的分数,可能会导致肺循环受损和缺氧。

四、心面积评分
评分标准:心脏放大时胸廓密度增加明显,心脏占据的面积<50%为2分,心脏占据的面积50%~75%为1分,心脏占据的面积>75%为0分。

评分解析:心面积评分可以反映出心脏大小的变化,评分低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心脏病相关症状。

五、心音评分
评分标准:第一心音清晰,第二心音稍显隆隆为2分,第一心音有吹气音,第二心音明显加强或分裂为1分,心音不清或有杂音为0分。

评分解析:心音评分能够反映出心脏瓣膜的工作状况,评分低的情况下,属于不正常心音,需要重视检查。

综上所述,心脏查体所评价的各种项目,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患者心脏的健康状况。

通过心脏查体的全面评判,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的日后康复提供参考和指导。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体格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估患者心血管健康的工作。

通过观察、听诊、触摸等方式,医生能够依据特定的评分标准对心脏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和异常情况。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1.心率、节律和强度测量心率、判断节律和强度对于评估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在衡量心率时,要求患者安静休息15分钟以上,并使用心电图工具进行电极贴附。

检查时医生应当评估心率是否规律、是否合理、是否增强等。

2.心尖搏动心尖搏动是心脏前端的流体推动感应,身体正常人的心尖搏动通常位于左第五肋间中线左侧。

医生必须对心尖位置进行感悟,判断是否移位或扩展。

3.心音心音是心室和心房压力改变的结果,通过听诊等方式进行检查。

医生应当注意区分第一声和第二声声音的强度、清晰度和时间间隔,以及第三和第四心音的存在。

4.肺动脉瓣二尖瓣医生必须评估肺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听觉特征,包括共同的运作方式、是否存在杂音、受到感染的程度以及瓣膜疾病的其他症状。

5.腹部检查医生应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检查,判断有无扩大的大血管、腹水、肝或脾脏肿大等病情症状。

此外,还要注意腹部肌肉的张力和腹壁移动的程度。

6.颈静脉搏动检查颈静脉搏动可以帮助判断心脏的充血状况和心脏排血功能的强弱程度。

医生应当感知颈部静脉的压力状况、颈动脉和颈静脉之间截距以及颈动脉和胸骨之间的距离。

7.下肢水肿下肢水肿通常是体外循环或其他室腔病症的危险症状。

医生应当对膝外侧肿胀、腘窝以上的区域进行检查,还应注意检查膝下和脚踝的水肿程度。

总之,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包括各种检查项,如心率、节律和强度、心尖搏动、心音、肺动脉瓣二尖瓣、腹部检查、颈静脉搏动和下肢水肿等。

医生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和异常情况,提醒患者注意保健和治疗。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
开始, 借此判断舒张期杂音。
特点 (与S1比较) 音调较高,强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 在心前区均可听到,但心底部最清楚
心脏体格检查
29
第三心音(S3)
在部分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可听到第 三心音(S3),系心室舒张早期,血
液快速充盈心室使心室壁振动所致。
心脏体格检查
30
第四心音(S4)
S4系心室舒张晚期心房收缩的振动所致。 正常人第四心音很弱,仅能从心音图
心脏体格检查
6
右左 室室 增增 大大
心脏体格检查
7
正常心影
先天性右位心
心脏体格检查
8
2. 触诊
心脏体格检查
9
二、触诊
方法:
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指腹并 拢同时触诊心尖搏动
触震颤和心包摩擦感用手掌尺侧
心脏体格检查
10
两步法(手指、手掌)触诊
心脏体格检查
11
内容:
1.心尖搏动
2.震 颤
21
听诊顺序
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心尖区-----肺动脉 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 区-----三尖瓣听诊区。
心脏体格检查
22
听诊内容
心 率(速率)
心 律(节律)
心音
杂音
心包摩擦音
心脏体格检查
23
心率(heart rate)
指每分钟心搏次数 正常成人 60—100次/分 ≻100次/分 窦性心动过速 ≺ 60次/分 窦性心动过缓
儿童:心率偏快 老年人:心率偏慢
心脏体格检查
24
心律(cardiac rhythm)
概念: 指心脏跳动的节律
正常:心律规整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25
4.听诊顺序:自心尖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每听诊区至少听30秒以上
10
5
心脏听诊
1.听诊方法:一般采用间接听诊法
5
2.听诊内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考官随机抽考出现的临床意义)。
5
3.心脏瓣膜的听诊部位。心尖区即二尖瓣区,心尖搏动最强点(5分);肺动脉瓣区,即胸骨左缘第2肋间(5分);主动脉瓣区,即胸骨右缘第2肋间(5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即胸骨左缘第3肋间(5分);三尖瓣区,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5分)。
5
2.心脏左界叩诊: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叩诊至清音变浊音,并作标记,然后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5
3.心脏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于肝上界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诊至清音变浊音,并作标记,然后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5
4.测量:用直尺测定锁骨中线到前正中线距离,一般为8-10厘米。测定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离前正中线垂直距离。
5
3.视诊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5
心脏触诊
1.心尖搏动:检查者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然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食指、中指及环指指腹并拢置于心尖搏动最明显的部位。触诊到心尖搏动应注意其位置、范围、强度、速率和节律(指点不正确不能得分)。
5
2.震颤:检查者用右手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和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了解相应部位有无不同时期的震颤(考官随机抽考震 Nhomakorabea的临床意义)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编号:姓名:得分:

心脏查体评分标准

心脏查体评分标准
②叩诊手法
用手指叩诊,用力要均匀,应尽可能地轻叩,贴在胸壁上的手指与所测的心脏边缘要平行;
③叩诊顺序 :先叩左界,后叩右界,沿肋间从外到内,自下而上;
④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位置检查
手法:
右心界叩诊:自肝浊音界的上一肋间开始,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二肋间为止。
左心界叩诊:从心尖搏动外2~3厘米处由外向内进行叩诊,待确定心界后,再依次移至第二肋间为止。
2
4
6
8
8
4.听诊(28分)
①各瓣膜听诊区部位
二尖瓣区: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处(2分)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处(2分)
主动脉瓣二区: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2分)
肺动脉瓣区:肋骨左缘第二肋间处(2分)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偏左处,两侧均可。(2分)
②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③听诊内容
心率、节律、心音(肺动脉、主动脉)、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嘱病人屏住呼吸)
10
8
10
评价10分
1.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2.注意关心、保护病人
5
5
总分
③心前区其他部位的搏动有无。
2
4
2
2.触诊(16分)
(以全掌、手掌尺侧或指尖触诊)
①心尖区搏动
②震颤:判断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尖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
③心包摩擦感检查 (肋骨左缘第3、4肋间处、)触诊时嘱病人屏住呼吸。
2
2
10
2
3.叩诊(28分)
①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
体格检查-心脏查体(100分)
考核人 被考核人 得分 时间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①顺序:先左界,再右界(1),从下至上(1),由外向内(1)
②线路: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间直至第2肋间(2);右侧先叩出肝上界,逐个肋间直至第2肋间(2)。
③标记并测量:测量与前正中线间垂直距离(1)
④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间距(1)
口述检查结果(3)
12
心脏左界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第4肋间隙5~6cm,第3肋间隙3.5~4.5cm,第2肋间隙2~3cm,右界第4肋间隙3~4cm,第3肋间隙2~3cm,第2肋间隙2~3cm,左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8~10cm
3
2-2操作点:正确暴露受检者前胸部(腰部以上)
1
3.视诊
3-1心前区
观察: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1);
口述检查结果(1)
2
3-2心尖搏动
①观察:切线方向(1);②口述检查结果(1)
2
4.触诊
4-1心尖搏动
①右手全手掌置于心前区(1)
②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和中指指腹并拢触诊(2)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
姓名: 得分:
评分
步骤
满分
实得
备注
1.操作前准备
1-1操作者准备:①穿白大褂(1),②戴好口罩(1)
2
1-2用物准备:备齐检查时所需物品(听诊器)
1
1-3交流
①介绍自己的姓名(1),②介绍本次查体目的(1)
③说明查体时患者躯体感觉和配合要求(1)
3
2.体位和操作点
2-1体位:①平卧(1), 检查者站在受检者的右侧(2)
④中结果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有无增强和减弱,各瓣膜听诊区有无闻及病理性杂音,有无闻及心包摩擦音,每项4分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实用标准

心脏、胸肺、腹部体格检查评分实用标准

检查者精神饱满(0.2)仪表端庄(0.2)举止大方(0.2)态度诚恳和蔼(0.2)关心体贴患者(0.2)查体前检查者准备:自我介绍(0.5),洗手(0.3)备齐检查用物(0.2)查体前被检查者准备:解开患者衣服(0.5)充分暴露前胸部(0.5)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位置正确;被检查者坐位或卧位(0.5)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文档大全文档大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100分)文档大全文档大全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1、测血压: 测量血压前半小时禁烟,病人在安静状态休息5—10 分钟(1.5 分),取仰卧或坐位,通常测右上肢血压,裸露伸直被测上肢并轻度外展45℃,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3 分)。

打开血压计开关,水银柱液面与0 点平齐,排尽气囊空气,将袖带气囊位于肱动脉表面均匀紧贴皮肤缚于上臂,下缘在肘旁横纹上约2—3cm,袖带不宜过紧过松,以能伸进一指为宜(4 分)。

先于肘窝处触扪及肱动脉搏动,将听诊器膜型体件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不可塞在袖带下(4 分),以右手向袖带边充气边听诊,待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 后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以每秒2mm 为宜),听到的第一个搏动声响时汞柱数值为收缩压;随着汞柱下降,当声音突然变低沉,直至消失,此时所示汞柱数值为舒压(3 分),再重复测量 2 次,取其最低值(3 分),测量完毕整理放好血压计袖带,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让水银完全进入水银槽后关闭开关并盖好(1.5 分)。

2、眼球运动检查、集合反射、直接对光反射及间接对光反射: 检查对光反射时,医生一手持手电筒由外往直接照射一侧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如瞳孔立即缩小是为直接对光反射存在(4 分);如用手隔开双眼而观察对侧瞳孔并见其立即缩小是为间接对光反射存在(4 分)。

查集合反射时嘱病人注视1m 外的医生示指尖,然后将示指尖缓慢移近眼球(距眼球约10cm 处),正常人此时瞳孔缩小,双侧眼球向聚合(4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心前区其他部位的搏动有无。
2
4
2
2.触诊(16分)
(以全掌、手掌尺侧或指尖触诊)
①心尖区搏动
②震颤:判断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尖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
③心包摩擦感检查(肋骨左缘第3、4肋间处、)触诊时嘱病人屏住呼吸。
2
2
10
2
3.叩诊(28分)
①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
②叩诊手法
用手指叩诊,用力要均匀,应尽可能地轻叩,贴在胸壁上的手指与所测的心脏边缘要平行;
③叩诊顺序:先叩左界,后叩右界,沿肋间从外到内,自下而上;
④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位置检查
手法:
右心界叩诊:自肝浊音界的上一肋间开始,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二肋间为止。
左心界叩诊:从心尖搏动外2~3厘米处由外向内进行叩诊,待确定心界后,再依次移至第二肋间为止。
2
4
6
8
8
4.听诊(28分)
①各瓣膜听诊区部位
二尖瓣区: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处(2分)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处(2分)
主动脉瓣二区: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2分)
肺动脉瓣区:肋骨左缘第二肋间处(2分)
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稍偏右或偏左处,两侧均可。(2分)
②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体格检查-心脏查体(100分)
考核人被考核人得分时间
项目
考核内容
分值
Hale Waihona Puke 得分准备10分1.工作人员:工作衣、帽、口罩、洗手(6步洗手法)
2.用物准备:根据体查要求配备用物
3.病人准备:核对病人,适当遮挡,做好解释,取得理解配合
4
4
2
1.视诊(8分)
①心前区隆起
②心尖搏动
(正常人心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厘米处,其搏动范围直径约1.0~2.5厘米,观察时应注意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频率有无异常。)
③听诊内容
心率、节律、心音(肺动脉、主动脉)、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嘱病人屏住呼吸)
10
8
10
评价10分
1.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2.注意关心、保护病人
5
5
总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