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地源热泵-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实例

�程工范示能节部设建�
心中息信书图院学程工京南
目项范示技科年����部设建——
绍介心中息信书图院学程工京南
程工的术技泵热源水表浅用采个首内国—— � 谐和的然自与现实�源资和观景然自用利分充 � 筑建性志标——作之官收设建区校新 � 内区 筑建馆书图耗能低个首省苏江—— �
———
日 8月 2 1年 6 0 0 2 � 期 日 院学 境环与源能学大南东�位单试测 院学程工京南�点地试测
告报究研验实的器热换水表地
———
。管型U的平水成排 管EP的mm23为径直m002 为长根一用�管抛、一 � �式形 种三成计设器热换的中 水湖�能性的器热换水 表地式形同不试测为 � 案方验试 �
度温
5 7.8 3.9 7.9 7.01 6.11 7.21 6.31 图意示度梯度温均平试测水湖
况情测监温水
计 设阳遮外、计设能节构结护围筑建共公—— 用应计设筑建馆书图耗能低区地冷冬热夏 � 统系调空泵热源地水表地层浅式闭—— 。热供、冷供行进 术技泵热源水淡用利区地富丰水表地在虑考 � 。标目的%56于 大率能节筑建现实�低降显明耗能筑建使用 应的术技能节项各统系护围与备设合综过通 �
统系器热换水表地式闭——
图面平置布器热换水表地式闭
图程流统系
片图场现工施
。)1420.0于小(910.0值rE泵水�℃6差温水调空 � ; �001 �5为比效能况工计设冷制�台3组机泵热源水式杆螺 � 水表地式闭的保环、能节、效高用采统系调空程工 � �统系调空泵热源地 � 率证 保 性 定 稳 行 运 � 0 . 4 为 比 效 能 况 工 计 设 热 制
试析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试析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文/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张俊本【摘要】大数据背景下,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大数据意识,及时树立大数据观念,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合理运用。
本文主要针对大数据时代我国图书馆在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机遇;重大挑战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网络资源建设不断推进,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大力支撑下,现阶段我国的图书馆呈现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的图书馆需要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和各种图文处理技术,在应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不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为读者查找资料以及阅读文章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数字化图书馆在实际发展中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对数字化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作出详细分析。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特点数字化的图书馆是一种由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原有的书本内容转换为网络图文,着重体现出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并借助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将这些图文以更形象、生动的形式提供给相应的读者。
数字化的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优势是:简单、方便、查询速度快,用户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在网上观看各种图书资源,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浏览过程更自由。
二、数字化图书馆在大数据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一)为信息共享提供便利。
大数据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同时通过运用云计算、计算机技术等手段,促使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更为丰富,及时满足不同身份用户的不同需求,充分体现出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兼顾性。
利用计算机来了解用户阅读需求和精神需求,从多个角度出发,给用户及时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信息。
工作人员利用大数据来构建数字化图书馆内部网络,及时实现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的共享性,对图书馆内部各项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更新数字化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立面与造型

3、机,木高低质错落体的开量窗象形式征反映书内部籍螺,旋高造差不型同的相空间对组活织特泼点)。
特点总结
1、立面主要由2种材质,混凝土和木条,简 洁而有变化。
2、混凝土作为视线引导的作用。
3、木质体量象征书籍,造型相对活泼。
特点总结
1、立面主要由2种材质,混凝土和木条,简 洁而有变化。
2、混凝土作为视线引导的作用。
凝视窗户从公园可见(阅览室),最后是沿着大道的水平窗户(大厅及新书展 示区)。
同时具备图像性与透明性:木质体量象征书籍
01 台南裕文图书馆
上方2、3、4层阅读区则以垂直木纹 格栅构成半穿透性的量体在清水混凝 土基座上嵌入一个藏书的木盒:此木盒 内藏抽象的人类知识、外在以木格栅 披覆;它本身就是书的隐喻及再现。其
公共性的诉求,
也使图书馆在大面混 凝土墙面及透明性之 间,带有些微引诱市 民探索的神秘感。
凝视与观看:混凝土体量作为视觉引导工具
01 台南裕文图书馆
上方2、3、4层阅读区则以垂直木纹 格栅构成半穿透性的量体在清水混凝 土基座上嵌入一个藏书的木盒:此木盒 内藏抽象的人类知识、外在以木格栅 披覆;它本身就是书的隐喻及再现。其
四.创作与形体
特点总结
1洁、2(.而立1立)面有.形点面体构变主构成化成要表。现由2种材质,混凝土和木条,简
2、混凝土作为视线引导的作用。
3、木质体量象征书籍,造型相对活泼。
四.创作与形体
特点总结
1洁、2(.而立2立)面有.形线面体构变主构成化成要表。现由2种材质,混凝土和木条,简
2、混凝土作为视线引导的作用。
2、混凝土作为视线引导的作用。
3、木质体量象征书籍,造型相对活泼。
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馆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XXXXX论文(国家职业资格X级)论文题目: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姓名:沈云清身份证号: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准考证号: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所在省市:江苏省南京市所在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工程的电气节能沈云清南京工程学院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有限的能源储存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之间,矛盾日益严重,因此,节能显得日益重要。
在建筑领域,国家对节能也是日益重视,近年来新出台不少关于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
而随着建筑科技的发展,节能在建筑领域既不再是高不可攀,也不再是贴钱换亮点,而是具体实在的工作。
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者的角度,以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为工程实例,着重论述了如何在常规条件下采取电气节能措施,使得新建图书馆达到节能建筑的要求。
0.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有限的能源储存与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之间,矛盾日益严重,因此,节能显得日益重要。
在建筑领域,目前的建筑用能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逐步增加到以1/3以上。
国家对节能日益重视,近年来新出台不少关于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绿色建筑设计规范》(GB50054-95)等等;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节能方面的政策及法规,如《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标准》(DGJ32/J96-2010)等。
建筑节能审查已成为建筑工程审查的强制措施及重要组成内容。
目前不少建筑在节能设计中,为了达到节能指标,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如楼宇设备管理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冰蓄冷设备、地源热泵空调等等,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一次资金投入均比较大。
采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之后,有的工程达到了节能效果,但是节能不省钱;还有的工程即使花了钱,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信息中心能耗现状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信息中心能耗现状分析谌珂;陶郅;邓寿朋【摘要】由于能耗统计和分析的缺失,设计者凭主观决策的设计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14和2015年两年的能耗数据,结合实地能耗数据的调研以及使用方的反馈,通过实践数据来检验初始设计,以期得到更为客观的图书馆低能耗设计策略.分析过程中采用时间轴上年度间的纵向比较,分析图书馆能耗与气温和运营管理的关系;通过与其他大学图书馆横向的比较,准确定位分项能耗水平,引导分析设计策略.%Due to the lack of energy consumption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a designer's subjective design decisions may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Taking Yifu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of 2014 and 2015, combining field investigation of energy data and user feedbacks.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building's present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uses practical data to test the initial design objectives,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objective design strategies for low energy library designs. In the analytical process, by comparing its annual energy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temperature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library. At the same time, by comparing this library with other university libraries, this paper also accurately locat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level, providing guidance for analysis and design strategies.【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5页(P36-40)【关键词】大学图书馆;能耗现状;能耗统计;设计策略;运营管理【作者】谌珂;陶郅;邓寿朋【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2.3;TU2441 项目概况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以下简称南工图书信息中心),位于南京市南京工程学院江宁校区的校园中心(图1)。
绿色理念在图书馆建筑中的体现

然、社会、图书馆应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绿色图书馆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绿色图书馆也称生态图书馆,就是以绿色理念为指导,以传播绿色信息为途径,以绿色服务为
宗旨,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不断自我更新换代的、节约能源的、无污染的、高效能的、多功能的、 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适应时代发展、紧追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图书馆【4J。
190
绿色理念在图书馆建筑中的体现:涵
D
间设庭园,也可以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国内许多图书馆为了追求与国际接轨,使用了玻
璃幕墙,玻璃幕墙因其视野开阔、通透性能与采光性能好、华丽大方具有现代气息、可以强化外立
面的效果,恰当的使用可以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但是玻璃幕墙也有很多缺点,如多不能开启、通 风与保温性能差,由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能耗大、光污染、结露“热桥”、隔音、日后维护困 难等且经费支出惊人,有些图书馆需要要常年开空调以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了避免此问题的 出现,中心幕墙采用断桥隔热型铝型材,并在设计上考虑到了合适的窗墙比。外墙采用了大窗户, 保证了合适的通风与采光,读者在室内阅读之余,既可欣赏室外优美的景色,又可呼吸到室外新鲜 的空气,使读者心旷神怡,顿扫疲劳之感。在中庭位置,为了达到更好的采光效果,北面采用了玻
研究文章,文中提到了绿色图书馆的概念t21。其后的十多年问,国内对绿色图书馆的研究日趋热烈,
研究也从概念、理念的探讨转为实践运用。在图书馆建筑中,绿色理念也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其
中。
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负责总设计,为邵氏基金第19
批教育赠款大学项目之一,于2006年2月开工,2008年3月交付使用,总投资1.4亿元。从中心的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re.And it also
现代化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探讨

随着信息 技术和数 字资源 的不断 发展 , 高速 、 便 携、 大存储 量 的各种数字 载 体 的运用 , 许多高 校 图书馆 已经从 传统型 向数字型 转变 , 馆藏 资源不断 扩充 , 各 种 载体 的资源 得到 了延伸 和共享 。 在 这样 的形 势下 , 各高 校 图书馆也 面I 临 着 一 些 共 同的 问题 : l 、 用户 使用 图书馆的 行为发生 了变化 , 由原来对 单一纸质 文献 的需求增 加 了对信息 的分 享和导 航 的需求 。 由于 读者 需求 的 日趋 多元 化 , 传统 的图书馆 已 不 再是信 息 资源 的唯一 的拥 有者 和提供 者 。 2 、 随着 以移 动 阅读 为主 的新 阅读模 式受 到人们 越来越 多 的关注 ,笔记本
图书 与档 案
C h i n a s c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e vi e w
现 代 化 高 校 图书 馆 ) [ 摘 要] 分 析 了高校 图书馆 在 信息 时代 所遇 困境 以及 为 了应对 读者 阅读情 况变化 而进 行服 务转 型所 做 的探讨 。 [ 关键 词] 网络 环 境 高 校 图书馆 转 型对 策 中图分 类号 : F 4 2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4 ) 0 5 —0 4 7 4 — 0 2
.
资源 采购质 量 , 使馆 藏资源 能最 大 限度 地满 足读者 需求 , 更好地 为教学 和科 研 服务 。 2 、 深 挖 自身潜力 , 积极 完善 本馆馆 藏 目录 , 在保护 好现有 纸质 资源 的前 提
电脑 、 平板 电脑 、 电子 阅读 器 、 手机 等移 动阅读 载体 的应 用 , WI F I 、 3 G等无 线网 络 随处可 见 , 极 大方便 了读者在 任何时 间 、 任 何地点进 行阅读 , 无 需专 门到 图书 馆 进行 阅读 学 习 . 3 、 数字 出版进 程 的快速 发展 减少 了读者对 图书馆 资源 的利用 亚 马逊 , 当 当等 网上 书城纷纷 推 出数字 图书 , 亚马 逊9 . 9 9 美 元 电子 图书的深人 人 心 , 苹果 i p a d 的数字 图书也 参与 了激烈 的竞争 。 廉价 、 海量 、 便 捷的优 势使得 数字 图书受 到广 大读 者的 青睐 。 4 、 信 息服 务商 的扩 张与渗透 导致读 者 的减少 。 2 0 0 5 年, OC L C 推 出《 对 图书 馆与 信息 资源 的认知 : 给O C L C 成 员的 报告》 。 其 中指出8 4 %的用 户使用 搜索 引 擎开 始信 息检 索 , 而只 有 1 %的人从 图书馆 网页上开 始 信息检 索 。 G o o g l e 、 百 度 等搜 索引擎利 用资源 丰富 、 搜索速度快 的优 势正在逐渐 向 图书和知识服 务 的方 向拓 展 。 G o o e 学术 搜索 就是一 个可 以免费 搜索学术 文章 料 。 图书馆 的文献资源 信息 中心的地 位 受 到了前 所未 有 的挑 战。 当前 , 很 多高校 都新建 了空间更大 、 条件 更优越 的图书信息 中心 , 并实行 了 流 阅一体 的大 开架流 通模 式。 读者工 作服务 流程 产生 了根本 性变化 : 读 者可 以 从 网络检索 图书文献 , 自由出入开 架书库 , 随意进 行浏 览借 阅。 读者服 务人员 只 需 要在管 理 终端扫描 读者 和书籍 的信 息 , 即可 完成借 还的 工作流程 。 有 的 高校 甚 至采用 了 自助借还 系统 。 这种 服务 形式在 为读者提 供 了方 便快捷 的同时 也降 低 了读者对 工作人 员的依赖 。 大 大节约 了人力资本 , 减 少了管理 人员 的工作量 。 我们面对日益丰富的馆藏资源, 设施完善、 条件优越的馆合 , 方便快捷的借 阅流程 , 在欣喜 的同 时却 有着深 深的忧 虑 : 虽 然人馆人 数高居 不下 , 但 图书 外借 量却日益萎缩。 从东南大学的一份统计数据l 中可以看到: 东南大学图书馆2 0 0 4 年 至2 0 1 2 年 图书外借 量 从2 0 0 4 年 的6 3 . 7 6 万册  ̄ 1 1 2 0 0 7 年上升 到8 8 . 2 5 万册, 随后 逐年下 降至2 0 1 2 年 的4 6 . 4 4 万册 。 笔者所 在单 位图 书馆 也是从 2 0 0 9 年的 3 6 万册 逐年下 降至 2 0 1 2 年的2 2 万册这 表 明了相 当一部分 学生 到 图书馆 只是为 了享 受 图书馆 的环境 : 中央 空调 、 热水 、 宽敞舒适 的座位 ……把 图书馆 当成了 自修 室和 休闲 中心 : 看书、 看视 频 、 写作 业 …… 并没有 真正 意义 上 的“ 使 用” 图书 馆 。 纸质 资源借 衙量的 下降、 读者 服务工 作量 的减少 … t ・ 是否 意味着读 者对 图 书馆需 求 的减少 , 对读 者服 务人 员需 求的减少 ? 难 道真 的只 需要一个 虚 拟的数 据库就 可 以替代存 在 了多年 的 图书馆吗 ? 答 案是否 定的 。 数字 资源 的发展 对于 图 书馆 来说 , 既是机 遇也 是挑 战。 数 字资源 固然有 绿 色环保 、 方便 快捷 、 廉 价等 优点 , 弥补 了传统 纸质资源 的不足 。 但是 纸质资源 更易于学 习和记 忆 , 无需借助 任何设 备 即可 进行 阅读的优点 , 图书馆 优美 的环境 、 人性化 的服务 , 也 是冰冷 的 数字 屏幕 所无法 替代 的。 同时 由于人 们的 阅读 习惯、 健康、 网络 安全 、 知 识产权 等原因也决定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并存。 图书馆也将 会 长期存 在 下去 。 但是 , 读者 需求 的改变 , 阅读 方式 的改变 … …社会的进 步科 技 的发展对 当 今的图书馆和图书馆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我们必须改变 自己的理念, 改进服 务 方式 。 不 思变 、 不应 变 , 也许有 一 天我们 真的 会消失在 历 史的长 河 中。 那么图 书馆和 图书馆 人应 当怎么 做 ? 这不 仅仅是 图书 馆读者 服务 一个部 门 的问题 。 它 需要 的是学 校各 级领 导 的重视 , 全 馆的 共 同努力 , 各部 门的团结 协作 。 首先是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教学科研信息的聚集地 , 也是高 校的信息服务中心。 一直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的任务。 而馆藏资源 是图书馆的立足之本, 是图书馆能够进行读者服务的重要基础。 要做好信息的 服务 工作 , 能 够提供 足够 的资源 是前提 。 1 、 要 依据学 校 的办学特 色和学 科 专业类 型建设 特色馆 藏 , 做 到“ 小 而全 ” 。 特别 是做好 重点学科 与优势 专业的信 息保 障服务 工作 。 必须 重视收集 整理读 者 的反 馈信 息 , 以读者 需求 为导 向 , 科学、 合理 地利用 有 限的经费 , 全 面提 高书 刊 4 7 4 l 科 技 博 览
图书馆案例分析说课材料

图书馆建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性建筑,不仅是 因为特殊的功能结构关系导致出类型学的形态模式, 而是其特别的采光要求:一方面阅览区要求有足够 的采光要求,另一方面其采光既不能太直接强烈又 不能照度不足,而是要求一年四季的照度尽可能的 均衡,即理想的漫反射形式。这实际在外立面开窗 形式上就要求设计成深出挑檐加上横竖综合外遮阳 的系统,来达到其特殊的采光要求。设计正是将这 种传统典型的遮阳技术与图书馆特殊的采光要求整 合起来。在方案构思之初,我们运用箱型屋盖的形 式,不仅在形象上能使人联想起“书柜”、“书橱” 等图书馆的物化形态,而且其立面四周的大出檐 (出挑达6m-10m)和东入口巨大的椭圆洞孔 所构成的灰空间,承沿着江南传统建筑亭榭和檐廊 的空间格局,同时在各立面开窗、遮阳的设计深化 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发挥铝合金中空玻璃幕墙的纵 横向结构支撑关系,以及穿孔百叶遮阳构件遮阳角 与冬至日、夏至日的自然射角的综合平衡处理等, 使图书馆立面采光功能性与审美性得以有机统一, 进而也达到了生态节能的目的。
报告厅内外形式
南京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基地位于南京城中心区大行宫,即 南临城市主干道中山路,北接文化一条街的长 江路,西傍太平北路,东邻新建的公共绿化型 广场。图书馆地上8层,地下2层,屋顶檐高 41.8m。建筑设计依据7.5m统一柱网、 统一荷载、统一层高的原则,强化灵活性和适 应性。内部空间采用开架阅览的方式,形成借、 阅、藏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体现出以人为本的 设计理念。
图书馆案例分析
地点:南京
112061C 组员 征国静 12012061074 袁嘉忆 12012061079 陈抒睫 120120610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摘要: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是典型的由方盒子组成的现代建筑,其造型庄重大气,很好地体现了图书馆朴实肃穆的气质。
此外,该图书馆也是绿色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地源热泵的应用,既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又实现了节能环保。
但是,该图书馆在功能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中庭的浪费。
关键词:图书馆、造型、功能
对于高校而言,图书馆无疑是广大师生自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场所。
因而,图书馆在高校中往往成为标志性建筑,其标志性一般都体现在位置、造型和功能上。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位于整个学校的中心地带,它既是学校礼仪性入口和功能性入口轴线的交点,又连接着学校各大教学楼和学生宿舍。
这样的交通规划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的,因为在大学里,学生主要都是通过自学和交流而获得知识,而图书馆不仅能为他们提供资料,还为他们创造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所以图书馆是学校里最有凝聚力的场所,其交通位置必须便于到达且易于疏散。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在环境景观方面也是独占鳌头,它东邻波光粼粼的天印湖,南望郁郁葱葱的方山,山水之色尽融其中,加上建筑周围的草地、树木、鲜花和行人,形成了一幅优美和谐的画面,读者在畅游书海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这样怡人的读书环境怎能不吸引人呢,此外,该图书馆位于圆形基地之上,四周都是坡地顺势而下,这虽然让读者行走多费了一些力,但似乎隐约暗示了欲踏上学习之路必先克服诸多困难的含义。
这也不失为对图书馆的建筑内涵的独特诠释。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的场地设计是较为合理的,其造型也多受称赞。
该图书馆整体呈方形,由多个方盒子变换组合而成。
设计者的设计理念是一堆随意堆放的书籍,寓意其为知识的海洋。
但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从来没有固定的答案,因此,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理念不一定能够被所有人理解,但是尽管如此,该图使馆的造型无疑是给了很多人以美的体验。
首先,从其形态来看,其组成元素(方盒子)较为简单,但方盒子的组合方式却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看该图书馆都会感觉到其较为强烈的体块变化和虚实对比,而且,其回字形平面和圆形基地的组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方圆之说,方形体态即端正又朴实,让人从造型上就能感觉到其价值取向;其次,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外立面通体为加上部分暗红色装饰和部件,还有石材的运用,与其方正的接近黑色的深灰色,
造型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非常庄重肃穆的氛围,衬托出严谨治学的文化内涵;再次,该图书馆在主入口的处理上也是比较恰当的,设置在二层的主入口由一个大阶梯与地面连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创造一种气势,更加突出图书馆的大气和它在学校的地位。
图书馆是属于实用型建筑,所以相对于造型的美观来说,其功能的实现所占比重应该是要大一些的。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是一座绿色建筑,这主要体现在它所采
用的地源热泵系统。
相对于空调系统来说,地源热泵系统有高效节能,稳定可靠,无环境污染,一机多用,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节省空间等诸多优点。
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正是利用这样一种环保的制冷供暖系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夏凉冬暖的阅读环境的,这是值得借鉴的。
另外,该图书馆的幕墙和外窗全部采用LOW-E玻璃,门窗一直是建筑保温隔热性能的一大缺口。
LOW-E玻璃的传热系数比普通玻璃三分之一还小,因而其保温隔热性能能比普通玻璃优良的的问题,而且其通透性也为室内提供了足够多,解决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能耗大
的光线,尤其是对大面积房间的采光更加有利。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阳光强烈的天气容易造成室内眩光,这对以阅读为主的图书馆是很不利的,但是,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通过自身体块的凹凸形成了自遮阳模式的遮阳系统,基本解决了室内眩光问题,还为建筑外立面创造了丰富的光影效果。
大面积的通高中庭错落有致的电梯
但是,也正是在功能上,该图书馆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3万多平方米,共分五层,总阅览座位2500多席,主要集中在二、三、四层,门厅位于第二层。
从整个流线布局来看都是比较合理的,室内设计也有出彩的地方,比
如说交通构件的设计,当读者进入二楼的门厅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三台错落布置的电梯,呈阶梯状排列的电梯增加了其美观性,玻璃材质的运用也比
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
较好看。
当然,最出彩的莫过于中庭的设计,贯通四层楼的中庭使得图书馆内部很有气势,但是最大的问题也出在这里。
设计者设计中庭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体现图书馆的开放性,其愿景虽好却没想到反而为图书馆带来了更大的后患。
首先,就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中庭的使用率极低,只起到了交通的作用,设计者当初考虑的提供给读者交流的场所的目的并没达到;其次,太浪费面积,中庭占用了几百平米的室内使用面积只是使图书馆内部看起来更有气势而已,这对于图书馆来说是得不偿失的;第三,中庭造成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噪声干扰,由于各阅览室都布置在中庭周围,所以门厅处的读者来来往往的噪声就可以通过中庭肆无忌惮的传至阅览室,严重破坏了阅览室的安静氛围,影响了读者的学习心情。
从以上三点来看,贯通四层的中庭这种牺牲功能来造就美观的设计实在是不值得称道。
还有一个比较浪费的地方就是图书馆的庭院,该图书馆回字形的平面形成了一个中心庭院,这个庭院本也是考虑用作读者交流的场所,但是据说是因为管理的原因而封闭了,使得读者可望而不可即,从而造成了浪费。
不过,庭院本身的设计也是有问题的,面积这么小且四周都被高达五层的建筑围合着的庭院,读者也不太会愿意去,加上其本身也没
有什么特别的景致和设计,也实在不能吸引人。
可见,设计者在设计这些开放空间时考虑得还是不够周全,才造成了大量的灰空间。
总体来说,南京工程学院的图书馆还是比较受师生们欢迎的,在他们心中,图书馆已成为了学校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