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下机操作规程
血透中心静脉置管上下机操作规程

不美观或不舒适各扣2分
10
测量血压,评估病人,宣教
5
11
整理血路管,按规程消毒机器,擦拭机器表面及台面,整理用物,关闭利器盒盖子,洗手
10
少一项扣2分
12
检查透析记录单有无缺项,打印并存档
10
少一项扣2分
备注
根据操作是否熟练可上下浮动5分
得分考核人考核日期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血透上机的护理操作规程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扣分理由
1
自身准备工作(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3
未洗手或未戴口罩各扣1分
2
用物准备(透析器、血路管、置管上机护理包、生理盐水、抗凝剂)
2
3
评估病人(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出凝血情况、浮肿情况等),安置体位,解释
5
少一项扣1分
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姓名、床号、透析号、透析方式、滤器型号、抗凝方式、血管通路)
2
用物准备(下机护理包、生理盐水冲管液、封管液、打开利器盒)
2
3
评估病人,安置体位,检查护理包有效期、密闭性,打开护理包戴好手套
10
少一项扣2分
4
确认结束治疗,调节血流量至50-100ml/min,夹闭动脉夹子,打开输液夹子,开始回血
10
回血速度不正确扣10分
5
回血操作正确(血液回至动脉壶时,确认血路管的输液端口无血块后关闭血泵,打开动脉夹子,回动脉端血液;动脉端血液回干净后,夹闭动脉端夹子两个,开血泵,回静脉端血液,直至回净,关血泵,夹闭静脉端夹子两个)
13
引血至静脉壶后接回路(接回路前检查静脉壶下端的血路管内有无空气,避免空气回入患者体内,连接静脉回路时,避免管路口暴露在空气中),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流程一、操作前准备1.验证患者身份,与患者核对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信息,确保术前准备操作的是正确的患者。
2.进行术前评估和治疗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和可能涉及到的并发症,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3.准备所需设备。
包括穿刺针、导丝、导管、透明敷料、消毒液、手套、手术巾等设备。
设备应在操作前检查,确保完好无损,并在操作台上整齐摆放。
4.做好消毒准备。
操作台、手术室、手术器具和术者双手应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二、手术操作1.宣告手术、组建手术团队。
由主刀医生、助手、护士和麻醉师等组成稳定的手术团队,明确分工和责任。
2.术前讲解。
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取得其知情同意。
3.术中监测。
应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其他不适反应。
4.麻醉操作。
根据需要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5.导管穿刺。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位和方法,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和血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穿刺操作。
穿刺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合适的角度和深度,以减少穿刺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6.导管置入。
当成功穿刺到目标血管后,应引导导丝通过穿刺点,并沿着血管轴向移动到导管位置。
导管插入时需注意避免空气栓塞和导管损伤。
7.固定导管。
导管插入后,应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避免导管脱落或移位。
8.照顾患者。
导管插入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监测导管通畅性和导管周围的皮肤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和感染。
三、操作后的处置和注意事项1.做好伤口处理。
导管固定后,应将穿刺点处干净地擦拭,并用敷料覆盖,防止细菌感染。
2.做好手术区清理。
术后应将手术台、手术器械以及一次性用品进行彻底清理,严禁重复使用。
3.记录手术操作。
应详细记录手术的日期、时间、手术部位、使用器械、操作过程、患者的感受等信息,以备后续查阅和评估。
4.术后观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导管的通畅性、皮肤的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注射相关感染等情况。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标准操作规程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标准操作规程一、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1、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术因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且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右侧无胸导管,故首选右颈内静脉插管。
根据穿刺点的不同分前、中、后三种路径,以中路最为常用。
(1)前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
触及颈总动脉,旁开0.5~1.0cm。
2)进针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颈内静脉。
此路径位置高,颈内静脉深,合并气胸机会少,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2)中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三角(以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3~5cm。
颈总动脉前外侧。
2)进针: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作为骨性标志,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
穿刺时左拇指按压此切迹。
在其上方1~1.5cm进针。
针干与皮肤呈30°~45°,针尖略偏外。
此路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机会大。
(3)后路法1)定位: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3~5cm)。
2)进针:针干呈水平位,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胸骨柄上窝。
4、操作方法(1)器材准备,20~40mg/d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穿刺针、扩皮器及双腔管。
(2)体位: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例,患者去枕平卧,头转向左侧,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3)穿刺点选择选择中路法进针部位。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0.5~1%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5)用含一定量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穿刺针,穿刺针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进针过程中边进边回抽。
有突破感后如见暗红色回血,说明针尖已进入静脉内。
(6)进针深度一般1.5~3cm,肥胖者2~4cm,置管长度男性13~15cm,女性12~14cm,小儿5~8cm。
中心静脉导管(下机)操作规程

中心静脉导管(下机)操作规程
下机
准备阶段
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
2.用物准备:治疗车或治疗盘、置管换药下机包(碘伏棉签2包、治疗巾
1块、碘伏纱布2块、无菌干纱布2块、清洁手套1副、无菌手套1副、弯盘2个)、封管液、无菌敷贴、胶带4条必要时备用。
4.患者:告知患者下机,消除紧张情绪,颈内留置导管患者戴口罩。
1.按照SOP流程下机操作。
2.测体温及生命体征。
3.打开治疗巾,打开无菌纱布,保证留置导管的导管腔不处于开放状态,
回血完毕,用碘伏纱布消毒连接处,分离接头,分别用碘伏棉球消毒管口及螺纹,用生理盐水10ml将管内的血液脉冲式冲洗变白,根据管腔上标明的容积注入肝素盐水封管,关闭导管夹,加盖肝素帽。
4.再次消毒导管,用双层无菌干纱布包裹,妥善固定在皮肤上。
5.揭去无菌干纱布,再次消毒导管插管处皮肤及清除胶布痕迹。
6.伤口敷料贴于置管处皮肤上,并注明换药时间、换药者工号。
7.教育和指导患者进行留置导管的生活护理管理。
宣教内容
1、股静脉导管患者保持会阴清洁,患侧下肢不得弯曲90度并受压,也不
宜过多起床活动,以防血栓形成
和血管壁损伤。
2、留置导管患者穿脱衣服时注意保护导管,以免导管拉出,引起出血,
有出血者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拔管止血。
3、留置导管期间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周围皮肤感染。
出现
胃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告知医生。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流程及护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流程及护理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监测CVP及建立有效输液给药途径的方法,主要经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将静脉导管置入腔静脉,适用于危重病人、大手术病人、静脉内营养、周围静脉穿刺困难、需要长期输液及使用血管刺激性药物的病人。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一种医疗行为。
留置CVC期间,应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尤其是CRBSI的预防,若CVC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可一直使用。
(一)中心静脉置管术常用穿刺置管途径常用穿刺置管途径: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因右锁骨下静脉与上腔静脉间行径短且直,不易发生导管移位,故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置入CVC一般选择在病人的右侧进行。
置管物品准备:弯盘(内有碘酒及乙醇棉球)、镊子、无菌纱布、无菌无粉手套、生理盐水10mL、利多卡因5mL、注射器、铺巾、CVC穿刺包(探针、导丝、CVC管、扩皮器)、薄膜敷贴等。
1.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进路有锁骨下路和锁骨上路两种。
(1)穿刺点的选择:锁骨下路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穿刺部位为锁骨下方胸壁,该处较为平坦,可以进行满意的消毒准备;穿刺导管易于固定,敷料不跨越关节,易于清洁和更换;不影响病人颈部和上肢的活动,利于病人舒适和置管后护理。
①锁骨下路穿刺点选择:如选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锁骨与第1肋骨相交处,即锁骨中1/3段与外1/3交界处,锁骨下缘1~2cm处,也可由锁骨中点附近进行穿刺。
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可较右侧稍偏内,可于左侧锁骨内1/4~1/3处,沿锁骨下缘进针。
②锁骨上路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束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cm处进针。
以选择右侧穿刺为宜,因在左侧穿刺容易损伤胸导管。
(2)锁骨下路置管操作步骤。
①体位:去枕平卧位,头转向穿刺对侧,必要时肩后垫高。
头低位15°~30°角,以使静脉充盈,保证静脉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使插管时发生空气栓塞的危险降低,但对重症病人不宜勉强。
在两肩胛骨之间放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段抬高,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避免穿刺损伤胸膜或肺。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规程

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规程(一)适应证1.用于急救时加压输血输液,或者外置静脉穿刺困难者。
2.用于中心静脉压测定、肺动脉插管、心血管造影。
3.静脉高营养疗法。
4.化疗。
(二)术前准备1.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征得其同意。
2.术者戴帽子、口罩。
3.器械准备: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1套、肝素盐水、无菌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注射器)。
(三)操作步骤1.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1)体位。
患者取仰卧,头低脚高位,穿刺侧(多选择右侧)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穿刺侧肩部略上提、外展,使上臂三角肌膨出部变平,以利穿刺。
(2)穿刺点定位。
锁骨中点下缘1cm处,可作标记。
(3)消毒麻醉。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酒、酒精严格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大于孔巾。
术者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冲洗导丝及导管,铺无菌孔巾,并用2%利多卡因作局麻。
(4)穿刺。
①针尖指向内侧端,与胸骨纵轴呈40°,与胸壁平面呈15°,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为准,紧贴锁骨背面缓缓刺入。
保持针筒内负压。
针尖一旦刺入静脉,即有回血,然后再推进数毫米,以获得流畅的回血。
穿刺深度,成人4~7cm,小儿1 -3cm。
②如穿刺针内芯被迅速回弹并有鲜红血流,提示已穿入动脉,应全部拔出穿刺针,尽可能压迫该处至少10min。
如穿刺已深仍未进入静脉,保持针筒内负压并慢慢退针,退针过程中如有静脉回血,提示针头已在静脉内,如无回血,拔出穿刺针重新穿刺,并根据穿刺部位,稍改变进针角度。
(5)置管。
穿刺成功后,一手固定穿刺针针头,另一手经穿刺针内芯孔缓慢插入导丝,插入导丝长度约20cm。
退出穿刺针,从导丝尾插入扩皮器,扩皮后,沿导丝插入导管,插入深度,成人约12~15cm,小儿5~10cm。
退出导丝。
将已抽取肝素盐水的注射器分别连接于各导管尾端,在抽吸回血后,证明导管通畅,向管内注入2~3ml肝素盐水,锁定卡板,取下注射器,拧上肝素帽或连接输液器。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术前准备:1.查房:了解病情,确定中心静脉置管的适应症和风险。
2.确认病人的身份,与病人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并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
3.检查病人的过敏史,特别是对麻药和槽球蛋白的过敏史。
4.检查病人的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评估病人的手术风险。
5.准备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导管、穿刺针、消毒液、无菌巾、手套、无菌手术埔等。
操作流程:1.消毒、无菌手术埔包扎。
2.定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选择上肢常用的有锁骨下静脉、锁骨上静脉和颈内静脉。
使用B超引导可以提高成功率。
3.局部麻醉:用1%~2%利多卡因或1%~2%普鲁卡因穿刺部位局部麻醉。
4.穿刺:握针法或捏皮法穿刺,穿刺入口与导管走向大致相同,先浅后深,蹬占、回血、吸回其他管穿入。
5.确认血管内导管位置:通过走血、随音、影视等方式,确保导管正确地放入血管腔内。
6.固定导管:用绷带、固定胶布或其他方法固定导管,防止脱出或移位。
7.拍片或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认导管位置是否合适。
8.导管使用:根据需要连接输液管、注射器等,进行输液、抽取血样等操作。
评分细则:1.消毒措施是否规范:根据消毒液使用的浓度和时间评分,消毒时间和消毒液浓度都达到规范要求则得满分。
2.局部麻醉的效果:根据病人是否出现局部疼痛或不适进行评分,无任何不适则得满分。
3.穿刺的准确性:根据穿刺部位是否准确、穿刺针是否进入血管腔内进行评分,准确无误则得满分。
4.导管固定的可靠性:根据导管是否牢固地固定在皮肤上进行评分,固定可靠则得满分。
5.导管位置的准确性:根据拍片或超声检查结果评分,导管位置正确则得满分。
6.导管使用的规范性:根据导管使用时是否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评分,操作规范则得满分。
以上是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确保手术安全和置管成功率。
同时,对操作过程进行评分有助于对操作质量进行监控和改进。
静脉置管操作步骤

静脉置管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 准备所需材料:滴壶、药物、注射器、针头、静脉置管装置等。
- 检查患者信息,确保患者适合进行静脉置管。
2. 操作准备
- 确定适当的置管位置:一般选择手背或前臂的静脉。
- 患者采取适当的位置:使静脉暴露并方便操作。
3. 消毒
- 用洗手液清洁双手,确保无菌操作。
- 用消毒棉球蘸取酒精清洗置管位置周围的皮肤。
4. 穿刺
- 戴上无菌手套。
- 用一根无菌注射器刺入选定的静脉,获取一定量的静脉血。
5. 穿刺针退刺
- 将穿刺针轻轻退出静脉。
- 用线固定住已穿刺的静脉,以保持其通畅。
6. 置管
- 将已准备好的静脉置管装置插入刚刚确定位置的静脉。
- 提起线,将置管装置推入静脉,直到置管装置的一端位于静脉腔内。
- 通过移动置管装置,确保置管的稳定和合适。
7. 固定置管
- 使用透明敷料或固定带固定置管装置,避免其松动和移位。
8. 进一步处理
- 连接滴壶或药物,确保静脉置管的使用。
9. 操作后处理
- 清洗使用过的材料,做好无菌操作环境的清理。
- 监测患者的置管部位,确保无异常反应。
以上是静脉置管的常规操作步骤,希望对您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治疗前准备
1、用物准备:换药包、肝素帽2个、生理盐水20ml、封管液等。
2、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帽子、口罩。
3、患者准备:戴口罩(颈内静脉置管)。
4、环境准备:清洁整齐,减少人员流动。
二、操作顺序
1、携用物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说明操作目的,取得合作。
2、检查无菌物品消毒有效期并将下机包打开。
将垃圾袋粘贴在床边,取手套一副戴上,其余物品盖好。
3、检查各治疗参数是否完成、打开包裹导管的无菌巾、按照回血下机流程下机回血,回血完毕将动、静脉导管夹子及血路管大夹子均夹闭。
4、摘手套,手消剂消手后更换手套,打开肝素帽外包装将其放入无菌弯盘内;打开碘伏棉球(挤去多余碘伏)将其放入治疗盘内,并将其分为2部分。
5、用一把镊子取碘伏棉球一个,自导管动脉端与血管路连接处向上消毒至夹子(含夹子);同法消毒导管静脉端。
6、分离血路管与导管动脉端,用另一把镊子分别取碘伏棉球2个消毒管口及管周2遍,生理盐水10ml快速注入关闭夹子。
7、将封管液空针与导管连接,打开夹子注入封管液并关闭夹子(注意夹子位置和朝向),取碘伏棉球一个消毒管口及管周,用肝素帽封闭管口。
8、同法消毒处理导管静脉端。
9、取纱布1块蘸手消液擦拭导管外及夹子上的碘伏,无菌纱布包扎导管并
一、治疗前准备
1、用物准备:换药包、注射器、检查手套、抗凝剂等。
2、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帽子、口罩。
3、患者准备:戴口罩(颈内静脉置管)。
4、环境准备:清洁整齐,减少人员流动。
二、操作顺序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姓名,向病人说明操作目的,取得合作,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戴口罩(颈内静脉导管)。
2、消毒剂喷手,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查看有效日期、型号,无误后打开。
3、将污物袋粘贴在床边,戴检查手套揭去导管外包裹敷料,弃于污物袋内,摘手套。
4、观察导管有无脱落、开线、置管处有无红肿、渗液及周围皮肤有无过敏现象。
如为股静脉,检查两侧大腿粗细及插有导管侧下肢是否有肿胀情况。
5、铺治疗巾于导管下,导管下棉纱巾一块,打开碘伏棉球(挤去多余碘伏)将其放入治疗盘内,并将其分为2部分。
6、用一把镊子取碘伏棉球一个,自动脉端导管与肝素帽连接处向上消毒至夹子(含夹子),更换碘伏棉球后再从导管与肝素帽连接处向下消毒至肝素帽,将使用后棉球和镊子放入污物袋内,同法消毒导管静脉端。
7、移去导管动脉端肝素帽,用另一把镊子取碘伏棉球一个消毒管口及管周,更换碘伏棉球后再消毒一遍(10—15秒)
8、取新棉纱一块放入将导管下,并将原有纱布取出放入弯盘内,连接5ml,打开夹子。
回抽2ml血液推注于弯盘内的纱布上,观察有无血栓,如无血栓夹闭夹子。
如有血栓应再抽取1—2ml血清检查。
9、同法消毒处理导管静脉端,并注入低分子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者,普通肝素首剂从透析机上注入)
中心静脉置管上机操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