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背光板工作原理电路图

合集下载

长虹46寸三星屏背光板原理与维修

长虹46寸三星屏背光板原理与维修

三星46寸背光板原理与维修概述三星46寸0.0/0.1版液晶屏背光系统包含有左右两块背光板,一块是主板(Master)或叫A板,另一块是从板(Slave)或叫B板,工作时AB两块板以排线连接,实现同步和控制。

A板以背光控制集成电路MSC1691AI为核心,配以背光激励、输出和电流分配电路,B板只有背光激励、输出和电流分配电路。

每块板有2个升压变压器,每个升压变压器配有12个电流分配变压器和6个输出插座,驱动12支CCFL 灯管。

每个升压变压器和与其对应的激励IC(OZ9981GN)、4个MOSFET组成一个背光驱动通道,因此A板和B板共有4个背光驱动通道。

AB板的输入插座CN101/CN401的1~5脚和6~10脚向背光电路提供24V电源,但背光控制电平和亮度调节PWM信号,只输入至A板输入插座CN101的12和13脚。

三星46寸REV:0.0和REV:0.1两种版本电路结构完全相同,仅有的不同就是输出插座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左右两块背光板上下两端都有供级联排线连接的插座,实际使用时两条级联排线的连接如下:IS-D一、背光电流分配(平衡)LCD-TVLIPS拓扑电路介绍二、背光板IC介绍1、MSC1691AI(IC101)背光控制MSC1691是Microsemi公司的一个低成本、增强型、可直接驱动CCFL灯管的控制器,其内部转换器设计可以应用于任意的从手掌型的PDA到大屏幕的液晶电视的背光CCFL控制。

内置数字和模拟PWM亮度控制和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MSC1691采用16脚TSSOP封装。

MSC1691AI内部框图MSC1691AI典型应用注意:测5/10/14脚电压时,灯管会熄灭。

MSC1691AI关键脚位描述16脚VDDP电源供电端由24V电源经稳压电路输出稳定的5V-VCC电压,向VDDP电源脚供电,其它芯片的供电如下图:2/3脚AOUT/BOUT激励脉冲输出端,该脚是IC内部振荡信号经过波形变换后,从两个不同的通道内的N沟道MOSFET输出激励脉冲,向后级提供激励信号。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对〝剖析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一文的一点看法〔此文为技术探讨〕在国内某知名刊物2020年12月份期刊看到一篇关于介绍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剖析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这是一篇选题极好的文章、目前液晶电视显现的极大部分屏幕故障例如:图像花屏、彩色失真、灰度失真、对比度不良、亮度暗淡、图像灰暗等等故障都与此电路有关,修理人员在修理此类故障时往往的面对液晶屏图像束手无策,而介绍此电路、无疑对类似故障的分析提供了极大的关心,目前在一样的期刊书籍介绍分析此电路的文章极少。

什么是TFT屏偏压电路?现代的液晶电视差不多上采纳TFT屏作为图像终端显示屏,由于我们现在的电视信号〔包括各种视频信号〕是专门为CRT显示而设计的,液晶屏和CRT的显示成像方式完全不同,液晶屏要显示专门为CRT而设计的电视信号,就必须对信号的结构、像素排列顺序、时刻关系进行转换,以便液晶屏能正确显示。

图像信号的转换,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精确的过程;先对信号进行储备,然后依照信号的标准及液晶屏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运算,依照运算的结果在按规定从储备器中读取预存的像素信号,并按照运算的要求重新组合排列读取的像素信号,成为液晶屏显示适应的信号。

那个过程把信号的时刻过程、排列顺序都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同时要产生操纵各个电路工作的辅助信号。

重新编排的像素信号在辅助信号的和谐下,施加于液晶屏正确的重现图像。

每一个液晶屏都必须有一个如此的转换电路,那个电路确实是我们常说的〝时序操纵电路〞或〝T-CON〔提康〕电路〞,也有称为〝逻辑板电路〞的。

那个电路包括液晶屏周边的〝行、列驱动电路〞构成了一个液晶屏的驱动系统。

也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那个独立的整体是由时序电路、储备电路、移位寄存器、锁存电路、D/A变换电路、译码电路、伽马〔Gamma〕电路〔灰阶电压〕等组成,这些电路的正常工作也需要各种不同的工作电压,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上电时序关系,不同的屏,不同的供电电压。

三、背光板部分单元电路图_TCL王牌液晶彩色电视机维修精华_[共4页]

三、背光板部分单元电路图_TCL王牌液晶彩色电视机维修精华_[共4页]

第5节 三星46英寸0.0/0.1版背光板原理与技改方案− 147 − 续表 脚 号符 号 功 能 电压(V )脚 号符 号 功 能 电压(V ) 7BRITE _R 亮度偏置 1.69 12 I _SNS 电流感应 0.7 8 BRITE _IN 亮度调节 1.47 13 OV _SNS 过压感应0.95 9 ENA 点灯使能 4.2 14 OC _SNS 过流感应 1.310 I _R 电流基准 1.0 15 VDDA 供电输出 3.011 EA _OUT 差分输出 0.87 16 VDDP 电源5.0 注:测5、10、14脚电压时,灯管会熄灭。

(2)关键脚位描述16脚,VDDP ,电源供电端:由24V 电源经稳压电路输出稳定的5V-VCC 电压,向VDDP 电源脚供电。

2脚/3脚,AOUT/BOUT ,激励脉冲输出端:IC 内部振荡信号经过波形变换后,从两个不同的通道内的N 沟道MOSFET 输出激励脉冲,向后级提供激励信号。

9脚,ENA (Enable ),点灯使能端:该脚是IC 运行与否的使能端,或者说是灯管点亮与否的控制端。

如果该脚逻辑值高,所有功能均启用,IC 开始运行,灯管点亮;如果逻辑值低,内部电源与VDDP 引脚断开,禁用全部功能,IC 停止工作,灯管熄灭。

15脚,VDDA (Reference ),基准电压:由16脚VCC 电源端经内部稳压后从该脚输出一个3V 基准电压,供IC 内部和外部电路工作,IC 保护时该脚没有输出。

13脚,OV_SNS ,过压感应输入:该脚是过压感测输入端。

经过过压取样电路,输入一个以地为中点与灯管电压成正比的全波交流电压。

OV _SNS 输入经全波整流,然后加在IC 内部的2V 参考电压的数字比较器上。

该脚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500kHz 。

正常工作时该脚电压小于±2V 。

当感应输入的信号电压大于±2V 时,内部的数字比较器发生翻转,保护电路起控,IC 被禁用,灯管熄灭。

详解液晶彩电背光灯驱动电路

详解液晶彩电背光灯驱动电路

详解液晶彩电背光灯驱动电路为了让冷阴极灯管安全、高效稳定地工作,其供电与激励必须符合灯管的特性。

具体而言,灯管的供电必须是频率为30kHz~100kHz的正弦交流电。

如果给灯管两端加上直流电压,会使部分气体聚集在灯管的一端,则灯管就会一端亮一端暗。

在液晶彩电中,电源板输出的电压为+24V或+12V直流电压,显然不能直接驱动背光灯管,因此需要一个升压电路把电源板输出较低的直流电转换为背光灯管启动及正常工作所需的高频正弦交流电。

这个升压电路组件就是常说的背光灯驱动板(Inverter),又称逆变器、升压板或高压板。

在液晶电视机中,背光灯驱动板是一个单独工作且受控于CPU的电路组件,其主要作用是点亮液晶屏内的背光灯管,并在CPU的控制下进行启动、停止(on/off)及亮度调节。

背光灯驱动板主要由振荡器、调制器、功率输出电路及保护检测电路组成,如1图所示。

在实际电路中,除功率输出部分和检测保护部分外,振荡器、调制器及控制部分通常由一块单片集成电路完成,这类集成电路常用的主要有BD(Rohm公司生产,如BD9884FV、BD9766等)及OZ系列(凹凸微电子公司生产,如02960、02964等);功率输出管多采用互补的功率型场效应管,有的采用3脚和8脚(①~③脚为S极,④脚为G 极,⑤-⑧脚为D极)贴片封装型,常见型号有D454、RSS085、D413、TPC8110、FDD6635.FDD6637等,如图2所示;还有的采用由N沟道和P沟道组合的5脚或8脚MOSFET功率块(①脚为Sl极,②脚为Gl极,③脚为S2极,④脚为G2极,⑤~⑧脚为D1、D2极),如SP8M3、TPC8406、4614、APM40520、P2804ND5G等,如图3所示。

保护检测多由集成电路10393、358、393或LM324及其外围元件来完成。

输出电路主要由高压变压器、谐振电容及背光灯管组成,并设有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取样电路。

TCL液晶电视标准单元电路原理(图)

TCL液晶电视标准单元电路原理(图)

TCL液晶电视标准单元电路原理(图)前言:TCL公司近几年来研发的机器,细心的同事肯定也会发现,其实各个不同型号之间的很多单元电路都是一样的。

这种做法,能增加机器的稳定性也节省研发成本,相应也提升了我们日常维修工作的容易度,这就是研发采用标准化电路的优点。

一、5V-1.2V DC-DC电路用途及功能:用于给IC 内核供电的低压大电流供电电路。

电路原理介绍:此电路是一个DC转DC的控制电路,它具有大电流、低干扰,采用元器件最优化,能完全满足数字板1.2V电路的需要。

电路中C1、C2是波波电路;R2、R3、R4组成的电路是取样电路,从这里取样的电压输入到IC的1脚,从而对输出电压的调整。

二、24V→5.1V DC-DC 电路用途及功能:用于将24V 电压降压成5.1V,给下一级DC-DC 电路、USB 或者LDO 供电。

电路原理介绍:U1:RT8110是一个DC-DC 的电源IC,以前已在其他机芯上大量使用,一个同步BUCK 降压的模式,通过R1,R2,R3分压来设定输出电压值,U1的8脚接收到反馈信号后调节PIN2 和PIN4输出方波的占空比,控制Q2,Q1 的两个MOS 管的导通时间,从而达到稳压的目的MS58机芯的-U801(12V-5V)参考测试点三、24V→12V DC-DC 电路用途及功能:用于将24V 电压降压成12V,给PANEL 供电或者给下一级DC-DC 电路或者LDO 供电。

电路原理介绍:24V 转12V,使用的MP1593,这个IC 在其他机型上大量使用,是一个BUCK 降压型,通过电阻分压取样来设置输出电压,第八脚为软启动,第七脚为使能脚,正常工作为高电平,第六脚为补偿,第五脚为FB 反馈电压,正常工作为1.22V 左右,第一脚为自举升压脚,接一个电容到续流二极管的负端。

第三脚为内部MOS 推挽输出接到续流二极管的负端同储能电感相连。

内部MOS 管导通期间向电感储能同时向负载提供供电,内部MOS 管关断时电感释放能量通过二极管续流,来达到降压的目的。

液晶电视背光板(高压板)电路原理

液晶电视背光板(高压板)电路原理

一台完整的液晶一般由液晶屏、主板、按键板以及高压板组成(又称升压板),另外,在一些特殊的液晶彩显中还带有音频板以及USB插口板等。

而早期的高压板均为独立型的高压板,即:需要由一个12V电源的电源盒来提供,另有部份机子主电源与升压板是连在一起的。

先来讲讲液晶屏的构造再讲升压板原理或许各位会听得更明白些。

目前,市场上液晶屏主要有三星、中华、奇美等等,而追其构造,均由液晶粒子屏、玻璃、信号处理板及灯管等组成!一方面,主板上提供的信号经信号处理板解码后送到液晶粒子屏,推动液晶粒子翻转,这时是看不到亮画面的,因方没有背灯管(即贴在液晶左右背处,即上面说的灯管)的照射光,只有背景一点黑暗的图象。

另一方面,主板产生信号后,紧接着升压板也开始工作,推动灯管发光,并在背灯管的照射下,液晶显示器才能显示完整的图象。

在了解以上的大概状况后,我们不难理解:升压板的作用就是点亮灯管!!!的确是这样,升压板的作用就是推动灯管发光,以产生背景照亮灯。

但是,话又说回来,灯管如同日光管一样,其内部充满了氖气,要想让它发光,必须在其未点亮前产生1500V的高压来击发内部的气体,一旦气体导通后,则必须要有600~800V电压、9MA左右的电流供其发光,这就使得普通的12V或者市电的220V电压跟本达不到其要求,因此必须升压。

而此时,所有发光的条件都满足了,背灯管当然就发光了。

是这样的,这时背灯管是发光了,而且如果给主板加信号的话,画面就出来了,没错一切似乎都正常。

但是,大家要明白,多数的液晶显示器是由直流电压控制开关的(即开关只控制主板信号,不能关掉12V),这时,如果关机会出现什么现象????大家想想,主板至液晶屏控制信号是切断了,但升压板呢,背灯管没关掉呀,没关掉当然就一直亮着,亮着当然在关机时就出现全白的显示(呵呵,这样不仅浪费电,而且很难看呀),为此必须从主板中引出一路控制升压板上脉宽IC供电电压,即控制电压(根据机型及厂家设计状况,由高低两种电压控制,一般均为3."3或5V控制),只有有了控制电压,才能保证升压板上的供电随着开关机器而通断(另有一部份机子是控制IC振荡等)。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

对“剖析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一文的一点看法(此文为技术探讨)在国内某知名刊物2010年12月份期刊看到一篇关于介绍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剖析液晶屏逻辑板TFT偏压电路”这是一篇选题极好的文章、目前液晶电视出现的极大部分屏幕故障例如:图像花屏、彩色失真、灰度失真、对比度不良、亮度暗淡、图像灰暗等等故障都与此电路有关,维修人员在维修此类故障时往往的面对液晶屏图像束手无策,而介绍此电路、无疑对类似故障的分析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目前在一般的期刊书籍介绍分析此电路的文章极少。

什么是TFT屏偏压电路?现代的液晶电视都是采用TFT屏作为图像终端显示屏,由于我们现在的电视信号(包括各种视频信号)是专门为CRT显示而设计的,液晶屏和CRT的显示成像方式完全不同,液晶屏要显示专门为CRT而设计的电视信号,就必须对信号的结构、像素排列顺序、时间关系进行转换,以便液晶屏能正确显示。

图像信号的转换,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精确的过程;先对信号进行存储,然后根据信号的标准及液晶屏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在按规定从存储器中读取预存的像素信号,并按照计算的要求重新组合排列读取的像素信号,成为液晶屏显示适应的信号。

这个过程把信号的时间过程、排列顺序都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并且要产生控制各个电路工作的辅助信号。

重新编排的像素信号在辅助信号的协调下,施加于液晶屏正确的重现图像。

每一个液晶屏都必须有一个这样的转换电路,这个电路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序控制电路”或“T-CON(提康)电路”,也有称为“逻辑板电路”的。

这个电路包括液晶屏周边的“行、列驱动电路”构成了一个液晶屏的驱动系统。

也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这个独立的整体是由时序电路、存储电路、移位寄存器、锁存电路、D/A变换电路、译码电路、伽马(Gamma)电路(灰阶电压)等组成,这些电路的正常工作也需要各种不同的工作电压,并且还要有一定的上电时序关系,不同的屏,不同的供电电压。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图)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图)

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集成电路工作原理(图)振荡控制电路主要包括振荡器、调制器、激励输出、保护控制电路,位于背光板的输入控制接口和功率放大电路之间,其主要功能如下:①接受CPU的控制指令(ON/OFF),产生高频振荡信号。

②接受CPU送来的亮度控制信号(PWM),对高频振荡进行PWM调制。

③把PWM调制信号放大并输出。

④接受输出电路反馈来的电压、电流取样信号,进行保护控制。

振荡控制电路是背光板部分的前端电路,功率小、电路复杂,电路功能较多。

为了液晶屏生产厂家为了便于配套,这部分电路均采用一块集成了上述功能的集成电路。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此类背光板前端集成电路提供。

这些集成电路都是考虑到不同的屏幕尺寸、不同的电路形式、不同的控制方式及不同的供电电压精心设计的,功能齐全、稳定可靠。

采用这种集成电路的背光板,功能强大、外电路简单、成本下降,故障率也减小很多。

图5.1是一个采用6只CCFL灯管的26寸液晶屏背光板,图5.2是一个采用EEFL灯管的32寸液晶屏背光板。

可以看出,振荡控制集成电路只占了极小的位置,整个电路板非常简洁、工整,维修也极其方便。

目前比较常见的、背光板上应用较多的振荡控制集成电路有以下几种。

①美国仙童(FAIRCHILD)公司的FAN7316、FAN7317、FAN7313等。

②微科(MICRO)公司的OZ960、OZ964、OZ9910、OZ9925、OZ9938等。

③硕颉( Bitek)公司的BIT3101、BIT3109、BIT3105、BIT3106等。

④MSP(Mstart)公司的MP1026、MP1029、MP1038等。

⑤罗姆(Rohm)公司的BD9883、BD9884、BD9886等。

还有很多集成电路的型号不胜枚举。

对于维修人员来说,把这些集成电路的资料收集起来,了解各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对背光板维修的帮助极大。

5.1典型振荡控制集成电路的工作流程图5.3是一块典型振荡控制集成电路的内部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晶屏背光板工作原理电路图
一、前言随着液晶电视机销量的逐渐增多,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究液晶电视机的维修,而目前液晶电视机中背光板的维修量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由于背光板是显示屏供应商供屏时自带的,供应商出于对技术的保密性,现在我们还拿不到背光板的电路图和IC资料,这对我们背光板的维修带来了很大的难处。

为了改善我们的背光板修理,本文对背光板的通用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判断作一介绍,对网络维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的目的是想帮助网络提高维修技能,但由于我们对背光板的电路和维修了解得还不多,因此其中的一些观点可能有不准确或描述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出来共同讨论,从而共同提高我们的维修水平,谢谢!二、背光板在液晶电视机中的作用背光板也称Inverter板即逆变器板,它的作用是将一个直流电压转变为多个交流电压,作为液晶屏灯管的工作电压,它的输入、输出连接框图如下图。

背光板有三个输入信号,分别是供电电压、开机使能信号、亮度控制信号,其中供电电压由电源板提供,一般为直流24V(个别小屏幕为12V);开机使能信号ENA即开机控制电平由数字板提供,高电平3V时背光板工作,低电平0V 时背光板不工作;亮度控制信号DIM由数字板提供,它是一个0-3V的模拟直流电压,改变这它可以改变背光板输出交流电压的高低,从而改变灯管亮度。

背光板有多个交流输出电压,一般为AC800V,每个交流电压供给一个灯
管。

三、背光板工作原理方框图背光板电路由输入接口电路、PWM控制电路、MOS管导通与直流变换电路、LC振荡及高压输出回路、取样反馈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
方框图:四、背光板各部分电路介绍1、输入接口电路1)供电输入电压输入接口电路中的供电输入电压一路直接加到MOS管导通电路,作
为MOS管的供电电压(24V或12V);另一路经晶体管稳压控制电路加到PWM控制IC,作为PWM控制IC的供电电压(一般为5V)
背光板各部分电路介绍2)开机使能信号ENA 输入接口电路中的开机使能信号
ENA经过相关的三极管、电阻、电容电路后加到PWM控制IC,作为PWM电路的控制开关。

ENA为高电平(3-5V)时PWM电路工作,ENA为低电平(<2V)时PWM电路不工作。

一种典型电路是数字板过来的ENA信号经过电阻、电容电路后直接加到PWM控制IC的ENA脚。

另一种典型电路是数字板过来的ENA信号通过三极管、稳压管控制电路,将电源板过来的供电电压进行降压、稳压,产生ENA 电压,加到PWM控制IC的ENA脚,如下图
3)亮度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电路中的亮度控制信号DIM或BRTI ,经过相关的电阻、电容电路后加到PWM控制IC的亮度控制脚DIM或BRTI ,通过控制PWM驱动脉冲宽度控制
灯管的亮度。

2、PWM驱动控制电路PWM驱动控制电路由PWM驱动控制IC及外围电路组成,其核心电路是PWM驱动控制IC。

目前不同种类的背光板,所用的PWM驱动控制IC也不同,如奇美26/30寸用OZ960、友达37寸用OZ964、三星40寸用DMB8110D、奇美42寸用OZ9928SN、三星46寸用MSC1691A1等等。

不同种类的PWM驱动控制IC管脚数量及功能排序可能不同,但管脚功能大同小异,下面介绍PWM驱动控制IC常见的管脚功能。

PWM驱动控制IC常见的的管脚功能有:1)CTIMR 或TIMR脚该脚一般外接一个1-2uF的电容到地,当输出电路出现过压时,IC内
部的开关被打开,对该电容进行充电。

当充电到一定值时,IC启动内部保护功能,IC被关闭,停止驱动脉冲输出。

改变电容的大小,可以改变IC启动保护时间的快
慢,电容越大,保护越慢;电容越小,保护越快。

一般设计保护时间在1-2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