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保护电路UPC1237HA
uPC1237保护电路

还是补上来吧,uPC1237是一款经典的喇叭保护IC,具有很宽的工作电压范围(25~60V),具备开机延迟、功放输出端直流漂移检测、即时关机功能。
上图中,J2从功放变压器一绕组中取出交流,整流滤波后供给8脚,为IC提供工作电源;7脚为延时检测,通过R5、C4提供延时,延时后6脚控制常开继电器闭合,喇叭开始工作,避免了开机冲击;J1、J3接功放左右声道输出,2脚为功放输出中点直流漂移检测,当检测到有直流输出时(一般为零点几伏),切断继电器,保护喇叭;4脚为关机检测,因为4脚是从功放变压器取电,且滤波电容较小,当关闭功放电源时,马上能检测到电压跌落,继而切断继电器,此时功放因为有大容量滤波电容存在不会马上停止工作,而喇叭已被切断,从而避免了关机冲击。
音频功放保护电路分析与维修在音频放大器中一般都设有功能完善的保护电路,可以在功放输出管过载、输出端电位偏移时进行可靠的保护,还可以在开机时延迟接通扬声器,避免开机损坏扬声器和开机“嘭”声,关机时瞬时断开扬声器,可避免关机时的冲击。
一、分离元件保护电路图1所示是湖山BK2X100JMKⅡ-95型纯后级功率放大器功放保护电路。
放大器刚接通电源时,+56V 电压通过R143对C116充电,约延迟4s,C116上电压充到9.5V左右时,稳压管V126导通而使V124、V125导通,继电器K101吸合,才能接通扬声器,避免开机时的电流冲击而保护扬声器。
v126、v129组成功放输出端的电位检测电路,当输出端的电位偏移时,通过一51k电阻R144,使V126或V129导通。
当输出端的电位是正偏移时,V129导通.反之,当输出端的电位是负偏移时V126导通。
无论v126或V129中哪一个导通,C116正端电位为0V,稳压管V126截止,V124、V125截止,使继电器释放,断开扬声器,这样就完成了输出端电位偏移保护。
当功放因输出短路或负载过重时,输出管V134、v135射极电流大增,在R132、R133上产生的压降增大经R134、R135分压加至V118基极,使V118导通,使V127基极电位降低,v127导通,稳压管V126截止,V124、V125截止,继电器释放,断开扬声器,这样就完成了输出管的过载保护.二、uPC1237保护电路图2所示是天逸AD—5100A型AV放大器功放保护电路。
UPC1237HA应用电路原理

UPC1237HA应用电路原理
主要起保护作用,upc1237ha的保护集成块的保护原理介绍: 1脚为过流(过载)检测输入端, 2脚为直流检测(中点电压偏移检测), 3脚锁定、复位控制端, 4脚为关机检测(电源检测), 5脚为地, 6脚继电器驱动, 7脚开机静音控制(开机延时接通) 8脚电源;1脚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1伏以下,单该脚电压在1.9v以上时超载控制触发器翻转为保护状态,2脚正常时的电压为0v当任何一声道功率放大器出现异常,中点电位漂移偏离0v(超过+0.7v或<-0.23v)时直流检测输出电压控制触发器翻转到保护状态,3脚一般为接地,4脚关机检测输入,正常工作时电压在3v左右,关机时该脚电压稍有下降,控制触发器翻转,继电器驱动电路立即停止工作,继电器释放,避免音箱关机时受到冲击。
功放推挽电路原理

功放推挽电路原理
电路的基本结构是一个输出级与一个输入级。
输出级是个推挽结构,输入级是个共射放大电路,所以在此电路中要注意输入输出阻抗匹配。
输出级由四只电阻组成,一只串联电阻R1和R2,R1用于对晶体管的基极偏置,R2用于对晶体管集电极电流的平衡。
另外两只电阻分别与放大管的管芯和集电极相连。
这四只电阻的作用是:
R4和R5构成了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电压差。
R1和R2构成了两个输出电压,即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压之间的差值。
如果信号源电压不稳定或频率变化,则电路中流过R1和R3的电流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电平。
这样,输入、输出之间就会产生一个电压差,这个电压差就是电路中工作点的确定依据。
R4、R5构成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限制电阻。
在放大器工作时,当它接收到一个频率较低(低于Vin)、幅值较小(小于Vout)的信号时,R4、R5就会阻止放大器放大该信号。
—— 1 —1 —。
在音响电源设计中使用MC1723C电压调节器芯片

在音响电源设计中使用MC1723C电压调节器芯片
MC1723C是一款用于音响电源设计的电压调节器芯片。
它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电压调节能力,非常适合于音响系统中的电源供应设计。
本文将对MC1723C的功能特点、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MC1723C是一款三端固定正电压调节器,可提供较高的电压输出,稳定性和低功耗。
它在音响电源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功率放大器、预放大器、扬声器和其他音响设备的电源供应。
MC1723C采用TO-220封装,可以方便地与其他电路连接,适用于各种电路板的设计。
MC1723C的特点主要包括:
1. 宽输入电压范围:MC1723C能够稳定调节电压,输入电压范围广,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和电源条件下的设计需求。
2. 高稳定性:MC1723C采用精密的电压调节器设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音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低静态功耗:MC1723C在稳定工作状态下的功耗非常低,可以节省能源并延长音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内部过热保护:MC1723C内置了过热保护功能,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它会自动停止工作,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5. 简单的外部元件:MC1723C的设计简单,只需要少量的外部元件就可以完成电路设计,减少了成本和设计复杂度。
MC1723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输入电压传给一个基准电压源,然后将得到的差值电压输入到一个放大器,输出的误差信号经过比较器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控制电流增加或减少来稳定输出电压。
这样就能够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MC1723C的内部电路设计和稳定器性能,使其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输入电压的变化,并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功放喇叭保护电路

功放喇叭保护电路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功放喇叭保护电路大功率的家用功放的主声道均采用了OCL电路作功率放大。
这种电路出现故障时,其输出端的直流电位常常会偏离零电平,出现较高的正或负的直流电压。
输出的直流电流流过扬声器的音圈时,轻者会产生固定磁场,使音圈移位,难以恢复,重者会将其烧毁。
另外。
在部分特大功率功放中,由于输出功率非常大,在用户操作不当时,可能会持续输出数安培甚至十几安培的峰值电流,使该声道的最大输出功率远远超过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致使扬声器烧毁。
本文以奇声AV-713功放的扬声器保护电路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
功放扬声器保护电路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图中含有了三种保护方式。
(1)直流保护:当功率放大电路发生故障,其输出端出现的直流电压的绝对值超过设计限度时,保护电路中的直流检测电路即把它检测出来,变成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经放大后控制触发器翻转,驱动保护继电器动作,断开功率输出电路,使扬声器得到保护。
同时,控制信号还启动指示电路工作,使保护指示灯闪烁报警。
(2)过载保护:当输出电流超过额定输出电流的1倍左右时,过载检测电路输出保护控制信号,控制输出电路断开,保护扬声器及功放。
(3)开机延时接通保护:通过开机延时电路控制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工作状态,使继电器在开机时延时1—4秒钟接通扬声器,以避免开机过程中产生的浪涌电流冲击扬声器。
使其音圈移位。
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
该电路以Q4、Q5为中心,组成了直流电压取样检测电路。
图中的Q1、Q2等系右声道功率输出电路(左声道功率输出电路图中未画出)。
右声道的直流电压取样信号经由R6(左声道取样信号经由R21)衰减、隔离,C2、C3滤波,送往Q4、Q5、R7组成的互补式直流检测电路进行监测。
当右(或左)声道的功率输出电路出现正极性的较大的直流失调电压时,电流经R6(或R21)、Q4的be结到地,Q4导通,其集电极输出控制电平,经R8、D2送Q7放大后,输往R-S触发器。
一款顶级功率型运放制作的耳放

一款顶级功率型运放制作的耳放小小的耳放,引无数高手竟折腰,耳坛上胆机、石机,胆+石机。
林林总总,铭器辈出。
可是一说起价钱,诚如许多前辈所言:一分银两,一分音质。
斯言固矣!然众少米者,岂不是要作壁上观?作为焊了多年土炮的在下,却总想一破这个“平价无好货”的定律!于是乎,在自己可怜的“发烧秘笈”箱中遍寻利器:甲:电子管机型:如果要赶时髦,当然是上胆机;可是电子管天生就是高电压小电流的娇小姐脾性,不用输出变压器吧,阻抗难以匹配,再说OTL由于输出耦合电容的存在,靓丽的音色总难登机入耳;用输出变压器吧,这输出牛的“牛脾气”却不是那么好降服:为了低频段的响应,电感要足够大,这样一来圈数增加,又带来分布电容,使得高音频段下降;为了能在少圈数下获得大电感以及线性好的磁滞曲线,铁芯材料可价值不菲,什么超薄冷轧、铍镆合金乃至非晶材料,为了减少漏感省掉层间绝缘纸你得使用进口的TIW三重绝缘线(难怪进口胆机有天价啊)。
在下曾有花费一个多月绕制一个初次级共分72段嵌绕的输出“牛”的经历。
功夫你可以下,可是好的铁芯材料以及线材呢?既不可遇也不可求啊,再加上原来价值仅为数米的胆管现在已经“升值”为数十、数百大米。
可见胆机破不了定律!乙:晶体管机型(含FET):绝大多数发烧铭器都是采用纯分立电路,在下也曾在其间蹉跎过许多时日,最后比较完善的是Desig了一款商品机:输出级采用了SANKEN(三垦)专门为HI-FI开发的一种内含热补偿电路的功率对管(SAP16P/N);此管刚一出来曾经被建伍卖断了两年,专用于W米级的功放,两年后SONY 才得以在其HI-END级功放中采用。
可是其整机电路复杂,不便初学者DIY;此外,从成本来看也不太能破定律。
丙:通用运放机型:现在的通用运放指标已经今非昔比,可达到了数百兆的单位增益带宽。
可是同样只能用于小电流放大,为了扩流还得加上晶体管或FET,这又带来了工作点调试,热稳定等分立机的固有问题,早年在发烧友制作的OCL中曾见其踪影,可是纵观各国的发烧铭器,几乎没有厂家将此结构用于成品机(请注意:在下说的是铭器哦),个中奥妙不言自明。
关于upc1237保护电路

关于µPC1237保护电路的疑问文/沙迦对于一块刚接触的集成电路,如果想要尽快了解它的工作参数和性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到该IC的公司网站去查询其相关PDF资料,根据PDF文档的介绍我们可以尽快掌握这个IC的性能。
我一直比较相信PDF上面的推荐电路,多次应用也从来没发生过问题,但这次对µPC1237却是碰到了例外。
事情起源在于我在淘宝购买的几套µPC1237的音响功放保护电路成品。
由于自己不会设计保护电路,所以就一直是买保护电路的成品板。
保护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功放开机时产生延迟,将功放输出通过继电器延迟5~10秒后与音箱接通以防止功放电路在电源接通瞬间产生的电压冲击音箱中的扬声器。
在功放工作的过程中,保护电路时刻监测功放输出中的直流漂移电压,当功放由于故障输出的直流漂移电压大于保护电路设定阈值时,保护电路能迅速释放继电器,断开功放电路与音箱的通路,保护音箱不被烧毁。
因此,保护电路可以看做是音箱的保护神。
功放保护电路买来后,我习惯按照保护板推荐的供电电压给保护电路通电测试,看看工作是否正常。
因为保护板自身故障导致音箱扬声器烧毁的事例也不在少数。
测试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通电后测试继电器延迟吸合时间,基本上在5~10秒都可以接受;第二,模拟功放故障,产生不同的直流电压(如:1.5V、4.0V、9V)看保护电路能否检测到直流成分并控制继电器立即释放。
经过这样的测试确认该保护电路正常工作后,我才会放心地将它和功放板连在一起。
像往常一样,该µPC1237保护电路成品板是完全按照官方PDF文档上的一个典型电路进行设计的(见图1)。
我根据板子电压要求给它通了18V的交流电(理论工作电压可以在18V~38V交流电),5秒后,继电器吸合,然后我用1.5V的电池搭在板子的扬声器输入口上模拟直流漂移电压,1秒、2秒……没反应,难道电池没电了?于是换了一个自己感觉电压充足的锂电池(4.0V),1秒、2秒……还是没反应。
功放直流保护原理

功放直流保护原理功放直流保护是指在功放电路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功放器件免受过电流、过电压等异常情况的损害。
这些保护措施旨在确保功放电路的稳定工作,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功放系统的可靠性。
一、过电流保护过电流是指电流超过了器件所能承受的额定值。
功放电路中的过电流保护主要通过电流限制器来实现。
电流限制器可以监测功放电路中的电流,并在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控制电路将电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功放器件因过电流而受损。
二、过电压保护过电压是指电压超过了器件所能承受的额定值。
功放电路中的过电压保护通常采用过压保护电路来实现。
过压保护电路可以监测功放电路中的电压,并在电压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控制电路将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功放器件因过电压而受损。
三、过温保护过温是指功放器件温度超过了其额定工作温度。
功放电路中的过温保护主要通过温度传感器来实现。
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功放器件的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控制电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功放电路的工作电流或关闭功放电路,以保护器件不受过热损坏。
四、短路保护短路是指功放电路中的输出端短接。
功放电路中的短路保护主要通过短路保护电路来实现。
短路保护电路可以监测功放电路的输出电流,并在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控制电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功放电路的工作电流或关闭功放电路,以保护器件不受短路损坏。
功放直流保护原理是通过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过温保护和短路保护等措施,保护功放器件免受异常情况的损害。
这些保护措施的实施可以确保功放电路的稳定工作,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功放系统的可靠性。
在设计功放电路时,合理选择和配置这些保护措施,对于保护功放器件和提高功放系统性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