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按强度分类表

合集下载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1.I≥c,,>0.70
0.65≥f,>0.55
0
1.20≥f,>0.80
1.50≥c,,>0.70
0.70≥f,>0.60
0
10.0≥Es>5.0

0.90≥f,>0.70
0.70≥c,,>0.30
0.55≥f,>0.40
0
0.80≥f,>0.55
0.70≥c,,>0.30
0.60≥f,>0.45
0
5.0≥Es>2.0

0.70≥f,>0.40
0.3≥c,,>0.05
0.40≥f,>0.30
0
0.55≥f,>0.40
0.30≥c,,>0.05
0.45≥f,>0.35
0
2.0≥Es>0.2
注:f,,c,为抗剪断强度,限于硬质岩;软岩应根据软化系数折减。
结构面、软弱层和断层的抗剪断与抗剪强度
类型
抗剪断强度
抗剪强度
备注
f,
c,
f
c
胶结的结构面
0.80~0.60
0.250~0.100
0.80~0.60
0
表中参数限于硬岩;软质岩结构面应进行折减;应根据粗糙度选大值或小值。
无充填的结构面
0.70~0.45
0.150~0.050
0.70~0.50
0
岩块岩屑型
0.55~0.45
0.250~0.100
0.50~0.40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碎,辧开。
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
2、中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
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
极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软化系数(K)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见本规范附录B。

2.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2.3、岩体节理发育程度分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4、岩石按软化系数分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软化系数(K)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1 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软化系数(K)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见本规范附录B。

2.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2.3、岩体节理发育程度分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4、岩石按软化系数分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软化系数(K)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岩质分类


完整系数及代号
vp(m/s)
Rw
(MPa)
﹝Ó﹞
(MPa)

亚类

kv>0.55

0.55~0.3

<0.3
硬质岩
坚硬
A
AⅠ
>4500
>60
>10.8~16
中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BⅠ
AⅡ
4500~3500
60~30
10.8~5,16~7.5



较软
C
CⅠ
BⅡ
AⅢ
3500~2850
30~15
5~2.5,7.5~4
完整性受极大破坏,稳定性极差,接近松散体介质
岩体质量基本分类
完整
程度
坚硬
程度
完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碎
极破碎
坚硬岩A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较硬岩B
ⅡB
ⅢB
ⅣB
ⅣB
ⅤB
较软岩C
ⅢC
ⅣC
ⅣC
ⅤC
ⅤC
软岩D
ⅣD
ⅣD
ⅤD
ⅤD
ⅤD
极软岩E
ⅤE
ⅤE
ⅤE
ⅤE
ⅤE
Vp(m/s)
R石(MPa)
静弹模(GPa)
1500
1.6
0.032~0.0533



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1、微风化的坚硬岩石;
2、未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一般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坚硬程度坚硬岩 较硬岩 较软岩 软 岩极软岩 饱和单轴抗压 强度 MPaf r >60 60≥f r >30 30≥f r >15 15≥f r >5 f r <5坚硬程 度等级定 性 鉴 定 代 表 性 岩 石硬 质 岩 坚 硬 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未风化~微风化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较 硬 岩 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1、微风化的坚硬岩石;2、未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软 质 岩较 软 岩 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轻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1、中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

软 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碎,辧开。

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中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

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2、各种半成岩。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平均间距为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完整程度 完 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 碎 极破碎 完整性指标 >0.75 0.75~0.55 0.55~0.35 0.35~0.15 <0.15f 干/f 湿<0.75为软化岩石。

岩石质量按RQD 分为:好的RQD >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极差的RQD <0.25%。

完整 程度 结构面发育程度 主要结构面 的结合程度 主要结构 面类型 相 应 结 构 类 型组数平均间距m完整 1~2 >1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裂隙、层面 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 较完 整 1~2 >1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裂隙、层面块状或厚层状结构 2~3 1~0.4 结合差 块状结构较破 碎 2~3 1~0.4 结合差 裂隙、层面、小断层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3 0.4~0.2 结合好 镶嵌碎裂结构 结合一般 中、薄层状结构破碎≥30.4~0.2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各种类型结构面 裂隙块状结构 ≤0.2 结合差 碎裂状结构 极破碎 无序结合很差散体状结构岩层厚度划分:巨厚层h>1m;厚层1≥h>0.5;0.5≥h>0.1;h≤0.1。

岩石硬度分类

岩石硬度分类

注:引自《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1990。

1.岩层描述将岩层分为完整、层状、块状、破碎4种:(1)完整岩层:层理和节理裂隙间距大于1.5M(2)层状岩层:层与层间距小于1。

5M(3)块状岩层:节理裂隙间距小于1。

5M,大于0。

3M(4)破碎岩层:节理裂隙间距小于0。

3M。

2.当地下水影响围岩的稳定时,应考虑降级。

3.Rb为岩石的饱和抗压强度。

附件2锚喷围岩分级`注:引自《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围岩按定性分级与定量指标分级有差别时,一般应以低者为准;2.本表声波指标以孔测法测试什为准。

如果用其他方法测试时,可通过对比实验,进行换算;3.层状岩体按单层厚度可划分为:厚层:大于0.5m。

中厚层:0.1-0.5m。

薄层:小于0.1m.一般条件下,确定围岩级别时,应以岩石单轴湿饱和抗压强度为准;当洞跨小于5m、服务年限小于10年的工程,确定围岩通讯别时,可采用点荷载强度指标代替岩块单轴饱和搞压强度指标,可不做岩体声波指标测试;b5E2RGbCAP5.测定岩石强度,做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后,可不作点荷强度测定。

附件3 普氏岩石分类引自《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5附件4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参考公式隔水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为T=l[r2l2+8Kpp]1/2-rl]/4Kp式中t—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m。

l—掘进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

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KN/m3。

Kp—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Mpa。

p—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Mpa。

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1工民建工程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5、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 风化系数K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f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 公路工程2.1、岩石坚硬程度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2007)2.4、岩石按软化系数分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注:软化系数(K)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R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2.9、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2.10、Rc与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的关系《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注:岩体完整性指标Kv应采用实测值,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确定对应的Kv值。

Kv=(Vpm/Vpr)2Vpm—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Vpr—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m/s)。

2.13、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①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v>0.04Rc+0.4时,应以Kv=0.04Rc+0.4和Rc代入计算BQ值。

3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修正值[BQ]:[BQ]=BQ-100(K1+K2+K3)K 1—地下水影响修正系数;K 2—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 3—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

极软岩 E ⅤE
ⅤE
ⅤE
ⅤE
ⅤE
岩石纵波速度 Vp 与抗压强度 R 石对应关系
Vp(m/s) R 石(MPa) 静弹模(GPa)
1500
1.6
0.032~0.0533
2000
4.0
0.080~0.1333
2500
9.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92~0.320
3000
18.5
0.370~0.6167
3500
30.6
0.6120~1.020
3
f 干/f 湿<0.75 为软化岩石。岩石质量按 RQD 分为:好的 RQD>90%;较好的 RQD=75~90%;
较差的 RQD=50~75%;差的 RQD=25~50%;极差的 RQD<0.25%。 岩层厚度划分:巨厚层 h>1m;厚层 1≥h>0.5;0.5≥h>0.1;h≤0.1。
1
岩体结 构类型 整体状 结构
Es(GPa) >20.0

1.3 ≥ f, > 1.30 ≥ c,, > 0.75 ≥ f, > 0
1.40 ≥ f, > 2.00 ≥ c,, > 0.80 ≥ f, > 0
20.0≥Es>10
1.10
1.10
0.65
1.20
1.50
0.70

1.10 ≥ f, > 1.I ≥ c,, > 0.65 ≥ f, > 0
结构面、软弱层和断层的抗剪断与抗剪强度
类型
抗剪断强度
抗剪强度
备注
f,
c,
f
c
胶结的结构面 0.80~0.60 0.250~0.100 0.80~0.60 0 表中参数限于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