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财产安全.pptx

合集下载

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知识复习课程

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知识复习课程

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知识第一节侵犯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学生安全保护可以划分为学生安全管理、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安全救护和惩治危害学生安全行为等方面。

第二节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一、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类型人身安全是指个人的生命、健康、行动等与人的身体直接相关方面平安康健,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没有危险。

人身伤害根据造成损害的原因,分为四个类型:自然灾害造成的人身伤害,如火山爆发、台风、飓风、地震、森林大火、水灾、雷击、海啸等;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如运动损伤、溺水、烧(烫)伤、化学物质灼伤、触电,爆炸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人身伤害,如打架斗殴、食物中毒、传染病等;不法侵害造成的人身伤害,如抢劫、滋扰、性侵害等。

二、危及财产安全的主要类型财产是以占有和支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的物质和思想为内容的、以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形式的人与人的关系。

我国民法依据财产权产生的根据,将财产权分解为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

大学生个人财产的保护途径一是他力保护,二是自力保护。

他力保护就是利用法律、法规和规章,依靠国家行政、司法机关、高校保卫职能部门和其他行政组织的保护。

自力保护或称自我保护,是凭借自己对财产安全的防范意识和基本常识,依靠自己的力量,对财产的不法侵害进行事前的预防和适时的防卫以及事后的保护。

事前预防主要体现为防盗、防抢劫、防诈骗、防意外事故等;适时防卫主要体现阻止侵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事后保护主要体现为惩治侵害挽回损失。

根据造成财产损失的原因,主要分为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类型。

三、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的一般知识1、要有防的意识,保持良好的防护习惯。

2、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及时规避可能针对自己的侵害。

3、发生案件、发现危险要快速、准确、实事求是的报警求助。

4、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特别是面对暴力犯罪,要坚决制止不法侵害。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

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
(7)努力记住绑匪们的面容和特征,以及与绑匪 有关的一切线索。假如通过你的努力和外界的救助脱 险了,日后这些就是协助公安机关破案的线索。
第二节
智 慧 之 光
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 ——巴尔扎克
无事勤提防,遇事稳如山。 —谚语
第二节 对性骚扰和性侵犯说“不”
性骚扰指用轻佻、下流的语言或举动对他人进行骚 扰(多指男性对女性)。性侵犯指对他人采用欺骗、 施暴、教唆及其他方式进行猥亵、性骚扰或强奸等侵 犯行为。中职生正值大好年华,举手投足间尽显青春 的朝气与活力。尽管中职生立场坚定、作风正派、刻 苦读书,但也有个别人精神空虚、意志薄弱、难拒诱 惑,中职生的这些特点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职生应该严防性侵犯,确保人身安全。
人身财产安全
目录
1 第一节 面对暴徒巧施“计” 2 第二节 对性骚扰和性侵犯说“不” 3 第三节 远离黄、赌、毒
第一节
智 慧 之 光
谨慎是勇敢的一部分。 ——松下幸之助
忽视安全令人可叹,遭遇不测令 人可怜。 —宣传语
第一节 面对暴徒巧施“计”
最近几年,有些不法犯罪分子常由于贪图钱财,绑 架出身于富裕家庭的学生,严重者造成凶杀案件,给个 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社会有责任打击犯罪分 子,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与此同时,中职生也应该提 高自身应对暴力事件的能力,在面对绑架时能够机智灵 活地保护自身不受侵害。
二、绑架危机应对
(2)在确保自身不会受到更大伤害的情况下,尽 可能与犯罪嫌疑人巧妙周旋,如利用犯罪嫌疑人准许 人质与亲属通话的时机,巧妙地将自己所处的位置、 现状、犯罪嫌疑人等情况告诉亲属;采取自救措施时, 要选择好时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逃脱。逃脱 后,要立即向警方报案,提供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情况。

人身、财产安全教育说明

人身、财产安全教育说明
总结词
建立安全意识,预防诈骗行为
详细描述
建立安全意识是预防诈骗行为的关键。我们需要时刻保持 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和信息,同时加强对诈骗 行为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防盗窃安全
总结词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保护个人财物安全
详细描述
盗窃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为了保护个人财物安全,我 们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例如,家中安装防盗门窗、使 用保险箱、不随意放置贵重物品等。在外出时,也需要时 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环境,避免被盗。
地震安全
总结词
保持冷静,科学应对地震
详细描述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躲避到结实的桌子下或墙角处,用双手护住头部;在户外时, 应远离高楼大厦、树木等高大物体,避免在广告牌、电线杆等下方停留;地震结束后,应迅速撤离到 开阔地带,避免余震造成二次伤害。
02 财产安全
CHAPTER
防诈骗安全
防抢劫安全
总结词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避免成为抢劫目标
VS
详细描述
抢劫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为了保护个 人财产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例如,不在公共场合暴露贵重物品、避 免夜间单独出行、不随意停车等。在外出 时,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环境 的变化,避免成为抢劫目标。
防抢劫安全
总结词
学习防抢劫技巧,加强自我保护
学习安全知识
通过书籍、网络、课程等 途径学习各类安全知识, 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 网络安全等。
了解安全法律法规
让人们了解国家及地方的 安全法律法规,明确个人 权利和义务。
熟悉安全标识
教育人们识别各类安全标 识,了解其含义和作用,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 确措施。

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教育知识宣传PPT模版

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教育知识宣传PPT模版

6.垂钓盗窃。普通的钓鱼竿“嫁接”上钩子或吸 块,就成了盗窃工具。
学生宿舍的防盗工作
• • (一)宿舍内发生盗窃案的处理 1、保护现场

• • • • • •
2、第一时间报保卫处
3、做好事后补救工作 4、如实回答问题 (二)学生宿舍内发现窃贼的处理 1、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2、要依靠同学的集体力量 3、要保持镇定,以正压邪
一、常见诈骗类型
(一)就业、兼职诈骗
就业诈骗——有部分同学在毕业或想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被骗。
在2011年某高校10级一刚入学大一学生听信“小广告”去应聘“男性”公关,被骗3000 元。
在2010年4月份时,某高校07级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在不同时间段,被同一家公司骗取多名 学生押金上千元。
2010年6月27日,何南商丘某学院的两名女大学生,暑假通过中介公司找工作时,被骗至 夏邑县一家音乐广场“上班”。当两人到地方才发现,所谓的露天广场变成了狭小的歌厅 包间;工作也不再是“放放碟子倒倒水”,而是“坐台陪唱”。发现上当,两人要求离开 时,已没有了人身自由。 6月30日,其中一名女大学生趁机逃出夏邑县后,迅速报警并向 记者站求助。记者连夜冒雨驱车赶往夏邑县,与该县警方一起将被困的另一名女大学生解 救出来。
•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 ―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
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万元至 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盗 窃 在 中 国 ︽ 刑 法 ︾窃公私财物,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 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 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大学生安全教育---财产安全 ppt课件

大学生安全教育---财产安全  ppt课件
Page 5
量刑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 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 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 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 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 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 大”。
Page 4
盗窃罪情节标准: 对于1年内入户盗
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 窃3次以上的,应当认 定为“多次盗窃”, 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没有偷到一分钱依法按盗窃罪起诉-温州
Page 3
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
地多次窃取或者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的行为。
数额标准: 2013年4月3日,最高人民 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盗 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 释共15条,于2013年4月4日起施行。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 1000元―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Page 19
五、财物被盗后的处置 1、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
告知宿舍管理员和老师 2、保护现场 3、挂失、报案
Page 20
防诈骗
防诈骗 诈骗的定义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 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 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受害者往往会上当。
何其多!
Page 25
(二)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 对学生家长实施诈骗。

大学生人身与财产安全

大学生人身与财产安全

当 前 高 校 盗 窃 案 件
1.宿舍不要存放大量现金 2.电脑,手机,相机,等贵重物品应妥善保管 3.最后离开房间的同学要锁好门,养成随手关门的好习惯 4.宿舍千万不要留宿外来人员
5.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提高警惕
6.住一楼的同学注意关好窗户 7.房间换人换锁,不要将钥匙借给他人

8.拒绝上门推销 9.节假日离校不要将贵重物品留在寝室
人 身 安 全 基 础 知 识
1.运动损伤预防: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做好运动后的整理活动,注意运动后的饮食, 正确处理远动时的伤痛,思有疾病的同学不参加剧烈活动。 2.溺水 游泳;不熟悉水性者落水要努力保持 下河,不到不了解的水域游 预防与救助:不打赌随意 师位,能教着切总正面接触,抢救溺水者应将其头物下顶住其腹部, 3.烧(烫)伤 预防与鞍助、尽展远商热源、发生烧(烫)伤后,要立即隔斯热源、轻度绕(烫)伤立即用自 来水冲洗,大面积烧(烫)伤要保护创面,专业抢数。 4.屋内火灾 自救。的身到距地面两英尺之内;用湿毛巾、床单或手帕罩头,关上门窗,设法逃出房屋; 。 不要从两层楼以上的窗户往外跳。 5.化学物质灼伤 预防: 了解化学物质特性;严禁违规操作;做好事故时的自我保护;清水冲洗并使用恰当 的中和剂冲洗伤口。州对非封朗、全克县人明流 6.触电 预防与救助:不随意扯线接电;做好线路的定期检验;触电后立即断电:对心跳微弱的触 电者采取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急救。
防 盗 攻 略
案例
李某是某高校的一名学生,2007年9 月的一天,一名曾和他一起在外打工的葛姓朋友从 外地来找他,说是到他这里来玩,李某碍于朋友面子接待了他。葛某也很大方,又是请客,又 是叙旧,于是顺理成章,晚上李某就把葛某留在了自己的寝室住宿。这一住就是10 多天,白 天李某和他的同学去上课,葛某要么睡觉、要么上网,加上人也还热情,倒也和寝室里的这些 同学关系搞得不错。可到了第12天,葛某突然不见了,一起不见的还有寝室里谢某、丁某的 两台手提电脑。李某这才大呼上当,一查,自己的存折也不见了,存折内的6000 多元现金也 不见踪影。报案后,当问起葛某的具体情况时,李某也是一知半解,甚至连是否用的是假名 也 不 得 而 知。

《人身安全培训》PPT课件

《人身安全培训》PPT课件

02
人身安全风险与隐患
常见的人身安全风险
01
02
03
04
交通事故
包括道路交通事故、铁路交通 事故、航空交通事故等,是常
见的人身安全风险之一。
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 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
重威胁。
火灾事故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事故 ,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意外伤害
如跌倒、碰撞、挤压等意外伤 害,虽然发生概率较小,但也
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总结词
人身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前提。
详细描述
人身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如果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人们的生命、身 体和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威胁,这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保障人身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 定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的问题。
04
04
人身安全事故处理与应对
安全事故的报告与记录
总结词:及时、准确、完整
记录应准确反映事故实际情况,避免遗漏或夸大 事实,以便为后续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 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发生 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情况等。
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讲座、案例分析、事故演练等方式,向员工 传授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培训的效果评估与改进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对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进行评估,了解培训效果。
培训反馈与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和员工反馈,对安 全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改进和优 化,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知识

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知识

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知识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知识1. 引言在现代社会,人身财产安全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

因此,掌握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知识,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2. 人身安全保护知识2.1 街头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街头安全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街头安全保护知识:提高警惕性:在公共场所,尤其是拥挤的地方,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的人和环境。

熟悉逃生路线:了解所在地的逃生路线和安全设施,以防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逃离。

避免孤单夜行:尽量避免独自夜晚外出,尤其是在偏僻和不安全的地方。

保护个人财物:要将包、方式等财物放在前胸部位,以避免被盗或抢劫。

2.2 出行安全出行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事情,下面是一些出行安全保护知识:计划好行程:出行前提前规划好行程和交通工具,确保安全可靠。

了解目的地:了解目的地的风俗习惯、交通情况等,以便更好地适应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提前预约住宿:如果要外出旅行,最好提前预约好住宿,确保能够有一个安全的休息环境。

保管好重要物品:在出行过程中,要随身携带重要物品,并妥善保管。

2.3 网络安全在网络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以下是一些网络安全保护知识:设定强密码:在注册各类网站或社交平台时,要设定强密码,并且定期更换密码。

避免随意:不要随意不明,以免陷入网络诈骗或病毒攻击。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要谨慎分享个人信息,尽量避免暴露个人隐私。

安装杀毒软件:在使用电脑或方式上网时,要安装权威的杀毒软件,及时进行系统和软件的更新。

3. 财产安全保护知识3.1 家庭财产安全家庭财产安全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家庭财产安全保护知识:加强门窗安全:安装防盗门、窗格,加装门窗锁等安全设备,提高家庭的防盗门槛。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家庭中的电器设备,确保安全可靠,并修复或更换有问题的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心理原因
2、防范措施
1)加强大学生的法制纪律观念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3)正确化解矛盾纠纷
冷静 理智 宽容 公正 谦逊
3、大学生遭遇故意伤害时的处置措施 1)低调应对,迅速离开
2)积极寻求他人帮助 3)正确进行正当防卫 4)及时报案
二、抢劫、抢夺
抢劫:采用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 公私财物的行为。
设法攻击歹徒弱点
4、遭受性侵害后的处置措施 1)及时报案 2)积极配合调查 3)及时调整心态
第三节 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 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 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失的方法制 止不法侵害,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 害的行为。
抢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1、抢劫、抢夺之间的区别 2、抢劫、抢夺案件的特点 3、防范措施 4、大学生遭遇抢劫、抢夺时的处置措施
1、区别
1)侵犯客体不同
2)行为人主观故意不同 3)客观方面不同
抢劫
抢夺
2、抢劫、抢夺案件的特点
1)案发时间具有规律性
深夜、节假日、开学、新生入学期间
2)发案地点隐蔽 3)作案手段多样
1)暴力型性侵害 2)社交型性侵害 3)诱惑型性侵害 4)胁迫型性侵害 5)滋扰型性侵害
2、性侵害案件的防范措施
1)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 2)言行得体,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作风 3)谨慎交友 4)有选择的适当参加社会活动
3、面对性侵害的处置措施
1)头脑清醒,稳定情绪 2)明确坚决的反对意愿 3)沉着冷静,机智反抗 4)有效使用正当防卫 5)把握时机迅速脱身
2、不法侵害是实际存在的而不是主观想象或者推测的, 否则为假想防卫
2)通信滋扰 电话滋扰
信 件 滋 扰
网络滋扰
2、大学生应当怎样对待外部滋扰
1)提高自身修养 2)遵守校规校纪,尽量不出入校园周边复杂场所 3)慎重交友,注意保管个人信息 4)遇事不慌,泰然处之 5)充分依靠组织和集体的力量,积极干预和制止 违法犯罪行为 6)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他人及自身安全
四、性侵害 1、性侵害案件的表现形式
人身财产安全
第一节 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一、群体性活动中的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1、造成群体性活动中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 2、群体性活动中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案例分析
[案例1]: 某高校组织召开运动会,开幕式上迎宾氢气球突然爆炸,
导致2人重伤,13人轻伤。
[案例2]: 某校举办文艺汇演,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大量学生涌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1、必须有现实的不法侵害存在且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起因、时间条件
2、必须具有保护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的目的 ——主观条件
3、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 ——对象条件
4、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限度条件
1、如果没有不法侵害,就谈不上正当防卫,对合法行为 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第二节 大学生人身伤害案件
一、故意伤害
故意伤害是指非法的故意损害大学生身体健康的 行为,是对大学生人身权利的严重侵犯。
1、引起大学生被故意伤害的原因 2、防范措施3、大学生遭遇故意伤害时的处置措施
1、引起大学生被故意伤害的原因 1)学生间利益之争
经济利益之争
荣誉之争
2)恋爱 3)体育运动
4)酗酒
2、为了再次预防类似事 故的发生,你有些什么 好主意?
1、造成原因 (1)活动组织存在漏洞
(2)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 (3)活动参与者自身的原因 (4)其他原因
2、防范措施 (1)严格审批、认真组织
(2)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的排查整改 (3)加强安全教育 (4)若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二、体育运动中的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1、引起高校体育运动中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 1)学校因素: 安全教育不落实 体育场地设施不安全 学校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
2)教师因素: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教学组织不当
3)大学生自身因素: 安全意识淡薄 身体因素 缺乏体育运动基本常识 组织纪律观念差
案例:体育课上被标枪射中的同学
2、高校体育运动中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1)学校方面:完善体育场地设施 建立健全卫生保健制度 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 2)教师方面:提高安全防范责任意识 合理组织教学
3)大学生自身:增强体育运动安全意识
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
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观看视频: 体育运动 安全
三、滋扰
滋扰:是指不法人员无视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而 寻衅滋事、结伙斗殴、扰乱社会秩序、侵犯 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1、大学生受外部滋扰的常见形式(暴力/通信)
2、大学生应当怎样对待外部滋扰
1、大学生受外部滋扰的常见形式
1)暴力滋扰
一些社会不法青年,在学校周边的网吧、餐馆、 歌厅等场合与大学生偶然相遇发生矛盾,进而酿成 冲突。
青少年犯罪团伙邀约到校园内斗殴滋事,伤害 大学生人身权利,扰乱校园秩序。
一些游手好闲的青少年,把学校变为玩乐场所, 在校园内游逛,或故意怪叫漫骂,破坏校园秩序, 与大学生发生正面冲突。
不法青少年通过多种途径与少数大学生交往, 如发生矛盾或纠葛,便入校寻衅滋事、伺机报复。
有的不法青年,专门尾随女大学生或伺机到学 生宿舍、教室等处污辱、搔扰、调戏女生,甚至对 女学生动手动脚,致使女大学生受到种种伤害。
入晚会现场,不料散场时,有同学在人群中打闹跌倒,加之 消防通道狭窄,灯光昏暗,发生踩踏事故。
[案例3]: 某高校租用校外车辆组织学生参加下乡支教,途中
不幸发生车祸,事后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司机操作失误 所致,并且车辆并未取得客运资格。
请思考:
1、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 案例中,大学生人身伤 害事故的发生?
殴打、捆绑、暴力威胁、麻醉等
4)作案目标具有选择性
穿着时髦、单身行走、无人地带 谈恋爱的情侣
5)作案人员往往具有团伙性
3、防范措施 1)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回校 2)贵重物品妥善保管 3)外出结伴而行 4)注重仪表 5)尽量避免出入复杂场所
4、大学生遭遇抢劫、抢夺时的处置措施 1)沉着冷静,克服畏惧心理 2)灵活处置,避免盲目蛮干 3)巧妙周旋,迅速逃离 4)及时报案,如实反映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