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幼儿园建筑设计发展历程分析
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

前言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幼儿园的建筑设计水平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学习、成长的环境,不仅是家长与幼教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建筑设计师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幼儿国内外的研究、总平面环境、幼儿园平面功能流线、外立面造型、新技术新材料的进行研究分析。
一、国内外案例的分析研究中西方文化及教育教学的差异,让国内外教育及教育模式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基础阶段,其教育方式方法及模式也都存在着很多不同。
然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幼儿教育的都是以尊重幼儿的个性人格为前提条件,以增强幼儿创新意识,培养幼儿创新能力,让幼儿在课堂活动中获得知识和一些常识,并得到激励、赏识和艺术的启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素质教育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幼儿教育作为教育最基础的阶段,也面临着教育模式的改革和不断优化.1、我国幼儿教育偏离了教育目标通常情况下,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最常见且普遍的教育机构,幼儿园一般施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教育,幼儿在幼儿园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然而,面对当前社会压力的剧增,许多家长也将幼儿园当成了幼儿生活和学习最主要的场所,这样一来,幼儿离开父母的时间增多,相比之下,在幼儿园的时间相对较长,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托儿所。
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违背了教育规律,严重的忽视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过程,毕竟,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好的老师.幼儿正处于懵懂的去认知社会的阶段,他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来自父母的爱,去快乐地在父母的陪伴下游戏,然而,他们却过早地被送进幼儿园,被功利性的教育剥夺了他们应该享有的童趣和童真。
2、幼儿教育模式相对单一幼儿阶段是人生成长阶段中最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阶段,也是最纯真、最充满童趣的阶段,幼儿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渴望,他们脑海中满是幻想和不切实际的想法。
M-国内幼儿园设计理念 幼儿园建筑调研报告

总平面设计
功能布局合理 尽量采用南北布局而非东西向
这样场地和建筑都有良好光照。
活动需求: 小规模(独处、聊天、过家家)围合感、私密性强 中等规模(栽培植物、堆沙包、戏水)相对开敞 大规模(竞技游戏与体育锻炼)非常开阔的空间
空间形态改变 为适应交流,空间多数比较开敞 为区分空间,需要改变不同功能空间的形态 不同功能间以过道等线状交通连接 节点处设置小型广场 配以细小的高差变化
底界面的界定 铺地材质多变 同时注重对儿童的保护 沙地、草坪
顶界面的界定 遮挡阳光形成比较阴暗的区域 较为私密 属于半私密空间 可采用高大乔木 雨棚、檐口
4.室外环境设计策略·适应体能培养
奔跑能力 钻爬能力 攀登能力 投掷能力 设计应贴合自然(如缓坡、缓坡下挖洞)
色彩与场地对话 常采用自然的颜色
39.03 35.64
40.63 38.63
34.54
36.34
34.18
29.48
34.04
33.57
地段特点:高差较多
整体上西边高于东边,总高差4.5m左右
31.36 34.73
现场照片
31.36 34.73
现场照片
31.36 34.73
现场照片
31.36 34.73
现场照片
总平面设计
空间界面的渗透 房间之间的界面渗透
空间界面的渗透 交通与自然的界面渗透 取消走廊立柱使空间生动轻盈 普通开窗改为大面积玻璃开窗提供安全保护和最好景观
安全设计
1 无障碍设计 尽量做到场地平整无障碍,需要高差时用缓坡做缓冲,台阶缓坡并存。 2细部安全设计 基于安全的考虑,幼儿园设计要特别考虑幼儿最易发生身体接触部分的室内外细 部。如窗台的设计要么抬高到幼儿的摸高以上,以保证绝对安全,或者干脆降到50 厘米以下,以满足幼儿对窗外世界的好奇,但可开启的窗扇部分要高于幼儿的摸高; 墙体以及家具的棱角,最好做圆角处理;室内避免出现方柱突出等。 3 各种直角倒角 采用柔软材料
幼儿园建筑空间的传统与变革

中国家庭一向有重视教育的传统,然而之前传统的封闭式教育却一直禁锢着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制约了儿童天性的良好塑造。
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作为学前教育实施和运作的基本平台,在现代学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也必将是大势所趋。
本文力求探索全新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使之能够丰富幼儿园建筑设计理论,同时创造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空间,创造有利于实现幼儿的良性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幼儿教育理论、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国内幼儿园建筑的发展要从改良主义思想家康有为在《大同书》(1891年)中的解释开始,这本书最早阐述了幼儿公共教育的思想,他提出3至6岁的幼儿应入育婴院,并对育婴院,并从总图布置等各方面作了详尽说明,是较为完整的托幼机构的设想。
后于1903年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幼儿园――武昌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
同期在上海、南京、长沙、天津等地也都陆续创办了蒙养院。
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对园内提出的要求很低很少。
民国时期,幼儿园招收的多为官僚阶级和上层社会人士的子女。
当时西方传教士根据“中华教育会”提出的基督教育中国化的要求,在中国创办幼儿园,凡是在教堂和教会的学校之处,一般都会设置幼儿园。
虽然组织和安排都不离宗教这一主线,但是也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儿童的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幼儿园教育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随之幼儿园建筑也有不同的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幼儿教育都是沿用苏联的教育模式,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一直持续“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
园内建筑空间狭小,游戏设施少,室内设施种类数量少,布局简单。
室内布置类似小学教室,空间封闭,交往空间少。
但就当时条件看,功能方面已比较完善。
随后,80年代初提出幼儿园建筑的标准化设计。
即定型单元设计,采用类似注重单元设计的办法。
受近年来教育观念转变的影响,幼儿园在空间设计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新幼教模式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分析

新幼教模式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幼教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传统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革。
新幼教模式以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关注幼儿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通过游戏化、体验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和成长。
在这一背景下,幼儿园建筑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幼儿园建筑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空间布局不合理、设施陈旧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幼儿园环境无法满足新幼教模式的需求,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研究新幼教模式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新幼教模式对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新幼教模式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可以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将从传统幼儿园建筑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新幼教模式对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影响,并从空间布局的优化、建筑设施的更新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新幼教模式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站,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理念的不断探索,新幼教模式逐渐兴起,提出了更加个性化、综合性的教育理念。
而幼儿园建筑作为教育场所的载体,直接影响着教育环境的品质和教育效果。
对新幼教模式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传统幼儿园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的设计提供借鉴和警示,避免重复犯错。
了解新幼教模式对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影响,有助于深入探讨教育理念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推动幼教模式的发展和优化。
探讨新幼教模式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有助于引导设计者更加贴近教育需求,打造更具品质的教育场所。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新幼教模式下的幼儿园建筑设计,探讨其优化空间布局、更新建筑设施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要求,为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000字达成】。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的核心,能够决定研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建筑设计幼儿园调研报告

持续改进与创新
幼儿园建筑设计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不 断创新的过程。设计师应保持敏锐的 洞察力,关注国内外幼儿园建筑设计 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 况进行创新实践。同时,加强与教育 专家的合作,深入了解幼儿教育的需 求和特点,为幼儿园建筑设计提供更 加科学、合理的方案。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实地考察
撰写调研报告
根据调研结果,撰写详细的调 研报告,包括问题分析、解决 方案、建议措施等部分。
03
调研结果与分析
幼儿园建筑设计现状
1 2 3
幼儿园建筑设计趋向多元化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幼儿园建筑设计也呈 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满足不同家庭和孩子 的需求。
重视自然环境与室内空间的结合
现代幼儿园建筑设计中,设计师更加注重将自然 环境与室内空间相结合,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 健康、自然的成长环境。
对当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了 解幼儿园的建筑布局、设施配置、 环境营造等方面的情况。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针对幼儿园管理人员、 教师和家长进行调查,了解他们 对幼儿园建筑设计的看法和建议。
资料收集
收集国内外关于幼儿园建筑设计 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论文、设 计案例、政策法规等,进行深入 分析和研究。
THANKS
设计要点
幼儿园建筑设计需关注空间布局、采 光与通风、色彩与材料选择、无障碍 设计等方面。合理的空间布局有助于 提高幼儿园的使用效率,良好的采光 与通风能够保障幼儿的健康,和谐的 色彩与材料选择能够营造舒适的环境 ,无障碍设计则体现了对幼儿身心健 康的关注。
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面临诸多挑战 ,如预算限制、时间紧迫、安全问题 等。为应对这些挑战,设计师应充分 沟通、协调各方利益,灵活调整设计 方案,同时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建筑 质量。
幼儿园建筑设计简论

(二) 发展幼儿园的意义
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进行保育与教育的机构,根据科学研究,从初生到五岁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基础之基础,因此,给幼儿造就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设计的必然使命。 1、幼儿园是科学育儿的场所,给幼儿提供一个美好的环境,包括空间、阳光、空气、水、卫生、饮食、安全等,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2、 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利用幼儿的兴趣和要求进行培养和教育,这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第一环--幼儿的早期教育。 3、科学的教养幼儿,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华民族素质。
二、幼儿园建筑设计
(一) 幼儿园的建筑组成内容
1、 幼儿园的空间组成 (1) 主要使用空间: ·生活用房(活动室、卧室、盥洗室、卫生间、衣帽间、音体活动室、贮藏室) (2) 次要使用空间:(辅助部分) a. 服务用房(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保育员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职工厕所等) b. 供应用房(厨房、洗衣房、库房等) (3) 交通联系空间:门厅、走道、楼梯
椅 Βιβλιοθήκη A 29 30 31
B
25
28
31
C
24
27
30
D
28
29
31
桌
E
100
106
106
F
70
70
70
G
48
52
56
家具尺寸:
活动单元家具尺寸
卧室以每班独立设置为宜。 净高不少于2.8m。 有良好的通风,采光不必过量。
(1) 卧室的设计要求
(二)幼儿园班组活动单元设计
二、幼儿园建筑设计
二、 幼儿园建筑设计
幼儿园建筑文献

幼儿园建筑文献摘要:一、引言二、幼儿园建筑的发展历程1.传统幼儿园建筑2.现代幼儿园建筑三、幼儿园建筑的设计原则1.安全性2.舒适性3.教育性4.环保性四、幼儿园建筑的空间布局1.教学区2.生活区3.活动区五、幼儿园建筑的室内设计1.色彩设计2.家具选用3.装饰元素六、幼儿园建筑的室外环境设计1.绿化2.游戏设施3.公共空间七、幼儿园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正文:一、引言幼儿园建筑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一个好的幼儿园建筑不仅能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还能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建筑的发展历程、设计原则、空间布局、室内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幼儿园建筑的发展历程1.传统幼儿园建筑传统幼儿园建筑主要注重功能性,通常以简单的平面布局为主,空间较为局促。
建筑风格和色彩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
2.现代幼儿园建筑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建筑技术的发展,现代幼儿园建筑开始关注孩子们的需求,注重空间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建筑风格和色彩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活泼、生动的特点。
三、幼儿园建筑的设计原则1.安全性幼儿园建筑首先要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建筑材料、设施设备等应选择无毒、无害、无刺激性的产品。
此外,建筑结构应符合抗震要求,避免安全隐患。
2.舒适性幼儿园建筑应注重舒适性,包括室内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舒适度。
此外,还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舒适度,创造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
3.教育性幼儿园建筑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性,空间布局和设计应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例如,可以通过墙面装饰、展示区等手段,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和视野。
4.环保性幼儿园建筑应注重环保,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要关注室内空气质量,保证孩子们的健康。
四、幼儿园建筑的空间布局1.教学区教学区是幼儿园建筑的核心区域,应设置明亮、宽敞的教室,以及相应的辅助空间,如卫生间、储藏室等。
2.生活区生活区主要包括餐厅、卧室等生活设施,应保证通风、采光良好,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我国当代幼儿园建筑设计发展历程解析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wi l l h e l p t o l a y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t h e r e s e a r c h on k i n d e r g a r t e n s p a t i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p a t t e r n b a s e d o n di f f e r e n t e d u c a t i o n a l c o n c e p t , a n d t o d e v e l o p i n n o v a t i v e i d e a s f o r k i n d e r g a r t e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 K e y wo r ds k i n d e r g a r t e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s p a c e e n v i r o n me n t p a t t e r n p r e — s c h o o l e d u c a t i o n a l p h i l os o p h y
关 键词 幼 儿 园建筑 设计 建 筑 空间 环境 模式 教 育理 念
Ab s t r a c t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me n t o f e c on o my a n d t h e p r o gr e s s o f s o c i e t y ,h o w t o i n n o v a t e k i n d e r g a r t e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n t o a d a p t t o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p r e — s c h o o l e du c a t i o n h a s b e c o me a n u r ge n t p r ob l e m t o b e s o l v e d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k i n de r g a r t e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i n C h i n a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b a c k g r ou n d o f p r e s c h o ol e du c a t i o n ,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k i n d e r g a r t e n d e s i gn a wa r e n e s s ,t h e c h a n g e o f s p a c e e n v i r o n me n t p a t t e r n a n d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n o f d e s i g n p r a c t i c e . C omb i n e d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o f c o n t e mp o r a r y k i n d e r g a r t e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p r o bl e ms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ma i n p r o b l e ms i n t h e d e s i gn o f k i n d e r g a r t e n i n o u r c o u n t r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当代幼儿园建筑设计发展历程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园设计面临的问题,然后通过幼儿园建筑设计认识的发展、空间环境模式的发展浅谈了我国当代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展开我国当代幼儿园建筑设计发展历程分析。
关键词:我国;幼儿园建筑;设计发展;历程分析
引言:幼儿教育是人生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在幼儿园建筑当中,如何使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健康、多样的生活、学习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笔者展开我国当代幼儿园建筑设计发展历程分析。
一、幼儿园设计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幼儿园通常有私立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公立幼儿园的办学主体是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资产公有。
由国家政府部门或其主管单位拨款,私立幼儿园的办学主体为私人或民办团体,资产私有。
无论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它们的建设很多都存在作为一种配合政府卖地或房地产企业卖房为目的的配套设施所建立,作为配套设施就决定了幼儿园的地位。
在房价日益高涨的今天,尤其是在大中城市的或普通省会城市市区中,房价都是寸土寸金,那么地价只能用天价形容。
因此,无论是从房地产开发商还是政府,都不可能为幼儿园建设提供充分的土地。
从利润角度来说,用于幼儿园的建设资金与土地面积常常被压缩,这两种建设方式的主体都不是幼儿园的真正使用者,使幼儿园设计与使用相互脱节,设计师无法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园的使用需求。
二、我国当代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发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以前,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主要是向苏联学习集体主义教育模式,例如‘直接教学’和‘分科教学’。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打破了外交僵局,国际上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这使得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沟通交流的频繁,教育领域进行了与苏联教育模式背道而驰的西方现代教育模式的研究,例如蒙台梭利教育法、瑞吉欧教育方案、高宽教育方案,这些现代化与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的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我国当代幼儿园建筑设计的探索正是在学前教育的转型期起步的,因此对幼儿园的认识、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模式均受到“直接教学”与“分科教学”模式的影响。
1.幼儿园建筑设计认识的发展
1979年,颁发的《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中发〔1979〕73号),1987年,颁发的《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1987年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试行)》等,这些文件的办法标志着我国将发展托幼事业提到了与民族素质密切相关的战略高度,我国幼儿园建筑设计逐步走向有章可据、有理可依的标准化、正规化的阶段。
笔者通过上世纪80年代至今,学前教材以及幼儿园有关条列规定展开分析研究,参考2007年付瑶出版的《幼儿园建筑设计》、编号为JGJ 39-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龚兆先主编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一版和第二版;黎志涛编写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可以发现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下:其一,学前教育建筑虽从一开始就根据幼儿年龄分为
托儿与幼儿2种,但在提法上慢慢明确分化为托儿、幼儿2种类型的建筑,幼儿
园建筑从学前教育建筑中分离出来,建筑功能、结构、形态更加专业;其二,从
建筑专业层面而言,对幼儿园建筑空间与环境的整体性强调日益突出;其三,随
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层次性和拓展性,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的构成也日
渐丰富和健全,更加适应保教结合和全面发展;其四、随着学前教习教育在基础
教育中的重要性日渐显著以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阶段特征,幼儿园建筑与
中小学建筑区别性日益显著。
2.空间环境模式的发展
通过对幼儿园建设设计相关文献资料以及规范条例梳理,可将幼儿园建筑空
间模式大致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以保教为主要教学内容(如图一所示);
第二阶段为以幼儿全方位发展为主要教学内容(如图二所示)。
将功能关系图中
的教学空间进一步转化为模式图能够体现,我国幼儿园建筑的空间环境模式是一
种类似于“糖葫芦”连接方式,适合分班式教学,突出班级之间的相对独立性需求,防止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如图三所示)。
随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往外延伸,
由于教学需求将科学探索室、植物种植室、图书室、音体室内等多专业教学区域
加入幼儿园建筑中,形成了与原有保教空间并列的专业教学区域(如图四所示)。
如果将原有幼儿园的活动室、休息室、班级室外活动场归纳为单独教学单元,可
以看出,幼儿园教学单元是和中小学的普通教室的空间布置很相似,其中幼儿园
的科学探索室、植物种植室、图书室、音体室内等专业教学空间类似于中小学专
用教室,从空间环境模式的层面研究,现阶段我国幼儿园建筑与中小学建筑在空
间布局模式上具有相似性(如图五所示)。
图一、幼儿园功能关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教学思想的革新和升级势必会引起
幼儿园建筑产生变化,例如,更加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视程度势必会在课程中引
入了新的教学活动,如语言课程或计算机科学等。
新的理念强调促进了幼儿的自
主选择、沟通交流能力、运动能力等多种能力,使幼儿可以自由地思考、体验、
探索,因此幼儿园需要多样化的环境,而不是始终如一的活动室。
参考文献
[1]刘骞.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多义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董统政.浅析门文化在现代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7,30(9):299.
[3]郭兰.现代主义以来西方先锋性建筑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研究[D].江苏:东南
大学,2017.
[4]邓佳佳.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建筑更新改造的设计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
大学,2015.
[5]赵笑阳.重庆虎溪大学城校园空间形态建设发展初探——从校园物质形态到
社会功能[D].重庆:重庆大学,2016.
[6]冯娴慧.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课程体系设置初探[C].//
第三次城市规划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2004:22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