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校级联考】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数学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i 是虚数单位,41i z i =- 则||z =( )A. 2B.C. 4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求出z 的代数形式,然后再求出z . 【详解】由题意得44(1)2(1)221(1)(1)i i i z i i i i i i +===+=-+--+,∴ ||z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除法运算和复数的模,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进行复数的运算,属于简单题. 2.集合{|2lg 1}A x x =<,{}2|90B x x =-≤,则A B =I ( )A. [3,3]-B.C. (0,3]D. [- 【答案】C【解析】【分析】通过解不等式分别得到集合,A B ,然后再求出A B ⋂即可.【详解】由题意得{}{1|2lg 1|lg |02A x x x x x x ⎧⎫=<=<=<<⎨⎬⎩⎭, {}{}2 |9|33B x x x x =≤=-≤≤,∴{}(]|030,3A B x x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得到不等式的解集,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对数不等式时要注意定义域的限制,这是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属于基础题.3.已知向量2a =v ,1b =v ,()22a a b ⋅-=v v v ,则a v 与b v 的夹角为( ) A. 30°B. 60︒C. 90︒D. 150︒【答案】B【解析】 【分析】 由题意先求出向量a v 与b v 的数量积,再根据数量积的定义求出夹角的余弦值,进而得到夹角的大小.【详解】∵()2·22?42?2a a b a a b a b -=-=-=v v v v v v v v , ∴·1a b vv =.设a v 与b v 的夹角为θ,则·12||||a b cos a b θ==v v v v , 又0180θ︒≤≤︒,∴60θ=︒,即a v与b v 的夹角为60︒.【点睛】向量的数量积为求解夹角问题、垂直问题及长度问题提供了工具,在求夹角时首先要求出两向量的数量积,进而得到夹角的余弦值,容易忽视的问题是忘记夹角的范围,属于基础题.4.如图所示的图形是弧三角形,又叫莱洛三角形,它是分别以等边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画弧得到的封闭图形.在此图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等边三角形内的概率是( )323π-3423π-33π- D. 3223π- 【答案】D【解析】【分析】求出以A 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圆心角为BAC ∠的扇形的面积,根据图形的性质,可知它的3倍减去2倍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面积就是莱洛三角形的面积,运用几何概型公式,求出概率.【详解】设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设以A 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圆心角为BAC ∠的扇形的面积为1S ,则22160=3606a a S ππ⋅=,0213=sin 6024ABC S a a a ∆⋅⋅=, 莱洛三角形面积为S ,则222213332=326422ABC a a S S S a a ππ∆=-⨯-⨯=-, 在此图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等边三角形内的概率为P , 2223343223ABCa S P S a a ππ∆===--,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型.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莱洛三角形的面积.考查了运算能力. 5.已知圆222 (0)x y r r +=>与抛物线22y x =交于,A B 两点,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C D 两点,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则r 等于 ( )A. 22B. 2C. 5D. 5【答案】C【解析】【分析】画出图形,由四边形ABCD 是矩形可得点,A D 的纵坐标相等.根据题意求出点,A D 的纵坐标后得到关于r 方程,解方程可得所求.【详解】由题意可得,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12x =-.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在222(0)x y r r +=>中,当12x =-时,则有2214y r =-.① 由22y x =得22y x =,代入222x y r +=消去x 整理得422440y y r +-=.② 结合题意可得点,A D 的纵坐标相等,故①②中的y 相等,。
2019学年度河北省五校联考物理试题

2019学年度河北省五校联考物理试题命题学校:邯郸一中 (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间的引力越小C .分子直径大小的数量级是10-8cm D .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 2.下列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① 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②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③ 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 ④ 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3.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且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 1至F 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 '为沿杆方向)( )4.的重力为G 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 2,已知地球半径为R 1,月球半径为R 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月球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212221R G R GB .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月为 g G G12C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1221R G R GD .卫星在月球表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月为2π212gG G R 5.如图所示,图中的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线变阻器滑动触点P 向右端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是 ( )A.伏特表V 1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 1的读数增大B.伏特表V 1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 1的读数减小C.伏特表V 2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 2的读数增大D.伏特表V 2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 2的读数减小 6.如图所示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每相邻两质点的距离相等,其中O 为波源。
【校级联考】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 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图片来源于教材,与它们相关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牛顿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将斜面倾角推近900的方法,论证了自由落体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开启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改变了人类对物体运动的认识。
B. 乙图,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库仑扭秤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获得了“测量地球质量的人”的美誉。
C. 丙图,“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光子说理论,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认识到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征。
爱因斯坦被称为“量子之父”。
D. 丁图,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的进行,核能持续的释放,这称为链式反应。
【答案】D【解析】【详解】A.甲图,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将斜面倾角推近90°的方法,论证了自由落体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开启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改变了人类对物体运动的认识,选项A错误;B.乙图,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获得了“测量地球质量的人”的美誉,选项B错误;C.丙图,“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光子说理论,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认识到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征。
普拉克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能量子”的概念,他被称为“量子之父”.选项C错误;D.丁图,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的进行,核能持续的释放,这称为链式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D。
2.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电流随时间而变化图像,此交流电电流的有效值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求解.取一个周期时间,将交流与直流分别通过相同的电阻,若产生的热量相同,直流的电流值,即为此交流的有效值.【详解】将交流与直流通过阻值都为R的电阻,设直流电流为I,则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解得I=5A,故选B.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O,顶端D点固定一定滑轮(大小忽略),圆环两侧套着、两小球,两小球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连线过圆心O点,且与右侧绳的夹角为。
2019届河北省高三下一调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河北省高三下一调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与其用途完全符合的是① Na 2 O 2 —供氧剂② 晶体Si—太阳能电池③ AgI—人工降雨④ NaCl—制纯碱⑤ Al 2 O 3 —焊接钢轨⑥ NaClO—消毒剂⑦ Fe 2 O 3 —红色油漆或涂料⑧ SO 2 —食品防腐剂⑨ NH 3 —制冷剂⑩水玻璃—耐火材料A.①④⑤⑧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①②③⑥⑦⑨C.①②③④⑥⑦⑨ ⑩_________ D.①②③④⑥⑦⑨2.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 装置用于中和热的测定B.图2 装置用于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C.图3 装置用于测定氢气的反应速率(单位mL/s)D.图4 装置用于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2015 年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内部用 AlCl 4 –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铝为负极、石墨为正极B.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Al –3e - + 7AlCl 4 – = 4Al 2 Cl 7 –C.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C n + AlCl 4 ––e - = C n AlCl 4D.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4.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L -1 的AlCl 3 溶液中,含Al 3+数小于N AB.标准状况下,将2.24L 氯化氢溶于足量水中,溶液中含有的HCl分子数为N AC. 1mol NaBH 4 中含的离子的数目为6N AD. 30g 甲醛(HCHO)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目为N A5.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图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Ⅱ 图Ⅲ 图ⅣA.图Ⅰ 表示H 2 与O 2 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 2 的燃烧热△ H =-241.8 kJ·mol -1B.图Ⅱ 表示反应A 2 (g)+ 3B 2 (g) 2AB 3 (g),达到平衡时A 2 的转化率大小为:b>a>cC.图Ⅲ 表示0.1mol MgCl 2 ·6H 2 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D.图Ⅳ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NaB溶液的pH6. 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制取乙醇的反应为: 2CO 2 (g)+6H 2 (g) CH 3 CH 2 OH(g)+3H 2 O(g) △H<0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统一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9年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一、选择题:1.一放射性原子核X静止在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衰变后产生的原子核Y及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则A. 此次衰变可能为β衰变B. Y的质子数比X的质子数小4C. Y的中子数比X的中子数小4D. 轨迹2为Y的运动轨迹【答案】D【解析】【分析】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放出粒子后,新核的速度与粒子速度方向相反,由外切圆可知,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衰变前后,动量守恒,衰变后的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半径公式,结合轨迹图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衰变瞬间粒子和原子核Y速度方向相反,根据轨迹图可知,两者在切点处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而两者处于同一磁场中,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出两者带同种电荷,即X发生大的是衰变,选项A错误;BC.Y质子数比X质子数小2,Y的中子数比X的中子数小2,选项BC错误;衰变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可得粒子和Y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结合可D.得电荷量越大,运动半径越小,故轨迹2为Y的运动轨迹,故选项D正确。
【点睛】本题中原子核衰变过程类似于爆炸,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应用半径和周期公式解决2.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T,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sinθ=0.6)。
质量0.4kg,长为0.5m的金属棒PQ垂直磁场放在水平面上,金属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
当给金属棒通入大小为4A、由P流向Q的电流时,金属棒的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A. 0B. 2.5m/s2C. 4.5m/s2D. 5 m/s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中,金属棒的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安培力大小为,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进行求解。
【详解】金属棒所受安培力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带入数据解得,选项C正确。
【点睛】对金属棒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统一联合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附解析)

2019年全国高三统一联合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一、选择题:1.一放射性原子核X静止在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衰变后产生的原子核Y及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则A. 此次衰变可能为β衰变B. Y的质子数比X的质子数小4C. Y的中子数比X的中子数小4D. 轨迹2为Y的运动轨迹【答案】D【解析】【分析】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放出粒子后,新核的速度与粒子速度方向相反,由外切圆可知,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衰变前后,动量守恒,衰变后的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半径公式,结合轨迹图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衰变瞬间粒子和原子核Y速度方向相反,根据轨迹图可知,两者在切点处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而两者处于同一磁场中,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出两者带同种电荷,即X发生大的是衰变,选项A错误;BC.Y质子数比X质子数小2,Y的中子数比X的中子数小2,选项BC错误;衰变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可得粒子和Y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结合可D.得电荷量越大,运动半径越小,故轨迹2为Y的运动轨迹,故选项D正确。
【点睛】本题中原子核衰变过程类似于爆炸,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应用半径和周期公式解决2.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T,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sinθ=0.6)。
质量0.4kg,长为0.5m的金属棒PQ垂直磁场放在水平面上,金属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
当给金属棒通入大小为4A、由P流向Q的电流时,金属棒的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A. 0B. 2.5m/s2C. 4.5m/s2D. 5 m/s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中,金属棒的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安培力大小为,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进行求解。
【详解】金属棒所受安培力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带入数据解得,选项C正确。
【点睛】对金属棒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校级联考】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原卷版)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 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图片来源于教材,与它们相关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牛顿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将斜面倾角推近900的方法,论证了自由落体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开启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改变了人类对物体运动的认识。
B. 乙图,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库仑扭秤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获得了“测量地球质量的人”的美誉。
C. 丙图,“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光子说理论,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认识到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征。
爱因斯坦被称为“量子之父”。
D. 丁图,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的进行,核能持续的释放,这称为链式反应。
2.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电流随时间而变化图像,此交流电电流的有效值为()A. B. C. D.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O,顶端D点固定一定滑轮(大小忽略),圆环两侧套着、两小球,两小球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连线过圆心O点,且与右侧绳的夹角为。
则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A. B.C. D.4.如图是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的人类的“足迹”。
根据天文资料我们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
则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约为()A. 1.8 km/sB. 2.7 km/sC. 7.9 km/sD. 3.7 km/s5.如图所示,地面上某区域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的带负电的小球以水平方向的初速度v0由O点射入该区域,刚好竖直向下通过竖直平面中的P点,已知连线OP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60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力大小为B. 小球所受的合外力大小C. 小球由O到P点用时D. 小球通过P点时的动能为6.今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
【理科综合模拟】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试卷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Fe-56 Ti-48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B.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2.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 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图甲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排列成单层B.若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都不会受到影响C.若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D.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3.研究发现,正常干细胞中两种关键蛋白质“失控”发生越位碰撞后,正常干细胞会变成肿瘤干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干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会减少C.干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D.干细胞分化后的逐渐衰老是由细胞中基因决定的正常的生命历程4.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
右图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3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 600且存在地理隔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 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图片来源于教材,与它们相关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牛顿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将斜面倾角推近900的方法,论证了自由落体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开启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改变了人类对物体运动的认识。
B. 乙图,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库仑扭秤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获得了“测量地球质量的人”的美誉。
C. 丙图,“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光子说理论,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认识到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征。
爱因斯坦被称为“量子之父”。
D. 丁图,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的进行,核能持续的释放,这称为链式反应。
【答案】D【解析】【详解】甲图,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将斜面倾角推近900的方法,论证了自由落体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开启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改变了人类对物体运动的认识,选项A错误。
乙图,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获得了“测量地球质量的人”的美誉,选项B错误。
丙图,“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光子说理论,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认识到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特征。
普拉克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能量子”的概念,他被称为“量子之父”.选项C错误;丁图,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的进行,核能持续的释放,这称为链式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D。
2.如图所示为一交流电电流随时间而变化图像,此交流电电流的有效值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求解.取一个周期时间,将交流与直流分别通过相同的电阻,若产生的热量相同,直流的电流值,即为此交流的有效值.【详解】将交流与直流通过阻值都为R的电阻,设直流电流为I,则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有:,解得I=5A,故选B.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O,顶端D点固定一定滑轮(大小忽略),圆环两侧套着、两小球,两小球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连线过圆心O点,且与右侧绳的夹角为。
则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对两小球分别受力分析,由三角形法则建立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列出比例式子可得两球的质量比.【详解】对两小球分别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三角形法则可知:对小球m1,可得:;对小球m2,可得:;联立解得:,故选B.4.如图是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的人类的“足迹”。
根据天文资料我们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
则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约为()A. 1.8 km/sB. 2.7 km/sC. 7.9 km/sD. 3.7 km/s【答案】A【解析】【分析】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贴近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月球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从而得出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详解】第一宇宙速度为卫星绕地球在近地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得:,;同理可得,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解得v1≈1.8km/s,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第一宇宙速度是贴近中心天体表面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以及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5.如图所示,地面上某区域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的带负电的小球以水平方向的初速度v0由O点射入该区域,刚好竖直向下通过竖直平面中的P点,已知连线OP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60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力大小为B. 小球所受的合外力大小C. 小球由O到P点用时D. 小球通过P点时的动能为【答案】C【解析】【分析】从O到P水平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到达P点的水平速度为零;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两个方向的运动特征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设OP=L,从O到P水平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到达P点的水平速度为零;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解得:;选项C正确;水平方向F1=ma=,小球所受的合外力是F1与mg的合力,可知合力大小大于,选项AB错误;小球通过P点时的速度,则动能:,选项D错误;故选C.6.今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
11月12日早6时浓雾天气中道路能见度只有30m,且路面湿滑。
一辆小汽车以18 m/s的速度自中华路由南向北行驶,通过某路段时,突然发现正前方浓雾中有一辆卡车正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司机鸣笛示警同时紧急刹车,但路面湿滑,只能实现2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
前车接到示警于2秒后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前后车因都采取了必要的减加速运动,所以不会追尾B. 前后车虽采取了减加速运动,但加速度过小,仍会发生追尾碰撞C. 在前车开始加速时,两车相距仅有9m的距离D. 两车距离最近只有2m【答案】AD【解析】【分析】当两车共速时距离最短,求解此时刻的时间,运用位移时间关系求解最近距离;在前车开始加速时,根据运动公式求解两车距离.【详解】设后车经时间t两者共速,则,解得t=4s,此时间内后车的位移,前车的位移:,因可知两车不会追尾,此时两车的距离为28m+30m-56m=2m,选项AD正确,B错误;在前车开始加速时,两车相距仅有的距离,选项C错误;故选AD.7.如图所示,在纸面内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中充满了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a、b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从M点沿着直径MON方向垂直射入磁场,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并从P、Q两点离开。
已知P、Q、O(圆心)三点共线,直径MON、POQ夹角为(如图),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粒子带正电,b粒子带负电B. a、b粒子轨迹半径之比为C. a、b粒子在磁场中运行时间之比为D. a、b粒子的比荷之比为【答案】BC【解析】【分析】由左手定则判断粒子的电性;由几何关系求解两粒子的半径关系;两粒子的速率相同,时间比等于弧长比;根据可知两粒子的比荷之比.【详解】由左手定则可知,b粒子带正电,a粒子带负电,选项A错误;设磁场所在的虚线圆的半径为R,则;,则a、b粒子轨迹半径之比为1:3,选项B正确;a、b粒子在磁场中运行的弧长之比为:,因两粒子的速率相同,则两粒子的时间之比为2:3,选项C正确;根据可知两粒子的比荷之比等于半径的倒数比,即3:1,选项D错误;故选BC.8.小物块m与各面均光滑的斜面体M,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1(图甲)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此时m、M间作用力为N1;在水平力F2(图乙)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此时m、M间作用力为N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则有B. 若,则有C. 若,则有D. 若,则有【答案】ACD【解析】【分析】根据整体先求解整体的加速度表达式;然后隔离两物体列式分别求解F和N的表达式进行比较即可.【详解】由整体法可知,甲图中整体的加速度:,乙图中整体的加速度:;对甲图,隔离M,则,隔离m:,解得;;;对乙图中的m,则:,解得:;;则若m=M,则有F1=F2;若m<M,则有F1<F2,选项AC正确;无论m和M关系如何,则N1=N2,选项D正确,B错误;故选AC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9.为了测定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由弹簧与方形薄管组成速度发射器,弹簧原长小于管长,发射器出口末端与水平桌面相切。
每次实验时,都将发射器固定于水平桌面上,将弹簧压缩到相同长度,测量发射器出口B与桌面右端距离为x,小滑块从发射器出口射出,经桌面滑行x距离后从桌面右端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量水平距离为s。
已知桌面到水平地面高度H=1m,不计空气阻力。
该同学在实验中几组x、s数据(如下表)请根据数据在下图中画出图像,得到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解析】【分析】由动能定理,结合平抛运动的规律求解s2-x表达式,结合画出的图像的斜率解答.【详解】因每次将弹簧压缩到相同长度,可知滑块出离管口的动能相同,设为E P,则由动能定理:;滑块做平抛运动,则:s=vt,H=gt2;其中的H=1m,联立解得:;根据数据画出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解得μ=0.31(0.28~0.31均可).10.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中,某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的位置如图中a、b所示。
(1)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在“直流电流50mA”挡位时,对应a指针的读数是_________;在测量电阻R b 选择开关在“电阻”挡位时,指针在b时的读数是___________。
(2)若对上述R b电阻进一步做精确测量,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源E,电动势约为4.5 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r1约为10 kΩ;电压表V2:量程为0~10 V,内阻r2约为20 kΩ;电流表A:量程为0~15 mA,内阻r3约为100 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 Ω;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①测量中要求两只电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并能测量多组数据,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
②请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 b的实验电路图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1.2mA(11.1mA~11.4 mA均可)(2). 3.6×102Ω (3). V1(4).【解析】【分析】根据万用表的表盘刻度进行读数;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电压表;因R V>>R x,则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用分压电路;【详解】(1)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在“直流电流“50mA”挡位时,最小刻度为1mA,则对应a指针的读数是11.2mA;在测量电阻R b选择开关在电阻“×100”挡位时,指针在b时的读数是3.6×102Ω;(2)①因电源电动势为4.5V,测量中要求两只电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1/3,并能测量多组数据,电压表应选V1;②因R V>>R x,则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用分压电路;电路如图;11.观赏“烟火”表演是每年“春节”庆祝活动的压轴大餐。
某型“礼花”底座仅0.2s的发射时间,就能将5kg的礼花弹竖直抛上180m的高空。
(忽略发射底座高度,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