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代汉语语法特点的是:A. 句尾加“也”表示疑问B. “以……为”结构C. 语气词“者”“之”的运用D. 量词“个、只”的广泛使用2、在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鲁迅早期白话小说创作的是: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呐喊》D. 《彷徨》3、在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正确标点符号的是:()A. “今天,我们要去公园玩。
”老师笑着说。
B. “你喜欢什么颜色?”小明问。
C.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小华说。
D. “这本书很有意思,你看过吗?”老师好奇地问。
4、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赋闲(fù xián)、遨游(áo yóu)、陶醉(táo zuì)、翻山越岭(fān shān yuè lǐng)B. 赋闲(fù xián)、遨游(áo yóu)、陶醉(táo zuì)、翻山越岭(fān shān yuè lǐng)C. 赋闲(fù xián)、遨游(áo yóu)、陶醉(táo zuì)、翻山越岭(fān shān yuè lǐng)D. 赋闲(fù xián)、遨游(áo yóu)、陶醉(táo zuì)、翻山越岭(fān shān yuè lǐng)5、题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材与学生的关系?A. 以教材为中心,忽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B. 以学生为中心,完全脱离教材内容C. 以教材为基本依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 忽视教材,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自由发挥6、题干: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描绘了荷塘的美丽景色?A. 借景抒情、动静结合B.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C. 抒情叙事、情景交融D. 抒情叙事、动静结合7、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符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目标?A. 采用教师主导式教学,详细讲解课文内容B.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C. 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确保学生掌握所有知识点D.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只做辅导8、下列关于文学作品鉴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具有多面性,但总体上是一个悲剧人物B. 《呐喊》中的短篇小说都体现了鲁迅的“批判现实,追求光明”的文学主张C. 《围城》通过描绘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D.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其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典型性9、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下列不属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是:A. 语言建构与运用B. 思维发展与提升C. 文化传承与理解D. 生命意识 10、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文学鉴赏的方法?A. 文学背景分析B. 文学结构分析C. 文学风格分析D. 文学主题分析11、在下列句子中,下列哪个词的使用是错误的?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河南省2015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机密☆2017年1月6日16:30前河南省2015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颀.长稽.核济.济一堂光风霁.月B.驾驭.富裕.钟灵毓.秀畅所欲.言C.泥淖.船棹.卓.有成效风姿绰.约D.嗔.怒甄.别文思缜.密日臻.完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坐落识时务关怀备至融会贯通B.养殖结骨眼青出于蓝余音绕粱C.渲染震慑力心驰神住两全奇美D.签暑吓马威义愤填膺短小精悍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人不易,省己亦难。
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说人________难有自知之明。
从某种意义是说,弄不懂自己的人,也就没有一个客观的________去评价别人、________世界。
________先面对真实的自己,认准自己,オ可能去认知别人、看清世界。
如果读人是与他人思想的交流,那么省己则是自我审视的内察,因此要将读人与省己结合起来。
A.更标准度量只有B.很标志衡量只要C.更标志度量只要D.很标准衡量只有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阔别中原二十年,年近半百的他终于踏上了魂牵梦萦的故土,见到了白发苍苍的爹娘,跟情同手足....的同胞兄妹欢聚一堂。
B.“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新的生育高潮即将来临,如何缓解新生人口剧增带来的医疗、教育压力,有关部门需要未雨绸缪....。
C.在新能源客车生产领域,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群策群力....改革创新,攻克大客车无人驾驶技术等世界性难题。
D.在“互联网+”背景下,创客空间、创客马拉松、创客嘉年华等新的教学资源及相关活动形式纳入教育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型小镇建设要挖掘地方文化基因,在保护传统历史文化景观和风貌特色的基础上,打造出鲜明的地域风情。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5年高中语文上半年真题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铁凝《哦,香雪》B.小仲马《茶花女》C.莫泊桑《羊脂球》D.茹志鹃《百合花》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
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
A.《陌上桑》B.屈原《离骚》C.《诗经·氓》D.白居易《长恨歌》3.设计《死水》教学,教师准备引入一篇采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文学作品。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雨果《巴黎圣母院》B.老舍《茶馆》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4.指导话题作文“春光无限好”时,教师建议学生引用描写春色的古诗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
下列名句合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
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C.豆蔻梢头二月初(《贈别》)豆蔻:女子十五岁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6.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虛词“而”的不同用法。
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D.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7.学生作文中“通感”修辞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的正确例子来讲解。
下列语句合适的是()。
A.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边城》)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C.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祝福》)D.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完整word)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2015年上半年真题与解析

2015年上半年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D.《论演说家的教育》【答案】D【解析】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即《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2.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答案】C【解析】斯宾塞认为社会学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方法是相通的,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实证研究。
他还认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教导每一个人怎样去过“完美"的生活。
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教师资格证刷题小助手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答案】A【解析】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该定义中的关键词组“一定的社会要求”、“朝着期望方向变化",说明“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
4.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
A.演说家B.智者C.军人和武士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答案】C【解析】古希腊斯巴达教育以把儿童培养成身体强壮的武士为目的,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5.“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儿童学理论【答案】B【解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意思是:只有上等的聪明之人与下等的愚笨之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生而知之”的意思是:生出来就能对天下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A. 高中语文课程应以培养文学创作为主B. 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精确掌握,忽视文学鉴赏能力C. 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传授,弱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 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文化素养答案:D解析: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强调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化素养、思维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多个方面,而非单一地以文学创作为主(A项错误)。
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精确性的基础上,也注重文学鉴赏能力(B项错误)。
同时,课程目标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而非仅仅依赖于教师的系统传授(C项错误)。
D项准确概括了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即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2.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四大名著”?A. 《骆驼祥子》B. 《边城》C. 《家》D. 《四世同堂》答案:B解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四大名著”通常指的是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家》、老舍的《四世同堂》以及钱钟书的《围城》。
而《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虽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但并不属于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名著”之列。
3.下列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教学的理解,不恰当的是:A. 强调对古诗词意境的体会和感悟B. 注重古诗词诵读,培养语感C. 只需了解诗词大意,无需深入探究作者背景D. 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答案:C解析: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诗词的大意,还需要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以及诗词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意境(C项错误)。
同时,教学也强调对古诗词的诵读,以培养语感和节奏感;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和美感;以及学习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A、B、D 项均正确)。
4.下列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说法,错误的是:A.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B. 强调整体感知与局部分析相结合的阅读方法C. 阅读教学应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课堂D. 注重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答案:C解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过程,进行批判性阅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A项正确)。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及答案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及答案报考正式编制教师。
教师招聘考试又称教师入编考试,是由地区教育局或人事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上岗考试。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希望大家喜欢!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在诗歌《沁园春•长沙》的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分辨出下列描绘秋景的诗句,与其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2.教师在教授王昌龄的《出塞》时,讲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要求同学们搜索与其运用同一种修辞手法的诗句,下面选项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D.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3.在阅读完高中的选修课文《桥边的老人》后,有学生向老师反映对海明威的小说很感兴趣,让老师推荐几部海明威的作品,以下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一项是( )。
A.《永别了,武器》B.《老人与海》C.《百年孤独》D.《太阳照常升起》4.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B.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C.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梨花》)桃李年华:女子十五岁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5.学习完《窦娥冤》一课后,为了调动学生去探索不同悲剧艺术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以下不符合的是( )。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干:在以下教学过程中,教师最有可能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A. 题目引导法B. 问题解决法C. 指令性提问法D. 评价性提问法2、题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最合适的策略是()。
A. 逐段解析法B. 概括归纳法C. 主题探究法D. 情境创设法3、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B.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C. 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D.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在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学方法的范畴?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教学大纲5、下列关于高中语文课程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整本书阅读,应以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要避免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C、教师可根据需要,从课外阅读指导书目中推荐阅读书目,也可从各类优秀读物中自主选择合适的读物,但不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目。
D、整本书阅读,应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探究阅读、合作阅读,创设多样化、有层次、有实效的读书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6、下列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建议,不恰当的是:A、应重视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诵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意蕴,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应注重古代文学知识的系统传授,如文体、流派、风格、修辞等方面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及答案一般考教师资格证是为了考进教师编制,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考入编制就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了,实现了当老师的梦想,而且工作待遇好,福利高。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希望大家喜欢!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1.在讲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教师列举含有典故的诗句,向学生解释古代诗词创作的用典传统,下列诗句不适合举例的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答案】D。
解析:A项,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B项,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到乡翻似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C项,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却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表达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D项无用典。
故本题选择D项。
2.教学《咏怀古迹》,在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赏析意境之前,教师播放相关实景图片和宣传视频并配以音乐。
下列对该教学资源使用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
A.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B.多媒体能够营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诗歌意境。
C.采用多媒体播放影像资料,太直观,会限制学生想象力,降低学习效率。
D.在阅读前,通过多媒体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帮助学生展开想象。
2.【答案】C。
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