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项练习及答案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项练习及答案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表达方式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描写方式:(1)动静结合(2)虚实结合(3)点面结合(4)正面侧面(5)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的描写(6)明暗、冷暖等色调形态(7)各种感觉:视、听、触、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是直接呐喊出心中的不满,表明了自己与权贵们决绝的决心。
(2)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而是通过借景抒情、移情于物、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通等方式来抒发感情。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无比的喜爱之情。
当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家人的思念跃然纸上。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要读懂诗歌就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象征、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用典等。
(1)比兴欲言此物,先言彼物。
比兴手法是古代诗歌中较常见的,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借孔雀失偶起兴,引起所要叙述的恩爱夫妻被迫分离的凄楚故事,为全诗定感情基调。
(《孔雀东南飞》)(2)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将封建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醉生梦死,与劳动人民的被奴役、被掠夺、冻死路旁的悲惨状况,作了鲜明的对照。
(3)象征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及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4)运用典故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叫“用典”。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7 分)念奴娇黄庭坚①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ft染修眉新绿。
桂影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ft谷道人。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
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②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
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
④醽醁(línglù):酒名。
⑤老子:作者自指。
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ft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是采用了表现手法。
(2 分)(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是他豪迈乐观精神的生动写照。
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的。
(5 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
(4 分)(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 分)三、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5 分)贫交行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杜诗镜铨》引用王嗣奭(shì)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和烘托等。
1.衬托。
例:阅读下而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①_________杜审言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绝句漫兴九首(一)_________杜_________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
②迟日:春日。
③造次:匆忙。
《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倍增远去边疆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一)》中,诗人见花,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
《渡湘江》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通篇运用反衬和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诗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诗人渡江南下,看到江水滔滔北流,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抒发了怀念京国的悲思愁绪。
《绝句漫兴九首(一)》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情绪。
第一句概括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
第二句是说春色不晓人情,莽莽撞撞地来到江亭,闯入诗人的眼帘。
第三、四两句,是诗人的责怪之辞:花匆匆的开放,莺频频地啼叫,似乎故意来捉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
本诗用“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符合生活中的实际,结果是哀感倍生。
题目要求从情与景的关系来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从大的类型来看,情与景有一致和不一致的。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得题目、(7分)念奴娇黄庭坚①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③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落,为谁偏照醽醁④?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⑤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①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
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②金荷:以金制成得荷叶杯。
③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
④醽醁(línglù):酒名。
⑤老子:作者自指。
⑥霜竹:指笛子。
(1)本词上阙先描写断虹高挂,秋空明净,山染新绿,后想象嫦娥驾月,这就是采用了____表现手法。
(2分)(2)《宋史》记载“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这首词正就是她豪迈乐观精神得生动写照。
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就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怀得。
(5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得作品,从全诗瞧,说说本诗得主旨、(4分)(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得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得感情?(4分)三、阅读下面得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贫交行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杜诗镜铨》引用王嗣奭(shì)得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请就本诗得主要表现手法与抒发得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四、阅读下面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练习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建境界、表达感情、论述看法所采纳的特别的手法。
它主要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构造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别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想,剖析其自己的艺术成效,评论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1、常有的构造特点有:铺垫、伏笔、过渡、照顾,直截了当、逐层拓展、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等。
2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述、描绘、谈论和抒怀。
此中抒怀和描绘是考察的要点。
抒怀手法有直接抒怀和间接抒怀,后者包含借景抒怀、情况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怀、借古讽今等。
描绘手法,主假如侧面描绘中的衬着、衬托、动静联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等。
3、常有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较、象征、起兴(使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夸张、对照、设问、反问(突出作品的要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频频(使作品中字句更加精良)。
4、常有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怀或情况交融、想象联想、衬托衬着、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抑扬、虚实相生、比兴寄望、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对照、象征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总说,正确指出运用何种表达技巧;第二步:分说,联合作品详细诗句,剖析其运用的这类方法;第三步:小结,该方法突出的成效和气处,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一、阅读下边一首宋词,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急忙,云边孤雁,水上调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演奏《梅花落》。
“聚散急忙”一句在内容上重申什么?在上片的构造上起什么作用?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辰阑干格外明。
孤独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成效 ?三、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后边的题目。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习题与答案

4、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歌刻画了梅花的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简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答案 ⑴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花的 坚毅耐寒;⑵对比,与混芳尘的桃花 对比,显示梅的高洁守志;⑶托物言 志(象征),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作者 的理想追求。
3、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 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1分。
1、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1)这首诗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2)把过去“ 战士还家尽锦衣”、“宫 女如花满春殿” 的热闹、繁华景象与现在 “惟有鹧鸪飞” 的凄凉景象进行对比,形 成强烈反差。 (3)抒发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历史感慨。
7、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对比,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与 眼前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 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 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作者吊古伤 今的无限感慨。
8、
兰溪棹歌 戴叔伦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型专练(含答案)

课时追踪检测(十)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阅读下边这两首诗歌,达成(1)~ (2)题。
献封医生破播仙凯歌岑参其五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1) 以下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从“蕃军遥见汉家营”能够看出战前呈两军对垒的局势。
从“暮雨旌旗湿未干”则可知战事得胜有赖雨夜袭击的成功。
B.“满谷连山遍哭声”是夜袭时的实况,但诗人没有完整按实况的次序安排,而是将这遍地哭声安排在描绘两军对垒句前,这就产生了一种先夺其志(斗志 )的成效。
C.“万箭千刀一夜杀”显现夜袭的强烈战斗场面,字里行间充满刀光血影;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字,深刻地描绘了战争的强烈和厮杀的残忍无情。
D.联合第二首诗来看,“平明流血浸空城”表现战血和泪水相搅合,红成一片。
在前句杀声哭声震天的描绘后,出现这个红色恐惧画面,又产生了死一般沉静的成效。
E.“暮雨旌旗湿未干”写战斗结束后天明时的情形,该句与“平明流血浸空城”,都以“湿”的场面,显示出战事刚才结束,杀气还没有全消。
分析:选 BD B 项,“在对垒句前”错误,应是“在描述厮杀句前”; D 项,“和泪水相搅合”错误,应是“和雨水相搅合”。
★(2)这两首诗描绘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一样?请联合诗歌简要剖析。
答:答案:第一首,正面描绘战争。
蕃军从梦中惊醒,已经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尸横遍野。
诗人经过对战争的直接描绘,表现戍边将士的英豪气派。
第二首,侧面描绘战争。
诗人经过描绘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掉主人的胡人战马“空鞍”,来示意昨夜战斗的强烈,委婉、内敛。
2.阅读下边的宋词,达成(1)~ (2) 题。
①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留我看夕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天风回②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 岳阳楼上。
(完整版)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

古诗表现手法练习及答案举例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这些诗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试做分析。
1、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
自多情。
答:【明手法】细节描写【阐运用】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析效果】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2、东栏梨花 [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答:【明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阐运用】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
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
【析效果】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
3、台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答:【明手法】怀古伤今,对比【阐运用】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析效果】表现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4、玉楼春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答:【明手法】拟人手法。
【阐运用】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
【析效果】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
5、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明手法】对比【阐运用】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读颈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5分)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杜诗镜铨》引用王嗣奭(shì)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分析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分析其中一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3分)(2)这首词是怎样描写“竞渡”场面的?请简要分析。
(4分)
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释:(1)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2)云中君:云神。
“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3分)
五、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泊舟严滩①
真山民②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注】①严滩: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
②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
(1)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
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
(5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分)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乱后
(金)辛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
川原荒宿草,墟落①动新烟。
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
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①墟落:村落一
(1)诗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述。
(3、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5分)
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⑴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⑵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
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
九、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
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6分)
十.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地岸,向来不羡瓦松高。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①,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①青帝:分管春天的天神。
(1)郑谷的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菊花的高尚品质的?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
(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