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情况统计表
事业单位人员在编在岗证明登记表

事业单位人员在编在岗证明登记表一、个人基本信息1、姓名:_____2、性别:_____3、出生日期:_____4、身份证号码:_____5、政治面貌:_____6、最高学历:_____7、毕业院校及专业:_____二、工作单位及岗位信息1、工作单位名称:_____2、单位性质:事业单位3、单位地址:_____4、所属部门:_____5、岗位名称:_____6、岗位类别:(如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等)7、岗位等级:_____三、在编在岗情况1、入编时间:_____2、聘用合同起止时间:_____ _____3、目前是否在编在岗:是4、工作经历简述:本人自入编以来,一直在本单位从事具体工作内容工作。
在工作中,我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例如,列举一些具体的工作成果或项目经验。
通过不断努力,我在工作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工作表现及考核情况1、工作表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够高效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同时,我注重与同事的沟通协作,能够与同事们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共同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2、考核情况:在过去的考核周期中,我的考核结果为具体考核等级,如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
具体考核内容包括列举考核的主要方面,如工作业绩、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
五、单位意见经核实,姓名同志为我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其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
单位盖章:_____负责人签字:_____日期:_____对于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在编在岗证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个人工作身份和状态的有力证明,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申请住房贷款、子女入学、办理相关业务等,都可能需要提供这份证明。
因此,填写时务必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填写过程中,如果对某些内容不确定或有疑问,应及时向单位的人事部门或相关负责人咨询,以免填写错误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关情况统计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关情况统计表填表单位:填表说明及填报要求:按表头各项目批注要求填写,具体是:1、“统计范围”分别填写XX市市直事业单位和XX市XX县事业单位。
2、“人员类别”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分别填写,未转正定级的人员不列入统计范围。
专业技术人员用1表示,管理人员用2表示,工人用3表示。
3、“享受工资待遇的职务层次”按个人执行的基本工资对应的职务层次填写。
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填写10(教授级)、11(副教授级)、12(讲师级)、13(助理级)、14(教员级)、15(小教三级);管理人员分别填写20(一级职员正职)、21(一级职员副职)、22(二级职员正职)、23(二级职员副职)、24(三级职员正职)、25(三级职员副职)、26(四级职员正职)、27(四级职员副职)、28(五级职员)、 29(六级职员);工人分别填写31(技师)、32(高级工)、33(中级工)、34(初级工)、35(普通工)。
4、“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统一按6位日期数据填写,年月之间用半角“.”分隔,形式如:2005.04.5、“大专以上未计算工龄的学习年限”是指在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院校未计算为工龄的学习时间。
6、“工作年限”、“任现职年限”、“任前一职年限”均按虚年计算到2006年,任前一职年限包括任现职年限的时间。
任现职和任前一职是指享受工资待遇的职务。
7、“初始学历”指参加工作时的学历,“最高学历”指当前已取得的最高学历,分别填写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本、研究生;“最高学位”指当前获得的最高学位,分别填写学士、双学士、硕士、博士。
8、“津贴比例”指单位津贴(活工资)在工资构成中的比例,如30%、40%等,只录入数值,如30%只录入30。
9、“职务工资档次”按具体档次数值录入,“职务工资标准”按现执行的国家规定的标准填写,包括标准提高的部分,保留整数。
10、以下人员须在备注中分别用序号标明:1为职务工资标准提高10%的中小学教师;2 为职务工资标准提高10%的护士;3为93年工改后分配到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4为享受浮动工资待遇的人员;5为提高工资档次的受奖励人员;6为降低工资档次的受处分人员;7为其他提高或降低工资档次的人员,8为延伸工资档次的人员。
加批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

填报说明及要求一、统计范围与统计对象本表统计事业单位全部职工(正式在册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进行统计。
3.专业技术人员中在管理岗位工作的(又称“双肩挑人员”):指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工作的或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在注明有“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统计栏目中(PS2、PS3、PS4、PS5、PS7、PS8号表),“双肩挑人员”既统计为管理人员,也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除此以外的栏目、表格十(培训)仅统计为管理人员。
4.甲栏:指横读栏目。
乙栏:指竖读栏目。
三、报告期表中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本年的12月31日。
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为本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四、填报要求1.各国有(集体)事业单位填报全表,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只填写PS1表,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填表内相应工勤人员栏。
2.各填表单位在上报前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审核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的逻辑上是否正确等。
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异常变化等情况,要注明原因。
3.各单位上报的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4.省直各部门于2015年1月底前将报表和报表说明及报表汇总软盘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各市人力社保部门于2015年1月底前将报表和报表说明及报表汇总软盘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五、主要指标解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仅参加填写PS1表。
(一)人社统PS1号表参公管理单位仅填写PS1表第4行,其他表不填。
机构人员情况统计表

在统计人员情况分类时,对一人监管多项工 作的人员,按其从事的某一项主要工作统计; 在一个单位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按高的职 务或担任的主要工作职务统计,不得重复统 计。 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局有关数字一律 统计在地级工商局内。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
填表说明
本次新制度中人事表较旧表无改动。 报送方式仍为各局人教处室手工填 报。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
填表说明
《工商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理系统机构人员情况统计表》 分为三类:
人事1-8表:统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机构编 制公务员相关情况,这里的“工商行政管理 机关”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及分局、工商所、 经济检查队、缉私队。不包括各级工商行政 管理局及分局、工商所、经济检查队、缉私 队的工勤人员内容;也不包括所属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机构、人员内容。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
统计范围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工商所(包括 专业管理所)、经济检查队、缉私队的机构、 编制、在职人员基本情况、录用情况、学历 情况、教育培训情况、因公死亡致残情况;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机构、人员情况均列入统计范围。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
统计范围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机构人员 情况统计表
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中心
在岗人员统计表

关于全面统计各单位在岗人员的通知
各镇(场)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人民医院:为全面开展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
进一步加对各医疗单位在岗人员的管理,理清各单位在编、聘用、临时工人员的用工关系。
确保以上两项工作的落实,现对各单位在岗人员进行全面统计。
请各单位在12月9日上午前将统计表打印一份和存U盘一份上交区卫生局办公室。
附件:1、在册在编人员统计表
2、在岗聘用人员(经卫生局同意)统计表
3、在岗聘用人员(未经同意,各院自行聘用)统计表
4、临时工人员统计表
源城区卫生局
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在册在编人员统计表(己纳编人员)
单位(盖章): 2010年12月8日
临时工人员统计表。
安徽省农委直属事业单位正式职工情况统计表

(三)拟“双肩挑”及待聘情况(2009.8)
序
号
单位
拟“双肩挑”
待聘
专技人员
工勤人员
合
计
正
高
兼
正
职
正高兼副职
副高兼正职
副高兼副职
副高兼正科
副高兼副科
中级兼正科
中级兼副科
其
他
小
计
正
高
副
高
中
级
初
级
小
计
高
级
工
中
级
工
初
级
工
普
工
(二)拟设置岗位(2009.8)
序
号
单位
合
计
管理人员
专技人员
工勤人员
小
计
比例%
单位
正职
单位
副职
正
科
副
科
科
员
小
计
比例%
正
高
副
高
中
级
初
级
小
计
比例%
高
级
工
中
级
工
初
级
工
普
工
批准职数
设
置
批准职数
设
置
批准职数
设
置
批准职数
设置
批准职数
设置
批准职数
设置
批准职数
设置
批准职数
设
置
批准职数
设置
批准职数
设置
注:按照省编办、人社厅文件规定设岗。
安徽省农机局直属事业单位正式职工情况统计表
乡镇、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实有人员情况表【模板】

《乡镇、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实有人员情况表》填表说明1.本表统计范围为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实有人员,包括在编和编外人员;统计时点为2011年4月15日。
2.人员请按公务员、事业、编外顺序填写;职务由按高到低排列。
3.“乡镇、街道名称”和“部门(或单位)名称”一律填写全称,“部门(或单位)名称”中行政机关不用细化到科室,统一填某某镇或街道机关。
4.“出生年月”、“本单位工作时间”和“任职时间”均填写到月,如“2011.04”。
5.“最高学历”选填:初中及以下、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大专、大本或研究生及以上。
6.“个人身份”选填: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大学生村官、聘用人员或其他。
若选填“其他”,请在“备注1”中予以说明。
7.“现任职务”填写现任职务的具体名称,若身兼数职请逐一列出。
8.“职务级别”选填:正处级领导职务、正处级非领导职务、副处级领导职务、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正科级领导职务、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副科级领导职务、副科级非领导职务、科员、办事员或未定级。
试用期未满和无法按职务级别归类的人员均选填“未定级”。
(事业单位:管理七级、八级按正科领导职务或副科领导职务填写,其他均填“未定级”)9.“编制类型”选填:行政编制、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差额拨款事业编制、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工勤编制或编外。
10.“在职情况”选填:在岗在编、借出、借入、离岗待退、聘用或其他。
若选填“其他”,请在“备注2”中予以说明;若选填“借出”、“借入”,请在“备注3”中注明借入或借出单位全称。
11.“经费来源”选填:区县级财政、乡级财政、自筹或其他。
限本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和使用的外单位聘用人员填写。
12.“岗位职责”要求尽可能详细描述,可列举。
事业单位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式样

填表人: 填表人电话: 填表日期:
单位名称
机构规格
单位类别
经费形式
岗位总数(人员编制总数)
核定事业编制数(不含参公)
是否参公
“双肩挑”人数
核定参公编制数
事业编制空编数
现有人员数(含试用人员)
编内人员数
核定领导职数
正职
实配领导数
正职
编外人员数
副职
副职
核定内设机构数
核定内设机构
正职
实配内设机构
正职
“离岗待退”人数
实际内设机构数
副职
副职
签订聘用合同人数
岗位情况
核准岗
位总数
岗 位
聘用数
空缺
岗位数
岗位
超员数
备注
管理
岗位
总数
其中: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十级
专业
技术
岗位总数其中:源自二级三级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八级
九级
十级
十一级
十二级
十三级
工勤
技能
岗位
类别
核定数
聘用数
核定数
聘用数
总数
其中:
一级
机关工勤
二级
机关工勤
三级
机关工勤
四级
机关工勤
五级
机关工勤
普通工
特设岗位
核定数
聘用数
注:1.统计对象为所有事业单位人员、机关工勤人员。2.“单位类别”,填公益一类、公益二类、未分类、待定等。3.“机构规格”,根据三定方案等填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等。4.“经费形式”填写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经费自理等。5.内设机构中,不含二级内设机构。6.DZ机关、参公事业单位仅填写涉及事业人员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