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目录

《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 栗良平《法律门前》[德国] 卡夫卡《免费》[美]雪莉·凯撒

《一天的等待》[美国] 厄内斯特·海明威

《没有锁上的门》[美国] 罗伯特·斯特恩德力

《小公务员之死》[俄国] 契诃夫《穷苦人》[俄] 列·托尔

斯泰

《“诺曼底”号遇难记》[法国] 雨果《雨伞》[日本] 川端康成《陈小手》汪曾祺《陈奂生上城》高晓声《没有完的故事》[美国] 欧·亨利《热爱生命》[美国] 杰克.伦敦《小丑》[俄国] 屠格涅夫

《半张纸》[瑞典] 斯特林堡《饥饿艺术家》[奥地利] 卡夫卡《罗生门》[日本] 介川龙之介《桔子》[日本] 介川龙之介

《鱼服记》[日本] 太宰治《柏林之围》[法国] 都德《夜》[意大利];路·皮兰德娄《阿拉比》[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羊脂球》[法国] 莫泊桑

正文

一、推介原因

这个在日韩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亿万人,成为在逆境中奋起,决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象征。在日本,该书的出版被形容为掉进了“一亿泪

的海”;《读者》总编彭长城认为《一碗清汤荞麦面》是该刊创刊以来刊出的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二、作者简介

栗良平.本名伊藤贡,日本著名作家、演讲家。1943年5月生于日本北海道。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在综合医院任职十年,高中时代曾翻译安徒生童话而引起对口述童话的创作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四百多篇民间故事以各地方言亲自巡回讲述。主要作品有《纺织公主》《又听到二号汽笛》《穿越战国时代的天空》,而以《一碗清汤荞麦面》而成为儿童类畅销作家。

一碗清汤荞麦面

[日本]栗良平

对于面馆来说,生意最兴隆的日子,就是大年除夕了。

北海亭每逢这一天,总是从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平时到夜里12点还熙攘热闹的大街,临到除夕,人们也都匆匆赶紧回家,所以一到晚上10点左右,北海亭的食客也就骤然稀少了。当最后几位客人走出店门就要打烊的时候,大门又发出无力的“吱吱”响声,接着走进来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两个都是男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样子。孩子们穿着崭新、成套的运动服,而妇人却穿着不合季节的方格花呢裙装。

“欢迎!”女掌柜连忙上前招呼。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

要一份……可以吗?”

躲在妈妈身后的两个孩子也担心会遭到拒绝,胆怯地望着女掌柜。

“噢,请吧,快请里边坐。”女掌柜边忙着将母子三人让到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旁,边向柜台后面大声吆喝,“清汤荞麦面一碗——!”当家人探头望着母子,也连忙应道:“好咧,一碗清汤荞麦面—进汤锅里后,又额外多加了半把面条。煮好盛在一个大碗里,让女掌柜端到桌子—!”他随手将一把面条丢上。于是母子三人几乎是头碰头地围着一碗面吃将起来,“咝咝”的吃吸声伴随着母子的对话,不时传至柜台内外。

“妈妈,真好吃呀!”兄弟俩说。

“嗯,是好吃,快吃吧。”妈妈说。

不大功夫,一碗面就被吃光了。妇人在付饭钱时,低头施礼说:“承蒙关照,吃得很满意。”这时,当家人和女掌柜几乎同声答说:“谢谢您的光临,预祝新年快乐!”

迎来新的一年的北海亭,仍然和往年一样,在繁忙中打发日子,不觉又到了大年除夕。

夫妻俩这天又是忙得不亦乐乎,10点刚过,正要准备打烊时,忽听见“吱吱”的轻微开门声,一位领着两个男孩的妇人轻轻走进店里。

女掌柜从她那身不合时令的花格呢旧裙装上,一下就回忆起一年前除夕夜那最后的一位客人。

“那个……清汤面……就要一份……可以吗?”

“请,请,这边请。”女掌柜和去年一样,边将母子三人让到第二张桌旁,边开腔叫道,“清汤荞麦面一碗——!”

桌子上,娘儿仨在吃面中的小声对话,清晰地传至柜台内外。

“真好吃呀!”

“我们今年又吃上了北海亭的清汤面啦。”

“但愿明年还能吃上这面。”

吃完,妇人付了钱,女掌柜也照例用一天说过数百遍的套话向母子道别:“谢谢光临,预祝新年快乐!”

在生意兴隆中,不觉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除夕夜。北海亭的当家人和女掌柜虽没言语,但9点一过,二人都心神不宁,时不时地倾听门外的声响。

在那第二张桌上,早在半个钟头前,女掌柜就已摆上了“预约席”的牌子。

终于挨到10点了,就仿佛一直在门外等着最后一个客人离去才进店堂一样,母子三人悄然进来了。

哥哥穿一身中学生制服,弟弟则穿着去年哥哥穿过的大格运动衫。兄弟俩这一年长高了许多,简直认不出来了,而母亲仍然是那身褪了色的花格呢裙装。

“欢迎您!”女掌柜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

“那个……清汤面……要两份……可以吗?”

“嗳。请,请,呵,这边请!”女掌柜一如既往,招呼他们在第二张桌子边就座,并若无其事地顺手把那个“预约席”牌藏在背后,对着柜台后面

喊道:“面,两碗——!”

“好咧,两碗面——!”

可是,当家人却将三把面扔进了汤锅。

于是,母子三人轻柔的话语又在空气中传播开来。

“昕儿,淳儿……今天妈妈要向你们兄弟二人道谢呢。”

“道谢?……怎么回事呀?”

“因为你们父亲而发生的交通事故,连累人家8个人受了伤,我们的全部保险金也不够赔偿的,所以,这些年来,每个月都要积攒些钱帮助受伤的人家。”

“噢,是吗,妈妈?”

125位英美名作家评出200年来最伟大的书

125位英美名作家评出200年来最伟大的书 【20世纪最佳作品】1纳博科夫《洛丽塔》2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3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4乔伊斯《尤利西斯》5乔伊斯《都柏林人》6马尔克斯《百年孤独》7福克纳《喧哗与骚动》8伍尔芙《到灯塔去》9《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全集》10纳博科夫《微暗的火》 分享:@每日好书推荐 (微博| 博客) 关注微博 @每日好书推荐

好书微盘其他文件: 香港大学推荐的十本好书书目 木心先生简介,作品,书摘 《都市快报—独立书评》2009年20本好书 2011凤凰网年度十大好书及入选理由 到台北,逛诚品书店 纪念三毛逝世21周年 一百部最佳推理小说排行榜 豆瓣2010最受关注图书20本 连岳:推荐给70年代人的70本书 《泰晤士报》六十年六十书 100本最棒的幼儿绘本推荐 亚洲周刊20世纪100部中文小说 【图书活动】今天2012.6.18京东店庆,去年这个时候京东图书有200减100的活动,不知道这次会有何大的促销活动,需要购书的朋友可以去看下。(https://www.360docs.net/doc/1b1079530.html,/S71t6v) 敬请关注我的新浪微博@每日好书推荐,今天会第一时间发布京东图书打折信息。

125位英美名作家评出200年来最伟大的书 美俄两国均有媒体在关注一本2007年出版的旧作——《十佳:作家选好书》(The Top Ten: Writers Pick Their Favorite Books)。 玛丽亚·波波娃1月30日为《大西洋月刊》网站撰文,提及此书,并使用新闻式标题“125位英美名作家评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书”,称,该项目曾叩问诺曼·梅勒、乔纳森·弗兰岑和乔伊丝·卡罗尔·奥茨等英美名家,请他们各列书单,每单10本,选出心仪的虚构类作品(小说、短篇集、戏剧和诗集皆可),由高到低排序,以榜首10分,榜尾1分统计排名,得出20世纪最佳作品、19世纪最佳作品、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和得分最多的作家四个排行榜,结果显示,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分获19和20世纪的头名,莎士比亚虽然入选作品最多(11部),却在得分榜上屈居托翁之后。 另一部托翁经典《战争与和平》排在19世纪榜的第三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也上了榜,如果考虑到纳博科夫的俄裔身份,那么我们便会看到,东风压倒了西风,俄人大获全胜。 2月13日,俄国的《莫斯科时报》为此欢呼,盛赞俄语经典文学的影响力不仅强大,而且绵延不绝。俄国评论家伊戈尔·沙伊塔诺夫告诉该报:“纳博科夫是作家反省自身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评论家伊戈尔·沃尔金则说:“无法想象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19世纪。他不仅是作家,而且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里,读者通过他的作品来更多地了解自身。”(记者王胡) 四榜单如下: 20世纪最佳作品 1、《洛丽塔》,纳博科夫著 2、《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著 3、《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著 4、《尤利西斯》,乔伊斯著 5、《都柏林人》,乔伊斯著 6、《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目录 《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 栗良平 《法律门前》[德国] 卡夫卡 《免费》[美]雪莉·凯撒 《一天的等待》[美国] 厄内斯特·海明威 《没有锁上的门》[美国] 罗伯特·斯特恩德力 《小公务员之死》[俄国] 契诃夫 《穷苦人》[俄] 列·托尔斯泰 《“诺曼底”号遇难记》[法国] 雨果 《雨伞》[日本] 川端康成 《陈小手》汪曾祺 《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没有完的故事》[美国] 欧·亨利 《热爱生命》[美国] 杰克.伦敦 《小丑》[俄国] 屠格涅夫 《半张纸》[瑞典] 斯特林堡 《饥饿艺术家》[奥地利] 卡夫卡 《罗生门》[日本] 介川龙之介 《桔子》[日本] 介川龙之介 《鱼服记》[日本] 太宰治 《柏林之围》 [法国] 都德 《夜》 [意大利];路·皮兰德娄 《阿拉比》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羊脂球》 [法国] 莫泊桑

正文 一、推介原因 这个在日韩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亿万人,成为在逆境中奋起,决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象征。在日本,该书的出版被形容为掉进了“一亿泪的海”;《读者》总编彭长城认为《一碗清汤荞麦面》是该刊创刊以来刊出的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二、作者简介 栗良平.本名伊藤贡,日本著名作家、演讲家。1943年5月生于日本北海道。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在综合医院任职十年,高中时代曾翻译安徒生童话而引起对口述童话的创作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四百多篇民间故事以各地方言亲自巡回讲述。主要作品有《纺织公主》《又听到二号汽笛》《穿越战国时代的天空》,而以《一碗清汤荞麦面》而成为儿童类畅销作家。 [思考] 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那女人购买清汤荞麦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 [参考答案] 命运的不幸,生活的艰难,在母亲心中刻上了深深的伤痕,每当除夕夜来临,他都有一种难以述说的复杂心情,既要与孩子过年又不愿在人前表现家境的窘迫,以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得在顾客散尽时候去。 三人要一碗面的尴尬,这样晚的时间因吃一碗面而麻烦人的歉疚,使得母亲每次都怯生生的发问。 推介理由 有人曾说鲁迅是中国最痛苦的文人,那么卡夫卡也许可以称作奥匈帝国最痛苦的文人了。卡夫卡短暂的一生是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的。“孤独感”与“死亡意识”几乎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窗》泰格特(中英文)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窗》—泰格特(中英文)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窗》—泰格特 《窗》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他们俩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有静静的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什么,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

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的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如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一天下午,当他听到靠窗的病人说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他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困不得而知。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里,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世界经典短篇小说选读 目录 《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 栗良平《法律门前》[德国] 卡夫卡《免费》[美]雪莉·凯撒 《一天的等待》[美国] 厄内斯特·海明威 《没有锁上的门》[美国] 罗伯特·斯特恩德力 《小公务员之死》[俄国] 契诃夫《穷苦人》[俄] 列·托尔

斯泰 《“诺曼底”号遇难记》[法国] 雨果《雨伞》[日本] 川端康成《陈小手》汪曾祺《陈奂生上城》高晓声《没有完的故事》[美国] 欧·亨利《热爱生命》[美国] 杰克.伦敦《小丑》[俄国] 屠格涅夫 《半张纸》[瑞典] 斯特林堡《饥饿艺术家》[奥地利] 卡夫卡《罗生门》[日本] 介川龙之介《桔子》[日本] 介川龙之介

《鱼服记》[日本] 太宰治《柏林之围》[法国] 都德《夜》[意大利];路·皮兰德娄《阿拉比》[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羊脂球》[法国] 莫泊桑 正文 一、推介原因 这个在日韩广为流传的真实故事,感动了亿万人,成为在逆境中奋起,决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象征。在日本,该书的出版被形容为掉进了“一亿泪

的海”;《读者》总编彭长城认为《一碗清汤荞麦面》是该刊创刊以来刊出的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二、作者简介 栗良平.本名伊藤贡,日本著名作家、演讲家。1943年5月生于日本北海道。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在综合医院任职十年,高中时代曾翻译安徒生童话而引起对口述童话的创作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四百多篇民间故事以各地方言亲自巡回讲述。主要作品有《纺织公主》《又听到二号汽笛》《穿越战国时代的天空》,而以《一碗清汤荞麦面》而成为儿童类畅销作家。 一碗清汤荞麦面 [日本]栗良平

一 对于面馆来说,生意最兴隆的日子,就是大年除夕了。 北海亭每逢这一天,总是从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平时到夜里12点还熙攘热闹的大街,临到除夕,人们也都匆匆赶紧回家,所以一到晚上10点左右,北海亭的食客也就骤然稀少了。当最后几位客人走出店门就要打烊的时候,大门又发出无力的“吱吱”响声,接着走进来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妇人。两个都是男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样子。孩子们穿着崭新、成套的运动服,而妇人却穿着不合季节的方格花呢裙装。 “欢迎!”女掌柜连忙上前招呼。 妇人嗫嚅地说:“那个……清汤荞麦面……就

一生必读的100部世界名著

一生必读的100部世界名著 阅读:73782011-09-09 11:14 标签:育儿 1、《伊利亚特》——人类历史开篇的第一首歌2 2.《奥德赛》——人类征服大自然无数奇险的交响诗3 3.《伊索寓言》——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5 4.《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7 5.《俄狄浦斯王》——“十全十美”的悲剧8 6.《罗摩衍那》——世界文学史中最长的史诗 7.《一千零一夜》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8.《源氏物语》——日本宫廷版的《红楼梦》 9.《神曲》——中世纪的史诗 10.《十日谈》——100篇“醒世小说” 11.《坎特伯雷故事》——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典范 12.《堂吉诃德》——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 13.《巨人传》——人的力量.智慧和品德的赞歌 14.《罗密欧与朱丽叶》——一部充满诗意的爱情悲剧 15.《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16.《蒙田随笔》——常识与哲学的完美统一 17.《伪君子》——一部思想深刻的“政治喜剧” 18.《失乐园》——英国诗歌中一座令人仰视的高峰 19.《鲁滨逊漂流记》——一曲原始积暴时期资产者的颂歌 20.《格列佛游记》——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 21.《老实人》——一部宣传启蒙思想的最重要的哲理小说 22.《忏悔录》——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 23.《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24.《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件玲珑剔透、美不胜收的艺术品 25.《浮士德》——一部“名著”中的名著 26.《傲慢与偏见》——一部社会风俗喜剧佳作 27.《格林童话集》——流传甚广的浪漫主义童话集 28.《唐璜》——一部彻底的天才的作品 29.《巴黎圣母院》——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 30.《红与黑》——一部政治爱情小说 31.《叶甫盖尼.奥涅金》——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32.《高老头》——《人间喜剧》的序幕 33.《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一篇诗体的旅行记 34.《名利场》——一部逗趣而又启人深思的小说 35.《筒.爱》——一位灰姑娘式人物的奋斗史 36.《呼啸山庄》——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 37.《汤姆叔叔的小屋》——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38.《神秘岛》——一部启迪人们想象力的科幻小说 39.《大卫。科波菲尔》——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生活的巨幅风情画卷 40.《双城记》——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悲剧杰作

十篇经典短片小说推荐

推荐书,推荐的10篇短篇小说 经常有朋友问我:有什么好的小说推荐吗?虽然我也会顺口说几部自己喜欢的小说,但也深知,阅读这回事,与吃饭无异,每个人的口味都很独特。所以在不知道对方的口味下推荐出去的作品被喜欢的概率不会太大。尽管网络上随处可见满目琳琅的书单,诸如必读的一百本书之类的,但我发现,每张书单至少有一半是不符合我口味的。所有的推荐都是极其主观的,所以听信推荐找自己的喜好,本就是靠运气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推荐没有价值,一个读者和一本书之间,存在缘分,有些缘分是从别人共享中获得的。在这里给大家推荐我个人最喜欢的10篇短篇小说吧。一来,论长篇小说喜欢也不算少,恐难言尽。二来,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短篇更有被读的可能性。 1、阿城《棋王》 这应该是我喜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也一度被称之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在近几年流行的“冯唐金线”里,这篇小说也被纳入了金线之内。初看小说的动机多半源自我自己本身对象棋的爱好。后来发现,其实小说中真正讲棋的内容并不多,反倒是讲述了文革时代,被隐藏的“特殊人才”的命运与挣扎。后来我看了小说改编的电影,虽然总体并不如意,但几个重要桥段却十分精彩。但更精彩的还是小说,人物描写的神形兼备,情节的扣人心弦,至今回味无穷。 2、史铁生《命若琴弦》 史铁生大部分的作品里,都隐藏着对自身命运的愤怒与无奈。尽管它被文学的厚重包裹的很好,但是仍然可见他对生活的诘问。这篇小说,他以盲艺人的角度却剖析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然后强调“希望”的重要性,又同时证明着希望本身的虚妄。在这样人物自身制造矛盾的缝隙里,窥探人性骨子里的坚韧与辛酸。这像是一则人类通用的寓言,也是光明与黑暗相互撕扯的写真。史铁生从未假惺惺的歌颂人生的阳面,或者单纯斥责生活的阴面,在他的笔下,人生就是枚转动的硬币,忽明忽暗,永不停息。 3、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很难想象,一个作家能把颓废压抑的情绪,冰冷残酷的环境写得如此浪漫和唯美。郁达夫总是把冷色调的环境和低潮期的人物境遇写得细腻入微,意蕴悠长。这篇小说情节看起来极其薄弱,但感情丰富,人物内心的雕刻鬼斧神工,借助着深夜的春风,将一个落魄文人的辛酸与浪漫写得扑朔迷离。其中折射着当时社会的颓唐,人性的善良和对关爱的渴望。小说看起来是似乎是消极的,又似乎是积极的,似乎是乐观的,又似乎是悲观的。似乎是表达着命运的不可逆转性,又似乎在透露某种生活的希望。像是一扇破败的窗户里,亮起的幽幽灯火。 4、余华《世事如烟》 余华的文笔利索而有力,宛如刻刀。他早期的“先锋文学”作品风格独树一帜,风靡一时。其中这篇小说就极具代表性。这篇小说是篇逻辑相当混乱的小说,真至于说,它根本就没有逻辑。全篇以各种怪力乱神的情节和描写拼凑而成,甚至是人物都只是用数字作为代号。看起来没有主题,没有情感张力,没有思想寄托,甚至没有人物形象。那么本来它应该极其枯燥而无味,但相反的是它散发这一种诡异、荒诞、讳莫如深的文学气质,让人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文字里,读者的想象力和个人见解也获得无限的发挥空间。 5、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这篇小说很早听说,读过后不得不惊叹。茨威格竟然能将一封以女人口吻的信件写得如此牵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窗》 2017-10-10 中国新闻网 作者:泰格特(澳大利亚) 《窗》是澳大利亚女作家泰格特的著名作品,全文仅1200余字,被苏教版语文教科书,选为课文。全文以小见大,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很值得一读。 -01-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 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被扶起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 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能静静地躺着。 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02- 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

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 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 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的全部内容了。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 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 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林里散步。 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艳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有得看总比没有强。 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 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03- 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

短篇小说读后感大全

短篇小说读后感大全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在一盏夜灯下,今夜终于拜读完了《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心中荡漾起层层涟漪,好像平静的湖面上丢进了块小石子,辗转反侧,有太多的感想。 在每一片的小说中,它的结局总是让我出乎意料,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沧桑,我有幸能读到欧亨利的小说。 一翻开,一个个短故事就吸引到了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麦琪的礼物》。故事发生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两人对对方爱使原本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而他们却因此得到了比任何实物都宝贵的东西——爱。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萨尔丹曾说过:“什么是爱,爱就是无限的宽容,些许之事亦能带来的喜悦。爱就是无意识的善意,自我的彻底忘却。”他们之间这种纯洁真挚的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世界需要爱,也需要我们奉献爱,每个心中都应有爱,不仅对自己,对他人,对是生活也应如此。 继续往后翻,感动我的是一篇名为《爱的牺牲》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对追逐艺术的青年,夫妻十分热爱艺术,却因贫困而无法施展抱负。为了生计,为了艺术,他们为对方制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妻子为了让丈夫不放弃艺术生涯宁愿

中断自己的音乐学业以“教授音乐”为名在洗衣店烫衬衣;丈夫也为了让妻子不至于完全放弃艺术而停止学画以“到公园去画画出售”为名在洗衣店做烧火工。一起偶然的烫伤手腕的事故使事情真相大白。严酷的生活使他们都放弃了艺术,但他们相互为爱所作的牺牲却感人至深。我十分欣赏其中的一句话:“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在我理解看来,当某一事物成了我们的爱好时,我们就会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但其实我们的身边都有一些这样的人,只是还没发现,最懂你的人,总是会一直的在你身边守护你,不让你有一丝的委屈;真正爱你的人,也许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欧亨利的小说虽然短小,但是细读起来却意味深长,并且一些常常被人遗忘的词语中其实暗藏着作品对其的深刻的评价,虽然我水平有限但是仍然能丛中窥其一二,作品可以说是一个作家的思想结晶,这一点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一生所著的作品虽然称不上很多。但却都可以称的上是精华之物。我由衷地敬佩这位伟大的作家。 八五 毕q y 契柯夫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托马斯?曼断言:“毫无疑问,契柯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是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1850-1893),俄国的契诃夫(1860-1904),美国的欧·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学大师。 居伊·德·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文学成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1880年发表第一个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的朋友》等。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早期作品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80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假面》、《牡蛎》、《必要的前奏》、《脖子上的安娜》、《乞丐》、《彩票》、《名贵的狗》等。 契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 欧?亨利(真实姓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 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欧亨利式结尾: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英美短篇小说选读 what is literature

What is Literatur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 Boren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For centuries, writers, literary historians, and others have debated bout but failed to agree on a definition for this term. ?Some assume that literature is simply anything that is written, thereby declaring a city telephone book, a cook book, and a road atlas to be literary works along with David Copperfield and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Derived from the Latin littera, meanin g “letter,” the root meaning of literature refers primarily to the written word and seems to support this broad definition. However, such a definition eliminates the important oral traditions on which much of western literature based, including Homer’s Ili ad and Odyssey, the English epic Beowulf, and many Native legends. ?To solve this problem, others choose to define literature as an art, thereby leaving open the question of its being written or oral. This further narrows its meaning, equating literature to works of the imagination or creative writing. ?Whether one accepts this definition, many argue that a text must have certain peculiar qualities before it can be dubbed literature. For example, the artist’s creation or secondary world often mirrors the au thor’s primary world, the world in which the creator lives and moves and breathes. Because reality or the primary world is highly structured, so must be the secondary world. To achieve this structure, the artist must create plot, character, tone, symbols, conflict, and a host of other elements or parts of the artistic story, with all of these elements working in a dynamic relationship to produce a literary work. ?Some would argue that it is the creation of these elements—how they are used and in what context—that determines whether a piece of writing is literature. ?What literary work may contain is a peculiar aesthetic quality—that is, some element of beauty—that distinguishes it as literature from other forms of writing. ?Still other critics add the test-of-time criterion to their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literature. if a work withstands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is still being read centuries after its creation, it is deemed valuable and worthy to be called literature. Functions of Literature (1) ?Literature helps us grow, both personally and intellectually; ?it helps us connect ourselves to the broader cultural, philosophic, and religious world of which we are a part; ?it enables us to recognize human dreams and struggles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times that we would never otherwise know; ?it gives us the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needed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order and arrangement, just as a well-structured song or a beautifully done painting can; ?it provides the comparative basis from which we can see worthiness in the aims

中国古代小说经典写意八首(有序)

七律·中国古代小说经典写意八首 (有序) ●张荣生 中国古典小说,是中华文明宝库的文学瑰宝,也是现当代小说的源头与文脉。我常想,这些历经几百年仍旧传阅不衰、家喻户晓的古代经典小说作品,她们成功的奥秘是在哪里?我们现在的时代比较古老中国,不可谓不伟大,不可谓不丰富,不可谓不复杂,不可谓不生动,不可谓不多趣。我们现代的作家比较古老中国的作家,不可谓不博学,不可谓不聪明,不可谓不勤奋,不可谓不娴技,不可谓不多志。但是,《红楼梦》成了空前绝后的绝唱,250年来没人超得过。相比诗词,毛泽东诗词则被多数人认同是超越了宋代苏辛之类大词家。学习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倡导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新体系,结合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对于本应听由“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文学殿堂,愚者困学千虑,农夫献芹献曝,想到以下几点。一是作者厚积薄发,实一点,再实一点;二是官方文网稀疏,松一点,再松一点;三是读者包容兼蓄,宽一点,再宽一点。唯有在包容、宽松、愉快的创作氛围里,文学的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才有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例如,人们认为写解放前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湘西生活的原始生态无可厚非,却对写文革十年最广大百姓的淳朴生活无可容忍。人们不愿承认,文革十年中被整、并遭受冤假错案的主要是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两个阶层,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主要是所谓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这些人加起来在总人口中占比5%上下,其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阶层,还是在按照正常规则生活着。所以,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突出强调,文革十年,党、国家和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所以,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都不容许否定。我不是要为毛泽东晚年错误做掩饰辩护,而是说文网太密,顾忌太多,不可能有自由创作所必须具备的轻松愉快氛围,也就产生不了可以全方位概括现实、多层面超迈古外的经典作品。人们都说乾隆大搞文字狱,但他的时代诞生了《红楼梦》;人们都说斯大林大搞肃反扩大化,但他的时代批准出版了《静静的顿河》;人们都说毛泽东大搞阶级斗争,但他的时代生产了《红色经典》。从上到下,从官府到市民,对文学采取尽可能宽容的态度,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服膺在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上。只有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的百花园里,才会有“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繁荣盛世。 其一,西游记

经典教育名著选读

经典教育名著选读 一、约翰·阿摩司·夸美纽斯 代表作: 《语学入门》、《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 《大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论教育适应自然;论教学原则;论学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学内容和教科书 夸美纽斯的主要观点: 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受教育,都有发展的天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信仰的人,为来世作好准备。由此出发,他批判了当时学校的种种弊端。在他看来,世上万物都有一种秩序,即规律,人及人类的教育活动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也有其自然的规律;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规律。 在夸美纽斯看来,童年是受教育的大好时期。学校教育应分成学前、初等、中等、高等四个阶段进行;要把学校的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使之符合自然秩序,获得预期的效果。 夸美纽斯强调指出,教育除了要适应其本身的自然规律以外,还要合乎儿童身心发展的天性,适合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征,照顾儿童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挎美纽斯的教育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主张尽可能地用感官去认识外部世界;实际观察是首要的,文字的学习是第二位的。他认为,经过直观而获得的知识是最可靠的,也最易于理解和记忆,因此,直观性原则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 教学应当从实际事物的观察开始;在不能进行直接观察的时候,应当使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夸美纽斯还详细提出了直观性教学的一些具体要求。 (二)系统性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秩序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教学必须循序渐进,系统进行。他主张教学科目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教学要遵守严格的时间,不能随意打乱计划;教学要系统连贯。 (三)自觉性原则 夸美纽斯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认为这样做是违反自然的。他主张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自觉地进行学习。为此,学校要向学生传授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使教

20世纪经典书目

I8X6W7KJ20世纪外国文学经典书目 (2009-04-06 05:14:18) 转载 分类:国外经典初探 标签: 外国 文学 经典 书目 休闲 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研究制定选题出版的收录二 十世纪世界文坛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的一套大型丛书。暂定200种。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的变化、社会思想的演进以及各国文学本身的继承和发展。 封面设计为版画风格,藏书者又称之“版画本”。 进入80年代,渴求当代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读书人收到了一个大礼包,这就是上海译文和外国文学出版社联手推出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建国以来从没有如此大规模和系统地翻译出版当代世界文学,这么多优秀的作品一本接一本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喜出望外。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出了十多年,一直到90年代初才告一段落,90年代末又再版了部分作品。按照规划要出200种,最后出齐了没有?确切出了多少种?不得而知。以我当年的经济能力不可能收集

很多,只能按当时的判断力挑选最好的,加上后来收集的旧书,一共30多种,摆在书架上齐刷刷的一排,看上去心里都舒坦。 这套丛书的选题以欧美文学为主,兼及亚洲\非洲\拉美\大洋州的经典文学巨作,相当大一部分为现代派作品,基本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的,公认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对中国读者,尤其对新时期文学影响之大,难以言表,兹举几例说明之: 《百年孤独》。不夸张的说,马尔克斯打开了中国作家的天灵盖,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的!后来若干中国版“百年孤独”陆续出笼――书名就不提了,心照不宣。好玩的是后来居然有一种白酒也叫做“百年孤独”,还挺好喝,可见文学与酒精的亲密关系由来已久。 《喧哗与骚动》。福克纳是中国先锋作家的精神导师,拥有一批忠实的作家粉丝,大多是在80年代崛起的一代,这批人言必称福克纳,言必称《喧哗与骚动》,以及另一部名作《我弥留之际》,好像都是福克纳的中国弟子。 《康拉德小说选》。海子离世前携带的遗物中就有这一本。康拉德的叙事方式比较独特,很难看进去,如果喜欢那可是刻骨铭心的喜欢。 《菲茨杰拉德小说选》。收有了不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好几年后,《了不起的盖茨比》借着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引起新兴的小资阶层的关注,他们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不怎么样嘛,没有《挪威的森林》好看,不知道村上兄听到此论作何感想。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 法国的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漂亮朋友》、《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一生写短篇小说将近300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莫泊桑早年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地折磨之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9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 他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深广,尤

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她的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俄国的契诃夫(1860-1904),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社会底层平民、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好的影响。 美国的欧·亨利(1862-1910)其笔名,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世界最经典的十大悬疑推理小说

1 "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Arthur Conan Doyle.《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阿瑟·柯南·道尔群众出版社 推理小说中的《圣经》,也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越过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一本老少咸宜的奇妙书籍,无数人凭它跨入推理 2 "The Maltese Falcon", Dashiell Hammett.《马耳他之鹰》【美】 达希尔·哈米特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理小说流派众多,旁支横斜,但解谜本格始终是正统,主流地位轻易动摇不得,唯一有能力和它分庭抗礼的大概也只有汉密特和钱德勒撑起的硬汉一脉了。汉密特不是第一个写硬汉小说的作家,但他是第一个给硬汉小说注入文学素质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他以自己的创作开辟了推理小说的另一块战场。《马耳他之鹰》,号称“胜过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说”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属于那种你可以不喜欢,却不可以不读的推理小说。 3 "Tales of Mystery and Imagination", Edgar Allan Poe.《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集》【美】爱伦·坡人民文学出版社 虽然是推理小说的开山之作,但爱伦坡的几部短篇就算在今天看来也颇有特色。能够利用短小的篇幅制造出缕缕不绝的悬疑之感,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节,并用诡谲的文笔锦上添花,迄今也没几个短篇作家办得到。从这个意义上说,爱伦坡永不过时。 4 "The Daughter of Time", Josephine Tey.《时间的女儿》 5 "Presumed Innocent", Scott Turow.《假定无罪》 6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John le Carr.《受冷漠的人》【英】约翰·勒·卡雷新华出版社 西蒙斯在《血腥的谋杀》中指出间谍小说的两大创作方向: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选读课教案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选读课教案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觉得,文学与生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文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如果说,文学名著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那么《世界著名短篇小说》一定是最美味的一道心灵鸡汤。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集中学习著名短篇小说其中的两篇,希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能认识短篇小说,并且爱上这一道美味的心灵鸡汤。 二、出示课件:短篇小说概念。 英文:novelette,小说的一种。其特点它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生活的某一侧面,使读者“借一斑略知全豹”。 过渡语:这不禁令我们联想到这学期我们接触过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那就是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在这篇小说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小说三要素,是哪三要素呢? 三、出示课件: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过渡语:这堂课,老师希望你们能做课堂的主人,发散自己的思维,开动脑筋来投入学习,并能做到踊跃发言、畅所欲言。而我,则是你们课堂的引导者。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位短篇小说作家。 四、课件出示: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过渡语:接下来的课堂我们会先学习其中两位作家的两篇短篇小说: 出示小说篇目:《麦琪的礼物》、《我的叔叔于勒》。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短篇小说阅读课的四个环节要求: 五、出示课件:阅读四环节及阅读要求的前三个。 1、读一读 要求:①注意小说人物;②动笔圈画 猜一猜 要求:①大胆猜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②进行小组讨论 议一议 要求:①概括全文;②小说表达的主题;③短篇小说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