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解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合集下载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是热力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它阐述了能量在系统中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的守恒关系。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一、基本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了能量的守恒关系,即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意味着一个封闭系统内的能量总量在任何过程中是不变的。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能量变化等于系统所接收的热量与系统所做的功的代数和。

换句话说,能量的增加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数学表达式如下:∆E = Q - W其中,∆E代表系统内能量的变化,Q代表系统所接收的热量,W 代表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

二、适用范围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封闭系统,即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物质的交换。

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内的能量只能通过热传递和功交换来改变。

如果系统与外界之间有物质的交换,热力学第一定律就不再适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各种热力学系统,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等状态的系统。

无论是理想气体的绝热膨胀,还是热机的工作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都是适用的。

三、实际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在能源系统中,热力学第一定律被用于分析能源转化的效率。

例如,对于汽车发动机,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燃烧产生的热量和发动机所做的功,从而评估发动机的热效率。

通过优化燃烧过程和减少能量损失,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实现更加节能环保的汽车。

热力学第一定律还可以应用于热力学循环和热力学系统的分析。

例如,蒸汽动力循环是一种用于发电的常见系统,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分析,可以确定发电效率和热能损失,从而指导设计和优化发电设备。

此外,在化学反应、生物学系统热力学等领域,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广泛应用于能量转化和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结起来,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热力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揭示了能量在系统中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的守恒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换与传递规律的学科。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它指出,在一个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只能转化形式或者传递,总能量保持不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 定律解读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得出的。

它表明,一个系统内能量的增加等于系统所得的热量减去所做的功。

即ΔE = Q - W,其中ΔE表示系统内能量的变化,Q表示系统所得的热量,W表示系统所做的功。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一系列与能量转化相关的关系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工程学、物理学以及其他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应用示例。

2.1 热机效率热机效率是指热机从热源吸收热量后产生的功的比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机的净功输出等于从热源吸收的热量减去向冷源放出的热量。

因此,热机效率可以表示为η = W/Qh,其中η表示热机效率,W表示净功输出,Qh表示热机从热源吸收的热量。

热力学第一定律为热机的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热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2.2 热传导方程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或介质中通过分子碰撞传递的过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传递的速率与温度梯度成正比。

热传导方程描述了热传导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它可以表示为dQ/dt = -kA(dt/dx),其中dQ/dt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物体截面传递的热量,k表示热导率,A表示截面积,dt/dx表示温度梯度。

热传导方程在热流计算、材料热传导性能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3 平衡态热力学平衡态热力学研究的是恒定温度和压力下的物质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平衡状态下,系统所得的热量等于系统所做的功。

通过研究热力学第一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各种平衡态热力学关系,如焓的变化、热容、热膨胀等。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到广泛的实验证实。

知识讲解 热力学定律及能量守恒(基础)

知识讲解 热力学定律及能量守恒(基础)

物理总复习:热力学定律及能量守恒【考纲要求】1、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2、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考点梳理】考点一、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热传递①条件:存在温度差,最终结果是使两物体温度一样。

②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③规律: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④和内能变化的关系:系统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U ∆等于外界向系统传递的热量Q ,即U Q ∆=。

2、做功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如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变化时,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度量。

要点诠释:(1)要使物体改变同样的内能,通过做功或者热传递都可以实现,若不知道过程,我们无法分辨出是做功还是热传递实现的这种改变。

(2)做功是宏观的机械运动向物体的微观分子热运动的转化。

热传递则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不同物体间分子热运动变化,是内能的转移。

前者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性质不变。

(3)物体的内能增加与否,不能单纯地只看做功或热传递,两个过程需要全面考虑。

考点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U ∆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 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 的总和。

2、公式W Q U +=∆要点诠释:(1)在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时,应特别分清W 、Q 的正负号,以便准确地判断U ∆的正、负。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符号法则:① 功W >0,表示外界对系统做功;W <0,表示系统对外界做功。

② 热量Q >0,表示物体吸热;Q <0,表示物体放热。

③ 内能U ∆>0,表示内能增加;U ∆<0,表示内能减少。

(2)容易出错的几种特殊情况① 若是绝热过程,则Q=0、W=U ∆,即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 ② 若过程中不做功,即W=0,则Q=U ∆,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 ③ 若过程的始末状态物体的内能不变,即U ∆=0,则0W Q +=或W Q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放出的热量。

课件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图文

课件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图文

2023课件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图文•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的相互关系目•实例分析•总结录01热力学第一定律1定义与内容2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定义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表现。

它表明,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能量平衡方程,即Q=ΔU。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Q=ΔU+W,其中Q为传热热量,ΔU为系统内能的增量,W为系统对外做的功。

Q表示热力学系统吸收的热量,ΔU表示系统的内能增量,W 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

数学表达式与符号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封闭系统中涉及热现象的各种物理过程,如传热、相变、化学反应等。

对于开放系统,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或液体蒸发等过程,需要引入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如电磁能、化学能等。

适用范围0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义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热现象的宏观自然过程具有方向性的原理,也就是说,热现象不可能自发地使物质的全部或一部分从低温状态向高温状态转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了热力学过程中熵增加的方向,即熵增加原理。

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即系统的熵增加原理。

定义与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dS≥0,其中S为熵,dS为微分符号,表示微分运算。

数学表达式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符号为“≥”,表示在孤立系统中,系统的熵增加的方向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符号数学表达式与符号适用范围01热力学第二定律适用于封闭系统,即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

02热力学第二定律适用于宏观自然过程,而不是微观粒子运动。

03热力学第二定律适用于孤立系统,即系统与外界没有相互作用。

0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定义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孤立系统中,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而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能量的总玳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一门学科,而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是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本文将对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进行探讨,并介绍它们在物理学和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增加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与系统所做的功之和。

简单来说,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达为以下的公式: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所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所做的功。

这个公式说明了能量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会转化为其他形式。

无论是吸收热量还是做功,都会对系统的内能产生影响。

二、能量守恒能量守恒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它表明能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会减少或增加的,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是能量守恒的具体应用。

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于各种形式,包括热能、动能、化学能等等。

而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火焰,从动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机等等。

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保证了能量的总量永远不会改变。

三、物理学中的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热力学领域,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热能的转化和传递来分析物体的热行为。

通过热力学第一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系统的内能变化,并了解热能与功的平衡关系。

此外,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为热机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热机是利用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设备,包括汽车发动机、蒸汽机等。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我们可以计算热机的效率,并进一步优化热机的设计。

四、工程领域的应用在工程领域,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能源领域,通过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过程,我们可以找到能源利用的最佳方式,提高能源转化的效率。

此外,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被应用于工厂和热电站的运行与管理。

通过分析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和做的功,我们可以了解系统的能量损失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能量管理和节约。

热力学中的能量守恒与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中的能量守恒与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中的能量守恒与热力学定律一、能量守恒定律1.定义: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1)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3)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如热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二、热力学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1)定义: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指出在任何热力学过程中,一个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和系统吸收的热量的和。

(2)公式: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外界对系统做的功。

2.热力学第二定律(1)定义: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热力学过程方向性的一条定律,指出在自然过程中,一个系统的总熵(无序度)不会自发地减少,即自然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2)内容:① 熵增原理:在自然过程中,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或至少保持不变。

② 熵减原理:在一个热力学过程中,熵的减少必须通过外界输入能量来实现,并且熵的减少量不能大于外界输入的能量。

③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是指系统在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可以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其熵变为零;而不可逆过程则是指系统在经历一系列变化后,不能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其熵变大于零。

3.热力学第三定律(1)定义: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关于绝对零度的定律,指出在接近绝对零度时,熵趋向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零熵。

(2)内容:① 绝对零度不可达到: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是一个理论上的极限,实际上无法达到。

② 熵的度量:熵是一个衡量系统无序度的物理量,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在接近绝对零度时,系统的无序度趋于最小,即熵趋于零。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第3讲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热力学第一定律Ⅰ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1)01做功;(2)热传递。

2.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02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2)表达式:ΔU=03Q+W。

(3)ΔU=Q+W中物理量正、负号的意义W Q ΔU+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04吸收热量内能05增加-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06放出热量内能07减少①若过程是绝热的,则Q=0,W=ΔU08内能的增加。

②若外界对系统做功为0,即W=0,则Q=ΔU,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09内能的增加。

此处的W包含机械功、电流功等一切功。

对于不涉及其他力做功的气体的等容过程,W=0,Q=ΔU。

③对于理想气体,若过程是等温的,即ΔU=0,则W+Q=0或W=-Q,10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气体放出的热量。

知识点热力学第二定律Ⅰ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三种表述(1)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01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02不产生其他影响。

或表述为“03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3)用熵的概念表示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04减小。

(熵增加原理)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05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知识点能量守恒定律Ⅰ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01转化为另一种形式,02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条件性: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某一种形式的能是否守恒是有条件的。

例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具有适用条件,而能量守恒定律是无条件的,是一切自然现象都遵守的基本规律。

3.两类永动机(1)第一类永动机:不需要任何动力或燃料,却能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

03能量守恒定律,因此不可能实现。

(2)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机器。

热力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能量守恒定律
表述一(按照热传导的方向性来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__低温__ 物体传到__高温__ 物体. 表述二(按照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对外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它也可以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02
B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A错误;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可能增加、减小或不变,C错误;压缩气体,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可能向外界放热,内能可能减小、温度降低,D错误;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而引起其他变化是可能的,B正确.
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5 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105 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 J.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D.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D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他反映的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的运动,所以A错误;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不经过做功是不可能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B错误;摩尔质量必须和分子的质量结合才能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C错;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只要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就相同,物体的内能是势能和动能的总和,所以D正确.
01
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公式:ΔU= .
2.热力学第一定律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37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时间:45分钟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真的发生B.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C.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而转化成机械能D.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可逆的E.热运动的宏观过程有一定的方向性解析: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宏观过程不能发生,选项A错误;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选项B正确;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而转化成机械能,选项C正确;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的,选项D错误;热运动的宏观过程有一定的方向性,选项E 正确.答案:BCE2.下列对热学相关知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的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将增大C.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的压强、体积都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增大D.功转化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E.自然界中的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有的能量便于利用,有的不便于利用,故要节约能源解析:气体内能变化由做功和热传递共同决定,A错误;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部分分子速率也会减小,B错误;理想气体压强和体积增大,温度一定增大,内能一定增大,C正确;一切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D正确;自然界中的能量在数量上是守恒的,但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品质逐渐降低,可利用的能量在逐渐减小,故要节约能源,E正确.答案:CDE3.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C.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D.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E.质量相同的0 ℃的水的内能比0 ℃的冰的内能大解析:物体吸收热量,若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少,选项A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选项B正确;物体体积改变,例如理想气体体积改变,只要温度不变,其内能不变,选项C正确;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但是会引起其他变化,选项D错误;0 ℃的水变成0 ℃的冰需要放出热量,故质量相同的0 ℃的水的内能比0 ℃的冰的内能大,选项E正确.答案:BCE4.夏天,小明同学把自行车轮胎上的气门芯拔出的时候,会觉得从轮胎里喷出的气体凉,如果把轮胎里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关于气体喷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内能减少B.气体的内能不变C.气体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对外做功,温度降低D.气体膨胀时,热量散得太快,使气体温度降低了E.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解析:气体喷出时,来不及与外界交换热量,发生绝热膨胀,Q =0,对外做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W=ΔU,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A、C、E正确.答案:ACE5.(2018·河南、河北、山西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B.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增大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温膨胀,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E.熵的大小可以反映物体内分子运动的无序程度解析: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选项A 错误;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增大,选项B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温膨胀,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对外做功,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选项C正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对外做功,根据盖—吕萨克定律,等压膨胀,温度一定升高,内能增大,一定吸收热量,选项D错误;熵是系统内分子运动无序性的量度,其大小可以反映物体内分子运动的无序程度,选项E正确.答案:BCE6.下列有关热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随着科技的进步,物体的温度可以降低到-300 ℃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E.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减小,温度不一定降低,故分子平均动能不一定减小,选项A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选项B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可知,绝对零度(-273 ℃)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300 ℃是不可能达到的,选项C错误;在一定的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选项D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对物体做功的同时,若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其内能可能减小,选项E正确.答案:BDE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 g 水在沸腾时吸收了2 260 J 的热量后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对外做了170 J 的功.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1023 mol -1,水的摩尔质量M =18 g/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B .水分子的热运动变得更剧烈了C .水分子总势能的变化量为2 090 JD .在整个过程中能量是不守恒的E .1 g 水所含的分子数为3.3×1022个解析:液体变成气体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了,选项A 正确;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由于两种状态下的温度是相同的,故两种状态下水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是相同的,选项B 错误;水发生等温变化,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因水分子总数不变,分子的总动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可得水的内能的变化量ΔU =2 260 J -170 J =2 090 J ,即水的内能增大2 090 J ,则水分子的总势能增大了2 090 J ,选项C 正确;在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选项D 错误;1 g 水所含的分子数为n =m M N A =118×6.0×1023=3.3×1022(个),选项E 正确.答案:ACE8.(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解析:气体向真空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不对外界做功,C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W=0,Q=0,则内能不变,A正确;气体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W>0,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可知ΔU>0,B、D正确;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所以气体被压缩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E错误.答案:ABD三、非选择题9.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的过程中,吸收热量280 J,并对外做功120 J,试问:(1)这些气体的内能怎样发生变化?变化了多少?(2)如果这些气体又返回原来的状态,并放出了240 J热量,那么在返回的过程中是气体对外界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做功多少?解析:(1)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ΔU=W+Q=-120 J+280 J=160 J,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60 J.(2)由于气体的内能仅与状态有关,所以气体从状态2回到状态1的过程中内能应减少,其减少量应等于从状态1到状态2的过程中内能的增加量,则从状态2到状态1的内能应减少160 J,即ΔU′=-160 J,又Q′=-240 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W′+Q′,所以W′=ΔU′-Q′=-160 J-(-240 J)=80 J,即外界对气体做功80 J.答案:(1)增加160 J(2)外界对气体做功80 J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 ℃.(1)求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解析:(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有p AT A=p BT B,解得T B=200 K,即t B=-73 ℃;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有V BT B=V CT C,解得T C=300 K,即t C=27 ℃.(2)因为状态A和状态C温度相等,且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ΔU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得Q=-W.在整个过程中,气体在B到C过程对外做功,故W=-p BΔV=-200 J.即Q=-W=200 J,是正值,所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过程中是吸热,吸收的热量Q=200 J.答案:(1)-73 ℃27 ℃(2)吸收热量200 J1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T形活塞在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体积可忽略不计,距汽缸底部h0处连接一U形细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细管内装有一定量水银,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0,活塞距离汽缸底部为1.5h0,U形管两边水银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银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 0,汽缸横截面积为S ,活塞竖直部分高为1.2h 0,重力加速度为g .(1)通过制冷装置缓慢降低气体温度,当温度为多少时两边水银面恰好相平?(2)从开始至两水银面恰好相平的过程中,若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 ,求气体内能的变化.解析:(1)初态时,对活塞受力分析,可求汽缸内气体压强p 1=p 0+mg S体积V 1=1.5h 0S ,温度T 1=T 0要使两边水银面相平,汽缸内气体的压强p 2=p 0此时活塞下端一定与汽缸底接触,V 2=1.2h 0S设此时温度为T 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 1V 1T 1=p 2V 2T 2解得T 2=4p 0T 0S 5p 0S +5mg. (2)从开始至活塞竖直部分恰与汽缸底接触,气体压强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W =p 1ΔV =⎝ ⎛⎭⎪⎫p 0+mg S ×0.3h 0S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 =W -Q解得ΔU =0.3⎝ ⎛⎭⎪⎫p 0+mg S h 0S -Q . 答案:(1)4p 0T 0S 5p 0S +5mg (2)0.3⎝ ⎛⎭⎪⎫p 0+mg S h 0S -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