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盖设计例题

楼盖设计例题
楼盖设计例题

(1)设计资料:

1)总平面尺寸为18m×30m,四周墙体承重,中间柱承重,轴线距离墙体内边缘120mm,柱的截面为300mm×300mm。板伸入墙内120 mm;次梁伸入墙内240 mm,主梁伸入墙内370 mm。

2) 楼面做法:20 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梁、板底混合砂浆抹灰15 mm厚。

3)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2。

4) 材料:混凝土C25();梁受力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其余用HPB235钢筋()。

(2)设计要求:

1)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2)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3)绘出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及板、次梁和主梁的配筋施工图。、

图1-14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步骤如下:

1.梁格尺寸布置及确定构件尺寸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次梁的跨度均取为6m,板的跨度2m,板的长边和短边之比为6/2=3,按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板的厚度,,取

次梁的尺寸:

取;

取。

即次梁的截面尺寸为

主梁的尺寸:

取;

取。

即主梁的截面尺寸为

二、板的设计(采用塑性理论计算―塑性内力重分布)

取板宽计算

1.荷载设计值

恒载

板自重 1.2 ×0.08×1×25=2.4

楼面面层 1.2×0.02×1×20=0.48

天花抹灰 1.2×0.015×1×17=0.31

活载 q=1.3×1×7.0=9.1(楼面活载大于4时,

活载分项系数取1.3)

总荷载

注:本例题中经比较,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因此,恒载的分项系数取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

2.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

边跨:

取较小值,故

中间跨:

边跨和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板的计算简图如图1-15所示。(实际跨数大于5跨按5跨计算)

3.内力计算

图1-15 板的计算简图 (a)实际结构;(b)计算简图4.配筋计算

板的有效高度为。各截面配筋计算过程见表1—4。

表1—4 板的配筋计算

最小配筋率对应的钢筋面积

采用塑性理论计算要求,上述各截面均能满足要求。

图1-16板的配筋示意图

(a)①~②、⑤~⑥轴线板的配筋;(b)②~⑤轴线板的配筋

上表中②~⑤轴线间板带的中间跨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弯矩降低20%,

三、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设计值

恒载:板传来恒载 3.19×2=6.38

次梁的自重 1.2×0.2×(0.45-0.08)×25=2.22kN/m2次梁的抹灰 1.2×0.015×(0.45-0.08)×17×2=0.23kN/m2

活载 q=9.1×2=18.2

总荷载

注:本例题中经比较,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因此,恒载的分项系数取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

2.计算简图

主梁截面尺寸为250mm×650mm,次梁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见图1-18。次梁的计算简图如图1-19所示。

图1-18 次梁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

计算跨度:

边跨:

取较小值,故

中间跨:

边跨和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近似计算内力。

图1-19次梁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

弯矩计算

剪力计算

4.配筋计算

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翼缘宽度按下面计算:

按梁跨度考虑:

按梁净距考虑:

按翼缘高度考虑:;

,翼缘宽度可不受此项限制

翼缘计算宽度取三者中的较小值,即。

判别T形截面类型:

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支座与跨中截面均按一排钢筋考虑,故均取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1—5,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1—6。次梁配筋示意图见图1-20,实际配筋图见图1-21。

图1-20 次梁配筋示意图

表1—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18

416

3

16

3

16 注:本例中各截面均满足ξ不超过0.35,满足采用塑性理论计算的条件。

表1-6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注:

本例中

验算配箍率:

5.考虑构造要求,绘制施工图

采用分离式配筋方式,2根支座负弯矩钢筋通长(兼做架立筋和构造负筋)。其它支座负筋离支座边1500mm处截断。(,取1500mm)

图1-21次梁配筋示意图

四、主梁的截面和配筋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主梁为重要构件,应按弹性理论计算。

主梁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见图1-22。

1.荷载设计值

恒载:次梁传来恒载 8.83×6=52.98kN

主梁的自重 1.2×0.25×(0.65-0.08)×2×25=8.55kN 梁侧的抹灰 1.2×2×(0.65-0.08)×2×0.015×17=0.70kN G=62.23kN

活载: Q=18.2×6=109.2kN

总荷载 G+Q=62.23+109.2=171.43kN

注:本例题中经比较,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因此,恒载的分项系数取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

2.计算简图

主梁端部搁置在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为370mm。

计算跨度:

边跨:

取较小值,故

中间跨取支座中心的距离:

故主梁的计算简图如图1-23所示。

图1-22主梁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

图1-23主梁计算简图

因跨度相差小于10%,计算时可采用等跨连续梁弯矩及剪力系数。

3.弯矩、剪力计算及其包络图

(1)弯矩、剪力的计算见表1—7和表1-8。

式中、一一弯矩和剪力系数可分别由附表16中相应系数表查得;

一计算跨度,对B支座,计算跨度可用相应两跨的平均值。

主梁弯矩计算见表1-7。

表1-7主梁弯矩计算

()

()

表1-8主梁剪力计算:

()()1

()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中截面按T 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翼缘宽度按下面计算:

按梁跨度考虑:

按梁净距考虑:

按翼缘高度考虑:

,翼缘宽度可不受此项限制

故翼缘计算宽度。

判别T 形截面类型:

故各跨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跨中截面均按一排钢筋考虑,故均取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支座处最大负弯矩:

主梁正、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1—9和表1—10。 表1-9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25220 4202

225220

注:本例中各截面均满足ξ不超过0.550,满足不超筋的条件。 表1-10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注:本例中为连续主梁,非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截面梁,因此按一般公式计算斜截面承载力。

本例中

验算配箍率:

(5)主次梁相交处吊筋计算

考虑同时采用附加箍筋和吊筋,附加箍筋每侧3Φ8,共6个

所需吊筋截面面积为

选用212,提供

(6)配筋图

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分离式,仅在支座处将下部部分钢筋弯起,以加强支座处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时不考虑),支座纵筋的截断原则上应根据弯矩包络图确定,具体可参见其它文献,本书略。

本章小结

1.四边支撑的现浇楼盖的楼板,根据其长短边边长之比,可分为单向板肋形楼盖和双向板肋形楼盖。

2.现浇楼盖的设计步骤:1)结构选型和布置;2)确定计算简图、计算荷载、内力分析、截面配筋;3)结合构造要求绘制结构施工图。

3.单向板现浇肋形楼盖的连续板、次梁,一般可采用塑性理论计算其内力。重要部位的构件,如主梁,一般采用弹性理论计算其内力。采用塑性理论计算连续梁的内力时,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

4.连续单向板可看成是以墙体或次梁为不动铰支承的多跨连续梁,多于5跨的,按5跨计算,小于5跨的按实际跨数计算。采用塑性理论计算多跨连续梁的内力,可直接查表选取相应的弯矩、剪力系数。

5.多跨连续梁的计算跨度,采用弹性理论时,一般取中到中的距离。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时候,一般取其净跨。边跨的计算跨度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支撑情况确定。

6.在单向板中,除了受力钢筋,还应根据规范要求配置足够多的构造钢筋。必须重视构造钢筋的配置。

复习思考题

1. 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结构构件布置应考虑哪些问题?

2. 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时候可按双向板进行计算?

3. 怎样进行单向板现浇楼盖梁板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估算?

4. 单向板现浇楼盖的设计理论有哪两种?

5. 单向板现浇楼盖中哪些构件一般用弹性理论计算,哪些构件一般用塑性理论计算?

6. 构件的常用材料分别是什么?

7.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8. 单向板现浇楼盖中设计中,弹性理论设计和塑性理论设计时,计算跨度分别是如何取值的?

9. 单向板中有哪些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各起什么作用?如何设置?

10. 为什么在计算主梁的支座截面配筋时,应取支座边缘的弯矩?

11. 计算主梁的截面配筋时候,其有效高度一般怎么取值?

12. 在计算现浇楼盖的主梁和次梁截面配筋时,什么时候按照矩形截面进行设计,什么时候按照T型截面进行设计?

13. 为什么在主次梁相交处需要设置附加箍筋或吊筋?如何设置?

无梁楼盖设计

无梁楼盖的建模及计算 1.建模部分 (1)梁输入两个方法 1.按规范的要求,布置暗梁,比如500*300,直接布置(不建议) 2.按虚梁(100*100)方式布置,确定板带的形成位置(在板施工图-无梁楼盖- 围区板带,程序按虚梁位置自动生成柱上和跨中板带)(建议) 建议: 考虑到无梁楼板比较厚,充分利用板的面内面外刚度,所以板属性定义为弹性板6,此时梁建议按虚梁布置,按第一种方法布置,暗梁和板重叠部分刚度重复计算。暗梁本身有一定的刚度,在楼板施工图模块的有限元计算时,考虑到它的刚度和楼板的刚度是重合的,因此软件自动忽略了暗梁的刚度,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但是在上部结构计算中,如果对无梁楼盖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软件没有扣除暗梁的刚度,这可能对计算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 (2)柱帽的输入 常见问题:a.柱帽,托板,等包不包括板厚?可以参照图例

b.柱帽处自动生成梁加腋,可以试下效果 对于用户输入的暗梁,建模退出时,软件自动将和柱帽相连的暗梁设置成加腋梁,为的是考虑柱帽的因素按照加腋梁计算和配筋。加腋的长度尺寸取柱帽或柱帽加托板的长方向和梁交界处,加腋的高度取柱帽+托板+板厚-梁高。 可在建模中看到自动形成的加腋梁,如果柱帽被删除,加腋梁在退出建模时,会自动删除梁加腋。 在建模退出时,设置了选项“柱帽处自动生成梁加腋”,如果用户不希望设置这种梁的加腋,可对该参数不勾选。 对虚梁不会作加腋设置。 2.计算参数部分 1.生成等值建议勾选,计算结果输出才能查看单元格配筋 2.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因为定义了弹性板6,就不再放大了 3.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应改为有限元计算 4.建议考虑梁与弹性板的变形协调 5.板属性定义为弹性板6,

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20198

1.3.7 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1.设计资料 某厂房双向板肋粱楼盖的结构布置如图1.3.19所示,板厚选用100mm ,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15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 5.0kN/m q =,混凝土为C20(2c 9.6N/mm f =),钢筋为HPB300级 (2y 270N/mm f =),支承粱截面尺寸200mm 500mm b h ?=?。 图1.3.19 结构平面布置图 2.荷载计算 (原理P47,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 20mm 厚水泥砂浆面积 320.02m 20kN/m 0.40kN/m ?= 15mm 厚水泥砂浆天棚抹灰 320.015m 17kN/m 0.26kN/m ?= 板自重 320.10m 25kN/m 2.50kN/m ?= 恒荷载标准值 23.16 kN/m = 恒荷载设计值 22 g=3.16kN/m 1.2 3.8kN/m ?= 活荷载设计值 22 =5.0kN/m 1.3 6.5kN/m q ?= 合计: 2 =10.3kN/m p g q =+ 3.按弹性理论计算 求跨截面最大正弯矩,按均布恒荷载及棋盘式布活载。采用近似力分析方法:把棋盘式布置的活荷载分解为各区格板满布的对称荷载/2q 和区格板棋盘

式布置的反对称荷载/2 q ±。 对称荷载 2 22 6.5 kN/m '=g+ =3.8 kN/m+=7.05 kN/m 22 q g 反对称荷载 2 2 6.5 kN/m '=== 3.25 kN/m 22 q q±±± 在'g作用下,中间区格板的均可视为四面固定的单区格双向板,边区格板和角区格板的外边界支撑条件按实际情况确定,某些区格板跨最大正弯矩不在板的中心点处。在'q作用下,中间区格板所有中间支座均视为铰支座,边区格板和角区格板的外边界支撑条件按实际情况确定,跨最大正弯矩则在中心点处。计算时,可近似取二者之和作为跨最大正弯矩值。 求各中间支座最大负弯矩(绝对值)时,按恒荷载及活荷载均满布各区格板计算,取荷载 2 10.3 kN/m p g q =+= 按附录进行力计算,计算简图及计算结果见表1.3.1。 由表1.3.1可见,板间支座弯矩是不平衡的,实际应用时可近似取相邻两区格板支座弯矩的平均值,即 表1.3.1 双向板弯矩计算

几何精度设计与测试网考试题模板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下图所示标注,其中被测要素是: [选项] A.上表面 B.中心面 C.下表面 D.轴 [答案]B [解析] [难度]易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下图所示标注,其中基准要素是:

[选项] A.圆柱面 B.平面 C.轴的轴线 D.孔的轴线 [答案]C [解析] [难度]易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图所示标注的基准约束的自由度有几个:

[选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解析] [难度]难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如图所示零件标注的直线度综合公差带是: [选项] A. 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B. 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C. 圆柱面内的区域 D. 四棱柱内的区域 [答案]D [解析] [难度]中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当孔的轴线与基准轴线之间的平行度公差为时,其轴线间的尺寸公差为:

C. D.不确定 [答案]D [解析] [难度]中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若某零件的同轴度要求如图所示,当测得中心线与基准轴线的最大距离x 为+,最小距离 y 为时,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为 [选项] A. B. C. D. [答案]B [解析] [难度]中 [分数]3 [子题] [子题型] [题干] [选项] [答案] [解析] [分数] [题型]单选题 [章节] [类别]练习 [题干]某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那么该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一定不大于 [选项]

地下室顶板无梁楼盖施工方案

地下室顶板无梁楼盖施工方案 一、施工部位 由我司承建施工的海月花园三期工程,地下室顶板部分消防车道(非主楼部分)设计采用无梁楼盖,板厚400,层高为4.9米,属于高支模施工。施工时应经过严格的验算,并编制详细的作业施工方案,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该工程的高支模结构重点是梁板的支撑体系。 二、方案选定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本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其支撑系统选用φ48×3.5钢管和扣件搭设,具体搭设方法根据计算确定。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测量定位 主体结构整体效果是通过施工的各道工序来保证的,测量放线作为先导工序应贯穿于各施工环节。本工程放线时打破传统惯例,以确保各工序施工精度为原则,凡为保证精度需要提供的基准线、轴线、墙柱定位尺寸线都及时给出,凡有关工序需要配合的检测都及时予以满足。此外,为保证测量放线自身的精度,施工现场测量人员须经挑选并经过培训,在放线工作中正确合理使用仪器和钢尺,按规定检验仪器,检定钢尺,从而保证测量放线工作顺利进行。 (1)投点放线 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的边柱或墙轴线, 并以该轴线为起点, 引出其他各条轴线,然后根据施工图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 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2)标高测量

根据模板实际的要求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在无法直接引测时, 可采取间接引测的方法, 即用水准仪将水平标高先引测到过渡引测点, 作为上层结构构件模板的基准点, 用来测量和复核其标高位置。 (3)找平 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 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 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常用的找平方法是沿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 另外, 在外墙、边柱部位, 继续安装模板前, 要设置模板承垫条带, 并用仪器校正, 使其平直。 2、材料准备 (1)木枋刨直,所有进场木枋均需刨直使用,且规格大小一致。 (2)支撑杆要整理,有破损、大范围裂缝(特别是焊缝脱开)、弯曲度较大的支撑杆均需替换。连接、固定支撑杆用的卡扣应整理,有破损等缺陷的均需替换。 (3)螺杆加工根据要求分类加工,如普通螺杆、防水螺杆、一次性螺杆等。 四、模板支设施工工艺 (一)模板支设的基本施工工艺 1、平台及梁板铺设 a.立杆间距为700×700,木方间距为300。 b.平台模板接缝处下方必须有木枋。 c.平台木枋搭接处,应错开或加间距400的木枋来加强。 d.支撑必须均匀上紧,梁底支撑距梁边不得过远,必须保持在1.0m 以内的距离,高度超过700以上的框架梁底部必须加一排支撑杆立在梁中,使梁底立杆间距调整为500×500。 e.梁板交接处下方必须用木枋支撑,以板模压梁侧模。 f.梁斜撑用板条或短木枋,角度在450~600,支撑在侧模上部横木枋

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例题(公式版,可修改)汇编

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现浇板肋梁楼盖设计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13建筑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日期: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以及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初步的基础。 2.复习和巩固课程中基本构件的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以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 (1)掌握单向板和双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的确定; (2)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 (3)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材料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 (4)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 (6)学习使用相关设计规范。 二、设计资料 某多层混合结构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如附图1所示,层高4.5m,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柱网及外部围护墙体已设置。请进行主梁、次梁、板的布置并确定梁和板的截面尺寸,梁、板的受弯承载力及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选择合适的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按使用要求不同,楼盖做法分两种类型: 水磨石地面(或35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 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C 20~C 35 ,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HRB400 级钢筋,其余均用HPB300级、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最大不超过25mm;注:1)该建筑物的楼梯位于建筑物外部;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并绘制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以及材料图。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算书(参考例题)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某工业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一、结构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6.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则2 1 (=b ~ 133()3 1 =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 1 (=h ~ 200()31 =h ~mm )300,取mm b 250=。

模板计算例题

(一) 墙模板计算示例 【例】某工程墙体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组拼,墙高3m ,厚200mm 。钢模板采用P6015(1500mm ×600mm )和P1015(1500mm ×100mm )组拼,分两行竖排拼成。内钢楞采用2根φ48×3.5钢管,间距600mm ,外钢楞采用同一规格钢管,间距700mm ,对拉螺栓采用M16,间距600mm ×700mm 。 混凝土自重为24kN/m 3,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为160mm ,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浇筑速度为1.5m/h ,混凝土温度为20℃,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Q235钢为215N/mm 2,普通螺栓为170N/mm 2。(对拉螺栓轴向拉力设计值查表5.2.3 P53)钢模板的允许挠度:面板为1.5mm ,钢楞为L/500mm 。(表4.4.2 P22) 试验算:钢模板、钢楞和对拉螺栓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解】 1. 荷载 (1) 新浇筑的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G 4k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71.515 20200 152000=+=+= T t 22 1 2 12101/95.505 .115.12.171.52422.022.0m kN V t F c =?????==ββγ 22/72324m kN H F c =?==γ 取两者中小值,即F 1=50.95kN/m 2。 (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 2k ) 垂直于模板为4kN/m 2。

(3) 荷载组合 ()()2i i i 0/07.6044.195.502.19.0G m kN Q F k Q k =?+??=+='γγ 使用组合钢模板应乘以折减系数0.95。 2/07.5795.007.60m kN F =?=' 2. 钢模板验算 P6015钢模板(δ=2.5mm )截面特征,I xj =54.30×104mm 4,W xj =11.98×103mm 3。 (1) 计算简图: 化为线均布荷载: mm N F q /24.341000 600 07.571000600'1=?=?= (用于计算承载力) ; mm N F q /57.301000 600 95.5010006.02=?=?= (用于验算挠度) 。

无梁楼盖设计原理及软件实现

无梁楼盖设计原理及软件实现 无梁楼盖设计在YJK现有的建模、上部计算、楼板施工图三个模块中就可完成,而且 无梁楼盖的设计可以和其它结构整体建模和分析协同工作,是融入其它结构设计之中的。大致流程是: 在建模中布置无梁楼盖的虚梁(或暗梁)和柱帽; 在上部结构计算中采用弹性板3或弹性板6模型,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应选择有限元方式;计算结果中补充了柱的冲切计算; 在楼板设计中采用楼板有限元计算,并按照柱上板带、跨中板带给出计算结果和楼板施工图设计。 一、在建模中布置虚梁和柱帽 对无梁楼盖,仍按照普通楼层的建模方式,在全楼中,无梁楼盖可能只占几个楼层,或者楼层中的某一部分为无梁楼盖,其余部分仍为普通楼盖。 对无梁楼盖部分主要是输入虚梁、暗梁以及柱帽,有时还有加腋板。 1、布置虚梁指示板带位置 无梁楼盖没有梁,柱之间需布置虚梁或者暗梁。这里梁的第一个作用是生成楼板,第二个作用是指定柱上板带的布置位置,软件自动生成的柱上板带就是沿着虚梁或者暗梁布置的。 软件对虚梁本身不会做设计和配筋,虚梁本身的刚度很小,对整体计算没什么影响。 2、布置暗梁 暗梁就是指有一定的宽度、但高度与板厚相同的梁。在无梁楼盖设计中,暗梁首先可以起到虚梁同样的作用,即生成房间楼板和确定柱上板带的布置位置。暗梁按照普通梁方式输入即可。 《高规》8.2.4:“板柱-剪力墙结构中,板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设计时,应在柱上板带中设置构造暗梁,暗梁宽度取柱宽及两侧各1.5倍板厚之和,暗梁支座上部钢筋截面积不宜小于柱上板带钢筋面积的50%,并应全跨拉通,按梁下 部钢筋应不小于上部钢筋的1/2。。。。” 因此,暗梁的尺寸可按高规的要求输入。 在上部结构计算时,对无梁楼盖板应选择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这种计算模式将使楼板和梁变形协调,共同承担荷载,我们输入的暗梁尺寸适当,其暗梁的配筋结果就基本可用。 暗梁本身有一定的刚度,在楼板施工图模块的有限元计算时,考虑到它的刚度和楼板的刚度是重合的,因此软件自动忽略了暗梁的刚度,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但是在上部结构计算中,如果对无梁楼盖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软件没有扣除暗梁的刚度,这可能对计算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 也有用户按照等代框架梁宽高尺寸的输入暗梁,等代框架的宽度取垂直于等代框架方向两侧柱距各1/4,梁高取板厚度。但这样的输入方式使两方向梁之间、梁和板之间重叠部分过多,计算误差较大。

无梁楼盖设计例题

无梁楼盖设计例题. 无梁楼盖设计例题

【例题1.3】某柱距为8m的无梁楼盖,其柱网平面布置如图1.54所示,承受均布荷载,其恒荷载标准值为 ,活荷载标准值为.采用C25混凝土,HPB235级钢筋,柱截面500mm×500mm。已知基础顶面标高-2.20m,第二层楼面标高4.50m,第三~六层层高均为3.90m。试分别采用经验系数法和等代框架法设计此无梁楼盖(包括柱帽),并画出配筋图。 【解】各区格板编号及x,y方向示于图1.54。 一、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板: 按挠度要求,,这里,所以,按有柱帽的要求,h≥100mm,故,取h=230mm

若选用钢筋d=12mm,则, 柱帽:因板面荷载较小,故采用无帽顶板柱帽。 ,取c=2000mm 二、荷载及总弯矩值计算 图1.54元梁楼盏柱网平面图 恒荷载分项系数,活荷载分项系数3因活荷载标准 均布荷载设计值

总弯矩值: 三、用直接设计法求区格板带的弯矩值及配筋 (1)x方向 全板带宽为4m,半板带宽为2m。。如表1.16所示。 (2)y方向 Y方向上各处弯矩值与z方向相同,只是截面有效高度不同,从而配筋有所不同。如表1.17所示。表1.16x方向配筋计簋(经验系数法) 2) 跨中板带实际配筋(mmm) 柱上板跨中板柱上板带实际配筋板带弯矩值(kN·2) 带每米(mm带区每米宽宽需配格需配筋筋22) (mm) A(mmA s0柱上板带负弯矩1789 φ12/14@75(1780)

M=0.50×586.7=293.4 1跨中板带负弯矩581 φ12@200(565) 中M=0.17×586.7=99.7 区2柱上板带正弯矩616 φ12/14@150(890) 格 M=0.18×586.7=3A 105.6 跨中板带正弯矩511 φ12@200(565) M=0.15×586.7=88.0 4边支座柱上板带负弯矩1714 φ12/边14@150+φ12@125 586.7=281.6 Ms=0.48×. 区(1795) 边支座跨中板带负弯矩168 φ12@300+φ8@300(525) 格 肘6=0.05×586.7=29.3 C 柱上板带正弯矩757 φ12/14@150(890)

楼盖设计例题

(1)设计资料: 1)总平面尺寸为18m×30m,四周墙体承重,中间柱承重,轴线距离墙体内边缘120mm,柱的截面为300mm×300mm。板伸入墙内120 mm;次梁伸入墙内240 mm,主梁伸入墙内370 mm。 2) 楼面做法:20 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梁、板底混合砂浆抹灰15 mm厚。 3)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2。 4) 材料:混凝土C25();梁受力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其余用HPB235钢筋()。 (2)设计要求: 1)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2)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3)绘出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及板、次梁和主梁的配筋施工图。、 图1-14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步骤如下: 1.梁格尺寸布置及确定构件尺寸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次梁的跨度均取为6m,板的跨度2m,板的长边和短边之比为6/2=3,按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板的厚度,,取 次梁的尺寸: 取; 取。 即次梁的截面尺寸为 主梁的尺寸: 取; 取。 即主梁的截面尺寸为 二、板的设计(采用塑性理论计算―塑性内力重分布) 取板宽计算 1.荷载设计值 恒载 板自重 1.2 ×0.08×1×25=2.4 楼面面层 1.2×0.02×1×20=0.48 天花抹灰 1.2×0.015×1×17=0.31

活载 q=1.3×1×7.0=9.1(楼面活载大于4时, 活载分项系数取1.3) 总荷载 注:本例题中经比较,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因此,恒载的分项系数取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3。 2.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 边跨: 取较小值,故 中间跨: 边跨和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板的计算简图如图1-15所示。(实际跨数大于5跨按5跨计算) 3.内力计算

模板工程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 一、填空题 1.模板施工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需审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模板的设计技术资料一般应包括: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模板设计图、模板设计中的措施。 2.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装、拆模板。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3.模板拆除作业之前,应确认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要求,应对作业区进行围圈,设置明显示标志或监护人员。 4.拆除电梯井及大型孔洞模板时,必须采取下层支搭等可靠防坠落措施。 5.装配式吊环与大模板采用螺栓连接时必须采用。 6.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不得与门窗等不牢靠和临时物件相连接。模板安装过程中,柱头、搭头、立柱顶撑、拉杆等必须安装牢固成整体后,作业人员才允许离开。 7.吊装大模板必须采用吊钩,当风力超过5级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8.大模板施工中操作平台、上下梯道、、支撑等作业系统必须齐全有效。 9.安装墙、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防止。 10、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模板结构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11、模板设计的原则有、和。 12、墩身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面平整度不大于,相邻两模板错台不大于,连接组装缝隙,模板轴线不得大于,模板高程要控制在之。 13、箱梁模板由、、和组成,模板均采用整体钢模板,面板材料采用。模板在设计制造时,必须具有足够的、及。 14、箱梁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大于,底模平整度不大于,板面平整度小于,底模错台不大于,模直线段错台不大于,变截面段错台不大于,模平整度不大于。 15、拆模应遵循,原则,从上到下顺序进行。

无梁楼盖设计要点

无梁楼盖设计 无梁楼盖设计在YJK现有的建模、上部计算、楼板施工图三个模块中就可完成,而且无梁楼盖的设计可以和其它结构整体建模和分析协同工作,是融入其它结构设计之中的。在建模中布置无梁楼盖的暗梁和柱帽,在上部结构计算中采用弹性板3或弹性板6模型,并补充柱的冲切计算,在楼板设计中采用楼板有限元计算,并按照柱上板带跨中板带给出计算结果和楼板施工图设计。 一、在建模中布置暗梁和柱帽1、布置暗梁无梁楼盖的板设计时,需要按照柱上板带、跨中板带方式配筋,软件将按照暗梁的位置确定柱上板带,因此用户需在建模中布置暗梁,暗梁按照普通梁方式输入即可。 《高规》,板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设计时,应在柱上板带中设置构造暗梁,暗梁宽度取柱宽及两侧各1.5倍板厚之和,暗梁支座上部钢筋截面积不易小于柱上板带钢筋面积的50%,并应全跨拉通,按梁下部钢筋应不小于上部钢筋的1/2。。。。” 因此,暗梁的尺寸可按高规的要求输入。 在上部结构计算时,对无梁楼盖板应选择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这种计算模式将使楼板和梁变形协调,共同承担荷载,我们输入的暗梁尺寸适当,其暗梁的配筋结果就基本可用。 以前用户对无梁楼盖的暗梁,有按照虚梁输入的,按照虚梁输入,在上部结构计算后虚梁肯定超筋,其结果没有参考价值。 也有用户按照等代框架梁宽高尺寸的输入暗梁,等代框架的宽度取垂直于等代框架方向两侧柱距各1/4,梁高取板厚度。这样的输入方式和如上按照《高规》的要求设置暗梁尺寸方式差不多,其暗梁配筋结果基本可用。 2、布置柱帽 无梁楼盖中设置柱帽时,可在建模的楼板布置菜单下布置柱帽: 软件可布置的柱帽形式有3种:柱帽、柱帽+托板、托板。 《高规》 。。。 4 无梁板可根据承载力核变性要求采用无柱帽(柱托)板或有柱帽(柱托)板形式。柱托板的长度和厚度应按计算确定,且每方向长度不宜小于板跨度的1/6,其厚度不宜小于板厚度的1/4。7度时宜采用有柱托板,8度时应采用有柱托板,此时托板每方向长度尚不宜小于同方向柱截面宽度和4倍板厚之和。托板总厚度尚不应小于柱纵向钢筋直径的16倍。”

【混凝土习题集】—10—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第十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盖按施工方式可分为 、 、 三 种形式。 2、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不同,又可分 为 、 、 、 等四种形式。 3、从受力角度考虑,两边支承的板为 板。 4、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是由组成 、 、 的。 5、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和次梁采用 计算方法,主梁采用 计算方法。 6、多跨连续梁、板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时的适用条件有两个,一是 ,二是 。 7、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 ,在支座处按 。 8、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按 考虑。 9、无梁楼盖的计算方法有 、 两种。 10、双向板支承梁的荷载分布情况,由板传至长边支承梁的荷载为 分布;传给短边支承梁上的荷载为 分布。 11、当楼梯板的跨度不大(m 3 ),活荷载较小时,一般可采用 。 12、板式楼梯在设计中,由于考虑了平台对梯段板的约束的有利影响,在计算梯段板跨中最大弯矩的时候,通常将8 1改成 。 13、钢筋混凝土雨篷需进行三方面的计算,即 、 、 。 二、判断题: 1、两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单向板。( ) 2、四边支承的板一定是双向板。( ) 3、为了有效地发挥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性能,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板、次梁、主梁都可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方法。( ) 4、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5、当求某一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在该跨不布置活载外,其它然后隔跨布置。( )

6、当求某跨跨中最小弯矩时,该跨不布置活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其它隔跨布置。( ) 7、当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8、当求某一支座最大剪力时,在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 ) 9、在单向板肋梁楼盖截面设计中,为了考虑“拱”的有利影响,要对所有板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的内力进行折减,其折减系数为8.0。( ) 10、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在支座处T 形截面,在支座处按矩形截面。( ) 11、对于次梁和主梁的计算截面的确定,在跨中处按矩形截面,在支座处按T 形截面。( ) 12、多跨连续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当求某一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按满布考虑。( ) 13、当梯段长度大于3m 时,结构设计时,采用梁板式楼梯。( ) 三、选择题: 1、混凝土板计算原则的下列规定中( )不完全正确。 A 两对边支承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B 四边支承板当21 2≤l l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C 四边支承板当 312≥l l 时,可按单向板计算 D 四边支承板当321 2 l l ,宜按双向板计算 2、以下( )种钢筋不是板的构造钢筋。 A 分布钢筋 B 箍筋或弯起筋 C 与梁(墙)整浇或嵌固于砌体墙的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的扣筋 D 现浇板中与梁垂直的上部钢筋 3、当梁的腹板w h 高度是下列( )项值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纵向构造筋(俗称腰筋)。 A mm h w 700≥ B mm h w 450≥ C mm h w 600≥ D mm h w 500≥ 4、承提梁下部或截面高度范围内集中荷载的附加横向钢筋应按下面( )配置。 A 集中荷载全部由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或同时由附加箍筋和吊筋承担 B 附加箍筋可代替剪跨内一部分受剪箍筋 C 附加吊筋如满足弯起钢筋计算面积的要求,可代替一道弯起钢筋 D 附加吊筋的作用如同鸭筋 5、简支楼梯斜梁在竖向荷载设计值q 的作用下,其承载力计算的下列原则( )项不正确。 A 最大弯矩可按斜梁计算跨度0 l '的水平投影0l 计算 B 最大剪力为按斜梁水平投影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集和答案(精心整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3.多跨连续梁板的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力计算。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p g g 21'+=, 折算活载p p 2 1'= 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 机动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上限解,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满足 极限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较低时,其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 ,这时力重分布是 充分的 。当配筋率较高即ξ值较大时,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 ,其力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 。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5/≥c b i i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x y v y y x v x m m m m m m νν+=+=) ()(,,式中的ν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2 。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计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 2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 1.7~2.7 m 为宜,次梁的跨度以 4~6 m 为宜,主梁的跨度以 5~8 m 为宜。 29、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 建筑功能 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柱网尽量布置成 长方形 或 正方形 。主梁有沿 横向 和 纵向 两种布置方案。 31、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 次梁 、 主梁 、柱或墙上。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 铰支座 。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跨度 、 荷载 及 弯矩值 中加以调整。 32、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 不超过10% ,可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 各自的跨度 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 计算。 33、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作用续梁、板,可按 五跨 来计算其力。当梁板跨度少于五跨时,仍按 实际跨数 计算。 34、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 永久荷载 和 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期间基本不变的荷载;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或施工期间时有时无的可变作用的荷载。 35、当楼面梁的负荷面积很大时,活荷载全部满载的概率比较小,适当降低楼面均布活荷载更能符合实际。因此设计楼面梁时,应按《荷载规》对楼面活荷载值 乘以折减系数 后取用。 39、力包络图中,某截面的力值就是该截面在任意活荷载布置下可能出现的 最大力值 。根据弯矩包络图,可以检验受力纵筋抵抗弯矩的能力并确定纵筋的 截断 或弯起的位置和 数量 。

模板计算例题

(一)墙模板计算示例 【例】某工程墙体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组拼,墙高 3m ,厚200mm 。钢模板采 用P6015(1500mm ×600mm )和P1015(1500mm ×100mm )组拼,分两行竖排拼成。内钢楞采用2根φ48×3.5钢管,间距600mm ,外钢楞采用同一规格钢管,间距700mm ,对拉螺栓采用M16,间距600mm ×700mm 。 混凝土自重为24kN/m 3 ,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为160mm ,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浇筑速度为 1.5m/h ,混凝土温度为20℃,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Q235钢为215N/mm 2 ,普通螺栓为170N/mm 2 。(对拉螺栓轴向拉力设计值查表 5.2.3 P53)钢模板的允许挠度:面板为 1.5mm ,钢楞为 L/500mm 。(表4.4.2 P22) 试验算:钢模板、钢楞和对拉螺栓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解】1.荷载 (1)新浇筑的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 G 4k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71 .515 2020015 2000T t 2 2 1 2 1 2 1 1/95.505.115.12.171.52422.022.0m kN V t F c 2 2 /723 24 m kN H F c 取两者中小值,即F 1=50.95kN/m 2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Q 2k ) 垂直于模板为4kN/m 2 。

(3)荷载组合 2 i i i 0 /07.604 4.19 5.502.19.0G m kN Q F k Q k 使用组合钢模板应乘以折减系数0.95。 2 /07.5795 .007.60m kN F 2.钢模板验算 P6015钢模板(δ=2.5mm )截面特征,I xj =54.30×104 mm 4 ,W xj =11.98×103mm 3 。 (1)计算简图: 化为线均布荷载: mm N F q /24.34100060007.571000600'1 (用于计算承载力); mm N F q /57.301000 60095.501000 6 .02 (用于验算挠度)。

关于无梁楼盖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无梁楼盖结构设计的思考 单位+作者名称 【摘要】无梁楼盖是一种双向受力楼盖,在楼盖中不设梁,楼板与柱构成板柱结构体系,具有整体性好,建筑空间大的特点,可有效地增加层高、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其同时也具有受力复杂, 抗震性能差等缺点。本文系统介绍了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中需要重点验算的部位和一些构造要求,供参考。 【关键词】无梁楼盖;等代框架法;经验系数法; 1 引言 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又称板柱结构体系,这是相对梁板结构体系而言的。在我国,无梁楼盖结构体系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建筑结构新技术。较之传统的密肋梁结构体系它具有整体性好、建筑空间大,可有效地增加层高等优点。在施工方面,采用无梁楼盖结构体系的建筑物具有施工支模简单、楼面钢筋绑扎方便,设备安装方便等优点,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因此,采用无梁楼盖结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常用于冷库、商场、仓库、书库等建筑。但无梁楼盖结构体系也有其自身的缺点: 由于取消了肋梁, 使无梁楼盖结构体系的抗弯刚度减小、挠度增大, 柱子周边的剪应力高度集中, 可能会引起局部板的冲切破坏; 侧向刚度比较差, 层数较少时可以设置板柱结构来抵抗水平荷载, 当层数较多或要求抗震时,一般需要设剪力墙、筒体等来增加侧向刚度。对无梁楼盖进行工程设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 计算方法 2.1 等代框架法 等代平面框架法,将整个结构分别按纵、横柱列方向划分为具有“框架梁”和“框架柱”的纵向与横向平面框架。等代框架梁的宽度,则根据不同的荷载情况分别取值,当采用空间分析程序进行垂直荷载下等代框架计算时,为避免单向加全载使柱轴力重复计算,同一工程需沿两个主轴方向分别加载计算,即在计算X向(Y向)等代框架时,Y向(X向)梁上不加载;还应注意结构构件自重对梁柱内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结构自重不宜由程序自动计算,有关梁、柱荷重应直接输入。等代框架的梁的宽度为竖向荷载作用时,取板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水平荷载作用时,则取板跨中心线之间距离的一半较为适宜。等代框架梁的高度取板的厚度。等代框架的计算高度为:对于楼层,取层高减去柱帽的高度;对于底层,取基础顶面至该层楼板底面的高度减去柱帽的高度。当仅有竖向荷载时,等代框架可近似的按分层法计算:所计算楼板均看作上层柱的固定远端.这就将一个等代的多层框架的计算变为简单的二层或一层(对顶层)框架的计算.计算中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组合.最后得出的等代框架梁弯矩值,按所对应的系数分配给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 等代框架法的适用范围为任一区格的长跨与短跨之比不大于2;可用于经验系数法受到限制处,如双跨结构、不等跨结构、活荷载过大的结构、不同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等。 2.2 经验系数法 经验系数法是最方便的方法,因而被广泛采用。经验系数法是在试验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计算时只要算出总弯矩,再乘上弯矩分配系数,即得各截面的弯矩。如果合用经验系数法的条件,用经验系数法很简单,也计算的比较准确。经验系数法就是按边跨条件定义边跨的内力,内跨用0.65Mo与0.35Mo来分配内力。所以首先必须计算在简支下的跨中弯矩Mo。无梁楼盖要注意的就是计算跨度的问题,计算模型,计算荷载。如果还有柱帽和托板,还要注意内力会往支座处倾斜,这个时候要注意截面设计的位置,和节点构造。板厚的取值应该根据长跨的来确定。计算模型就是简化为一个方向的单向板,X,Y向都要计算100%的荷载,相当于计算2次单向板,分别计算受力钢筋。

模板工程习题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用于钢筋混凝土墙体施工的大模板由、、、、及组成。 2.影响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主要因素有。 3.滑升模板由、、等三部分组成,模板系统主要由、、和组成。 4.模板和支架的设计包括、、、、、。 5.滑模装置的全部荷载经由传递给再传递给。 6.滑模施工发生扭转的原因主要有。 7.装配式大模板的建筑设计应注意。 8.梁跨度在时,底模应起拱,起拱高度一般为结构跨度的。 9.现浇楼板滑模建筑施工中,楼板现浇筑方法一般有几种。 10.滑升滑模工程中楼板的施工采用哪几种方法、、、。 11.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模板设计,需考虑的荷载有。 二、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模板设计要求所设计的模板必须满足:() A.刚度要求 B.强度要求 C.刚度和强度要求 D.变形协调要求 2.梁的截面较小时,木模板的支撑形式一般采用:() A.琵琶支撑 B.井架支撑 C.隧道模 D.桁架 3.下列组合钢模板尺寸不符合常用模数:()| A.300×1500 B.250×1000 C.200×900 D.150×1050 4.大模板角部连接方案采用:() A.小角模方案 B.大角模方案 C.木板镶缝 D.A+B 5.滑升模板组成:() A.模板系统、操作系统和液压系统 B.操作平台、内外吊架和外挑架 C.爬杆、液压千斤顶和操纵装置 D.B+C 6.滑模的动力装置:() A.人工手拉葫芦 B.液压千斤顶 C.卷扬机 D.龙门架 7.内爬升模板,由内爬升架提升,其高度通常为:() A.大于二个层高 B.大于三个层高 C.等于层高 D.小于一个层高 8.隧道模是用于浇筑()的混凝土的工具式模板。 A.柱 B.梁 C.墙 D.墙和楼板 9.大模板的荷载传力路线:() A.面板→次肋→主肋→支撑结构 B.面板→支撑结构 C.面板→主肋→支撑结构 D.面板→主肋10.模板设计刚度验算考虑:() A.恒载+活载 B.恒载+施工荷载 C.恒载+集中荷载 D.恒载 11.柱模板设计时,柱箍考虑的荷载:() A.恒载+施工荷载 B.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 C.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D.有效压头高度内对模板的压力 12.下列不影响混凝土侧压力的因素是:() A.混凝土浇筑速度 B.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 C.混凝土的倾倒方式 D.外加剂 13.当梁跨度大于4m时,梁底模应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 A.0.8%~1% B.1%~3% C.3%~5% D.0.1%~0.3% 14.通常情况下,板的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A.50% B.50~75% C.100% D.75% 15.梁底模板设计时,何种荷载不考虑:() A.施工荷载 B.混凝土及模板自重 C.钢筋自重 D.混凝土侧压力

无梁楼盖建模设计(一)

无梁楼盖设计(一) 无梁楼盖设计在YJK现有的建模、上部计算、楼板施工图三个模块中就可完成,而且无梁楼盖的设计可以和其它结构整体建模和分析协同工作,是融入其它结构设计之中的。大致流程是: 在建模中布置无梁楼盖的虚梁(或暗梁)和柱帽; 在上部结构计算中采用弹性板3或弹性板6模型,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应选择有限元方式;计算结果中补充了柱的冲切计算; 在楼板设计中采用楼板有限元计算,并按照柱上板带、跨中板带给出计算结果和楼板施工图设计。 一、在建模中布置虚梁和柱帽 对无梁楼盖,仍按照普通楼层的建模方式,在全楼中,无梁楼盖可能只占几个楼层,或者楼层中的某一部分为无梁楼盖,其余部分仍为普通楼盖。 对无梁楼盖部分主要是输入虚梁、暗梁以及柱帽,有时还有加腋板。 1、布置虚梁指示板带位置 无梁楼盖没有梁,柱之间需布置虚梁或者暗梁。这里梁的第一个作用是生成楼板,第二个作用是指定柱上板带的布置位置,软件自动生成的柱上板带就是沿着虚梁或者暗梁布置的。 软件对虚梁本身不会做设计和配筋,虚梁本身的刚度很小,对整体计算没什么影响。 2、布置暗梁 暗梁就是指有一定的宽度、但高度与板厚相同的梁。在无梁楼盖设计中,暗梁首先可以起到虚梁同样的作用,即生成房间楼板和确定柱上板带的布置位置。暗梁按照普通梁方式输入即可。 《高规》8.2.4:“板柱-剪力墙结构中,板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抗震设计时,应在柱上板带中设置构造暗梁,暗梁宽度取柱宽及两侧各1.5倍板厚之和,暗梁支座上部钢筋截面积不宜小于柱上板带钢筋面积的50%,并应全跨拉通,按梁下部钢筋应不小于上部钢筋的1/2。” 因此,暗梁的尺寸可按高规的要求输入。 在上部结构计算时,对无梁楼盖板应选择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这种计算模式将使楼板和梁变形协调,共同承担荷载,我们输入的暗梁尺寸适当,其暗梁的配筋结果就基本可用。 暗梁本身有一定的刚度,在楼板施工图模块的有限元计算时,考虑到它的刚度和楼板的刚度是重合的,因此软件自动忽略了暗梁的刚度,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但是在上部结构计算中,如果对无梁楼盖按照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计算,软件没有扣除暗梁的刚度,这可能对计算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 也有用户按照等代框架梁宽高尺寸的输入暗梁,等代框架的宽度取垂直于等代框架方向两侧柱距各1/4,梁高取板厚度。但这样的输入方式使两方向梁之间、梁和板之间重叠部分过多,计算误差较大。 3、布置柱帽 无梁楼盖中设置柱帽时,可在建模的楼板布置菜单下布置柱帽: 软件可布置的柱帽形式有3种:柱帽、柱帽+托板、托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