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6篇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6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1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1、病床使用率≥92%2、平均住院日≤8天3、入院三日确诊率≥90%4、术前平均住院日≤2天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9、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11、甲级病案率≥95%,无丙级病历12、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13、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14、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一类切口抗菌素使用率≤30%15、手术500台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
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
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文件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文件
1. 概述
本文档旨在记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推动医疗机构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并致力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小组职责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监测和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 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和流程;
- 研究与推广现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 提供培训与指导,促进医务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教育;
-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3. 工作内容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内容:
- 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指标体系,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
- 评估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情况;
- 组织开展质量审核和评审,推进医疗服务的质量改进;
- 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
- 制定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计划,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
- 建立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机制,关注患者满意度和安全需求。
4. 期望成果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工作旨在实现以下期望成果:
- 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 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与规范;
- 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权益;
- 提升医务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改善医疗文化氛围;
- 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5. 小结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将以协作为基础,推动医疗机构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我们将不断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与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可靠和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共7篇)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共7篇)第1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无锡华港协和医院2018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为认真执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制定半年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调整、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质量组织,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化人,领导班子做到定期专题研究、步骤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职能部分组织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促落实,监督检查做到有计划、分析、反馈、整改措施、实际效果记录;临床科室、护理、药学、医技等科室主任有效履职本单元医疗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价及反馈工作。
二、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通过教育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安全意识,营造医疗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参与能力。
医疗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年度计划,定期检查,确保培训效果。
1、组织学习、执行医院管理常用法律、法规,重点学习、落实《医疗事故处理原则》、《侵权责化法》、《投诉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加强医务人员的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做到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抓好医疗质量、安心核心制度的落实是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重视保障医院健康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做到核心制度执行率100%,无差错、事故发生。
3、严格执行医院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落实院部制度的门(急)诊病员医疗管理规定和急、危、重病员医疗管理规定和围手术期病员医疗管理规定,做好重点病人、重点环节和重点操作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关于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5篇

关于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5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篇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廖利民主任成员;高丽娟护士长、韩向华护士长、付光主任医师、吴娟主任医师、熊宗盛副主任医师质控员:查丽华主治医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廖利民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付光主任医师: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高丽娟护士长:负责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一、前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医院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全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
2. 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
3. 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差错及事故。
4. 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学习与培训(1)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知识。
(2)定期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3)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交流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经验。
2. 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1)根据医院要求,制定我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2)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职责。
(3)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科学、合理、可行。
3. 加强风险管理(1)成立医疗风险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
(2)建立健全医疗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3)定期对医疗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4. 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水平(1)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监督员,负责日常监管工作。
(2)加强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工作的考核,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3)定期对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文化建设(1)树立“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观念,形成全员参与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氛围。
(2)积极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文化活动,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3)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宣传,提高社会监督力度。
四、组织实施1. 成立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
2. 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计划6篇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计划6篇如果希望在工作中保持高效,制定一份实用的工作计划是每个职场人都应重视的事情,在工作计划中,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计划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计划篇1医疗安全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科在近年来积极配合临床科室,给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特制度本年度医疗安全工作计划,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利用每周的科会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定期进行报告单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每个同志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二、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制度工作人员接到检验标本时,必须查对姓名、科别、床号、检验项目等,工作计划《医疗安全工作计划》。
属急诊检验应注明标本收到时间,出报告时间,报告结果用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做详细记录。
三、仪器专人操作我们科检验仪器都属于大型仪器,仪器使用进行专人操作,每次使用按仪器要求进行认真保养,确保仪器顺利运行。
四、落实职责,加强值班对急诊、重危病人应及时检验,不容许推托。
必须按科室规定按时出急诊报告,并做好登记。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每天早8点科主任、各专业组组长、交接班人员进行交接班。
五、杜绝意外事故每天下班时专人负责关闭大型仪器,关闭水电,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总之,把医疗安全放到工作的首位,使每个从思想上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工作计划篇2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一、前言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机构发展的基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计划旨在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1. 降低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2. 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3. 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4. 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机构正常运行。
三、工作内容(一)医疗质量管理1. 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标准(1)梳理现有医疗质量标准,对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充。
(2)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修订和完善现有医疗质量标准。
(3)加强医疗质量标准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
2. 强化医疗质量监控(1)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2)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 加强医疗技术管理(1)严格审查医疗技术项目,确保医疗技术安全、有效。
(2)加强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能力。
(3)推广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4.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1)简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加强医疗服务环节的衔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二)医疗安全管理1. 加强医疗安全培训(1)定期组织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2)开展医疗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医务人员学习热情。
(3)对医疗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2. 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2)加强医疗安全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对医疗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完善管理制度。
3. 建立医疗安全预警机制(1)建立医疗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对潜在风险进行监测。
(2)及时发布医疗安全预警信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3)对医疗安全预警信息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2024年度呼吸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2

2024年度呼吸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21.介绍:本工作计划是呼吸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年度工作计划,包括我们的目标、任务和计划。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概述: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和维护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供有效的治疗和安全的环境。
通过执行和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政策和流程,我们将努力减少医疗风险和错误,提高患者满意度。
3.任务1:分析和评估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
我们将对目前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政策和流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挑战,并制定应对计划。
我们将通过调查问卷、病例分析和讨论会收集信息和意见。
4.任务2: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将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以解决现有问题和挑战。
这些改进措施可能包括流程优化、培训计划和设备更新等。
我们将确保改进措施的顺利实施,并监督其效果。
5.任务3: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
我们将进行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
这些活动可能包括专题讲座、培训班和宣传活动等。
我们将鼓励积极参与,并评估活动的效果。
6.任务4:加强沟通和合作。
我们将与其他科室和医疗团队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解决共同问题。
我们将定期举行会议和讨论会,共同制定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政策和流程,并协调工作。
7.任务5: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
我们将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
我们将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指标和报告,以评估我们的工作成果,并不断改进。
8.时间安排:我们将根据任务和计划制定时间表和里程碑,并监督相关工作的进度。
我们将定期回顾和评估工作的完成情况,并调整计划,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9.预算安排:我们将根据任务和计划制定预算,并监督预算的执行。
我们将确保预算的合理利用,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10.风险控制:我们将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预案。
我们将建立紧急响应机制,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2017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5、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6、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7、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
8、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9、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0、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11、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2、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抗菌素限制使用率<50%。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
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
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1、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相关质控人员)监控。
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养每
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到自己科内,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检查存在问题及乙级、丙级病历上报质控办。
相关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如连续不上报的则扣科室当月一定的考核总分,与科室奖金挂钩。
促使大家重视并互相督促,避免和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3、落实病历检查制度,突出重点;
每月检查重点安排如下:
一月份: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及病历质量科室自查
二月份:三级查房制度落实。
三月份: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制度。
四月份:清洁、消毒、灭菌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五月份:查对制度落实及执行。
六月份:会诊制度的落实
七月份:医疗、护理安全质量
八月份:合理用药,包括抗生素专项治理和用药的情况分析及病情处置等
九月份:病房管理、患者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十月份:药品不良事件上报。
十一月份: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及手卫生。
十二月份:传染病上报制度的执行。
五、定期召开质管小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
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科主任,病历检查及时反馈书写医师,每月检查的存在问题以季度书面总结报院长,并在每季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反馈,在会上要求各位把科室存在问题提出大家讨论,提出整改方案,以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