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桥梁作为连接交通的重要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如裂缝、腐蚀、变形等,这些问题一旦发生会对桥梁的使用安全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对于保障桥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一、常见病害1. 裂缝桥梁裂缝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问题,裂缝的形成大多与桥梁结构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等因素有关。

裂缝的形成可能由于桥梁荷载超载,热胀冷缩、地震、自然老化等引起。

裂缝会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桥梁的倒塌。

2. 腐蚀桥梁常见的腐蚀问题主要包括钢筋腐蚀和混凝土表面腐蚀两种。

钢筋腐蚀主要是由于潮湿氧化环境和化学物质的侵蚀导致,混凝土表面腐蚀则是由于受到化学腐蚀和大气环境侵蚀。

腐蚀会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桥梁的结构失稳。

3. 变形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形问题,主要包括挠度变形和水平变形。

挠度变形是指桥梁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变形,水平变形则是指桥梁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

这些变形问题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安全和舒适性。

二、施工处理技术对于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来加以修复和加固,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对于桥梁裂缝问题,可以采用注浆加固、植筋加固等技术来进行处理。

注浆加固是通过注入特定的材料来填充和加固裂缝部位,提高裂缝处的抗压和抗弯能力。

植筋加固则是在裂缝处嵌入加固筋材料,增加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

针对桥梁的腐蚀问题,可以采用表面防护涂层、阳极保护等技术来进行处理。

表面防护涂层可以有效阻止化学物质和大气环境的侵蚀,阳极保护则是通过在结构表面设置阴阳极来实现对金属表面腐蚀的保护。

对于桥梁的变形问题,可以采用张拉预应力加固、加设补偿器等技术来进行处理。

张拉预应力加固是通过对桥梁进行预应力张拉,增加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加设补偿器则是通过设置可调节的补偿装置来实现对桥梁的水平变形的控制。

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法

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法

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法目录目录 (1)一、混凝土常见病害 (4)1、剥落、露筋 (4)2、蜂窝麻面 (5)3、混凝土腐蚀 (5)4、网状裂缝 (6)二、上部承重构件 (6)1、T梁斜向裂缝 (6)2、T梁马蹄处及板梁梁底的纵向裂缝 (6)3、梁底的横向裂缝 (7)4、箱梁翼板横向裂缝 (8)5、箱梁腹板纵向裂缝 (8)三、上部一般构件 (9)1、湿接缝腐蚀、脱落 (9)2、横隔版 (10)3、湿接板渗水腐蚀 ............................................................................................................... 10、四、支座 (11)1、老化变质、开裂 (11)2、剪切变形、开裂(剪切超限) (11)3、支座位置串动、脱空 (11)五、桥墩 (12)1、自基础向上的竖向裂缝 (12)2、环向、水平裂缝 (12)3、竖向裂缝 (12)4、顺筋裂缝 (12)六、桥台 (13)1、自基础向上发展至台身的裂缝,下宽上窄的 (13)2、台身的水平裂缝 (13)3、台身前墙竖向贯通裂缝 (13)4、挡块裂缝 (13)七、墩台帽梁 (14)1、自上而下的竖向裂缝以及顶部的纵向裂缝 (14)2、自下而上的竖向裂缝以及底部的纵向裂缝 (14)3、保护层过薄引起的表层开裂 (14)4、自垫石向下发展的裂缝 (15)八、基础 (15)1、冲刷掏空 (15)2、沉降 (15)九、翼墙、耳墙 (15)1、位移、倾斜 (15)2、裂缝 (15)十、护坡、锥破 (16)1、材料缺陷、破损 (16)2、冲刷 (16)3、锥坡护坡沉陷 (16)十一、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17)1、沉陷 (17)2、车辙 (17)3、波浪拥包 (17)4、桥头跳车 (17)5、裂缝 (18)十二、伸缩缝 (18)1、防水材料老化、脱落 (18)2、锚固区混凝土开裂、破损 (18)3、堵塞、卡死 (19)十三、栏杆 (19)1、撞坏、缺失 (19)2、裂缝 (19)十四、防排水系统 (19)1、泄水管破损 (19)2、泄水管缺失 (19)3、泄水管堵塞 (20)附录 1 裂缝修补方法 (20)1、裂缝缝宽较细采用表面修补法 (20)2、灌浆、嵌缝封堵法 (20)3、混凝土置换法 (20)一、混凝土常见病害1、剥落、露筋A、施工引起原因分析:施工质量不好,如浇注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钢筋紧贴模板,因保护层太溥,空气中氯离子入浸而引起的钢筋锈蚀与砼剥落。

公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公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公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公路桥梁作为交通运输领域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巨大压力,因此常常出现各种病害问题。

了解并有效处理这些病害,对于保障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公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其施工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一、常见病害:1.裂缝:公路桥梁常见的裂缝病害有冻融裂缝、收缩裂缝、变形裂缝等。

这些裂缝容易导致桥梁结构的破坏和承载力下降。

2.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桥梁混凝土结构的常见问题,由于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保护层破坏,进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3.混凝土表面开裂:混凝土表面开裂不仅影响桥梁的美观,还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受损,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

4.混凝土疲劳:长期交通载荷的作用下,桥梁混凝土可能会产生疲劳病害,出现裂缝、变形等问题。

5.桥梁底部腐蚀:桥梁底部容易受到水蒸气和化学物质的腐蚀,导致结构失稳和承载能力减弱。

二、处理技术:1.裂缝处理:对于桥梁裂缝,可以采用填充材料填充、粘结剂粘结、防水材料覆盖等方法来加固修复。

2.钢筋锈蚀处理:采用防锈漆、防腐蚀材料等方式对桥梁钢筋进行防护,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3.混凝土表面修补:使用混凝土修补材料进行表面修补,保护混凝土结构并美化桥梁外观。

4.混凝土疲劳处理:采用增加钢筋数量、加固混凝土结构等方法对桥梁进行加固修复。

5.防腐蚀处理:选用耐腐蚀材料、增加防护层厚度等方式对桥梁底部进行防腐蚀处理。

三、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需对桥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了解病害的具体情况及原因,为后续处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2.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工艺,根据桥梁的具体病害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确保修复效果和使用寿命。

3.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次生破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修复完工后要进行检测验收,确保修复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并及时制定养护计划,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公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其施工处理技术是一项重要工作,关乎桥梁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城市交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使命。

在长期的使用和环境作用下,道路桥梁工程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也给日常施工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风险。

对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的病害进行深入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工程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鼓包病害鼓包病害是指桥面或路面产生凸起的现象,给行车带来一定的不便和安全隐患,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材料问题:道路桥梁工程中使用的沥青或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材料自身变形而产生鼓包。

2. 施工问题:施工过程中未能保证材料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也容易导致鼓包的产生。

3. 环境因素:道路桥梁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对材料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潮湿等。

鼓包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补偿性切割:通过对鼓包部位进行局部切割,去除材料不良部分,再重新填充新的路面材料。

2. 表面研磨:对鼓包部位进行表面研磨处理,使其与周围道路高度保持一致,解决行车安全问题。

3. 混凝土修补:对于混凝土桥梁鼓包问题,通过对鼓包部位进行混凝土修补,保证桥面平整。

二、裂缝病害裂缝病害是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路面或桥面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给行车和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

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有:1. 材料因素:材料的老化、质量不良等问题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2. 设计因素:桥梁工程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道路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也容易导致裂缝问题。

3. 环境影响:温度变化和车辆振动等环境因素也会加速路面裂缝的产生。

1. 密封材料填充:对于较小的路面裂缝,可以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填充,以防止裂缝扩大和水分渗入。

2. 沥青混凝土修补:对于较大的路面裂缝,可以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修补,保证路面平整和安全。

桥梁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维修加固建议

桥梁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维修加固建议

桥梁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维修加固建议摘要:随着交通量的增长、汽车载重量的增加和桥梁运营时间的增长,一些公路桥梁结构构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对于桥梁改造和维修以及加固工作是当前我国交通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了解使用中的公路桥梁的病害及发生的原因,及时掌握桥梁的损坏实际状况,严格按照一定的加固手段,对当前存在的病害问题有针对性的预防和解决,才能够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实现我国交通道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桥梁;病害;维修加固引言1桥梁中容易出现的病害问题1.1上部结构主要病害类型裂缝是主梁(板)的最常见病害,主要发生的位置在跨中、梁(板)端、梁(板)侧以及梁(板)底等,不同位置的裂缝其发生的原因也大不相同。

一般来说:跨中竖向及梁(板)端斜裂缝主要是结构性受力裂缝,其余位置处的裂缝主要是非结构性裂缝。

横向裂缝:大多数情况下梁(板)底横向裂缝病害主要是由于梁(板)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正弯矩裂缝,也有部分横向裂缝是由于梁(板)底保护层厚度不足,梁(板)体内箍筋锈胀所致。

纵向裂缝:纵向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有: ①早期空心板梁设计由于经济因素制约,其底板厚度较薄,薄壁结构在纵向受力时其截面将发生畸变变形,同时在底板上下缘产生畸变弯曲应力,当畸变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势必导致底板产生纵向开裂。

若底板横向构造配筋较少,则钢筋无法限制纵向裂缝的扩展,这也是底板纵向裂缝宽度一般较大的原因之一。

②施工工艺引起空心板梁底板产生纵向裂缝的因素较多,其中预应力因素较为关键。

正常状态下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将对截面产生轴向压力和弯矩,由于混凝土材料的泊松效应,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底板将产生横向拉应力,此应力与截面的畸变应力组合后往往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这就是产生纵向裂缝较为普遍的原因之一。

③此外,空心板梁混凝土质量较差、振捣不密实、内模下沉导致底板厚度偏薄等因素均可引起底板产生纵向裂缝。

主梁(板)常见裂缝情况表空心板(或普通钢筋混凝土T梁)板(或梁)间铰缝开裂、脱落、渗水,桥面有大量反射纵缝,单板受力趋势明显。

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

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
3.2 桥头跳车控制措施
首先,在施工方面,采取换填法、高压喷射浆法、井点降水 和碎石柱等方法来处理台背地基,保证桥台与相邻路堤的过 渡段均匀沉降;其次,可以设置桥头搭板和枕梁,搭板和枕梁 的匀顺纵坡作用可以提高桥台与相邻路堤之间的连接效果; 第三,可以在桥台与相邻路堤之间设置过渡性路面。在设置 时,尽量设置沥青表处过渡层,与半刚性过渡层相比,该过渡 层设置方法可在出现较大沉降是及时补充沥青砂,有效处理 桥头跳车现象。
3.4 桥梁支架破损控制措施
首先,在支架选材上质量要过关,支架强度高,承载能力 要满足要求;第二,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把关,消除可能 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三,定期对支座进行维护保养,检查支座 完整性,有无错位、脱落、固定支架是否移动、活动支架是否灵 活、位移量是否正常、支座垫石混凝土有无破裂压碎、尘土沉 积和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开裂等外观现象,保证支座正常、安 全、有效的使用。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
Doors & Windows
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
张志刚
山东宇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也越来越发达,桥梁作为纽带在交通运输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桥梁工程中的常 见病害做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各种常见病害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控制措施
2.4 桥梁支座损坏
桥梁支座破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支座质量不 合格,强度低,承载能力不足。第二,支座在安装的过程中梁 底和支座垫石不平整,砂浆无法密实填充。第三,支座受力不 均匀、脱空、偏移。
2.5 路基沉降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当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没有结合 当地的地质报告,就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路基沉降安全 隐患。另外,当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等不规 范施工行为时,也容易造成路基沉降。第三,在桥梁后期使用 过程中,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也有可能会产生路基沉降, 从而对桥梁产生巨大的危害。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治理策略探讨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治理策略探讨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治理策略探讨道路桥梁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重要保障。

由于环境、车辆和使用等方面的因素影响,道路桥梁工程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害问题,给交通运输带来一定的隐患。

本文将就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治理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常见病害及成因1. 混凝土结构裂缝混凝土结构裂缝是道路桥梁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设计不合理:如结构受力计算不当、截面尺寸设计不合理等;(2)施工工艺问题:如混凝土浇筑质量不达标、养护不到位等;(3)材料问题:如使用劣质混凝土或添加剂不当等。

2. 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指钢筋受到外部介质的侵蚀导致其表面产生氧化,严重影响了钢筋的强度和粘结性能,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和脆弱化,甚至造成桥梁结构的坍塌。

钢筋锈蚀的主要成因包括:(1)湿度和温度:高湿度和高温环境下容易促进钢筋的锈蚀;(2)碱性物质侵蚀:如地下水、道路盐分等物质对钢筋的侵蚀;(3)氯离子侵蚀:氯离子是导致钢筋锈蚀的催化剂,尤其是在海洋盐雾环境下更加严重。

3. 混凝土表面脱落混凝土表面脱落是指桥梁混凝土结构的外表面出现脱落、开裂、剥落等现象。

其主要成因包括:(1)温度变化:不同温度下混凝土受热胀冷缩导致表面龟裂剥落;(2)机械损伤:如车辆碰撞、冲击等造成混凝土表面破损剥落;(3)混凝土质量:低质混凝土或施工工艺不当也容易引起表面脱落。

二、治理策略探讨1. 加强预防措施针对混凝土结构裂缝、钢筋锈蚀和混凝土表面脱落等常见病害问题,应加强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病害发生。

在设计阶段,应合理选择材料,严格控制结构尺寸和受力计算,避免设计不合理带来的问题;在施工阶段,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监督管理,确保材料质量和工艺流程的合规性。

2. 加强监测和养护对于已经建成的桥梁工程,应加强对结构的监测和养护工作。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定期对桥梁结构进行力学性能和病害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分析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

分析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

分析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技术随着桥梁年限的增长,桥梁工程中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常见的桥梁病害有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板缝开裂、钢结构变形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桥梁病害,并介绍针对这些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1. 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

混凝土开裂的原因有多种,如混凝土自身收缩、外界温度变化、荷载变化引起的变形等。

混凝土开裂会严重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施工处理技术:对于混凝土开裂的桥梁,施工处理技术大多采用补修和加固的方法。

具体操作上,先要对混凝土进行清理,再用修补材料进行填补。

对于较大的开裂部位,可采用加固材料进行包围、加固。

在施工时,必须保证加固材料的质量,并且保证其与原混凝土的粘接性。

2. 钢筋锈蚀钢筋锈蚀也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侵蚀作用,以及外界腐蚀因素的作用等。

若不及时加以处理,会引起桥梁的断裂和倒塌。

施工处理技术:钢筋锈蚀的治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耐腐蚀的涂层进行保护,并在钢筋表面涂抹防锈漆进行防护。

对于已经受到严重腐蚀的钢筋,只能进行更换。

在施工时,要保证钢筋表面的清洁,防止污染物的侵入,以及防止与涂层之间的气泡和空隙。

3. 板缝开裂施工处理技术:针对板缝开裂的桥梁,常采用封缝剂进行填充或者使用橡胶缝隙封口材料进行填充。

在施工时,应先对板缝进行清理,将污垢和灰尘等物体清除干净。

填充材料应选用合适的材料,并均匀地填充进去。

填充完毕后,需等待一段时间,让材料充分硬化和贴合,然后进行检查和测试。

4. 钢结构变形钢结构变形也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原因可以是荷载超重、铰缝紧固不足等。

钢结构变形会严重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施工处理技术:针对钢结构的变形,可采取补偿板加固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在变形位置附加钢板,在受力处进行加固。

对于一些严重变形的钢结构,可采用调整、更换重构等手段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0T15:50:37.7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作者:肖文慧[导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病害程度日渐加深,危桥数量逐年增多,承载能力明显下降,直接威胁和破坏这些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性。

天津汇海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300000 摘要:我国桥梁大部分为建国后所建,桥龄一般为40年左右,桥梁病害开始逐渐暴露,不少桥梁己经或正在发生老化、破损、出现裂缝等现象,危桥逐年增多,承载能力逐年下降,桥梁功能的完善和运转的顺利不仅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将改善社区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桥梁;病害;对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病害程度日渐加深,危桥数量逐年增多,承载能力明显下降,直接威胁和破坏这些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性。

因此,为了保证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必须密切关注公路沿线上各类桥梁的安全状况。

1、桥梁常见病害1.1桥面铺装破坏在车辆的长期作用下,在尚未达到设计年限时,桥梁的桥面板即出现凸凹不平或网状开裂等疲劳破坏的特征.桥面铺装损坏的问题在我国非常严重,不仅在较早修建的桥梁中存在,而且国内近年来修建的一些大型桥梁在运营不到5 年就纷纷出现桥面铺装损坏的现象。

1.2桥头断裂沉降由于桥头引道填土产生不均匀沉降,在简支梁的梁端接头处和挂梁的悬臂梁挂梁的填缝处出现较大的沟槽或伸缩缝断裂,致使许多桥梁桥面与引道路面衔接处不平整,车辆过桥时,产生不同程度的跳车现象。

1.3主梁梁底的横桥向裂缝部分桥梁服务年限较长,混凝土出现碳化现象,部分空心板梁桥板底和T型梁桥梁肋底缘混凝土开裂,出现钢筋锈蚀现象。

这将严重影响到桥梁的现有承载能力,降低了主梁的抗弯刚度和耐久性。

2、病害原因分析2.1铺装层的受力影响随着交通量的增大、重型、超重型汽车的增多,造成动荷载过大、偏载及对桥面冲击的越来严越严重,尤其在桥面不平整或桥面伸缩缝等地方,冲击就更严重了。

其次,为便于交通组织管理,划分了超车道、主车道等,人为强制地为桥梁荷载横向分布划定了某一比例,并使桥梁结构运营始终处于偏载状态,使主车道的铺装承提了比超车道大得多的应力,加快了主车道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2铺装层材料的影响(1)水泥混凝土的干缩作用由于混凝土硬化初期的抗拉强度小,若干缩和冷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就将导致桥面铺装层产生裂缝。

(2)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原材料质量低劣、砂率过大、水灰比控制不好、砂石级配差、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差以及施工时漏振、模板漏浆等造成混凝土中出现蜂窝、麻面、强度降低等缺陷。

这些缺陷不仅破坏了铺装层的整体性,而且降低了铺装层的抗裂、抗冲击、抗弯曲及耐磨的能力。

(3)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当沥青混凝土的矿料级配不合理,粗骨料偏少且强度不高,油石比过大,饱水率偏小时,容易造成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差。

2.3桥面防水层的影响柔性防水层的存在使上部结构形成刚—柔—刚的板体受力体系,中间柔性夹层会增大桥面板板中部位的板底拉应力和板角部位的板顶弯拉压力,使板角应力集中。

处于防水层上的水泥混凝土一经开裂,在车轮的吸附作用下,碎块即上下活动,彼此间的缝隙越来越大,直到脱落。

刚性防水层,由于其强度与主板和铺装层的强度有差异,其作用相当于柔性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层不同的是刚性防水层抗拉强度低,更易开裂,对铺装层更为不利。

2.4施工影响(1)桥面铺装层与梁表面混凝土未粘结好在桥面铺装前没有将梁表面的松散砂石粒、泥污等物清洗干净,没有在梁表面凿毛或凿毛的深度不够,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桥面铺装层与梁面之间的粘结力,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性,通车后车轮的剧烈冲刷和荷载的作用容易使桥面出现松散、剥落等病害。

(2)桥面铺装层的厚度过薄由于施工因素造成梁顶面高出设计标高或由于调整桥面纵横坡等原因,造成了桥面铺装层厚度局部过薄,削弱了桥面铺装层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3)钢筋层内的钢筋网走位施工过程中,进行钢筋网绑扎和浇注混凝土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桥面钢筋层内的钢筋网走位,削弱了钢筋网的分布筋作用和承载荷载的能力,尤其对于出现负弯矩的桥面铺装层,容易出现桥面裂缝等病害。

2.5铺装层养护影响水是导致沥青铺装层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设计合理的桥面排水系统并保证其畅通显得非常必要。

如果桥面铺装体系的排水系统设计不当,渗入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加剧了铺装层的损坏。

3、病害的处治3.1灌封措施
对于温缩应力或者支座顶面负弯矩导致的横向开裂情况,应该选择灌封措施对其进行治理,气候一般选择在冬季气温较低的环境下开展工作。

对于纵向开裂的情况,应该对病害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对由于单板受力所造成了纵向开裂情况,一般采用的质量措施是对桥面铺装进行改装,从症结上纠正桥梁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同时还应该注意,灌封只能延缓裂缝的发展趋势,而不能从根本上根治此类病害。

3.2局部修补
对于桥梁表面的沥青混凝土破坏情况,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采用局部修补,将局部损坏的部位切割成规则的形状,将桥梁表面的杂质清理干净。

然后向受损处喷洒沥青,确保表面的粘性良好,然后用专用的路面养护设备对受损区域进行加热,最后向受损表面建筑沥青混凝土材料,然后保证浇筑的高度与原来桥梁的高度相同,然后将其碾压成型。

这种方法适用于桥面出现小范围的拥包、凹槽现象。

3.3桥面铺装改造
(1)铺装层的重新铺筑
首先,改变铺装桥面的铺装方式,增加铺装层之间的防水混凝土的厚度,用以增加桥面板的计算厚度和实际的横向联系。

改造时要充分考虑到时代的需求以及使用功能的具体体现;其次,在铺装层的防水混凝土之间增加一层厚度在10mm左右的稀浆封层或者沥青防水层;再次,将铺装层之间钢结构的钢筋加粗加密,增加,钢筋承担重力和负载的能力;第四,当防水混凝土上部足够厚时,通常会在铺装层内设置两层钢架结构用来分担桥面的负载,增强桥面铺装的和横向力承担能力;最后,提高防水混凝土的标号,并在其中掺杂一定量有机物纤维,改善混凝土各方面的抗性。

(2))完善桥面排水系统水
当发生雨雪天时,可以让水分顺利的顺着排水系统排出去,防止水分下渗到路基层面。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桥梁排水系统只考虑风雨天气桥面的排水,而忽略了桥面内部系统的排水,这就对桥面铺装造成了病害隐患。

一旦铺装层内部出现渗水现象,水分就很难排除,目前对于这种情况还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施工材料方面考虑,如推荐使用排水性能较高的铺装层,同时在铺装层内部设置排水系统等。

3.4护坡浆砌块石的沉降
部分桥梁的下部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

护坡浆砌块石、锥坡、护岸出现沉降和开裂,有的沉降量高达20cm左右,病害情况严重。

原因有:砂浆强度偏低,砂浆不饱满;石料强度偏低;墙面不平直、曲折起伏、线形不畅和整体感差;勾缝脱落;沉降缝不直、沉降不均匀。

该病害桥梁约占被调查桥梁总数的4%。

参考文献:
[1]王宏旭,高跃茹,周巍.桥梁病害之一桥梁伸缩缝问题[J].辽宁交通科技,2018(6):40-41.
[2]闻宝联,涂光备,刘凯立,等.钢筋混凝土桥梁病害调查及维护研究[J].桥梁建设,2018(1):78-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