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第二编 近代教育史(下)【圣才出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编 近代教育史(第11、12章)【圣才出品】

第11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1.1 复习笔记一、为教育革新事业奉献的一生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
他一生克服重重困难,为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质,改善瑞士平民特别是乡村贫民的生活状况,进而推动社会的改良,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的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
在新庄开办了一所孤儿院(亦称贫儿之家),创办了斯坦茨孤儿院、布格多夫小学,其主要著作有《林哈德与葛笃德》、《隐士的黄昏》、《天鹅之歌》和《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为要素教育。
二、论教育目的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
裴斯泰洛齐的这个基本教育思想有其独特的丰富内涵:1.在他看来,每个人生来都有天赋的潜能,都要求和可能得到发展。
2.人的发展必须通过教育。
3.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发展实际上也就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一个人只有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才是个性“完整的人”。
4.通过教育完美地发展人的能力,提高人民的素质,授予人民谋生的本领,培养每个人树立自立、自养、自尊、自强的意识,就可以使人成为人格得到发展的真正独立的人。
因此,教育具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改良之密切联系的双重作用。
裴斯泰洛齐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的观点,尽管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但其中民主主义的和积极的教育思想,仍是十分可贵的。
三、论教育心理学化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将教育和教学工作置于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心理学化,建立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教学机制”,是建立新式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
根据裴斯泰洛齐的论述,教育心理学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生来具有天赋的道德的、智慧的和身体的潜能,这种潜能不但有要求不断发展的内在倾向,还有驱动其发展的内心动力。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第三编 现代教育史(下)【圣才出品】

第三编 现代教育史第23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俄罗斯的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40~50年代前苏联教育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
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凯洛夫D.马卡连柯【答案】C【解析】凯洛夫是20世纪40~50年代苏联教育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所主编的《教育学》是苏联教育理论发展的经典代表,构建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2.下列不属于赞科夫“发展教学论”的教学原则的一项是( )。
A.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B.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C.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D.劳动实践起主导作用的原则【答案】D【解析】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五大原则分别是:①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②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向前运动,不断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创造条件。
③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④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⑤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下列教育家中,不属于无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的是( )。
A.马卡连柯B.克鲁普斯卡娅C.苏霍姆林斯基D.布拉梅尔德【答案】D【解析】布拉梅尔德是改造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属于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
4.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代表作是( )。
A.《教育诗篇》B.《教育学》C.《教学与发展》D.《给教师的建议》【答案】B【解析】《教育诗篇》是马卡连柯的代表作;《教育学》是凯洛夫的代表作;《教学与发展》是赞科夫的代表作;《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
二、辨析题1.1964~1973年,苏联教育改革不再强调教育与公益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提出普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
答:该观点正确,理由如下:(1)在1958~1964年的教育改革之后,面对西方教育改革运动的冲击,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和消除1958年以来过分强调教育与公益劳动相结合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苏共第23次代表大会强调了提高劳动人民普通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提出要把提高专家培养质量当作头等任务,要求改进学校教育工作。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章节题库-第三编 现代教育史(中)【圣才出品】

第三编 现代教育史第20章 20世纪前期英、法、德、美和日本教育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日本从( )年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A.1907B.1880C.1879D.1872【答案】A【解析】1907年,日本颁布了《再改正小学校令》,法令规定废除全部私立小学,一律改为公立小学。
确立了六年义务教育体制。
2.1917年,美国颁布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法案是( )。
A.《权力法案》B.《史密斯-休斯法案》C.《史密斯-列弗法案》D.《1785年土地法令》【答案】B【解析】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史密斯和休斯联合提出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提案,史称《史密斯-休斯法案》。
3.日本教育改革中,使教育具有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特征的是( )。
A.《学制令》B.《教育基本法》C.《教育敕语》D.《大学令》【答案】C【解析】1890年,日本制定了由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
《教育敕语》的主要内容是重申忠孝为日本国体之精华,日本教育之渊源。
它的颁布表明日本的教育开始把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与日本的民族意识培养结合起来,从此,日本教育的发展转向强调民族主义和加强国家对各类教育的控制。
4.《哈多报告》规定的义务教育的最高年龄为( )。
A.13岁B.14岁C.15岁D.16岁【答案】C【解析】1933年,以哈多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对英国初等教育进行调查后,于1933年发表了《关于幼儿学校及保育学校的报告》(简称《哈多报告》)。
《哈多报告》规定,义务教育的最高年龄为15岁。
5.在英国教育体系中增加职业技术教育一轨的文件是( )。
A.《哈多报告》B.《斯宾塞报告》C.《巴特勒教育法》D.《费舍法案》【答案】B【解析】《斯宾塞报告》把《哈多报告》中的双轨的教育方案扩展为三轨,即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6.英国《1944年教育法》也称( )。
A.《费里法案》B.《巴特勒法案》C.《巴尔福教育法》D.《费舍教育法》【答案】B【解析】二战期间,英国政府于1944年通过了以巴特勒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法案,即《1944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法案》。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圣才出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认为教育是一个历史文化过程,目的是促使客观文化向主观文化转变,培养完善人格的理论派别为( )。
A.文化教育学B.实现教育学C.实用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A2.教育活动就是一种促进转化的活动,( )的要求是转化的方向和归宿,它制约着教育的性质、方向和内容。
A.社会B.教师C.家长D.学生【答案】A3.《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与明天》一书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教育( )于经济发展”。
A.优先B.滞后C.同步D.多【答案】A4.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以后则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B5.由于教育目的具有( )功能,所以它是检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评判标准。
A.教育评价B.控制教育方向C.指导和支配教育活动D.端正教育思想【答案】A6.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是哪一次学制改革?( )A.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D.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答案】C7.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
A.奈勒B.多尔C.杜威D.巴格莱【答案】B8.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答案】D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 )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答案】A10.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圣才出品】

6.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 的学校是( )。
2 / 16
圣才电子书
A.宫廷学校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职官学校
C.文士学校
D.寺庙或僧侣学校
【答案】D
7.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 )。 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 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 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 D.吸纳外国学者 【答案】B
23.古埃及作为学术中心的学校是( )。 A.僧侣学校 B.宫廷学校
8 / 16
圣才电子书
C.骑士学校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文士学校
【答案】A
【解析】僧侣学校(或称寺庙学校),是中王国以后出现的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
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
24.古印度的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 )。 A.书舍 B.书吏学校 C.古儒学校 D.泥板书舍 【答案】C 【解析】古印度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古儒”,均系婆罗门种姓。儿童入学须经古儒考验,他们声称不收学费,因为传授圣书是 神职,为神效劳是不求报酬的;但是实际上,他们常接受家长的丰厚赠礼,所有田地也由学 生代为耕种,故经济上颇能自足。儿童入学后即迁居古儒家中,学习年限一般为 12 年,学 习内容主要为《吠陀》经。
教师称为“专家”,助手称为“大兄长”,学生称为“校子”。当时图书馆收藏的也是泥板书,
大图书馆收藏的泥板书达数万块之多。
22.人类有史可稽最古老的学校是( )。 A.僧侣学校 B.宫廷学校 C.骑士学校 D.文士学校 【答案】B 【解析】据古代埃及文献记载,在古王国时期已出现了宫廷学校。苏联教育史学家米定 斯基认为,建于公元前 2500 年的埃及宫廷学校是人类有史可稽的最古老的学校。宫廷学校 是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 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考研重点笔记和课后题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考研重点笔记和课后题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简介
本资料是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3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
试看部分内容
古代教育史
第1章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教育的起源
表1-1 关于教育起源的代表性观点及简要分析
考点二、史前教育概况
1史前各个时期的教育概况
表1-2 史前各个时期的教育概况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表1-3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3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圣才出品

第3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1.评苏格拉底问答法。
答:苏格拉底方法是指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1)优点: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为问答法,这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这种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为后世的教学法所吸取。
(2)局限:苏格拉底这种原始的教学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成熟的教材、教科书和没有正规课堂教学制度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
具体而言:第一,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
第二,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
第三,苏格拉底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2.比较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的见解。
答: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在美德上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如下:(1)关于美德的定义①苏格拉底关于美德的定义。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在他看来,凡是人们能够辨别和认识到好的事情,他就一定会去做,没有明知是善而不为善却反为恶者。
善是出于知识,而恶是出于无知。
所以,美德即关于善的知识。
苏格拉底所说的善,无疑是符合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所谓正义、勇敢、刚毅、节制等等品德,并且把知和行等同起来。
②亚里士多德关于美德的定义。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章节题库-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1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一、选择题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教育的一大特点。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答案】D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
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答案】D3.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
A.生动活泼 B.直观有趣 C.严肃认真 D.简单粗暴【答案】D4.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
A.古希腊 B.古印度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答案】D5.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十进位计算法的是()。
A.古印度 B.古巴比伦 C.中国 D.古埃及【答案】D6.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
A.宫廷学校 B.职官学校 C.文士学校 D.寺庙或僧侣学校【答案】D7.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 )。
A.把寺院作为学术交流机构 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C.以佛经为教育内容 D.吸纳外国学者【答案】B8.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
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 B.原始大众教育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 D.资本主义教育【答案】A9.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A.教育内容以生产劳动为核心 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C.普遍采取班级授课的方式 D.教学方法比较丰富灵活【答案】B10.古巴比伦寺庙学校的教学方法是( )A.小组讨论 B.师徒传授C.个人自学 D.班级授课【答案】B11.古巴比伦的教育与古代埃及教育的相同点有( )①都属于寺庙学校 ②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 ③轻视劳动教育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答案】B12.在世界教育史上,( )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A.古代埃及的教育 B.古代印度的教育C.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 D.古代希伯来的教育【答案】C13.在古巴比伦,发明苏美尔文字的是( )A.祭司B.书吏C.老者D.普通人【答案】A14.文士学校产生于古代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编 近代教育史
第14章 福禄培尔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
1.福禄培尔认为,人之初,“尽管犹如一个自然的产物还是无意识的,然而就其本身而言,却必然地、无疑地要求至善的,而且甚至采取完全适合于他的形式来达到至善。
”因此,教育遵循( )。
A.发展的原则
B.顺应自然的原则
C.统一的原则
D.创造的原则
【答案】B
【解析】福禄培尔认为神性是人性的本质或根源,人的天性是善的。
他认为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必须观察和遵循自然万物发展的正确道路,不应压制、束缚和干涉儿童的自然发展,要循序渐进地使他们的善良天性发展起来。
他特别重视儿童的活动本能,而且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发展为创造的本能。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至善的神性,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应当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
2.创立“恩物”这一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陈鹤琴
D.杜威
【答案】B
【解析】“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他认为,“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
“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
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①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
③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秩序的整体。
3.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的是( )。
A.福禄培尔
B.赫尔巴特
C.马克思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
【解析】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
他把人性看成一种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东西。
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
“每一个后继的阶段以一切和个别先行的生命阶段的强有力的、完全的和特有的发展为基础……因为,只有每一个先行的发展阶段上的人的充分发展,才能推动和引起每一个后继
阶段上的充分和完满的发展”。
4.下列书籍对福禄培尔的游戏和作业思想有深刻影响的是( )。
A.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B.歌德——《浮士德》
C.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D.卢梭——《爱弥儿》
【答案】A
【解析】影响福禄培尔教育思想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早年生活在家庭的宗教气氛及其与自然的密切接触,养成其宗教精神及对探索自然发展规律的兴趣。
在哲学观方面,主要受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费希特的“行动哲学”、谢林的自然哲学和克劳泽万物在神论的深刻影响。
早期进化思想及自然科学也被福禄培尔用作寻求自然及人的发展规律的依据。
此外,他还研究过席勒、歌德、威兰德和温克曼的浪漫主义和美学观点,尤其是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对其游戏和作业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从教育思想的渊源来说,裴斯泰洛齐的方法为其基础,尔后运用自己的哲学观点及教育经验加以改进、发展与扩充。
5.福禄培尔建立了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其依据不包括( )。
A.感性直观
B.自我活动
C.社会参与
D.进化思想
【答案】D
【解析】福禄培尔依据感性直观、自我活动与社会参与的思想,建立起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游戏、手工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讲故事等。
二、分析论述题
评述福禄培尔在学前教育理论和幼儿园实践上的主要贡献。
答:福禄培尔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近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他以其学前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倡导的幼儿教育运动,获得了世界的声誉,至今人们仍把幼儿园与福禄培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福禄培尔在学前教育理论和幼儿园实践上的主要贡献如下:
(1)福禄培尔详细研究了学前教育理论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并在教育实践和教育
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完整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他明确指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建立了游戏的理论体系,制造了一系列的玩具,提出了一整套作业体系和教育方法,他的“恩物”,作为幼儿活动玩具,具有广泛的影响,现代的儿童玩具中仍包含有它的某些基本形式。
他还热情地宣传了幼儿教育思想,培养了不少幼儿园教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福禄培尔的贡献还不止于学前教育方面,他在学校教育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和建议。
他在卡伊尔霍学校多年实践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写的主要教育著作《人的教育》,是记录全部儿童时期的教育的颇有价值和影响深远的教育理论著作。
(2)福禄培尔的整个教育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唯心论哲学基础上的,带有宗教神秘主
义色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尽管如此,他的理论体系中的许多合理因素是不容低估的。
例如,他反对强制性教育,重视儿童的积极活动,重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等,都是正确的。
他重视儿童游戏以及手工制作活动和劳动的教育作用,对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初等教育有一定的影响。
他对儿童发展的看法和自我活动等的一些教育原则,对20世纪初的“新教育理论”有直接的影响。
尤其是他创办的幼儿园以及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广泛的影响,直到20世纪初期,他所制定的学前教育体系仍是学前教育领域中最流行的。
(3)福禄培尔的思想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传播,特别是自19世纪末被美国教育界接受后,增加了一些新的特征,削弱了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和某些不合理的因素,形成了新的变种。
人们称之为“新福禄培尔主义”。
(4)幼儿园这种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自福禄培尔创建之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开发和建立起来。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在欧、美各国广为流传,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15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新大学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B.公立,男女学生均可进入
C.学生多为工商业子弟
D.重视科学、数学和商业
【答案】B
【解析】进入19世纪以后,产业革命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的勃兴,功利主义成为重要原则,普遍要求大学能研究、教授新课程。
加上古典大学对非国教派教师的排斥,形成建立新大学的思潮,当时许多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非国教派人士、重视科学发展的世俗学者,以及一些工业资本家中的开明人物都有这种愿望。
在此背景下,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在英国的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物浦等工业繁荣、文化集中的城市成立了新大学。
这些新大学的共同特点是:私立,招收学生无教派及性别限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重视科学、数学与商业科目。
进入新大学的学生多为工商业资产阶级子弟。
在新大学运动的推动下,牛津和剑桥大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增设近代科学专业,重视自然科学教学等。
2.( )要求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薪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