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大全

文学常识大全1.韩非:法家代表人物,法、术、势结合,以法为本2.《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
《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4.孔尚任:代表作《桃花扇》,《哀江南》(选自其中,主人公李香君和侯方域)是一部写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剧。
5.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促织》《狼》《画皮》等出于此),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狐说鬼方式批判现实。
6.方苞:字灵,号望溪,安徽桐城人。
主要作品为《望溪先生文集》。
桐城派创始人,以“义法”为宗,语言风格追求雅洁。
7.临川王某记:王某指王安石。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8.干禄:求功名利禄。
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9.成语的五大来源: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外来文化。
10.姓氏源流:中国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分别的。
姓区分不同的部族,氏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大约在秦汉时,姓氏合二为一。
100条必须知道的文学常识_560

《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吃粽子,就
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经》与《楚辞》并称 “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 漫主义的源头。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代诗人的雅称: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
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 诗豪刘禹锡。唐诗中风格迥异。
也是元代的压卷之作。主要人物有崔莺莺、张生、 红娘等。《窦娥冤》“元曲四大家"之首关Βιβλιοθήκη 卿代表 作,是元代悲剧中不朽之作。
《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名著讲述杜丽娘和柳梦 梅的爱情故事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
《桃花扇》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的所作,讲述侯方域和李 香君的爱情故事,是明清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作品。
10.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体现 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 昭是我国第一位女中学家。
11.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12.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元·施耐庵, 《三国演义》元·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 《红楼梦》清·曹雪芹 13.中国名著: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6.唐代诗派代表: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杜甫是 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
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王昌龄、高适、岑参是 边寒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 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7.唐代诗人“三李"指李白(浪漫飘逸),李贺(奇艳瑰 丽),李商隐(沉思缜密)
《史记》文学常识

《史记》文学常识《史记》文学常识《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史记》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史记》文学常识1一、《史记》名称由来《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
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二、《史记》创作背景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
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三、《史记》取材《史记》取材相当广泛。
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
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
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四、《史记》创作过程司马氏世代为太史,整理和论述历史。
《隋书·经籍志》载:“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
”可见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
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将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
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中国文学常识1

屈原的爱国情怀
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崇高的爱 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是他的性格特点。 他热爱祖国和人民,衷心地希望楚国能强盛起来, 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屈原举贤荐能,主张富国 强兵,虽被流放,亦不忘忧国忧民,直至国家被 侵略,仍然不愿舍弃自己的祖国,投江而亡,谱 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乐章。这种爱国情怀,任何 时代都不会过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边塞诗
•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 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 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 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以 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 代表诗人有
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
出塞二首·其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杜甫简介
•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7、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18、《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文学常识系列一:文学史上的史书

文学史上的史书
分类
史书
按内容特点 按体例特征
记言为主 记事为主
编年体 国别体 纪传体
记言的史
《尚书》《国语》《战国策》
记事的史
《春秋》:太简短
《左传》:够铺排,跟着春秋编年的 系统,记事琐碎
《尚书》
《尚书》
《尚书》
名称: 《尚书》,最早书名《书》; 成书时间:约成书于前五世纪; 流传: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
《战国策》成语
汗马功劳《战国策·楚策》 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 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 三人成虎《战国策·魏策二》 龙阳泣鱼《战国策·魏策四》
《春秋》名称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 经》或《麟史》
《春秋》作者
作者:相传孔子。现存版本由孔子修 订而成。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之说。——司马迁
《战国策》
内容: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 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 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 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 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 张和言行策略。
《战国策》
刘向 作者: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
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 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 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 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春秋》重要标签
1. “六经”之一: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鲁国: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4.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
文学常识_我国的第一部

文学常识一一我国的第一部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 一一《永乐大典》
我国第一部词典一一《尔雅》
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代文学常识内容

古代文学常识内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古代文学常识内容古代文学常识内容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书文学常识
导读: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
A、《汉书》
B、《史记》
C、《三国志》
D、《左传》
答案:B
解析:《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二度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史记》,是由汉代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
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
为正统。
《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
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
均只有传,没有纪。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
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
【史书文学常识】
1.小学文学常识之认识史书
2.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
3.文学常识
4.常识性文学常识
5.文学常识之文学体裁常识
6.中国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巧记忆
7.《史记》文学常识
8.历史、文学常识大全
上文是关于史书文学常识,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