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老年人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措施文章目录*一、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措施*二、老人临死前的征兆*三、老年人对待死亡的心理类型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是临终老年人护理的重点。
要使临终老人处于舒适、安宁的状态,必须充分理解老人和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给予老人心理支持和精神慰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触摸触摸护理是大部分临终病人愿意接受的一种方法。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可以轻轻抚摸临终老人的手、胳膊、额头、胸腹背部,抚摸时动作要轻柔,手部的温度要适宜。
通过对老人的触摸能获得他们的信赖,减轻其孤独和恐惧感,使他们有安全感和亲切温暖感。
2、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认真、仔细地听老人诉说,使其感到支持和理解。
对虚弱而无力进行语言交流的老人通过表情、眼神、手势,表达理解和爱,并以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取得老人的信赖和配合。
通过交谈,及时了解老年人真实的想法和临终前的心愿,尽量照顾老人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权利,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和恐惧,使其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
3、允许家属陪护老人家属是老人的亲人,也是老人的精神支柱。
临终老人最难割舍与家人的亲情,最难忍受离开亲人的孤独。
因此允许家属陪护、参与临终护理是老人和家属最需要的。
这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感情交流,可使老人获得慰籍,减轻孤独感,增强安全感,有利于稳定情绪。
老人也容易接受、依赖自己亲人的照顾。
4、帮助老人保持社会联系鼓励老人的亲朋好友、单位同事等社会成员多探视老年人,不要将他们隔离开来,以体现老人的生存价值,减少孤独和悲哀。
老人临死前的征兆1、禁食:吃不下去饭(包括流质食物),腿部有积水,言语困难。
这时家主就会召集族人和亲友来看最后几眼。
此时,家人做好两个杂面小馒头,俗话叫打狗馍,握在老人手里,过去人穷,安葬困难,希望野兽不要吃他(她)。
2、发烧:病人穿好寿衣躺在堂屋当中,如果五脏好点的,熬的时间就长点。
小便不能自控。
面部颜色变黑,眼无光。
3、指甲变黑:乡间称这种征兆叫“”戴帽“。
临终护理中临终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要点

临终护理中临终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要点临终护理是指对临终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和关怀工作。
在临终阶段,患者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护理,还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针对临终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评估:1.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对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全面了解,包括疼痛、呼吸困难、恐惧、焦虑等方面。
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了解其是否焦虑、抑郁、孤独、恐惧等。
3.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其内心感受和需求。
二、心理护理要点:1.提供支持和安慰:通过身体接触、语言和细致的关怀,给予患者安全感和安慰,减轻其心理上的痛苦。
2.留出时间和空间: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亲人交流。
3.倾听和理解:倾听患者的痛苦、担忧和希望,积极与其建立情感连接,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4.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感受,尊重其信仰和价值观,帮助其处理情绪和心理问题。
5.确保隐私和尊严: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无关人员的打扰和干扰,提供一个安静和舒适的环境。
6.与家属交流和合作: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和合作,了解他们的关注和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三、特殊心理问题的护理:1.疼痛管理:对于临终患者常出现的疼痛问题,采取合适的镇痛措施,如使用药物、按摩、热敷等。
2.呼吸困难处理:为呼吸困难的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通风畅通,有需要时使用氧气或吸氧设备。
3.焦虑和恐惧症状处理:提供安全感和心理支持,使用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技巧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4.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和支持: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虑和问题,鼓励他们正确处理终末期问题,提供终生关怀。
临终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要点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从心理上获得安慰和支持。
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以及合适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在临终阶段得到尊严和关怀。
同时,与家属的积极合作和沟通,也是提供良好心理护理的关键。
临终护理中临终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要点

临终护理中临终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要点
临终护理是指终末期患者临终前所需的心理评估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临终患者心理评估和护理要点的一些建议:
心理评估:
1. 预测患者可能面临的心理反应,例如恐惧、焦虑、抑郁等。
2. 了解患者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家庭支持情况,以便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3. 考虑患者的个人历史和经历,以及可能的心理创伤,例如早期悲伤或损失等。
护理要点:
1. 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让患者感到舒适和安心。
2.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积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关注。
3. 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满足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4. 提供支持和关怀,例如提供亲人和朋友的陪伴、音乐、艺术或宗教活动等。
5. 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适,鼓励他们表达情感和面对终末期所带来的挑战与焦虑。
6. 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7. 管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确保他们的身体和心理舒适。
8. 提供临终关怀,例如帮助患者安排遗愿,处理后事等。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护理团队还可以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患者的心理评估和护理计划。
此外,由于临终患者需要
身体和心理上的支持,建议护理团队与心理专家共同合作,以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老年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

老年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老年癌症患者越来越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
老年癌症患者在面临末期阶段时,往往需要更加细致周到的护理,以帮助他们度过最后的时光。
老年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老年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一、提高生活质量针对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能够大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疾病晚期,患者通常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如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通过提供规范的护理方法和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不适症状,使患者更加舒适。
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慰藉,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增强生活的乐趣。
二、减轻家庭负担老年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还在于减轻家庭的负担。
在疾病晚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会非常虚弱,需要全天候的护理。
对于家庭成员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面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通过提供专业的临终关怀护理,护理人员可以有效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患者,关心和照顾自己。
三、提高病人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对老年癌症患者本身的影响,临终关怀护理还会对其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患者临终的过程中,家属往往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煎熬。
他们需要面对亲人将要离开的痛苦现实,需要适应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还要处理与医疗机构、社会福利部门等各方面的事务。
护理人员通过提供详细的护理方案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可以有效地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使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四、增强患者及家属的社会支持在老年癌症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中,护理人员还可以加强患者及家属的社会支持。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及时的信息和指导,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
实例分析-临终关怀在安宁护理中的应用

实例分析-临终关怀在安宁护理中的应用临终关怀是安宁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为临终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社交和灵性方面的全面照顾,以提高患者生命末期的生活质量。
本实例分析将探讨临终关怀在安宁护理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其效果。
案例背景患者王先生,85岁,晚期肺癌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后,病情恶化,预计生存期不超过三个月。
王先生的家属选择将他送往安宁疗护病房。
临终关怀的应用1. 身体护理安宁疗护团队为王先生提供了24小时的疼痛管理和症状控制。
通过给予适量的止痛药物,有效减轻了王先生的痛苦。
此外,安宁疗护团队还关注王先生的饮食和营养摄入,确保他的身体得到必要的照顾。
2. 心理护理安宁疗护团队为王先生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处理面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通过与心理师的交流,王先生逐渐接受了自己的病情,并表示希望能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过得平静而有尊严。
3. 社交护理安宁疗护病房组织了家属聚会和社交活动,使王先生能够与家人和亲友共度宝贵时光。
此外,安宁疗护团队还帮助王先生与社区资源取得联系,为他提供了和灵性支持。
4. 灵性关怀王先生,安宁疗护团队尊重他的,并协助他进行念佛和祈祷。
灵性关怀使王先生在面对死亡时感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效果分析通过临终关怀的应用,王先生在安宁疗护病房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
他的疼痛得到了有效控制,心理状况稳定,与家人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王先生的家属对临终关怀的应用表示满意,认为这种照顾方式使王先生得以有尊严地离开世界。
本实例分析表明,临终关怀在安宁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为临终患者提供全面照顾,提高患者生命末期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得以安宁、有尊严地离开世界。
因此,安宁护理中临终关怀的应用值得推广。
临终护理中临终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要点

临终护理中临终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要点临终护理是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爱。
在临终护理中,心理评估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临终患者心理评估及护理的要点。
1.心理评估在临终护理中,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十分重要。
心理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支持:了解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是否有亲人或朋友陪伴在身边,是否有人关心和照顾。
情绪状态:观察患者的情绪表达,如焦虑、恐惧、沮丧、愤怒等,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提供支持。
疼痛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疼痛,以及程度和性质。
疼痛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及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疼痛管理措施。
意愿和需求:与患者沟通并了解其关于治疗、治疗决策和临终关怀的意愿和需求。
2.护理要点在临终护理中,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需要提供以下护理:安全和舒适:确保患者在最后的日子里得到安全和舒适,包括提供舒适的床位和环境,保持一定的安全措施,如防止摔倒等。
沟通和支持:与患者进行沟通,提供安慰和支持。
了解和尊重患者的愿望和需求,并尽量满足。
疼痛管理:对于存在疼痛的患者,提供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如药物治疗、按摩和物理治疗等。
确保患者不会遭受不必要的疼痛。
心理干预: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通过倾听、安慰和关怀,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并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
尊重和尊严: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决策,不强迫治疗或进行不必要的干预。
确保患者在临终的过程中保持尊严和自尊心。
家庭支持:提供对家属的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患者的心理变化。
在护理过程中与家属沟通,加强家庭支持和团结。
精神安慰:根据患者宗教和文化背景,提供适当的精神安慰,如祈祷、沉思或临终祝福等。
疼痛和不适的控制:尽力控制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提供适当的药物和治疗,而不是让患者忍受痛苦。
家属的陪伴:允许患者的家人或亲友陪伴其临终过程,提供安全、舒适和支持。
这些是临终患者心理评估及护理的要点。
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

理时应采取相应 的措施 ,与家属共 同参 与照顾减轻患者病痛 ,
由于受到年龄 、性格 、文化程度 、宗教信仰 、社会地位 、身体 配合天然健康饮食最大可能提高身体机 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理 健康状 况等 因素 的影 响 ,老 年人在 面对死亡 时的态度各 有不 念 的建 立减轻恐惧 、不安 、焦虑 、埋怨 、牵挂 等心理 ,令 其安心 、
2.2 安抚 通 过触摸 等护 理技 巧来舒缓 老人 的情 绪 ,可 以轻触老人 的额头 、手臂 、背等 部位 ,从而 达到减轻其孤独和恐 惧感 ,使 他们 有安 全感和亲切温 暖感 。
2.3 为家 属陪护 老人创 造 良好 的条 件 对 于临 终老人 ,
死 亡的来 临 ,有的老年人还 经常有哭闹等情绪 失控 现象 。
对 自身 面临的问题 ,积极配合 医生治疗 。会通过加强锻炼身体 、 参 加各种对身 心有 益的活动来 调节 自己 ,精 力相对 充沛 ,思维 清 晰 。
患者 的照护和重视对家属 的关怀照护一样重要。要善于运用科 学 的护理技巧和心理学知识来 赢得他们的信任 ,从 而能打开他 们心灵 的窗户 ,继而通过满足其各种需求 ,减轻焦虑 、抑郁和恐
得幸福 ,认为 自己来世上一朝很值 ,喜欢 回忆 ,满足感居 多 ;其 次 ,相信科学 ,积极进行身心调节 ,并能用好 的情绪来感染 和带 动其他老年人 ,这 样的老年人像 是永远 生活在快 乐 中 ,大 多老
2.4 积极利用 社会资源对 老人 关爱 政 府的关心 ,朋友 的探望 ,社会 的支 持能极大地稳定 临终 老人 的情 绪 ,使 他们感 觉到 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进 而对过去的人生满足感增强—— 不
养老作为将来 的主选 ,但 与老年人的期待 尚有很大 的差距 ;最 也有的老年人排斥死亡的话题 ,不愿想不好的事情 。
浅谈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在 家 里 。 ”
使其 振作精神 , 积极 配合 治疗 。
4 悲 观 、 惧 型 恐
此型患者情绪郁 闷、 虑重重 , 心医护人员 照顾不周 , 顾 担
20 0 9年 4月 2 9日被 我科 收治 。该 患者 曾先后进行 3次手 术
治疗 , 因全 身 各 脏 器 功 能 衰 竭 , 6月 2 日凌 晨 死 亡 。 于 0
的有 利因素 , 增强其 战胜 病魔 的信心 , 其能保 持积 极 向上 使
的态度并 热情的接受治疗 。
2 绝 望 型
和对家庭亲情的 留恋 , 其情 绪稳定 , 使 配合治疗 。
3 淡漠 、 抑郁 型
此型患者情绪低落 、 疑虑 重重 , 对人 冷漠 , 对各种治疗 和 护理缺乏信心 , 甚至不愿接受治疗 , 认为 治不治都是个 死 , 对
其应主动了解其生活 习性 , 力创造 他所 喜欢 的生活 氛 围, 努
・
2 26 ・
21 0 0年 1 1月 第 4卷 第 2 2期
C i JMo mgA o . o 00. o. N .2 hn dD o 1N v2 1 V 14. o2
浅 谈 临 终 患者 的心 理 护 理
杨 丽娜 王 娜
称他高叔叔 、 高校长 , 不把他 当一 个肺 癌患者 。当我第 一 从 次 叫他校长时 , 他侧 身 向里 的头猛转 过来 看我 , 像看 到 了一 位久 违的朋友 , 慢慢 的 , 他呆滞 的 目光 变得友善 , 目僵硬 的 面 表情也变得温 和。每次 进病房 , 都静静 地看 着我 , 他 尽管 不 言语 , 但看得 出他 已从 心理上接受 了我 。有一 次我站在他 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终老年人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21T11:23:14.9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4期作者:李建军宰亚男
[导读] 探究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疗养院门诊部
摘要:目的探究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入院的32例临终老年疗养员,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后,32例老年疗养员焦虑、恐慌情绪均有所缓解,能够面对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现实,自我爱护,珍惜余下的生命,提高了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达90.6%(29/32)。
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临终老年人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临终;心理护理
老年人临终前的心理反应取决于他的人格特点、教育、信仰及其传统观念,也同他在疾病中所体验到的不适与痛苦程度、医护人员和家人对其关心程度以及以前的生活状况、生活满意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1]。
现抽选我院收入的32例临终老年疗养员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入院的32例临终老年疗养员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疗养员22例,女性疗养员10例,年龄64~76岁,平均年龄(71.5±2.3)岁。
2临终老年人心理
2.1美国的罗斯博士将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分为五个阶段
2.1.1否认阶段
不承认自己身患绝症或即将面对死亡,企图逃避现实,多表现为震惊、焦虑、心神不定等。
2.1.2愤怒阶段
怨天尤人,常常迁怒于家属或照顾者,责怪命运不公。
多表现为痛苦、愤怒、怨恨等。
2.1.3协议阶段
承认已患绝症的现实,乞求治疗,延长生命。
2.1.4抑郁阶段
已认识到治疗无望,面对死亡的来临,身心非常痛苦,表现为绝望、悲伤、消沉,甚至可发生自杀。
2.1.5接受阶段
接受事实,面对死亡,表现为稳定、平静、少言寡语。
2.2心理特征
2.2.1心理障碍加重
表现为暴躁、孤僻、抑郁、依赖性增强、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差等。
心情好时愿意和人交谈,心情差时则沉默不语。
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就大发脾气,事后又后悔莫及再三道歉。
有的老人固执己见,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如擅自拔掉输液管和监护仪[2]。
当进入临终期时,身心日益衰竭,精神和肉体上忍受着双重折磨。
感到求生不能、求死不能,这时心理特点以忧郁、绝望为主要特征。
2.2.2思虑后事,留恋配偶、子女儿孙
大多数老人倾向于个人思考死亡问题,比较关心死后的遗体处理:土葬还是火葬,是否被用于尸解和器官捐献移植;还会考虑家庭安排,财产分配;担心配偶的生活、子女儿孙的工作、学业等。
3临终老年人心理护理措施
3.1重视与弥留之际老人的心灵沟通
美国学者卡顿堡顿对临终老人精神生活的研究结果表明,接近死亡的人,其精神和智力状态并不都是混乱的,49%的老人直到死亡前一直是很清醒的[3]。
因此不断对临终或昏迷老人讲话是很重要而有意义的,护理人员应对老人表达积极、明确、温馨的尊重和关怀,直到他们离去。
3.2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
认真、仔细地听老人诉说,使其感到被理解。
可通过表情、眼神、手势与虚弱而无力进行语言交流的老人进行交流,来表达理解和爱,并以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取得老人的信赖和配合。
通过交谈,及时了解老年人真实的想法和心愿,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尽量照顾老人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权利,减轻他们的焦虑、抑郁和恐惧,使其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
3.3触摸
触摸护理是大部分临终患者愿意接受的一种方法。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可以轻轻抚摸临终老人的手、肩。
抚摸时手温适宜,动作轻柔。
通过对老人的触摸能获得他们的信赖,减轻其孤独和恐惧感,使他们有安全感和亲切感。
3.4提供舒适的临终环境
保持病室整洁,给老人一种温暖、舒适、安全的感觉,在房间里摆放家庭成员的照片,让老人随时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可摆上几盆鲜花或绿叶常青植物,让老人感到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还可根据老人的喜好播放音乐或戏曲等。
3.5帮助老人保持社会联系
鼓励老人的亲朋好友、单位同事等社会成员多探视老年人,以体现老人的生存价值,减少孤独和悲哀。
3.6允许家属陪护老人,参与临终护理
家属是老人的亲人,也是老人的精神支柱。
临终老人最难割舍与家人的亲情,最难忍受离开亲人的孤独。
允许家属陪护、参与临终护
理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感情交流,可使老人获得慰藉,减轻孤独感,增强安全感,有利于稳定情绪[4]。
3.7适时有度的宣传优死意义
根据老人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性格、社会文化背景,在适当时机,谨言慎语地与老人、家属共同探讨生与死的意义,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对待生命和疾病,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脱出来,以平静的心情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5]。
4结果
经心理护理干预后,32例老年疗养员焦虑、恐慌情绪均有所缓解,能够面对身患绝症或濒临死亡的现实,自我爱护,珍惜余下的生命,提高了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达90.6%(29/32)。
5讨论
心理护理是临终老年人护理的重点。
要使临终老人处于舒适、安宁的状态,必须充分理解老人和表达对老年人的关爱。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各个过程无明显界限,但各个过程都包含了“求生”的希望[6]。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脱离痛苦和恐惧,以及精神上的舒适和放松。
因此,及时了解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满足其身心需要,使其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以平静的心情告别人生,是临终心理护理的关键。
本研究通过对32例临终老年人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得出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临终老年人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竹所,李源.浅谈老年患者临终前关怀护理[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11):64.
[2]曹春玲.老年患者临终阶段心理护理的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2):1446-1447.
[3]张庆玲,张丽华.分析个性化心理干预在老年人临终关怀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6).
[4]柴娅琼.人性化护理与老年临终关怀分析[J].家庭心理医生,2014,(11):22.
[5]孟华,郝灵芝,宋莹.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医学信息,2014,(14):390.
[6]孙瑛莹,张明芳.浅谈对老年患者的临终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