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的原则方法

合集下载

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

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

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一.检查文句,判明原因。

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

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

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二.先主后次,对症下药。

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三.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它字词)。

不能另造新句。

四.强化练习:在原句上修改正确,并指出病因1.在优裕的家里,子女一切得来容易,因而所以难以与长辈沟通。

()2.我们将来希望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3.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教师们正在努力改进教学质量。

()4.晚会上表演了音乐、舞蹈和气功等文艺节目。

()5.宁静的夏夜、繁星满天,明月高悬,我们在树下听故事。

()6.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志愿者和中学生。

()7.桔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8.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9.创新和实践,我认为它们最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

()10.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11.在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12.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13.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王老师的事迹。

()14.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15.中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16.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17.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18.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语文基础知识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语文基础知识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语文基础知识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摘要:一、引言二、修改病句的重要性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增强文章的可读性3.提升个人形象三、修改病句的原则1.保持原意不变2.语法正确3.语言简洁明了四、修改病句的方法1.替换法2.增添法3.删减法4.重新组织句子结构五、实战案例及修改建议六、总结正文:一、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病句这个棘手的问题。

病句往往让读者感到困惑,甚至影响整个文章的质量。

因此,掌握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修改病句的重要性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病句往往是由于表达不清晰、逻辑不通导致的。

学会修改病句,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清晰、准确,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一篇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文章,能让读者沉浸其中。

而病句则会破坏这种沉浸感,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

修改病句,有助于提升文章的可读性。

3.提升个人形象: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素质和修养。

善于修改病句,能让别人对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刮目相看,提升个人形象。

三、修改病句的原则1.保持原意不变:在修改病句时,要确保原意不变,只是表达方式上做出调整。

2.语法正确:语法是语言的基础,修改病句时要确保语法正确,让句子符合语言规范。

3.语言简洁明了:简洁明了的语言能让人更容易理解,修改病句时要尽量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

四、修改病句的方法1.替换法:将病句中的错误词汇或表达方式替换为正确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2.增添法:在病句中增加缺失的词汇或成分,使句子完整、通顺。

3.删减法:删除病句中多余的词汇或成分,使句子更加简洁。

4.重新组织句子结构:对于结构混乱的病句,可以重新组织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清晰、易懂。

五、实战案例及修改建议【案例1】原句:我去过北京动物园,那里的动物真多。

修改建议:我去过北京动物园,那里的动物种类繁多。

【案例2】原句:他学习成绩很好,除了英语以外,其他科目都很优秀。

修改建议:他的学习成绩优异,除了英语,其他科目也表现出色。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历来不可或缺的习题或试题,是同学们练习的重点或难点,在此作一系统讲解,还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修改病句的原则:改通顺、改正确(不改变句子原意)2、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3、修改病句的窍门:(1)缩句法。

指对病句进行缩句、精简,去掉句子次要成分(定词、状语、补语),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从而判断句子的病因,以便对症下“药”。

如: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运用缩句法,缩为“兴安岭是季节”,显而易见“兴安岭”与“季节”搭配不当。

正确改法:①删去“季节”。

②兴安岭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2)分类法。

指把病句根据不同毛病予以分门别类。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记住各种病句类型【常见的有:搭配不当、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前后矛盾、词序颠倒、重读啰嗦(词语重复)、用词不当(包括错用关联词)、归类不当(分类有误或概念不清)、指代不明、标点错误、不合情理(不符合事实)等】;遇到具体病句时,再对号入座。

如:例1.千千万万无数个青少年参加了植树活动。

首先判断此病句属“词语重复”类型。

句中“千千万万”与“无数”重复,修改时可任意删去一个。

例2.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不难发现,该病句是“句子不完整”类型,缺少了宾语,应在“献爱心”后补上“活动”二字。

修改病句是历来不可或缺的习题或试题,是同学们练习的重点或难点,在此作一系统讲解,还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4、修改病句三步法第一步:找准病因。

一个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就像一个病人一样,在医治之前必须找出生病的原因,修改病句也是这样,首先要分析出是什么类型的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九种:成份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词序颠倒、语意重复、指代不明、归类不当、前后矛盾、不符合事理等。

孩子应该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病句类型,就像医生首先要能够诊断一些常见病一样。

比如:“妈妈每月的工资大约3000元左右。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1.理解句子的意思:首先要确保自己对句子的意思有准确的理解,包
括句子的主题、主谓关系、修饰关系等。

2.找出问题所在:通过仔细阅读句子,找出句子中存在的语法、逻辑
或表达不清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包括语法错误、含糊不清的指代、句子结
构混乱等。

3.修复语法错误:根据句子具体的语法错误,进行相应的修复。

比如,对于动词时态错误,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正确的时态;对于主谓不一致错误,需要确保主谓在人称和数上一致等。

4.简化复杂结构:如果句子结构复杂、冗长,可以考虑简化句子,使
其更加清晰易懂。

可以通过分句、排比、并列等手段来简化复杂句子。

5.修正指代不清的问题:如果句子中存在指代不清的情况,比如代词
指代不明确或与前后文不一致,需要进行修正。

可以通过添加具体的名词
或者重新表述来消除指代不清的问题。

6.改正修饰关系混乱:有时候句子中的修饰词或修饰短语可能与被修
饰的词或短语关系不清,导致句子表达不准确。

此时需要仔细考虑修饰词
或修饰短语的位置和顺序,确保修饰关系清晰明了。

总之,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保证句子的语法正确、逻辑清晰,并且与上
下文一致。

方法包括修复语法错误、简化复杂结构、修正指代不清、改正
修饰关系混乱等。

修改病句有哪些窍门和技巧

修改病句有哪些窍门和技巧

修改病句有哪些窍门和技巧
修改病句是一项需要技巧和方法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窍门和技巧:
1.语感审读:通过语感来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是否存在语病。

如果感觉有问题,
就要进一步分析,查找问题所在。

2.提取主干:将句子中的主谓宾语提取出来,检查是否搭配得当。

3.附加成分分析:分析句子的附加成分(定状补),检查是否搭配得当。

4.结构分析法:如果句子较长,可以通过将其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检查各部分
是否存在语病。

5.逻辑分析法: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分析,检查语句是否合乎逻辑。

6.搭配习惯分析法:通过对比搭配习惯,检查是否存在不符合习惯的表达。

7.病句修改原则:尽量保留原句内容,改动越少越好;不能改变句子愿意;能
改一处不该改多处。

8.检查方法:检查表述是否得当;检查句子前后是否重复;检查句子成分是否
残缺;检查语序是否正确。

9.使用修改符号:在修改病句时,建议使用统一的修改符号,方便查看和整理。

10.多加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和技巧。

综上所述,修改病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1、原则:以改通顺、改正确为原则,不作语言润色,可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的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但绝不能改变原意。

2、辨析病句方法:(1)、读句子,明确错误的类型(2)、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搭配是否得当.(3)、理清枝叶,定语,状语,补语是否恰当.(4)、体味语境,看句子的语序是否合理,前后是否矛盾.(5)、弄清关系,复句要看关联词语搭配是否得当.(6)、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来意思基础上修改,这是根本原则.几种务必注意的病句类型:1、“是”和“成为”要小心,前后是否一回事。

“避免”“预防”“忌”“仿造”,看看是否说反了。

①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搭配不当。

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才对)②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要恼怒,二忌卧处不要当风,三忌不要吃得太饱。

(“三忌”与后面的“忌”矛盾)2、分数倍数要注意,减少不能用倍数;搭配介词要想清,是否意思有问题。

①今年增产50%,成本降低近两倍。

(“降低两倍”不通)②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3、“是否”“可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

双重否定表肯定,多用一个又否定。

①有没有意志是成功的关键。

(“成功”之前应加“能否”)②新旧体制交替,不免不出现管理漏洞。

(多了一个“不”,意思弄反了)4、习惯错用的词:“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语意重复①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的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目的”与“为了”重复)②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

(“以……为主”就含有“大多”的意思,属重复)“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达……多(以上)”“超过……以上”表意矛盾③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这个。

(“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与“左右”矛盾)④载重量达十吨以上。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方法
1.语法修正:检查句子的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一致性、时态错误、句
子结构错误等。

根据语法规则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改动,使其符合语法要求。

2.清晰表达:确保句子的意思清晰明确,并避免歧义。

如果句子表达
含糊不清或存在歧义,可以通过重组句子结构、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来使
其更加清晰。

3.逻辑修正:检查句子的逻辑关系是否连贯合理。

如有需要,可以添
加逻辑连接词、调整句子顺序或重组句子结构,使句子逻辑更加连贯。

4.完整性修正: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是否缺少必要的关键信息。

如果
发现句子存在不完整的情况,可以添加必要的修饰或补充信息,使句子更
加完整。

5.表达方式修正:检查句子的表达方式是否准确得体。

可以根据上下
文和语境选择更准确、更得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准确、生动、具体。

在修改病句时,可以结合上述原则,先确定病句所存在的问题,然后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修改。

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句子的流
畅性和自然度,避免改动过程中引入其他不必要的错误。

改病句

改病句

修改病句修改病句的原则(一)对症下药。

(二)保持原意。

(三)多种方修改。

步骤:一、读读懂句意,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二、找认真分析,寻找“病因”。

三、改对症下药,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

四、查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发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应包括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非主谓句除外),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

1.缺少主语例: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主语。

将“使” 删去即可。

例:看了这部电影,深受教育。

【解析】在“看”或“深”前加上主语,句子就完整了。

例: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解析】缺少主语。

应去掉“使”。

2.缺少谓语例:春天来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谓语。

在句末加上“生机勃勃”即可。

例: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解析】谓语残缺,句末加上“而努力”才通顺。

3.缺少宾语例: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宾语。

在句末加上“的美德” 即可。

例: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

【解析】宾语残缺,句末补上“的做法”才通顺。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

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例: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

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例: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宾语是并列的两项,“接待”可和“来访”搭配,删去“和来信”。

例: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高潮。

【解析】“开展”与“高潮”不能搭配,应将前者换成“掀起”或将后者改为“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改病句的原则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

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病句修改八项注意辨析语病,是各地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

如何辨析语病,不少教师也总结了不少方法,如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等等。

纵观历年有关修改病句的试题,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特征,现归结为八项注意,在这里结合例子向大家介绍,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规律,就能快速而有效的辨析语病,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

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动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 "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 "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

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例: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分析:例句中本意是"阻止非典的反弹",若再加否定词,"防止"和"不再"形成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恰与原意相反,成为语病。

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4.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

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

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 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

(三重否定表示否定。

)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5.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四.注意句中的介词。

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

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

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

例: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分析:介词"通过......","使......"与后面的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

应该去掉其中一个介词。

能力提升: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2.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5.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

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

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就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

例1: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分析:例1句中先"解决"再"发现"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

应改为"及时发现并解决"。

例2 "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

能力提升: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3.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

4.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5.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

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

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例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分析:例1使用"减少" "降低""下降"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

例2"大约""左右"都表示不确定,重复了,应该删掉其中一个。

能力提升: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4. 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6.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

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它们后面大多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承接,这样才能搭配。

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能""否"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

例1: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例2: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分析:例1前面的"内容正确与否"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

可以在"作品"后面加上"优劣"并删除"一个"。

例2 "做好"是单提的,"是否深入"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

应该在"做好"前面加上"能否"。

能力提升: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5.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八.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也看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