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的方法

合集下载

修改病句的七种方法

修改病句的七种方法

修改病句的七种方法
1. 修改语序:调整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使其更符合语法和逻辑的要求。

2. 修改词性:将不适当的词性更换成适当的词性,使句子更加准确和通顺。

3. 修改句型:改变句子的结构或使用不同的从句,以改善句子的表达效果。

4. 添加或删除词语: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增加或删除一些词语来完善句子的表达。

5. 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将意思相近的词语替换成其他词语,使句子更加生动和丰富。

6. 合并或分离句子:将含义相近的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或将一个过长的句子分成两个或多个短句。

7. 重组或重复词语:重新排列句子中的词语顺序,或重复使用某些词语,使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和连贯。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1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拿出文章中的病句,能够把文章改得更完美。

比如有些句子结构
复杂,时间状语、条件状语全混杂在一起,句子垃圾多,句子的结构
高度复杂,可以让人感到迷惑不可知,或者有些句子表达的意思相反,这些都属于不规范的句子。

故而,针对这些比较严重的病句,需要采取一定的技巧去修改。

一般来讲,修改病句可以主要分为三步:
1、检查语法
第一步,要先精准把握句子病灶所在,也就是部分成分关系不清晰,尤其是复杂句中形容词、名词等成分和句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比如,主语和谓语、定语和宾语、定语和状语之间的关系等。

2、重组词序
病句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结构过于混乱,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对句子
的词序做调整。

比如,把状语放在句子的开头;把谓语前面的部分移
动到谓语之前。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把病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让
读者更容易把握句子的含义。

3、简化句子
病句有时会表达的太复杂,语法的难度也太高。

病句中可能会存
在语句的平行结构以及冗余和多余的词语,这些都会影响句子的表达
力。

因此,我们可以进行句子的简化,把多余的间接状语删除,简化句子的结构,让句子变得更简洁清晰。

以上关于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都能在修改病句中发挥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句子中信息的准确性,要避免润色作用过大,影响表达准确性。

只有将错别字、语法错误、句子结构混乱、多余垃圾等搞定,才能让句子变得更精彩,也让文章更凝聚力,体现出准确表达意思的特质。

修改病句的23种方法

修改病句的23种方法

修改病句的23种方法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看关联词语语病题大多是复句形式,关联词语应该是最先关注的。

关联词语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搭配不当、位置不当、不合逻辑、滥用词语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无论……都……”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无论”后只能带由“还是”“或”组成的词语,而不能带并列短语,“干部和群众”应改为“干部还是群众”。

2.美国政府如果对进口钢铁实施紧急限制措施,那么几乎所有国家的钢铁业都会成为打击对象。

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第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主语相同时,第一分句的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

该句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如果”位置不当,应放在“美国政府”前。

3.专家说,亲子鉴定不仅“鉴”出了社会世相,也“鉴”出了血肉亲情。

“不仅……也…”是表递进的关联词语.该句两个分句内容不合逻辑,应先说“血肉亲情”,后说“社会世相”。

4.槐茂酱菜口味独特,深受百姓欢迎,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所以仍然畅销不衰。

前后分句无因果关系,“所以”多余,这是滥用关联词语。

二、看句子主干紧缩句子主干是解题的第二步。

句子主干上易出现的病点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5.用来酿制红酒的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能够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紧缩后的主干是“白藜芦醇提高含量”,谓语和宾语不搭配,“提高”应改为“增加”。

6.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紧缩后的主干是“知识经济革命加速社会文明”,缺少宾语,应在“社会文明”后补上“建设”。

高考资源网7.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紧缩后的主干是“应征者是师生”,或“应征者以青年师生为主”,这是句式杂糅。

三、看修饰成分解答语病题的第三步是看修饰成分。

修饰成分方面易出现的病点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1、把病句拆分开来:病句中可能存在一些复杂的句式结构,可以将多个句子拆分开来,重新组合,使之变得简洁明了。

2、改进句式结构:可以将原句中重复的词语去掉,改变句子的结构,使之简洁明了。

3、更换词语:病句中某些词语可能表达的不够准确,可以更换更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原意。

4、特殊处理:在病句中可能存在某些特殊的句式,例如存在多个定语从句,可以将多个定语从句连接起来,以使之更加简洁明了。

5、替换冗余信息:在病句中可能存在冗余信息,例如重复的信息,可以将冗余信息替换掉,使之更加简洁明了。

6、并列句处理:在病句中可能存在多个并列句,例如两个或多个并列句,可以将其中一个句子拆分开来,以突出句子的主要信息。

7、分词处理:当病句中存在多个分词时,可以将其中一个分词拆分开来,以使之更加简洁明了。

8、添加谓语:在病句中可能缺少谓语,可以添加上谓语,以使之更加简洁明了。

9、补充信息:在病句中可能缺少一些重要的信息,可以补充上这
些信息,以使之更加简洁明了。

10、修改句尾:句尾决定了句子的意思,可以将句尾改成更精确的表达方式,以使之更加简洁明了。

八种修改病句的方法

八种修改病句的方法

八种修改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八种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八种修改病句的方法,欢迎阅读八种修改病句的方法1(一)语序不当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例句】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二)搭配不当【例句】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例句中的主语“生产”不能与谓语搭配,“长期不能自给”的主语应该是“棉花”,所以第一个分句应该调整为“我国生产的棉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例句】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的打比赛。

其实这是多虑的想法。

【分析】第一句谓语重复,应删去“打”。

第二句语意堆砌,“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四)结构混乱【例句】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分析】第一句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们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删去“我们”。

第二句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五)表意不明【例句】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分析】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六)不合逻辑【例句】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分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八种修改病句的方法21、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搭配不当:主干成绩是班级,去掉"一个班级")2、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搭配不当: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3、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搭配不当:效率与改进不当,将效率改为提高)4、今年将是新中国第十四次也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阅兵。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修改病句的口诀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修改病句的口诀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修改病句的口诀范文一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如何判别句子的正误呢?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再看句子主干的修饰成分使用是否合理,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一、具体地说辨析病句、修改病句有如下几种方法:(一)、语感觉察法: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

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二)、提取主干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三)、有的放矢法:语病往往会出现在句子中的一些特定部位,如: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会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多重否定词,可能会出现否定不当的问题;是非句中,可能会出现前后不对应的问题。

如:“是否刻苦学习,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

”“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四)、逻辑分析法: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

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

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二、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语病: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没有主语,去掉“使”。

)如: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

(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如: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修改病句有哪些窍门和技巧

修改病句有哪些窍门和技巧

修改病句有哪些窍门和技巧
修改病句是一项需要技巧和方法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窍门和技巧:
1.语感审读:通过语感来检查语句是否通顺,是否存在语病。

如果感觉有问题,
就要进一步分析,查找问题所在。

2.提取主干:将句子中的主谓宾语提取出来,检查是否搭配得当。

3.附加成分分析:分析句子的附加成分(定状补),检查是否搭配得当。

4.结构分析法:如果句子较长,可以通过将其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检查各部分
是否存在语病。

5.逻辑分析法: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分析,检查语句是否合乎逻辑。

6.搭配习惯分析法:通过对比搭配习惯,检查是否存在不符合习惯的表达。

7.病句修改原则:尽量保留原句内容,改动越少越好;不能改变句子愿意;能
改一处不该改多处。

8.检查方法:检查表述是否得当;检查句子前后是否重复;检查句子成分是否
残缺;检查语序是否正确。

9.使用修改符号:在修改病句时,建议使用统一的修改符号,方便查看和整理。

10.多加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和技巧。

综上所述,修改病句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修改病句的四种方法

修改病句的四种方法

修改病句的四种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讲讲修改病句的四种方法,这可都是超实用的宝贝呀!咱先说说替换法。

这就好比咱身上穿的衣服,要是有个破洞或者污渍,咱就得找块合适的布料给它替换掉,让衣服重新变得干净整洁。

病句里要是有个词儿不合适啦,或者用错啦,咱就把它换成正确的那个词,这样句子不就顺溜多啦?比如说“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这一看“改进”就用错啦,咱就得把它换成“提高”,这样句子才对啊,是不是很简单?再来讲讲增删法。

有时候句子就像一道菜,缺了点调料或者多了点不必要的东西,味道就不对啦。

如果句子里少了某个关键的成分,咱就得给它加上,让它完整起来。

要是多了些多余的东西,那就得毫不留情地删掉。

就像“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里“通过”和“使”同时用就多余啦,咱得删去一个,句子才通顺呢。

还有调整法。

这就像整理房间,东西摆放得乱七八糟可不行,得把它们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句子里的词语顺序不对啦,咱就得给它调整调整。

比如说“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这“克服”和“发现”的顺序就错啦,得先“发现”才能“克服”呀,调整过来句子就顺啦。

最后说说类比法。

咱可以找个类似的正确句子来对比着看,就像照镜子一样,一下子就能看出病句的问题所在啦。

比如看到“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咱想想“我经常回忆过去的事情”,这不就发现“过去”和“往事”重复了嘛。

你可别小瞧了这四种方法,它们就像咱们的秘密武器,能把那些病句都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平时咱们说话、写文章的时候,要是能多用用这些方法,那咱们的语言表达不就更准确、更流畅啦?想想看,要是咱说的话、写的文章都没语病,那得多让人佩服呀!咱再举几个例子巩固巩固。

“他基本上把不好的习惯完全改正了”,这里“基本上”和“完全”矛盾啦,用增删法去掉一个就好。

“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断定”和“可能”又冲突了,得改改。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哎呀,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是那几种错误,一般情况下很容易看出来多读几遍,不通顺的找出来,看是否有语病错误1.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

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

本年级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

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

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

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

如:“放声歌唱。

”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

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

”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

如:“小刚十分爱护时间。

”“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一、判断病句的方法(一)、紧缩法。

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例如: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

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例如: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

”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

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

例如: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

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

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

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

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

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

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

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

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

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三、辨析病句的原因(一)、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例如: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

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

又如: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⑤缺少关联词语。

例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

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④定语多余;⑤状语多余;⑥补语多余。

例如: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

删去“诸”或“于”即可。

又如: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五)结构混乱①词序不当。

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

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杂糅。

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

例如: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

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

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

例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

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④层次不清。

例如: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

(六)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

例如: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

又如: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

“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

例如: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

“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