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实用生产管理知识
服装企业生产管理培训

一线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执行者! 3
现场的使命
现场生产的任务
完维确遵 彻
成持保守 底
生并小并 执
产提组缩 行
6S
任高 盈 短
务
品 质 标
利 状 态
交 货 期
7
质量控制的天敌
一.心态不正:执行力不足、工作散漫 二.标准缺少:容易听错、理解错误 三.技术薄弱:培训工多、缺少技工 四.培训缺少:质量意识不足
8
二、态度决定一切
9
心态短片
10
态度决定一切
知识+技能=能力
知识
思考、思维
态度
技能
技术、技巧
愿意干
态度是知识及技能的传送动力11只有来自态正确才有产品保证管 理
准
4
<一> 完成生产任务
预定生产 接单生产
生产 任务
节点期
准时付运
5
<二> 维持并提高品质标准
防止不良品发生 生产出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 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
6
目前生产状况
一.品质不稳定,不良品数量多 二.解决问题不及时,没有第一时间解决 三.改变意识不够坚定,排斥心态多 四.监管力度不强,得过且过 五. 后整出货返箱问题多,货期延误
12
心态不 端正
不按指示、排斥别人、个人 主义严重
树立良 好心态
一、明确工作要求
1. 确认质量标准,细节化。
2.结合工作效率与质量要求制定作业流程,避免为了省事, 略去一些必要的步骤。
怎样管理好一个服装厂

作为一个服装厂的管理者,要想成功地运营这个业务,需要具备广泛的技能和知识。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建议:1.制定详细的计划:首先,制定公司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这将有助于确保你在预算、人员配置、生产、销售等方面做出明智决策。
2. 2. 设立明确的目标:通过设立可衡量的目标,你可以带领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这些目标应该与公司的愿景和使命相一致,并且必须包含清晰的指标和时间表。
3.3. 注重质量控制:服装行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质量。
因此,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实施良好的质量控制程序非常重要。
这包括对原材料、工艺流程和成品进行检测和测试,以确保每件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
4. 4.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数量与订单量相匹配。
同时,考虑到原材料的采购周期,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也能够避免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过高的问题。
5.5. 建立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建立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寻找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同时,在物流和仓储方面也要注重提高效率,以支持良好的供应链管理。
6. 6. 积极开展市场推广:开展多样化的市场宣传活动,例如线下展示、社交媒体营销和电子商务等。
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
7.7. 关注员工福利:雇佣和培养拥有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员工,并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同时,给予他们合理的薪酬和福利,以保持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
8.8. 注重环保意识:尽可能使用环保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采用节能减排技术,降低企业的环境影响。
9.最后,作为一名优秀的服装厂管理者,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和潮流,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和经营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服装生产管理

什么是服装生产管理服装生产管理是指服装生产从投料到产品完成的全过程的管理,同时也包括与服装生产有关的生产要素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及其与生产相关的信息管理。
服装生产管理的内容1.服装生产工程管理服装生产工程管理是指服装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即从材料到成衣的全程管理。
它包括四个阶段工程的管理:准备工程管理;裁剪工程管理;缝制工程管理;整理工程管理。
2.与服装生产工程有关的经济管理其中包括:劳动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管理。
3.服装生产的安全管理服装生产管理的职能1.计划服装生产的整个管理过程都必须从计划开始。
计划就是为企业管理制定目标,也是为企业管理提供指导方针和确立行动方案。
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计划职能包括确立目标、决策和制定计划方案等内容。
在通过市场调研、预测后,确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和方针,制定和选择与本企业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计划方案。
计划正确与否对企业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产计划是比较难制定的,特别是服装商品的计划,其品种、款式、颜色必须要紧密关注时尚流行趋势和市场需求。
2.组织组织要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服从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政策。
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挑选和配备企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科学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并及时调整和改善组织系统,使其向服装企业目标有效运行的一种活动。
根据服装生产品种的繁简和批量大小,组织设置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尽可能调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同时,生产组织工作要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顺应生产规律,及时调整生产结构。
为了确保生产组织工作的落实,生产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健全生产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比如:原辅材料检验制度,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制度,材料准备确认制度,技术准备复核制度,生产车间的首件封样制度,样板及工艺文件的复核制度,车间现场的文明生产制度等。
3.协调协调就是对生产管理内部或外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节商洽,使他们之间的问题得到解决,建立起良好的配合关系,以免产生管理上无效的内耗,便于有效地达到生产管理目标。
服装生产管理

服装生产管理
服装生产管理是指在服装生产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以确
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管理活动。
在服装生产管理中,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流程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原材料采购
服装生产的第一步是原材料采购。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价格、供应周期等因素,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及时并且成本合理。
生产计划
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是服装生产管理的关键步骤。
生产计划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情况、生产设备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安排生产时间表和生产数量,确保生产的高效进行。
生产流程管理
生产流程管理包括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裁剪、缝纫、装配到包装等工序都
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定期检查生产流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服装生产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机制,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标准质量要求,减少次品率和退货率。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服装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建立激励机制、培训体系,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在服装生产管理中,以上几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和
协调,才能实现服装生产的高效、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服装厂管理经验(参考)

服装厂管理经验(参考)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服装厂作为服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旨在总结服装厂管理经验,为我国服装厂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生产管理1.生产计划:制定合理、可行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目标、生产进度、生产资源等。
2.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流程应包括物料采购、生产准备、生产制造、成品检验、成品包装等环节。
3.生产现场管理: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确保生产环境整洁、安全。
生产现场管理应包括设备维护、物料管理、人员培训等。
4.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应包括质量标准制定、质量检验、质量改进等。
5.成本控制: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生产成本。
成本控制应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制造成本、管理费用等。
三、供应链管理1.供应商管理: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关系,确保原材料质量和供应。
供应商管理应包括供应商评估、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合作等。
2.物流管理:优化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管理应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
3.库存管理:加强库存管理,确保库存合理。
库存管理应包括库存计划、库存控制、库存盘点等。
四、人力资源管理1.招聘与配置:合理招聘员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招聘与配置应包括招聘渠道选择、招聘流程、岗位配置等。
2.培训与发展: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培训与发展应包括新员工培训、在岗培训、职业发展等。
3.绩效考核: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员工积极性。
绩效考核应包括考核指标、考核方法、考核结果应用等。
4.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满意度。
激励机制应包括薪酬福利、晋升机制、员工关怀等。
五、市场营销1.市场调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
市场调研应包括市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消费者需求分析等。
2.产品策划:根据市场需求,策划有竞争力的产品。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有什么方法

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有什么方法1.精益生产管理: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通过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方法,以实现高效生产的方式。
该方法包括识别和消除各种浪费,如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运输瓶颈、库存积压等。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实现高效生产。
2.总量生产管理:总量生产管理是一种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进行生产规划和控制的方法。
该方法将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进行匹配,以确保生产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最小化库存和成本。
3.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纳入统一整合与管理的方法。
通过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交付能力。
供应链管理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可追溯性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计划与调度是一种有效安排和管理生产过程的方法。
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工艺路线,可以确保生产资源的最佳利用和产能的最大化。
同时,通过合理的生产调度和控制,可以减少生产变动、提高生产效率和准时交货。
5.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一种通过控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的方法。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方面。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系统和流程,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6.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一种通过合理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利润的方法。
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改进等方面。
通过分析和优化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可以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方法。
7.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方法,包括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
通过整合和协调各个管理环节,可以实现高效运作和优化资源配置。
运营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施。
通过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可以实现生产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服装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

服装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在现代社会,服装由于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而对于服装生产企业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服装生产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服装生产管理服装生产管理范围广泛,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工艺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环节。
以下将从材料管理、生产计划和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材料管理材料管理是保证服装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面料、配件等材料的采购和管理关系到生产周期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材料管控制度,明确负责人和审核机制,确保材料的准时供应和质量合格。
同时,合理设置库存量,避免因库存过高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避免库存不足导致生产延误。
(二)生产计划和流程优化针对服装生产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优化生产流程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首先,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确定生产计划,明确生产周期和数量。
其次,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时间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合理安排工作站点、流水线布局,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服装生产企业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
在人才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同时,注重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从而推动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服装质量控制服装产品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物品,质量问题对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
(一)原材料检验服装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
因此,在材料采购时,企业应建立起严格的检验机制,确保所采购的面料、纽扣、拉链等配件符合质量标准。
服装生产管理知识讲义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 ▪ (2)劳动定员的水平 ▪ (3)劳动定员的标准 ▪ (4)劳动定员的编制方法
第五节 服装企业财务核算与管理 一、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P162)
1.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 设置账户、复试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 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 计报表。
2.流水线的组织原则
▪ 顺向流程、就近组合、节拍均衡、工序专 业、加速周转、量才而用、动态原则。
3.流水线的组织方法
▪ 主要包括:计算流水线的节拍、加工工序 同期化、操作人员的配备、工作地数的确 定和流水线的平面布置等。
4.提高生产线效率的措施
▪ (1)充分发挥生产人员的能力 ▪ (2)及时改进生产方法 ▪ (3)重点解决瓶颈工作
3.不同企业规模的生产管理
▪ (1)小批量生产类型的企业要灵活。 ▪ (2)成批量生产的企业要细水长流。 ▪ (3)大指生产类型的企业要注意产量的内
部分配。
4.生产管理的三级结构
▪ 我国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一般分为三级管 理:厂级管理、车间管理、班组管理。
二、服装生产过程组织(P133)
▪ 服装生产过程组织,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 生产人员、机器设备和各种材料进行合理 的组织和安排,使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 各工序形成协调、高效的生产系统的过程 。
2.利润表
▪ 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是对企 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成果及某些特定 活动所带来的收益(利润)或损失(亏损 )情况进行综合反映的报表,是对经营管 理进行整体评价及分析企业未来盈利能力 的重要资料。利润表应按月、按季、按年 编制。
3.现金流量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我時常聽到在製衣廠工作的治理人員說他們的工廠是以流水形式生產成衣,但當我到廠房探訪他們時,十居其九都會令我有點失望,因為许多治理人員吳誤以為分科生產便流水作業的模式,亦有许多治理人員認為成衣製造是特不困難以流水形式生產,因此他們的生產線仍保留著六十年代的傳統模式。
不錯,他們的理論都有正確的一面,分科作業(即分部門)專門化生產單一工序是流水作業的開始或必須的步驟,雖然成衣製造的工序繁複,如能強化治理,加上工業工程的應用技術,相信仍能成功地把傳統的生產模式改良為流水式生產線。
治理流水式生產線的技巧,在企業內的企業文化與傳統式的生產線截然不同,最前線的治理人員(即組長或車間指導員)需有差不多的生產治理及工業工程的知識,但一般書本及訓練課程太艱深難明,令一般治理人難以學習到所需的知識,但一些能完全掌握所需理論的員工,一般又缺乏成衣生產的經驗,形成這方面的改進特不緩慢。
為方便成衣業的治理人員提昇其治理能力,筆者特別搜集了有關的差不多理論,以簡單化的形式介紹給大伙儿。
目錄第一章 (5)1.香港製衣工業- (6)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 (6)1.2香港製衣廠的規模和結構 (7)1.3香港製衣業的出口業績 (7)1.4香港製衣業有利因素 (8)1.5香港製衣業限制因素 (8)1.6香港製衣業的前景 (9)1.7世界性製衣業的趨勢 (11)2.成衣生產過程 (15)2.1服裝製造的方法 (15)2.2製衣(成衣)廠的工作 (18)第二章 (25)3.差不多生產管概念 (26)3.2生產治理的目的 (26)3.3生產操纵(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T R O L) (27)3.4組織與工作分配 (28)3.5組織結構圖 (30)3.6組織架構欠佳的表徵 (30)4.生產前策劃-工序分析 (32)4.1工序分析的目的及用途 (33)4.2工序工程 (33)4.3工序圖 (34)4.6處理標準工序資料法:- (35)5.生產期間治理-生產線負荷與平衡 (36)5.1生產線平衡的問題 (36)5.2平衡生產線問題的特性 (36)5.3平衡生產線的條件 (36)5.4平衡生產線的方法 (37)5.5生產線負荷 (37)5.6人力分配 (38)5.7生產線平衡 (39)5.8進度操纵 (40)5.9生產數據 (41)6.廠房佈置 (44)6.1佈置定義 (44)6.2廠房佈置的目的 (44)6.3廠房佈置之適當時間 (45)6.4設計準則 (45)7.生產系統 (47)7.1設計車縫生產線的要求如下:- (48)7.2對設計車縫生產系統的要紧影響要素 (48)7.4生產系統比較 (56)8.操纵表格 (58)8.1生產計劃表格 (59)8.2生產管制表格 (60)8.4效率分析表格 (61)8.5其他表格 (62)第三章 (63)1.10品管圈 (64)3.品管七工具 (65)3.1思維衡擊法B R A I N S T O R M I N G (66)3.2魚骨圖(因果分析圖)C A U S E A N D E F F E C TD I A G R A M (66)3.3.柏氏圖分析(巴箂多分析圖)P A R E T O C H A R T S67 3.4...................... 分佈圖S C A T T E R D I A G R A M S68 3.6............................... 直方圖H I S T O G R A M69 3.7......... 覆查表C H E C K S H E E T O R C H E C K L I S T70第四章 .. (71)1.治理者的任務 (72)1.1何謂治理者﹖ (72)1.2治理者在公司架構的位置 (72)2.治理者之職責範圍 (73)2.1計劃及編排工作 (73)2.2工作及權力分配 (73)2.3監督組內工作 (73)2.4採取跟催行動 (74)2.5管制品質 (74)2.6解決問題 (74)2.7聯絡上司與下屬 (74)2.8協助減低成本 (74)2.9處理工作上人事方面的問題 (75)2.10訓練屬下人員 (75)3.治理者應具備的條件 (75)3.1要決定需要做甚麼 (75)3.2組織人手執行工作 (76)3.3組長(指導員)每日例行工作清單 (77)4.操纵生產 (78)4.1生產效率 (79)4.3轉款 (81)4.4技能分析及開發 (82)5.員工培訓 (83)5.1有效率培訓的差不多步驟 (83)5.2車縫員培訓的差不多原則 (85)5.3車縫員的訓練方法 (85)5.4培訓車縫員所需的時間 (86)5.5治理者在培訓所擔當的角色 (87)6.維持紀律 (87)6.1如何維持紀律﹖ (87)6.2採取紀律行動 (87)6.3常見的紀律問題 (88)7.溝通技巧 (89)7.1何為溝通﹖ (89)7.2機構內的溝通 (89)7.3溝通對治理者的重要性 (89)7.4怎樣成為一個有效的溝通者﹖ (90)8.人際關係 (91)8.1馬思勞(A.M A S L O W)的理論 (92)8.2治理者如何把需求等級理論套用在鼓勵下屬﹖ (93)8.3如何能與下屬維持良好關係﹖ (95)9.鼓勵及誘導員工 (96)9.1引發動機的理論 (96)9.2鼓勵員工去工作的方法 (97)9.3如何改善員工的態度及提高工作情緒﹖ .98第一章導論1 .香港製衣工業2 .成衣生產過程1.香港製衣工業-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一九五零年,香港只有41間製衣廠,僱用1,944名工人,約佔本港工廠總數2.8%及佔本港製造業僱員總數 2.4%。
在五十年代,大量資金、創業人才和廉價勞工從中國湧入,本港製衣業藉此迅速發展。
製衣業在六、七十年代繼續蓬勃發展。
六十年代初期,製衣業超越紡織業成為出口收益最大的工業,也是製造業中僱員最多的工業。
由於製衣業涉及較為勞工密集的工序,該工業蓬勃發展的要紧因素是那幾年間本港有大量廉價勞工供應。
然而,香港的工資現己提高,而工資低廉的亞洲競爭對手也發展了製衣業,廉價勞工這個優點便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逐漸消逝。
出口數量受到限制,加上生產成本相當高昂,促使製衣業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出口項目的價值及發展新產品,其中包括用各種混合纖維製造的高檔時裝。
八十年代製衣業因應市場對高質素及時髦服裝的需求,繼續發展。
現在生產的服裝,由高級時裝至簡單的衣服配件,應有盡有。
在出口市場上,製衣業面對激烈的競爭,因此越來越明白到自動化生產的重要性。
专门多製造針織衣物的廠商裝置了電腦輔助設計儀器,以及自動化電腦輔助針織機器。
在其他成衣製造方面,較大的工廠也通常設有電腦輔助紙樣放碼及排嘜機器、繪圖機以及自動裁剪機。
近年本地製衣業己逐漸向高檔市場發展,並建立起高質時裝的形象。
香港亦成為亞太區內闻名的成衣採購中心,既吸引到大批生產簡單貨式的定單,亦吸引到小量高價成衣的定單。
前一類定單(受配額限製的除外)通常交予該行業設於華南地區的生產基地製造,而後一類小量高價成衣則由本地工廠生產。
除了有限的外地加工,受香港的出口配額限制的產品,必須在本港製造,以符合香港產地來源規定。
1.2香港製衣廠的規模和結構在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七零年間,工廠數目以平均年增率24.9%增至3,491間,僱用人數以平均年增率24.6%增至148,025名。
一九七五年,香港有8,047間製衣廠(佔製造業工廠總數25.9%),聘用257,595名工人(佔製造業工廠總數37.9%),成為製造業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工業。
由一九七五年至八十年代中期,該工業以價值計算,續有增長,但佔整體製造業的比例,則開始下降:在一九八七年製衣廠的數目達到高峰,共有10,556間,但郤只佔當時製造業工廠總數20.9%。
同樣地,製衣業在一九八六年所聘用的工人數目也達到高峰,共有299,932人,佔當時製造業僱員總數34.5%。
此後,工廠數目降至一九九二年的6,980間(佔製造業工廠總數16.6%),而同期僱員人數則降至186,607人(佔製造業工廠總數32.7%)。
不過,製衣業仍是製造業中最大的行業,規模是紡織業的兩倍有多。
製衣廠的規模普遍比往常小。
在一九七五年之前,製衣廠平均聘用超過40名工人(一九六五年平均多達58名),但到了八十年代,製衣廠的平均僱員人數一直逐漸下降至平均每廠30名工人。
1.3香港製衣業的出口業績本港製衣業的產品出口值,從一九六零年的10.1億元增至一九九二年的771.56億元,平均年增率為14.5%。
自六十年代起,製衣業已是出口收益最大的工業,佔本地產品出口總額30%以上。
除了一九七五年全盛時期的44.6%外,所佔比重一般在30%至36%之間。
一九九二年的數字為33%。
以價值計算,香港在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間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區(除了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被意大利超越外)。
一九八六年,意大利再次佔第一位,並一直保持該位置。
從此香港便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地區,只在一九八八年一段短時間內為南韓所超越。
在一九九二年,香港隨中國和意大利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