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

合集下载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部分1)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部分1)
11项不符合要求三级甲等医院评审419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九条14医疗机构应建立以单病种为主的输血评价体系将其纳入科室及医师的医疗质量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进行公示
附件二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部分)
单位名称:
核查准则
条款
编号
条款内容
核查方法
评分标准
核查评分结果
核查
情况描述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九条
环境温、湿度符合要求。
现场核实,查看相关记录及超温处理:
①应有证据表明储存设备的温度有连续的记录,确保温度变化不会超出可接受的温度范围(自动温控记录或人工记录,实验室应规定温度人工记录频次)。
②必要时,配置不间断电源和/或双路电源以保证关键设备的正常工作。
③依据所用分析设备和实验过程的要求,制定环境温湿度控制要求并记录;血液保存条件参照《血液储存要求》行业标准WS399-2012。
现场查看:
①是否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有序存放于专用血液储存设备内,并有明显标识。
②血液存放时是否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各种血液成分正常周转,保证血液质量并避免血液浪费。
③全血和悬浮红细胞应按序垂直或平放在专用冰箱内,无紧密堆放现象。
④贮血冰箱内和储血室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②医院是否规定取血的容器,院内流转的血液质量安全如何保障。
③用血科室是否有自行储血的现象。
④输血后血袋保存是否保存24小时。
⑤是否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血液报废,如:限制单次发放剂量等。
⑥报废流程是否符合规范。
5分:完全符合要求
3分:≤1项不符合要求
0分:>1项不符合要求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2017)-医疗机构部分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2017)-医疗机构部分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2017)――医疗机构部分
备注:
1.核查时,应对所列条款进行逐项核查,每个条款的核查结果评定为A、B、C或D。

符合核查标准第一项评为A,符合第二项评为
B,符合第三项评为C,符合第四项评为D (第1、7、9、14和19条款包含第四项)。

2.医疗机构核查总评结果分为优、良、合格或不合格。

“优”的标准: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10个及以上的A或15个及以上的B; “良”: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6-9个A或10-14个B; “合格”: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少于6个A或10个B; “不合格”:得一个及以上的D。

提出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

3.核查情况描述主要记录亮点工作,需要特殊说明的情况,不合格或提出批评的情况。

4.凡有“ * ”标记的条款,均为涉及影响患者安全条款,对此类条款应重点核查。

5.此表格由被检查单位先自查,并对自查结果进行描述,列出支持评分的依据。

核查总评结果:
被检查单位临床用血负责人(签名):
核查人员(签名):
核查日期:2017年。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2017)-医疗机构部分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2017)-医疗机构部分

的A或15个及以上的B;“良”: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6-9个A或10-14个B;“合格”: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少于6个A或10个B;“不合格”:得一个及以上的D。

提出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

3.核查情况描述主要记录亮点工作,需要特殊说明的情况,不合格或提出批评的情况。

4.凡有“*”标记的条款,均为涉及影响患者安全条款,对此类条款应重点核查。

5.此表格由被检查单位先自查,并对自查结果进行描述,列出支持评分的依据。

核查总评结果:
核查人员(签名):被检查单位临床用血负责人(签名):
核查日期:2017年月日。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部分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部分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2017)——医疗机构部

备注:
1.核查时,应对所列条款进行逐项核查,每个条款的核查结果评定为A、B、C或D。

符合核查标准第一项评为A,符合第二项评为B,符合第三项评为C,符合第四项评为D (第1、7、9、14和19条款包含第四项)。

2.医疗机构核查总评结果分为优、良、合格或不合格。

“优”的标准: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10个及以上的A或15个及以上的B;“良”: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6-9个A或10-14个B;“合格”: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少于6个A或10个B;“不合格”:得一个及以上的D。

提出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

3.核查情况描述主要记录亮点工作,需要特殊说明的情况,不合格或提出批评的情况。

4.凡有“*”标记的条款,均为涉及影响患者安全条款,对此类条款应重点核查。

5.此表格由被检查单位先自查,并对自查结果进行描述,列出支持评分的依据。

核查总评结果:
核查人员(签名):被检查单位临床用血负责人(签名):
核查日期:2017年月日。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部分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部分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2017)——医疗机构部分
备注:
1.核查时,应对所列条款进行逐项核查,每个条款的核查结果评定为A、B、C或D。

符合核查标准第一项评为A,符合第二项评为B,符合第三项评为C,符合第四项评为D(第1、7、9、14和19条款包含第四项)。

2.医疗机构核查总评结果分为优、良、合格或不合格。

“优”的标准: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10个及以上的A或15个及以上的B;“良”: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6-9个A或10-14个B;“合格”: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少于6个A或10个B;“不合格”:得一个及以上的D。

提出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

3.核查情况描述主要记录亮点工作,需要特殊说明的情况,不合格或提出批评的情况。

4.凡有“*”标记的条款,均为涉及影响患者安全条款,对此类条款应重点核查。

5.此表格由被检查单位先自查,并对自查结果进行描述,列出支持评分的依据。

核查总评结果:
核查人员(签名):被检查单位临床用血负责人(签名):
核查日期: 2017年月日。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

附件2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
(医疗机构部分)
单位名称:
1.核查时,应对所列条款进行逐项核查,每个条款的核查结果评定为A、B、C或D。

符合核查标准第一项评为A,符合第二项评为B,符
合第三项评为C,符合第四项评为D(第1、7、9、14和19条款包含第四项)。

2.医疗机构核查总评结果分为优、良、合格或不合格。

“优”的标准: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10个及以上的A或15个及以上的B;
“良”: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6-9个A或10-14个B;“合格”: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少于6个A或10个B;“不合格”:得一个及以上的D。

提出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

3.核查情况描述主要记录亮点工作,需要特殊说明的情况,不合格或提出批评的情况。

4.凡有“*”标记的条款,均为涉及影响患者安全条款,对此类条款应重点核查。

5.此表格由被检查单位先自查,并对自查结果进行描述,列出支持评分的依据。

核查总评结果:
核查人员(签名):被检查单位临床用血负责人(签名):
核查日期:2017年月日。

最新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

最新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

最新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一、背景血液安全是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为确保血液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和技术标准。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血液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血液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随着血液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血液安全问题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为此,本指南旨在为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提供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方法,以保障血液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核查目标1. 确保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各个环节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2. 识别和评估血液安全潜在风险,提高风险防控能力;3. 促进血液制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4. 增强血液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核查内容1. 法规与标准:核查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2. 人员培训:核查血液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情况,包括岗位培训、复训和资格认证等。

3. 设备与设施:核查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运输和使用的设备与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包括设备性能、设施环境、操作程序等。

4. 质量控制:核查血液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5. 生物安全:核查血液制品生物安全管理情况,包括生物防护、废物处理、实验室安全等。

6. 血液制品追溯:核查血液制品追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情况,确保制品可追溯、可追踪。

7. 临床应用:核查血液制品临床应用管理情况,包括临床使用规范、不良反应监测、输血并发症处理等。

四、核查方法1. 文档审查:对血液安全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包括法规、标准、操作规程、质量记录等。

2. 现场检查:对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现场检查,包括设备设施、操作过程、环境条件等。

3. 访谈调查:与血液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4. 样品抽检:对血液制品进行抽检,检验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部分)-最终版9.17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部分)-最终版9.17

疗机构
难血型血清学试
核和评估。
上技术职称,从事相关工作至少 5 年。
临床用
验结果进行审核 ②从事疑难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审核
□对员工评估间
□C
血管理
和专业判断的人 的人员应至少具有 3 年本岗位工作经验 隔超过 1 年,对新进
办法》第
员应达到相应专 和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附件 2 单位名称: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医疗机构部分)
核查准则 条款 编号
条款内容
核查方法
核查标准
核查情 况描述
核查 结果
评定
* 建立临床用
①查看会议纪要是否落实,是否取 □有措施有改进
□A
《医 1 血管理委员会或 得成效。
有成效
疗机构
临床用血管理工
②查看文件及工作记录评估是否
□有措施有改进
□B
临床用
作组并履行工作 确定临床用血重点科室以及针对重点用 无成效
血管理
职能。
□有措施无改进
办法》第
血科室的 管 理 和 改 进 情况。
□没有开展工作
□C
八条、第
③现场查看自体输血、输血治疗、输
九条、第
血会诊、输血门诊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
□D
三十条
技术开展情况。
④查看工作记录是否分析临床用 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
值班室。
□缺少 1 个以上的功
血管理 办法》第
能区域;储血室和发
□C
②宜有:污物存放区、洗消区、宜有
血室未处于清洁区
十条
支持性空间(用于档案存取、库房、示教、
参考书籍的存放)、宜有员工生活区(个
人物品放置区、进餐区、卫生间、浴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
(医疗机构部分)单位名称:
备注:
1.核查时,应对所列条款进行逐项核查,每个条款的核查结果评定为A、B、C或D。

符合核查标准第一项评为A,符合第二项
评为B,符合第三项评为C,符合第四项评为D (第1、7、9、14和19条款包含第四项)。

2.医疗机构核查总评结果分为优、良、合格或不合格。

“优”的标准: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10个及以上的A或15个
及以上的B;“良”: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得到6-9个A或10-14个B;“合格”:所有条款没有得D,同时少于6个A或
10个B;“不合格”:得一个及以上的D。

提出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

3.核查情况描述主要记录亮点工作,需要特殊说明的情况,不合格或提出批评的情况
4.凡有“ * ”标记的条款,均为涉及影响患者安全条款,对此类条款应重点核查
5. 此表格由被检查单位先自查,并对自查结果进行描述,列出支持评分的依据。

核查总评结果:核查人员(签名):被检查单位临床用血负责人(签
名):核查日期:2017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