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气候变化
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报告

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报告一、引言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本报告将重点研究环境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二、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 问题背景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海平面的上升等。
这些问题给人类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影响因素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
温室气体的不断释放对大气温度和气候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对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
3. 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气候变化导致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受到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气候变化引起海洋温度上升和酸性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3)自然灾害的频发: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洪水、干旱、飓风等,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灾害。
三、应对措施1. 政府行动政府应加强立法措施,推行环境保护政策,并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促进减排工作的开展。
2. 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3. 公众参与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4. 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通过国际协定和合作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减排工作的进行。
四、结论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是显著的,它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
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以上就是本报告的全部内容,请您仔细阅读。
谢谢!。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问题备受关注,各国纷纷制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对抗气候变化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并详细介绍环境保护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环境保护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环境保护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而气候变化作为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环境保护的直接影响。
环境保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环境保护意味着减少人为活动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
温室气体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
通过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环境保护可以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室效应,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2.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环境保护需要转变传统的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不仅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还能降低能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因此,环境保护在提倡和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3. 保护森林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森林和湿地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节气候的重要因素。
通过环境保护措施保护和恢复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可以增加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吸收温室气体,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的挑战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1. 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导致了洪涝、干旱、暴风雪等灾害的发生。
这些灾害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严重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 资源的稀缺和不均衡:气候变化对资源的分配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水源减少,一些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的匮乏。
同时,气候变化也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导致粮食安全问题。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增加,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成为了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相互影响,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来解决。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阐述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全球气温上升,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热浪、干旱、洪水和暴风雨等,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其次,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生物多样性的生存。
此外,气候变化还加剧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等环境灾难的发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环境保护对气候变化的意义环境保护是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保护森林、湿地和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环境保护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水源,减少土壤和水体污染,提高生态系统的弹性,使其更能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世界各国应制定并贯彻执行减排政策,加强能源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其次是加强碳汇的保护和建设。
森林、湿地和海洋等碳汇具有吸收和储存大量二氧化碳的能力,应该进行保护和恢复。
此外,发展可持续农业和城市规划,促进循环经济,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四、全球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面对气候变化,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国际社会应密切合作,制定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规范和机制,建立合理的减排目标和机制,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给发展中国家。
此外,企业和个人也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推动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结论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气候变化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而环境保护是缓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如何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如何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是两个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重要议题。
它们不仅关乎着地球的未来,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
环境保护,简单来说,就是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系统、节约资源等,以确保我们的生活环境健康、可持续。
而气候变化,则主要指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模式改变等一系列的变化。
那么,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从根源上看,许多导致环境污染的行为,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例如,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既会排放出各种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同时也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气候变化。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农业活动中的化肥使用以及废弃物的不当处理等,都具有类似的双重影响。
反过来,气候变化也会对环境保护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不仅威胁着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也会破坏沿海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等的频繁发生,会加剧土壤侵蚀、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给生态平衡带来巨大冲击。
同时,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的生存环境恶化,加快物种灭绝的速度,进一步破坏生物多样性。
在应对策略方面,环境保护的许多措施对于缓解气候变化也具有积极作用。
加强对污染的治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都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例如,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既能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物排放,又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产生。
此外,保护和扩大森林面积也是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重要功能。
通过植树造林、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可以增加碳汇,帮助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而环境保护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并分析环境保护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一、环境保护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系列活动。
环境保护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控制工业排放、提倡低碳生活、发展清洁能源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
其次,环境保护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支持。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物种灭绝、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
而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保护自然栖息地、禁止非法猎捕等,可以降低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风险,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此外,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气候变化引起了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加,如暴雨、干旱、风暴等。
通过保护森林、湿地、河流等自然环境,可以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轻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环境保护的挑战与环境保护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反,气候变化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首先,气候变化削弱了环境保护的效果。
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物种灭绝等问题,使得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原本为保护某一物种而采取的措施可能因为气候变化而无法奏效,导致保护工作功亏一篑。
其次,气候变化加大了环境保护的难度。
气候变化带来的温度升高、降水模式改变等现象,使原本合理的环境保护方案需要不断调整。
保护自然栖息地、调整种植结构等环境保护措施需要与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匹配,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需要更加重视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气候变化的因素纳入考量。
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这两个词汇。
虽然这两个词汇看似相似,但实际上它们有很大的区别。
本篇文章将详细地探讨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模式的改变。
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大气中的气体含量(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大气的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气温的增加、降雨的不规律、海平面的上升等。
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会对全球水资源的分配和可利用性造成影响。
在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已经使得许多人生活非常困难。
2.海平面上升由于极地冰层融化,全球海平面高度不断上升。
这从长期来看可能导致一些低洼的海岸地区出现灾难性的海洋侵袭。
3.气候灾难气候灾难包括干旱、洪水、暴风雨等。
它们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加。
二、环境变化环境变化既包括天然因素的变化,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热点问题。
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系统是人类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它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水和其他材料。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许多生态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2.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要素。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许多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3.水、空气和土壤污染由工厂、车辆和其他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
许多地区的水质、空气质量和土壤质量都已经严重受到了污染。
三、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联系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直接联系,但实际上它们是相互关联、互为影响的。
一方面,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雪球效应”: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环境变化更加明显,而环境变化又会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
例如,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极地冰层融化,而极地冰层融化又进一步加速了气候变暖。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都是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什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是两个紧密相连却又常常被人们混淆或忽视的重要议题。
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
环境保护,简单来说,就是保护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等,使其免受污染和破坏。
而气候变化,则主要指的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进而引发一系列气候模式的改变,如极端天气增多、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失衡等。
从根源上来看,许多导致环境保护问题的因素,也是引发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
比如,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变化;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则会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再看森林砍伐。
为了获取木材、开垦农田或者进行城市建设,大片的森林被砍伐。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它们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当森林面积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就会增加,导致气候变暖。
同时,森林的破坏也使得许多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这也是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在农业领域,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会污染土壤和水源,还会产生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
而且,农业灌溉方式的不合理可能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盐碱化,这些都是环境保护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与气候变化有着间接的联系。
气候变化反过来又会对环境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
气温升高会导致冰川和永久冻土融化,释放出被封存的甲烷等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
同时,融化的冰川和上升的海平面会威胁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居住环境。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暴雨、干旱、飓风等,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暴雨可能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破坏植被和土壤;干旱则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飓风等强风天气可能摧毁房屋和基础设施,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气候变化与地球环境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地球环境的关系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工业化进程,我们的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变化作为其中之一,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气候变化给地球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地球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气候变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气候变化与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其对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什么是气候变化?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气候变化的概念。
气候变化指的是长期时间尺度上全球或地区的气候参数的变化。
气候参数包括温度、降水、风速、湿度等等。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现象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有多种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而人为因素则主要源于人类活动,如工业化、森林砍伐、化石燃料的使用等。
人为因素在气候变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人类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
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导致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加剧,使得地球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引起了全球变暖的现象。
地球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球环境对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球的地形和地形特点影响了区域气候的形成。
高山、平原、河流和海洋等地理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个地区的气候模式。
其次,地球的大气层对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包括水蒸汽、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和地球反射出的热量,形成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这种温室效应导致了地球的平均温度的升高,从而引起了全球变暖。
此外,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也对气候变化有着显著影响。
例如,森林的覆盖率越高,植被的蒸腾作用就越强,能够帮助调节地球的湿度和温度。
而水域则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水体的吸热和释热速度比陆地要慢,因此能够平衡环境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二)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
、
3.生物多样性减少
世
界 环 境 问
从恐龙灭绝以来,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速度比历史
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或许是它们在 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总体来看,大陆上66%的 陆生脊椎动物已成为濒危种和渐危种
当前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减少.有 科学家调查了影响脊椎动物灭绝的常见原因,结果如下表所示.
目录
环 境 与 气 候 变 化 问 题
世界环境 问题
世界资源 问题
世界能源 问题
世界气候 变化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世界水资源现状 森林资源 草地退化 耕地供给不足问题
世界能源消费的现状 石油能源 煤炭能源 天然气
自然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
不合理利用 林开荒、过度放牧等
3.片面追求 经济的增长
先污染后治理,实质没有充分考虑污染 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生活质量 并不与经济效益成正比
一
(二)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
、
世
1.全球气候变化
界 环
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 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1995年 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
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损害生物和自然生 态系统;二是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
一 、 世 界 环 境 问 题
(二)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
7.水资源危机和海洋资源破坏 (1)水资源污染
三个主要来源,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和含有农业污染物的地面径流。 另外,固体废物渗漏和大气污染物沉降也造成对水体的交叉污染。
环
主要危害:1、是产生气候异常;2、是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3、是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4、是加剧水土
境
侵蚀;5、是 减少水源涵养,加剧洪涝灾害。
问
题
6.酸雨污染
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 酸,主要来源于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60、70年代以来,矿 物燃料燃烧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总量不断增 加,酸雨分布有扩大的趋势。欧洲和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上最早发生 酸雨的地区,但亚洲和拉丁美洲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一 、 世 界 环 境 问 题
(三)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制定更多的国际性的环保公约
如:《拉姆萨湿地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保护臭氧 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
1 2
3 4
开发环保技术和促进环境保护产业
环保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处理废水、废气、废渣等的能力。 环境保护产业是为保护自然资源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 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等活动
(一)世界水资源现状
二 、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 的0.75%,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 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
世 界
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被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 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预计到2025 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
一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
世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的
界
1.人口压力
增长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 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环
境
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
问 题
2.资源的
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周期,加剧了 资源的耗竭速度;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
(2)海洋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海洋污染越来越 趋于严重。目前,每年都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 等直接流入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的淤泥和废物带人沿海水 域。 下图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已从2011年的2300立方米降至2013年的 2000立方米。
资
重不足。
源
下图为各大洲人口与水资源分布图。
问
题
(二)森林资源
二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
、 世
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
环 境
展。1985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有害 紫外线的增加, 会产生的一些危害:
问
一、是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加,损坏人的 免疫力,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题
二、是破坏生态系统;
三、是引起新的环境问题。
此图是南极臭氧层空 洞变化图,它表明南 极臭氧层空洞从1979
年至2011年不断增大。
境
400亿美元的损失。 根据一项对20多个气候模型进行的比较,到2050年,世界
问
大多数地方夏天温度比历史最高记录仪还高的可能性在10%到
题
50%之间,而到2090年这一概率将达90%(见地图)。
一
(二)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
、
2.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世
界
臭氧层的臭氧含量虽然极其微少,却具有非常强烈的吸收紫 外线的功能,才使得人类和地球上各种生命能够存在、繁衍和发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 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 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来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好坏。 大量资料表明,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或地区,通常生态环境被破坏频 率越高,生态环境问题也越多
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
问 题Biblioteka 产,相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恶果,在极为严重的 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大量生态难民。
此图是我国 2007年沙漠化 土地分布图
一
(二)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
、
5.森林植被破坏
世
主要原因:1、砍伐林木、2、开垦林地、3、采集薪材、4、大
界
规模放牧、5、空气污染等。
题
一
(二)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
、
4.土地荒漠化
世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联合国环
界 环 境
境规划署曾三次系统评估了全球荒漠化状况。从1991年底为联合 国环发大会所准备报告的评估结果来看,全球荒漠化面积已从 1984年的34.75亿公顷增加到1991年的35.92亿公顷,约占全球陆 地面积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