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大手拉小手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大手相连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大手相连小手》含反思1. 教案概述- 教案名称:大手相连小手- 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3-4岁)- 主题:团队协作和社交技能- 目标: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幼儿园中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促进身体协调发展。
2. 活动准备2.1. 材料准备- 色彩鲜艳的连环小手卡片- 音乐播放器和欢快的音乐- 教具:绳子、球等团队活动器材2.2. 环境准备- 宽敞的室内或户外活动场地- 防滑垫或安全保护措施3. 活动步骤3.1. 活动引导- 让幼儿围坐在活动场地,向幼儿介绍今天的团队协作活动。
3.2. 活动执行1. 分发连环小手卡片给所有幼儿,让他们戴在自己的手臂上。
2. 播放欢快的音乐,鼓励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来移动身体。
3. 让幼儿看着自己的小手,互相找到另一只与自己颜色相同的小手。
4. 当幼儿们找到彼此后,鼓励他们“大手相连”,形成一条长长的人链。
5. 引导幼儿们一起进行各种身体动作,如跳跃、转圈、走路等,保持人链不断。
6. 引导幼儿们体验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乐趣。
3.3. 活动总结- 结束活动后,带领幼儿们坐下来,反思今天的活动。
- 提问一些问题,如:“你们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吗?”、“大家觉得人手相连的感觉怎么样?”等等。
- 鼓励幼儿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合作与交往。
4. 反思与延伸活动- 教师应该观察幼儿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做出适当的记录和评估。
- 延伸活动:根据幼儿团队合作的表现,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游戏和活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手拉小手》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手拉小手》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园孩子互相帮助,积极向其他人伸出援手的良好习惯。
2.发展幼儿园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意识。
3.增强幼儿园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能够在小朋友中间充满自信。
4.协调幼儿园孩子的五官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手部协调性。
教学内容
引导幼儿园孩子学生学会关注他人
•指导孩子们学习如何“大手拉小手”
•总结孩子们自己的行为,让孩子们尝试模仿
鼓励孩子们在“大手拉小手”中发挥团队协作的能力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利用伙伴的力量完成任务
•设计亲子游戏,鼓励孩子与家长同步合作
加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团结意识
•鼓励孩子们提供励志故事和经历
•通过小组合作来加强团体意识
教学方式
导入
老师指出一项基本规定:在教室或操场上都不能落下小朋友,如果发现有小朋友没有跟上,就要“大手拉小手”让他跟上队伍
学习与探索
1.亲子合作,孩子们坐在地上,父母轮流拿出一只手来接触小孩子的小手
2.小组合作,教师将孩子分成数组,让小组成员采用“大手拉小手”的方法走过一个几何形状路程。
3.模拟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大手拉小手”的情境模拟,让孩子们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实践与输出
1.导入开头的规定
2.让孩子们回顾一下自己平时的行为,提问大家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回家后,与家人协作完成一个小任务,如摆弄拼图、拉起小水管等。
教学建议
1.在合适的时间增加团队活肤,加强班级间的互动
2.在进行亲子游戏时,教老师最适当站在孩子们身侧指导
3.在使用想象游戏中,扮演一个个角色,使游戏更有故事性。
中班社会大手拉小手教案

中班社会大手拉小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都是好朋友》,具体内容包括“大手拉小手”,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爱同伴、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和帮助同伴。
2.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3. 培养幼儿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重点:让幼儿学会关心同伴,乐于助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手拉小手的图片、故事书、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情景,让幼儿初步感知合作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故事书中的例子,让幼儿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和帮助同伴。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大手拉小手”的游戏,体验合作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5. 作品展示(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相互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大大手拉小手2. 副我们都是好朋友3. 插图:大手拉小手的图片4. 重点内容:合作的意义、关心同伴、乐于助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大手拉小手”的画,并写下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
2. 答案示例:画:画一个大手和一个小手紧紧相握。
感受:在游戏中,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完成了任务,我觉得很快乐。
以后,我还会帮助其他小朋友,让我们共同进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合作的理解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类似的合作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人合作,共同完成家务,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中班社会大手拉小手教案

中班社会大手拉小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主要围绕“大手拉小手”这一主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三章第二节“互帮互助”,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互帮互助的含义,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3. 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喜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互帮互助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大手拉小手的图片、互助场景道具。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大手拉小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情景。
邀请几名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再现,让其他幼儿观看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互帮互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互帮互助的。
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互助场景道具,邀请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实践互帮互助的行为。
教师观察幼儿的练习情况,并进行指导。
4. 分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互帮互助过程中的感受。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幼儿倾听并学习。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大手拉小手2. 副互帮互助,关爱他人3. 内容:故事梗概、互助场景、实践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互帮互助的故事,并尝试在家庭生活中实践互帮互助的行为。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互帮互助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大手拉小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大手拉小手》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幼儿园中班儿童,旨在通过开展《大手拉小手》的社会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合作是一种良好的交往方式,能够展示出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2.理解“大手拉小手”这个游戏的规则,完成游戏任务。
2.技能目标1.培养幼儿们的协作精神,增强合作能力,体会通过合作可以实现更多的事情。
2.培养幼儿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幼儿们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养幼儿们的社交能力,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
3.情感目标1.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让幼儿明白友谊的重要性。
2.建立幼儿对老师和同伴的信任感和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让幼儿们理解合作的意义,体验合作的过程。
2.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亲密友爱的情感。
2.教学难点1.有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不合作、不配合,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2.有些幼儿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游戏法本次教学以“大手拉小手”游戏为主要教学内容,采用游戏法进行教学。
游戏的过程中需要老师指导并及时进行提醒和调整。
2.角色扮演法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并体验合作过程中的快乐和困难。
3.情景模拟法老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法,让幼儿们在类似“大手拉小手”的情境下,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互相帮助。
五、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准备1.准备好活动所需的道具:绳子、鲜花等。
2.班级内的座位、空间等需要做好调整。
2.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老师可以通过运动、舞蹈、口头数学等方式,让幼儿们进入活动状态,增强活动效果。
(2)游戏体验老师带领幼儿们玩“大手拉小手”游戏,让幼儿们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过程,并针对游戏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引导。
(3)情景模拟老师设计类似“大手拉小手”的情景,让幼儿们在模拟中学会如何合作,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园小手拉大手教案范文6篇

幼儿园小手拉大手教案范文6篇幼儿园小手拉大手教案范文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小品、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1、搜集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调查争做文明学生的做法。
关于中学生礼仪的音像、文字材料。
2、环境布置(黑板、场地等)。
3、组织学生准备有关节目。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主持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革除五陋习》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一)、家庭文明礼仪。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下面请观看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诚心敬父母》(放录像)(放完录像)主持人:看到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么我们在一起生活的小伙伴们呢?看了下面的表演的小品,我想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下面请欣赏由高红波等表演的小品:《快乐的小伙伴》(表演结束)主持人:通过这个小品,大家认为该如何与小伙伴相处?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请欣赏小品《家里来客了》(二)、校园文明礼仪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
“礼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做人要懂得礼貌谦让,因此中国被称为“*华国,诗礼传家”,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
下面我们来看古人们在待人接物等方面有什么要求?(观看录像资料)主持人: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
幼儿园中班社会大手拉小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大手拉小手教案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并感受到大手拉小手的温暖和互助精神。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互动能力。
3.促进幼儿形成友好的社交关系。
教学准备:1.教具:绳子、大纸箱、小花瓶、彩纸、粘胶带等。
2.图片资料:描绘大手拉小手的场景。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大手拉小手的图片,鼓励幼儿们讲述自己与朋友们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大手拉小手的意义。
活动一:大手拉小手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们围成一个圈,每两个幼儿手拉手,形成一个大圈。
2.教师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或字母,要求幼儿们按顺序大声说出自己的数字或字母。
3.教师给绳子在圈内环绕,形成一种迷宫的样子,要求幼儿们一起合作,尽量不让绳子碰到自己的身体。
4.教师引导幼儿们共同讨论,如何通过协作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个游戏。
活动二:大手小手绳子编织1.教师准备一段长的绳子,要求幼儿们合作将绳子编织成一个“人链”。
2.教师示范如何将绳子进行编织,然后将绳子递给一个幼儿,让他按照示范进行操作。
3.教师鼓励其他幼儿们观察并帮助编织绳子,最后形成一个大家一起努力完成的“人链”。
活动三:大手小手废纸箱拼装1.教师将几个废纸箱拆开,让幼儿们合作将废纸箱拼装成一个小屋。
2.教师将彩纸、粘胶带等教具分给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最后完成小屋的装饰。
3.教师鼓励幼儿们共同协作,按照每个人的意见进行讨论和操作,以完成小屋的建设。
反思总结: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的过程,鼓励幼儿们讲述自己与朋友们的合作经历,分享合作中的快乐和困难。
2.教师总结大手拉小手的意义,使幼儿明白互助与合作的重要性。
3.教师帮助幼儿们总结出合作的规则和方式,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
拓展延伸:1.幼儿可以在课后的生活中,尝试与朋友们进行合作,例如一起完成一件摆放桌椅的事情。
大手拉小手教案(6篇)

大手拉小手教案(必备6篇)教案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手拉小手教案,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大手拉小手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 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学问,认得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 幼儿能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定的紧要性,懂得如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知道的交通安全学问。
3. 幼儿养成自发地遵守交通规定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学问,认得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活动难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定的紧要性,懂得如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知道的交通安全学问。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课件,儿童脚踏车两辆,小汽车(扭扭车)两辆,红绿信号灯标志,汽车方向盘4个,一顶警帽,交通安全小卫士的贴纸。
阅历准备:幼儿知道一些简单的道路交通安全学问。
场地准备:布置好活动场景(模拟十字路口),画好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
活动过程:一、幼儿观看课件,老师引导幼儿讨论:1.幼儿观看课件1——《上学路上》,老师提问:刚才的'动画片告知我们上学路上应当注意些什么?哪些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定的?正确的应当怎么做?对回答问题的小伙伴进行激励,把交通安全小卫士的贴片贴在小伙伴的胸前。
2.幼儿观看课件2——认得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老师提问:你认得这些标志吗?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禁止非机动车行驶,行人走道,禁止行人通过,减速慢行、注意行人)二、设置情境,幼儿模拟过十字路口:1. 组织幼儿按十字型分组坐在画好的场地上。
幼儿认得斑马线、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
2. 幼儿游戏,模拟看信号灯过公路:两个小伙伴开扭扭车当司机,两个小伙伴骑单车以及四个行人模拟过十字路口。
幼儿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过十字路口,车辆和行人任意穿行。
引导幼儿讨论:小伙伴,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做得对吗?他们应当怎么做?老师小结幼儿叙述,出示红绿信号灯,请出一位幼儿来当指挥,幼儿再次有序地过公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大手拉小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Hand in hand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大手拉小手
活动目标:
1、懂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学着关心和照顾弟弟妹妹。
2、以热情大方的小主人态度向弟弟妹妹介绍我们的班级,并会教弟弟妹妹学本领,与弟弟妹妹交流。
活动准备:与中三班教师约定好时间。
活动过程:
一、讨论怎样做哥哥姐姐。
1、我们长大了,当弟弟妹妹来我们大三班做客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小主人?和他们一起说些什么话?有什么本领要教他们?
二、实践活动:
1、热情大方迎接弟弟妹妹。
每位幼儿邀请一位弟弟或妹妹到自己身边,做自我介绍,互相熟悉。
2、我是小向导。
引导幼儿带弟弟妹妹参观自己的班级,介绍我们的活动区域。
3、我长大了。
与弟弟妹妹交流,告诉弟弟妹妹自己哪些方面长大了,也请弟弟妹妹讲讲自己的变化。
4、我的本领。
引导幼儿教弟弟妹妹学本领(如变魔术、
念儿歌、数数等)
三、说说感受。
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带领弟弟妹妹的感受。
如自己是怎样教弟弟妹妹变魔术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弟弟妹妹是怎么学的等等。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