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色作业
介绍中秋节英语特色作业

介绍中秋节英语特色作业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中秋节的英语介绍特色作业。
1. Writing a short essay: Write a short essay (300-500 words) introduc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 Describe the history, custom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festival. Inclu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legend of Chang'e, the mooncakes, and the tradition of admiring the moon.2. Creating a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Make a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nclude visuals, such as images of mooncakes, lanterns, and the moon.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estival's origins, traditional activities, a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moon. Use bullet points and short sentences to make the presentation concise and engaging.3. Designing a poster: Design a poster to promo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Use vibrant colors, traditional Chinese elements like lanterns, and images of mooncakes, tea, and the moon. Include brief information about the festival, such as the date it is celebrated and its significance. Use catchy phrases or slogans to attract attention.4. Creating a cultural display: Create a cultural display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Use props like lanterns, mooncak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ostumes. Include informative posters or signs describing the festival's history, customs, and traditions. Encourage viewers to interact with the display by providing small mooncake samples or offering quizzes about the festival.5. Making a video presentation: Record a video presentation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Show various scenes related to the festival, such as families gathering, admiring the moon, and sharing mooncakes. Narrate the video with informative commentary, explaining the festival's origins, customs, and significance. Use background music or traditional Chinese tune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presentation.These special assignments can help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ts cultural importance, and the customs associated with it. It allows them to explore Chinese traditions and celebrate diversity.。
中秋假期特色作业设计(可打印)

“
”
享
中
秋
“
语
”
你
同
行
中秋特色作
业
“语”你同行,“悦”享中秋--中秋特色作业中秋童谣我会吟:
圆圆的大大的月亮,缓缓地升到了天上,香甜的月饼咬上一大口,全家人团圆来过中秋。
哦,月亮上面,嘿,住着神仙。
每一年这一天,团圆的日子延续了几千年,把月饼放在枕边,睡梦中给嫦娥姐姐分一点。
中秋节月光光,
全家一起看月亮,
月儿圆月儿亮,
月饼甜呀月饼香。
吃月饼呀看月亮,
说说笑笑喜洋洋。
中秋灯谜我来猜:
中秋古诗我积累:
同学们,古往今来,关于中秋的古诗可不少呢!快把你积累的写一写吧!
中秋月亮我来画:
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你看到了吗?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下来吧!
中秋月饼我描述:
月饼的口味各种各样,五仁,蛋黄.....你最喜欢哪一种?用你的笔描述下它的样子、味道、制作材料等。
综合实践作业中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我们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开展了以“中秋月圆,实践情浓”为主题的综合实践作业。
以下是我们班级在这次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和感悟。
一、作业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我们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作业。
二、作业内容1. 中秋文化知识搜集同学们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了有关中秋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知识,并在班级内进行了分享。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中秋诗词鉴赏中秋之夜,月圆人团圆,诗人们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中秋的佳作。
同学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鉴赏和解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3. 中秋美食制作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同学们在家与家人一起动手制作月饼,感受传统美食的魅力。
同时,还学习了月饼的制作工艺,了解了月饼的历史。
4. 中秋赏月活动在中秋之夜,同学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户外赏月。
大家一边品尝月饼,一边欣赏皎洁的月光,感受中秋的团圆氛围。
5. 中秋手抄报制作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了精美的中秋手抄报。
手抄报上不仅有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故事,还有精美的插图,展现了同学们对中秋节的热爱。
三、作业成果展示1. 中秋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中秋知识的掌握,我们班级举办了一场中秋知识竞赛。
同学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
2. 中秋美食分享会同学们将家中制作的月饼带来学校,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大家品尝着各种口味的月饼,欢声笑语不断。
3. 中秋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中秋实践作业,展示了活动成果。
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四、感悟与体会通过这次综合实践作业,同学们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感悟与体会:1.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学中秋节特色作业设计方案

小学中秋节特色作业设计方案中秋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对于小学生来说,中秋节是一次展示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好机会。
在中秋节期间,学生可以通过特色作业来了解中秋文化,感受中秋节的气氛,体验中秋节的习俗。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学中秋节特色作业的设计方案。
一、中秋节文化知识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秋节文化,可以设计相关的文化知识学习任务。
比如,在家长的帮助下,学生查阅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传说故事等资料,制作一份中秋节文化知识短篇报告。
这样的任务不仅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了解中秋节与农历的关系,而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如如何查阅资料,如何整理资料等。
二、中秋节民俗习惯的体验中秋节的民俗习惯是中秋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中秋节民间的习俗活动来体验中秋节的气氛。
比如,设计“赏月”活动,让学生带上自己做的月饼、茶水等,在教室里一起赏月、品茶。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还可以体验中秋赏月、品茶的愉悦,感受中秋节的气息。
三、中秋节美食的制作中秋节的月饼是中秋节期间的主要糕饼之一,往年中秋节,学生们都可以享用家长做的月饼。
但今年可以设计一项特别任务——自制月饼。
可以让学生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和材料,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月饼,或是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设计一种特别的月饼。
四、中秋节艺术创作中秋节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表现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可以组织一个“中秋节主题画展”,让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表现中秋节的民俗风情、季节特色等。
还可以设计中秋节舞蹈、中秋节歌曲创作等特别任务,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中秋节的热爱和敬意。
以上就是小学中秋节特色作业设计方案。
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秋文化,感受中秋节的气氛,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同时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技能和品质。
希望这些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中秋节的庆祝活动中,让中秋节的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中秋与十一特色作业

中秋与十一特色作业中秋与十一是中国传统的两个重要节日,它们各具特色,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欢乐时刻。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八月十五日。
这一天,人们会和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
中秋节最具特色的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月亮在中秋之夜是最圆的,人们会赏月,尤其是在山水田园之间的地方,月亮的景色更加美丽。
同时,人们还会准备一些月饼,这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月饼的外皮金黄酥脆,内陷馅料丰富多样,有豆沙、莲蓉、五仁等多种口味。
吃月饼的同时,还会品尝一杯暖心的茶水,让人感受到家人的关怀和温暖。
而十一则是中国的国庆节,也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这一天,人们会放假,休息一周的时间,可以和家人一起出行旅游,感受不同的地方风情。
十一期间,各地都会举办各种特色活动,如长城登高、庙会、花灯展等等。
这些活动让人们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此外,十一期间还是购物的好时机,各大商场和电商平台都会举办促销活动,吸引人们购买各种商品。
中秋节和十一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节日,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活动特色。
在这两个特色作业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秋节和十一的知识,也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了解中秋节和十一,我明白了团圆和家人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
在以中秋与十一特色作业为标题的这篇文章中,我希望通过描述中秋节和十一的特色,让读者对这两个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传递出中秋节和十一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两个特殊的节日里,与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
中秋国庆节幼儿园手工作业

中秋国庆节幼儿园手工作业
中秋国庆节家庭幼儿园手工作业建议:
1. 中秋月饼模型:使用彩纸和剪刀,制作中秋节的特色月饼模型。
可以使用黄色和红色的彩纸,剪出饼皮和馅料的形状,然后将它们粘贴在一起。
2. 国庆国旗画作:给孩子提供一张白纸和颜料,让他们画出国庆节常见的国旗图案。
可以给他们一些简单的颜色提示,让他们尽量准确地画出国旗的样子。
3. 中秋灯笼制作:使用纸杯和彩纸,制作中秋节特色的灯笼。
首先,在纸杯的底部剪几个小孔,然后将彩纸剪成合适的尺寸粘贴在纸杯的周围,最后用线串起来,就可以制作一个可爱的灯笼了。
4. 国庆花冠制作:使用彩纸和发夹,制作一个国庆节的花冠。
将彩纸剪成花朵的形状,然后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在发夹上,最后将花冠戴在头上。
5. 中秋月亮描绘:给孩子提供一张黑或蓝色的纸和黄色的颜料,让他们用手指蘸取黄色颜料,在纸上描绘出中秋节的圆月。
可以给他们一些黄色颜料的指导,让他们创造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月亮。
以上是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祝你的孩子在幼儿园度过一个愉快的中秋国庆节!。
某学校中秋主题特色作业活动方案

某学校中秋主题特色作业活动方案
为落实“双减”政策,增强作业的针对性、时效性、趣味性,实现“增效减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实践动手的能力。
我校制定了“月团圆,悦中秋”主题的中秋实践作业活动方案。
一、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二、活动主题:月团圆,悦中秋
三、活动内容
(一)“中秋月圆知多少”十分钟班会
通过十分钟队会,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走近中秋文化。
(二) 各年级中秋特色作业
1、一、二年级情满中秋吟诗词
诵读以中秋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拍照或录小视频,感受传统节日魅力。
2、三、四年级佳节感恩送祝福
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或贺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3、五六年级图文并茂绘中秋
以笔作画,描绘中秋佳节的习俗,节日的气氛等(8K纸)感受节日的祥和欢庆。
(三)记录美好瞬间
中秋赏月、品月饼,吃团圆饭,和家人一起拍团圆照,分享家庭的温暖,感受节日的温馨,丰盛餐桌上的欢声笑语,让这个节日更加圆满了,同学们用照片记录下这美好时刻,定格幸福瞬间(每班上交一张照片)。
四、成果展示
各班在中秋节后各推荐两幅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中秋节的作业

中秋节的作业
中秋节的作业可以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写一篇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可以写中秋节的由来、传统习俗,或者个人的中秋节经历,以及对中秋节的感想等等。
2. 制作中秋节手工:可以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做月饼盒、灯笼、花灯等,或者用剪纸、折纸等技巧制作具有中秋节特色的手工作品。
3. 学唱中秋节的歌曲:可以选择经典的中秋节歌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中秋好》等,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可以自己在家里或学校的活动中演唱。
4. 读中秋节相关的故事书籍:可以通过阅读中秋节的传统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神话传说,也可以理解中秋节重要的象征意义。
5. 观赏中秋节的文化表演:可以去参观当地举办的中秋节文化演出或活动,如舞龙舞狮、灯谜比赛、中秋晚会等,体验中秋节的欢乐氛围和传统文化。
6. 做中秋节的美食:可以学习制作传统的中秋节美食如月饼、粽子等,参与家庭或学校的中秋节美食制作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味道。
总的来说,中秋节的作业可以涉及到中秋节的文化、传统习俗、
手工制作、音乐表演、阅读故事书籍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作业可以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中秋节特色作业
尊敬的家长朋友:
中秋将至,首先祝您阖家团圆,生活快乐!希望您能帮助孩子一起了解中秋的相关知识(中秋由来、传说、习俗),背中秋诗词并画一画中秋所见,督促孩子很好地完成特色作业,谢谢合作!
一、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二、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三、中秋节的月饼: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
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
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
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四、中秋诗词欣赏: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我见我画:
中秋时节景色宜人,你看到的:美丽景色或有着迷人的大月亮的夜空以及乡村风光等等,感觉怎么样?画一画吧!
二年级中秋节特色作业
尊敬的家长朋友:
中秋将至,首先祝您阖家团圆,生活快乐!希望您能帮助孩子一起了解中秋的相关知识(中秋由来、传说、习俗),背中秋诗词并画一画中秋所见,督促孩子很好地完成特色作业,谢谢合作!
一、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二、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三、中秋节的月饼: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
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
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四、中秋诗词欣赏: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我见我闻:
超市里有哪些牌子的月饼?有什么馅儿的?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牌子的什么馅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