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中秋节》

合集下载

中秋节的研究报告结论与感悟

中秋节的研究报告结论与感悟

中秋节的研究报告结论与感悟中秋节的研究报告结论与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文化逐渐深入人心,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已经成为人们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

我在研究中秋节的过程中,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中秋节如此重要,又意味着什么?在尝试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中秋节不仅代表着家庭团聚,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这些传统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仍然被广泛传承。

中秋节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纽带。

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是个重要的社交节日,有团圆、感恩、祝福、祭祀等多重含义,具有纪念家庭、朋友和祖先的作用。

第二,中秋节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记录和演绎方面,中秋节已经孕育了许多文化表演艺术,比如经典的诸如《汉宫秋月》和《长城咏秋》诗歌,中秋灯笼、蛋黄酥和月饼等传统食品,丰富多彩的中秋文化节目。

第三,中秋节的民俗传统和文化有着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个方面是中秋节意味着对自然的敬畏,并且代表着谷物的收获;第二个方面是它是传统的节日之一,因此也代表着古代社会的历史。

在研究中秋节的过程中,我认为,中秋节正是在重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通过中秋节的文化、民俗和传统,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激发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和认同感。

当下社会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渐渐地忽略中秋节的意义,而更注重现实生活和工作的追求。

然而,在初心不变的信念下,我们必须从中秋节的文化、民俗和传统中,回归到我们的人文根源,弘扬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持续延续下去。

因此,我深刻感悟到,中秋节元素的传承已经超越了某种意识形态和某种个人主观想法的标签,而成为了一种深入人心的情感共鸣。

最后,希望人们都能够在今后的中秋节中,牢记中秋节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真正认识到中秋节的意义,多获取与分享中秋节的文化、民俗和传统。

中秋节研究报告

中秋节研究报告

中秋节研究报告摘要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与东亚众多国家共同庆祝的节日。

本文旨在对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以及现代庆祝方式进行研究,并分析中秋节对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引言中秋节,又称月夕、月半,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气息的节日之一。

这一节日源远流长,久负盛名。

在这个节日里,家人团聚,共享美食,观赏皓月,品味中秋的温馨和祥和。

本文将对中秋节进行全面的研究,探讨中秋节在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历史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和农耕社会。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回5000多年前的中国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中秋节庆祝活动是为了祭祀天神和祖先,祈求丰收和平安。

随着时代的演变,中秋节的庆祝形式逐渐多样化,融入了家庭团聚和社交活动。

3. 传统习俗中秋节有许多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是赏月。

人们在中秋节晚上聚集在一起,在明亮的月光下观赏月亮,欣赏明月的美景。

此外,还有吃月饼、剪纸、赏花灯等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的祈求。

4. 现代庆祝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庆祝中秋节的方式除了传统的赏月、吃月饼等活动外,还出现了诸如赛月饼、制作灯笼等创意活动。

此外,中秋节也成为了商家推出促销活动的机会,许多企业会推出特别的中秋礼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中秋节的文化传承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它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强人们情感交流和凝聚力的重要纽带。

通过世代相传的习俗和庆祝活动,中秋节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传统给后代,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6. 中秋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中秋节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秋节为人们提供了家庭团聚的机会,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其次,中秋节也促进了社交活动的发展,人们通过亲友间的走访和联谊活动,扩大了社交圈,增进了友谊。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调查小报告精选3篇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调查小报告精选3篇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调查小报告精选3篇篇一:中秋节调查报告三年级六班:刘泽中一、中秋节的起源: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粮食和瓜果都成熟了。

农民为了庆祝丰收,将8月15日定为中秋节进行庆贺。

从网上搜索了解到,大约从唐朝开始过中秋。

二、中秋节习俗全家团圆一起吃月饼赏月亮三、中秋节诗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四、中秋节的传说和故事1、月饼传送消息蒙古族统治中原,对汉族很残暴。

汉族老百姓想联合反抗蒙古族统治,但蒙古族管得特别严厉,一直派人检测,给每个村庄都安排了统治者,很难传递消息。

最后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想了个办法,让人在月饼里包上纸条,纸条上写着:8月15日一起集合杀蒙古人,通知老百姓吃月饼时注意月饼里面。

到了8月15日,老百姓真的把村里的蒙古人都杀了。

计策成功了,朱元璋很高兴。

-----爷爷讲得故事2、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很早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骄阳似火,庄稼枯死,老百姓饿死很多。

有个叫后羿的英雄,一箭射下九个太阳,大地又恢复了常态。

王母娘娘奖励他一包神药,吃了之后可以长生不死。

一天后羿出门后,有个人拿着宝剑来抢神药,嫦娥知道自己打不过他,就一下子把所有的神药吃了下去,吃完后就飞起来了,升到月亮上。

起飞的时候因为惊慌还抱了一只自己养的兔子。

后羿回来后想杀掉那个坏蛋,可是他已经逃走了。

他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那天正好是8月15日,后羿就在后院里摆了一些嫦娥喜欢吃的点心纪念她。

8月15日赏月的习俗就这样诞生了。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的调查小报告这个学期,我们班开展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几个对中秋节特别感兴趣,所以成立了一个小组,选择了研究子课题《瑞安民间中秋节习俗的调查研究》。

经过大半个学期的调查研究,我们查找收集了许多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对瑞安民间中秋节的习俗有了许多了解,现在,我们的调查研究活动即将结束,经我们组里成员的讨论,我们将调查研究的过程和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调查小报告精选3篇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调查小报告精选3篇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调查小报告精选3篇篇一:中秋节调查报告三年级六班:刘泽中一、中秋节的起源: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粮食和瓜果都成熟了。

农民为了庆祝丰收,将8月15日定为中秋节进行庆贺。

从网上搜索了解到,大约从唐朝开始过中秋。

二、中秋节习俗全家团圆一起吃月饼赏月亮三、中秋节诗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四、中秋节的传说和故事1、月饼传送消息蒙古族统治中原,对汉族很残暴。

汉族老百姓想联合反抗蒙古族统治,但蒙古族管得特别严厉,一直派人检测,给每个村庄都安排了统治者,很难传递消息。

最后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想了个办法,让人在月饼里包上纸条,纸条上写着:8月15日一起集合杀蒙古人,通知老百姓吃月饼时注意月饼里面。

到了8月15日,老百姓真的把村里的蒙古人都杀了。

计策成功了,朱元璋很高兴。

-----爷爷讲得故事2、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很早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骄阳似火,庄稼枯死,老百姓饿死很多。

有个叫后羿的英雄,一箭射下九个太阳,大地又恢复了常态。

王母娘娘奖励他一包神药,吃了之后可以长生不死。

一天后羿出门后,有个人拿着宝剑来抢神药,嫦娥知道自己打不过他,就一下子把所有的神药吃了下去,吃完后就飞起来了,升到月亮上。

起飞的时候因为惊慌还抱了一只自己养的兔子。

后羿回来后想杀掉那个坏蛋,可是他已经逃走了。

他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那天正好是8月15日,后羿就在后院里摆了一些嫦娥喜欢吃的点心纪念她。

8月15日赏月的习俗就这样诞生了。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的调查小报告这个学期,我们班开展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

我们几个对中秋节特别感兴趣,所以成立了一个小组,选择了研究子课题《瑞安民间中秋节习俗的调查研究》。

经过大半个学期的调查研究,我们查找收集了许多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对瑞安民间中秋节的习俗有了许多了解,现在,我们的调查研究活动即将结束,经我们组里成员的讨论,我们将调查研究的过程和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

中秋节研究报告

中秋节研究报告

中秋节研究报告中秋节研究报告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

本份报告将对中秋节的由来、传统习俗及现代庆祝方式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了解这一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个神话故事,关于嫦娥奔月。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后羿是一个英勇的射手,他射下九颗太阳,拯救了人类。

人们为了感谢他,将特殊的丹草送给他,这草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然而,不幸的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吞下了这颗草,她变得轻盈飘逸,并飞上了月亮。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都会向月亮祈祷,表达对嫦娥的思念和祝福。

中秋节有许多传统习俗。

最有代表性的是赏月和吃月饼。

人们认为月亮在中秋节是最圆的,所以晚上会聚集在一起赏月。

家人和朋友会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味月光,并且讨论月亮的美景。

此外,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是月饼。

月饼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圆形糕点,通常有各种馅料,如豆沙、莲蓉和果仁。

人们相互赠送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同时,人们还会沏一壶清茶,与月饼一同品尝,增添节日氛围。

除了传统习俗,现代庆祝中秋节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民众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应用程序与远在他乡的亲人和朋友分享中秋节的祝福和感受。

此外,一些商家也推出了创新的中秋节产品,如特色月饼和中秋节主题的礼品。

这些新颖的庆祝方式不仅为人们增添了更多选择,也促进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的传承。

总结起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还有着独特的传统习俗。

人们通过赏月和吃月饼来庆祝中秋节,表达团圆和祝福的心愿。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的庆祝方式也在变化,但中秋节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依然流传至今。

希望通过本份报告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意义和价值。

关于中秋节的研究报告的范文

关于中秋节的研究报告的范文

关于中秋节的研究报告的范文一、研究背景。

咱中国人都知道中秋节,那可是个超有氛围、超有趣的节日。

每到中秋,月亮又大又圆,月饼满大街飘香,一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起。

这个节日到底咋来的,有啥讲究,除了吃月饼看月亮还有啥好玩的呢?怀着满满的好奇心,我就开始了对中秋节的研究之旅。

二、研究目的。

1. 搞清楚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了解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以及它们的意义。

3. 看看中秋节在现代社会里有了哪些新变化。

三、研究方法。

1. 查阅资料。

在网上搜索各种靠谱的资料,看一些文化类网站、学术论坛上的文章。

不过网上信息得小心甄别,有些说法可没根据。

2. 实地考察。

中秋前夕,跑到本地的传统糕点店,看月饼的制作过程,和糕点师傅聊天,了解月饼的种类和特色。

参加社区组织的中秋晚会,亲身感受中秋的节日氛围,和周围的居民交流他们对中秋节的看法和记忆。

3. 访谈。

找家里的长辈聊天,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他们讲述过去过中秋节的故事,那可都是珍贵的回忆啊。

采访了学校里的一些同学,问问他们对中秋节的认识和他们家里过中秋的特别方式。

四、研究结果。

1. 中秋节的起源与发展。

中秋节的起源说法可不少呢。

有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帝王们在秋分这一天祭月,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后来这种活动慢慢流传到民间,就变成了咱们老百姓的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实都成熟了。

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就把这个时间定为节日,大家聚在一起吃喝玩乐,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秋节不断发展。

唐朝的时候,中秋赏月就已经很流行了,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关于中秋赏月的诗词,像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多有意境啊。

到了宋朝,中秋节变得更加热闹,还出现了很多专门卖月饼的店铺,月饼开始成为中秋节的特色食品。

明清时期,中秋节的习俗已经和现在很接近了,祭月、赏月、吃月饼这些活动都很盛行。

2. 传统习俗及其意义。

中秋节 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秋节 研究性学习报告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 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 思念亲人之情, 祈盼丰收、幸福, 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讨来的不死之 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 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 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 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 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 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 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 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照。
有充裕的8天国庆节与中秋节的假期时 间;有明确的询问对象,如:我们身边的老 师同学,学校周边的群众等。
进行询问时,可能会遇到同学群众等的不 配合。
实地访谈周边同学、老师、群众;查 询资料等。
同学、老师戒家里的老人
中秋节是怎样来的? 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由来
月饼象征团圆, 是中秋的必备食品, 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每年的八月十五都被我们称作中秋节, 是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在月下吃月 饼、诗情画意,但是我们过了那么多的中 秋节,就没有一丝疑问月饼呢?这些问 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要了解国家传统节日的 风俗习惯,尊重节日风俗。了解 中秋节的由来合=和为什么吃月 饼的习俗由来。

中秋节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秋节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中 秋月饼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 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 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 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 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 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 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 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 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 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 “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 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 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 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 卷十五 志第五· 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 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臵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 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 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 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 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 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 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 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 土地神的遗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研究性学习报告
说起中秋节,那在中国可是一个好节日,他和春节一样是个团圆节,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聚在一起过这个团圆节,吃月饼,赏月,也都是必不可少了娱乐项目,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个让人温馨又快乐的中秋节吧。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

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月饼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

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

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

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吃月饼以示“团圆”。

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

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

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

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

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

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

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

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

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

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

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中秋佳节真的有好多很特色又好玩习俗,下面是积累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赞颂这佳节的美好。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