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word教案(7)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教案川教版

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标内容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二、教学目标1、知识及能力识记人类出现的时间;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元谋人、北京人的距今年代、生活地点;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①说明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②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及世界,也创造了美,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人的价值也表达在创造性劳动中。
③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及其社会生活状况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四、教法学法采用导学、阅读观察、讨论、比拟等方法进展学习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教师小时候喜欢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们小时候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吗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远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上溯历史,揭开中华文明的第一篇,走近我们的远古祖先。
【新课教学】一、人类的起源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学生讲述后,教师再问:在这些说法中,你最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又问: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呢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看从猿到人演化示意图,并说明从左至右分别是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
教师提问:我们是怎样知道人类进化的过程的呢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卡通问答,说明主要是根据对考古开掘出来的实物资料进展考察和研究才知道的。
这些实物资料包括古猿和古人类骨骼化石等。
教师提问:根据对考古资料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对人类的起源做了怎样的解释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多媒体播放录像人类的起源,同时教师提出下面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什么标志着古猿演变成了真正的人学生讨论后,教师提出如下答案供学生参考:①首先是劳动促使了古猿的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手脚分工解放了上肢,能更好地满足劳动的需要。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

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讲述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详细内容如下:1.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炎帝的农耕文明黄帝的发明创造2. 尧、舜、禹的治水故事尧的德政舜的孝行禹的治水成就二、教学目标1. 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2. 掌握尧、舜、禹的治水功绩,体会他们为人民造福的精神品质。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尧、舜、禹的治水功绩。
难点:理解炎帝、黄帝传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体会尧、舜、禹的德政与治水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远古传说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炎帝与黄帝的传说a. 炎帝的农耕文明b. 黄帝的发明创造(2)尧、舜、禹的治水故事a. 尧的德政b. 舜的孝行c. 禹的治水成就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插图,解读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炎帝与黄帝炎帝:农耕文明黄帝:发明创造2. 尧、舜、禹尧:德政舜:孝行禹:治水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2)分析尧、舜、禹的治水方法,谈谈你的认识。
2. 答案:(1)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农耕,尝百草,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
黄帝:传说中,黄帝发明了宫室、车船、兵器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尧:以德治水,注重民生。
舜:以孝治水,关爱百姓。
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为人民造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以及尧、舜、禹的治水功绩,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远古传说的资料,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样?(2)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答案:(1)鲧:堵,失败.禹:疏导,成功。
(2)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
结束语:炎帝和黄帝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开创者,尧舜禹是他们的继承者。
黄帝以后,尧舜禹先后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板书设计当堂达标1。
“啊,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这是人民赞颂黄河的诗篇,说明了中华文明和黄河息息相关.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最为强大的部落是( A )①黄帝落部②炎帝部落③蚩尤部落④半坡聚落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2。
右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A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③④3.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有关的是( B )①教民开垦耕种②种植五谷和蔬菜③建造宫室以避寒暑④教人们通商交换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海内外华人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D )A.中国人善于想象B。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远古祖先的传说》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三位神话人物——女娲、伏羲和神农的传说故事,以及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这些神话人物的了解,学生可以对中国古代的文明起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神话人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可能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女娲、伏羲和神农的传说故事,理解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尊重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女娲、伏羲和神农的传说故事,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女娲、伏羲和神农的传说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神话故事的基本内容。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课件:关于女娲、伏羲和神农的传说故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3.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内容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女娲、伏羲和神农的传说故事,引导学生对神话人物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三位神话人物的传说故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监控,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确保讨论的深入和全面。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案 川教版

、大禹治水的传说
讨论归纳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每年清明节的祭祀轩辕黄帝陵,为我中华民族传统
秋时期开始成为了一种由官方组织的公祭活动。
千百年来,不论是)从古到今,中华儿女祭祀黄帝的活动为什
.③④
、传说中铜器和车船的发明人是
.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日,海内外炎黄子孙数万人聚集在陕西省
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
C
C
,首领地位顺利更替的实现方法是
.按亲属关系
、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当时
①
.②③④ C
阅读下列材料。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远古的传说》优秀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原始人类的生产状况和生活状况进等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感悟知识,提高能力。
本单元共3课和一节活动课,每课1课时,共4课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
预设过程(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
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
课堂检测: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找历史的途径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才有可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要注意禅让制和世袭制的不同,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世袭制代替禅让。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案 川教版

【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2.能力与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有关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美德,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预习导学】1.大约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和领导的两个部落十分有名。
在南方,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2.传说中是陶器的发明者,他还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物。
3.黄帝聪明能干,创制,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
传说中他还发明了和。
4. 战胜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不断融合邻近的部落,构成后来族的主干。
5.华夏族尊奉的祖先是。
6.黄帝以后很久,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是、、,他们都是经过民主推选实现的,在历史上这一制度被称为“”。
其中在治水的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问题探究】你知道哪些远古传说?你是怎样看待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之间关系的?【例题精析】例1.(2007年重庆)禅让制的依据是()A.财产B.武力C.才德 D. 门第【解析】“禅让”是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只有有才德的人才可能被推选当首领,谁最有才德,谁才能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故只有C项正确。
例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 D. 中山陵【解析】在古都西安和圣地延安之间有个黄陵县,那里有一座华夏始祖黄帝的陵墓。
每年清明时节,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祭奠敬拜,表达对黄帝的敬仰之情。
至今海外华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目标检测】1.传说“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案

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传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事迹,如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探讨远古传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的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对远古传说的分析、概括。
教学重点: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引出本节课主题《远古传说》。
2. 新课内容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
(2)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探讨远古传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
(3)例题讲解:教师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4)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物画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这些人物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远古传说2. 主要人物和事迹:黄帝:华夏之祖,发明舟车、养蚕、文字等。
炎帝:农业始祖,教民耕种、尝百草、制琴瑟等。
尧:仁德之君,实行禅让制,治理水患。
舜:孝感动天,推行禅让制,选拔贤能。
禹:治水英雄,建立夏朝,开创家天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主要事迹。
(2)谈谈你对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的认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远古传说时期的主要人物和事迹,了解了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班级:姓名:授课时间:年月
教学目标
1.识记:
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
2.理解: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3.运用: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农业起源的传说
2、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
3、大禹治水的传说
教学难点
1、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2、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说,特别是和本课内容有关的传说。
2.什么是禅让制?
合作探究
(一)炎帝与皇帝的传说
1. 农业起源的传说
讲述传说并结合课文,思考讨论:
①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
部落最为有名。
华夏族的形成与炎黄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究竟谁的功劳最大?谁才是真正的华夏之祖呢?
②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
2.华夏族的形成
讨论归纳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二)禅让的传说
1.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顺序是怎样的?
2.舜和禹接替前任经过了哪几个步骤?他们为什么能够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三)治水的传说
自学,思考讨论:
1.禹和鲧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2.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你认为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5.大禹治水成功对部落联盟发展和禹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
当堂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
每年清明节的祭祀轩辕黄帝陵,为我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
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对轩辕黄帝的祭祀,始于部落时代。
自春秋时期开始成为了一种由官方组织的公祭活动。
千百年来,不论是皇亲贵族,朝廷重臣,还是江湖游客,草泽布衣;不论显达富贵,抑或困顿寒微,无论海内裔子,还是城外侨胞,民不论汉满回蒙等各族,都无一例外地登临祭祀。
请回答:
(1)从古到今,中华儿女祭祀黄帝的活动为什么绵延不绝?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我们如何才能不愧对我们的祖先?
(3)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祖先?
(4)黄帝陵在陕西、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后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①黄帝部落②炎帝部落③蚩尤部落④夏部落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2、下列传说中与炎帝无关的是
()
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 B.尝百草,寻药物 C.创制历法 D.发明陶器
3、传说中铜器和车船的发明人是
()
A.炎帝B.黄帝C.蚩尤D.嫘祖
4、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5、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体
是()①炎帝部族②蚩尤部族③黄帝部族④尧部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6、2004年4月4日,海内外炎黄子孙数万人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殿前祭拜,这是为了纪念()A.黄帝 B.尧 C..舜 D.禹
7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农氏C.轩辕氏 D.伏羲氏
8、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
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
B、禹
C、尧
D、舜
9、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
A、是文字的发明者
B、曾经打败了炎帝
C、制造出了指南车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10、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
A 黄帝陵
B 大禹陵
C 秦始皇陵
D 中山陵
11、下列不是由“禅让”方式选举出来的领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2、禹治水时,采取的新方法是()A.堵塞决口 B.加高堤坝 C.顺势疏导 D.加宽河道
13、“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与下面哪个部落联盟首领有关()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4、传说中的“禅让”,首领地位顺利更替的实现方法是()A.经过民主推选B.按亲属关系C.比试个人武功强弱 D.按年龄大小
15、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当时
()
①没有贵贱之分②实行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③原始社会走向解体④贫富分化加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他的贡献有哪些?这些传说的真实性的证据是什么? 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