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三篇】篇一【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奇,了解传奇和史实的区分。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奇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奇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力量和方法:培育从传奇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力量、帮助学生把握以传奇印证历史的根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育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奇和华夏族的形成。
禹治水的传奇。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预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奇故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4、黄帝以后很久,相继接替担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是、、,他们都是经过民主推选实现的,在历这一制度被称为“其中在治水的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O二、我的怀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我国的远古传奇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代的历史供应了哪些重要信息?2、禅让的实质是什么?3、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发?【检测反响,学以致用】.)禅让制的依据是()A.财产B.武力C.才德D.门第.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当去()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以下各项,与炎帝无关的是()A.制作耒粗,教民耕种B.尝百草,寻药物C.创制历法D.创造陶器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制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A.女婿B.黄帝C.炎帝D.禹5.今日汉族的前身是0A.蚩尤部落B.华夏族C.匈奴族D.东夷部落6.依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A.前任部落首领任命B.部落首领推选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D.德高望重的人竞选.传奇中的原始部落联盟首领消失的先后挨次是()①舜②尧③禹④黄帝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7阅读以下材料,正确回答以下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内容包括炎帝、黄帝的传说,以及黄帝的妻子嫘祖、仓颉的传说。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以及远古时期我国的一些杰出人物。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掌握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以及黄帝的妻子嫘祖、仓颉的传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炎帝、黄帝的传说,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黄帝的妻子嫘祖、仓颉的传说。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汇报学习情况。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情景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4.讲述法:教师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材:准备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材。
3.课前预习任务:布置炎帝、黄帝的传说相关资料,让学生课前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炎帝、黄帝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炎帝、黄帝的传说,以及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黄帝的妻子嫘祖、仓颉的传说。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黄帝的妻子嫘祖、仓颉的传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炎帝、黄帝传说的掌握情况。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1)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一单元第2课《远古的传说》,内容包括:黄帝和炎帝的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以及古代文明的起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黄帝和炎帝的故事,掌握尧、舜、禹的治水传说,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
2. 通过对远古传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帝和炎帝的故事,尧、舜、禹的治水传说。
难点: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炎帝、黄帝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远古时代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黄帝和炎帝的故事:介绍黄帝和炎帝的生平事迹,分析他们的贡献。
(2)尧、舜、禹的治水传说:讲述尧、舜、禹的治水过程,强调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高尚品质。
(3)古代文明的起源: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认识远古时期的先民们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远古时期的先民,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炎帝、黄帝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尧、舜、禹的治水传说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黄帝和炎帝的故事2. 尧、舜、禹的治水传说3. 古代文明的起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谈谈炎帝、黄帝的故事对你的启示。
答案:示例:炎帝、黄帝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他们在远古时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 作业题目:请你简要介绍尧、舜、禹的治水传说。
答案:尧以治理洪水为己任,舜继承尧的事业,继续治水。
禹则三过家门而不入,辛勤治水,终于成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远古的传说,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炎黄联盟幻灯片展示问题:读课本第一目“炎黄联盟”部分内容,结合材料和你所搜集到的资料讲述历史故事。
(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生1: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爆发了阪泉之战。
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联盟。
生2:涿鹿之战。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
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对炎黄联盟造成威胁,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
炎黄联盟得到更大发展。
师:从字形来看是否相同呢?师:炎帝黄帝与蚩尤的交战是一个传奇般的故事,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战争结果。
(多媒体白板展示图示和填空题,引导学生概述内容)师: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他们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呢?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对这个称谓有什么感想?生1: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我们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生2: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我感到很骄傲和自豪。
我们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人民勤劳、勇敢、坚强、善良。
所以我很骄傲。
师: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提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我们现在的历史辉煌更是由中华民族的人民缔造而成,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更要弘扬传统文化,这才无愧于我们是“炎黄子孙”。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师:炎帝黄帝之所以被称为人文始祖,更是因为他们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请结合课本说一说,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哪些发明?生回答。
师:这些都是炎帝和黄帝发明创造的吗?还是仅仅是传说?有哪些文物佐证了这段历史的存在和真实性呢?生1: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了当时已有了较高的制陶技术。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介绍了中国远古时期的三位传说人物:黄帝、炎帝和尧舜禹。
这一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传说历史,理解传说中的人物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故事性的叙述,使学生感受到远古时代的氛围,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远古历史对他们来说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传说人物和事件产生疑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答。
此外,学生对故事性的内容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三位传说人物的事迹,理解他们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三位传说人物的事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传说时代的历史真实性以及传说人物的神话色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讲解法: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道具:准备与课程相关的人物图片、地图等道具,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参考资料:教师提前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展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黄帝、炎帝、尧舜禹三位传说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他们在中国历史中有什么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说。
2、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
3、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1、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2、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一、预习回答:1、知道什么是传说。
2、记住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3、以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为例,谈谈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4、在地图上找出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区,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位置,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5、写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6、理解什么是“禅让”?它的实质是什么?7、探究: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二、课堂学习和讨论:导入:早期人类农耕文化(史料证明)传说(映证和拓展)1、讨论: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2、在地图上落实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区,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位置,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3、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汉族蚩尤其他部落4、“禅让”的含义及其实质5、鲧治水和禹治水的对比6、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课堂小结: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部分组成,本课利用传说资料,探询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为第1、2课的补充和拓展。
三、检测练习:1.在我国古老传说的人物中,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
……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A.炎帝陵 B.黄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A.尧 B.舜 C.禹 D.黄帝4.相传造宫室、车船、衣裳等,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5.右图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称为“人文初祖”,他是()A.禹 B.舜 C.黄帝 D.炎帝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远古的传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包括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
教材通过讲述这些传说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
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相对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学生对于传说时代的了解相对片面,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说时代的历史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的故事,掌握传说时代的基本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的故事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说时代的历史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历史故事、文献资料等,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3.投影仪:确保投影仪正常使用,方便展示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如“黄帝战蚩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这些传说人物吗?他们有哪些故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说人物,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材分析讲述了起源于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掌握华夏族的形成、尧舜禹的“禅让”过程。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黄帝和炎帝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视频:在背景音乐《黄帝颂》中播放《祭黄大典》的视频。
展示:孙中山祭黄帝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教师:巍巍华夏,历史悠悠。
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
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他在历史上有什么杰出的贡献呢?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华夏民族的形成-------炎黄战蚩尤教师:黄帝为什么称“黄”帝呢?展示:《淮南子》:“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
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展示:黄帝被称为轩辕氏的故事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
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和尧舜禹的禅让,也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2)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培养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热烈氛围和教学的直观性。
采用讲述法和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的双向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第一,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共有三部分:炎黄联盟、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
三者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的先后关系。
通过这三部分内容的介绍,使中华远古文明的内容在前面两课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补充。
这三部分内容围绕历史传说主线,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大量历史传说又进一步揭示了主题——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学生:收集“华夏之祖”的传说故事。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炎黄之战
2.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
3.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发明:开垦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等,制作乐器等。
2.黄帝时期的发明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仓颉——发明文字
伶伦——编出了乐谱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美德
2.禅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