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鲁迅研究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0807鲁迅研究自考试卷

0807鲁迅研究自考试卷浙江省202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钻入”2.方玄绰3.《奔月》4.《范爱农》5.论语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后,共10分后)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鲁迅的文化思想道路较为充份地代表了________初期多数文化人所经历的思想历程。
2.在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中,由严复译述的英国科学家赫胥黎所撰的《________》K568相当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
3.在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翻译了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和普列汉诺夫的《________》等,并对这些论著加以科学的评述。
4.鲁迅指责________为“一味安顿弱者的方法”。
5.鲁迅认为文艺的社会功用是通过文艺的________作用来实现的。
6.鲁迅在刻画典型人物去充分反映社会现实时,常以“哀其意外,________”的态度回去揭露人物的“全系列灵魂”。
7.鲁迅的杂文特别擅长于论证说理,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显示出无可辩驳的________力量。
8.《野草》的发生标志着中国________趋向明朗。
9.________与讽刺幽默的统一是《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之一。
10.鲁迅后期的诗歌形成了________、激越的艺术风格。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举的四个对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合乎题目建议的,恳请将其代码核对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挑选或未选均无分。
00812#鲁迅研究试题第1页共4页1.1925年设立的新文学社团莽原社和________,鲁迅就是发起人和领导者。
()a.新月社c.创造社b.未名社d.春雷社2.鲁迅用白话创作小说已经开始于1918年5月,写给的取材于历史、神话和传说的作品辑录为《________》。
()a.朝花夕拾c.坟b.野草d.故事新编3.《迷茫》中近似于速写,没完备的情节,没主要人物,只有一个街头场景的小说就是《________》。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鲁迅研究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判断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曾举“老莱子娱亲”、“郭巨埋儿”两件事抨击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 )2.鲁迅的小说创作没有议论性笔调。
( )3.重视读者,是鲁迅文学欣赏观的核心。
( )4.“且介亭”即“半租界的亭子间”。
( )5.方玄绰是《肥皂》中的主人公。
( )6.鲁迅的翻译原则是“宁错而务顺”。
( )7.《白光》中陈士成因连续十六次落榜而精神失常,落水身亡。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______中介绍和赞扬了欧洲文学史上“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
( )A.《呐喊·自序》 B.《华盖集·导师》C.《华盖集·青年必读书》D.《坟·摩罗诗力说》2.鲁迅在日本期间与______合作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于1908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
( )A.周作人 B.周建人C.许寿裳D.郁达夫3.有人说《明天》是描写寡妇“守节”的悲剧,其悲剧主人公是( )A.爱姑 B.祥林嫂C.九斤老太D.单四嫂14.《野草》共收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的散文诗连同《题词》总篇数是( ) A.30篇 B.23篇C.24篇D.15篇5.《故事新篇》中歌颂“中国式脊梁”的姐妹篇是( )A.《采薇》和《出关》 B.《出关》和《起死》C.《奔月》和《采薇》D.《理水》和《非攻》6.在鲁迅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细节取自民俗。
下面材料中表述错误的一组是( ) A.《药》中以人血馒头治病B.《故乡》中大祭祀C.《社戏》中社戏D.《离婚》中六斤、七斤、九斤老太等人物以出生的重量取名字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自考鲁迅试题及答案

自考鲁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声答案:A2. 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发表于哪一年?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19年答案:C3. 鲁迅的《呐喊》是一部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A. 诗歌集B. 散文集C. 小说集D. 戏剧集答案:C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创作的?A. 《阿Q正传》B. 《孔乙己》C. 《药》D. 《边城》答案:D5.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什么体裁的作品?A. 散文B. 小说C. 诗歌D. 戏剧答案:A6.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哪一篇作品是关于古代神话的?A. 《补天》B. 《铸剑》C. 《出关》D. 《非攻》答案:A7. 鲁迅的《彷徨》是在哪一年出版的?A. 1922年B. 1923年C. 1924年D. 1925年答案:C8.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A. 散文诗集B. 小说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9. 鲁迅的《热风》是在哪一年出版的?A. 1925年B. 1926年C. 1927年D. 1928年答案:B10. 鲁迅的《坟》是一部什么体裁的作品?A. 散文集B. 小说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呐喊》中,以农民为主人公的作品是________。
答案:《阿Q正传》2. 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主人公认为自己的家族都患有________。
答案:“吃人”的病3. 鲁迅的《药》中,主人公华老栓为了治疗儿子的病,买了一种叫做________的药。
答案:人血馒头4.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特点是________。
答案:喜欢喝酒,喜欢卖弄学问5.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故事《铸剑》讲述了________的故事。
答案:干将莫邪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鲁迅《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
鲁迅研究测试题.docx

《鲁迅研究》测试题一、填空(每空 1 分,本大共30 分。
)1 、作笔名的“ 迅”最初用于____________ 年 5 月在《新青年》上表的小《____________》。
2、迅曾以“____________ ”作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含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逐”。
3、迅的名字叫____________ ,内含迅曾用的一个笔名。
4、迅是代中国土小的奠基人,不少土小作家深受他的影响。
____________ 就是其中的一位,迅曾称他是“吾家阿弟”。
5、最先明确指出《狂人日》“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人是____________。
6、迅的《 ______________》是最早介到世界去的中国代小。
7、迅曾他自己一篇小的尾“分明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篇小是《 ____________》。
8、“只四就在她面前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一描写出自小《____________ 》。
9、“ 一定不是的。
”女乙,“有人老是一个士。
”“有看去直好像家。
”女辛。
上面段描写出自迅的作品《____________》。
10、著名学者理群,迅代散文的作提供了两种体式,即“____________”的散文与“ ____________ ”的散文。
11、迅在自己的文集起名,很究仗,《自由》与《____________》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2、散文集《野草》不但言充奇峻的异,而且表手法也极具新意,其中《 ____________》一篇就体了明的化向。
13 、有一灯,面是“全国曲演”,打迅的一个作品集名,部作品集是《 ____________》。
(注意,以下14 至 23 完成句子。
)14、“ ____________之虚妄,正与____________相同!”15、“有了四千年吃人履的我,当初然不知道,在明白,_______________!”16、“孔乙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唯一的人。
浙江7月自考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民族魂”2.“为人生”3.“油滑”4.“叛逆的猛士”5.《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__________写成的。
2.阿Q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1933年,瞿秋白发表的__________是鲁迅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高度称赞鲁迅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6.鲁迅曾称《野草》是“__________”的“惨白色小花”。
7.鲁迅主张对外来文化采取“__________”的态度。
8.鲁迅提出“__________”是“讽刺的生命”的观点。
9.鲁迅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曾与岂明(周作人)合作译编了《__________》。
10.《__________》是鲁迅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一部学术著作。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欧洲,从事鲁迅研究并有较大影响的是( )。
A.史沫特莱B.巴特勒特C.普实克D.德莱塞2.1923年,( )在《读〈呐喊〉》一文中,称读鲁迅的小说简直感到“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
A.张定璜B.沈雁冰C.郁达夫D.叶圣陶3.鲁迅创作的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A.《孔乙己》B.《药》C.《祝福》D.《狂人日记》4.鲁迅的叙事性散文集是( )。
A.《野草》B.《朝花夕拾》C.《藤野先生》D.《秋夜》5.在“天物、思理、美化、神思”等艺术美的要素中,鲁迅特别强调的是( )这一要素。
A.天物B.美化C.思理D.神思6.鲁迅认为,( )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自考试题及答案

鲁迅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作人B. 周树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创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药》答案:C3.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哪一篇?A. 《祝福》B. 《孔乙己》C. 《一件小事》D. 《狂人日记》答案:D4.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哪一篇作品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A. 《风筝》B. 《秋夜》C. 《影的告别》D. 《过客》答案:C5.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铁屋子”寓言,意在说明什么?A. 传统文化的束缚B. 革命的艰难C. 社会的冷漠D. 个人的无力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阿Q的全名是_________。
答案:阿桂7. 鲁迅在《药》中通过_________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答案:华老栓8.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_________。
答案:回忆性散文9. 鲁迅在《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形象,是一个_________的典型。
答案:被封建礼教压迫10. 鲁迅的《社戏》中,孩子们去看的戏是_________。
答案:目连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答案: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运用了日记体的叙述方式,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紧迫感。
同时,利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如“吃人”象征着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人吃人的社会现实,以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象征着封建传统的根深蒂固。
这些艺术手法有效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即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探讨。
12. 阐述鲁迅在《阿Q正传》中对阿Q形象的塑造及其社会意义。
答案: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阿Q这一形象,他是一个贫穷、无知、自大且具有“精神胜利法”的乡村流浪汉。
自考鲁迅研究试题

2013年7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真题(一)课程代码:008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4卷5号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示众》、《孔乙己》、《药》等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是对中国______的批判。
A.民族性B.国民性C.传统性D.文化性3.《野草》是鲁迅最“______”的著作,是鲁迅心灵的诗。
A.性格化B.艺术化C.个人化D.思想化4.在《科学史教篇》等文章里,鲁迅把他对科学的理解最后归结为“______”的问题。
A.人的问题B.民族的问题C.文化的问题D.国力的问题5.在“五四”新旧论争当中,鲁迅是坚决站在______这一边的。
A.传统文化B.传统文明C.保存国粹D.新文化运动6.鲁迅认为,______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A.喜剧B.闹剧C.悲剧D.戏剧7.鲁迅的杂文创作坚持开展“______”和“社会批评”的原则。
A.人生批评B.现实批评C.文明批评D.思想批评8.鲁迅的《我之节烈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A.重新制定规范B.重新界定标准C.重新估定价值D.重新确立思想9.鲁迅在“五四”前后写的一系列文章大都收集在______这个集子里。
A.《华盖集》B.《而已集》C.《二心集》D.《坟》10.鲁迅对他的杂文集的编辑,总是体现出一种______的特点。
A.时代感B.历史感C.使命感D.责任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鲁迅小说的“自我辩驳”的性质,反映了鲁迅______思维特点,如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先生所言,具有一种______的表现特征。
自考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

自考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什么?A. 《呐喊》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D. 《故事新编》答案:B2.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哪一篇作品被认为是他思想的转折点?A. 《风筝》B. 《秋夜》C. 《墓碣文》D. 《过客》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杂文集?A. 《朝花夕拾》B. 《热风》C. 《二心集》D. 《伪自由书》答案:A二、填空题4.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________”这一形象,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答案:狂人5.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________。
答案:自我安慰、自我欺骗6. 鲁迅在《药》中,通过描写________的悲剧,批判了封建迷信和麻木不仁的民众。
答案:华老栓三、简答题7. 简述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铁屋”寓言的含义及其对鲁迅思想的影响。
答案: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铁屋”寓言,比喻了中国社会当时的沉闷和闭塞,人们在其中沉睡,对外界的变革毫无知觉。
鲁迅意识到,即使有人觉醒并呐喊,也难以唤醒所有人,因为“铁屋”太过坚固。
这个寓言对鲁迅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认识到唤醒民众意识的艰难,也坚定了他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思想启蒙的决心。
8.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答案:阿Q的形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他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农民,具有贫穷和无知的特点;其次,他有着“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却总能在精神上找到自我安慰的方式;再次,阿Q具有一种盲目的自尊和自大,他常常以虚假的胜利来掩饰自己的失败;最后,阿Q的形象也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弱点,如自欺欺人、逃避现实等。
四、论述题9. 论述鲁迅文学作品中的批判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鲁迅的文学作品以深刻的批判精神著称,他不仅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不合理,也批判了人们的精神麻木和盲目自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 2018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 00812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曾举“老莱子娱亲”、“郭巨埋儿”两件事抨击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
2.鲁迅的小说创作没有议论性笔调。
()
3.重视读者,是鲁迅文学欣赏观的核心。
()
4.“且介亭”即“半租界的亭子间”。
()
5.方玄绰是《肥皂》中的主人公。
()
6.鲁迅的翻译原则是“宁错而务顺”。
()
7.《白光》中陈士成因连续十六次落榜而精神失常,落水身亡。
()
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 ______ 中介绍和赞扬了欧洲文学史上“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
()
A .《呐喊·自序》 B. 《华盖集·导师》
C.《华盖集·青年必读书》
D.《坟·摩罗诗力说》
2.鲁迅在日本期间与______合作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于1908 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
()
A .周作人 B. 周建人
C.许寿裳
D.郁达夫
3.有人说《明天》是描写寡妇“守节”的悲剧,其悲剧主人公是()
A .爱姑 B. 祥林嫂
C.九斤老太
D.单四嫂
1
4.《野草》共收写于1924 年 9 月至 1926 年 4 月的散文诗连同《题词》总篇数是() A . 30 篇 B.23 篇
C.24 篇
D.15 篇
5.《故事新篇》中歌颂“中国式脊梁”的姐妹篇是()
A .《采薇》和《出关》 B. 《出关》和《起死》
C.《奔月》和《采薇》
D.《理水》和《非攻》
6.在鲁迅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细节取自民俗。
下面材料中表述错误的一组是() A.《药》中以人血馒头治病
B.《故乡》中大祭祀
C.《社戏》中社戏
D.《离婚》中六斤、七斤、九斤老太等人物以出生的重量取名字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鲁迅在《坟·文化偏至论》中很早就提出了一种充满进取精神的文化构想:“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______,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
2.鲁迅于 ______年 9 月诞生于浙江绍兴。
3.1911 年冬,鲁迅创作了文言小说______。
4.1925 年鲁迅等人成立莽原社,创办了______杂志。
5.1926 年,鲁迅出版小说集______,扉页上题有屈原《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6.鲁迅所谓的文化的“退婴”,就是指______。
7.《朝花夕拾》原名为______,结集出版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
1.《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2.“捧杀”和“骂杀”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
1.鲁迅所提“国民性”的含义。
2
2.鲁迅对宗教文化持怎样的态度?
3.鲁迅认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有哪些注意要点?
4.鲁迅所主张的文学批评方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4 分,共 28 分 ) 1.试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
2.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野草》的思想内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