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迅研究考试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鲁迅研究考试试题与答案

填空题1、作为笔名的“鲁迅”最初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_》。
2、鲁迅曾以“宴之敖者”作为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别含义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驱逐”。
3、鲁迅的长孙名字叫_周令飞_,内含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4、鲁迅是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不少乡土小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
_沈从文_就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曾戏称他是“吾家阿弟”。
5、最先明确指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人是__鲁迅_。
6、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7、鲁迅曾评论他自己一篇小说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莱夫(L.Andreev)式的阴冷”,这篇小说是《_药》。
8、“只见四铭就在她面前耸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这一细节描写出自小说《肥皂》。
9、“这一定不是的。
”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
”“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
”女辛说。
上面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奔月》 10、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鲁迅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即“_闲话_”的散文与“_独语_”的散文。
11、鲁迅在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时,很讲究对仗艺术,《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2、散文诗集《野草》不但语言充满奇峻的变异,而且表现手法也极具创新意识,其中《过客》一篇就体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13、有一灯谜,谜面是“全国戏曲汇演”,打鲁迅的一个作品集名,这部作品集是《_杜戏》。
(请注意,以下14至23题为完成句子。
) 14、“_绝望之为虚妄,正与_希望_相同!”15、“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_难见真的人!”16、“孔乙己是_站着喝酒而穿长衫__的唯一的人。
”17、“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_。
”18、“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_,我欢喜谁就是谁。
”19、“大家仍然叫她_祥林嫂_。
” 20、“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鲁迅研究期末考试试题

鲁迅研究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立人2. 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哪一年?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20年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创作的?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子夜》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最终结局是什么?A. 成为革命英雄B. 被枪决C. 流亡海外D. 病逝5. 鲁迅在《热风》中提倡的文学创作主张是什么?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古典主义D. 现代主义6. 鲁迅的《朝花夕拾》属于哪种文学体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7. 下列哪篇作品是鲁迅的杂文?A. 《药》B. 《故乡》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 《孔乙己》8. 鲁迅的《坟》是在哪一年出版的?A. 1925年B. 1926年C. 1927年D. 1928年9. 鲁迅的《野草》中,哪篇作品被认为是其思想转变的标志?A. 《风筝》B. 《秋夜》C. 《雪》D. 《热风》10.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如何评价《红楼梦》?A. 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B. 封建社会的反叛C. 封建社会的颂歌D. 封建社会的批判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 分析《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文学救国”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 以《狂人日记》为例,分析鲁迅如何运用文学手法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
四、材料分析题(共30分)阅读下列鲁迅的《药》片段,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主题思想。
(片段略)五、作文题(共70分)以“鲁迅与当代青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鲁迅研究》考试真题4【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鲁迅研究》考试真题4【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在鲁迅身上,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通常凝聚在一起,集中体现为()(1分) A: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B:多才多艺与学识渊博C:对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发现D:活着的文化传统中培育出的“阿Q现象”的发现2、最早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作品是()(1分)A:《怀旧》B:《狂人日记》C:《我之节烈观》D:《斯巴达之魂》3、鲁迅作品中描写寡妇“守节”悲剧的是()(1分)A:《伤逝》B:《孤独者》C:《白光》D:《明天》4、鲁迅以张勋复辟为故事背景的作品是()(1分)A:《头发的故事》B:《药》C:《风波》D:《离婚》5、属于鲁迅小说中的封建末代知识分子的是()(1分)A:吕纬甫B:魏连殳C:陈士成D:子君6、1911年冬,鲁迅创作的文言小说是()(1分)A:《狂人日记》B:《怀旧》C:《阿Q正传》D:《孔乙己》7、鲁迅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剧本《玩偶之家》有一定联系的小说是()(1分) A:《幸福的家庭》B:《挪拉走后怎样》C:《伤逝》D:《风波》8、属于鲁迅小说中劳动农民形象的是()(1分)A:爱姑B:子君C:四铭D:狂人9、下列属于《阿Q正传》中的人物的是()(1分)A:赵七爷B:赵太爷C:七大人D:丁举人10、出现“叭儿狗阿随”这一精彩情节的鲁迅作品是()(1分)A:《论“费而泼赖”应该缓行》B:《“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C:《狗的驳诘》D:《伤逝》11、鲁迅对封建道德观念批评,对个性解放思想的理解,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杂文是()(1分)A:《娜拉走后怎样》B:《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C:《我之节烈观》D:《灯下漫笔》12、在“五四”以前,集中反映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见解的两篇文章是()(1分)A:《摩罗诗力说》、《我怎样做起小说来》B:《文艺与革命》、《拟播布美术意见书》C:《文艺与革命》、《我怎样做起小说来》D:《摩罗诗力说》、《拟播布美术意见书》13、属于鲁迅前期杂文集的作品是()(1分)A:《华盖集》B:《而己集》C:《三闲集》D:《二闲集》14、鲁迅指出封建伦理道德残害女性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精神上,揭示这一问题的最典型的小说是()(1分)A:《伤逝》B:《祝福》C:《风波》D:《离婚》15、最能够体现鲁迅杂文“逻辑性”艺术特点的作品是()(1分)A:《论“费尔泼赖”应该缓行》B:《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C:《二丑艺术》D:《并非闲话》16、鲁迅一生给我们留下的著作达()(1分)A:2000万字B:170万字C:80万字D:800多万字17、鲁迅散文诗《野草》中为悼念“三一八”死难烈士而作的作品是()(1分) A:《死火》B:《墓碣文》C:《淡淡的血痕》D:《死后》18、属于鲁迅翻译的作品是()(1分)A:《死魂灵》B:《浮士德与城》C:《铁流》D:《静静的顿河》19、鲁迅称创作素材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作品集是()(1分)A:《坟》B:《朝花夕拾》C:《二心集》D:《野草》20、鲁迅曾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副对联书赠()(1分) A:胡风B:冯雪峰C:瞿秋白D:方志敏21、鲁迅共作有诗歌70多首,就诗体来说有三种:旧体诗、新诗和()(1分)A:民歌体诗B:自由体诗C:散文诗D:新格律体22、《彷徨》扉页引用的诗句出自()(1分)A:《天问》B:《离骚》C:《九歌》D:《诗经》23、鲁迅诗歌《湘灵歌》的主题是()(1分)A:歌颂湘水女神B:声讨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C:悼念左联五烈士D:揭露国民党反革命军事“围剿”24、鲁迅称“血债必须以同物偿还”的文章是()(1分)A:《纪念刘和珍君》B:《淡淡的血痕中》C:《死地》D:《无花的蔷薇之二》25、鲁迅最早出版的翻译小说集是()(1分)A:《死魂灵》B:《毁灭》C:《域外小说集》D:《童话集》26、《进化论与论理学》的作者是()(1分)A:达尔文B:赫胥黎C:严复D:波特莱尔27、1909年,鲁迅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时,就辑录过亡佚的古小说和会稽的()(1分)A:古代文集B:历史、地理佚书C:地理佚书D:历史佚书28、鲁迅的反叛性思维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1分)A:开放B:联想C:怀疑D:尖刻29、1903年鲁迅发表的两篇科学论文是《中国地质略论》和()(1分)A:《化学卫生论》B:《中国矿业志》C:《说铂》D:《进化和退化》30、鲁迅小说中对一种知识分子人生之路的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走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出自()(1分)A:《孤独者》B:《在酒楼上》C:《孔乙己》D:《伤逝》二、填空题(共10题,共10分)31、鲁迅从西方一系列重大科学成就中得到启示,在1907年写了介绍生物进化论的论文________(1分)32、鲁迅早在日本弘文学院时,出于对民族和人民前途的关心,他常常与同学许寿裳讨论的问题是________(1分)33、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了许多战斗性的杂文,在《新青年》上开辟的专栏是________(1分)34、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左翼”作家其实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这篇演讲题为________(1分)35、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分析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中的“孝道”,首先入手的关系是________(1分)36、从1918年5月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作品陆续的出现,算是显示了________的实绩.(1分)37、1922年冬天,鲁迅写作小说《________》,原名《不周山》,曾收入《呐喊》初版. (1分)38、左联五烈士被害两周年,鲁迅再次谴责刽子手的血腥罪行,赞扬先烈的高贵品质,写了________(1分)39、鲁迅写于1926年的《朝花夕拾》曾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总题为________(1分)4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出自鲁迅的诗歌《________》(1分)三、文字题(共10题,共60分)41、莽原社(2分)42、“力之美”(2分)43、《坟》(2分)44、简述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其意义.(6分)45、简述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6分)46、简述鲁迅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油滑”手法的利与弊.(6分)47、简述鲁迅诗歌的讽刺特点.(6分)48、试述构成鲁迅人格魅力的主要方面.(10分)49、试述鲁迅小说《伤逝》爱情悲剧的思想内涵.(10分)50、试述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10分)1704-江苏省-鲁迅研究总分:100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考点】“热情和性格”答案:A解析:在鲁迅身上,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通常凝聚在一起,集中体现为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有多种表现形态,但最富有特色的是他那敢于在无路之中寻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2、【考点】热忱的爱国主义者-序答案:B解析:“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起用的笔名,“鲁”取自母姓.3、【考点】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答案:D解析:《明天》描写寡妇“守节”的悲剧.《明天》里的主人公单四嫂子年轻时就丧夫守节,孤儿寡母,贫弱无依,默默地承受着生活与心灵的重压.4、【考点】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尖锐地指出改造国民性的紧迫性答案:C解析:《风波》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六年以后,描写了张勋复辟在江南农村各阶层中引起的反映.5、【考点】努力探索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答案:C解析:《白光》中的陈士成,是地道的封建知识分子,处于社会的下层,鲁迅主要是从他们被封建科举制度所“吃”的角度入手描写这些知识分子的.6、【考点】鲁迅小说的文学史地位-序答案:B解析:1911年冬,鲁迅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7、【考点】批判封建道德,宣传民主思想答案:B解析:《娜拉走后怎样》一篇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专论.文章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剧本《玩偶之家》谈起.8、【考点】在人物刻划上,“杂取种种人”,“烂熟于心”,塑造了出色的艺术典型答案:A解析:《呐喊》和《彷徨》主要刻划了三个人物形象系列,每个系列都有一批出色的人物形象:(1)封建统治阶级的各色人等,如鲁四老爷、赵太爷、四铭等;(2)劳动人民,其中以阿Q、闰土、祥林嫂、爱姑、九斤老太等形象最为出色;(3)知识分子形象,代表人物是孔乙己、魏连殳、狂人、吕纬甫、涓生、子君等.这些人物都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又内含着极为广泛的普遍意义,是个别与一般的高度统一.9、【考点】《阿Q正传》答案:B解析:赵太爷是《阿Q正传》中的人物.10、【考点】《伤逝》答案:D解析:“叭儿狗阿随”这一精彩情节是《伤逝》中的情节.叭儿狗阿随在作品中出现四次,每次都只是寥寥数笔,却很有力地表明这一对新婚夫妇生活的凝固和无所寄托.11、【考点】批判封建道德,宣传民主思想答案:A解析:鲁迅对封建道德观念的批评,对个性解放思想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这在1923年12月发表的《娜拉走后怎样》中表现得颇为明显.12、【考点】早期对文艺本质的认识答案:D解析:在“五四”以前,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见解主要反映在《摩罗诗力说》和《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两篇论文中.13、【考点】鲁迅前期杂文的思想内容-序答案:A解析:鲁迅的前期杂文是指写于1918年至1926年间的杂文,主要收入《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中.这些集子名称都有深刻的寓意.14、【考点】《祝福》答案:B解析:《祝福》通过祥林嫂命运的一波三折,全面揭露了代表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对劳动人民的迫害,重点突出了夫权和神权对农村劳动妇女的残酷压迫和无情摧残.15、【考点】逻辑性答案:B解析:《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对“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作出了颇有说服力的分析.体现了鲁迅杂文的逻辑性的艺术特点.16、【考点】在白色恐怖中呼啸着前进答案:D解析:鲁迅一生给我们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作,包括小说、杂文、散文、散文诗、诗歌等.17、【考点】歌颂韧性战斗精神答案:C解析:《淡淡的血痕》是为悼念“三一八”死难烈士而作的作品.18、【考点】第二节鲁迅的翻译和古籍整理答案:A解析:鲁迅曾译过果戈理的《死魂灵》,法捷耶夫的《毁灭》,爱罗先珂的《童话集》,普列汉诺夫的早期著作《艺术论》,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等大量苏俄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19、【考点】《朝花夕拾》的总体构思与创作动机答案:B解析:鲁迅称《朝花夕拾》的素材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所以该集所收,均属回忆性散文.20、【考点】在白色恐怖中呼啸着前进答案:C解析:鲁迅曾将清代道光年间何臻的一副对联书赠瞿秋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21、【考点】鲁迅诗歌的创作历程-序答案:A解析:从目前所见到的资料来看,鲁迅共作有诗歌七十多首.就诗体来说有三种:旧体诗、新诗和民歌体诗.22、【考点】在彷徨中求索答案:B解析:《彷徨》扉页上引有屈原《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3、【考点】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和丑恶答案:D解析:鲁迅写于1931年3月的《湘灵歌》是侧重于揭露反革命军事“围剿”的优秀诗篇.24、【考点】发出反帝反封建的呐喊答案:D解析: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鲁迅称1926年的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表示“血债必须以同物偿还”.25、【考点】第二节鲁迅的翻译和古籍整理答案:C解析:在鲁迅一生的文学活动中,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日本求学时期,他便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并出版了与周作人合译的两本《域外小说集》.26、【考点】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答案:B解析:英国的自然科学家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论理学》一书,一方面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一方面把这学说用来解释社会生活,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是生存竞争,强者生存,弱者灭亡.27、【考点】第二节鲁迅的翻译和古籍整理答案:B解析:1909年,鲁迅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期间,就辑录过亡佚的古小说和会稽的历史、地理佚书.28、【考点】“鲁迅式思维”答案:C解析:鲁迅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反传统性思维、反习惯性思维.这种思维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怀疑”.29、【考点】第四节鲁迅与自然科学答案:C解析:1903年鲁迅发表《说铂》、《中国地质略论》两篇科学论文,前者是我国最早介绍法国居里夫人发现镭的经过的论文,后者论述了中国地质的发展历史和矿产的分布,向国人介绍中国的地质情况.30、【考点】努力探索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答案:B解析:《在酒楼上》里的吕纬甫是战斗中退伍、落荒,进而颓唐、消沉以至于完全绝望的知识分子.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之路就如“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走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二、填空题(共10题,共10分)31、【考点】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答案:《人之历史》解析:从1907年开始,在河南留学生所办的杂志《河南》上发表文言论文.其中,《人之历史》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32、【考点】以“立人”为出发点答案:”立人“解析:鲁迅早在日本弘文学院时,他常常与同学许寿裳讨论三个与人性、国民性相关联的问题,实现理想的人性是与揭示国民性的弱点及其根源分不开的.鲁迅前期的“立人”思想还带有空想的性质,对于如何去“立人”,他的观念也还很朦胧.33、【考点】发出反帝反封建的呐喊答案:随感录解析:鲁迅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及后来的其他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杂文,如《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34、【考点】大力倡导和扶植左翼文艺答案: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解析: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发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对“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作出了颇有说服力的分析.35、【考点】批判封建道德,宣传民主思想答案:”父子“解析:《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写于1919年12月)从父子关系入手,主要批判封建孝道和父权观念,提倡以“儿童本位”为代表的平等、民主、进化的思想.鲁迅认为,理想的家庭,应当以爱为基础,父母要有为下一代负责的精神,对子女一要理解,二要指导,三要解放.36、【考点】发出反帝反封建的呐喊答案:文学革命解析:鲁迅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集中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时代精神,卓越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37、【考点】《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答案:补天解析:《补天》作于1922年冬天,原名《不周山》,曾收入《呐喊》初版.38、【考点】在白色恐怖中呼啸着前进答案:为了忘却的纪念解析: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写于左联五烈士被害两周年,再次赞扬先烈的高贵品质,声讨反动派欠下的这笔巨大的血债.39、【考点】《朝花夕拾》的总体构思与创作动机答案:旧事重提解析:《朝花夕拾》所收均属回忆性散文.这些作品写于1926年2月至同年11月,共10篇,曾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总题目为《旧事重提》,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40、【考点】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和丑恶答案:自嘲解析:《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三、文字题(共10题,共60分)41、【考点】发出反帝反封建的呐喊答案:二十年代文学团体名称.1925年成立,成员有鲁迅、高长虹、向培良等.该社创办了杂志《莽原》.《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与《语丝》站在一条战线,向旧势力、就文明发起攻击.42、【考点】对艺术美的基本形态所作的阐释答案:力之美:鲁迅创作的一个审美倾向,是一种崇高、伟美的艺术形态.鲁迅认为对于二三十年代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来说,最需要的是能够鼓舞人心的“力之美”的艺术.是一种“豪放”、“真挚”、“美丽”、“有力”的艺术.43、【考点】批判封建道德,宣传民主思想答案: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所收包括早期所写的文言论文,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和纪念过去,开拓未来之意.44、【考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意义答案: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一方面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的某些优点,其目的都是在促进一种新的、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的诞生鲁迅所揭露和解剖的国民性的弱点,正是中国国民的一种精神病症的深刻反映,因而具有尖锐的强烈的现实意义.45、【考点】鲁迅文学创作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答案:(1)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最明显的是他的生平和创作.(2)鲁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文学创作上所受绍兴地方民俗文化的影响.(3)鲁迅的文学创作之于民俗文化,还体现在创作技巧上所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的影响.46、【考点】《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答案:“油滑”之利,首先在于这些糅入古人古事中的现代细节可以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迂腐的现象和人物的憎恶;其次,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历史小说的体裁上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油滑”之弊也是多方面的.其一,作为历史小说,其现实战斗性主要在于主题对现实的渗透与深入而不在让一些人物、细节游离古代环境生硬地与现实“接轨,否则就失之于浅;其二,神话、传说历史题材与过多的明明白白的生活细节混杂,有损于艺术的完整性,冲淡了典型环境与主要人物性格的关系 .47、【考点】辛辣的讽刺答案:其一,“活剥”古诗,注入今人今事;其二,采用旧体,半文半白,以通俗浅显的文字,收讽刺幽默之效;其三,采用轻松活泼的民歌体,使之与严肃的内容形成不协调,从而产生幽默感和讽刺性.48、【主考点】“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副考点1】“热情和性格”【副考点2】“鲁迅式思维”答案:(1)“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主要体现:同时拥有旧学的根柢和新学的根柢;具备了深厚的中西文化的素养:卓越的文化识见,正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活着的传统文化”有着超出同时代人的深刻的认识,才使他取得了超越时人的文化业绩.(2)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集中体现为: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有多种表现形态,但最富有特色的是他那敢于在无路之中寻找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还体现在他的奋斗中总是包含着坚实而深沉的理性精神.至于鲁迅的雄伟人格,基本可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概括即“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3)具有“鲁迅式思维”.鲁迅思维的特点:第一,开放性;第二,反叛性;第三,在思维中采用简括、明快的判断方式;第四,在思维中还常常采用一种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49、【考点】《伤逝》答案:《伤逝》的独特意义就在于深刻地揭示了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显示了深远的思想意义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原因之一,就是家庭之外有一个可怕的社会.鲁迅通过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愤怒 .涓生、子君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基本上是爱情的盲者.并不是真正的懂爱情.《伤逝》悲剧的成因,还在于男女主人公过高地估计了个人的力量.《伤逝》的爱情悲剧充分显示,个性解放的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威力,但毕竟不是锐不可当的武器,在社会尚未解放之前,个性不可能获得彻底的解放 .50、【主考点】逻辑性【副考点1】形象性【副考点2】讽刺性答案:鲁迅杂文既具有杂文艺术的共同特点,又具有独特的风格.(1)逻辑性:鲁迅的杂文擅长论证说理,层次清晰,说理透彻,显示出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2)形象性:鲁迅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其杂文的形象化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一,比喻;其二,说故事;其三,生动地描叙完整的日常生活现象或情景,突出其象征意义,催人联想,发人深思;其四描摹零星的人物神情、事态、情景,插入说理之中.(3)讽刺性:鲁迅用夸张、反语、摹拟、谐趣等修辞手法以戏剧性的形态表现严肃的内容.(4)抒情性:感情强烈,爱憎分明.鲁迅杂文一向常常运用各种抒情手段,造成丰富多变的抒情格调.(5)多样性:鲁迅的杂文不仅内容广博,手法灵活,而且体裁样式丰富多彩.如杂感、政论、随笔讲演、通信、日记、传记、墓志、文评等等,无所不包括 .(6)常用曲笔:曲笔是杂文常用的手法之一,而鲁迅用得更多,更“曲”,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使用曲笔,增添了读者对鲁迅杂文阅读、理解的难度,但也给鲁迅的杂文艺术增添了特异的光彩.。
自考鲁迅研究试卷

一、单选题(共 40 题,40 分)1.在小说创作方面,鲁迅提出的方法是()A:反向化B:大众化C:典型化D:民族化2.《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的作者是()A: 鲁迅B:梁实秋C: 胡适D:周作人3.鲁迅称自己的哪部作品是“神话、传说和史实的演义”()A:《阿 Q 正传》B:《故事新编》C:《狂人日记》D:《朝花夕拾》4.鲁迅从西方文化中“拿来”的最重要的先进文化是()A:自由与浪漫B:民主与科学C:创新与发展D:务实与求真5.翻译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性》的中国作家是()A: 鲁迅B:潘光旦C:涩江保6.《孔乙己》用的是第几人称来叙述的()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第四人称7.写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的作品是()A:《补天》B:《铸剑》C:《奔月》D:《采薇》8.《故事新编》收入的小说篇数为()A:6B:7C:8D:99.鲁迅曾经把他的小说称作()A:自由文学B:遵命文学C:浪漫文学D:现实文学10.1927 年的命文学运动,鲁迅进行了严正的论争,这次论争的积极成果,是()A:右翼作家联盟的成立B:论语派的成立C: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D:同盟会的成立11.鲁迅翻译的苏联小说是()A:《浮士德与城》B:《铁流》C:《毁灭》D:《静静的顿河》12.鲁迅用警句式的杂感来揭露现实,而且还借古讽今的杰作是()A:《可恶罪》B:《小杂感》C:《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D:《黄花节的杂感》13.下列不属于鲁迅弃医从文后的第一批思想成果的是()A:《人之历史》 B:《科学史教篇》C:《文化偏至论》D:《狂人日记》 14.《我之节烈观》批判的思想是()A:夫权B:神权C:教权D:父权15.下列不属于鲁迅小说民族风格的特色的是()A:地方色彩的描写上B:对真理的追求C:对意境的追求D:白描、“画眼睛”手法的运用16.下列不属于鲁迅小品或随笔的作品的是()A:《导师》B:《论雷峰塔的倒掉》C:《说胡须》D:《马上日记》17.“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的鲁迅的散文诗是()A:《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B:《这样的战士》C:《淡淡的血痕中》D:《复仇》18.鲁迅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自考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

自考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什么?A. 《呐喊》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D. 《故事新编》答案:B2.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哪一篇作品被认为是他思想的转折点?A. 《风筝》B. 《秋夜》C. 《墓碣文》D. 《过客》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杂文集?A. 《朝花夕拾》B. 《热风》C. 《二心集》D. 《伪自由书》答案:A二、填空题4.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________”这一形象,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答案:狂人5.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________。
答案:自我安慰、自我欺骗6. 鲁迅在《药》中,通过描写________的悲剧,批判了封建迷信和麻木不仁的民众。
答案:华老栓三、简答题7. 简述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铁屋”寓言的含义及其对鲁迅思想的影响。
答案: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铁屋”寓言,比喻了中国社会当时的沉闷和闭塞,人们在其中沉睡,对外界的变革毫无知觉。
鲁迅意识到,即使有人觉醒并呐喊,也难以唤醒所有人,因为“铁屋”太过坚固。
这个寓言对鲁迅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认识到唤醒民众意识的艰难,也坚定了他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思想启蒙的决心。
8.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答案:阿Q的形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他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农民,具有贫穷和无知的特点;其次,他有着“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却总能在精神上找到自我安慰的方式;再次,阿Q具有一种盲目的自尊和自大,他常常以虚假的胜利来掩饰自己的失败;最后,阿Q的形象也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弱点,如自欺欺人、逃避现实等。
四、论述题9. 论述鲁迅文学作品中的批判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鲁迅的文学作品以深刻的批判精神著称,他不仅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不合理,也批判了人们的精神麻木和盲目自大。
鲁迅研究历年真题客观题汇总(自考)

鲁迅研究历年真题客观题汇总(自考)引言鲁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对中国文学和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自考文学专业的学习中,鲁迅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鲁迅研究相关知识,本文将从历年真题中选取一些典型的客观题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选择题1.鲁迅的《孔乙己》是通过哪种手法展示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A. 对话的方式B. 自述的方式C. 记叙的方式D. 讽刺的方式正确答案:D2.鲁迅的散文作品《狂人日记》揭示了哪个社会问题?A. 封建礼教B. 儒家伦理C. 贫富差距D. 民族压迫正确答案:A3.下列哪部作品集中反映了鲁迅的露骨的政治态度?A. 《阿Q正传》B. 《药》C. 《狂人日记》D. 《祝福》正确答案:A4.鲁迅最早的杂文作品是:A. 《热风》B. 《自序》C. 《无声告白》D. 《野草集》正确答案:A5.鲁迅的《狂人日记》最先发表于以下哪本报刊?A. 《新青年》B. 《晨报》C. 《华北日报》D. 《新时报》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写下【正确】,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写下【错误】。
1.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确】)2.鲁迅的代表作《呐喊》是一部诗集,内容主要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
(【错误】)3.鲁迅的《药》主要反映了科技进步对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
(【错误】)4.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以讽刺批判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丑恶现象。
(【正确】)5.鲁迅的杂文集《狂人日记》在当时引起了巨大震动,成为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之一。
(【正确】)三、填空题1.残酷的社会现实和理性的探索是鲁迅研究的两个基本特点之一。
2.鲁迅的文学作品常以哪种手法揭示社会丑恶现象?(讽刺)3.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之一,也是鲁迅的第一部以___为特点的小说。
(自述)4.鲁迅对于中国文学史的重要意义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以___的思想观念介入文学创作。
(最新整理)7月浙江自考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认为,只有“______”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A.美B.真C.善D.好2.据胡风回忆,鲁迅曾告诉他______这篇小说就是“写我自己”。
()A.《孤独者》B.《孔乙己》C.《示众》D.《阿Q正传》3.鲁迅自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一系列小说,从而显示了______的实绩。
()A.文化革命B.思想革命C.文学革命D.社会革命4.“只取一点,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是鲁迅所说的创作新型历史小说______的方法。
()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故事新编》5.散文诗是一种新的文体,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是现代散文诗______的标志。
()A.开端B.发展C.开拓D.成熟6.______是鲁迅关于“科学”的一篇重要的论文。
()A.《文化偏至论》B.《科学史教篇》C.《人之历史》D.《破恶声论》7.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强调自觉性,反对()A.盲动性B.盲目性C.主观性D.主体性8.对于鲁迅来说,“______”也就是他的价值理想。
()1A.立业B.创业C.立人D.立志9.“别求新声于异邦”这句话,出自鲁迅的《______》一文。
()A.《摩罗诗力说》B.《文化偏至论》C.《科学史教篇》D.《人之历史》10.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五》中提出了“______”是“第一义”的思想主张。
()A.保存国粹B.保存传统精华C.保存我们D.保存文化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

鲁迅研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原名是什么?A. 周树人B. 周作人C. 周建人D. 周树森答案:A2. 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是在哪一年发表的?A. 1915年B. 1917年C. 1918年D. 1920年答案:C3. 鲁迅的《呐喊》是哪种文学体裁的作品集?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戏剧答案:C4.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全名是什么?A. 阿贵B. 阿强C. 阿QD. 阿福答案:C5.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以下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A. 散文集B. 小说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________。
答案: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2. 鲁迅的《药》中,主人公华老栓为了治疗儿子的病,购买了一种名为________的药。
答案:人血馒头3. 鲁迅的《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其中收录了________篇短篇小说。
答案:十一4.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他重新诠释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其中不包括________。
答案:《红楼梦》5. 鲁迅的《热风》是他的第一部杂文集,其中包含了多篇关于________的评论。
答案:社会和文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
答案:鲁迅的文学创作特点主要包括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独特的讽刺手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他的作品多以揭示社会黑暗、批判封建礼教和唤醒民众意识为己任,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2. 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何意义?答案:《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小说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采用日记体形式的小说,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作为笔名的“鲁迅”最初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_》。
2、鲁迅曾以“宴之敖者”作为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别含义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驱逐”。
3、鲁迅的长孙名字叫_周令飞_,内含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4、鲁迅是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不少乡土小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
_沈从文_就是其中的一位,鲁
迅曾戏称他是“吾家阿弟”。
5、最先明确指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人是__鲁迅_。
6、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7、鲁迅曾评论他自己一篇小说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莱夫(L.Andreev)式的阴冷”,这篇小说是《_药》。
8、“只见四铭就在她面前耸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这一细节描写出自小
说《肥皂》。
9、“这一定不是的。
”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
”“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
”女辛说。
上面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奔月》 10、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鲁迅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即“_闲话_”的散文与“_独语_”的散文。
11、鲁迅在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时,很讲究对仗艺术,《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2、散文诗集《野草》不但语言充满奇峻的变异,而且表现手法也极具创新意识,其中《过客》一篇就体
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13、有一灯谜,谜面是“全国戏曲汇演”,打鲁迅的一个作品集名,这部作品集是《_杜戏》。
(请注意,以下14至23题为完成句子。
) 14、“_绝望之为虚妄,正与_希望_相同!”
15、“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_难见真的人!”
16、“孔乙己是_站着喝酒而穿长衫__的唯一的人。
”
17、“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_。
”
18、“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_,我欢喜谁就是谁。
”
19、“大家仍然叫她_祥林嫂_。
” 20、“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
21、“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
22、“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_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23、“_横眉冷对千夫指,_俯首甘为孺子牛。
”
二、单项[4]1、谁译述的《天演论》影响了鲁迅早期思想的形成?①林纾②蔡元培③梁启超④严复[2]2、鲁迅曾戏称他的一段学习生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具体指的是下列哪一期间?①三味书屋期间②南京求学期间③东京求学期间④仙台求学期间
[4]3、鲁迅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深受下述哪种学说的影响?
①泛神论②安那其主义③自然主义④进化论
[3]4、《鲁迅全集》里收录有鲁迅亲笔所画的一幅画,此画见于下列哪部作品中?
①《且介亭杂文》②《故事新编》③《朝花夕拾》④《集外集》
[1]5、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写于留学日本时期,后收入哪部作品中?
①《坟》②《集外集》③《而已集》④《且介亭杂文》
[4]6、鲁迅的《呐喊·自序》里曾提到过一位“金心异先生”,这实际上指的是五四时期的哪位著名人士?①胡适②陈独秀③刘半农④钱玄同
[1]7、《伤逝》这篇手记体小说在具体行文中通过空一行以作为手记体的标识,因此,它实际上是由多少节手记组成的?① 18节② 19节③ 20节④ 21节
[2]8、鲁迅小说《肥皂》中,针对那块肥皂的“葵绿色”特征,总共描述了几次?
①9次② 10次③ 11次④ 12次
[4]9、下列鲁迅小说中,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原理的是哪一篇?
①《药》②《祝福》③《肥皂》④《伤逝》
[3]10、下列鲁迅小说中,未涉及到人物偷窃品行的是哪一篇?
①《故乡》②《孔乙已》③《明天》④《阿Q正传》
[1]11、高老夫子是《高老夫子》中的一个人物,该作品的体裁是什么?
①小说②散文③杂文④散文诗
[1]12、在《故事新编》中,所谓“油滑”写法首先出现于下列哪一篇?
①《补天》②《奔月》③《理水》④《出关》
[4]13、小说《明天》的女主人公是哪一个?①长妈妈②祥林嫂③爱姑④单四嫂子
[1]14、《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哪次惨案中的遇害者?
①“三一八”②“四一二”③“一二九”④“五卅”
[2]1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野草》的是哪一篇?
①《腊叶》②《夜颂》③《好的故事》④《影的告别》
[4]16、鲁迅离开北京定居上海前执教的是哪所大学?
①厦门大学②南京大学③广州大学④中山大学
[2]17、“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这一形象概括出自下列哪篇作品?
①《“碰壁”之后》②《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③《“公理”的把戏》④《并非闲话》[3]18、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边城》、《李有才板话》等作品的写作都与槐树有关,不妨称之为“槐树效应”,鲁迅有一篇小说亦属于这种“槐树效应”,这篇小说是哪一篇?
①《狂人日记》②《在酒楼上》③《理水》④《社戏》
[2]19、下列有关鲁迅生平的事件中,近年来引起学术界质疑的是哪一项?
①幻灯画片事件②兄弟失和③恋爱生子④曾在厦门大学任教
[4]20、从“民族寓言”的角度解读鲁迅作品的国外学者是哪一位?
①夏志清②李欧梵③普实克④弗·詹姆森
[1]21、在鲁迅杂文中,用“细腰蜂”来比喻封建专制统治术的是哪一篇?
①《春末闲谈》②《灯下漫笔》③《爬和撞》④《沙》
[2]22、《中国新文学大系》中,鲁迅编选并作序的是哪一集?
①《小说一集》②《小说二集》③《散文一集》④《散文二集》
[4]23、“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
”上述鲁迅这段话出自下列哪篇作品?①《马上日记之二》②《无花的蔷薇之三》
③《“题未定”草(五)》④《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4]24、纵观国外的鲁迅研究,在鲁迅生平事迹考证方面成绩显著的是哪国学者?
①前苏联学者②法国学者③美国学者④日本学者
[1]25、《怀旧》是鲁迅早年所作的一篇作品,其体裁属于下列哪一种?
①文言小说②叙事散文③散文诗④律诗
三、判断[×]1、鲁迅因祖父的“科场案”而终于决定弃医从文。
[×]2、《两地书》是鲁迅与母亲、许广平的书信合集。
[√]3、“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
上述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文章《摩罗诗力说》。
[√]4、“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上述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杂文《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5、“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
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
”上述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复仇(其二)》。
[√]6、鲁迅晚年生活在半是租界半是华界的上海“四马路”的奇特环境里,为了表达对这种畸形社会的愤慨,他不无幽默地给自己的杂文作品集命名为《三闲集》。
[×]7、鲁迅的小说《伤逝》、《孤独者》在收入《彷徨》集前均未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
[×]8、“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上述鲁迅的这段话评论的是长篇小说《金瓶梅》。
[×]9、鲁迅去世时未完成的绝笔之作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10、英文版鲁迅研究专著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A Study of Lu Xun的作者是李欧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