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燃料发动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燃料供给系统(汽) ppt课件

PPT课件
23
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按喷射方式分类
(1)连续喷射方式 (2)间歇喷射方式:同时喷射、分组喷射、 顺序喷射
PPT课件
24
2.按对空气量的计量方式分类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必须对进入气缸的喷油量进 行精确的计量,才能对喷油量的控制,实现混合气 浓度的高精度控制。
按对进气量的计量方式不同,可分为D型喷射 系统和L型喷射系统。
的动力只用来克服发动机的内部阻力,维持 发动机最低稳定转速的工况为怠速工况。
发动机的怠速转速一般为700~900r/min。 在怠速工况下,节气门开度最小,进入气缸 内的混合气量很少,气缸内残余废气对混合 气稀释严重;而且转速低,空气流速小,汽 油雾化和蒸发不良,混合气形成不均匀。因 此,要求供给少量a = 0.6~0.8的浓混合气。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基本都是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 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一、空气供给系统
功用: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并控制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进气量。
空气滤清器
空气流量计
L型用
节气门体
进气总管
进气歧管
怠速控制阀 (ISC阀)
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 D型用
怠速控制阀由ECU直接控制
第五章 汽油机燃料 供给系统
PPT课件
1
汽油方面的知识
1.汽油的特点:
蒸发性——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能力
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时,防止产生爆 燃的能力。通常用辛烷值来表示。
安定性——在正常储存和使用条件下,保持其性质 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安定性不好的汽油会使 汽油的辛烷值下降、酸性增加、颜色变深。
PPT课件
燃气涡轮发动机01-基础知识幻灯片课件

热量的法定计量单位为“焦耳”(j),
14
1.3 热力学基础--内能
➢ 1.3.2 热力学基本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衡和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1 、内能: 热力系内部储存的能量。
U=UK + Up+UM+UA 式中:U-内能;
UK –内动能,它的大小取决于温度; Up –内势能;它的大小取决于分子间的距离,即取决于比容; UM –化学能; UA –原子能。 在工程热力学范围内,内能只包含有内动能和内势能。 内能是状态参数。 对于完全气体,内能只包含有内动能,所以,完全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单值 函数。 内能的法定计量单位为j(焦尔), 1公斤工质的内能称为比内能,比内能的法定计量单位为j/kg。
• 绝对压力的基准点是绝对真空。
表压力:系统的真实压力超出当地大气压力的部分叫表压。
pg=p - p0
真空度:系统的真实压力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部分叫真空度。
pv=p0 - p
➢ 注意:表压和真空度都不是状态参数,因为它们的数值
不但与系统的真实压力有关,而且与当地的大气压力有
关。所以绝对压力才是状态参数。
➢ 系统的分类:
闭口系: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系统称为闭口系。
• 特点是系统中包含工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开口系: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开口系。
• 特点是系统的容积保持不变。
绝热系: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称为绝热系。 孤立系:与外界既无质量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交换称为孤立系。
• 特点是系统中包含工质的质量和能量均保持不变。
6
1.3 热力学基础
➢ 状态:
平衡状态:是系统与外界不发生相互作用的条件下, 其宏观性 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14
1.3 热力学基础--内能
➢ 1.3.2 热力学基本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衡和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1 、内能: 热力系内部储存的能量。
U=UK + Up+UM+UA 式中:U-内能;
UK –内动能,它的大小取决于温度; Up –内势能;它的大小取决于分子间的距离,即取决于比容; UM –化学能; UA –原子能。 在工程热力学范围内,内能只包含有内动能和内势能。 内能是状态参数。 对于完全气体,内能只包含有内动能,所以,完全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单值 函数。 内能的法定计量单位为j(焦尔), 1公斤工质的内能称为比内能,比内能的法定计量单位为j/kg。
• 绝对压力的基准点是绝对真空。
表压力:系统的真实压力超出当地大气压力的部分叫表压。
pg=p - p0
真空度:系统的真实压力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部分叫真空度。
pv=p0 - p
➢ 注意:表压和真空度都不是状态参数,因为它们的数值
不但与系统的真实压力有关,而且与当地的大气压力有
关。所以绝对压力才是状态参数。
➢ 系统的分类:
闭口系: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系统称为闭口系。
• 特点是系统中包含工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开口系: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开口系。
• 特点是系统的容积保持不变。
绝热系: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称为绝热系。 孤立系:与外界既无质量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交换称为孤立系。
• 特点是系统中包含工质的质量和能量均保持不变。
6
1.3 热力学基础
➢ 状态:
平衡状态:是系统与外界不发生相互作用的条件下, 其宏观性 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发动机原理课件-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

2.着火性能 指标:十六烷值(CN) 十六烷C16H34—十六烷值定为100,易自燃
-甲基萘—十六烷值定为0,不易自燃
二者混合液与柴油的自燃性比较,混合液中十六 烷的体积百分数为柴油的十六烷值。 车用柴油的CN:40~50 3.馏程—评价柴油蒸发性的指标 50% 馏出温度:低,柴油蒸发性好,轻馏分多,有利于 混合气形成和着火,冷起动性能好。 90% 和 95% 馏出温度:高,柴油中重馏分多,燃烧容易 不完全易形成积炭,排气容易冒烟。
着火方式—进入燃烧有两种方法: 点燃—利用点火系向可燃混合气增加能量 自燃—利用自身积累的热量或活化中心着火 ※ 点燃是在局部混合气内进行的,自燃是在全部混合气
内同时发生的。
发动机内的燃烧过程经历三个基本步骤: 1)燃油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 2)点燃可燃混合气,或可燃混合气发生自燃。 3)火源扩大到整个可燃混合气,形成全面燃烧
增大,这种相互促进,最终导致极快的反应速率而着火。
着火临界温度和着火临界压力:
能保证着火的缸内最 低温度和压力称为着 火临界温度和着火临 界压力。 —着火的必要条件 该曲线称着火临界线 热着火机理着火条件
着火临界线
(二)链式反应着火机理(也称链锁反应或链爆炸 ) 反应自动加速不一定要依靠热量的积累使大量分 子活化,以某种方式(辐射、电离)激发出活化 中 心,通过链锁反应逐渐积累活化中心的方法也能 使 反应自动加速,直至着火。 链锁反应:其中一个活化作用能引起很多基本反 应,即反应链。
Фa =1时为理论混合气; Фa <1时为浓混合气
Фa >1时为稀混合气
空燃比:=空气量/燃料量= ФaL0
**汽油机:Фa=0.8~1.2;柴油机: Фa=1.2~1.6; 增压柴油机: Фa=1.8~2.2
燃汽轮机培训课件

清洁化
采用先进的清洁燃料,降 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
大型化
向大功率、高效率、低耗 能、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燃汽轮机的应用前景
发电领域
燃汽轮机在发电领域的应 用日益广泛,尤其适用于 工业和城市发电厂。
交通运输领域
燃汽轮机广泛应用于飞机 、船舶、机车等交通运输 工具中。
工业领域
燃汽轮机可以为工业生产 提供动力,如化工、钢铁 、造纸等行业。
针对常见故障,需要进行 预防措施,例如定期对设 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 发现并解决问题等。
04
燃汽轮机检修和维修
燃汽轮机的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重要性
定期检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潜在问题,确保燃汽轮机的长
期稳定运行。
检修周期
通常情况下,燃汽轮机的定期检 修分为周检、月检、季检、年检 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检 修周期。
燃气轮机的特点
燃气轮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较低的污染排放、良好的可 维护性和可靠性,同时具有灵活的燃料适应性,可以适应多 种燃料,如天然气、石油、煤等。
燃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燃气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燃气轮机由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机三个部分组成,空气经过压气机压缩后 与燃料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涡轮机膨胀做功驱动 发电机运转。
讲解燃气轮机辅助设备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包括为燃气轮机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 的条件和支持。
03
燃汽轮机操作和维护
燃汽轮机的启动和停止
启动前检查
在启动燃汽轮机之前,需要进 行全面的检查,包括所有安全 装置、控制面板、阀门和管道
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等。
启动步骤
启动燃汽轮机需要按照一定的步 骤进行,首先点燃点火器,然后 逐渐增加燃气供应量,达到正常 运转状态。
最新天然气发动机2PPT课件

4、下止点:活塞顶离曲轴最近处,即活塞最低位置
5、行程:活塞在上、下止点间运行的距离。
6、汽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 缸容积,称为汽缸工作容积
天然气发动机
一、常用术语 7、发动机工作容积:多缸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 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气量 8、燃烧室容积: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 上方的空间称为燃烧室,其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 (也称为气缸余隙容积) 9、汽缸总容积: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 上方的整个空间容积,称为汽缸总容积 10、压缩比: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 为压缩比。
喘振:离心式压缩机在正常工作范围内,流量随压力的 变化是稳定的.但是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有突然出现 不稳定的工作状态,压力波动、振动、噪声.
离心泵与离心式压缩机-离心压缩机
二、往复式泵与往复式压缩机-往复式泵
按工作机构往复泵分为活塞(柱塞)泵和隔膜泵。
活塞(柱塞)泵可分为单作用泵和双作用泵两种
启动系统是靠启动风吹动启动马达旋转,马达带动飞 轮,飞轮带动曲轴旋转;点火系统是利用磁电机产生 的电信号经高压线圈变压后送至火花塞点火;燃气供 应系统是利用液压系统推动燃气注气阀工作,注入燃 气;润滑系统分为两路,一路是由注油器进行的压力 润滑,主要润滑发动机、压缩机的气缸与填料,一路 是飞溅润滑,靠曲轴的旋转将曲轴箱内的油甩向主轴 瓦、连杆瓦、连杆小头瓦及十字头滑道等部位,进行 润滑;冷却系统主要冷却发动机缸套、压缩机缸套, 回水经空冷器冷却后继续循环使用;空气进气系统是 空气过滤后经空气进气阀进入气缸的;活塞、活塞杆、 十字头、连杆、曲柄机构是将活塞的来回往复运动转 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
制器、点火接地开关、压力开关、低压导线、高 压线圈、高压导线、火花塞以及接线盒等。
5、行程:活塞在上、下止点间运行的距离。
6、汽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 缸容积,称为汽缸工作容积
天然气发动机
一、常用术语 7、发动机工作容积:多缸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 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气量 8、燃烧室容积: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 上方的空间称为燃烧室,其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 (也称为气缸余隙容积) 9、汽缸总容积: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 上方的整个空间容积,称为汽缸总容积 10、压缩比: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 为压缩比。
喘振:离心式压缩机在正常工作范围内,流量随压力的 变化是稳定的.但是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有突然出现 不稳定的工作状态,压力波动、振动、噪声.
离心泵与离心式压缩机-离心压缩机
二、往复式泵与往复式压缩机-往复式泵
按工作机构往复泵分为活塞(柱塞)泵和隔膜泵。
活塞(柱塞)泵可分为单作用泵和双作用泵两种
启动系统是靠启动风吹动启动马达旋转,马达带动飞 轮,飞轮带动曲轴旋转;点火系统是利用磁电机产生 的电信号经高压线圈变压后送至火花塞点火;燃气供 应系统是利用液压系统推动燃气注气阀工作,注入燃 气;润滑系统分为两路,一路是由注油器进行的压力 润滑,主要润滑发动机、压缩机的气缸与填料,一路 是飞溅润滑,靠曲轴的旋转将曲轴箱内的油甩向主轴 瓦、连杆瓦、连杆小头瓦及十字头滑道等部位,进行 润滑;冷却系统主要冷却发动机缸套、压缩机缸套, 回水经空冷器冷却后继续循环使用;空气进气系统是 空气过滤后经空气进气阀进入气缸的;活塞、活塞杆、 十字头、连杆、曲柄机构是将活塞的来回往复运动转 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
制器、点火接地开关、压力开关、低压导线、高 压线圈、高压导线、火花塞以及接线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燃料气体燃料发动机
——仅用CNG或LPG中的一种最为发动机 燃料的发动机
与两用燃料发动机相区别?
4.3.1 压缩天然气发动机
车用压缩天燃气装置:
天然气储气系统
充气阀、高压截止阀、天然气储气瓶、高压管 线、高压接头、传感器、气量显示器
天然气供给系统
滤清器、减压器阀、混合器
(1)充气阀
丙烷:470°C 丁烷:365°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热值
单位质量LPG热值比汽油高 单位体积LPG热值比汽油低
7)点火极限
LPG燃烧范围比汽油宽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8)理论空燃比
丙烷:15.65 丁烷:15.43
9)辛烷值
LPG辛烷值高于汽油,适合更高的压缩比
10)气/液容积比
LPG气/液容积比随温度改变,因此防止其瓶 爆炸
6-混合器 10-化油器 12-减压器
3档:避免发生
油气混烧现象
两用燃料开环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按供给控制装置不同:
开环混合器供给系统
A、3档 B、固定空燃比,与工况的匹配不良
闭环带电动力阀混合器供给系统
A、2档,自动控制油气延时 B、空燃比控制灵活 C、加附加控制元件
4.2.2 LP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燃气供给系统
(1)天然气的携带性差:液化石油气在较低压力下 (690kPa)就可以完全液化,几乎和汽柴油同样便于携带; 但天然气只有采用先进的膨胀制冷过程将其冷却到 -162℃ 才能液化,这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无论是液化设备还是车 上储罐,造价都会较高。目前广泛采用的CNG均采用高压 (20~25MPa)存储在高压气瓶内,这些气瓶导致汽车自 重增大,空间减小,限制了续驶里程。 (2 )气体燃料的充气系数比液体燃料大约低 10%;气体燃 料的理论混合气热值也较低;与相同排量的汽油机比,发 动机功率有所下降。
4.1.2 液化石油气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主要成份:丙烷(C3H8) 丁烷(C4H10)
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增大, 随成分比例变化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1)密度
A、液态密度:约0.55kg/L 比汽油低 B、气态密度:比空气大,不容易消散
2)沸点
沸点低于0度,常温下挥发性好
天然气点火上限:15%;点火下限:5% 过量空气系数:0.6~1.8 可大范围改变混合比,提高经济性、环保性
6)自燃温度
天然气自燃温度比汽油高 天然气:630~730°C
天然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特点:
7)起燃方式
天然气自燃温度比汽油高 适于高压缩比下点燃、柴油压燃方式引燃
8)抗爆性与辛烷值
1、LPG发动机着火特性、启动性能、加速特性比较差
A、气化潜热高,压缩终了温度低 B、进气不充分 C、LPG着火温度高
2、LPG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不高
LPG蒸发,混合气密度小,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少,输出功率小
3、LPG发动机的排气和噪声
趋势:CO\HC减少,燃烧温度下降,NOx排放下降
4.3 单燃料发动机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3)蒸发潜热
蒸发潜热:液体燃料蒸发时从周围吸取热量 LPG 工作时,需要热源提供热量 ——较高温度的发动机循环水
4)蒸气压
蒸气压——密闭容器内,LPG最终蒸发和液化 达到平衡的稳定压力值 减压汽化,通过管路输送燃料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5)着火温度
5-混合器 8-汽油电磁阀 20-减压器电磁阀
7——减压蒸发器
根据系统原理图,写出LPG/汽油两用燃 料开环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
3档:避免发生
油气混烧现象
两用燃料开环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LPG气路
LPG 钢瓶
蒸发减压器 电磁阀
3档:避免发生
油气混烧现象
两用燃料开环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4.2.3 液化石油气/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性能
2.缺点
(3)若以双燃料或两用燃料并存形式应用于汽车,则整车 成本提高约15%。
4.2 两用燃料发动机
两用燃料发动机: 在原有汽油机基础上,再添加一套气体 燃料供给系统
缸外供气形式 缸内供气形式
进气道混合器预混合供气
进气阀处喷射供气
缸内高压喷射供气
缸内低压喷射供气
4.2.1 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燃气供给系统
第四章
气体燃料发动机
背景:石油危机 环境污染
CNG LPG
4.1 燃气的性质
4.1.1 天然气 ——主要成分CH4
CH4
—— 碳/氢值最大,分子结构稳定
1)生成CO2少 2)有效防止爆燃 3)抗氧化稳定性高
天然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特点:
1)密度
密度小(为空气的55%)
(3)燃料经济性好:天然气价格优于汽油
(4)压缩天然气比汽油安全:天然气密封好,在空气中 易被驱散,燃点高(537℃) (5)使用性能好:冷起动性能好,运转平稳,燃烧不会 产生积炭,发动机寿命长,维修费低 (6)天然气有较好的抗爆性:天然气辛烷值130,液化 石油气100,高级汽油96
CNG和LPG汽车的优缺点
辛烷值:115~130 抗爆性能好,采用较高的压缩比,提高动力性, 经济性
(2)车用天然气技术要求
1)减少硫化氢
腐蚀气瓶和设备管线
2)减少重烃
冷凝成液体,降低储气瓶有效体积
3)减少水分
A、生成水合物 B、加速天然气中酸性气体对金属设备的腐蚀 C、环境温度低时,结冰
车用天然气的技术要求
安全性优于汽油 2)热值 分子结构简单
单位质量热值略高于汽油;单位体积热值为汽油的90%
天然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特点:
3)状态、沸点
沸点:-162°C 难于液化,存储困难
4)颜色、味道、毒性
无色、无味、无毒性 加臭剂 便于检验泄露
天然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特点:
5)混合气发火界限宽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11)色、味、毒性
加臭剂 —— 检测泄露
12)腐蚀性
丁二烯对橡胶腐蚀性强 采用耐腐蚀的橡胶
车用液化石油气技术要求
代用燃料发动机
CNG和LPG汽车的优缺点
(1)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可以替代十分短缺的汽油和柴
油;
1. 优点
(2)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燃烧较 完全,可大幅度降低CO和HC排放,彻底改善微粒排放污 染,甲烷CO2排放低
——仅用CNG或LPG中的一种最为发动机 燃料的发动机
与两用燃料发动机相区别?
4.3.1 压缩天然气发动机
车用压缩天燃气装置:
天然气储气系统
充气阀、高压截止阀、天然气储气瓶、高压管 线、高压接头、传感器、气量显示器
天然气供给系统
滤清器、减压器阀、混合器
(1)充气阀
丙烷:470°C 丁烷:365°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热值
单位质量LPG热值比汽油高 单位体积LPG热值比汽油低
7)点火极限
LPG燃烧范围比汽油宽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8)理论空燃比
丙烷:15.65 丁烷:15.43
9)辛烷值
LPG辛烷值高于汽油,适合更高的压缩比
10)气/液容积比
LPG气/液容积比随温度改变,因此防止其瓶 爆炸
6-混合器 10-化油器 12-减压器
3档:避免发生
油气混烧现象
两用燃料开环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按供给控制装置不同:
开环混合器供给系统
A、3档 B、固定空燃比,与工况的匹配不良
闭环带电动力阀混合器供给系统
A、2档,自动控制油气延时 B、空燃比控制灵活 C、加附加控制元件
4.2.2 LP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燃气供给系统
(1)天然气的携带性差:液化石油气在较低压力下 (690kPa)就可以完全液化,几乎和汽柴油同样便于携带; 但天然气只有采用先进的膨胀制冷过程将其冷却到 -162℃ 才能液化,这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无论是液化设备还是车 上储罐,造价都会较高。目前广泛采用的CNG均采用高压 (20~25MPa)存储在高压气瓶内,这些气瓶导致汽车自 重增大,空间减小,限制了续驶里程。 (2 )气体燃料的充气系数比液体燃料大约低 10%;气体燃 料的理论混合气热值也较低;与相同排量的汽油机比,发 动机功率有所下降。
4.1.2 液化石油气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主要成份:丙烷(C3H8) 丁烷(C4H10)
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增大, 随成分比例变化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1)密度
A、液态密度:约0.55kg/L 比汽油低 B、气态密度:比空气大,不容易消散
2)沸点
沸点低于0度,常温下挥发性好
天然气点火上限:15%;点火下限:5% 过量空气系数:0.6~1.8 可大范围改变混合比,提高经济性、环保性
6)自燃温度
天然气自燃温度比汽油高 天然气:630~730°C
天然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特点:
7)起燃方式
天然气自燃温度比汽油高 适于高压缩比下点燃、柴油压燃方式引燃
8)抗爆性与辛烷值
1、LPG发动机着火特性、启动性能、加速特性比较差
A、气化潜热高,压缩终了温度低 B、进气不充分 C、LPG着火温度高
2、LPG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不高
LPG蒸发,混合气密度小,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少,输出功率小
3、LPG发动机的排气和噪声
趋势:CO\HC减少,燃烧温度下降,NOx排放下降
4.3 单燃料发动机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3)蒸发潜热
蒸发潜热:液体燃料蒸发时从周围吸取热量 LPG 工作时,需要热源提供热量 ——较高温度的发动机循环水
4)蒸气压
蒸气压——密闭容器内,LPG最终蒸发和液化 达到平衡的稳定压力值 减压汽化,通过管路输送燃料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5)着火温度
5-混合器 8-汽油电磁阀 20-减压器电磁阀
7——减压蒸发器
根据系统原理图,写出LPG/汽油两用燃 料开环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
3档:避免发生
油气混烧现象
两用燃料开环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LPG气路
LPG 钢瓶
蒸发减压器 电磁阀
3档:避免发生
油气混烧现象
两用燃料开环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方框图
4.2.3 液化石油气/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性能
2.缺点
(3)若以双燃料或两用燃料并存形式应用于汽车,则整车 成本提高约15%。
4.2 两用燃料发动机
两用燃料发动机: 在原有汽油机基础上,再添加一套气体 燃料供给系统
缸外供气形式 缸内供气形式
进气道混合器预混合供气
进气阀处喷射供气
缸内高压喷射供气
缸内低压喷射供气
4.2.1 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燃气供给系统
第四章
气体燃料发动机
背景:石油危机 环境污染
CNG LPG
4.1 燃气的性质
4.1.1 天然气 ——主要成分CH4
CH4
—— 碳/氢值最大,分子结构稳定
1)生成CO2少 2)有效防止爆燃 3)抗氧化稳定性高
天然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特点:
1)密度
密度小(为空气的55%)
(3)燃料经济性好:天然气价格优于汽油
(4)压缩天然气比汽油安全:天然气密封好,在空气中 易被驱散,燃点高(537℃) (5)使用性能好:冷起动性能好,运转平稳,燃烧不会 产生积炭,发动机寿命长,维修费低 (6)天然气有较好的抗爆性:天然气辛烷值130,液化 石油气100,高级汽油96
CNG和LPG汽车的优缺点
辛烷值:115~130 抗爆性能好,采用较高的压缩比,提高动力性, 经济性
(2)车用天然气技术要求
1)减少硫化氢
腐蚀气瓶和设备管线
2)减少重烃
冷凝成液体,降低储气瓶有效体积
3)减少水分
A、生成水合物 B、加速天然气中酸性气体对金属设备的腐蚀 C、环境温度低时,结冰
车用天然气的技术要求
安全性优于汽油 2)热值 分子结构简单
单位质量热值略高于汽油;单位体积热值为汽油的90%
天然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特点:
3)状态、沸点
沸点:-162°C 难于液化,存储困难
4)颜色、味道、毒性
无色、无味、无毒性 加臭剂 便于检验泄露
天然气作为内燃机燃料的特点:
5)混合气发火界限宽
(1)液化石油气的物化特性 11)色、味、毒性
加臭剂 —— 检测泄露
12)腐蚀性
丁二烯对橡胶腐蚀性强 采用耐腐蚀的橡胶
车用液化石油气技术要求
代用燃料发动机
CNG和LPG汽车的优缺点
(1)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可以替代十分短缺的汽油和柴
油;
1. 优点
(2)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燃烧较 完全,可大幅度降低CO和HC排放,彻底改善微粒排放污 染,甲烷CO2排放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