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初三历史上册《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初三历史上册《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优秀教学案例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问题分析、论证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概括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纪录片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情景创设,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
本案例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拿破仑时代的历史气息。这种代入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5.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
本案例重视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通过课后反思、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自身优势与努力方向。教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鼓励学生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2.拿破仑的内政改革:介绍拿破仑在位期间,对法国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如拿破仑法典的颁布、教育和司法改革等,让学生认识到他在内政方面的贡献。
3.拿破仑的欧洲政策: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目的和影响,以及他如何通过领土调整、外交手段等,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讨:
4.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拿破仑时期的决策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到历史人物的两面性,避免片面看待历史问题。
2.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理解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在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等方面的努力。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态度,通过拿破仑的战争经历,认识到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倡导和平共处。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案(周竹萍)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案(周竹萍)
卢梭的观点在拿破仑的《法典》中是得到很好的贯彻的。
生阅读P37“材料阅读”思考:
材料中是如何贯彻“自由”“平等”“契约限制的”?
拿破仑是如何评价他的《法典》的呢?(阅读P34小字部分)拿破仑认为他一生最荣耀的并不是战功赫赫,而是流传后世的法典。并且对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拿破仑一生东征西讨,但他在闲暇时都会亲自参与法典的制定,法典的修改。他对这个法典为什么这么看重呢?因为他知道这个法典是为了巩固刚刚到手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我们可以阅读P33大字部分归纳:
教师:大家都知道拿破仑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但实际上他在政治上的才能丝毫不逊于他在军事上的表现。甚至可以说,他是文治大于武功。他自己也说,他的一半是狮子,一半是狐狸。他的政治才能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的偶像,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卢梭的思想核心是“社会契约”,“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人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案
课题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故事,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拿破仑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了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二、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教师:(1)拿破仑用帝制取代共和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2)拿破仑的第一帝国与封建帝国有什么不一样吗?他代表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为什么?
材料补充1: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故事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教案题目: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学目标:1. 了解拿破仑对战争策略的贡献以及其与其他领导人的区别。

2. 探讨拿破仑的军事思维和战略意识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3. 分析拿破仑的优势和弱点,并思考其对于现代战争的启示。

教学重点:1. 掌握拿破仑的思想和战略。

2. 理解拿破仑的战争策略对于历史的影响。

3. 思考并讨论拿破仑的战略思维在现代是否仍然适用。

教学资源:1. 拿破仑的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

2.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拿破仑,并激发他们对于拿破仑的兴趣。

2. 学生就拿破仑对战争历史的影响进行短暂讨论。

知识点传达: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拿破仑的生平和军事成就,介绍拿破仑对战争策略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或小组活动的方式深入了解拿破仑的思想、战略和战术。

小组合作活动: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历史上知名的领导人,比如亚历山大大帝、朱可夫、衣食住行、西奥多·罗斯福等。

2.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料收集该领导人的生平和军事成就。

3. 小组成员彼此交流和分享所收集到的信息,并讨论该领导人的战略优势和弱点。

课堂讨论: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班讨论,探讨拿破仑与其他领导人之间的战略差异。

2. 学生讨论拿破仑的成功和失败因素,并思考这些因素在现代战争中是否仍然适用。

总结:1. 教师总结课堂讨论的要点,强调拿破仑的战略思维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如:拿破仑的战略思维是否适用于现代战争?为什么?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拿破仑的论文。

2. 学生可以选择论证拿破仑的战略思维在现代战争中的适用性,或分析拿破仑的优势和弱点对于他在历史上的地位的影响。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培养学生对于历史领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历史经验对于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2)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2)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一、教材分析本课描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的内容。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尽管人们对拿破仑有这样或那样的评价,但是“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的存在,他的内外政策,他的军事活动,他的经济思想、法学观念和宗教政策,对19世纪的欧洲和欧洲国际关系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课共分4目,第1目“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第2目“《拿破仑法典》”,第3目“帝国的铁蹄”,第4目“滑铁卢的惨败”。

四目紧扣课题,从横向上展示了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从纵向上叙述了拿破仑的一生。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互相提问、讨论,初步了解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三、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设问、答问、讨论的方式了解拿破仑的主要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并评价拿破仑其人。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拿破仑法典》难点:评价拿破仑五、教学活动本课分两课时进行。

(一)学生设问。

全班四人一小组,首相是10分钟的自学。

其余的时间组内互相提问,在课后提交不少于十个问题。

(二)教师整理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师:通过以上内容,同学们认为拿破仑应该是一个什么的人呢?生:雄才大略、才华横溢、英雄……师:你认为拿破仑能够成功政变的原因是什么?生:法国处于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需要一位英雄,而拿破仑本身就具备了这一切条件。

师:法国的困境需要一位英雄人物,也就是我们常常说道的“时势造英雄”!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拿破仑的一生。

3、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师:拿破仑跟我们前面所了解的资产阶级各个党派相比较,其他党派执政的时间非常短暂,并引发巴黎人们的起义;而拿破仑却可以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这是为什么?生:拿破仑在法国实施的政策得到法国人民的拥护。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是如何看待拿破仑的?小结:1799年的“雾月政变”,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

(九年级历史教案)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九年级历史教案)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九年级历史教案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展示:(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下列名言,指导学生体会每一部分的名言折射出名人的什么品质)“名人名言赏析”。

着名笑星潘长江有一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幽默之中说明:个头矮小的人也能成就大事。

我们都知道拿破仑并不像其他欧洲人那样身材高大魁梧,但他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时刻让法国人至今仍然引以为自豪。

德国前总理阿登纳说:“拿破仑无疑会当选为200年来欧洲的第一巨人。

”历史学家认为:“他不仅是非凡的,而且是无以伦比的。

他似乎是用另一种金属组成的、在不同于他本国的人和同时代的人的独特的模子里浇铸出来的。

”至今,他依然是人类崇尚的伟人,他的英名、口才、战绩、梦想、空想,创造了他辉煌的人生。

拿破仑到底凭借了什么让他至今让人念念不忘呢?一起来学习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预习课文,完成学案与测评的课前准备部分。

讲授新课:1、崛起教师:拿破仑的星座是狮子座,拿破仑在法语中的含义是荒野雄狮,他的星座与名字的暗合,有人说这是天意注定他要像狮子一样成为欧洲之王,用他狮子座的巨爪在欧洲、非洲的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他的霸气让后来几个世纪的曾经强霸世界的人都相形见绌,那么他是如何崛起的呢?请看课文第一部分“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惊人之举”是什么?雾月政变雾月政变是拿破仑获取政权的开始。

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当年法国的怎样的形势为拿破仑的崛起提供了条件?(法国内外交困指的是什么?)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反动势力叛乱,国外反法势力的进攻,内外交困的法国需要一位强有力的统治者改变这种状况以挽救风雨之中的法国,这为拿破仑提供了上台的机会,但机会是面向法国所有人的,但拿破仑能抓住这一机会是凭借了什么?他的超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华。

拿破仑在平定叛乱和向外征战的过程中显示了他的才能,他的果断和顽强不屈和强硬的性格。

有例为证。

27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意大利方面军的总司令。

因为拿破仑的身材矮小,资历尚浅,部队里的老将军们都瞧不起他,拿破仑被迫采取了强硬的整顿措施来稳定部下。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名师教案2北师大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名师教案2北师大版
二、探究新知
(一)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
1、雾月政变的背景
热月政变后,热月党人成立了督政府,法国内外交困,国内物价飞涨,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民不满情绪高涨,各地王党叛乱,国外,欧洲反法势力进攻法国。
2、雾月政变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史称“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拿破仑自任第一执政。
(二)《拿破仑法典》
2、消极性:《拿破仑法典》因其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3、重要作用:《拿破仑法典》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帝国的铁蹄
1、帝国的扩张
拿破仑建立了第一帝国后,确立了战胜欧洲的干涉力量,夺取了欧洲霸权的对外政策。其目标是:
(1)打败欧洲武装干涉,在法国周围建立卫星国。
3、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驰骋欧洲战场和政坛的那段时间,被称为拿破仑时代。
三、课后小结
法国大革命后登上政治舞台的拿破仑,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他的对内对外政策都打击了封建势力。由于帝国后期的战争的掠夺性和争霸性导致帝国的灭亡,拿破仑也退出了政治的舞台。
精巧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强调《拿破仑法典》在资产阶级国家起到的重要作用。
讨论拿破仑的功与过,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唯物史观。
他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一生中指挥过无数的战役,五败反法同盟,征服欧洲许多国家。有人曾说:“他的个喷嚏,就会使全欧洲感冒.”在他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的日子里,经常不断的谈到滑铁卢,试图找出失败的原因。如果还没有死去的元帅贝西埃,拉纳。如果还有谬拉,那么战争的结局就会改写。但最后还是颓然的说道:“这就是命中注定,那场战本来我赢的!”滑铁卢战役是反法同盟给与他最后的致命的一击。战后,在资产阶级的威逼下,他签署了退位诏书,从而结束了“百日王朝”的第二次统治。他是谁?他在什么背景下登上法国的政治舞台?为对付危难局势,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最后为什么又兵败滑铁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学习第六课。板书(略)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描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的内容。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饿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尽管人们对拿破仑有这样或那样的评价,但是“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的存在,他的内外政策,他的军事活动,他的经济思想、法学观念和宗教政策,对19世纪的欧洲和欧洲国际关系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课共分4目,第1目“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第2目“《拿破仑法典》”,第3目“帝国的铁蹄”,第4目“滑铁卢的惨败”。

四目紧扣课题,从横向上展示了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从纵向上叙述了拿破仑的一生。

重点: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对外战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近现代史中,已经掌握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一分为二,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故事,撰写评价拿破仑的小论文。

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拿破仑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是拿破仑走向了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有反干涉、反侵略正义的一面,又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的一面,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故事,评价拿破仑。

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

认识拿破仑一生,认识到双重性质。

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提到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材料。

教师将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料印发给学生。

在学生事先掌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提问、谈话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2)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2)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教案[课程标准]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拿破仑法典》,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拿破仑的资料,编写拿破仑的小论文。

讲述拿破仑的故事,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拿破仑一生经历认识到: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了成功,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一面,同时又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一面,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战争的性质。

[教学重点]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对外战争。

[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通过录像、图片制造情境,让学生感受。

2.学生参与教学,展示并讲解。

3.启发、讨论穿插于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名人名言,投影《拿破仑像》,创设情景:画像中的人就是拿破仑,他身材矮小,但在短短的几年里,从一个炮兵上尉一跃而成为纵横法国和欧洲的风云人物,叱吒风云达22年之久。

这22年时间,人们称之“拿破仑时代”。

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了解这个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人物。

[讲授新课]一、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板书)师:同学们都按照我的布置分组回去查阅了大量资料,每个组都非常愿意与其他的组分享成果,下面就让每一组的代表给我们做精彩展示。

生:介绍拿破仑少年时代的故事师:听完拿破仑少年时代故事,你们有何感想?生:略师:强调少年时代的拿破仑远大抱负,意志坚定,勤奋好学。

(提问)那么,拿破仑是如何从一个炮兵上尉逐渐崛起的哪?下面请另外一位同学来讲述土伦战役、雾月政变简要情况。

生;讲述师:指出:拿破仑生活的时代是呼唤英雄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拿破仑这个英雄。

正如恩格斯后来所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热月政变”后的法国,“雾月政变”,拿破仑的活动,《拿破仑的法典》,拿破仑的战争。

二、过程与方法
收集拿破仑的故事资料,了解拿破仑的生平事迹。

讨论、分析拿破仑战争并给其正确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拿破仑战争的了解,认识到:自信、勇敢、忍耐使拿破仑走向成功;而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使拿破仑又走向了失败,正是“因军事而兴,也因战争而亡”。

探讨中认识: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前期反抗反法同盟的干涉,战争具有正义性;后期拿破仑将战火烧至其他国家,使战争具有侵略、非正义性的一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2)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制宪会议颁布的文献是?
(3)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二、课文分析
1、“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段落。

教师结合第5课内容,分析“热月政变”后的法国局势动荡。

国内,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王党势力不甘失败,伺机叛乱;政府腐败,运作不畅;国外,反法同盟频繁进攻。

法国此时内忧外患,乱世造英雄。

时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及强权统治者。

资产阶级看中了拿破仑,成就了拿破仑一生。

教师介绍“雾月政变”的历史背景,学生讲述他们对拿破仑的了解。

2、“《拿破仑法典》”段落。

本课课题为“拿破仑的文韬武略”,本段讲述的就是拿破仑的“文”即拿破仑颁布的旨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系列法律文献:《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等。

其中以《民法典》
最著名,又称《拿破仑法典》。

教师简单介绍《拿破仑法典》的内容及历史评价,限于初中生的知识面,不要拓展过多。

3、“帝国的铁蹄”段落。

本段为拿破仑的“武”,内容设计较少,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型故事比赛,讲述拿破仑的一些战争故事,看看谁能讲的最完整、最流畅。

4、“滑铁卢的惨败”段落。

古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于拿破仑来说,决定他一生命运的是“战争”,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形容“因军事而兴,也因战争而亡”。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讲一讲拿破仑决定人生成败的最后两次战役“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

5、评价拿破仑的战争。

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前期反抗反法同盟的干涉,战争具有正义性;后期拿破仑将战火烧至其他国家,使战争具有侵略、非正义性的一面。

正是因为他后期战争的非正义性,才激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抗;同时战争也使法国经济陷于崩溃,再加上拿破仑自身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穷兵黩武,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三、课堂小结
回顾历史,是法国“热月政变”后的乱世成就了拿破仑一生的辉煌和雄壮。

他以他的自信、勇敢、坚毅赢得了幸运女神的青睐,但最终也因他的骄横、狂妄、嗜武遭到了命运的惩罚。

虽然拿破仑失败了,但我们不得的承认:就是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科西嘉男子纵横欧洲几十年,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拿破仑时代”。

四、布置作业:准备第7课“与哥伦布同舟远航”
五、巩固练习
(1)拿破仑说:“我的真正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关于这一切的回忆。

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遗忘,它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所说的这样“东西”是指()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2)“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这部法典在()时期颁布的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法兰西第一帝国
D、美国内战
(3)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反侵略反干涉的性质
B、具有对外侵略、掠夺、争霸的性质
C、威胁了欧洲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
D、具有双重性,既有发干涉、反侵略正义的一面,又具有侵略、掠夺、争霸非正义的一面
(4)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战争教学小结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饿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尽管人们对拿破仑有这样或那样的评价,但是“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的存在,他的内外政策、他的军事活动、他的经济思想、法学观念和宗教政策,对19世纪的欧洲和欧洲国际关系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本课共分4目,第1目“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第2目《拿破仑法典》,第3目“帝国的铁蹄”,第4目“滑铁卢的惨败”。

四目紧扣课题,从横向上展示了拿破仑的“文韬武略”,从纵向上叙述了拿破仑的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